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宏图-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邀功道。

    “先生,你没有看到,你看,他们已经掌握了纵队变横队,我敢保证,在远东,他们是第一批学会纵队变横队的士兵。”

    士兵?

    詹姆士的话让朱宜锋皮笑肉不笑的应了声,士兵,就这些人,也算是士兵吗?自己之所以会让水手们操练这些,无非就是为了给他们找些事情做,只要有了事情干,他们才不至于因为吃饱了没事干,以至于惹出什么乱子来,进而威胁到营地的安全。

    这十天来,这些人一天到晚,每天至少练习十几个钟头的齐步走以及队列,进而将他们的精力耗尽。当然,完全是在詹姆士,那个曾在东印兵团中当过兵的半调子教官操练下,不过在更多的时候,操练变成了纯粹的站军姿,近两百名“士兵”全部站好一个都不许动。然后在那里随着口令,为步枪上膛——尽管大多数步枪都卖给了太平军,可在船上却仍然存放了两百多支长枪,其中甚至还有几十支线膛枪,如此一来,倒是不至于缺乏武器。

    只不过对于朱宜锋而言,他现在所需要的并不是士兵,甚至现在他都有些后悔训练这些人,越是对这些人进行培训,就意味着“杀人灭口”的可行性就越底。

    怎么办?

    又一次,看着那些随着口令,将行军纵队变成线状横队,有如拿破仑电影中的画面一般,有模有样的进行着模似射击的“士兵”,心情却是越发沉重起来。

    随时可能从这里经过的太平军,了无音信的“太平洋号”,再加上,这岛上的粮食,似乎也不够吃用的了,所有的问题,这会都压在了朱宜锋的心头,压的他根本就喘不过气来。那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去考虑什么本就只是为了发泄人们精力的操练的问题,

    “东家,林郁青回来了!”

    李子渊的话让朱宜锋连忙转过身说道。

    “在那?怎么样?一切顺利吗?”

    “东家,你别担心,他不仅平安归来了,而且还带回了不少粮食,估计够咱们吃用半个月的,不过他还带来一些消息!”

    对于林郁青能够买到几百石粮食以及咸肉、香肠之类的食物,朱宜锋倒是不觉得的奇怪,毕竟现在正值年关,这个时候,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存粮,更何况,离这里不到数里外的河岸边,就有一个市集,只要有银子,自然能买到足够的粮食,而现在他最不差的就是银子。

    而真正让朱宜锋惊讶的却是林郁青带来的消息——太平军攻克武昌,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现在太平军的前锋已经打下黄州府的消息,着实让他惊讶不已。

    “黄州府离开咱们这有多远?”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现在自己所在的这个江心洲就位于黄州府境内,太平军已经打到这了?这速度可真够快的。

    “东家,只这只有不到三十里!”

    “这么近,那些太平军是从什么地方过去的?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些天好像没有船打江上过吧!”

    朱宜锋不无疑惑的问了句。

    “东家,这团风集就是一个几百号人的小市集,离官道有十几里,自然难入太平军的法眼,听说他们沿着官道从堵城镇过去的,那里的集大人多,而且临着官道,他们自然不会从咱们眼前经过……”

    官道、水路……在林郁青回答问题的时候,朱宜锋的脑海中却在不停的思索着一种可能,能不能避开太平军的可能,躲在这江心洲上风险会不会太大?若是万一太平军的主力从这里经过发现了自己,到时候不定就性命难保了,他可不相信凭借两百支滑膛炮十几门炮能够阻挡几十万太平军的进攻。

    “今天是年三十,要是没记错的话,太平军好像就是在武昌过完新年,就顺江而下了,万一他们到时候登了岛……”

    回忆过曾看过的太平天国的史料,朱宜锋的心底暗自嘀咕着,

    “要不然,就先离开这?”

    不行!

    说走容易,可问题是那些银子!那些银子怎么办?总不能把那些银子留在岛上吧!更何况还有这么多人看着,万一他们要是起了异心,到时候自己可就麻烦了!

    心底这般寻思着,突然,他的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那个临着江湾的小市集……想到对岸的市集,朱宜锋的眉头微微一皱,心下暗自寻思道。

    “要不然……”

第65章 甘为奴() 
(新书艰难,还请你看完之后,在章节下方点个赞,您的随手一赞,随手推荐,对无语而言都是莫大的鼓励与支持,拜谢!下周每天两更,偶尔也会爆发一下!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团风集位于江心洲对面的江岸边,虽说临着江水运便利,可因为水浅市小,一直未能成为水码头,更何况这只是一个江畔边的小市集。虽是如此,可得益于便利的水运,这团风市集上,在往日里却也是小舟穿行如梭。“扛码头的”肩挑背驮装卸货物的“吆嗬”声不绝于耳。

    不过,眼瞧着年关已至,这集上便不再如往日那般热闹,这集市冷清倒不是因为那几十丈宽的江湾里起出一层薄冰,而全是因为眼下的这时局。

    “子全,这雪下的这么大,看来再过几日,这河上差不多就该冻实了……”

    边对伙计吩咐着,周顺昌一面推开铺柜的栏板,然后走到门边,望着屋外那纷飞的大雪,他却是一阵心思浮动。

    “瞧这天色,没一夜的功夫,怕是停不住了!”

    大雪纷洒的被大风卷席着落了下来,这一场大雪下得好大,不过钟头功夫,这雪便在集上落下厚厚的一层,路上这会已经没多少人了,只有一些酒馆里头,还有些许扛码头的闲汉在那里喝着几文的劣酒。

    这会天色已经暗下来了,这阵大雪降下来之后,这原本就冷清非常的市集反倒是更加冷清了。

    瞧着这冷清的市集,站在门口台阶上,周顺昌望望天色雨势,轻声自语道。

    “哎,这老天啊……”

    虽看似轻松的叼着烟袋,置身于这门前的他想到现下的时局,却忍不住犯起了愁来。

    打从进了咸丰年,这年景就是一年不如一年,这两年就没有那年的年景好过,去年就发了一场大水,原本往年还能从湖南买米,可现在却不能了,几个月前,从两广窜出的“发匪”一路祸害了湖南,算是把湖南的米路断了,这边湖北的价自然根着涨起了。

    原道着待朝廷的大军把“发匪”给剿了,也就好了,可谁曾料想,这边刚进腊月,那“发匪”却一路打到了省城,这不,前几日省城陷于贼手的消息让跑船的人带来之后,这边米价自然跟着涨了起来。

    就昨个,周顺昌还听跑船的人说,黄州府那边的米价一石至少五千文,就那还是有价无市,见涨不见跌,米店里皆挂着“早晚市价不同”,打从几天前他这米店也跟着先后挂上“无米”或者“早晚市价不同”的牌子。

    这是为什么?

    还不是米商们都在赌着个涨字。

    且不说接连两年的旱涝不断,就是现在那个什么“太平天国”兵围武昌,这朝廷自然要调兵剿匪,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到时候米价自然也就跟着涨了,价一涨,利自然也就大了。

    虽说这周家过去也是耕读之家,祖上还做过前朝的四品道,这趁灾涨价的事有违周家的家训,尽管家里的米仓里倒还有千把石米,可现在他却不敢卖了。但凡稍明白些世理的人都知道越是乱世,这米就越显得金贵!

    “五千文……比往年翻了个跟头,这还要不要老百姓活啊!”

    吸口烟,周顺昌叹了一句,又朝着米店门上的牌子看去。

    “今日无米!”

    “今日无米”的牌子,现在是隔一天挂一天,一来周顺昌虽说不愿囤积居奇,但也禁不住想赌个涨字,可最要紧的却是他是知道,若是他成天挂着那“无米”的牌子,万一把人给逼急了,不定会干出什么事来,毕竟这双河口不比一般的市集,要是逼急了,那码头上的百多个北方讨饭过来的闲汉可不知能干出什么事儿来……

    “这世道啊……”

    心忧着省城那边的贼乱,周顺昌坐在门槛上胡思乱想着,水烟抽的更响了,远远的又有一群孩子们吵闹声,那些孩子正在雪地里玩耍着。

    瞧着那么一群吵吵闹闹的孩子,似乎忘记今天是年关的周顺昌呼的一下子就站了起来,把烟袋顿在地上,嘴上道了一句。

    “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小小年纪,不送去读书,还在那里嬉闹,难道不考功名了,就不读书了?”

    说着就走上前去,似要规劝一番。可正在人正要去的时候,他却听到一阵脚步声。顺着那蹄声往镇口看去,那脸色瞬间吓的煞白。

    整齐的敲打着大地,惊碎了这平静安详的傍晚,向来宁静的市集发出了惊慌的声响,犬吠声接连不断的响成一片。

    “咋了,咋了……”

    在那喧闹声中,那正在喝着劣酒的闲汉们嚷喊着出来了,似乎是在为有人打断他们的酒兴而心恼不已。

    “乱匪来了,乱匪来了……”

    市集上的人们嚷喊着的时候,那边在街口处已经能见着乱匪的身影了,只瞧着那大幅的黄旗,原本双眼通红满面狠色的光棍闲汉,那气势顿时便弱了下来,那里还能见着一丝往日的狠色,无不是慌不择路的逃散出去。

    鲜红的火把照亮了半边天空,漫天都是红彤彤的影子,在团风集市口的打谷场上已经聚满了人——集上的千多口未急逃走的男女老少,被人驱赶着来到这打谷场,他们大都是惶恐不安的站在那,不知是冷或是怕大多数人更是不住的颤抖着。

    坐在那不知从那里抢来的矮马上,朱宜峰的身后跟着李子渊、朱富财、林郁青以及其它五六个名看似彪悍的下属,虽说周围那些打着火把的兵士则都是肩扛着滑膛击发枪,但与那些神情惶恐不安的百姓一比,倒也显出了几分威武来。

    看着那些惶恐不安的百姓,看着这些似乎为未知的命运忧心不已的男女老幼,朱宜峰的那神情顿时变得趾高气昂起来,至少有那么点想要趾高气昂的意思:

    “各位乡亲父老,无需惊扰,本将军所率的弟兄皆是太平天国之兵佐,可不是什么山里的土匪,再则仅是临时路过贵地,只要你们安分守己,我们就绝不扰民……”

    整个打谷场死寂无声,压根就没有相信他那句话,这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的古理他们又岂不知道,更何况在他们进村后,把人趋赶着赶到打谷场的时候,那一路上可以说是鸡飞狗跳,犬吠猪嚎的,瞧那样子,可是比土匪还狠。

    听着那冠冕堂皇的言语,百姓们站在原地,一个个瑟瑟发抖,却没一个人敢说话。

    “……现在,本将军传以军令,一不得掠浮财,二不得伤人命,三不得****妇女,如有违者,杀无赦!”

    朱宜峰的安抚之语尚未说完,那些原本神惶然的百姓,无不是连忙跪下连连叩头,大喊着“将军英明”之类的话语。

    “将军大恩大德,草民没齿难忘……”

    在那一浪盖过一浪的感激声中,随在东家,不,“将军”的身后,李子渊无意中注意到东家的脸色似有些异样,东家的情绪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

    “东家在想什么?”

    其时,此时面对千多人跪拜叩头时的模样,朱宜锋的心底却有一种莫名的情绪在那里激荡着,这种情绪是以往从未曾有过的,这种一种执掌着生杀大权带来的那种得意与优越感!这种权力带来的飘然感,是他从未曾体验过的,尤其是当那些人跪伏着不住叩头感恩的模样,更是让他充分感觉到了权力的诱人之处。

    感觉到东家的变化,李子渊再次把视线投向那打谷场,看到却是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孔,在他们听到东家不伤人命的诺言后,那失措的脸上像是长松口气似的为之一松。

    为什么,他们会不加反抗呢?

    在那上千人高呼着“将军英明”的时候,瞧着那些因为一句“不伤人命、不掠浮财”而如释重负的百姓,李子渊的眉头紧皱,胸中像是憋着团火似的,那火在胸膛中燃烧着,那目光中尽是浓浓的不解。

    “子临,可是不知他等为何如此恭顺?”

    转身时朱宜峰注意到李子渊,也是自己身边少有的几个“读书人”脸上的异样,便不无得意的问道。

    “回将军,在下确实心疑,为何将军悟定他等绝不会反抗?”

    既然演戏,那就要演出全套来,而这也正是李子渊的不解之处,他从也没有见过这般恭顺的百姓,在贵州老家时,偶尔也有土匪袭寨的时候,那些村寨里的百姓也是拼命相护,那里像是他们这般恭顺的束手就擒。

    “哼哼……”

    李子渊的求教模样让朱宜峰的脸上流露一丝得意之状,但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故弄玄虚道。

    “在咱们中国,只有两个时期,一个是欲做奴隶而不可得,而另一个叫做暂时做稳了奴隶之时……我等大军至此,草民岂敢持刀相抗?所以,也就自甘做稳奴隶了!”

第66章 岳武穆() 
(新书艰难,还请你看完之后,在章节下方点个赞,您的随手一赞,随手推荐,对无语而言都是莫大的鼓励与支持,拜谢!下周每天两更,偶尔也会爆发一下!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咸丰三年,亦是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正月初二日,数九寒天,朔风凛冽,刚刚夺取武昌尚不足十日的太平天国水陆大军十万,携带家属亦有数万人,号称五十万人,自武昌陆续出发东征。搭乘战船五六千艘,浩浩荡荡顺江而下。这船队更是旌旗飘飘,锣鼓锵锵,震荡得山谷轰鸣,江水沸扬,舳舻相接,漫天蔽江,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何等威武,何等雄壮!

    而在水师中间一艘高大的楼船上,飘扬着前军主帅“真天命太平天国左军主将翼王石”黄绸大旗,楼面甲板上放了两张高背大椅,江上狂风呼啸,寒气逼人,椅上披了从武昌城里缴得的虎皮褥子,王府侍卫数人佩刀环卫,中间坐着裘袍风帽一身通黄的翼王石达开和身披织金缎百子图“一扣钟”灰鼠皮斗篷的王妃春娥,她的身后站了两名侍女伺候。作为王妃的春娥在武昌攻城战时生下了石达开的第二个孩子,因为太平军连战连捷,取名“胜科”,已经满月了。作为天国贵胄王室之家,其地位早已经是今非昔比了,虽然春娥自己奶汁充足,但仍然雇了奶妈,把孩子交给了奶妈哺乳。

    此时的石达开潇洒儒雅全不见一丝朝廷邸报中的“悍匪模样”,其模样反倒是更像一名儒雅的青年书生意气风发的他放眼望着这江面,只见江上的大小船只一艘接一艘,装置了大炮载满了士兵的先锋船舰,正在顺风顺水下驶。那上面的战将有天官正丞相秦日纲,指挥罗大纲,还有天王妻弟赖汉英。

    而视线又移向夹岸,在那挂厚雪的树木间,不见任何动静,但石达开却非常清楚,在北岸陆师有春官正丞相胡以晃的兵马,南岸陆师则由地官正丞相李开芳、天官副丞相林风祥统带,这是吸取蓑衣渡惨败的教训,南北两岸陆师全都沿着离岸数里开外的官道行进,以防止清军沿江偷袭,护送大军主力沿江南下。

    可以说在江岸处聚集着的尽是太平军的精英,金田举义以来百战之余的良将,现在全都由他翼王统一指挥。在离开武昌之前他已经召集众将举行过东征会议,下达水陆各路兵马的行军路线,北路军主攻蕲州、安庆、和州、江浦,南路军主攻九江、池州、铜陵,芜湖、太平,水师则沿江航行,力争于一个月内先头部队会师江宁。

    而江宁,正是他们此行的目的所在。之所以选择江宁,除去因为那里靠近江南繁华之地,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年洪武皇帝,正是于时名“集庆”的江宁奠定了大明朝的基业,并于集府发起北伐,成就了驱逐蒙鞑,光复中华的不世伟业。

    此时,立于船首的意气风发的石达开,又一次回响起在离开武昌时,与东王、北王率领众将至关帝庙行宫向天王辞行,天王殷殷叮嘱他道。

    “达胞,天父天兄佑吾,吾弟此行必能成功。望你善抚将士,爱恤士民,城下之日,不妄杀,不扰民,吾当在此听候捷音。一旦拿下江宁,便发驾东行,预料相见之日不远了。”

    辞出之后,东王与北王送至江边码头,往日里与他并不算亲近的东王,却显得极为亲近,执了他的手说道:

    “七弟,我以全军精锐交付与你,反清大业,成败在此一举。清妖虽然一败再败,究竟主力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