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怀念我的父亲和母亲-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我开始记事的时候起,直到父亲和母亲的相继去世,这一段悠悠的岁月,是我们全家处境最为艰难的时光,尤其是父亲晚年的这整整八年中,全家人经历着社会底层人们所过的那种极其贫困的生活……回想起来,当时虽然很穷,整天过着半饥半饱的艰难日子,但对于我们作儿女的来说,却并未承受到心灵上的痛苦,也没有感到怎样的不幸,——因为有父亲、母亲在我们身边,他们的细心关怀和爱护,教诲和培育,让我们心里感到特别踏实和安全,也让我们更深地感受到家庭中那种浓浓的亲情和温暖。 

  清贫中,为了支撑这个破落、衰败的家庭,我们的父母历经风霜,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地面对生活的坎坷和磨难,却从未有过任何的争吵和埋怨,他们用微薄的力量与命运抗争。正是这种苦涩而和谐的家庭氛围,无形地感染着我们,使我们从小对物质生活并无过多的奢求,一门心思地只知道努力读书。这段日子的艰辛,已经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心里。在以后成长的道路上,每当我们回忆起那时的生活情景,就仿佛有一种力量鞭策着我们前进,使我们感到似乎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一往无前。父母亲的音容笑貌,他们对待生活不幸所保持的坦然态度,以及他们对子女的殷切期望,始终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成为我们在逆境中不断成长的精神支柱。

  今天,我们都已成家立业,自己的儿女也都长大成人了。当我们回顾过去,在贫穷困境中求学,在艰辛苦难中读书,我们兄弟姊妹终于一个个都以高等院校的学历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事业,每个家庭的生活,都处于平民百姓的中上阶层时,就不由使我们更加深深地怀念起父亲和母亲来。 

  我们兄弟姊妹都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平日里称呼父亲,却不是按照本地人的叫法(伢老子),而是遵照母亲老家——江苏的习惯,称呼“爹爹”。这大概是母亲觉得用当地的俗称显得不那么亲切,也不大好听,才让我们这样叫的。 

  父亲中等身材,白皙清瘦,平时,总是穿着一身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的衣服,虽然质地并不好,但很合身,也很得体。他言语不多,不苟言笑,喜、怒、哀、乐极少表露出来,外表非常宁静,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文质彬彬、举止安详的人。或许因为长期经历世事的变更和生活的坎坷,他的内心受到某种压力的缘故,他那平静的目光中,总是含着一丝隐隐的忧伤,让人感到有些沉重。 

  父亲出生在湘潭县一个当时颇为富裕的大户人家,祖辈给他取了一个既响亮又文雅的名字——健芝,大约是盼望他能够顺顺利利地成长,不仅身体健康的,而且人品高尚,像芝兰一样高洁。

  我小时侯,每当听到周围的人叫父亲“健芝先生”时,就感到特别高兴,认为父亲像老师一样受到别人的尊重;还有叫父亲“二先生”的,听起来也比较习惯;我最不喜欢有人毕恭毕敬地称呼父亲“二老爷”,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总觉得看起来不顺眼,听起来也不顺耳。

  母亲告诉过我,父亲的生日是农历六月初六。按中国的民俗,六六大顺,可是他的命运却充满坎坷和波折,见不到大顺的痕迹。父亲幼年时,体弱多病,童年便少了许多欢乐;青年时,虽然家境尚殷实,生活上还过得不错,但封建礼教的桎梏,让他的思想和行动受到很大的束缚,理想和抱负得不到施展;中年时,遭遇战乱和动荡,虽有文化,也从事过文秘、行政人员之类的职业,但忠厚、软弱的本性,以及他根本不谙世道险恶,盲目的善良,加上文人的书生习气,既不懂得经营管理,又缺乏组织才干和能力,从而使他在事业上累受挫折,命运上坎坷多舛,甚至差一点断送了自己的性命;晚年时,又赶上政治风云突变,在冷酷的阶级斗争中,在无情的无产阶级专政下,他既要忍受病痛的折磨,还要承受精神上的打击,在贫困交加中,苦苦捱到生命结束,终年未满五十岁。 他的一生,多灾多难,尤其晚年几乎没有过上几天舒坦的日子。早年虽然生长在有钱的阔气人家,但他并不是那种只顾自己享受,不顾别人死活,只管自己花天酒地,不管家庭孩子,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因此,父亲其实并未曾享过多少福,至少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是这样。

  父亲的人品好,正直而善良,不论环境如何,他都能用平静的心态看待一切。风光时,作为生长在钟鸣鼎食之家的富家子弟,他从不盛气凌人,也不张扬跋扈,更不会欺压穷苦的老百姓,相反,他倒是同情怜悯这些弱者,总想给点力所能及的帮助。落魄时,定为剥削阶级份子,成为专政对象,带着生病的虚弱身子,去干从未做过的体力活,在寒冬腊月的霪雨中,穿着草鞋踩着泥泞去修堤筑坝——即使这样,他也从不怨天尤人,埋怨环境,记恨他人。看上去懦弱的父亲,无论遭受任何磨难,也从不在我们面前表露出他的痛苦和悲伤,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去忍受……每当想起父亲的那般情景,我心里就难受……惟一值得庆幸的是,在他的人生旅途中,始终有一位贤淑温良,关心体贴他的伴侣——我们的母亲,长年累月地和他在一起,互相扶持,相濡以沫,同甘共苦,风雨兼程地度过了这一生。



  父亲的为人处世,一辈子始终贯穿两个字,“仁”和“忍”,仁义和忍让成为他立身之本。我们的曾祖母和祖母在她们的一大群子孙中,最喜欢的就是我父亲,她们所看中的,想必也是父亲的这一优良品德。 

  抗日战争前,祖母还在世时,很是疼爱自己最小的女儿——我们的小姑姑,临终时,放心不下小女的未来,考虑到她的归宿,特地将我们的父母亲叫到床前,嘱咐他们今后好好照料小姑姑的生活,并且日后为她找一个好的婆家嫁出去。谁知世事难料,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祖母去世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日本鬼子打到了湖南,到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我们全家人在战火纷飞中逃难。

  在一次日本鬼子扫荡时,四处烧杀抢掠,我们的小姑姑被穷凶极恶的日本兵用刺刀顶着胸口,差一点丢掉了性命,小姑姑吓得惊恐万状,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刺激,自此以后,语言行动突然失常,大白天说胡话,手指着蚊帐的顶部,惊慌失措、无比恐惧地喊着:“火!火!”后来,虽然病情稍有好转,但言行举止还是处于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状态,好端瑞的一个人便成了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精神病人。自祖母逝世后,父母亲遵照她老人家的托付,尽心竭力照顾小姑姑,二十多年,让她一直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直到一九六一年自然灾害年间患痢疾病故,可怜一生,终身未嫁。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父母亲忠实地履行祖母交待的事情,一直将小姑姑作为家庭的一员,责无旁贷地照料她一生,竭尽所能,呵护着这个最小的妹妹。 

  一九五零年,我们全家住在湘潭县易俗河的烟塘。那时,解放后进行土地改革,我家因有百多亩田产,被划为地主成分。抄家时,从我们居住的阁楼里,搜出两个装着贵重物品的盖箩(湖南的一种竹编上漆家俱,腰子形状,箩筐大小,有盖,上下两层,盛器物用),放在我们家的天井中,土改工作人员站在旁边,一边清点物品,逐个验收,一边登记在册。

  当盖箩掀开时,我正好奇地站在最前面,七岁的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我从未看见过如此多的财宝,两只盖箩里,装着满满的手镯、头簪、戒指、项链等各式各样的金银首饰,下层则装着些珠宝玉器,还有小巧玲珑的金元宝,黄澄澄,金灿灿的,在阳光下直晃眼晴。后来,我才知道,这些财物,全是祖母临终前,嘱托父母亲留给小姑姑以后出嫁时作陪嫁用的。在我们家,已经存放十几年了,居然丝毫未动。

  今天想起这件事,仍然使我心情激荡,久久难以平靜。 

  从抗日战争到全国解放,这段长长的动荡岁月中,可以想像,在那种兵荒马乱,战争连绵,生命都很难保障的日子里,要完好无损地保存这笔价值不菲的财富,需要操多大的心,费多大的劲,担多大的风险!

  更让人感动的是,解放前的几年,那时我家名义上还有祖上留下的一百多亩的田产,但战乱和天灾的影响,收成很差,我们父母亲又不忍心让佃户雪上加霜,因此宁肯自己过得紧一些,也不愿逼迫佃户交租,能收一点算一点,收不到的情况也常见。全家十一口人的生活几乎全靠雇工自耕二十亩田来维持。那时家里的伙食并不好,平日里见不到荤,大概一个月才打一次牙祭(湖南话,指吃肉食),只有在插秧丶扮禾(收割稻子)、端午、中秋、春节几个大的活动和节日里才改善伙食。当时,我们兄弟姊妹上大学、中学、小学,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为读大学和读中学的哥哥姐姐大多住读,每年开学前总要东挪西借,好不容易才能凑齐学费,以至,连父亲看病的钱都没有了。父亲常常苦笑着解嘲:“欠人家的债还可以躲一躲,欠你们的债是躲也躲不脱的。”在如此窘迫的情形下,为何父亲那样死板地苦苦持撑?难道,不可以灵活一些,动用一点亲妹妹的财产,贴补一下家用,缴纳我们的部分学费,或者给他自已看看病,治疗一下,这总应该吧!何况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小姑姑,也决不会反对的。可是,仁义的父亲,忠贞不渝地信守着对祖母的承诺,面对唾手可得的诱人财物,竟然丝毫也不动心,分文不取。这在当时那种物欲横流、唯利是图、巧取豪夺、尔虞我诈的现实社会中,实在是很难得的。


父亲一辈子都在“仁义”和“忍让”中生活,很少动怒。不过,一向平和的他,也有例外的时候,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曾有两次大的生气。 

  一次是解放前的一个夏天。在湘潭县烟塘住的时候,我的二哥和三哥放暑假在家,母亲买了两盒牙粉给他们。圆圆的盒子,装璜很漂亮,当时实属罕见之物。那时,一般乡下人,刷牙都用盐或白麻灰,许多人一辈子连牙粉、牙膏是什么样子都没有见过。也许是两盒牙粉有些差异,二哥和三哥竟在分牙粉时发生争执,吵起架来。父亲看见了,非常生气。平常,父亲最不愿意看到儿女们不团结,不友爱,他总是和母亲一样经常教导我们:“小时同窝鸟,长大各自飞,以后想聚到一起都难哪!”。而今天,为了这样芝麻大的小事,兄弟间居然没有一点忍让精神,还争斗起来,父亲自然很是气愤,顺手拿起插房门用的木杠子,举起来要打两兄弟,两个哥哥见势不妙,赶忙跑出去,逃之夭夭。 

  还有一次,那时,我们住在湘潭市三义井,我的弟弟在屋后的小学读二年级。有一天,贪玩的他不愿意上学,父亲知道后,气极了,在父亲的观念中,上学读书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小小年纪就不学好,实在是不可饶恕的,于是拿起竹扫帚,像赶鸡一样打着弟弟去上学。幼小尚不懂事的弟弟,只好边哭哭啼啼地背起书包,边用衣袖擦着眼泪,慢吞吞地去了学校。从此以后,弟弟再也没有逃过学,直到无产阶级*前,弟弟顺利地读完了师范大学,成为我们兄弟姊妹七人中的最后一名大学生,后来弟弟相继在中学、大学任教、授课。至今,他仍忘不了父亲对他的严格要求,并用这件事来教育他的儿子。 

  其实,父亲是极少打骂孩子的,我和二姐就从未遇到过。二姐懂事早,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不仅学习用功,而且十三岁的她,还是当时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我从小体弱多病,胆小怕事,自认为除了读书外,别的什么都干不了。即使这样,在湘潭县赵家岭住时,八岁的我,仍然要和二姐一起到山下去挑水,二姐挑大桶,一百多斤重,我挑小桶,大约四丶五十斤。那时父亲疾病缠身,不能干体力活,只有靠我和二姐把水挑上山去,再由母亲从桶中,一瓢一瓢地浇到菜地里。 

  在赵家岭的日子,是我们一生中最贫困的阶段,这段凄凉的时光让我刻骨铭心。

  土改后,我们家从烟塘搬迁到赵家岭,青砖灰瓦房变成了土墙茅草屋,原先从家门前的池塘里就可以挑水,现在要到山下小溪中去挑,这些仅仅只是生活条件的变差。对于父母亲来说,更难受的是,精神上又遭受到一次沉重的打击,一种被被流放、被鄙视的感觉,深深地刺伤了他们的心。

  在那些日子里,我们家的生活,也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家庭收入少得可怜。当时,大哥、大姐、三哥在部队参军,实行供给制,没有薪水,只有每月三、五元(按现在的人民币值计,下同)的零用费。二哥正在读公费大学。家中还有七口人,年老的外婆,腿有残疾,干不了活;父亲久病,丧失了劳动力;小姑姑神经错乱;弟弟才三岁。家中的农活,全靠母亲、读中学的二姐和读小学的我来承担。哥哥、姐姐将部队发给用来买牙膏、肥皂、卫生纸等日用品的零用钱尽量节省下来,寄回家,共计八、九元钱,这就是家里的全部收入。日常开销中,除去每年必须缴的学费外,这些钱仅够买点油、盐和部分口粮,为了填饱肚子,只有在煮饭时掺一些干蚕豆、红薯干或芋头来充饥。 

  当时,我们居住的茅草屋,破旧不堪,泥土墙上的茅草顶棚,年久失修,房子又在赵家岭的山顶上,周围没有任何遮拦,一旦遇到狂风暴雨的天气,简直是大祸临头。尤其是在夜间,狂风一吹,屋顶的茅草,一把一把地被风刮跑,倾刻间,雷电交加,呼啸的大风伴随着倾盆大雨,从屋顶直往里灌,我们害怕得要命,躲来躲去,惊恐万分,茫然不知所措。然而,这时的父母亲,却出奇地镇静,他们在无能为力的处境中,默默地坐着,一直守候到天亮。后来,我上初中时,读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中描写的情景与我家的遭遇很相似,一家老弱病残,面对灾难,无助又无奈的悲凉,几乎是我们家那时的真实写照。 

  在赵家岭生活时,父亲因为夜间咳嗽、气喘,怕影响我们,自己单独住一间最差的房间。这间房,狭窄矮小,没有窗户,又黑又潮,室内充满霉臭味。

  一天早晨,我发现父亲的脖子上,有一道红红的伤痕,似乎被什么东西划过,便疑惑不解地问父亲:“这地方是怎么搞的?” 父亲摸摸脖子,平静地说:“昨天晚上,睡觉时被蝎子螫了。” 我听得毛骨悚然,看着父亲若无其事的样子,当时很不理解,没想到软弱的父亲会有如此的胆量。 

  我心目中的父亲,什么都好,惟有软弱的秉性,我很不以为然,父亲凡事都逆来顺受,从来也不抗争。

  母亲曾经给我讲过一件事:多年前,父亲担任湘谭县政府负责抄抄写写工作的录事,一个月的工资有二十几块光洋(银元)。一段时间后,上司看他工作认真,被推荐到石潭乡当粮站主任,负责保存和上缴全乡的公粮。父亲仁义,完全信赖下属,放手让他们工作。没想到,因为一时疏忽,被人乘机捣鬼,下面的工作人员认为父亲软弱可欺,乘机盗窃征来的公粮,然后,将秕谷掺入公粮中充数。此事被人告发,累及尚不知情的父亲,罪名不小,说父亲贪赃枉法,弄虚作假,将上缴的公粮以次充好,眼看就要吃官司,懦弱的父亲无法承受这突然而至的打击,却又无力证明自己的清白,走投无路,服毒自尽以求解脱。幸亏母亲及时发现并全力抢救,才留下一条性命。后来,母亲又到处奔波,终于找到证人,证明了父亲只是管理失察,并非自己所为,方才逃过此劫。 。 想看书来


父亲的晚年,生活困苦,病痛折磨,加上政治气侯的严峻,精神上的压抑,平日里,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让他感到高兴的。惟有两次喜悦,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一次是一九五四年,家里收到了大哥转业后补发的工资,母亲极力主张父亲去武汉看看儿女,因为当时大哥、二哥、大姐都在武汉。几天后,母亲照顾着虚弱的父亲上路了。

  大约一个多星期后,父母亲从武汉回来了。

  父亲对这次难得的旅行感到格外的高兴,到家几天里兴奋不已,津津乐道,像讲故事一样,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述起来。他说,在我大哥的陪伴下,他和母亲一起徒步上洪山,费了好大的劲,登上了宝塔的最高一层,极目远望,俯看武昌全城,人来人往像蚂蚁一样,很有些‘君临天下’之感。还讲到,在寺庙里,他们吃了一顿和尚做的斋饭,一些素菜做成了鸡、鸭、鱼、肉的模样,像极了,味道也很不错。父亲还颇有感触地跟我们讲起当地的风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