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宏图-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跪在地上的肃顺又说道:

    “逆贼内争,必定互相调集兵马火并,似可命军机处将德兴阿的奏报抄发给有关各省督抚和统兵大臣,命他们密切观察各省逆贼军情动静,一有异常调动,随时奏报。”

    “很好,这真是天赐良机,快叫军机。”

    军机大臣文庆、彭蕴章、穆荫等人立刻被召集到勤政亲贤殿来,君臣喜气洋溢,已有多时没有这样轻松欢悦的气氛了,说长毛的内乱,全是祖宗保佑,甚至说它是送给大清朝一帖起死回生丹和续命汤也不算过份,只不过没有人会这么说。

    面对这个好消息,奕訢当即决定由军机拟旨,谕令鄂赣皖苏各省官兵乘长毛内乱无暇顾及指挥战事的有利时机大举进攻。

    “皇上,这南边长毛内乱,想来只要抓住机会,这南边相信不信即有喜讯传来,可北边怎么办?”

    在众位军机离开之后,彭蕴章与桂良、文庆三人留了下来,彭蕴章看着皇上说道。

    “数万长毛由陕入晋,虽说晋省全力拒贼,可奈何长毛势大,却已糜烂晋省,山西实为近畿之地,不能不保啊……”

    彭蕴章的话,让奕訢的眉头一皱,可不是嘛!直隶才是根本啊!

    “皇上,臣以为可调八旗洋枪队入晋……”

    不等彭蕴章把话说完,文庆立即说道。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洋枪队实为朝廷之重器,焉能轻易调陕,再则洋枪队经邯郸一战,洋枪洋药耗费极多,非补足洋枪洋药不可轻易言战,以臣之见,那入晋之贼不过只是于陕西兵败之溃匪,臣以为,可调陕西总兵赵子玉领陕勇入山西会剿长毛……”

    “赵子玉所率陕勇,兵不过万人,且又苦战数月,再则客勇入境,只恐怕地方多有抵触……”

    “那便晋他为山西巡抚便是了,以赵子玉之功焉不能实授巡抚一职!”

    文庆的话,只使得彭蕴章脸色猛然一变,他连声说道。

    “皇上,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那赵子玉年不过二十,其可谓是年少无知,且非正途出身,焉能授以巡抚一职……”

    “年少无知?彭军机,若是其年少无知,又焉能奇兵复以潼关?若其年少无知,又焉能以数千之后大败数万长毛?如此赫赫之功,怎么到了您这就成了年少无知?”

    两个军机的争执让奕訢的眉头猛然一锁,他的那句“年少无知”着实让他心恼,他继位的时候,不过也就二十岁,现在也不过二十三岁,难道自己也是“年少无知”,自然而然的也就倾向于文庆的说法了。

    不过与他那位兄长的喜怒言于形不同,奕訢的城府极深,并没有因为彭蕴章的话,而有丝毫心恼之意,而将目光投向一直眼观鼻,鼻观心的桂良。

    “桂良,你怎么看?”

    虽说身为皇上的岳父,但桂良仍然格守着君臣之礼,说起话来,倒也是小心,身为军机大臣的他,几乎很少表明态度,这会被皇帝一问,心知躲不掉的他便说道。

    “臣以为,赵子玉可用。”

    这都到了什么时候了,只要能剿匪便成,还在那里言道着他人的年龄,若是年青不能用,那皇上可不是也年青嘛?这姓彭的怎么这么糊涂!心知自己这女婿想法的桂良一边赞同一边说道。

    “臣曾以为,虽说赵子玉大功于朝廷,若皇上爱护臣子,却不能用之于山西巡抚!”

    桂良的这番话,让奕訢立即意识到其讲话的原因——赵子玉太年青,若是现在就授了山西巡抚,那么将来怎么办?

    二十岁为巡抚,那将来的几十年,又该授于何职?

    到时候功高盖主,怎么办?

    ……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还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第384章 故旧() 
这几日,忽然刮起了西北风,北风呼啸,寒意逼人,天地间尽是一片萧瑟之景象。在这萧瑟之中,夕阳西坠,绮丽多姿的晚霞,将大地抹上了一层凄凉的色彩……

    落日余晖,映照在大地上,在那失修的官道上,响起一阵马蹄声。只见两人两骑径直来到黄河边,两人于黄河边勒马而停,其中一人凝视着那泥黄色的河水。

    “过了这黄河,就是山西了!”

    赵子玉扬起手中的马鞭说道,尽管他的语气平淡,但是,心底却掀起了一阵阵波涛,她从没有想到会有今天。

    实际上当初她之所以亲自带兵去潼关,甚至抱着身死潼关的念头,这样的话,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她甚至都已经写好了遗书。

    但是她不但活了下来,而且还夺取了潼关,更为重要是,还侥幸借着太平军内乱的机会,击败了数万太平军,这完全不在他的计划之内。甚至可以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凭着潼关大捷他从一个区区团练总办被朝廷提为到陕西总兵,现在更是被委任为记名提督,而且还是逢缺即补,朝廷的封赏不可不谓之重,二十岁的提督,虽说只是记名提督,可也是大清国打从开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事情。

    至少在汉臣之中,还没有谁能这么年青便晋为记名提督。

    但这并不是她想要的,她想要的是什么?

    是……

    所有的一切都偏离了计划,甚至愈演愈烈的不可收拾起来,过去只是赵家的事情,而现在自己却成了朝廷命官,大清朝最年青的记名提督。

    怎么办?

    “玉闲,这可不是件好事啊!”

    骑于马上的张子鹏用极为无奈的语气说道。

    “虽说现在朝廷委玉闲你为记名提督,大清朝定国200多年,可曾有过如玉闲一般年青的提督?这看似风光,可实则却是危机重重,这个记名提督与其说是赏,倒不如说是朝廷拿这个赏想让你到山西去给朝廷卖命!”

    作为赵子玉的亲信幕僚,同样也是他的亲人,张子鹏倒是没有隐藏自己的想法,实际上现在他早不是当初那个满腔热血,甚至可以说少不更事的书生了,几年的历练使得他明白,这报效君王不过只是再愚蠢不过的想法。

    皇上给的赏是让官员们给其卖命,至于官员们所思所想,也不过只是升官发财,若是当真把所谓的“忠于皇事”看成事,怕就是姓命丢啦,自己还在那里糊涂着,就像当初在武昌县的时候,众人为何皆降?

    皆因事不可违,若不是妹妹牺牲自己,自己不就是那个白白送了性命的愚夫!

    曾经的经历使的张子鹏很清楚,现在朝廷所给的赏赐不过只是想借子玉的陕勇,借其陕勇平定山西长毛罢了。

    “这记名提督就是让玉闲你和这万余陕勇卖命的代价!”

    略点下头,赵子玉无奈的苦笑道。

    “此事,小弟亦知,可即便是明知如此,我等又岂能抗旨?”

    抗旨?

    自己能有那个能耐吗?再说……想到回到家中必须要面对雪琪,赵子玉反倒更愿意去山西,毕竟去那里,他不需要面对雪琪,不需要向她解释这一切。

    逃避,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至少对于赵子玉来说,她现在更愿意逃避,能拖一天就是一天!

    等将来,终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可就凭万余陕勇,又岂能尽剿长毛?”

    张子鹏有些担心的问道,然后又说道。

    “若不,再募一万勇丁,反正这山西素来富庶,咱们到了山西,那饷银自然要由山西来出!”

    “我看行!”

    点点头,赵子玉倒是没有反对,作为女人,她实际上并不喜欢行伍,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赶鸭子上架罢了,但是现在他却不得不装出一副样子。

    “云达兄,就按你的法子办吧!”

    当天夜里,又一次一夜无眠的赵子玉,开始冷静的思考这几个月来的所作所为,固然“潼关大捷”让自己名扬关中,可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这并不是她想要的,真不可以说现在名声反倒成了累赘。

    “若是这样下去,将来怎么办?”

    想到自己的身份,赵子玉知道若是将来自己女儿身的真相被外人知晓的话,到时候不知道,会引起什么样的轩然大波。甚至还有可能丢掉性命!毕竟这可是欺君之罪!

    “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想到这,赵子玉起身伏于书桌前要向皇上奏折。刚写到“草民实为……”的话,便又颓然停住笔。

    即便是写了这个奏折又有什么意义呢?又岂能改变一切?自己不是已经犯了欺君之罪了吗?

    怎么办?

    将来怎么办?

    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掩盖!

    现在这些谎言压的赵子玉整个人喘不过气来,但更多的却是对家人,准确的来说是对雪琪的愧意。

    “若是当初死在潼关,倒也不用为这些事烦恼了……”

    又一次赵子玉,暗自懊恼着自己的“运气”,想到现在一个个的问题,她又一次想到那个男人,如果不是他的话,自己又岂会轮到现在这步田地?

    “都怪你,若不是……”

    女子般的气恼还未说出来,赵子玉的心情顿时一沉。

    与那个人何干啊?

    从一开始,若不是自己任性妄为,又岂会惹出这么多的麻烦。

    “哎……”

    发出一声叹息之后,赵子玉有些失神的看着远方于心底自语道。

    “如果你要怪,就怪我吧,千万不要记恨妤婕了,她,她都是为了你……”

    “阿嚏……”

    时近午晚,正看着九江急电的朱宜锋突然发出一声阿嚏。

    “这天气,看样子是开始转冷了……”

    嘴里这么嘀咕着,看着前方的急电,朱宜锋的眉头紧锁,这是从大报国寺的办事处传来的情报,石达开回到江宁后与韦昌辉闹翻后出走至安庆,合门被杀云云。

    所有的一切都一如历史上一般,韦昌辉杀人杀上了瘾,一言不合便欲杀人,杀石达开不成,便杀了其全家。而这意味着,很快洪秀全就会卸磨杀驴。

    “还差一点火候……”

    心底这么思索着,朱宜锋知道,现在太平军的内乱,远没有因为石达开出逃安庆,全家被杀而结束,同样也不会因为韦昌辉被卸磨杀驴而结束,最终太平军的内乱将会以石达开与洪秀全矛盾激化,石达开的再次远走而结束。

    石达开与洪秀全决裂出走之后,对太平军会造成什么样的打击呢?

    他会带走数十万太平军精锐!

    在另一个时空之中,石达开远走是往西走,最后兵败大渡河,但是现在,现在自己控制着湖南、湖北,挡住了石达开的西进之路,在这种情况下,一但其与洪秀全决裂,他又将会往何处去?

    “若是你还往西的话,就莫怪我无情了!”

    对于石达开,朱宜锋并没有多少恶感,至少不像对其它的诸王一般,恶感十足,但尽管如此,朱宜锋仍然不可能接受其西进,正确的来说,穿过自己的地盘儿西进。

    于心中自语着,朱宜锋知道现在自己还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毕竟这还需要至少半年以上,而且到时候,石达开也不可能再往西进——义军的行动会告诉他,往西将是死路一条。

    当石达开带走几十万太平军精锐的时候,南京的大门也就像自己敞开了!

    至于石达开如果他是个聪明人的话,他会知道应该怎么办!

    “到时候,会留你一条性命,至于其它人……”

    至于其它人……到时候再说吧!

    轻声自语着,朱宜锋在这份情报上用笔批道:

    “且观之,可随时审其机宜好为之。”

    这般批示之后,朱宜锋拿出另一份文件夹,其中夹放着满清的情报,在最近一段时间,无疑是满清的好日子。各个战场的先后传出好消息——曾国藩将太平军打出江西,甚至一度逼进皖南,南京的内乱给了满清一个好机会,而清军并没有错过这个机会,他们在各个方向发起了反攻,至于太平军则因为内乱导致其不得不收缩防线,在分裂的危机中的太平军,显然无法阻挡清军的进攻!

    这是一个好消息!

    清军正在消耗太平军的力量,这意味着等到其真正大分裂的时候,自己可以更轻易的解决太平军的问题。

    “……升陕西总兵赵子玉为记名提督,领陕勇入晋剿匪……”

    突然其中一句简单的,甚至有些不起眼的情报,让朱宜锋整个人不由的一愣。

    赵子玉!

    这小子居然升官了!

    居然还是提督!

    虽然只是记名提督,但着实让朱宜锋为之惊讶。这个人的运气未免也太好了吧!

    在历史上并没有这个人,可现在,他不任以五千人夺下了潼关,且又取得了所谓的潼关大捷。甚至更被升为记名提督。

    难道说这就是历史在和自己开玩笑吗?

    北伐太平军的路线改变,改变了一切,许多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人,却纷纷成就了一番事业。

    “不过这样也好……”

    盯着“赵子玉”三字,朱宜锋冷笑道。

    “你现在去了山西,等老子打下了河南,到时候,咱们再好好的把这账算上一算!”

    …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还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第385章 北上() 
中秋节过后,天气便一天天的开始转冷,秋老虎的酷热不断的地从大地上退去,这种的凉爽的天气是一年之中最为宜人的时节。

    秋风轻轻的吹动着官道旁边的柳条,巨大的百年老柳树在秋风的吹拂下随风飘荡着,甚至能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能够听到些许风哨声。

    在这里泾渭分明的分成了灰色与黄色,宽与窄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分界线,宽的是去年冬春刚刚整修的官道,相比过去宽出一丈的官道上铺着一层碎石,这是引进西洋技术修建的水结碎石路,也是三省官道中最常见的道路。

    官道的整修便利了交通,同样也便利了商业,一辆辆重型四轮马车更是繁荣了各地的经济,在过去的一年之中,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交通的改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就像那大柳树下的茶棚一般,那茶棚的老汉更感受到道路给他的生活带来的改变——往来的商旅越来越多,自然也让他的生意相比过去更好做了!

    在这凉爽宜人的天气中,老汉坐在茶棚中,吸着烟袋,神情祥和的看着远方,他的心里甚至盘算着,明年是不是应该再借点钱,在这里建个小客栈。

    “就叫刘家客栈吧……”

    就在老汉这么寻思着的时候,老汉听到南方隐约的传来一阵马蹄声,他抬起头朝着南方看去,只见南方的官道上灰蒙蒙的,根本就看不清。

    “这可是碎石路,怎么会有那么多土?”

    在老汉的诧异中,他慢慢的看到了官道上的行人——准确的来说是一大队人马。

    一支部队出现于通往北方的官道上,这条灰色的官道顿时转成藏青色,穿着藏青色军装的部队正踏着坚定的步子,满怀着对战争的渴望向北行进着,在这条宽敞的官道上,只是一条藏青色的一眼看不到尽头的道路,在队伍之中,更是有着一辆辆四轮大马车以及炮车。

    “过,过大军了……”

    老汉惊讶的看着朝着北方走去的队伍,他的神情显得有些紧张。总会不时的看着自己的茶棚,看着那简陋的家什,生怕被这些官兵给砸了,现在和其它人一样,老汉已经习惯称这些人为“官军”,就像老汉已经习惯将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一样。

    “该、该不会是要北伐吧……”

    老汉想到了在市集上随处可闻的说书先生言道的《大明英烈传》中的朱洪武北伐的故事来。

    在那队伍越过灰与黄的分界的时候,在四轮马车的车轮碾压着失修的尽是车辙的夯土路时,所有人都明白了——北伐!

    部队北伐了!

    一条细细的小河在河边垂柳的映照下呈现出青绿色,在部队的脚下游多旁流着,在部队行军的时候,有一个士兵提着一提黄铜制成的军用水壶,在河里灌着水,就在他刚刚灌好水壶,准备用塞上壶口的木塞时,就有一名骑着马的军官策马冲过去。

    “把水倒掉!”

    “长官,俺的水……”

    不等那个士兵说完话,马上的军官甩手便对着士兵抽了一鞭,厉声斥道。

    “还记得训练是怎么说的吗?不倒迫不得已不能喝河水,要喝也要烧开!倒掉!”

    在军官的训斥下,士兵连忙把水壶里的河水全部倒掉。

    “你在这里等着,一会儿有给水车过来。”

    所谓的给水车实际上拉水的大马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义军与其它任何一只国内军队的不同,他的后勤无疑更为现代化。

    在部队休息的时候,几辆给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