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珠玉在前-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不讲究一定要在教室里讲学,兴致来时,餐桌上也讲,兴致不来时,课堂上都可以搞东搞西不务正业。看着平时各种酷炫x炸天的科学狂人们,跟小学生一样,用带着求知欲的眼神看她,孟约就好想投降哦。

    “您最喜欢自己哪个本子?”这是粉丝们比较好奇的一个问题,被最先问出来。

    孟约:……

    能不用“您”吗,听到这个“您”字,再看看平日里,学子们对院士都不用“您”,真的特别让人想赶紧找个地方躲一辈子,再也不要被这样惨无人道地围观。

    “各位叔叔,各位兄长,求放过过,别用敬称,我受不起。”

    粉丝们十分从善如流,当即改口再问一遍,然后静等孟约回答。

    孟约:我最喜欢自己画的春宫,可惜不能分享给大家。

    “《太祖秘史》吧,感觉画的时候,有种无限接近于太祖的亲近。通过太祖的生平和思想,也使我更容易理解《太祖手稿全录》,什么人干什么事嘛。”孟约纯粹是在胡扯,当然,胡扯的同时,还给自己为什么能时不时提一句嘴而作背书。她以后,还是想冷不丁来一句,让大家在更短的时间里,朝着正确的方向狂奔。

    “《闺门令》里,如果太祖托生的不是已婚妇人,你会让太祖成婚吗?”

    “应该……会吧,太祖其实是个很随遇而安的人,他不大会做太异于时世的事。如果每个女孩子都需要一个归宿,没有归宿的女孩子被视作异端,那他即使是一个男儿灵魂,也一样会步入婚姻。”只是这样一来,就很不好分类了,到底算是bg言情,还是bl**。

    “如果太祖再回到现在这个时间,会欣慰呢,还是会骂我们?”

    孟约:这群人真是我的粉丝吗,我怎么感觉他们其实还是太祖的粉丝呢,只不过我对太祖了解比较多比较深,所以他们才来同我这个资深粉丝进行交流。

    “也许先骂再欣慰,毕竟这几百年来没有做到的,诸位在几年里就做到了呢。”

    院士:好开心哦,偶像肯定我啦。

    助教:也好开心哦,一想到太祖欣慰的表情。

    学子:太祖会怎么骂我们呢?偶像心里是不是也很欣慰呢?

    粉丝见面会持续了小半个上午,大家都很克制,并没有一窝蜂提问,也不会提太多问题,更不会问及**。让孟约很有安全感,也很熨帖,学识渊博的人,果然都是无比理智而冷静的,即使粉偶像,也带脑子带智商。

    如果粉丝都这样,那世界就很可爱了。

    孟约心满意足,带着愉悦地提着洗得格外干净的食盒回家去,并没有注意到众人隐隐约约的小兴奋。

    待孟约一走,众人一看“噢,小姑娘走了,可以逼问小姑娘她爹了”。小姑娘端坐着,委实像开得正好的花朵,让人看着就很下不去手,不忍心摧折。对孟老爷这个同事,他们就没什么下不去手的了,所以孟约一走,院士助教学子们又一窝蜂回来,然后一窝蜂围住孟老爷,一窝蜂地提问。

    孟老爷:我干错什么了,你们要这样对我!

    “老孟,有个这样的闺女,是怎么样一种感觉?”

    “老孟,打鼓人的戏,你是不是老早就可以提前看?若是能,日后别忘了同我们说说,不求看原本,只求知道个大概。”

    “老孟,你家还缺女婿不缺?”

    孟老爷虽然嫌死王醴了,但那是想到闺女要被抢走的时候,除此之外任何时候,孟老爷这准岳父都是很维护关照王醴的:“不缺,我有女婿了,圣旨赐婚,你们可别捣乱。”

    “不捣乱不捣乱,啧,就是想知道能娶到打鼓人的是哪路神仙。”

    “打鼓人这么招人喜欢,老孟没少下工夫教养吧,说说怎么教养的,我家中也有个刚出生的闺女,若能教养成打鼓人这样儿……得多美呐。”

    “我更关心新戏什么时候上,刚才没好问,侄女的新戏叫什么名儿,都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何院士:“《将军令》,至于讲的什么故事,侄女说了,提前说破,日后再看没意思,没说呐。”

    “老孟肯定知道。”

    “孟助教,同我们讲讲吧。”学子们等院士助教们说得差不多,才终于得以发声。

    孟老爷:好想把闺女拽回来!

    浑不知被背后打得脸肿的孟约这时已经回到长平里,也不知是不是错觉,总觉得今天街上略有点热闹。不市不集的,按说人流不该这么多,也没什么节假日,但今天两街的铺面里,居然有个三四成上座率。没到吃饭的时候,也不是喝茶的点,按说该门可罗雀,但今儿家家都颇有些客人安座。

    孟约打画本子后,就更关注于身边的细节,因为可能要画的嘛。

    “不会……是来看我热闹的吧?”孟约顿时间满心里只剩下了一句话这人已经死了,有事也别烧纸,没用!

    待看到巷口上,卖豆花的大嫂摊子全满座,孟约就知道,她猜的一点也没错,全是来围观她的,完全不是她自做多情。因为巷口上的轻声谈论随风传来,尽是关于打鼓人的,比如“打鼓长什么样”“性情如何”“喜欢吃什么”“常去哪儿消遣”,甚至有问她家四只狗的,而且四只狗在卖豆花大嫂的强力安利下,很快收获一小撮粉丝。

    孟约:……

    我当初肯定是脑子有坑,才想要风靡万千少男少女的!这世界肯定是有坑,才让我从少男少女风靡到大哥大嫂大爷大妈的!

    #求问,怎么样才可以让粉丝转回路人?在线等,急!#

第二二二章 春风过高岗,明月出沧海

    在所有人都知道了打鼓人真身后,桑班主一合计,也别等明年开箱再演,直接挪到现在,栽树趁东风嘛。果不其然,《将军令》仲秋节开演的事一散播出去,购票的人就把德麟班的门槛都踩平了。

    孟约:“桑班主,你这样明年我可没有开箱戏给你,我忙着准备婚礼呢。”

    桑班主可是见大风大浪,见过起起落落的,不会被孟约这句话吓倒。他还能不知道群众的力量,孟约从前没人知道打鼓人是她,现在人人都知道了,纵便是坊间百姓催不着她,不也要亲近的人催她么,桑班主觉得,开箱戏还是很可期的。

    不过嘴上,桑班主答应得挺好,还点头了:“阿孟姑娘说得是,终身大事要紧,开箱戏我另找人也成。还不是打鼓人的身份满南京城都知道了,这时候把戏推出来,也能转开一部分视线,免得人人盯着阿孟姑娘。”

    仔细想想,事也确实是这样,因为《将军令》上演,盯她的人委实没从前多了,不至于出个街,都要被各种目光关爱到:“多谢桑班主替我着想。”

    桑班主含笑:到底还是个小姑娘,真好哄。

    待仲秋日,《将军令》大戏开锣,德麟班人满为患,从前上边的包间,一个包间里最多二三人,如今这却也是挤满了。至于下边大堂子里,那就更别说了,连站脚都没地方站。大家也没谁抱怨,德麟班多开戏票,也是经过票友们集体同意的。

    常抱云就是个戏疯子,一到这样的场面就来劲,他大将军的戏份,不比男主角少多少,有一幕是一幕,哪幕都有他的戏。他这一来劲,带着演男主的小生也格外来劲,乍一亮相就满堂喝彩。

    第一幕戏,讲的男主从纷飞战火中死后而生,回到十岁出头,还在和平安乐的盛世之下读书,是个初进书院的学子。这书院以武为重,经史子集也教,但其实是个军事院校,以培养基层军官为主。

    背景并没有多着笔墨,因为随着男主见到故人的回忆,背景会自然而然交待明白。男主见到了日后他的上司,他的同年却被他日后成就更高,而此时同样青涩的少年。还有威严与温和并重,胸中永燃热血的中年大将军,这位大将军的出场,仿佛让人看到了一代人,与另一代人在顺利地交棒。

    常抱云念白说:“少年人,不错,再接再励以图强。”

    接下来,就轮到了孟约卖的安利,背景齐声唱“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孟约原本怀疑这段可能很难编曲子,不想,唱出来竟然充满朝气。其实孟约只记得“少年强则国强”这短短十几个字,后面的是写戏文时杨廷礼填充进去的,既可以作转场词,也可以作开场词,偶尔还能中间穿插一段,类似于主题曲。

    “好!”

    “好一个少年强则国强。”

    因这一幕是在背景音的众声唱里结束的,自然而然地引起讨论:“打鼓人别看是个女儿家,端是巾帼不让须眉,眼界开阔着呐。”

    “那姓王的清吏司主事,定是上辈子佛前烧足了香,这辈子才能有幸娶打鼓人。”

    “说这干嘛,不说私事,只谈戏。”

    “是是是,女儿家的事还是少说,就戏论戏。”今天在戏堂子里的哪个不是死粉,自然而然会自觉维护打鼓人的声誉和清誉。

    孟约在上边真的很宽慰,虽然这些日子她也觉得挺有点负担,可听到读者自发维护她时,她心里还是会感动得不要不要的。所以,不止作者虐我千万遍,我爱作者如初恋,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读者对作者来说,何尝不是永远如初恋,虽然偶尔也要嫌弃一下的,那也是甜蜜的嫌弃。

    “我真的好幸运,能拥有这样好的读者。”这是打鼓人内心深处的感慨。

    陪同来看戏的孟老爷:……

    同样陪同来看戏的王醴:……

    这两人这段时间,差点被人逼问得想要窝家里闭门不见外客才好,孟老爷在科学院,天天要被人逮着问打鼓人,王醴在吏部也没好到哪儿去。王醴的顶顶顶头上司,吏部尚书是孟约的死粉,死死死死的那种,像今天,吏部尚书原本没买到票的,后来放票,站票他都来。

    虽然到现场后,拆了桌,全并成长条凳,但那也是很挤的。大热天,堂堂一部尚书,挥汗如雨挤在中间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第一时间看到心中偶像的新戏。打鼓人是个姑娘,吏部尚书没脸上去骚扰人家,可王醴既不是姑娘,还是自家下属,骚扰起来用有什么心理负担吗,当然不用!

    《将军令》从头到尾,都是一部能燃起人心中热血,能让人发自内心对军人郑重定义的戏。不管是死而复生的主角,还是大将军,书院院长,看起来十分猥琐有着特殊小爱好的班级主任教员,温柔可爱却跟背景板一样的少女,抑或是路人,都让人从骨子里涌出热血来。

    更让人能从这字里行间,从才上演的故事里,看到打鼓人,对家国的深爱。女性的爱,总让人觉得应该是温柔的,但《将军令》里的爱并不会过于温柔,是并不刻意言说的大爱无声,如春风过高岗,明月出沧海,熨平人心的同时,又将人心底的波澜吹起来。

    当今天的戏份落幕时,不再是掌声与喝彩,而是每人脸上都带着会心的笑。

    “真好。”

    “是啊,那小校尉死而复生,能得有机会改变那一切,真挺好。”

    “愿山河无恙,万民安康。”

    “只有我觉得,这小生,还是有些像太祖吗?”

    “是有。”

    孟约听近旁的人说男主角很像是太祖,她也不否认,但绝对不会承认,她是写着写着,就想到太祖了。毫不夸张的说,就算是一面也没见过,太祖如今也是她男神。

    “是有一点,但并不很像,太祖就算背负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活得也挺肆意轻快。这部戏的主角儿可不轻快,时时肩上都担负着改变一切的重担,他还只能独自扛在肩上,毕竟并不好对人言。”

    “可不是么。”

    最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打鼓人真是个了不起的姑娘啊!

    孟约羞涩地收下赞美,心情好好哒。

    王醴:我看到尚书大人在向我招手。

    孟老爷:忽然好想休假哦。

第二二三章 天色渐晚,大雨淋漓

    孟约并没有想到《将军令》会比她以往的绘本都要火,甚至被官方推荐阅读,尤其是她的绘本,已经被官方认证为学龄儿童必读系列书籍。官方认证为必读绘本,孟约还是明白为什么的,毕竟这个绘本确实很主旋律。

    但广受南京老老少少的喜爱,孟约就不太理解了,《将军令》很热血很激昂是没错,可既没有大家热爱的太祖,甚至不是大明,而是一个被她虚构出来的背景。为什么大家还会这么爱《将军令》,起先孟约以为是她掉马的原因,但到后来她发现,跟她掉马有一定关系,却并不完全是因她掉马。

    “今天是第四幕戏了,霍校尉该上战场了罢?”

    “要是真的还会再打起来,霍校尉死而复生的意义何在?”

    “至少赢面比他没复生更大,他已经做得够多,到底只是一小兵,影响不了大局。”

    “霍校尉可不是没法影响大局的小兵,看着吧,我觉得霍校尉必有妙计。”

    孟约听着票友们讨论一番后,问桑班主:“霍校尉今天要挨巴掌受委屈,他们不会骂我吧。”

    桑班主:“怎么会,还指望你以后画更多本子,谁舍得骂你。”

    杨廷礼:“要骂也是骂我这写戏本的,满南京城都知道你是个小姑娘,吧你不怕你哭啊。”

    孟约:……

    今天的戏,算是个转折,虽然霍校尉会受委屈,但整部戏将会被带入一个更加明朗的节奏里去。这是个大团圆结局的故事,整体基调并不晦暗,而是明亮向上的,所以不会出现大面积虐主的情况。

    但是,霍校尉挨巴掌受委屈时,孟约还是有听到下边的骂娘声。杨廷礼一点没猜错,谁也不好意思骂个小姑娘,只能骂把故事改成戏本的杨廷礼。当然,杨廷礼的身份可藏得深,绝对不会有人知道,他们刚才骂的是杨廷礼。

    “《将军令》十月份能演完罢?”

    “能,十一十二俩月返场然后封箱,今年就不用再排别的戏了。至于明年,开箱戏……再说罢。”桑班主还是有点期望孟约能有新戏,打鼓人的身份一泄露,打鼓人更火了,德麟班也顺势赚得盆满钵满。虽然要分一部分给孟约和杨廷礼,但那也够桑班主每每一想起,就觉得自己已经富有四海的。

    孟约知道桑班主还指着她,可她真没有动笔的打算,备嫁妆真挺累人。因家中没亲妈,她想做甩手掌柜,也有些不现实,总有些事,得她自己拿主意的,没谁能替她做主。

    看罢戏,从德麟班出来,孟约仔细看了看大街上的大姑娘小媳妇,发现十个里总有那么三五个是已经换了文胸,而不再用裹胸和抹胸的。这时代的人其实更崇尚贫乳,但近年来,风向又略有点变,不知怎么开始有点返唐时审美的倾向,所以大胸妹子也不用有什么烦恼。

    整体来说,这个复杂多样的时代里,包容性极强。连西洋服饰传入大明,也偶尔有人做来穿的,只是审美不同,穿的人少,而且有时候还会搞本土化。比如在穿袄裙时,就会有女性借鉴裙撑在西洋裙服上的应用,将裙撑用到了马面裙褶裙上。紧接着就有人发现,这样会显得腰细腿长,慢慢的,虽然裙撑没完全发展起来,但多层的蓬松纱质衬裙还得得到了广泛的喜爱。

    孟约在心里默默念叨:“嗯,这样就对了,胸大腰细腿长才是正义呀!”

    被大胸和大长腿吸引的孟约,回家画了幅着西洋服的春宫画,光起个线稿,都让孟约自己看着有点脸红心跳。尤其是襟口露出的那么一小抹蕾丝文胸,那略可窥见的起伏,迷人得不要不要的。

    “小姐,老爷方才使人回来传话,道是今日不回来。”

    “又不回,爹可真是心野了,动不动就不回家。”孟约哪知道,孟老爷也是没办法,天天被人缠着还不能回家避风头,孟老爷心里才真苦呀,“行吧,晚上做简单点,师兄往京外办差去了,也得三五日才能回呐。”

    孟约说完,在心底“嘤”了两句,一个两个说不回就不回,都是为公务,想来她还是没有公务重要的。

    “就你矫情!”孟约吐槽自己一句,继续埋首画春宫。

    画室外的侍女已经退开,天色渐晚,昏黄的天际有浓厚的乌云飘来,昭示着今夜或会有一场大雨淋漓而下。孟约看天光,有点心惊,明明是秋日,今年却格外雨多,秋日是一下雨,天气就很容易凉下来的。

    这时候,稻田里第二季产出的稻谷还没有收割,这雨要是一直落下去,收成肯定会不好。加上今年第一季也是因为雨水多而减产,第二季要是也减产,那米价绝对要上涨不少。

    孟约会知道这个,也是杨廷礼前几天念叨过,说百姓不易,有田有地的还好些,左不过省吃省喝捱过今年。住在城镇里的居民,若逢欠收的年月,饿死的也不是没有。且今年多雨,许明年就会干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