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宏图-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工厂可以提供两百万,甚至三百万、五百万劳动岗位呢?会有多少人进城?会有上千万人,甚至数千万人进城!”

    对此,作为穿越者的朱宜锋自然不会怀疑,事实上根据后世的经验来看,工业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唯一途径,同样也是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途径,事实上,在未来的差不多一个半世纪里,农民从未曾依靠土地富裕起来,最终他们是通过进城务工变得富裕起来,而在这个没有化肥、良种的时代,依靠那么几亩产出极低的土地,他们甚至还最起码的温饱都没有办法解决。

    而更为重要的是,就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来说,将来不仅不应该抑制土地兼并,甚至需要鼓励兼并——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迫使国人走出乡村,放弃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往城市里务工。毕竟千百年来中国都有着”不远游”的传统。

    “那敢问汉督又岂是所有人都愿意离乡进入工厂?天下百姓若非迫不得已又岂有愿离乡者?”

    恰在这时有一个学生发出了他的疑问。

    “没错!”

    面对这个问题,朱宜锋差点出言称赞了,这个问题提的正是时候。

    “确实如此,民间不是有谚语嘛,“病死不离家,老死不离乡”、“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日难”百姓不愿意出去,怎么办?但凡有一线希望,就没有人愿意出去,只要那一亩三分地,能勉强维持家里人不至于饿死,他就愿意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哪怕一天只吃一顿饭,哪怕一年到头儿吃不了一次饱饭。这是什么?”

    听着台下的学生和官员们,朱宜锋冷声说道。

    “这就是惰性,这就是老百姓身上的惰性,千年来,他们习惯于困守土地,纵观史书,除了少做人或是读书或是经商才会离乡,其它百姓除了逃荒,又有几人愿意主动离乡?屈指可数,即便是所谓的“湖广填四川”,那也是因为家里的土地不够,眼看着就要饿死人了,他们才想着出去。迫不得已啊……”

    其实何止中国人如此,这是全世界人民的通病,当年欧洲人拓殖新大陆时,最初奠定基础的不是士兵就是流放犯,直到后来的饥荒才使得千百万欧洲人纷纷移民美洲。

    “希望!”

    吐出这两个字,朱宜锋喝了口茶,润了下嗓子。

    “但凡百姓能够看到希望他们就不会从乡间移出,为什么?因为还不至于饿死。怎么打破这一点呢?我们要让他们看到希望,这十几万筑路工人,是按名额分配到三省各县,他们现在一个月能挣三块钱,家人,他们的同乡会看到这些,会在土地之外看到新的希望。”

    话声稍稍一顿,台下的学生以及官员们,这时才知道为何当初筑路工名额要按人口分配,甚至分配到乡村,原来还包括有这样的用意。

    “政府的责任是什么?是抑制土地兼并?一个县只有60万亩地,即便是再抑制,他不会因为你的抑制而多出10万亩20万,土地不会增长,但是人会不断的增长。人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等到60万人种60万亩地的事。怎么办?一亩地能养活一个人吗?”

    一亩地养活不了一个人!

    户部学堂里的这些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出自于乡间,或许他们很多都是中小地主以及富农出身,和他们对种地并不陌生,一亩地绝对养活不了一个人。

    “别说一亩地养活不了人,即便是三亩地,也只能让一个百姓勉强糊口。全国的地亩有多少?人口有多少?平均下来,不过也就三亩多地啊。现在是三亩多,若是再承平几十年,人口在增加的几千万、上亿!到时候又是多少?两亩?或者更少?”

    在另一个时空之中,太平天国以及西北、西南的“回乱”让中国的人口减少了一亿有奇,也就是这减少的一亿人口,加之从19世纪中期东南各省向南洋,华北各省向东北的移民,加之“丁戊奇荒”以及随后灾荒饿死了数千万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的人口压力。

    人口与土地!

    在中国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方面是土地不可能增长,另一方面是人口的迅速增长。可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少,人口却还在不断增加着,百姓的生活日益贫困,工业不发达的现实使得中国不能够提供工作机会,从而实现农业人口向工商业的转移,最终,农民起义……不对,在那个时候变成了革命。

    但是革命还是没有解决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仅仅只靠那几亩贫瘠的土地,百姓的日子依然过的非常艰难,没有,因为土地分到个人变得富裕,反而日益贫困。这无关政策、无关政治,只是因为人口——人口在增长,土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怎么办?

    最终,作为工业提供了机会——凭着人力优势建立的“世界加工厂”地位,吸引了数以亿计的农民进行务工,不过让人遗憾的是,受限于所谓的“户”那些人从来没有融入到城市中成为新市民。

    但无论如何,土地与人口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务工的收入使得农民终于第一次真正摆脱贫困,让他们过上相对富足的日子,这是那一亩三分地无法给予的。

    这就是道路!

    同样也是解决之道!

    “怎么办?”

    又一次发出这个疑问,在众人的思索中,朱宜锋继续说道。

    “所以这个时候政府的责任是什么呢,就是千方百计的促进工业发展,通过发展工业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通过工商业的发展,去吸纳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将那些农民变为市民。”

    市民的消费远远高于自给自足的农民,农民自耕自积,自给自足,但是市民却不同,市民生活所需完全依赖购买,甚至包括最基本的水!他们的生活消费不仅会带动轻工业,同样也会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而随着人口不断的外出迁入城市,自然会带来一个新的现象,说是乡村因人口外流,必会导致其让出土地日益增多,到时候……”

    不待朱宜锋把话说完,一声刺耳的嘲讽声于台下响起。

    “到时候自然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督当真不愧是商贾出身,打得一手好算盘,闻汉督如此厚待,天下士绅焉能不尽心效力……”

    (1)因为手头没有湖北、湖南地志资料,在这里引用《商丘地区志》虞城县界沟镇王皇阁村土地改革前的一个土地占有情况调查统计。

第351章 政府之责()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到时候自然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督当真不愧是商贾出身,打得一手好算盘,闻汉督如此厚待,天下士绅焉能不尽心效力……”

    讽刺声在礼堂内响起时,几乎所有人都把视线投向了度南林,所有人无不是为他的大胆捏了把汗。熟悉他的人是摇头轻叹着他的莽撞。

    汉督待人以宽,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他席南林的话,几乎就是“大逆之言”。换成任何一个人,恐怕都会砍下的他的脑袋!

    面对席南林的这番“指责”,尽管心底有些恼火,但朱宜锋选择了沉默,冷眼看到这个人,心底冷笑着,现在真的有种想要杀人的冲动。

    想要杀人并没有想要他那榆木脑袋敲开看看的冲动更为强烈,之所以这么强烈是因为想要看看到底有多愚蠢。因为自己已经解释了这么多,他没有长耳朵没有动脑子吗?

    根本就没有长脑子,他的大脑不会用来思考,他只是在这里胡搅蛮缠。除了胡搅蛮缠之外,他根本就是不通狗屁。

    现在朱宜锋甚至同情起明朝的那些皇帝了,就是这种人想种胡搅蛮缠为自己扬名。明早就是毁在这种人身上,中国很多人都是毁在这种人身上。

    而为众人所瞩目的席南林,这会却没有任何收敛的意思。或许意识到自己,也许十死无生的他,更毫无顾忌起来,他现在甚至显得有些激动,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知道今天之后,他的名声必将为世人所传颂,因为人们将会记住他今天的不惧权威,记住他的敢于直谏。

    “所以汉督才意为那些士绅地主张目,如此一来那些人进城后空出的土地既可悉数售予士绅地主,令他日之中华富者田连阡陌!以买好天下士绅吗?”

    这已经不再是指责!

    而是侮辱!是对人格的侮辱!

    “席南林!”

    户部主事黄会玖立即大声训斥道。

    “谁给你的胆子,居然在这乱说话,来人……给我把他给我押下去了。”

    他一边说一边想身汉督请罪,现在他知道已经没有人可以再去救这个蠢材了,现在他甚至后悔了,后悔为什么要遭这种蠢材进学堂。性格耿直的官员可以用,但是像这样的人,他不是性格耿直,他分明就是在投机!是在试图用侮辱汉督的方式为自己扬名,这种人其心当诛!

    “愚蠢!”

    面对这近乎等于辱骂的言语,不等席南林再次开口,朱宜锋盯着冷笑斥责道。

    “如此愚蠢之言语,居然出自户堂学堂学员之口,我看这书是让你读到猪脑子里了!先让他留下来,本督要给他好好的补补这堂课?”

    朱宜锋的言语之中再也没有了客气,他伸手止住想要把席南林带下去的人员。对于这种人,他想扬名,那就让他臭名远扬。冷笑着朱宜锋的语气中没有丝毫的客气之意。

    “……到那时农村将会空出一两千万亩土地,那些土地当然不会闲置,那些土地会被售出,刚开始的时候,还会有地主购买那些土地,但是几年后,他们不仅不会购买,他们还会千方百计的想方设法的售出自家的土地!”

    这怎么可能!

    赵临川惊讶的看着台上的汉督,然后更是惊讶的问道身边的李培根。

    “李兄,到时候你们家真的会卖地吗?”

    “卖地?傻子才卖,还不趁着这时候多买几亩?”

    作为湘潭李家的二少爷,李培根自然知道土地是什么,土地是财富,千百年来最值钱的就是土地。趁着有人卖的时候,当然要多买一些,虽说那些穷人的的都是小块的,可是买多了,自然也就连成大片了。

    “可不是吗,傻子才卖呢!”

    “就是,要是我有钱的话也会在乡里多买一点地。”

    “可不是,我还等着到时候咱们发俸禄了,在家里置点地呢。”

    见大家都在那里交头接耳的谈论着,礼堂内更是一片乱蓬蓬的言语声,隐约的可以听到他们在说什么,他们所说的无非就是认为这不可能。无非就是道出他们自己的想法——置地。

    千百年来这就是国人的想法,做生意的人挣钱了,要去买地,在外当官的,也是要买地。似乎买地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不是似乎,而是事实!

    只是喝了口茶,朱宜锋趁机缓了口气,整理一下思路,然后看着台下的那些学生。

    “大家肯定是在好奇为什么到时候他们会把地都卖掉,还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去卖,甚至不想尽一切办法,他的地都卖不掉。大家肯定觉得不可能!置田办产,千百年来一直如此!做生意了,挣了钱,也要回乡多置田产!当了官也会拿俸禄去置办田产,耕读传家嘛!”

    尽管那些当官的,并不是拿自己的俸禄去买田,但在这里,朱宜锋还是用相对委婉的说法去解释着这一切,而不是说升官发财了去买田,毕竟升官发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贪污、就是受贿。

    “耕读传家千年如此!商人,官员,老百姓莫不如此。”

    非但台下的学生们都点了头,如黄会玖、林治平等人无不是纷纷点头,别人不说,就是林志平自己,当初的那个穷书生,现在也于乡下老家置办了几百亩地,甚至还写信给老家弟弟,令其多置田产。所思所想,也是耕读传家。

    难道这错了吗?

    “当然了,千百年来国人一贯如此,这很对呀,没有什么错啊!但是大家却忘记了一点——今时亦非往日!”

    朱宜锋笑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甚至特意朝林治平看了一眼,对于其于乡下置办田产一事,自然有所耳闻,实际上府中不少官员都是如此。革、命也好、造反也罢,从来都是一个新贵阶层取代旧阶层,而在中国最能体现新贵之贵的就是土地。在这个时候他们去置办田产,倒是无可厚非,帮助自己还鼓励他们这么做——比如在婆罗洲,就分给了他们很多土地,所以在那里分配给他们土地是为了让他们去经营,为了让他们在海外殖民中获得利益,进而支持海外殖民。那是一种利益上的共享,是为了驱使他们成为海外殖民的支持者,而不是反对者。

    至于他们在乡间置办田产,朱宜锋同样也不反对,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他们需要向乡人展现自己今日的成功、地位,那就让他们去显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的是,他们正在做出一个错误的选择。

    “大家只看到了土地,却忽视了一点——地需要人去种,要是没有人去种!那这地可就不值一钱!”

    朱宜锋面带着微笑,随手端着茶杯,感觉着杯身的温度。朝着席南泽看去时,见其有些诧异那微笑更是变成了冷笑。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会没有人去种地。”

    “就是,谁会不去种地,不种地他们又吃什么?”

    正如之前一样,众人无不是交头接耳的讨论着,现在他们觉得这并不现实。就他们的理解来说,确实不现实。千百年来的习惯一直如此。

    “做生意的人不种地,他们又吃什么?工人不种地,他们吃什么?他们是用银子买粮食!别忘了,有一两千万人从农村走了出来,而且以后会越来越多,在将来全国七八成的人口都在城市里务工、生活。到时候,地主雇佣谁去种地?在座的诸位,想来亦不乏士绅家庭出身,家中良田少则数百亩,多则千亩,甚至数千亩。若是没有了长工,那些土地谁人去种?即便是各位卷起裤腿,下了田又岂能把那些地种完?”

    “轰”的一声,原本还在说着“傻子才卖”的李培根,只觉得一声惊雷在耳边响起,他立即明白了汉督话里的意思——不是没有人种地,而是没有足够的人去种地。没有人去种地,地就会荒废,自然也就不值钱了。

    土地之所以值钱是因为有人去种,若是没有人去种,那么土地,自然而然也就一文不值了。物以稀为贵,无论在哪个行业中都是如此。

    “现在乡下的长工、短工挣多少钱?他们到城里务工挣多少钱?要是让你们一个月拿出二两银子请一个长工,你们愿意吗?不愿意?他就到城里去干活,他在城里可以挣更多的钱。好啦,为了让田地不置于搁荒,你拿二两银子去请个长工,今年二两可以那么明年呢?要知道工厂的工钱可是涨着的!到时候你怎么办?怎么办?”

    看着台下那些瞠目结舌、神情恍惚,有些不知所措的人们,朱宜锋继续危言耸听特意强调到。

    “继续加工钱,不加工钱没人给你干活。好吧,你加工钱!长工、短工的工钱给的越多,你从土地里挣到的钱就越来越少,到时候你怎么办?搁荒?可能吗?税不用交吗?皇粮国税天经地义!少一文钱也不行!别人愿意,本督也不会允许。到那个时候,没有人给你种地。你还需要负担着皇粮国税。那个时候怎么办?”

    看着众人,朱宜锋反问道,然后他就冷笑的说道。

    “到时候土地对于你来说那不是财富,而是负担!都变成负担了,它还会值钱吗?到时候,乡下的土地会越来越不值钱——因为相比种田,投资工商业的营利更为丰厚,就像湖南第一丝厂,不过才几千两,不到一年就挣了一万多两,投资土地会有如此丰厚的回报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见众人若有所思的沉思着,心知他们一时还无法适应这种理念的朱宜锋,朝着席南林冷眼看去,他的笑容越来越冷。更多的是带着一种嘲讽。

    “富者田连阡陌……到时候那就是负担的负!”

    朱宜锋之所以能够如此自信的说出这些话,是因为曾经在基层的工作经验使得他非常清楚21世纪中国农村最大的问题是农村空心化——青壮年无论男女皆出外务工,无人愿意种田。以至于到了21世纪一零年代之后,困扰政府的最大问题,是那些拥有一亩三分地的农民不愿意种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在不断的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面对市场仅仅只有几亩地的普通农户没有任何议价权,在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相比之下拥有数千亩以至上万亩的产业经营者,可以以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