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桃花曲-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就是要与阿瑶成亲,即便是勉强,也要与她成亲!
  汉王取过玉玺,盖在诏书上。然后将诏书收起来,像宝贝一般放在身边。
  君瑶看得莞尔,陛下勇往直前的模样,也很是可爱。
  汉王写完了诏书,像是有了良策,总算安心些了。她还未用晚膳,此时方觉得饿,正要命人传膳,一内侍匆匆而来,禀道:“陛下,大将军求见。”
  大将军黄昏方离去,星夜求见,必有大事。汉王坐正身子,道:“宣。”
  大将军快步而来,入殿拜见之后,呈上一份密报,禀道:“陛下,齐国发兵了。”
  汉王腾地一下站起,上前两步,接过密报,飞快地看了一遍,脸上的血色退了干净。齐军攻入边境,长驱直入,已连下大魏五城。
  连下五城,竟无分毫抵抗之力。汉王只觉一阵头晕目眩,她站立不稳,退了一步,君瑶心头一紧,担忧地看着她,幸而汉王很快便缓过来了。她与大将军道:“何人能为朕分忧?”
  大将军默然。
  汉王神色黯淡,良久方道:“召众臣议事。”
  此处是皇帝寝殿,议事在前殿,大将军暂先退了出去。
  汉王手中捏着那密报,纸张都捏出了一道深深的指印。她站在殿中,深深地呼吸,不知是在为自己打气,还是单单欲镇定下来。
  君瑶虽为她担忧,却又忍不住想道,大魏气运已尽,灭亡难免。大魏若是亡了,陛下便不是皇帝,她们自不会受王气所阻。
  一国兴亡,与她并无关系,她所在意的,只有汉王一人。只是大魏国破之日,陛下为一国之君,如何保全,方是难题。
  君瑶正思索如何保全汉王,便见汉王转身走向书案。她将方才写好的册后诏书拿起,摊开来又看了一遍。看过后,汉王咬了咬唇,收起诏书,走到铜灯旁,将诏书置于灯火之上。


第九十章 
  汉王宫中; 灯火亮了整夜。群臣齐聚殿上; 议论纷纷。
  他们得知齐军进犯; 自是群情激昂; 纷纷献策,要将齐军赶出魏地。汉王展颜; 又问如何行事。
  慷慨激昂的声音立即消下大半。
  汉王也不奇怪,等着有见地的大臣献策。
  君瑶就在汉王身边; 与她三尺之隔。
  大殿之外是乌沉沉的黑色; 漆黑的夜色; 自汉王宫上空无边无际的铺陈开去,密不透风地遮盖着整片大地。
  殿中灯火通明; 沉默的宫人进出数回; 为即将燃尽的灯盏天上灯油。
  大臣们或是畏惧,或是气愤,此等大事; 各有话说。汉王自始至终容色未改,一一听着大臣言说; 而后判断何人之策奏效; 何人所言为虚。
  至天亮; 皇帝与大臣商议出了一个暂行之策。
  边境之军溃败,不知还剩多少,需派一名将军去收编,国中多少还能凑出十余万大军,当速征调; 归一人统帅。
  定下之后,大臣们又就何人赴边,何人为帅争吵起来,都在推荐与己交好的将军。
  汉王在座上端坐了一夜,君瑶几乎不曾见她改变坐姿。大臣们到此时仍不忘党争与谋利,她也不生气,仍是很认真地听着。
  君瑶已不能施法探听汉王心声。她真想知道陛下此时,想的是什么,是如面上这般好脾气,不做追究。还是已懂了帝王之术,为局面忍耐了不悦,只等稳定大局,一并算账。
  商议了一夜,大臣们皆已累了。
  汉王并未立即敲定人选,而是指了几名大臣,令他们午后再来议事。
  朝议散了,汉王也回寝殿去。
  君瑶跟着她,走在她身侧。陛下一夜未眠,眼底生出青黑,面色却十分苍白,显得她愈加孱弱,这样的人,当是无助而迷茫的,偏生她一双眼眸却很湛亮,容色已是沉毅,脊梁挺得笔直,迈的步子不大,却步步都稳,与人可靠之感。
  君瑶看着她的变化,说不出的心疼。
  忽然,汉王挺直的脊梁松懈下来,她的步子慢慢停下,望着一处,平静的面容显出脆弱来。她看的是安置了君瑶的偏殿。
  君瑶看到汉王的眼角微微地耷下,她们相处,每回她受了委屈,就会如此,而她见不得陛下伤心,总会将她揽入怀中,温言安慰。
  汉王必是也想到了。君瑶看到她的眼眸红了一下,但她很快又克制了。她是皇帝,身边跟了许多宫人,又是国难当前,天下都指望着她,她怎能显出脆弱。
  做了皇帝,在人前的悲喜都不由她。
  汉王快步离去,入了寝殿。
  宫人一面备了早膳,一面整理床榻,好与陛下歇上片刻。汉王却未躺下,她匆匆喝了碗粥,又赶赴书房,命人取了舆图来。
  齐军已下五城,那五城主官是谁,地在何处,百姓几何,她都不知,齐军与临淄相距多远,她也不知,更不必说那齐军将领是何人,擅攻还是擅守。若是从小培养大的皇帝,这些自不在话下,可她不是,她只能拼命挤出时间,多知道一些。
  这一看,便到了午后,那几名大臣入宫来见,汉王顾不上休息片刻,又与他们去议事。
  君瑶看着,真是担忧。这般强撑下去,陛下的身子,怕是吃不消。
  幸而汉王也知不能一味逞强,将自己累倒了。入夜,大臣们退下,她便钻入被窝中,好生睡上一觉。
  君瑶这才放心。
  军情如火,片刻不得延误。隔日,大批大臣被委以重任,或往边境收编残卒,或往各地募兵,或入各军大营征调士兵。
  汉王仍不能歇下。战报隔三差五地传来,多半是战败,偶尔也有胜场,只是极少。
  一打赢了仗,汉王便是大喜,问领军的是何人,又下诏颁赐。但府库之中能用的财物都拿去做军费了,哪有多余的银钱犒赏功臣。
  汉王默然无语。
  深夜,她在寝殿中,自书架后,搬出一个大大的包袱,她有好东西,总往书架后藏,幸而宫人知她这习惯,洒扫之时从不收拾那处。但汉王不知,只以为书架后很隐蔽,谁都不会发现。
  她打开包袱,包袱中收拾了许多宝物,皆是个头小,却价值万金之物。这是她先前一点一点选出来,用作与君瑶逃跑后度日所用。君瑶也认出来了,这里头的东西,陛下都与她说过,那时她满是喜色的跑来,将宝物与她看,而后坚定地与她道:“你放心,我不做汉王,也不会让你吃苦的。”
  她将宝物一件一件地拿出,捧在手里,一遍一遍抚摸,仿佛她手中之物并非冰冷的金银玉器,而是她曾做过最美的梦。
  君瑶已知她要做什么了。
  隔日,汉王便将这些宝物拿出去,赐予立了功的将士们。
  宝物没了,汉王的心也空了。自齐军进犯来,她头一回什么都没做,呆坐在殿中。身姿落寞,容色憔悴,使得君瑶的心,如在沸水中过了一遍又一遍,无尽的煎熬。
  坐了半个时辰,汉王站起身来,她像是鼓足了勇气,独自往偏殿去。
  她烧了册后诏书,本不该再去见阿瑶,可她却忍不住,纵使阿瑶不会再理她了,但她想,见上一面,总是可以的。阿瑶温柔,不至于将她赶出来。
  君瑶头一回因汉王来见而紧张。
  汉王比她更拘束,她不要求抱抱了,乖乖与君瑶相对而坐。君瑶望着她,纵然她时时都跟在陛下身旁,此时心中仍是激荡。只是她又是千年的大妖,掩饰与她而言,极为简单。
  她平缓了声音,温声与汉王言说。
  她问什么,汉王便答什么,乖极了。只是她们中间始终隔着三尺之距,君瑶不能走近,汉王也不再哭闹着要与她亲近。
  君瑶有许多话要与她说,她劝她不可过于劳累,夜间尽量早些安置,三餐不可少。汉王一一答应。
  过不多久,大臣们入宫来了。汉王又得离去。君瑶不便留她,又叮嘱了她一回。汉王差点又掉下泪来,只是她忍住了。
  走出偏殿,外头日光刺目。
  她们相对而坐,阿瑶依旧没有靠近她。汉王心凉,想来阿瑶是真的不喜欢她,她与她保持着距离。
  可汉王生不出半点怨气,她只是难过,这么好的阿瑶,不是她的。
  不知是齐军长途作战,终生困乏,还是魏军战出了血腥,入秋后,魏军迎来了一场大胜,举国欢庆。
  汉王大喜,连连下诏,颁赐将士,犒劳三军。
  大臣们亦是眉开眼笑,又开始夺权,要将立功的将军换下,要往军中塞自己的党羽。汉王顶住了压力,仔细甄选良将。
  皇帝如此做派,不能得偿所愿的大臣固然气愤,却也有许多清廉的忠臣倍感安慰。
  得了大胜,宫中的气氛都好了不少。君瑶见汉王面上有了笑意,不知是喜是忧。大魏气数已尽,虽得了场大胜,但天道已定,谁能阻挡?
  侍奉皇帝的宫人见陛下唇畔有笑意,也感觉放松,与她开起玩笑:“陛下当立后了。”
  汉王的笑意便凝固了,她道:“立谁?”
  宫人还是少女,面上微微泛起绯红,低首道:“皇后人选,哪里是婢子能置喙的。”
  汉王笑了笑,不说话。
  待宫人退下,她的笑意便垮了下来,她垂下眼睑,轻轻地道:“除了阿瑶,我谁都不想要。”
  一句话,使得君瑶柔肠百结。
  汉王微微吐出一口气,又道:“除了阿瑶,谁都不会喜欢我。”她的声音愈发轻下去,“可是现在,阿瑶也不喜欢我了。”
  君瑶险些落下泪来,她只得一遍一遍劝慰自己,待陛下不是皇帝了,她就带她走,到时陛下就知道,她喜欢她,只喜欢她。
  可汉王不知她的心思,更不知她就在她的身旁,她只知道阿瑶还在宫中,但她不来看她,不与她靠近,也不会再抱抱她。她们相隔虽近,形同陌路。
  那场大胜的喜悦还未散去,冬日,魏军大败,齐军呈三面包围之势,全歼魏军七万。魏军精锐之师,尽数折入此战。
  军报传来,满朝惊慌。
  败迹来得太快,众人俱是措手不及。汉王询问具体战况。方知前头齐军战败,齐帝加派十万大军入魏,齐军人数,三倍于魏军,兼之天寒,魏军军备不善,自然就败了。
  齐军大胜,并未停下,一连攻下大魏十五城,直逼临淄。
  众臣皆忧,临淄无可守之势,一旦齐军来犯,城破就在眼前。他们惊慌失措,或劝汉王降,又或劝她北逃。汉王始终不语。
  终于,临近正旦,齐军兵临城下。
  大臣们纷纷逃窜,宫中也乱了,宫人们也都各自逃命。汉王寝殿外跪了几名大臣,劝她快快逃走。
  可她能逃到哪里去?大魏已没有兵了。纵然逃得了一时,也逃不了一世,仓皇逃窜不过是令自身更加狼狈。
  汉王命他们散去,留下的大臣,皆是忠臣,自不肯走。
  汉王坐在殿中,心中想的,是为何会落得这境地,是她不够勤政,用人失误,还是命该如此,她注定是要做一个亡国之君。
  只是不论心中如何想,她身上穿着衮冕,身姿挺拔,维持着帝王的尊严。
  殿门开了,一束光射进来,汉王眯了下眼睛,便见君瑶逆着光走了进来。
  汉王竭力维持的镇定瞬间瓦解,她的目光牢牢地锁在君瑶身上,委屈道:“阿瑶。”
  你为何才来看我,你是不是,真的不理我了。这两句话在她心中,没有说出来,但君瑶看出来了,她柔声道:“陛下不愿随大臣们走,那随我走,好不好?”


第九十一章 
  汉王眼睛一亮:“你带我走?”
  君瑶点头:“我带你走。”
  汉王立即扫去了面上的忧愁; 展露笑颜。
  隆冬腊月; 其实很冷; 不过是境况险恶; 使人顾不上身子的冷。君瑶将殿门打开了,冬日的暖阳照入殿中; 汉王却感觉不到分毫暖意,她的目光穿过殿门; 落在殿外。
  殿外是奔走的宫人; 吵嚷的杂音; 一名内宦跑得太快,撞在两名侍卫身上; 他肩上的包袱掉落在地; 散了开来,露出里头不知从何处得来的器皿。器皿是金制的,反射出刺目而华贵的光。
  两名侍卫原还要与内宦推攘; 一见那器皿,目露精光; 弯身去抢。内宦大哭; 与侍卫滚打起来。
  这还是在汉王宫的正殿前; 此处之外,目不能及之处,不知还有多少宫人忘了规矩,忘了礼义,如野兽一般; 争抢逃命。
  但汉王没有半点怒色,阿瑶说要带她走,她就什么都不想管了,她目光专注地望着君瑶,笑问:“去哪里?”
  君瑶回道:“哪里都去得。”
  汉王便道:“我想登山,华山有天下第一险的美名,我想去看看。”
  君瑶答应:“好。”
  汉王又道:“我欲看海,听闻大海波澜壮阔,摄人心魄,我却从未见过。”
  君瑶仍是道:“好。”她等这一刻,等了许久,能带陛下离去,她要什么,她都会依她,又怎会不同意。她温声道,“陛下想去哪里,我都会陪着陛下。”
  汉王便笑了笑,显出些小小的羞涩,面颊红红的,若是往日,她害羞时必会低下头去,不敢看君瑶,但此时,她却目不转睛地盯着君瑶,眼睛亮亮的,仿佛怎么看都看不够。
  她的目光直白而热切,看得君瑶也羞涩起来,君瑶微微转开眼去,可心中不知为何,却是一阵心慌,她又问:“陛下可愿随我走?”
  汉王忙点头,生怕君瑶不信,有些急切地道:“我愿意的。”
  君瑶松了口气,道:“那殿下换下朝服,随我来。”
  汉王站起身,走出两步,又站住,为难道:“殿外的大臣们怎么办?”
  “陛下离去,他们自会各自逃命。”
  汉王摇了摇头:“不成的,他们效忠于我,我若不见,必会来寻,我需将他们妥善安置,方能离去。”
  君瑶知汉王秉性,待她好的人,她一个都不愿辜负,正欲道,那就一起走,便听汉王突然道:“阿瑶,我本不想走的,大魏没了,你也不要我了,纵使逃了,余生又怎么过呢。”
  君瑶心中一酸,道:“我没有不要陛下。”
  汉王抿唇笑,目光温顺得不像话:“我知道了。你来寻我,我就跟你走。我本就不爱做皇帝,我只想与你在一处。”
  君瑶点头:“我带陛下走。”
  汉王的目光愈加乖巧,乖巧之中又强压着万般不舍,她一直看着君瑶,甚至不舍得眨一下眼,口中平静地将想法说了来:“我为大臣们备了一批金银,就在西郊。本要遣人去取,但眼下我已无人可差遣。阿瑶,你替我去将那批金银取出,我将大臣们唤来,带齐了人,你我到北城门外汇合。将那些金银与他们,便同他们分道扬镳。”
  她说完,眼中流露向往之意,依赖地望着君瑶道:“到时,我们再不分开,去过自己的日子。”
  君瑶答应。
  时候不早,二人分头行动。
  君瑶走出两步,又觉不安心,隐没身形,回到殿中。入殿,果见原先见不到汉王的大臣们入殿,汉王正与他们分说情形,何处出逃。
  君瑶顿觉自己多心,飞身往西郊去。
  汉王并不能肯定君瑶会回来。她只是想,阿瑶聪慧,寻常伎俩必会教她识破,她需谨慎些才好。万一阿瑶没有信她,回来探听,她必不能察觉。于是她便先将出逃具体事宜说了来。到最后,方与大臣们道,她就不走了,她若与他们同行,只怕一个都走不了。
  她编了个谎话,这谎话并不是临时编就的,是早就想好的。她说与大臣,君瑶腹中有了她的孩儿,尚未显怀,这是萧氏最后一点血脉,望卿家怜悯。
  大臣们痛哭流涕,一齐朝她磕了三个头,发誓必会保少主周全,方才离去。
  汉王心中好生愧疚,大臣们忠于她,可她却骗了他们。可乱世之中,到处皆是兵荒马乱,阿瑶一个弱女子,若无人保护,如何存活呢。
  大臣们都走了,殿中又余下汉王一人。她站起身,走到门口,将殿门关上。
  汉王又想起君瑶,不知阿瑶得知她骗了她,会不会生气。
  她知道的,阿瑶说要带她走,必是真心的。但她只是眼下看她可怜,才愿带她走,等将来不可怜她了,再看她总粘着她,怕是会心生厌烦。
  只可惜她终究不能知晓,为何阿瑶忽然就不理她了。
  汉王走到铜灯前,拿起一旁的火折子,将灯点亮,而后端起灯台,往内殿走。
  她脑海中浮出许多画面,有往昔在洛阳时的年少时光,那时洛阳尚未遭受战火,处处皆繁华,处处是生机。她又想到出京来了临淄,她承担起职责,治水,称帝,竭尽全力地想保住大魏。
  但她想得最多的,还是君瑶,想她的一颦一笑,想她温柔的轻唤,想她当初还肯抱抱她时,温暖的怀抱。
  她一步一步往内殿去,脑海中反复地回忆。君瑶占据了她的整颗心,她一直知晓,她很喜欢阿瑶,可到此时,她才知晓,她喜欢她到什么地步。
  她这一生,想要的唯有两件,一是君瑶,一是百姓安泰,结果她一件都没有得到。
  内殿装饰绮丽,挂了许多帷帐,原是用以休憩之所,自是不如前殿那般庄重。
  汉王以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