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系统要我当地主gl-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了吧,你家那点东西都不值钱,谁会去偷你家的东西呢!”
  “我家还有俩闺女呢!”
  ……
  他们议论纷纷,不过这事并没有随着李耀被抓而淡了下去,因为兴贤坊也出现了这种入室抢劫之事,所以这儿的百姓夜里都早早地关了门,又买了一只狗回去养着——他们没有陷阱,只能养狗了。
  宋玉延不管别人家如何,她经过一番思索,认为唐家的墙也还是矮了点,虽然陷阱能威慑很多心怀不轨的人,可是也难保他们不会避开那些陷阱,所以她建议唐枝将唐家的墙也修筑高一些。
  这个决定唐浩根自然是双手赞成。他得知自己的妹妹险些出事的时候,立刻便请了假回来,还天天往衙门跑,看处理结果。
  结果他打听到衙门经过初步的审讯,李耀也承认了他的罪行,鉴于他曾经参与作乱,故而官府让他供出那些逃窜的同伙。
  他在公堂之上便攀咬了宋玉延,道:“宋玉延,以前做过不少偷鸡摸狗的坏事,明府可不能放过他!”
  如今慈溪的县令并非庞县令,因庞县令的考课顺利通过,故而他三月份便调职了。这会儿来的县令叫宁直,正如其名,为人非常正直。得知宋玉延做过的事后,便让人将她传唤来,打算审理她。
  宋玉延先一步得到这消息,她什么杂乱的想法都没有,只是忽然明白过来,前世真正让原主被牵连的人是谁了。
  原主一直以为她之所以被牵连是因为孟水团曾经劝她入伙,后来她又跟孟水团往来。可是这一切也都是她看见孟水团被抓后,所猜测的。而实际上罪行比孟水团更严重的大有人在,比如李耀。
  原主到死也未来得及发现真相,以至于她穿越来后,为了不受孟水团的牵连,所以帮助孟水团摆脱前世的命运。后来又跟那些狐朋狗友断绝往来,同时逐步改变别人对原主的看法,又提高她的口碑,这样一来,官府总不能偏信别人的一面之词了吧?
  可惜新来的县令并不清楚宋玉延是谁,她的为人又如何,他只能从李耀的口里得到一个声名狼藉、劣迹斑斑的底层无赖的形象。
  宋玉延想明白后,便坦然地去了衙门。
  唐枝让唐叶在家看好笋儿和饼儿,自己则要跟着去衙门。
  本来唐枝还很担心官府这是要问罪宋玉延,不过她们去到后衙门后才发现,那宁县令还是比较好说话的,他虽然对宋玉延有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可是也不会只听信李耀一人的话,而是让人乔装打扮去兴贤坊打听宋玉延的口碑。
  兴贤坊的街坊邻居并不清楚这些人的身份,还以为宋玉延又结交了什么大官富户,那自然是将宋玉延夸得跟朵花似的。
  宁直的人听见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顿时茫然了:“不是说他是个劣迹斑斑的无赖吗?”
  左邻右舍道:“胡说什么呢!宋大郎一向都是一个很积极向上的人,为了养活两个弟弟妹妹,编草席、编篮子,把手都磨起泡了,这么踏实的人,哪里有空去做偷鸡摸狗的事情?!”
  宁直的人:“……”
  想了想,他道:“那你们愿不愿意到衙门去,将你们刚才所说的话都说一遍?”
  众人一听说衙门,心里就有些怵,然后听说了李耀指证宋玉延的事,他们顿时气呼呼地骂起了李耀来:“这李耀不是什么好人,他啊以前可劲儿地欺负宋大郎,后来见宋大郎家里情况稍微好转了,就上门来敲诈勒索宋大郎。宋大郎不给他钱,他才冤枉宋玉延的。”
  后来有曾经受过宋玉延恩惠的菜农自告奋勇要去给宋玉延作证,别人一听,觉得李耀犯上作乱,迟早得死,他们又何必担心他们为宋玉延说话而被李耀报复?便也要跟着去凑热闹。
  恰巧来做家访的齐如得知这事,忙不迭跑回县学,跟录方的迷弟——赵赜把这事一说,赵赜怒了:“岂有此理,录方这等多才多艺、高雅之人,岂容一个盗贼污蔑?!我要去为录方正名!”
  笋儿也跑去通知了烈婶,烈婶直接关了铺子,领着宋冰跟伙计直接到了衙门。
  加上跟宋玉延有往来的文人……到了县衙的人一下子便多了起来。
  本来县衙旁听的区域只有一部分老百姓,可是这群人来了之后,便跟菜市场一般热闹和拥挤了起来。
  宁直听说这些都是要为宋玉延作证的人,顿时无语了——他好像有些低估了宋玉延的人气?
  不过从这事他就慢慢地改变了对宋玉延先入为主的观念,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的,除非是拥有能够诱惑别人作伪证的财富、权力,可惜据他所知,宋玉延跟这两者都没什么关系,所以最大的可能性是她人品好,做的好事多,故而能得到别人的支持。
  相较之下,李耀这个将宋玉延做过的坏事都抖出来的人,也只有口头的指证,而并无证据。况且百姓一开始因为畏惧他报复而不敢来为宋玉延作证,可见他这人品行有多坏,他的话不足为信。
  所以衙门对宋玉延的审理压根就不用进入司法官员干预的地步,她就相当于到衙门配合一下衙门对李耀的调查。
  烈婶很是恼李耀,当年若非李耀的唆使,山药又怎么会堕落?要不是她后来幡然悔悟,她这辈子怕是就得毁了!
  于是她愣是要旁听到李耀被定罪才肯罢休。
  而李耀见自己居然没能攀咬到宋玉延,才惊觉宋玉延早就不是他所认识的那个毛头小子了!他也十分后悔,当初就不该听人的唆摆,觉得宋玉延还是他当年认识的那个好掌控的小子!
  他之所以潜入唐家,那都是因为“宋玉延的留青竹刻价值五千钱”的传言。
  上回他去找宋玉延便是想捞些好处,可惜没成功。后来明州乱了起来,他也在“走投无路”之下加入了作乱的队伍,专门抢劫路过的富商。
  不过随着民乱被平定,他也只能四处逃窜。他在慈溪藏了五个月,一直东躲西藏,然后最近听说了这种传言,所以他又动了劫财和打击报复的心思。
  然而宋家的墙太高了,他没把握翻过去。
  这时有人与他说,要对付宋玉延,办法多得是,宋玉延有个心上人,便是那次帮着宋玉延拿扁担打他的唐枝。
  唐家目前正在操办唐典事的婚事,所以聘金都在家中,偷唐家的东西一样能赚一笔。最后,唐家只有两个女眷在家,他可以趁机羞辱她们,那一定能令宋玉延痛不欲生。
  李耀一琢磨,唐家的墙确实低矮许多,也方便得手,反正他都已经被通缉了,又怕什么死呢?!于是便观察了半个月,最终挑在一个夜里,大家都入睡的时间下手。
  可是他观察了半个月,如何在狗叫之前杀了狗都准备妥当了,却唯独没想过唐枝会在家里装陷阱!
  宁县令一盘问:“那个跟你说这些的人叫什么?”
  “陈恨。”
  宁直让人去明州州府衙门查户籍,回来的人说查不到这个人。
  李耀暗骂:“那小子居然拿假身份骗人!他平日总是用汗巾捂着脑袋,后来我还发现他应该犯过事,这耳朵后刺着图呢!”
  虽然一下子缩减了范围,然而除此之外,李耀对“陈恨”一无所知,可见那“陈恨”也是十分小心谨慎的人,跟李耀往来了这么久,愣是没让李耀抓到什么把柄。
  这事没审出了所以然来,宁直甚至怀疑李耀是不是不想死,故而捏造了一人,只要这个人还没被抓,那官府便一日不会处决他。
  然后宁直将他交给了州府衙门,州府衙门很快便审理完了这案子,也不管他指认的那个人是否存在,都该按律例处死他。
  _____
  李耀被处死已经是宋玉延从衙门回来后的一个多月后的事情了。
  当初她回到了宋家,才真正地觉得死神走了。要不是她这些年努力地为自己攒口碑,这一次她恐怕还是会跟原主前世一样的下场。
  唐枝在回来的路上也沉思了许久,然后道:“幸好你不再做混账事,不然我都无法想象,今日你到了衙门,是否还会有这么多人为你作证。”
  唐枝难得回想起宋大郎来,她想,如果今时今日站在那公堂之上接受审讯的是宋大郎,或许结局不会那么美好。
  她甚至觉得,这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一个能让宋大郎获得不一样的人生的机遇。
  宋玉延听见她的话愣了下,然后笑了:“会有的,还有唐小娘子不是吗?”


第67章 攒聘礼
  宋玉延这次相安无事; 全靠她那些朋友以及左邻右舍肯为她说话,虽然左邻右舍都是随大流,可她还是诚心诚意地感谢了大家; 为此还下了重本,给替她说了话的人家都送了两个鸡蛋去。
  也不必担心她有所遗漏; 毕竟唐小娘子生怕有人说宋玉延的不是; 故而一直悄咪咪地盯着; 早把那些替宋玉延说过好话的邻居给记了下来。
  那些邻居得了两个鸡蛋; 也不嫌少,毕竟只是嘴上替宋大郎说两句,就能得到鸡蛋; 已经是赚了。他们喜滋滋的,自觉跟宋大郎的关系又拉近了不少。
  还有宋玉延的那些朋友,她自然也要隆重地感谢他们一番。那些缺少笔墨纸砚的穷书生; 她便送了一支毛笔以及一刀纸; 这是她自制的,质量好,又有心意,没有人不满意的。
  至于二十一叔跟烈婶; 俩人都嚷道:“谢什么谢,我们又没做什么,你之所以没事,都是你自己身正。我们不要你那点东西,不然显得我们多庸俗!”
  宋玉延无法; 只能平日里多帮他们的铺子想一些可以提高营业额的法子。
  最后是唐枝,唐枝说:“这件事我完全没帮上什么忙,所以你根本不必向我言谢。”
  左邻右舍都为宋玉延说话了,她却没能为宋玉延做更多,想想都有些惭愧。
  宋玉延认真道:“当初要不是小娘子在街坊邻居面前替我正名,我又何来在他们面前改观的机会?要说恩情,还是小娘子助我最多。他们其实说的没错,小娘子便是宋玉延的福星。”
  宋玉延透过这件事也想明白了,前世即使有唐枝替原主说话,可她一人的好话也抵不过数十街坊邻居的恶言,所以,唐枝从来都是那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唐枝,并不是因她的改变而改变了本性。
  她经过了一番深思,最终决定等唐浩根的婚事完了,她就向唐家提亲……身为一个女生,去另一个女生家里提亲,体验还是颇新奇的。
  接下来她要做的大概还是把目光集中到赚钱上,没钱就没聘礼,她也不想让唐枝遭左邻右舍说闲话。
  ____
  宋玉延还感谢了齐如,虽然他看似没帮什么忙,可也给她招来了许多愿意替她说话的人。
  齐如怪不好意思的,直道:“不必言谢、不必言谢。”
  宋玉延问他那日来做家访是为了什么事,齐如越发不好意思了,他磨蹭了好会儿才说明了来意。
  他确实是为了束脩而来的,因为他目前所住的地方租金上涨了,本来他只教半日,所收的束脩也足够他温饱了,然而他还要读书,这方面的开销便很大,加上租金上涨,所以他才没办法,想要多收些束脩。
  宋玉延觉得他这么做也无可厚非,然而她同样的会认为齐如目前的重心都在读书上,作为一个教书先生,对学生便不太负责了。
  她道:“齐先生是否想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倒不是说要出门游历,不过闭门造车也是要不得的。齐先生平日可多与人往来,互相切磋学问,或许能收获更多。”
  这会儿的科举跟明清时期的科举不太一样,明清要求死记硬背,如今的进士科对诗、赋、论很是看重。齐如一个人读书是写不出好的诗词的,他对赋、论的理解可能也存在不足。
  宋玉延还拿杜衍等来举例,有杜衍这些例子在前,齐如并不会认为宋玉延是在胡扯,相反还认真地向她请教。
  这也是他亲自登门的目的之一,宋玉延能获得这么多读书人的认可,不可能仅是因为她的留青竹刻。他从笋儿的字就能看出些端倪,认为能教出笋儿这么有形的字来的宋玉延不应该是目不识丁的粗鄙之人。
  宋玉延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齐如可以一边读书一边教书而不使两者产生冲突,最好的办法便是“寓教于乐”。
  后世的“教”是指社会道德教育,不过这里宋玉延稍微改了一下它的意思,便是让齐如多些参加诗会、文会、踏青,在方便的情况下也可带上自己的那群学生,利用聚会的优势,如诗会的现场必然会聚集颇多诗人,那齐如便能利用这次机会,让那群诗人也成为学生的老师。
  这是免费的教学资源,不用白不用。而且他的这群学生学了这么久基本上都已经认字了,也从《童蒙训》等开始向耳熟能详的《小学》教学了,平日读书多是跟着齐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太无趣。
  本就是活泼好动的年纪,若是能带他们出去“玩”,他们也更容易学进去。
  齐如一开始还不以为意,直到他听见饼儿在背《论语》,一边背一边在纸上涂鸦。他问饼儿知不知道里面的意思,饼儿也能答出大致的意思来,他又问饼儿去哪儿学的,饼儿便说是大哥教的。
  齐如彻底懵了,心想宋录方果然是才学兼备的能人。那么她方才提出来的法子定然不是无稽之谈,这些经验肯定是她平日里跟人往来所累积的,他理应虚心学习。
  于是乎没过多久,笋儿跑回来跟宋玉延说:“先生说要带我们出去踏青。”
  宋玉延点点头:“注意安全,别去水边玩,别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别跟陌生人走。”
  笋儿听她跟念经似的,也不嫌唠叨,最后才将这些话转述给饼儿:“二哥去大宝山踏青傍晚才回,大哥不靠谱,你一个人在家别去水边玩,别吃陌生人的食物,别跟陌生人走,知道了吗?”
  饼儿:“……”
  ____
  楼杲等人知道了宋玉延险些被人“诬陷”后,便拉着她出去喝酒,给她压惊。宋玉延给面子楼杲,去了,但是却没沾酒。
  楼杲道:“我听白粲说你以前酒量还行啊,怎么忽然不喝了?”
  宋玉延道:“晚上吃酒我怕找不到回家的路。”
  白粲偷偷地在楼杲耳边道:“其实是唐小娘子不让他沾酒,所以我与他吃酒都是只喝几口,待味道散了才敢回去。”
  楼杲大吃一惊:“不是吧,这俩还未成亲呢,宋大郎就被管的这么严,日后成亲了,那还了得?”
  宋玉延:“……”
  其实压根没有白粲说的那么夸张,她之所以喝完酒要坐许久才回去是因为她想等酒劲过去了再走路,否则走到半路又吐了,那多丢人。
  楼杲虽然吐槽这件事,却也没强按着宋玉延喝,他跟自家妻子的感情就摆在那儿,推己及人,他自然也希望宋玉延“家庭和睦”。
  几人一边喝酒一边聊蜡园的事情。
  等到了七月底的时候,蜡园的雄幼虫已经分泌了不少白蜡,从外面看去,蜡园里就像铺了一层白雪在枝头。没见过这种景象的明州人路过时纷纷停下脚步围观,然后回家跟人说“三过山蜡园”下雪了。
  刘绰听见了这样的传言,也想跑去看看是怎么一回事。楼杲的爹楼皓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便跟刘绰提了一嘴。
  刘绰奇道:“令郎居然在养白蜡虫?!”
  这下他更想见识一下了,便领着众人去了“三过山蜡园”,随后便看见了一道熟悉的身影——宋玉延。
  刘绰得知这蜡园是宋玉延跟楼杲一起弄出来的……白粲已经被他忽略不计了,他便想,这宋录方果然是奇人,什么手工技艺在他那儿就跟不费事似的,很轻易地琢磨出来了。
  唐浩根还提了她造纸的事情,刘绰:“……”
  可惜明州州府衙门没有类似朝廷将作监之类的部门,否则他准将宋玉延挖来,让她大力推广这些手工技艺。
  刘绰在蜡园走了一圈,又听楼杲大吹日后明州的照明条件会慢慢变好,他心中也是十分满意的,便鼓励有条件的养殖户也学楼杲,养殖白蜡虫。
  养殖户们:“……”
  他们倒是想学啊,问题是他们要会养白蜡虫才行啊!据说那虫子多起来的时候让农民头疼不已,可要是养殖嘛,死亡率又高的令养殖户头疼。除了蜡园的工人,谁也不清楚楼家为何能养出这么多白蜡虫。
  他们也尝试过找蜡园的人取经,结果每个工人只负责一定的区域,别的他们也不清楚。他们还签了楼氏的保密条约,要是传了出去,所承担的后果可能得让他们将后半生都交代在蜡园里了。
  倒是白粲想到了商机——明州以前之所以没有人养殖白蜡虫,一来是不懂,二来则是条件不满足。明州白蜡树少,蜡园的白蜡树都还是从别处移栽过来了,可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蜡园必然还要扩张,或许还有别的蜡户产生,那么女贞树和白蜡树便很有市场,他何不种些白蜡树,将来卖给蜡园?
  他以前虽然只是个伐木工,可是却也懂嫁接的技术,只要能找到一些女贞树和白蜡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