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那些年西游的兄弟-第4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膑处刑。

    那时孙膑被诬陷的罪名有两个,所犯之罪的处刑也有两个。一个是往孙膑的嘴里灌热油,一个是敲碎孙膑的膝盖。

    这两个刑罚是一个比一个残忍,而且行刑者竟然是庞涓本人。他让人把孙膑单独关押,然后用各种手段折磨孙膑。他这么做当人不仅仅是因为嫉妒,还有一个目的便是逼孙膑交出师傅留给他的兵书。

    鬼谷兵书世间罕见,兵书全都是由鬼谷子一人完成。其中不仅包含了兵法的阴谋和阳谋,而且还包含了很多兵家阵法。据说那上面详细记载着何时何地应当如何排兵布阵,遇到某种天时地利该如何将其发挥到极致。

    那本兵书一直被奉为兵家至宝,而庞涓听人说师傅鬼谷子把那本兵书传给了孙膑。若非如此,孙膑也不会遭此大难。

    孙膑为此受尽酷刑,但却没有向庞涓透漏半个字。期间鬼谷子曾派人捎信给庞涓,希望他可以念及同门之情放了孙膑。如果他真的想要,鬼谷子可以送给他其他兵书。

    可庞涓并不买账,非要逼孙膑交出鬼谷兵书。为此他不惜让人去孙膑家乡,把跟孙膑有关系的亲戚朋友全都抓了起来。

    即便被如此逼迫,孙膑始终没有向庞涓透漏有关那本鬼谷兵书的半个字。但是他心里很后悔,很后悔当初离开师傅时没有听师傅的话。

    鬼谷子曾经告诫孙膑,以后千万不要跟他师兄庞涓在一起公事。庞涓托人捎信给孙膑,那封信鬼谷子看了。看完之后他便叹气,希望孙膑继续留在他的身边。胸有韬略一展宏图是迟早的事儿,不必急于一时。

    可那时的孙膑并不上心,根本就没有从中体会到师傅对他的担心和无奈。他毅然决然的到了魏国,毅然决然的相信了庞涓。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庞涓有怎么知道他有鬼谷兵书呢。

    起因或许是庞涓从别人口中得知的这个消息,但孙膑的的确确跟庞涓提过这件事。而且他告诉庞涓,师傅说过那本兵书只准他一个人看。

    当时庞涓并无异样,孙膑也没往心里去。但是他没有想到,最相信的人却害他最深。被关押在地牢中痛不欲生,生不如死的孙膑每天都在遭受着非人般的折磨。

    庞涓一心想要得到那本兵书,而孙膑就是死不松口。不仅如此,他还几次试图跟庞涓同归于尽。

    “后来呢?”

    坐在茶馆的赵政忍不住问道。

    说书先生一排惊堂木,继续讲起。

    那时齐国使臣正在魏国都城,一听说孙膑被关入大牢,马上就把这件事禀告给了齐国国君。那时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庞涓的身份,自然也晓得庞涓为何要置孙膑于死地。庞涓那么大的本事都怕孙膑抢了他的风头,那孙膑的本事岂不更大。

    所以齐国国君给使臣下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讲孙膑带回齐国。随后齐国动用潜伏在魏国的数百名死士,深夜将孙膑从地牢救出,然后连夜将其送出大梁。

    而后孙膑辗转来到齐国,齐国国君亲自在宫门外迎接孙膑。那已经是齐国最高规格的迎宾仪式了,只不过那时的孙膑早已神志不清。

    (本章完)

第834章 0141,孙武之后(二)() 
到了齐国的孙膑足足修养了一年多,期间齐国国君曾数次前去看他。那时的魏国无比嚣张,尤其是有了庞涓之后,魏王根本就不把齐王放在眼里。几次让庞涓率兵攻打齐国,害的齐国丢了不少城池。

    齐国并非无兵无将,但齐国的兵将根本就打不过庞涓。而且庞涓这个人诡计多端,最擅长的就是阴谋。

    如果你想跟他光明正大的打一场,那他就一定会给你在背后捅刀子。而且他捅刀子的本事很大,捅刀子绝对不会只捅一次,一场仗下来至少要捅你三四次。

    庞涓的本事很大,再加上魏王特别相信他,所以他成了齐国的克星。只要那场仗由庞涓领兵,齐国就必败无疑。

    后来孙膑身体逐渐恢复,但是他的腿已经废了,下半生只能与轮椅为伴。但这都阻挡不了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去一展宏图,坐着轮椅的孙膑第一次出现在齐国军营,就已经给齐国将士带去了用之不尽的士气。

    不过那个时候的庞涓忙得很,魏国看不顺眼的又不止一个齐国,所以魏国那会儿整天打仗。庞涓根本就闲不下来,虽然他已经知道孙膑去了齐国,但一时半会还腾不出手来收拾齐国。

    “我觉得庞涓根本就不是个东西。”

    “就是就是,看把他给能的,人家孙膑那是太相信他了,不然早把他给收拾了。”

    看热闹的不嫌事儿大,听书的不嫌吵吵。说书先生刚讲到这儿,台下听众已经炸锅了。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谁让台上那位说出那句大家都不喜欢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呢。

    说书先生下了台没入人群,赵政往嘴里丢了一颗花生米。李霓裳跟夏玉房则是在狼吞虎咽,桌上的几盘子菜已经快被她俩给吃光了。若是换做平时,赵政一定会挖苦她俩两句,不过今天他没这个心思。

    赵政真不知道她俩竟然晕车,而且还是最严重的那种晕车。在车厢里吃不下睡不着,而且连口水都不能喝。吃多少吐多少,喝多少也是吐多少。

    一整天她俩什么都没吃,这会儿刚缓过劲,已经快要被饿哭了。旁边的几桌食客一定特别好奇,这两位如此水灵的姑娘吃起东西来为何会如此不顾形象呢。

    赵政笑着给她俩倒了碗水,压低声音道:“你俩慢点儿吃行不,没人跟你们抢,咱能不能稍微顾及一点儿形象呢?”

    嘴里塞满了菜,夏玉房依然用筷子夹了两片肉,含糊不清的说道:“形象能值几个钱,形象能填饱肚子么?”

    赵政摇了摇头,夏玉房接着说道:“既然不能你费什么话。”

    李霓裳很是赞同夏玉房的这套理论,虽然嘴里已经塞满,还是用点头来表示赞同她的观点。无奈的赵政只得细嚼慢咽的吃花生,然后等着说书先生的下一场表演。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喜欢浪迹天涯,总觉得那样才够酷够帅够拉风。比如已经去了不少地方的赵政,但走的地方越多才越会明白,其实外面再好也不如回家。

    这一瞬间,赵政似乎有点儿想念那个只待了几年的咸阳城了。不过他不想念那里面的人,一个地方会有一段回忆,但回忆的重点不该是那个地方,而是跟谁在一起的回忆。

    所以赵政怀念咸阳,但最想念的还是邯郸。因为他从小在邯郸长大,而那里依然留存着他满满的童年回忆。

    看着夏玉房被噎的一直咳嗽,赵政起身帮她拍了拍后背。然后喂她喝了一整杯茶,这一幕仿佛回到了多年以前。那会儿他俩一个月才能吃一顿大餐,每次他都像现在的夏玉房那样,饥不择食,狼吞虎咽。

    虽然那个时候的大餐无非是比平时多几片肉,可那时的他总能吃的无比香甜。

    到了齐国的孙膑被奉为上宾,齐国很多大臣都与之交好。但是跟孙膑走得最近的,莫过于田家的田忌。

    田忌身为武将,最喜欢跟孙膑讨论一些关于兵法的问题。孙膑对田忌也是知无不言,丝毫没有被庞涓的背叛所影响。

    孙膑时常到田忌府上做客,一来二去也就了解了田忌的为人。田忌这个人没有别的爱好,除了冲锋陷阵之外,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赛马。

    齐国盛产各种名马,而田忌的朋友圈多为好马之人。齐国的诸位公子都喜欢跟田忌一起赛马,并且每年都会举办几场比赛。

    这一日,田忌带上孙膑到操场跟人赛马。不过这一次前来赛马的不仅有齐国人,还有不少是从他国远道而来的贵客。

    这一次他们下的赌注很大,而且那些人似乎都在试图激怒田忌。银子多少都无所谓,可若是赌上田地宅子就有些过分了。

    但田忌一意孤行,不管孙膑怎么劝都不管用。最后孙膑给了他一个建议,只要他按照孙膑说的去做,便可将所有赌注全部压上。

    这不是孙膑第一次看他们赛马,孙膑其实早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齐国的马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他们赛马并无固定规则,只需要没人各出三匹赛马即可。出场顺序由赛马主人自己决定,原则上是主随客便。

    而这一场赛马,多年后被传为美谈,史称田忌赛马。

    第一场比赛,他人全都选上等马出场,而田忌则选择让下等马出场。结果毫无疑问,田忌输掉了第一局。

    第二场比赛,他人全都使用中等马出场,而田忌则选择让上等马出场。结果毫无疑问,田忌独占鳌头。

    到了第三场比赛,他人只剩下了下等马,而田忌剩一匹中等马。结果毫无疑问,田忌再胜一场,三局两上此次赛马田忌赢了。

    看似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到。至少孙膑想到了,而且还帮田忌挽回了损失和面子。

    不过田忌一根筋,非要让对方兑现承诺。孙膑就在一旁劝田忌,赛马有彩头是件好事,可若是牵扯到田地和房产就太过分了。不如就此给大家一个提醒,让他们以后不要再拿田产来当赌注了。

    田忌自然是听了孙膑的话,而那些输掉赛马的人也对田忌和孙膑心生感激。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那些人都在无形之中帮了田忌和孙膑。

    公元前354年,赵国突然举兵攻打本是魏国盟友的卫国,一举夺取卫国两座城池。卫国向魏国求援,魏王下令派重兵包围赵国都城邯郸。久攻不下之后改变策略,围而不打准备耗死赵国。

    (本章完)

第835章 0142,孙武之后(三)() 
邯郸被围的第二年,赵国派使臣向齐国和楚国求援。齐威王得知消息之后召集大臣商议此事,齐国庙堂呈现出截然相反的两派。

    一派主张出兵援助,一派主张按兵不动。

    齐威王斟酌再三,最终决定出兵援助赵国。不过此次出征要把握好时机,既可以帮助赵国解围,又能够消耗赵国跟魏国国力。

    齐威王封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领八万齐军前去支援赵国。兵出齐国之时孙膑向田忌建议,齐军距离邯郸甚远,长途奔袭空防生变。倒不如来一个以逸待劳,只要能帮赵国解围,打哪儿不都一样么。

    孙膑的主意很简单,去邯郸是为了帮他解围,那为何不直接去打大梁呢。魏国想要围着邯郸耗死赵国,可如今他魏国精锐全在邯郸,国内空虚不正是偷袭的最佳时机么。

    田忌一听高兴坏了,若不是孙膑提醒他还真没想到这一点。随即调转方向直奔魏国都城大梁,事实胆敢跟孙膑预料的一样。魏国大军远在邯郸,大梁城守军均为老弱残兵。齐军精锐不出三日便已将大梁团团围住。

    围住大梁当然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帮赵国解围。魏王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傻了,马上命人前去召回庞涓。一次不听两次不听,庞涓只想要跟赵国速战速决。只要再给他几天时间,他一定能够攻进邯郸活禽赵王。

    只可惜魏王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魏王第三次派人前去通知庞涓。如果他再不回援大梁的话,魏王就即可下令免去他的职务。

    庞涓逼不得已,不得不率领主力返回大梁。但是他终未料到,孙膑早已设下埋伏。只等魏军主力回援,一举将魏军主力全歼在桂陵。

    这一战不仅让孙膑名声大噪,而是给重创了魏国。围魏救赵让孙膑崭露头角,桂陵之战让所有人重新认识齐国。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一战庞涓被齐军生擒。魏军主力全部战死,就算庞涓不被齐军锁擒,回到魏国也是难逃一次。

    桂陵之战让孙膑在齐军将士中奠定了基础,很多将士都以能够跟军师孙膑并肩作战为荣。当然了,孙膑也不会那么轻易放过庞涓。

    齐军主力班师回朝,庞涓被人压到大殿之上。按理说敌方主将应该由国君处置,但齐威王把这个权利交给了孙膑。

    昔日的同门师兄弟,昔日意气风发的魏国大将军,昔日将孙膑折磨的生不如死的庞涓,如今却变成了阶下囚。

    不过鬼谷子说的没错,学了阴谋的庞涓会不择手段,但是学了阳谋的孙膑却不会心狠手辣。他的确有过将庞涓放掉的想法,但是他这个想法第一个就被田忌给掐灭了。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但是遇到对自己不义之人绝对不能心慈手软。如果你今天放过他,明天就会有更多人敢这么对你。

    况且,那时的孙膑已经是齐国军师,他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到齐国士气。若是他将庞涓放了,对齐军而言不亚于打了一场大败仗。

    全歼魏军主力,生擒庞涓,围魏救赵,还有被载入史册的桂陵之战。孙膑到最后还是没把庞涓怎么着,但是庞涓也没能活着走出齐国。

    各位看官,有关孙膑的故事今天就给诸位讲到这里,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说书先生一拍惊堂木,收起扇子跳下舞台,然后一溜烟没入人流。看样子他这一次是学聪明了,知道他这一走就会有人开始骂街。所以他跑的可够快的,根本没给台下的看客开始骂街的机会。

    有人骂骂咧咧,有人烂醉如泥,还有不少人在讨论刚才的那个故事。而赵政此时已经带着两个女孩离开了,上了马车直奔东南。他刚才可是看得一清二楚,那位说书先生就是上了那辆马车。

    饭可以吃一半不吃,但话不能说一半不说。听故事也是如此,这里是酒楼不是客栈。赵政他们仨还要去找地方歇脚呢,可没时间再等这位说书人继续说书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追上去把这个故事听完不就得了。

    赵政这辆马车跑的已经够快了,可前面那辆马车跑的更快。赵政明明已经看到那辆马车在打滑了,可它竟然毫不减速。这倒是让赵政觉得蛮新鲜的,这位说书先生到底是遇到什么事儿了,竟然这么拼命赶路。

    两个车夫不敢再继续加速,但是赵政还想追上那位说书先生乘坐的马车。最后一名车夫腾空而起,直接朝距离将近二十丈的马车射出一根弩箭。弩箭直接钉入车厢,继而减缓了前面那辆马车的速度。

    赵政终于赶上了那位说书先生,不过他掀开车厢门帘就惊呆了。脸一下子就红了,然后把夏玉房跟李霓裳喊了过来,说是要请她俩过去帮忙。

    说书先生满脸煞白的走出车厢,先是上下打量赵政,脚下一软差点儿栽到地上。车厢里传来夏玉房的声音,然后便是一声歇斯底里的呐喊。

    “加油,加把劲,再加把劲儿!”

    车厢里又一次响起了夏玉房的声音,然后还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像是在喊着一个名字。

    说书先生就站在马车旁,刺骨的寒风吹打在他的脸上,他却丝毫不觉得疼。因为他现在的心思全都在媳妇身上,如果媳妇因为难产而死,他也不活了。

    其实他是那家酒楼的掌柜,因为从小喜欢听故事,所以后来干脆就在自家酒楼当起了说书先生。极少有人知道他是那家酒楼的老板,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在他说书的时候瞎起哄了。

    他已经年过半百了,跟媳妇成亲小二十年却一直没有动静。最近几年去了不少地方吃了不少偏方,去年好不容易怀上了。他们全家都把媳妇当成了宝贝,平日里都有人在身边陪着,大夫说预产期还有一个多月。

    这座小镇什么都有,唯独缺的就是产婆。如果不是媳妇有了要生的先兆,他也不会这么拼命的往郡城赶。

    夏玉房跟李霓裳都是大闺女,根本就没经历过生孩子这种阵仗。但是李霓裳以前看过不少这方面的书,对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是她不敢下手,懂理论的她在一旁指挥着夏玉房,身处冰天雪地的车厢里,帮一个不认识的女人生孩子。

    赵政将自己车厢的围帘全部扯了下来,然后让说书先生全部盖到他家的马车车厢上。然后将车厢里的两个火炉全部拿了过来,目的当然是为了尽量保证车厢里的温度不会太低。

    煎熬的度过了两个时辰,车厢里终于传来了婴儿的哭声。而且还不止一个,而是两个。说书先生激动的想要冲进车厢,而后被赵政拦下。如此冰天雪地,刚生完孩子的女人体质最弱,刚出生的孩子也是如此,受一丁点儿风寒就会有生命危险。

    不要问赵政是怎么知道的,当初在咸阳城闲着没事,他总会去翻一些宫中藏书。除了四书五经之外,他还看过不少医书。

    医者父母心,但医术高低并不在人,而在于医者的那颗心。一心救人医术平庸也可创造奇迹,一心求利医术高超也会无计可施。

    (本章完)

第836章 0143,孙武之后(四)() 
说书先生对赵政自然是感激不尽,莫说是听一个故事,就算是要他一般家产,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这一年,魏国派兵攻打寒国,寒国国君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