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5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块石头的确是个好宝贝,以前没有它的时候,龙宫里也有酷热难耐的时候。自从有了它,龙宫就再也没有出现过酷热了。

    文殊菩萨向龙王求赠那块石头,龙王自然不舍得割爱,却又不好意思当面拒绝文殊菩萨。所以他就想出一个好主意,毕竟那会儿文殊菩萨已经年迈了。龙王提议,如果文殊菩萨可以把歇龙石搬走,那他就把歇龙石送给文殊菩萨。

    龙王一言驷马难追,文殊菩萨当即对着歇龙石念了咒语,高达数丈的歇龙石眨眼间就变成了珍珠大小。

    当时就把东海龙王给惊呆了,但是他身为四海之首的东海龙王,自然是不会跟文殊菩萨出尔反尔。所以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文殊菩萨把歇龙石给拿走了。

    文殊菩萨拿着歇龙石回到五峰山,选一处比较好的地方,把歇龙石放了下去。要是也真是奇事一桩,歇龙石刚刚放到地上,五峰山的景象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不仅酷热不见了,而且自歇龙石向外蔓延,竟然平地出现了一条小溪。

    从那个时候开始,放置歇龙石的地方变成了清凉谷,而五峰山也被称之为清凉山。

    史上有不少皇帝追求长生,却有一位皇帝佯装死去而秘密出家当了和尚。据传,这位皇帝的出家之地便是五台山。

    公元1661年,清朝宣布二十四岁的顺治帝驾崩,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爱妃董鄂妃死了,他与董鄂妃之间的情比金坚,故而万念俱灰辞去皇帝一职而选择遁入空门。

    爱新觉罗福临,即为顺治帝,他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一位皇帝。同时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冲龄继位的少年天子。作为皇帝,他的运气就跟他的名字一样。

    首先,就是他的这个帝位得来全不费功夫。

    皇太极突然去世,宫廷出现了很惨烈的内斗。各方势力层出不穷,大家都想灭掉对方推自己的人继位。

    然后,在争斗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全都莫名其妙的同意让六岁的福临继承大统。于是福临继位了,成为了顺治帝。

    福临登基没多久,明朝就亡了。福临祖父用了二十八年都没完成的迁都梦,福临在七岁的时候就实现了。而且入关之后,清兵很快就统一了整个中原。

    按道理说,福临六岁继位,无非就是一个傀儡。大权在摄政王多尔衮的手里,他想亲政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然后,在顺治七年的时候,摄政王多尔衮死了,福临如此简单的就获得了亲政的机会。

    仿佛好运一直都聚在福临身旁,自从他亲政之后,清朝也算进入了稳固发展阶段。顺治十七年,福临的爱妃董鄂妃因承受不住失去幼子,最终病死在了承乾宫。

    董鄂妃死的不是才二十二岁,当时的顺治帝才二十四岁,正是他大展宏图的好时候。却因为董鄂妃的死,使得他无心过问朝政。

    世人只知道他福临运气好,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个痴情种。福临跟董鄂妃情比金坚,甚至曾有过同生共死的誓言。

    作为一个皇帝,顺治并不称职,但作为一个丈夫,他对得起爱他至深的董鄂妃。

    事实上,董鄂妃死后关于顺治帝有两个版本,一为悲伤过度而亡,二为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本章完

第1305章 0010,摔跤之乡(中)() 
第一个版本就不用说了,因为朝廷就是这么对外宣布的。而第二个版本也不必怀疑,因为不管他真出家了还是真死了,朝廷都不可能对外宣布顺治帝出家当和尚去了。

    五台山的确是个好地方,除了传闻中的顺治帝,还曾有八位皇帝相继来到这里。近朝有康熙和乾隆,往远了说有隋文帝。五台山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敕建,故而才有了今天的这番景象。

    五台山一共拥有超过一万七千尊佛像,最早的佛像为南北朝所建。五台山的佛像不尽相同,大致有八种不同的制作原理和用料。

    刘欣的确很虔诚,即便她行动很是不便,但她还是去了每一座寺庙。而且都不是站在门口拜拜,必须进寺庙里面,离开轮椅趴在跪垫上。

    她很虔诚,很多人都主动帮她进门,然后再有人扶着她跪在跪垫上。在看到刘欣双手合十跪在佛前的时候,李修缘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他真心的希望刘欣可以重新站起来,可以重获新生让所有苦难都成为过去式。这样一个心地善良的姑娘,怎么就一辈子要跟轮椅为伴了呢。

    每每想起这个的时候,李修缘的心里就很不舒服。不过他一直没有把这些想法告诉刘欣,因为他不想刘欣对他有太多的感激。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该是平等的,即便是缺点再多的人,也有不接受被人施舍的权利。除非是一个没有任何自尊的人,否则是个人就会有自尊心。

    大和尚曾经说过,如果你真心想要帮助一个人,你一定会找到一个让双方都能轻松接受的方式。

    帮助别人千万不要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既然是真心想要帮助被人,那就必须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假设为对方,先看一看自己能接受怎样的帮助。施舍是肯定不行的,到最后你付出了,对方却并不一定接受。

    刘欣跟李秀艳在五台山待了三天,刘欣用了三天时间拜遍了整座五台山。每到一处她都会帮父母和弟弟祈福,希望父母可以平平安安,希望弟弟可以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他喜欢的大学。

    农村出来的孩子没见过大世面,或许在很多方面不如城里的孩子。但大多数农村的孩子都很质朴,农村不是大染缸,城市才是。

    李修缘已经走过一些地方,所见所闻都在证明这样一观点。有人的地方不一定就有坏人,但越繁华的地方就越容易出现坏人。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如今的社会现象就是如此。有人看到老人摔倒远远躲开,有人看到有人掉进河里远远躲开,有人目击车祸发生远远躲开。

    或许在他们小的时候,父母都曾这样对他们说过。出门在外多加小心,遇事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千万不要多管闲事。

    那不正是只扫自家门前雪的理念么,大多数人不都在按照这一标准生活么。世人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但在这个生活节奏快死人的时代,一栋楼住对门几年也不一定知道邻居是男是女。

    离开五台山的时候,刘欣收到了一位老僧人送的平安符。说是希望可以把好运带给刘欣,同时也希望刘欣可以一生平安。

    大和尚曾经跟李修缘讲过一个道理,而在离开五台山的路上,李修缘把这个道理讲给刘欣听。

    濒死之人只有活下去这一个愿望,患有疾病之人只有把病治好这一个愿望。身体健康的人会有很多愿望,越是有名有利的人追求的东西也就越多。

    这貌似就是一道不太正确的数学题,拥有越多的人希望得到的东西越多。拥有的东西越少的人,希望得到的东西反而越少。

    好奇怪的一种现象,却一直都在每个人的身上发生。

    禹王洞被称为华北第一溶洞,现已探明的深度为7000多米,具体深度至今还是个谜。

    下五台山后,李修缘跟刘欣就一起去了禹王洞。

    二人在参观禹王洞的时候,遇到了一对十分有趣的父子。父亲六十多岁,儿子三十出头,两父子一直有说有笑,甚至还热情的跟李修缘和刘欣介绍有关禹王洞的信息。

    父亲叫周通,儿子叫周杰,自周通赋闲在家之后,周杰每个礼拜都会带父亲出来转转。至于母亲,则是由周杰的媳妇陪着逛街去了。

    俗语讲人生有三大喜事,一为金榜题名时,二为洞房花烛夜,三为他乡遇故知。但是在周通看来,人生三大喜事不应如此,而应该是子承父业,儿媳贤惠,青出于蓝。

    周通出生于五七年,家中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按理说,他应该是父母最娇惯的孩子。但在他家,周通的父亲对他这个小儿子的教育最严。先不说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单单是一项练字就让周通吃了不少苦头。

    周通的父亲是大队会计,所以在周通很小的时候,他就给周通制定的练字计划。一个是练字,一个是打算盘。因为那个年代没有计算器,所以那个年代算账全都是靠算盘。

    虽然那个时候周通的父亲没对他说过什么大道理,但他后来却悟出了这个道理。做父母那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少吃苦呢,但当今这个社会,没本事的人无论怎样都躲不掉要吃苦的命运。

    受了父亲的影响,周通教育孩子对方是也是如此。他一共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没能继承他的一手好字和一副算盘。唯有儿子周杰,还算是让周通得到一些安慰。

    周杰从三岁就开始背古诗了,六岁的时候能背诵上百首古诗,而且还可以背出天气预报里的所有城市,连顺序都不会错。

    周杰是周通的骄傲,当年周通只上到高中毕业,然后便回到村子里当了会计。从会计开始,周通一共在村子里干了三十多年。

    农民都很淳朴,但农民也是最不容易改变的一群人。如果想让农民富起来,除了修路以外,还需要有支柱型产业。周通很早就像为村子招商引资了,只可惜那会儿的村民不理解,人人都不希望自己的耕地被占。

    本章完

第1306章 0011,摔跤之乡(下)() 
当了三十多年的村干部,周通始终有四件事未能达成。

    招商引资为村子引进支柱产业,把村子里的街道全部通开,在村委后面修建村小学和养老院。

    这是周通一直想做的事儿,以前是没有那个能力,这会儿是没有那个时间了。毕竟现在都是年轻人的时代,他都六十多了,的确是不适合再为村子的事儿奔波忙碌了。

    事实上,周通的儿子已经在外面闯出一番事业了。在一线城市全款买了房子,娶了一个美若天仙的媳妇,几次跟周通提出接他们老两口去城里享清福。

    这在别人看来是求之不得的事儿,但是对于在农村生活了六十多年的周通而言,去了城市他就会变成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

    每当提起那段经历的时候,周通总会忍不住叹气。那当时不是最终结局,否则他这会儿也不会这么高兴的出来游玩。

    周杰一直都知道父亲的想法,但是他上学的时候没有帮父亲实现愿望的能力。后来一切都挺顺利,他们已经在大城市里安了家。用街坊邻居的话讲,他们老周家以后就是城里人了。

    可他每次回家看父母的时候,都能感受到父亲的闷闷不乐。虽然跟他们聊天时有说有笑,但其实他整天唉声叹气。

    再加上周杰从母亲哪儿得来的消息,知晓了父亲还想要再为村子里办点儿实事儿。一个想法在他的脑海中悄然而生,但他如果真打算那样做的话,第一关必须要过的就是他媳妇。

    周杰的确没有想到,他媳妇竟然会那么爽快就答应了。事后他才知道,原来是岳父在帮他说话。身为农民的儿子,如果有能力而不去为家乡做贡献,那才是为人子女最大的耻辱。

    所以他的岳父坚决支持他,继而他的媳妇也支持他的决定。

    坐在树荫下,周通继续给李修缘讲述他儿子的辉煌事迹。

    当周通得知儿子要帮他完成心愿的时候,多少年都不喝酒的周通,那天晚上跟儿子破天荒喝了半斤白酒。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周杰彻底把时间都花在了村子里。先跑修路的事儿,想要把路全部修好,就必须先把村子里的街给通开了。通街避免不了要有人搬家,赔偿跟宅基地的事儿就摆在了周杰面前。

    村子里没钱,唯有招商引资才能让村子里变得富裕。而在此之前,他只能想尽一切办法说服那些村民,让他们把挡住通街的房子给拆掉。

    单是这一项工作,周杰就做了整一年的时间。从立项那一天开始,周杰就一直住在村里,一直到把所有街道全部通开,所有被拆掉房子的村民全部妥善安置,他这才回了一趟城里的家。

    周杰记得特别清楚,那还是他第一次喝父亲给他倒的酒。周杰执拗不过父亲,周通当着全家人的面,非要给儿子倒一杯酒。

    再然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村子里的街道全部都焕然一新了。

    在努力招商引资的同时,周杰还向村民承诺。今后一定会把村子重新规划,让大家全都住上一模一样的房子。

    旁人只知道后来真的住上了村子里发的房子,却很少有人知道,周杰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周杰从二十八岁接手村子,如今已经过去整十年了。

    十年前,村子的人均年收入是一万二,因为村子里大部分都以种地为生。即便有不少人出去打工,那也是趁着农闲的时候出去。

    十年后,村子里的人均年收入是十二万,因为村子家家都跟合作社签了合同。人均年收入十二万不包含半年一次的分红,最近一次村子人均分红三十万,比两年的常规收入还多好几万呢。

    周杰被周通夸的有些不好意思了,李修缘已经被周老爷子的话给惊呆了。他笑着冲周杰竖起了大拇指,打心底里佩服这个肯放弃自己的生意来帮助村民致富。

    据周通讲,他儿子不仅带着他们村子富了起来,周围的十几个村子也都跟着沾了光。以前他们的人均年收入都差不多,而现在他们的人均年收入至少能翻三倍。

    刘欣对此似乎并不感兴趣,于是李修缘便送她去了一个小吃摊。

    大和尚年轻的时候去过不少地方,他曾经跟李修缘说过。华夏农村人口有九亿多,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如果想要提升综合实力,就必须要提高这一部分人的收入。

    村子已经步入了正规,周杰也把重心转移到了自己的事业。曾经因为通街指着他鼻子骂街的那几户人家,如今早已跟周杰道过好几次歉了。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周通很早之前就明白这个道理,只是那会儿没有碰到这么好的机会。

    村子里所有的路都是水泥加柏油,这些路可都是按照省道的标准来修的。如通周杰在规划村子的排水管道一样,他可不会犯如今大多数人都会犯了一个低级错误。

    在给村子设计排水管道的时候,空间就如同是在挖地下隧道一样。刚开始很多人都不理解,因为那样做费工费时又费钱,大家都觉得没那个必要。就连周通也这么认为,觉得儿子那样做太浪费资源了。

    当周杰把总设计图贴出来之后,所有人都给他竖起了大拇指。因为很多在外打工的人都知道,每一座城市几乎都会不间断施工。因为很多需要埋在底下的东西,根本就不属于同一个部门。

    比如通讯,比如电缆,比如燃气,比如排水,他们属于不同的部门,所以很难形成统一规划,间接的浪费了不少公共资源。

    周杰给村子设计的地下管网,已经预留出了所有需要地下铺设的设备空间。一次修建便可持续使用,所修建的地下管网使用年限为八十年。

    周通说:“小伙子,谢谢你听我说了这么多,你们接下来打算去哪儿啊?”

    听李修缘说打算去另外的城市了,周通非要让他跟刘欣跟他去一趟村子不可。说了那么多不过是空口白话,他就是要让李修缘亲眼看看,他说的全部都是真的。

    本章完

第1307章 0012,天下九关(上)() 
站在周家庄的街上,李修缘有一种身在大城市的错觉。街道两旁是绿化带,还有造型巧妙的路灯和装饰品。

    说真的,如果是李修缘住在这个村子的话,他也会像周通一样感到骄傲。更何况村子之所以能够建设的这么好,他儿子周杰功不可没。

    坐在周老爷子家的院子里,李修缘见到了周杰的媳妇跟母亲。自从他离开灵山寺,这还是李修缘第一次在别人家里吃饭。

    虽然都是些家常菜,但每一个都那么好吃。吃完饭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然后出门去村子里的广场转转。周家庄的广场每天晚上都挺热闹,男女老少各有各的节目。

    在周家庄的西北角,是一所自建学校。再有一周时间学校就正式完工了,到时候这所学校预计将接受三千到五千名学生。

    这所学校包含了小初高,自小学入学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师资力量自然是不用担心的,因为这所学校属于自建式公立学校。

    但凡是来这所学校教书的老师,不仅可以享受公立教师的待遇,还可以享受周家庄村民的部分待遇。如果在这所学校任职六年以上的话,还可以获得周家庄的村民资格,享有参与分红的资格。

    福利待遇这么好的学校,怎么都不用为老师发愁。也正是因为这所学校的落成,才让更多人知道了此地有个周家庄。

    漾泉市,下辖三区两县,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