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逢春-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建宁笑了笑,说道:“虽然相处时日不多,师太对我应该有所了解,我不是那种口不对心,说风凉话的人。”
  “你到底来干什么?”
  “只不过来聊聊而已,师太不用如临大敌。你知道若是我想对你不利早就动手了,也不会等到现在才来。师太觉得明朝为会亡?”
  九难师太冷笑道:“赢了的是你们,你这个满人的公主是要在我面前示威吗?”
  建宁说道:“你明知道明朝会亡不是因为满人的攻打,而是汉人内部先乱了起来,百姓对汉人朝廷已经极度失望,所以支离破碎的明朝根本支撑不起来。”
  虽然不会承认,但是这话倒是正中九难师太的下怀。若是之前几年她还会吧大明的灭亡归咎于外族侵略,鞑子入关。但是,随着她走南闯北见识越来越多,九难师太却发现葬送大明江山的恰恰是他们朱家人自己。都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的心已经不在这边,大明皇朝和朱家就不得不被人赶下历史的舞台。
  建宁说道:“师太你武功高强,若是有人对你不敬,或者冒犯于你,你就会好好教训他。所以,你自然超脱于百姓的生活之外,纵然流落江湖,以你的武功也可以随心所欲,根本不识民间疾苦,不会明白老百姓可以为了多二两银子的赋税,要喝一年的稀粥。”
  九难师太看着她,不明白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建宁说道:“你不去想,而曾经站在你身后的朱明皇朝更没有人在意,才闹得天下大乱。而当今皇上常常寅时就要上早朝,对下施行仁政,劝课农桑,他为各种赈灾抚民的事情弹精竭虑的时候,你们这些所谓的反清复明的义士们就常常跳在各地给他找麻烦!”
  九难师太不以为然的说道:“你是想说你们现在的鞑子皇上是一个明君吧?”她沉默了一下说道:“就算是又怎么样,我们有血性的汉人绝对不愿意被外族统治。”
  建宁一哂:“你一个人,代表不了全天下的汉人吧,不信咱们打个赌怎么样?”
  “打赌?”
  建宁说道:“国家能有一个明君治理,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百业才能兴盛,国力才会恢复。师太一意孤行的反清复明,只不过是又要将那些黎民百姓拖入战乱之中罢了。若是这么说能让你高兴的话,吴三桂已经造反了,打的就是反清复明的旗号,听到这个消息,你高兴得起来吗?”
  “什么?!吴三桂造反了!”在这牢里九难师太自然不可能接收到外面的消息,若是没有建宁来此她不知道何时才要知道,这里的狱卒都是训练有素,不会私自和犯人说话。
  九难师太随即讽笑道:“反的好啊!他这个汉奸国贼果然是旧习难改,习惯了做一个背主之人!”不过竟然以反清复明为旗号,凭他也配这个词儿!简直是对明朝的侮辱!世人都知道吴三桂他亲自引清兵入关,又亲手扼死过明朝的皇帝,简直是大明朝的克星!
  建宁说道:“我和师太定一个赌约如何?难道你不想亲眼出去看一看,外面乱成什么样子了吗?”
  九难师太诧异道:“你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会放我走?”
  建宁说道:“就看你如何选择了。”
  九难师太迟疑道:“你说出来听听。”
  建宁说:“就以十年为限,十年之后你再看看在百姓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大清国,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上,是否还愿意恢复旧国。”
  九难师太还是不懂。
  建宁解释道:“我知道师太不肯以明朝公主的身份归降于大清,那样的话,你我都知道你只有一死而已。最多就是终身关在这不见天日的牢笼之中。这两条道路,肯定也不是你愿意选择的。而你背负着灭族之仇,偏偏又会选择忍辱负重,不会轻易了结自己的性命寻求解脱。”
  九难师太只觉得:果然最了解你的就是你的敌人,这个满人的女孩虽然还没有她养大的孩子大,却把九难看得很透彻。于是九难继续听着,看她到底能划下什么道儿来。
  建宁说道:“这十年我可以做主放了你,不过,也不能全无约束。你武功高强,可以在皇宫之中来去自如,又对皇室有着深仇大恨,我无法把这样的隐患放到外面去。我这里有一种药,服下之后,无法动用内力。届时师太就如一个不会武功的普通人,你就用这普通的身份去过活。只有亲身去体会,才能感触最深,十年之后你来找我,如果觉得作为大清的百姓生活得不尽如人意,我自然会给你解药使你的武功恢复,你看如何?”
  九难师太可以说十分纠结,武功对于武林中人是最重要的存在,没有了武功,就是一个普通凡人。但是以建宁的立场,这种交换条件完全是对九难师太有利,对她自己其实没有什么用处。九难师太没有昏了头,明白其中的关系。
  “你竟然有可以抑制内力的毒药?”
  建宁看出她的犹豫了,实事求是地说道:“算不得是毒药,对身体并无其他伤害。你应该知道,我若是想给你下这种毒,抑制你的武功,早就得手了,也无须经过你的首肯。”
  九难师太就是明白才觉得懊恼,她在这牢中住了这么久,每日的饭食里面如果加上那药,她早就不能再动用武功了。不过这里铜墙铁壁一般,就算武功再强,也劈不开着钢铁的牢笼,所以他们之前才没有对付她。
  一旁一直在听他们说话的杨启龙,这时叫道:“不可呀!长平公主,你可别信她的鬼话,别和鞑子做交易,别忘了你的身……”
  建宁目光冰冷的扫过去,隔空向他虚弹一指,杨启龙就捂着嗓子说不出话来,他已经被点了哑穴。
  九难师太震惊道:“你竟然会武功!而且居然能做到隔空打穴!”连她那个世外高人的师傅都不能做到,更别说是她自己。九难师太发现自己无论如何探查都看不出这小姑娘的深浅,竟然有人深藏这么高深的武功!
  从刚刚对付杨启龙的那一手,九难师太就可以断定建宁的武功远在她之上!
  建宁对于她的话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只是淡淡的说道:“师太愿不愿意与我打那个赌?”
  她这样的态度,已经足够叫九难师太明白了,对方明明比自己强大,却又提出了这样的条件,根本不像是有什么阴谋,就算真的是一场阴谋也必须接下来!九难师太若是不能把握住这次机会,就真的要在这牢房中度过终身了。
  九难师太踌躇了半天终于说道:“一言为定。”
  建宁看不出高兴,也看不出失望,状似平常地点点头,将一瓶散功的药递了过去。
  九难师太一口气喝完,就觉得脚步轻有些飘飘的,她试了试内力武功已经不能用了。
  建宁说话算话,真的放她走,而且临走之前还给她准备了一个布包行李。
  九难师太拎着那个布包,一直走出了城门,在路边的茶寮休息时打开包裹一看,里面是些银两衣物,心头一时有些五味杂陈。
  九难师太反正已经没有了武功,而且打算依照约定过平民百姓的日子,她干脆不走了,就在京郊附近的小村庄安家,买上两亩田地做一个靠天吃饭的农民。把其他银两收起来,再不动了。她倒是要看看,做一个大清国的小老百姓,到底能活成什么样子。
  宫中,监视着九难师太一举一动的探子回来报告她的动向,康熙听完挥了挥手:“你下去吧。”
  他对建宁说道:“一个前朝公主,值得你花这么大心思?”
  建宁说道:“也许是因为她的身份,多少有一些物伤其类的伤感吧。不过皇帝哥哥派去监视的人可不能撤。”她这也算是在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发了一次善心吧。
  开战以来,局势一直不利于朝廷,因为朝廷的大军不但没能将叛军一举剿灭,而且还让他们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向北得到扩张。
  这种情况下,大清君臣隔三五日的就需要对着前方的战报开会。
  康熙力排众议,接受了周培公的建议,不再只任用八旗军队和满族将领,而是调集汉人的骁勇善战的将领和汉八旗军与吴三桂的叛军对抗。
  明珠赞同道:“皇上圣明,南方水路发达,到处都是水网,不适合满八旗的骑兵作战,正适合用汉军的刀剑和船只。”
  索额图上奏道:“皇上,周培公说的确实有理有据,现在的满八旗军队存在各种问题,没能一举歼灭叛军。但是奴才怕用汉人去打吴三桂,才是抱薪救火,他们同为汉人,难道咱们就不怕他们临阵倒戈,成了敌人的助力吗!”
  康熙说道:“朕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满汉一家可不是说说而已,这天下汉人占了八成,如果他们都站出来造反的话,那咱们早就被赶回老家去了,如果这种时候了还不相信汉军,还防着他们,才是自曝其短呢。”
  周培公诚心诚意的说道:“皇上圣明!皇上是天下万民的皇上,并不是满族一族的皇上,汉军将士得到重用也会拼死力敌。百姓们并不愿天有二日,国有二主,他们也想过太平日子。”
  康熙说道:“不错!你们知道百姓为什么愿意跟着朝廷一体吗,就是因为跟着朝廷有太平日子过,跟着叛军则终无善果。”
  康熙说道:“朕今天召集你们来,还要说一说察哈尔叛军已经逼近京城的事,必须尽快做出决断。蒙古的骑兵了不得,要对付他们,少说也要几万的兵力。现在朝廷的兵力要么派去打吴三桂,要么被甘陕的王辅臣牵制住,而且远水救不了近火。就算是调集过来,所花用的时间也为时已晚了。”
  察哈尔的一万大军本来是康熙调去剿吴三桂的,但是察哈尔王临阵倒戈,打算趁火打劫,直奔京城来了!
  周培公说道:“臣有一个想法:这京城里的王公贝勒各级官员们,哪家没有百十个家丁,而且个个身强体壮,打得了敌人。若是能够将他们组织起来,就足足凑成了几万大军,也是一支劲旅了。”
  康熙一拍额头:“好!这个主意妙!朕即刻下旨,让京城的宗室王公有品级的各级官员们把家丁借给朕,和察哈尔王打上一仗!他们也算是为保家卫国做贡献了。”
  在场几人纷纷都说这个主意不错,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康熙说道:“周培公,你再给朕推荐个领兵打仗的将军。”
  周培功说道:“臣觉得图海将军骁勇善战,可当此重任。”
  康熙略一沉吟,说道:“好,就用图海,不过图海做要副将,你做主将。”
  周培公急道:“可是臣只会纸上谈兵,没打过仗啊!”
  康熙笑道:“谁是生下来就会带兵打仗的,朕之前还没做过皇帝呢,这不也是在慢慢学吗,你就说有没有信心给朕打赢这场仗?”
  周培公郑重的跪地谢恩道:“臣定不辱使命!”
  索额图,明珠等人看到周培公临危受命,也觉得皇上是目光独具,能知人善任,启用他这个善谋之人做将军。
  康熙看了看众臣的反应,说道:“朕还没有说完呢,除了你们两个之外,朕还要派一个人做参军。”
  “皇上请讲。”
  康熙不紧不慢的扔下一个地雷:“就是三格格建宁。”
  此话一出,险些惊掉了满汉大臣的下巴。
  周培公有些不可置信道:“皇上要派三格格上战场?”此时他真的觉得这个天子的思想不同凡人,不是他可以揣测的。
  有人说道:“请皇上三思啊,刀剑无眼,三格格一个娇滴滴的女孩子,如何能受得了那样的环境?而且从古至今从来没有过女子做参军的先例,此举容易引起军心不稳,民心猜测呀皇上!”
  康熙则摆手道:“朕心意已决,三格格做参军这件事出朕口便是圣旨,各位爱卿不要再劝了,你们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朕是不会收回成命的。”
  听康熙如此说,众人只能心思各异的应了下来。
  走出乾清宫之后,一向是政敌的明珠和索额图一起往外走,索额图小声说道:“明珠老弟呀,你一向擅长揣测圣心,你知不知道皇上此举到底有什么深意?为什么非得要派三格格去呢?”
  明珠摸了摸胡须说道:“皇上早就想御驾亲征,只不过被满朝文武挡着不让,可见对于想要结束战争,皇上比谁都急。如果皇上要是有已经成年的阿哥,估计一定也会派到前线去了。”
  索额图说:“你这说的是哪儿的话呀,皇帝自己还不到二十,怎么会有成年阿哥!”
  索额图顿了顿又说:“你的意思是说皇上亲征不成,就要派自己信任的人去?”
  明珠不动声色地说道:“我猜皇上是这个意思。”
  索额图皱眉道:“可是,派一个长在深宫的小丫头,还是个金枝玉叶,这也太离谱了吧。”
  明珠说道:“皇上是圣明天子,他的想法哪是我们凡人能猜的透的,他说派谁就怕谁吧。再说有周培公和图海在,又不可能让三格格真的上战场去,在中军大帐还是挺安全的。”
  明珠和索额图心中各自也有了些猜测,不过都不打算在对方面前说,毕竟是政敌嘛。
  虽然皇上还年轻,但是文武大臣都知道,当今的皇上不简单,是一个走一步能向后看十步百步的人,所以才说君心难测。
  也不管众臣子心中如何猜测,康熙决定到建宁面前亲自颁旨,“你敢不敢去?”
  建宁知道这个事情之后,第一反应是不敢置信,她盯着康熙看了一会儿,心中对他的用意有了猜测,建宁看到殿内伺候的奴婢都离他们挺远,应该是听不到他们的谈话,她压低了声音道:“你不会是对御驾亲征还没死心吧?”
  就算满朝文武都不让他亲征,但是只要把建宁派去前线,他就有机会亲自看到战场,亲身体会战争,虽然每个月只有几天时间,但是这对一个皇帝来讲刚刚好,他平时毕竟国事缠身。
  康熙愉快地笑出声,同样小声说道:“知我者三妹也!”
  这道圣旨过后,各方心中不由得嘀咕上了,都在猜康熙皇帝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太皇太后不用猜,拄着她的龙头拐杖,走出了慈宁宫,她打算亲自去问。
  到了乾清宫之后,太皇太后被皇上让到了上位处坐下,“玄烨呀,你到底谋算什么呢?上战场的事儿岂能儿戏,建宁从小就听你的话,你也不能把她架到火上烤呀!”
  康熙佯装委屈的说道:“老祖宗怎么一上来就给我定罪呀?焉知不是建宁他主动要求去的呢”。
  太皇太后说道:“她知道分寸,我知道这一定是你的主意,不论你做出什么离谱的决定,她都向着你,你就从实招了吧!”
  康熙知道太皇太后不是好糊弄的,但是他们的那个秘密康熙从没打算向太皇太后吐露出口,他知道如果太皇太后知道建宁能够代替自己,虽然只有几天,太皇太后的反应也是十分不可控的。
  就算是万分不忍,为了朝中只能只有一君,太皇太后也一定会处置建宁,好点儿的结局是被软禁起来,严重了说不定她的小命都难保。
  所以康熙早就想好了说辞:“皇祖母,不是孙儿不信任周培公和屠海,可是这场仗至关重要,若是察哈尔的叛军不灭,那京城就要守不住了,说不定大清要面临迁都的可能……人心易变,而且会因时因地而变,都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朕必须派一个朕十足信任的人与他们同去才能安心,建宁可以随时向我汇报前方的战况。”
  太皇太后这才恍然大悟:“三格格确实是一个好人选,从小的情分决定了她只会忠于你,她是大清的格格,只会忠于大清国。她身为女子,又不会跟他们争战功,不过,这就太委屈她了,虽然我们满人没有汉人那么多规矩,但是你让她到军营去,到底怕名声有碍呀!那么彪悍的格格,哪个王公敢娶啊?”
  康熙说道:“我也知道要委屈她了,可是这个时候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何况她是咱们大清国的格格,在这个紧要的时候,更应该担起一份责任。”
  太皇太后现在倒是不去想如何阻止这件事,而是惦记着建宁的未来。
  康熙看出她的忧虑,说道:“皇祖母,你就不要多虑啦,朕早就跟她说过,这大清国无论她看上了谁,只要给朕示意一下,朕就可以给她做主指婚。她身为大清国尊贵的公主,只有别人配不上她,没有她配不上别人的。”
  太皇太后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没错,确实是我多虑了。”她感叹道:“这天下将来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我老太婆也不愿意出来讨人嫌,只要你们事事三思而后行,觉得对的就去做吧。”


第193章 刁蛮公主43
  皇后宫,这皇宫里有点什么风吹草动; 大格格都爱过来分享消息。何况是宫里又出了一个这么大的话题; 大格格自然不会放过在别人面前给三格格上眼药的机会; 对着皇后又添油加醋了一番,煽动得皇后心火上升; 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等她走了之后,皇后捂着胸口气愤的说道,“这真是奇了怪了; 我猜从古至今的皇后从来没像本宫这样; 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