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敛财人生-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像是苏杭说的,他们俩先是干部身份,然后又是业务骨干。学历高,又是双职工。这本身就够条件了。唯一的短板就是资历浅
  这不也想办法弥补了吗?
  苏杭就站起来,笑道:“我说一句公道话,小印和小林的自身条件,分一套两居室,这个应该没有异议。但考虑到这两位同志对大家伙的贡献,是不是能请各位领导考虑一下,酌情分一套三居室给他们。咱们说一句不怎么好听的功利话,光是冰箱和洗衣机的一千多块钱,人家也够买三十平的单间了。如今,多给人家一个房间的面积,这不是应当应分的吗?咱们不能打击年轻人为所里做贡献的积极性吧。”
  这话一落下,马上有很多人开始响应。就算不怎么赞同的,也不好开口。你得了人家好处,就不能翻脸不认人吧。毕竟一点不顾脸面的,还真是不多。
  更有一些脑子转得快的人一听,马上打起了小算盘。要真是他们分了三居室,那么这二居室不就少了一个竞争的人了吗?反正,三居室跟自家又没有关系,占就占去呗。反正占的都是领导的资源。跟大家伙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嘛。
  结果,如此一个提议,反对的倒基本没有。
  张所长心里一叹,这有心眼的人跟没心眼的人的差别。
  瞧瞧,大家都一致通过了,领导还能说什么?不同意的话岂不是证明有私心。
  况且,他们又都不是笨人,原本就预留一套,就是看着上面那位老爷子的面子的。如果上面说话了,所里还能硬抗着?结果,人家多机灵啊。并不用他们为难,就把事情办了。他们只要顺着民意就好。
  于是一锤定音,四爷和林雨桐能分到一个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房子。
  这个时代的房子,可没有什么公摊的面积。说是多大,实际的居住面积就是多大。
  不过,像是云师傅,蒋师傅这样的,都是研究所的大拿。也顺利的分到了三居室。
  云师傅当然高兴。三居室的房子,将来云帆结婚,生孩子,这屋子都够住了。
  蒋师傅却发愁了。因为儿女多,这房子其实还是不够分的。叫哪个子女跟自己住到新家,就成了个问题。
  而何田,因为丈夫在文革中去世了,后来平反了。但到底是人没了。作为补偿,所里分给了她一套二居室的。
  别人还没说什么呢,周平就跳起来。
  “凭什么?我们家张革新跟她的资历一样,工龄一样,学历一样。凭什么她能分到,我们就分不到。”
  何田哪里是肯吃亏的人,马上就道:“你是谁?今儿是职工大会,你是干什么的?是所里的职工吗?那我怎么不知道。你问我凭什么,我都懒得回答你。这不是明摆着吗?我们家那位,就是死了,那也是所里的研究员。你虽然活着,可你是什么?跟咱们所里有什么关系?你问问你们家张革新,我们家那位死人,曾经是不是为这所里做过贡献。”
  在专业领域,那位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只要在研究所呆的时间长的人,都知道。所以,给何田分这套房子,大部分的人不会说什么。
  周平还真就没资格在这里说话。因为她确实不是厂里的职工。只能算是家属。
  职工有发言的权力,家属却没有。
  红姐就笑道:“这里又不是菜市场,谁都能来这里说话了?”
  张革新这才拉着周平,“行了,你别闹了。不难为情啊。”


第381章 那个年月(110)三更
  “你拉我干什么?”周平暴躁的道,“别人的家属都能安置工作,就我的工作,所里一直没有给解决。咱们体谅所里的难处,也不争不抢的。如今,却反而因为我不是所里的职工,就不给我们家分房子,还忽视了我们家张革新为厂里做出的贡献。”她一把推开拉扯她的张革新,“哪怕是出于补偿,也该有我们的房子。这些年,我没有工作,这也是所里造成的。如果我有工作,光是这些年我的工资攒起来,也能在附近的村里买一间小院子了。”说着,她就从人群中挤了出去,“我们住的屋子,是背阴的。潮湿的就不能住人。我们俩都这么大的年纪了,都不敢要孩子。就是因为这样的居住条件不敢生。要么,所里分给我们房子,要么,所里补偿我一份工作。这才叫公平。”
  还真是没有笨蛋啊。
  周平在这个时候发难,时机掌握的可真好。
  所里的领导最怕的就是分房子闹出幺蛾子。为了不叫周平闹事,八成还是会考虑这个建议的。
  领导们在上面嘀咕了半天,最后,将周平安排到了所里的食堂。
  胖婶都能气炸了。
  她最开始也想进食堂的。跟自家老李两个在食堂,家里基本就不用开火了。一家人的嚼用,都能省出来。
  可对于家属来说,谁不知道食堂是一个肥差。当时争抢的人多了去了。自己到底是没轮上。这会子可叫周平捡了便宜了。
  房子的名单是有了,但是吧,房子还在图纸上。
  等到交付使用,得在明年的秋天。
  也就是还有大半年要在筒子楼里。
  林雨桐跟四爷挽着胳膊,从大会议室出来。外面的雪这会子下的正大。
  两人都缩了缩脖子,随着人群往外走。
  时不时的听着众人发泄着心中的不满。
  能分到房子的人,十分之一都不到。下次分房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大家当然有怨气。
  回到家里,四个孩子正在看电视。
  电视里演的是霍元甲。四爷也很爱看。
  “已经开了?”四爷赶紧将大衣脱了,换了脱鞋就坐过去,一本正经的陪着孩子一起看电视。
  林雨桐:“……”好吧,她早该习惯四爷这样旺盛的精力。
  才刚换好衣服,苏杭和红姐,胖婶和老李都来了。各自搬着小板凳,过来看电视。
  他们家里也各自都有电视。但是九寸和十二寸的黑白电视,真的不能跟眼前这个十八寸大彩电相提并论。
  只要看习惯了大彩电,那个小电视就根本没法子看的。
  尤其是这么精彩的武打片,还是要在彩电上看才过瘾。
  林雨桐拿了瓜子橘子出来,放在茶几上,谁想吃谁取。这么大点的客厅,坐了六个大人四哥孩子,已经挤的下不去脚了。
  倒是还有人想来看电视,但就是没地方了站了。
  雨生跟震生两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偷偷摸摸的给林大哥打了个电话,说事找小舅舅。
  结果林雨亭忙的跟什么似的给回了电话。这俩小子却问林雨亭能不能弄到录像机。
  等林雨亭搬着录像机过来的时候,林雨桐才知道。
  林雨亭怕四爷和林雨桐骂孩子,就赶紧道:“他们不说我也打算给孩子们送来。你们是不知道,咱们院里,有几个小伙子,弄了个录像机在家里放。进去看的人得交费。一人看一场,是二毛钱。小伟这熊孩子,竟是偷了大嫂的钱,跑去看录像了。把大哥大嫂气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一寻思,就买了几台,大家分一分,叫孩子在家里看。也省的他们到外面跟人家学坏了。那些王八蛋,什么片子都敢拿来给孩子看。不就是花点钱吗?有这条件,干什么非得叫孩子跟着那些人混着往坏了学。”
  林雨桐就白了一眼道:“大哥大嫂估计这会子也烦,家里都快成了录像厅了吧。”
  林雨亭呵呵的笑,“大嫂恨不能在门口也开始收费。但是都是一个厂里的人,怎么拦啊。一部片子有些人来回看几遍,晚上十二点了都不叫歇。”他说着,就小声道:“没事,我进来的时候,就注意了,没人知道我带着什么来的。实在不行,就把电视给孩子们搬到屋里去。由着他们没事的时候关着门看。”
  胡说!
  那他们一天到晚还干不干正经事了?
  林雨亭哈哈直笑,“不过爸妈这次是有营生了。家里都是一群退休的老头老太太,一屋子人边看录像,边说话聊天。至少心情好了。”
  算是从林二姐离婚的事上走了出来了。这个时候离婚,被人看成是丢人的事,连家里的父母都觉得没脸见人。
  林雨桐看着林雨亭忙活,伸手试了一下这个录像机,拿起来才知道,这玩意太沉手了。
  将电视搬开,先把录像机放上去,然后把电视放在录像机的上面。这样节省空间。
  林雨桐看了半天,居然发现自己不会用这玩意。看电影都是在网上看的,点开就能看。这种科技,对于林雨桐来说太古老了。
  四爷拍了拍林雨桐,“让开,我来。”
  林雨桐就看见四爷三两下的,给收拾好了。电视上出现了画面,虽然画面的质感不好。
  林雨亭还在一边说风凉话,“三姐,你还是大学生呢。咱妈现在玩这个都玩的挺溜的。你再这样,可就被时代淘汰了。”
  林雨桐:“……”去你的被时代淘汰。
  这次林雨桐和四爷吸取上次的教训,十分的低调。除了少数亲近的人家,没人知道自家有一个录像机。
  但就是这样,一到周末,家里还是很热闹。连云师傅和何田,偶尔也会来看一会。
  这直接导致了孩子放寒假,不想回京城了。
  老爷子年前其实挺忙的。下部队走访,给基层拜早年。陪着孩子的时候不多。
  见孩子不乐意回去,他也没勉强。
  于是,白天四爷和林雨桐上班了,家里就是四个孩子的天下。
  零食水果好吃的,家里不缺。外面又冷的慌。还不如窝在家里看录像呢。
  为了舒服,四个人将茶几挪开,给地上铺上毯子。然后脱了鞋躺在上面。到了饭点,林雨桐和四爷回来之前,又赶紧收拾起来。
  林雨桐对他们过寒假这种模式十分不满意。
  四爷就笑道:“新鲜劲过了就好了。”
  以前教弘晖弘昀他们玩色子,玩各种能令人玩物丧志的东西。不都走出来,没沉迷进去吗。
  “没事,我看着呢。出不了岔子。”四爷低声安慰。
  话虽是这么说,但四爷还是辗转了半晚上。像是要下什么艰难的决定一样。
  从第二天的早上,四爷突然就改变了作息时间。早上五点起床,就去叫四个孩子,“都起来,跑步了。”
  林雨桐也跟着起身。两人带着孩子踏着雪,小跑了半个小时。
  回来才又梳洗做饭。四爷给孩子布置了功课,“从八点到十点,是完成作业的时间。十点到十二点,够看一部电影了。然后你们帮着择菜洗菜,从今天开始,吃完饭的碗筷,得由你们洗。一人一天。江淮你不许帮忙。收拾完,就差不多两点了。然后你们就去午睡,四点起床。再做两小时的作业。剩下的时间,自由支配。但是晚上八点,必须上床睡觉。”
  林雨桐在厨房忙活,听着外面的声音,她没有说话。
  对于四爷叫孩子自己动手做家务的事,还真是有点没想到。
  不管碗洗的干不干净,总归得一步一步慢慢来。差不多家里的碗天天都有被打碎的。林雨桐和四爷还专门托李师傅买了一大摞粗瓷碗。
  胖婶看着孩子可怜的样子,就道:“何必逼孩子呢。孩子大了,不用教就自己学会了。现在你们看看,这碗和碟子都糟蹋了多少了。知道你们年底的时候特别忙,要赶任务。你们说一声,我过去搭把手不就完了吗?”
  这不是搭把手的事。
  就是天天换新碗,也得坚持。
  等晚上孩子睡下,林雨桐悄悄的将自做的药膏给孩子们涂在手上,怕手长得粗糙了。
  江淮今年入了冬,脸上手上脚上的冻疮又起来了。林雨桐只得重新给这孩子配药。这个冬天护的好了,明年就不再犯了。
  “还是心疼了吧。”四爷见林雨桐轻手轻脚的进来,就道。
  林雨桐点点头,“心疼也不行啊。该学的就是得学。他们不是王子公主。”
  “雨生哭了吧。”四爷都不敢去看,就怕心软。
  林雨桐摇摇头,“都没哭。就是刷锅的时候,把手指甲给劈了,流血了。没什么大事。”
  四爷心里就难受的道:“你不知道,我看见她坐在门口剥葱,嘴一瘪一瘪的,差点就没忍住……”
  雨生娇气了一点,不爱闻生葱的味道。心里可不就委屈吗?
  “慢慢习惯了就好了。”林雨桐叹了一声。


第382章 那个年月(111)一更
  直到腊月二十,所里才放了年假。
  不管怎么说,都不能继续窝在所里了,得回家了。要不然老爷子真的得发脾气了。
  四爷这次,没有打电话叫老爷子派车来接,也没有走关系搭军队的后勤车。而是坚持带着几个孩子,做公共汽车回家。
  从所里出门,得走二三里路,才是镇子。在镇子上等客车,然后去京城。
  林雨桐默默的收拾东西,没有反对。
  三个孩子还很兴奋,觉得终于可以坐大客车了。他们还没坐过呢。
  江淮眼里露出同情之色。大客车怎么能跟小汽车比。他怎么从来没觉得这些弟弟妹妹这么天真过。
  看着三叔和三婶的神情,他就什么也不说了。从这半个月来的情况看,三叔三婶明显就是要教育这三个不知民间疾苦的。
  “大汽车多威风啊。里面坐了可多人。”夜生很向往。
  “对啊!不像是小汽车,那么大点的地方,伸胳膊伸腿都不方便。”雨生笑道,“大汽车那么多排座位,咱们一人一排,躺着都行。不像是小汽车,就后面一点地方,挤死人了。”
  震生皱眉道:“车大坐的人多,哪里能一个人占一排。”
  夜生霸道的道:“咱们把票全买了。多买票,就能多占座位。”
  雨生坚定的点头,然后看了一眼在一边拿着报纸没出声的四爷,“爸爸,我们用零用钱多买票行不行?”
  林雨桐心里呵呵了两声,嘴角翘了翘。孩子,你真是太天真了。
  看来真是不下狠心教一教不行了。
  四爷笑眯眯的,揉了揉雨生的脑袋,“好,你带着钱吧。”
  三个孩子对视一眼,都去翻他们的压岁钱了。压岁钱一直都是他们自己收着的。这两年,不说老爷子给的,就是伯伯舅舅大姑姨妈给的,就不是小数目。有些家庭的存款,都未必有他们的零用钱多。
  江淮操心的道:“在外面的口袋留二块钱,剩下的钱全都放进在羽绒服里面的口袋里。”
  这是担心过年的时候,车上的有小偷小摸。尽管严打还在继续,但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少了这种顶风作案的。
  这三个倒是没有反对,把钱都装好。
  林雨桐收拾了两大包东西。然后看着他们帽子围巾手套都穿戴好,四爷才提了东西,往出走。“都跟着吧。”
  出了门,红姐就道:“怎么让孩子走着,叫食堂拉菜的车跑一趟都比这强。”
  林雨桐摆摆手,“他们就是得受点锻炼。”
  直到林雨桐走了,才听红姐道:“怎么跟后妈似的。”
  腊月的天,冷的厉害。外面飘着雪花,地上落了一层。
  四个孩子很高兴,江淮扶着雨生,叫雨生顺着路边的冰层滑冰,一不小心,两人就都倒了。
  摔了也不疼,起来拍了雪继续走。
  林雨桐和四爷含笑看着。
  笑吧,闹吧。有你们笑不出来,闹不起来的时候。
  二三里的路,顶风冒雪,到了镇子上,就是他们的极限了。
  “怎么这么远?”雨生反身拽着四爷的衣襟,直哼哼。明显想叫他爸背着她。
  林雨桐一把揪住她,“没见你爸爸手里拎着包吗?自己走。谁家这么大的姑娘还要人背着走。”
  雨生就低了脑袋不说话了。
  到了路口,四爷将包放在地上,对几个孩子道:“坐在上面歇着吧。”
  路口还有还几个等着车的人。都是大包小包的,看来都是要去京城。
  这些人更是在路边点了一堆火,毕竟这么站着,实在是太冷了。
  四哥孩子坐在两个包上,不大会子功夫,就受不了了。
  坐着不动,脚都冻麻了。只觉得浑身冰凉,一点都不舒服。
  四爷和林雨桐挽着胳膊站着,四爷侧了身子,给林雨桐挡住风。
  两人都不禁的想起在东北的日子。不由的相视而笑。
  江淮先站起来,“都起来跺跺脚,跺跺脚就暖和了。”
  夜生起身就抱怨,“车怎么还不来啊?”以前坐小汽车,都是说走就走。只有车等着他们的,什么时候轮到他们等车了。这大汽车一点都不准点。
  那边几个等车的,看着孩子就笑,“过来吧,烤着火就不冷了。”
  震生就抬头看四爷和林雨桐,“我们过去了?”
  四爷点点头,“去吧。别乱跑。”
  雨生急着靠近火,好暖和暖和,江淮一把拉住了,“别急,火星子蹦出来,把衣服烧了怎么办?”
  现在这羽绒服,一点火上去就是一个黑点。
  雨生嘟嘟嘴,“坐大汽车一点都不好。”
  边上就有个汉子哈哈大笑,“大汽车还不好,那什么好?比以前的牛车驴车好多了。这还不知足,还想人人都坐小汽车啊?”
  雨生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