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茂山运来洗煤后剩下来的煤渣,只需要一点人工费,而蜂窝煤就是这种煤渣和黄土粘合在一起,比直接烧煤渣还要便宜的多。

    于是这种省钱又方便的小炉子,加上每家每户都有的火炕,冬天已经不需要担心会冻死人了。

    有了粮食,还需要有营养丰富副食品,否则光吃粮食,人体营养跟不上,人就容易生病或者短寿,所以,陈信自从决定到鸭绿江边发展之后,就没有停止对副食品的关心。

    首先是各种蔬菜,每个农庄和兵营都有自己的菜地,而且都建立了自己的地窖,入冬前的最后一茬蔬菜,能够长时间储存的,全部被储存了起来,一些容易坏的,也由民政部下发大量的海盐给腌制储存了起来。

    肉食方面,各养殖场刚刚建立了不到1年,内部可以宰杀的牲口数量太少了,所以平时大家都是吃的船队训练时顺便打上来的新鲜海鱼。

    可是等天气彻底冷下来后,就不可能再吃到新鲜的鱼了,因为港口会被冻住,近海也会出现大量的浮冰,现在的木船出海太过危险,随时有可能会被浮冰撞沉。

    为了能够在冬天近海封冻之后也能吃到足够的肉食,陈信又“发明”了罐头。

    现在还没有制造马口铁的技术,罐头的外壳采用了上釉的陶瓷,海鱼捞上来初步加工清洗过后放入瓷罐,高温加工,在消毒的同时鱼肉也被做熟了,再用消过毒的盖子封口,用封酒坛的黄泥仔细封住缝隙。

    虽然不像后世的罐头那样能够常年保存,但是保存个一年半载的没有任何问题。

    有了这个技术,从入冬开始直到近海冰封以前,所有的船只就像是疯了一样,每天不停地出海打渔,而武警部队的女兵们除了轮班驻守各地的人员之外,全部聚集到了海港边。

    就在小冰河期的冬天冰冷海水中打着赤脚,一条条的处理着那些被渔网限制在海边的新鲜海鱼,罐头作坊生产的陶瓷罐子不够了,她们又自发的开始用传统方法处理多余的海鱼,绝对不让任何一条鱼被浪费掉。

    陈信看的直打哆嗦,紧了紧身上的大氅,说道“这些女兵们可真是厉害啊。”

    大猫眼神迷离的看着海边的女兵们,像是在回忆着什么“在这种恶劣环境下长大的女人,如果不是这么厉害,恐怕都活不下去。当年我的母亲也是这样,不放过任何一个储存食物的机会,养活了我和5个弟弟。”

    陈信知道大猫又想起了他的家人,无言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赶快安排人熬制驱寒的汤,还有安排一队医护兵们来这里看着点,每个上岸的女兵都要接受检查,有任何解决不了的病症,都来告诉我,不要我们的女战士们出问题。”

    “是。”侍从领命,立刻跑步向着后勤而去。

    陈信知道自己不可能让这些常年饿肚子的女人们停下手里的活,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她们解决病痛。

    等到大猫恢复过来,陈信不愿意他再想起那些痛苦的过往,就拉着他走向了作战室。

    回到了作战室内,陈信皱着眉头问向一边站着的军情司的司长“黄台吉还是没什么动静吗?”。

    “将军,我们派出了所有的侦察兵,但是根本没有发现任何黄台吉要出兵的迹象,似乎是之前征战了一整年,国力不支,无法再战了。”

    “把你们侦察到的情报全部拿来。”

    陈信把所有的情报摊开,然后要求老白把鹰隼拍到的图像和情报放在一起做对比,最终,没有任何发现的陈信只能相信军情司长的猜测了。

    虽然建立了两个水库,但是由于蓄水时间太短,今年的鸭绿江还是已经开始结冰了,不过冰层比往年要薄一些,再过一个月江面肯定就要冻结实了,黄台吉还不集结军队,到底在等什么?

    以现在的动员集结速度,如果等到江面结冰了再开始动员的话,等大军集结好再从沈阳到这里,恐怕冰面就已经可以再次尝试爆破了。

    伤透了脑筋实在不知道黄台吉打算的陈信决定暂时不理会后金了,反正沈阳到这里有着遥远的路程,足够己方做出防御准备了。

    不来就不来吧,只要等到江面可以进行爆破了,无论皇太极耍什么花招,后金的军队都不可能再对己方造成威胁,己方那还不算强大的水师,完全能够保持对后金的海上压制。

    既然黄台吉不派兵过来,陈信也不愿意傻等,派了侦察兵和鹰隼监视之后,就把重心重新放在了其他事情上。

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问题了() 
之前从大明购买成品做海贸,利润虽然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一倍多,但是谁会嫌赚得多呢,可是正在陈信准备再接再厉的时候,江南支队发来了一个坏消息。

    之前几个月江南支队负责人陈涛为了抢购货源,和其他海商发生了几次冲突,最初的时候对方动用了暴力手段,可是陈涛手下有50名虎贲,在这种小规模的械斗中牢牢占据了上风,无论来捣乱的人多么的凶悍,最终都被打趴下了。

    可是在这个严格限制海洋贸易的时代,能够做这一门生意的哪里会是善茬,发现暴力手段解决不了问题,这些人在最近一个月动用了官方的力量来打压江南支队。

    幸好之前为了打通海上交通,在金山卫当千户的虎贲陈慎打通了属于自己的关系网,搭上了魏国公,然后用这一块虎皮,又走通了其他一些关系,双方就为了货源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交锋。

    陈信一直在等待着江南支队关于这件事的消息。

    可是等拿到刚刚用鹰隼送到的报告后,陈信的肺都要气炸了。

    信上说陈涛虽然花了大把的银子,还是用了一些小手段,找了一些官面上的人来摆平这件事情,可是对方的关系也非常的硬,陈涛找的人分量不足以压制对方,最少红只能说和。

    最终谈判结果就是,江南支队被限制了购货的量,每年只能从南直隶购买两次各种成品布、丝、瓷器,而且还严格限定了每次购买的数量不能超过5艘海船。

    “啪”的一声,陈信把手中的报告拍在了桌子上。“欺人太甚。”

    送来了报告的堪束也着急的问道“将军,我们该怎么办?海贸赚到的银子可是我们现在从各处搜罗人口的最大保障,没了这个进项,我们的发展恐怕要受到巨大影响。”

    堪束所说的搜罗人口,就是陈信有感于韩北行政区的人口数量太少,正好大明好几个省份最近几年开始闹旱灾,为了减少中国人口的损失,也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不断从大明迁移各地的灾民来这里的一个长期行动。

    至今已经从大明送来了3万人,而且每个月少则几百人,多则有上千人,还在源源不断的运来,迁移人口的消耗是比较大的,暂且不说对船队吨位的占据,光是一路上的口粮就不是个小数目。

    民政部把他们按照农庄为单位安排在了一起,可是灾民本来就身无长物,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现在也不到农耕时间,只能靠民政部以工代赈来解决这些人的生存问题,消耗就更大了。

    除了购买粮食外,还要修建房屋,添置各种工具,未来还要给他们添置耕牛,虽然这些都是借款,需要他们偿还,可是那也是很久以后了,现在民政部还需要不断的投入银子。

    平均每安置好一户流民,等到他们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的时候,各项花费要达到三十两银子,海贸赚来的银子,除了留做军饷和各项民政开支外,倒是有一半用来养活这些大明的灾民了。

    这笔钱是每个月都要投入的,流民们开始还款最少要等到次年秋收,所以海贸是绝对不能出问题的。

    现在海贸要从从每月一次,减少为每年两次,而且还限制了数量,连一支船队的一半都装不满,这怎么行。

    堪束见到陈信不说话,又问道“将军,干脆和大明打上一场,让他们彻底放开限制,让我们自由购买货物怎么样?”

    陈信气乐了“你小子,以为大明是什么?懦弱的满”说到这里停下了,堪束不是虎贲,有些话还是不能说的,像是那个被火炮轰开了过猛的满清,还要等10年后才会改名字出现在世人眼中,现在还是后金呢。

    于是改口道“你以为大明会那么好欺负?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大明是华夏历史上骨头最硬的王朝之一,区区战争怎么可能让大明屈服。”

    对于陈信如此赞誉大明,之前在后金时和关宁军交过手的各位参谋很不服气。

    堪束小声的辩驳道“将军,你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军新建的海军等到几天后最新一批战舰下水,就有30艘快蟹—5了,虽然没有任何一艘齐装满员齐装满员,可是每艘船上船少则2门炮,多则10门炮,加起来那也有足足180门10斤长管重炮,天下谁能相抗。”

    陈信摇摇头“你们啊,见识太少了,你可知道大明为了建立宁锦防线,在半年之内铸造了多少火炮?大小各种样式足足上千门,区区180门只能在船上用的熟铁重炮又算得了什么。

    别人不清楚,我们自己人应该知道,这些都是长管炮,太过沉重,陆上运输不便,也只能在海上耍耍威风。

    可是大明的利益不在海上,而是在陆地,我们拿什么去威胁有着几百万兵力的大明?

    大明的城池可不是朝鲜这种土围子,夜间派个人就能爬上去,那里稍微重要点的城市,各顶个都是至少3丈高的城墙,而且我中华向来强于守城,千百年下来各种手段,岂是现在我们那几门步兵炮能应付的。

    这些你们都想过吗?”

    看着堪束瞠目结舌的样子,陈信虽然知道大明现在是半敌对势力,但心中还是不由自主的有些自豪。

    可是这种自豪,很快被限制贸易所带来的愤怒所代替,想了一会说道“我们对付不了大明,难道还对付不了几个海商?传令下去,让陈涛监视注那些海商的动静,一旦他们的船出了海,立刻汇报。对了,再给他们送去几只鹰隼,专门盯着那些人。”

    堪束记录下了命令,立刻转身去了通讯司。“这次将军是真的发怒了,看来是要在海上把面子和里子都给找回来。这恐怕比直接要了那些海商的命还狠啊。”

    虽然劫了那些海商的船只能够出一口恶气,同时也能弄到一定的物资,可是劫掠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每次都能完整劫掠到整条船,海上男儿从不缺乏与敌偕亡的气魄。

    经济问题还是需要经济手段来解决,特别是不能直接把大明之歌对手干趴下的时候,最好能够想别的办法。

    之前存下来的银子虽然还很多,可是现在的陈信正处于大把撒钱,发展壮大的时候,那些钱顶多只能维持半年,所以要在这之前想到解决办法。

第一百五十四章 盘点工业() 
盘点了一下现在整个辖区的各种民用工业。

    建筑方面,有砖窑3座,石灰窑1座,水泥窑1座,这些东西中砖头没什么利润,水泥,现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能够在海上运输的包装或者条件。

    运输方面,陆上有各种型号的独轮车、两轮车,可这些东西也不可能产生多少利润。海上有两家造船厂,可是自己的产能还嫌不够,怎么能向外贩卖船只呢。

    制造及工业方面又分了很多的细节。

    木材加工处理,已经建立了干燥、干馏、车床等一系列的作坊,能够在为船厂、车场提供足够的材料后,独立制造各种尺寸规格的板材、家具、木质零件,还能提炼木焦油、烤焦、木炭等副产品。可是这些东西只是自用,在其他地方也没什么大的销路。

    朝南行政区已经建立了一套晒盐工艺,并不断改进,现在平均每天能够产粗盐10吨,精盐2吨。

    盐倒是个能赚钱的东西,可是这东西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圈子,在倭国和朝鲜能够凭着刀子强行贩卖,这两个市场已经在开发之中,还需要时间来运作。

    可是在大明,各地的土豪士绅都在经营私盐,自己方掺和进去,每到一地都要受到排挤,一路打过去,动静也太大了。

    矿业方面,现在能够大量的产出煤炭、铁、黏土、石灰石,可是这些东西,产量大的各地都有,远程运输不划算,产量小的自己辖区都缺货也不可能卖出去。

    造纸工坊、陶瓷工坊、罐头作坊等等作坊,产出的东西,不是自己急需,不能卖,就是质量达不到卖高价的程度。

    陈信看着各种报表,揉着眼角叹了口气,没有一样是能够用来大规模贸易的。

    “还是要从奢侈品上下手啊。”

    感慨了一句,陈信又想到了穿越者必做的肥皂,皂化反应还是非常简单的,不过之前缺少油脂,缺少原料的话根本没办法开设作坊,现如今倒是好了一些。

    之前在轮种其他作物的时候,除了一部分绿豆,各农庄也按照规划,种植了一些大豆,收获后其中一部分就用来榨食用油,现在倒是可以匀出来一些,用来制作香皂。

    也不做什么普通肥皂,在这个普通人家都不能全年吃到油的时代,普通的香皂根本不可能有什么销路,就弄那种高档的,各种香型的香皂,当成奢侈品卖,应该算是一条财路。

    拿出一张自产的白纸,陈信仔细的回忆着以前学过的一些知识点。

    首先是准备一套铁质的容器,装满纯净的水。

    生石灰倒入水中,此处要小心操作,生石灰遇水会释放大量的热能,会把凉水变的滚烫。这一步就是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也就是俗称的熟石灰。

    之后,在溶解了石灰的水桶里,加入一定量的纯碱,这一步会放出更加强大的热量,并蒸发掉一部分的水。想到这里,陈信专门标注了一下,进行皂化反应的时候要穿上防护服。

    熟石灰氢氧化钙和纯碱碳酸钠反应后,生成了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所有的比例都需要工匠们去仔细摸索,最终达到的效果应该是,反应一段时间后,水被烧干,碳酸钙沉积在容器底部,上面漂浮一层透明的氢氧化钠溶液。

    接下来一步就要把氢氧化钠溶液小心的收集起来,加热然后一点点的加入油脂,接着就是继续加热搅拌了,氢氧化钙和油脂在高温下发生皂化反应,直到容器内没有了油脂为止。

    之后就是提纯和添加各种提纯的香精了。

    陈信也就只记得这么一点东西,具体的原料配比完全没什么印象,只能靠工匠们的聪明才智,不断的实验了。

    这东西也不能弄太多了,等具体的配方出来了,还要根据各种原料的使用情况,来规划一下产量,不能影响了辖区的食用油供应。

    把写出来的东西交给了专门组建的一个化学相关的科研院所后,陈信还要再想想还有什么生财的生意可以做。

    正在这时,是从前来汇报,民政部工堂主管有事求见。

    “请他进来。”

    “将军。”工堂主管作了一揖。

    “过来坐下说吧。”

    “是。”

    侍从送上了茶水。

    陈信说话,向来开门见山“今天过来,有什么事情。”

    “将军,属下是来汇报工作的,第二科研组已经成功制作出了望远镜,请您过目。”说着从公文包里面拿出了一个褐色的皮套。

    “哦,终于有结果了。”

    陈信顺手接过皮套子,手上感觉沉甸甸的,仔细端详了一下,从皮套子的外观上就能看出,这是一副标准的双筒望远镜。

    打开精致的铜扣,一副铜铸外壳的双筒望远镜映入眼帘。

    工堂主管介绍到“这幅望远镜,是我们在实验了无数次后,总结出来的第一部实用望远镜,它由目镜、棱镜、物镜固定在铜制的镜身上制造而成。”

    “详细数据呢。”

    “放大倍数为10倍,也就是说用它来看1000米处的物体,和裸眼看100米处的物体效果相同;

    视场范围值为100/800,观察者在观察800米时,可以观察到100米的视线范围。

    目镜内侧的半径为7mm。”

    说罢,就恭敬的站在那里等候。

    “还有呢?”陈信很好奇望远镜的最重要指标分辨率,见到对方不再开口,追问道。

    主管有些尴尬的说道“呃,将军,我们试验了很多次,可是对于清晰度,还是没有太大的提高,基本上所有打磨好的镜片都是这种清晰度。能不能问一句,您的资料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的?镜片居然还能提高清晰度,属下们实在是没什么办法做到啊。”

    陈信明白了,现在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做到精细打磨镜面,也不强求,毕竟只是这个时代的军用望远镜而已,也不需要那么高的清晰度。

    “制造这么一副望远镜,需要多久?”

    “铸造外壳很简单,只要有模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