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琐事怪谈-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全面检查;才发现孩子患有先天性弱智;即使到了成年;也只能有七八岁孩子的智力水平;这犹如一个晴天霹雳打击了老人。
老人伤心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害怕自己没有足够时间能照顾柱子长大;他很难想象没有别人照顾的柱子会是什么样;会怎么活;这才是他担心的。
忙了一天回家看着在屋外玩着石子泥巴的柱子;老人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时间飞快;转眼柱子已快成年了;饭量一天天变大;可老人已经年迈;开销都由捡拾垃圾换钱已经很难过日子了;于是老人决定带着柱子一起去;顺便可以较他自己照顾自己。
现在的柱子已经稍微懂点事了;虽然说话的语气还是很幼稚。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导;柱子终于可以在旁边帮着老人一起捡东西了;也会陪着老人一起去垃圾中转站卖钱。
有时候老人身体不舒服;柱子可以独自一个人出去;到了晚上也会带着卖掉东西的钱回家;俨然已经能够照顾自己了。
可老人还是担心他;毕竟不是正常的孩子;老人怕他走失或被人欺负。
终于有一天;柱子独自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老人连夜出去找;到了天亮也没有找到;之后的几个月;老人走遍了大街小巷;始终都没有能够找到柱子。
最后走投无路的老人带着他捡垃圾换来的几百块钱来到了报社;想登寻人启事。
老人的讲述感动了记者;报社决定免费帮老人刊登寻人启事;虽然老人提供了柱子的外贸特征;但因为没有照片;所以线索寥寥无几。
一个月后;老人在家中孤独的度过了最后一夜;离开了人世。
就在老人去世后的一个礼拜;报社接到消息;在垃圾中转站里发现了一具男尸;于是本报记者立即前往采访。
到达时;已经有很多人在围观了;因为是在传闻多发的垃圾中转站里发现的尸体;所以村民纷纷猜测死者是被厉鬼所害;当时的气氛格外异样。
穿过封锁线;记者看到了那具躺在垃圾堆旁边的尸体;旁边警察在搜集着现场的资料;勘查现场;记者边了解着情况边仔细观察着死者。
突然;他想起了那个死去的老人所抚养的那个孩子;老人描述孩子走失那天身上的衣物和眼前的死者一致;虽然尸体已经腐烂;看不清面目;但可以肯定;死者十有*就是老人走失的养子柱子。
在记者的帮助下;警方很快调查清楚了死者的身份死因等。
死者的确就是柱子;而他的死因经过解剖;是死于狂犬病发作;根据尸体腐烂程度;推算死亡时间是大致三个月前。
柱子的事情到这里像是告一段落了;可在这则新闻报道后的几天;报社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的村民声称在一个多月前曾见过穿着类似死者的人出现在垃圾中转站附近。
目击者描述了当时的情形。
当时;傍晚时分;他经过那里;因为早听传闻说;这里晚上闹鬼;所以他经过时连看也不敢看路边;拼命骑车前进。
就再过了一半时;后面突然传来了一声低吼;类似呻吟声也有些像狗吠;他转头一看;被跟在后面的东西吓坏了。
后面跟着一个人;但却又不像人;因为他不是用双脚走路或奔跑;而是用双手加上双脚;像动物一样在奔跑;向他跑来;而且那个人眼泛绿光;口中带着白沫;表情呆滞;直直地盯着他;村民当即不顾一切拼命骑了回去。直道看了新闻;才知道垃圾中转站发现了尸体;而且;所描述死者的穿着和当天所碰到的奇怪恐怖的人极为相似。
记者虽然很感兴趣;但却也否定了这一说法;因为目击者所称见到的人是在一个多月前;而当时柱子已经死了两个月所有了;死人怎么可能出来吓人?
但后来很多村民都在那里也遇过这个像幽灵又似猛兽的人;据目击者描述;的确和柱子有几分相似;细想;怪事开始发生时正是柱子走失后没多久;难道这一切都有着什么联系?
丢开这些;那个在垃圾中转站里的东西为什么要追着每个经过的人?是为了残害他们还是把他们当成了那个老人?
这些都不得而知;不过之后这样的事情还是不断在那里发生着;可能是柱子还在等老人接他回家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60)报纸故事(六)
(60)报纸故事(六)
这是我有印象的最后一篇。
这篇报道的标题是<;<;诱拐>;>;。
近期;在本市出现多起儿童拐骗案;被拐骗的儿童不是幼童;都是年龄约在十岁到十二岁左右的学龄儿童;案件屡发引起了广泛重视;下面是记者经多方资料搜集整理的关于此案件前后的详情。
首先;记者采访了其中几位被拐儿童的父母;据了解;被拐儿童均是在放学后被拐;期间老师同学都没有发现异样。
一母亲A对记者说:
";那天;我在家做好饭;等孩子放学回家;孩子他爸在外地出差;儿子很懂事;可我万万想不到;我的儿子会被拐;他又不是小孩子;不懂事;已经小学五年级了;不可能会走失或被骗;一定是有人绑架了他;可我们家并不富裕;而且歹徒也没有打电话来勒索;我到处找也找不到;报了警;公安局也没有个具体说法;我们一家被这事弄得焦头烂额;我们没有别的希望;只要我儿子平平安安的;盼着警方可以早点找到我的儿子。。。。。。";
记者经过对被拐孩子的父母了解;被拐的孩子都是已懂事的学龄儿童;相对于完全不懂事的幼童;拐骗学龄儿童难度是比较大的;而且歹徒也并无打电话给其父母要就勒索;这也是同样困扰着警方的一个问题。
警方在各个交通要道加派人手;对进出城的车辆进行搜查;但并无成效。
时间过去了几个礼拜;案件却迟迟未破;急得不光是孩子父母同学及老师;同样也有警方;也有各界关心此事的人士;几乎发动了全部力量;都没有找到一丝关于诱拐孩子元凶的线索。
直至有一日;一对男女带着一个孩子进了警察局;说是有重要线索要提供。
那个孩子正是那对男女的儿子;孩子上小学四年级;据孩子父母说;自从有孩子被拐后;这些天自家小孩也始终举止古怪;上课不专心;回家倒头就睡;功课也不好好做;跟他说什么都不理;后来在父母施压逼问之下才说出了一些事;其父母当即决定带孩子去警局。
孩子要求把在家说的事情和警察再说一遍;孩子战战兢兢地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那个时候正好放学;我本来和邻居B同学说好一起回家;可走到校门口;B的父亲正好在校门口;B看见他爸爸很意外;但很高兴地跑了过去;等我也走到他父亲跟前时;B让我自己回家;说要和他爸爸一起走;我只好自己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在家我就听我爸爸妈妈说B被拐了;可我明明看见是B的爸爸接他的;怎么可能会被别人拐掉呢。我又不敢告诉我爸爸妈妈;怕他们以为我说谎;就只好到学校和同学说。
到了学校;因为B不和我同年级;只是平常总是一起回家;所以我也没有知道太多。但那天老师在放学前特意嘱咐我们回家路上要小心陌生人;最好结伴回家一起走。
回家后;我妈妈正好在隔壁B的家里安慰B的妈妈;我奇怪;怎么没有看见B的爸爸;但我不敢多问。
知道吃了晚饭;才听见B的爸爸在家嚷嚷的声音;好像是在责怪B的妈妈;说什么没有看好儿子;我在门口听着;被气冲冲出门的B的爸爸看见;他还对我笑了笑;我就问;
'叔叔;B去哪里了?'
'叔叔也不知道啊!'他说得时候有些难过。
我也不再多说了;因为我妈妈把我拉回了房间;让我做作业。
直道我后来爸爸妈*问我;才说出了我知道的这些事情。";
孩子说的话使原本对案件一筹莫展的警方似乎看见了一丝曙光;因为孩子口中所说的B正是之前所询问过的母亲A的儿子;而B的母亲据其母说;当时正在外地出差;所以有可能瞒着妻子回来把自己儿子带走了;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只有问本人了。
于是警方立即把B的父亲从单位带到了警局;作为嫌疑犯。
经过了审问;警方却发现B的父亲当时的确身在外地;因为当时正值吃饭时间;他同一帮同时正在陪一老板吃饭谈生意;所以不可能会来带走自己的儿子;如果不是B的父亲说谎;那就只有那个提供线索的孩子在说谎。
接着警方又找来了那个提供线索的孩子;但经过反复追问;孩子还是坚持当时看到来接B的就是他的父亲。
本怀有希望的警方又掉进了一个死胡同;而且事情似乎更加复杂了。
现在他们在找的似乎是一个会乔装易容的拐骗犯?!整件事就这么单纯吗?
据记者最后了解;B的父母在经过这件事不久后便离异了;其中缘由记者不得而知;但可能是经过此事对对方不再信任。
由第一个案件至今;已经有十三名儿童遭拐骗;但警方却始终没有破获此案;也将是近年来一特大无头悬案。
不过;案件却在离案发半年后;案件有了一突破性进展。
一日;一农民带着一个孩子来到了警局报案。
农民向警方说了详细情况。
昨天晚上;他忙完农活;走了一半路;发现有个身影从前面路边的一个小破屋里钻了出来;他以为是小偷;就追上去;却发现抓住的是一个孩子;那个孩子看见他害怕极了;极力想挣脱;但可能是身体疲惫不堪了;所以没多久就昏了过去。他看着孩子可怜;就带回了家;帮他全身擦了擦;等孩子醒了;孩子很害怕地钻到角落;缩成一团;经过了他好说歹劝;才终于开口说话;第一句就是喊饿。
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孩子是被拐骗了;于是决定第二天一早把孩子送到警局报案。
经确认后;这个孩子就是B。
B的父母接到消息后;立刻赶到了警局;B看见自己母亲立刻就痛苦起来;可一见其父;立刻又害怕的不敢出声躲到墙角。
警方对这一情况很重视;立刻派人准备询问B;为了安抚B;留下了B的母亲在一边;而其父则被暂时隔离了。
在警察和B母亲共同的努力下;才从B的口中慢慢了解了他的遭遇。
B当天被其父亲接走后;被关进了一个地下室;隔三差五才有一顿饭;成天不见天日;而且被关进去时;已有孩子也被关在里面;不定时还有新的孩子被带进来。他们的脚被铁链绑在一根铁管上;手被绑住;嘴也被堵住。
B除了被他父亲关进去;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父亲;每次出现在他面前的都是不同样子的人;但抛开外貌;感觉却又是同一个人;而且有些时候;个别孩子看见了进来的人会哭得不成样子;其他的反应却没有这么大;每次几乎只有一个。
除了有新的孩子被带进来;也有一些被带出去;出去后再也没有回来的。
终于有一天;轮到他了;当时他已经饿得没有力气挣扎了;意识也不太清醒;只是隐隐约约听到有两个人在低声商量着什么。
似乎是在谈论着老不老的问题;虽然眼睛被光刺得看不清;耳朵嗡嗡作响;但他却清楚地闻到了一股血腥味;之后便是他醒在了那件路边的破屋里。
警察对于B的经历同情的同时;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但经过调查;在所有被拐的13个孩子里;B是其中年龄最大的;而且经后来B的指认;其中几个被拐孩子的父亲他曾见过;不是在别的地方;而是在那个地下室了;虽然只是接着门外的光;但B却很确定。
对于其他孩子的状况;依然是生死未卜;而且这个离奇案件最后还是陷入了僵局;虽然那些孩子在本地或存活的可能性已很小;但为了可以动员更多的力量寻找;希望可以广大社会人士提供线索帮助。在最后;列出了13张照片;前面12张是被拐儿童的照片;最后一张是有幸离开的B。
我一看照片;顿时吃了一惊;这个B就是在上车前卖我报纸的那个孩子;而我所读的这份报纸就是他另外附送我的那张。
想到那个在车站上穿着破烂的孩子;我有些纳闷;要么是这故事完全骗人;要么是确有其事;我认为照片不会骗人;但文字会。
可一到站我就忘了这回事;直道最近又想起了这事;但那份报纸已经找不到了;我想是忘在车上了吧;但那个孩子我却还有些牵挂;不管那份报道是真是假;照片上的人是不是他;我想趁我还没有完全遗忘这些事的时候把它记录下来;不管你当不当一回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61)行
(61)行
城南有一老人;整日倒行于街;路人见后倍感奇怪;但无人问其原因。
后退休;每日晨练于公园;来去走动皆倒行;众老人疑为最新养生锻炼之法;纷纷效仿;不出数日;公园内倒行之人比比皆是;但无一人有老者之毅力。
一青年数次见其倒行于街;于市;于楼道;终于耐不住;一日早晨;又见老人;赶忙追上前问。
";大爷;我看您老天天走路都是背对着前方走;您不怕一不小心摔了跟头?难道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吗?";
老人见青年一脸困惑;叹声相答。
";我这是出生就落下的毛病;只要我一移动;不管朝什么方向;只要脸对着前方;我就会感到头昏恶心;看了多少医生都没有用。后来自己慢慢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就是倒着走路。
起初的确是有些辛苦;不能骑车;只能走路或者乘车;而且乘车也还必须背对着前进的方向;所以我每次乘车都看着后面。别人是看着前面的;目标里自己越来越近;我是看着后面的;里走过的越来越远;我这一辈子几乎都是这么过来的;看着别人抛在脑后的东西前进。
现在慢慢习惯了也就好了;你是第一个问我这问题的陌生人;我总是倒着走;所以对别人在我后面指指点点看得是一清二楚;现在的人;光在那自己乱想乱猜;都不敢问。";
青年顿时豁然开朗;笑说。
";您老高寿?";
";六十有二。";老人伸手比划。
";不像;顶多看上去五十几;身体可好?";
";壮如牦牛;一生未曾进过几次医院。";老人笑答。
";看来这倒着走还真有养生的用处?!不打扰您了;我还有事要办。";青年遂作别老人。
于是;事情传开;倒走锻炼之人数再次剧增;附近之人趋之若鹜;不难见有人倒行于街;于市;于楼道;于商店等;成为城南大街小巷都有之景象。
但是否真有养生延年功能;还需以观后效。
事有凑巧;城北也有一人。
不同城南老者;城北为一中年人;也不能正常面向前行走;但也非倒行。
此人出生无异常人;因儿时患病;身体特质有所改变;面向前行走或移动皆头晕耳鸣呼吸困难;医生诊断未果;无药医治。除此异常;其他皆同于常人。
后经不断摸索总结;同样得出一走路奇法。
向东行则必须面对北;向西行则必须面对南;以此类推。此前行方式被其邻里朋友戏称为蟹行。因走路方式像极横行之螃蟹得名。
路人见之甚觉可笑;疑为精神病人;同事见之当面不说;背后议论;亲戚见之为其叹惜;安慰声不绝于耳。
虽此人才至中年;但两鬓白发簇簇;额头皱纹条条;身体状况平平。整日闷不作声;不与他人闲聊;终日自怨自艾。
有人笑讽其蟹行;无人效仿其横行。 电子书 分享网站
(62)病假
(62)病假
友人有一个同事;过段时间便要请次病假;所提供的医院证明都是说患有传染性眼疾;但同事均感怀疑与不解。
此人平时沉默寡言;少与人交流。与同事相处极不和谐;私下甚少与人攀谈;除向上司汇报工作情况;向下属布署业务;几乎不出声。
了解一点的人曾说;此人奔四却无女友;和守寡老母共同生活;爱好兴趣寥寥。至于其为何屡患眼疾;却道不出个原委。
后有一同事与友人攀谈;谈及此事;哈哈大笑。
有人不解;问;
";老兄;难道你知道些什么?";
";哈哈哈哈。。。说出来怕笑死你!";于是便说出其中奥妙;同事顿时大惊。
";确有此事?";
";确有此事。但希望你不要到处乱传。";
";那不会。";友人日后并无向其他同事谈论此事;只是每每看见那家伙便会暗自窃笑。那人知友人背后笑他;但却不知原因;当面并不说什么;只是暗地里处处找友人茬;挑友人刺。
起初;友人没有表示出任何异议;但时间长了;随着那家伙不断的制造矛盾;友人再也忍耐不住;便决定回击。
一日;那家伙正在办公桌前处理文件;忽听两人在旁议论;甲说;
";混得不错啊!都开得起汽车了!";便说边抱以羡慕眼神。
乙极其谦虚地说;
";我才来公司没多久;才赚这么点钱;自己怎么可能买得起呢!";
";哦?不会是偷来的吧!我可是守法公民;要报警的!";
";别开玩笑;这车是我爸帮我买的;十几万;我自己垫了个零头。";
";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