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光荣与梦想-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谋だ荩荻ァ∷夥派渥乓墓饣浴H思洳黄绞拢诖肆耍赫獗呤潜彝蜃吹牡赜潜咭惶趼砺贰≈艟褪且蛔苹鸹曰偷母呗ゴA⒂谄嗳坏脑律小U庑└呗ナ侨Φ亩シ澹澜绲摹〈蟛糠植聘痪蜕钏诼サ准峁痰牡叵驴夥坷铩!薄 ∧婢骋焕矗拦讼蚶词且罢姨孀镅虻摹�1932年初,沃尔夫等人就集中火力对下曼哈顿区 的那些财阀攻击开了。这些替罪羊是又肥又好摆布。回想20年代,美国的金融家和工业家 曾经是全国有口皆碑的英雄。不过哈佛大学教授威廉?Z?里普利早已向柯立芝总统提出过 警告(虽然说也没用),他说,有这么一些东西在威胁美国的经济:“耍手段,玩把戏,甜言 蜜语,胡吹瞎说,欺蒙哄骗。”可是柯立芝是不相信这种高喊大难临头的预言家的。正如小 阿瑟?施莱辛格后来所描写的那样,足足九年之久,政府对待工商业家的态度竟好比他们已 经“发现了什么点金石,能把资本主义那种很不稳定的局面一变而为永恒繁荣的局面”。梅 隆当年曾经名噪一时,大家说他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89~1795年任美国商业部 长,提倡保护关税,与金融家拉拢,大得资产阶级的称赞。——译者以后最伟大的 财政部长”。《美国商业》月刊说:美国企业家是“全国最有力量的人”。可是到了证券市 场崩溃三年之后的今天,孩子们却唱起这样的歌来了:  梅隆拉响汽笛,  胡佛敲起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  美国往地狱冲。  不过,这首歌金融巨头们是听不进去的。他们依然鼠目寸光,盛气凌人,脱离实际。他们在 《文摘》杂志里读到的文章,无非盛赞大萧条带来的好处,例如说:“现在人们做生意比以 前客气了,在家里也往往比以前讲道理了,尤其是那些没头脑的女人家。她们过去不知好歹 ,不关心丈夫,不料理家务,现在都服服帖帖,小心谨慎了。”一位共和党的新泽西州州长 候选人给选民们带来了好消息:“繁荣太过分,就会败坏人民的道德品质的。”据报道,有 人建议杜邦家族的某成员出钱举办星期天下午的广播节目,他拒绝了,因为他认为“星期天 下午三点钟人人都在打马球,没工夫听。”J?P?摩根说:“如果消灭了有闲阶级,那就是 消灭文明。我所说的有闲阶级是指雇得起一个佣人的家庭,这种家庭全国有2500 万或3000万个。”人们告诉他,据人口调查,全国家庭佣人总数还不到200万,他似乎感 到吃惊。 不过人们觉得,摩根不了解实情,本来不足为奇。正如沃尔特?李普曼所写的,美国工业界 和金融界的许多领袖人物,“已经从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最有权威的高峰一落千丈,落 到了最不堪的境地了。”  1932年这一年,美国65%的工业掌握在600家公司的手里;仅占全国人口 1%的人拥有全国财富59%。芝加哥有个人叫做塞缪尔?英萨尔,此人身兼85家公 司的董事、65家公司的董事长和11家公司的总经理。由他掌管的各种公用事业构成了 一个庞大的王国,其中包括150家公司,有5万雇员为325万顾客服务。1932年 元旦那天,他所拥有的证券实值在30亿元以上。失业的人们在瓦卡大道低处烧火取暖,仰 望着那高耸入云的英萨尔大楼,对一些记者感叹说:“为什么那个老头儿不能帮我们一点忙 呢?”  这个老头儿实在无法帮忙,因为他有他自己的难题。他那个由控股公司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王 国快倒坍了。不消几天,成千上万的芝加哥人(包括大批的教师),就要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 :他们手里那些英萨尔公司的股票下跌到只有1931年原价的4%了。英萨尔由36名 保镖护卫着,日夜奔走,力图挽回颓势,可是这年4月,他那两个投资信托公司就被宣布破 产了。6月,他因欠下6000万元的债,逃往欧洲,库克县的大陪审团陪审员在12 人 以上的叫大陪审团。——译者便对他提起公诉。为了掩人耳目,他在巴黎安排了一 个记者招待会,却从后门偷偷溜走,搭上夜半的快车南下罗马,接着又飞往雅典。他的律师 告诉过他,雅典是安全的,因为希腊跟美国没有签过引渡罪犯的条约。当时这种条约确实没 有,但是到了11月初,两国的外交官们就签了这样一个条约。英萨尔急忙男扮女装,租了一 条船逃到土耳其。土耳其政府把他送交美国当局,终于押回本国受审,可是结果却被判无罪 ,因为当时还没有管制控股公司的法规。幽默作家威尔?罗杰斯这时说了一句俏皮话:“控 股公司原来是这样的一种地方:警察搜你的身,你就把贼赃递给同伙,这就万事大吉了。”  罗杰斯还说:“这些家伙的所作所为,还没有越出法律范围,可是已经到了边缘,跟吃官司 只相去毫厘了。”为了寻找犯罪证据,民主党占多数的国会在华尔街到处调查,果然查出了 一些不寻常的人物。银行家艾伯特?H?威金把本银行(大通银行)的股票抛空卖出,事后 又 撒谎骗人。因为生意不好,纽约花旗银行的查尔斯?米切尔撕毁了跟谷物交易银行合并的协 定;他还硬要本银行的记账员们和出纳员们按股票市场崩溃以前的价格(每股原价200元, 当时已跌到40元)继续分期付款购买花旗银行的股票,同时既不要保证也不收利息,就 把 股东的240万元借给本银行的高级职员做投机买卖。此外,米切尔还把证券亏本卖给家 人,事后又买回来,这样来逃避联邦所得税。J?P?摩根也用类似的办法钻空子,1929、19 30、1931这三年,他一文所得税也没交过。《芝加哥论坛报》老板罗伯特?麦考密克上校一 年只是象征性地上了1500元的所得税,却写了许许多多的长篇社论,敦促读者老实纳税, 分文不少。  
1。最惨的一年(5)
安德鲁?梅隆这时也以财政部长的资格追逼那些拖欠税款的人们,可是对自己却采用另一种 标准。遵照梅隆的指示,国内收入署署长为他写了一份备忘录,列举12种逃避联邦税的办 法。这条新闻使全国为之震惊。于是,指派了财政部一位税收专家去审查梅隆的个人所得税 申报书。结果发现梅隆竟采用了这位署长的五条建议,其中包括虚报赠款若干宗,亏损若干 项,借以偷税漏税。这些事情的揭露使得克萨斯州众议员赖特?帕特曼气愤极了,便在1932 年1月25日要求众议院弹劾梅隆部长,罪状是“品质恶劣,行为越轨”。但是对梅隆心怀敬 意的仍然大有人在。在他们看来,公开发表这些骇人听闻的消息,无异犯上作乱。有个仰慕 梅隆的人(他的律师)尖锐地指责《纽约时报》的一个记者,说他是“向激进分子提供炮弹” 。  英萨尔使的花招是合法的,逃税同样也是合法的。但是尽管当时的税法漏洞百出,有些人还 是不免越轨,陷入法网。“瑞典火柴大王”伊瓦尔?克罗伊格曾得过法国荣誉军团大员勋章 法国荣誉军团系于1802年由拿破仑创立,借以奖励军政界有功人员。现在勋章分五 级,大员勋章是第二级。——译者,是胡佛总统研究欧洲大萧条情况的顾问,大家 都认为他诚实可靠,所以1928年波士顿的李和希金森投资公司以这位大王所发的证券为担保 ,发行几百万元债券,那时经理们竟听从他本人的意见,不去查一查他的账。1932年3月12 日,他买了一支大型手枪,在巴黎市内的豪华公寓里关起门来自杀了。人们在对他作了一番 颂扬之后,才发现这位大王原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盗窃犯,多次欺诈取财,并曾伪造意大利 政府的公债券。除其他罪行外,他还从对他深信不疑的投资者那里盗窃了三亿多元。  新的惊人消息每周都有。艾夫里尔?哈里曼美国著名的外交家(1891~〓)。——译 者有一个堂兄弟是银行家(或者像《纽约时报》那样,叫他做“银行匪”),叫做约 瑟夫?哈里曼。因为知道自己的银行快要破产,他便逃到曼哈顿区的一个疗养院里躲起来。 警察追得紧,他便化名逃到长岛的一家小旅店里住下。可是纳索市的警察还是找到了他。哈 里曼拿一把刀插进自己的肋部,但自杀未遂。他终于因伪造银行账簿和滥用银行款项坐了两 年牢。“美国银行”(在美国历史上,在陷于破产的银行当中,这是最大的)的常务副董事长 索尔?辛格也因犯有同样罪行而入狱。不久,煤气电力联合公司的总经理霍华德?霍普森( 该公司有188576个股东)又在华盛顿乘出租汽车出逃,被警方狂追逮住,经 过审讯,查明他犯了17桩欺诈敛财罪。乔治?索科尔斯基写道:“对于我们过去的上层人 物,谁也信不过了。”菲奥雷洛?拉瓜迪亚众议员评论一件操纵股票案说:“这些人搞的 勾当固然肮脏,但是我相信,凡是合伙搞的股票生意情况都是一样。”约瑟夫?肯尼迪本人 就是个商界巨头,可是他也说:“人家本以为掌握美国各大公司的那些人品行端正,理想高 尚,可是这种信念现在已经完全破灭了。”  从上面所说的事情来看,胡佛的复兴金融公司采用了那种经营方针,不能不认为是绝大的政 治错误。1932年,国会领导人终于通过了一项法案,授权复兴金融公司贷给各州政府3亿元 ,以供失业救济之用。可是直到年底,只有3000万元真正交到各州政府手里,这仅仅等于 道 斯贷给自己的中央共和银行和芝加哥信托公司的总额的1/3。胡佛总统打电话给俄 亥俄 州前参议员艾特利?波默林,任命他接替道斯主持复兴金融公司。在接到电话时,波默林的 口袋里只有九角八分钱,而且在他前往宣誓就职的路上,就有十个叫花子跟他要钱,这些 都 可能是很有象征意义的怪现象。作为政策措施,设立复兴金融公司是失败的。人们说复兴金 融公司是“大企业救济所”,它确是专帮大企业的忙的。  批评复兴金融公司就像弹劾梅隆部长一样,使麦克阿瑟将军之流大为反感。他们以为,这样 会威胁国家的安全。现在,有钱人真的害怕起饥民来了。有个民主党领袖在1932年春天突然 遭到一位旧友的抨击,这是指下文所说的史密斯攻击罗斯福,他们都是民主党人。 ——译者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艾尔弗雷德?史密斯是在纽约市东区贫民窟出生的, 15岁便在富尔顿鱼市场当收款员,后来在坦慕尼俱乐部纽约市的民主党组织。— —译者活动,青云直上,当上了纽约州长。1928年,史密斯同胡佛竞选总统失 败,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继任州长。史密斯后来说:“我离开奥尔巴尼市纽约州 的首府。——译者以后,因为在州长官邸已经住了六年,一号大道我看不顺眼了, 便搬到五号大道一号大道是穷人住的,五号大道是有钱人住的。——译者去 住,房租每年1万元。”证券市场大崩溃后,史密斯仍然有自己雇用的司机,天天坐着一辆 高级轿车在曼哈顿区跑来跑去。他是好几家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董事、金融巨头们的密友、帝 国大厦的董事长。他再也不是穷小子了,社会地位高了,因此得意扬扬。  谁也没想到1932年4月7日星期四,在全国联播节目里突然听到了一个新的声音——富兰克林 ?罗斯福的热情、洪亮、充满信心的声音。这位州长谴责胡佛政府,说政府专门救济大银行 、大企业。他嘲笑那些“肤浅的思想家”,说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帮助农民。他说:“在这个 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定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 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  于是,在杰弗逊纪念日4月13日。——译者的宴会上,史密斯暴跳如雷。他 涨红着脸,气哑了嗓门,说:“有些竞选总统的演说老手总是说我们出了什么什么毛病,这 样的话美国人已经听够了,听厌了。”他还说:“我们现在再也不能让政客们妖言惑众了。 谁还要蛊惑人心,煽动美国的劳动群众,弄得这个阶级斗那个阶级,有钱人斗穷人,大家自 取灭亡,我就要脱掉衣服跟他拼到底!”  回想起来,这是很离奇的:史密斯大发脾气,话说得那么凶,可是引起这场风波的话却是很 温和的。归根结底,罗斯福建议的无非是要为挨饿的穷人想点办法而已。  罗斯福竞选总统,总部设在纽约市麦迪逊大道331号一所不大引人注目的办公楼里。竞选运 动进行得并不顺利。他自竞选州长大获全胜以来,在民主党内一直领先,但是到党代表大会 快要开幕的时候,却突然失去了优势。他最忠实的竞选助理人是61岁的路易斯?麦克亨 利?豪,此人当过记者,貌不惊人,小个子。他在回答电话时爱说:“这里说话的是中世纪 的土地神。”在纽约州外,许多政界人士都讨厌他。不过,在某些论客看来,罗斯福出来竞 选总统,本来就没有什么值得恭维之处。右派的伯纳德?巴鲁克美国金融界和政界 巨头(1876~1965年)。——译者说罗斯福“软弱无力”;泽西城的民主党头子弗兰 克?黑格预言罗斯福在11月的大选中,“不可能获胜”;支持艾尔?史密斯的斯克里普斯 ?霍华德报系各报说:“在富兰克林?罗斯福身上,我们看到了另一个胡佛。”  当时纵观民主共和两党的头面人物,能提出进步的、解决国家困难的建议的惟有罗斯福一 人 。但是自由派对他的攻击却比别人更凶。海伍德?布龙、埃尔默?戴维斯和沃尔特?李普曼 都瞧不起他。《新共和》周刊说他“绝非有高超见解和过人毅力的人”。《民族》周刊的编 辑奥斯瓦德?加里森?维拉德在5月11日给罗斯福的一封公开信中写道:“美国人向来 相信 ,非常时期会有领袖出现,使美国制度维持下去的,可是你却使我们感到失望。”翻一翻民 主 党代表大会前各期的《民族》周刊,人们就会看到如下种种的反罗斯福论调:“让他当总统 候选人,事情难望改善。”“他这个候选人没有引起什么真正的热情。”“没有什 么证据说明人民拥护罗斯福当领袖。”“软弱无力,准备妥协。”“在这样的时刻 让罗斯福这样软弱的人继赫伯特?胡佛之后当总统,后果势必十分严重,因为人们误信他是 一个开明人物。”《民族》周刊还学着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报系的腔调,这样说:“胡佛用 另外一个名字还是胡佛。”  按1932年民主党代表大会的规则,想得到提名为本党总统候选人,需要2/3的票数。史 密斯很快就成为反罗斯福联盟的领袖,4月底,他跟罗斯福都参加了马萨诸塞州的预选,而 且击败了罗斯福,赢得了本州所有36个代表的支持,投票总数是3∶1。5月,约翰? 南斯?加纳(他是众议院议长,报阀赫斯特支持的候选人,素有给人乱扣“赤党”帽子的作 风)在加利福尼亚州预选中获胜,得到6万张票,其次是罗斯福,史密斯居第三,票数比罗 斯福略少。现在罗斯福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在全国党代表大会获胜,那就是跟各州民主党头子 讲条件。6月底,民主党人集中在芝加哥(早两个星期共和党人在这里提名胡佛连任总统,有 一个代表想提名柯立芝,被芝加哥警察赶出了会议厅),豪在国会饭店第1502号套间开始为 罗斯福拉票。他问前弗吉尼亚州州长哈里?伯德说:“你有什么要求?”伯德说他想当参议 员。这位“中世纪土地神”追问:“这就是你的要价吗?”伯德说是的。弗吉尼亚州已经有 两名民主党参议员,但是豪说:“好吧,我们让格拉斯或者斯旺森改任内阁阁员吧。”那时 搞政治的人,就是这样打开天窗说亮话的。  
1。最惨的一年(6)
在芝加哥体育场主席台那里,约翰?麦克法官正在准备发表一篇平淡无奇的演说,提出罗斯 福当总统候选人。民主党事先已经通过了一篇骇人听闻的政纲,保证把联邦政府的支出削减 25%,平衡预算,维护金本位制,采取自由经济政策,只有一项是中听的,这就是 废除禁酒法。这时支持罗斯福的人甚至连一首竞选主题歌也还没有选定。《纽约人行道》这 首歌,史密斯已抢先采用了;罗斯福家乡海德公园是一个小镇,并无人行道,本来也用不上 这首歌。为了颂扬罗斯福先前在海军部助理部长任内的贡献,豪决定用《起锚》这首歌。当 麦克法官走向主席台时,豪的女秘书忽然跑进房间对豪说,《起锚》这首歌绝对不能用,因 为有一家香烟公司的广播节目已经用过了。她建议改用证券市场大崩溃那年米高梅公司影片 《追赶长虹》里的一首歌。这位小姐在第1502号套间的卧室里跳着走着,一边哼着歌曲,一 边打着响指来凑拍子。豪没奈何,只得表示同意换主题歌,抓起话筒说了一句:“告诉他们 演奏《幸福的日子又来到》!”这样就给他们那一代的民主党人定下了党歌。麦克法官讲完 了话,游行开始,劣质的管风琴就奏出这样的一首歌的调子:  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  天空乌云尽扫了!  让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