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倾砚-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懒思赶拢说搅司把饣忱铩�
景砚搂紧她,心中踏实了两分。忆及梦中所见,仍是心恸不已。
“阿睿,你要乖……要做个好皇帝……别辜负了你皇兄的期望……”景砚哽咽着。
云睿想回答“嗯”,然而又好奇“皇兄”何时“期望”自己了?她明明连那位“皇兄”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的。
可她又不忍心拂了景砚的心意,最终轻声应了。
“主子……”明黄色帘帐外,低声的呼唤响起。
景砚醒过神来,缓缓松开怀抱,深吸一口气:“侍墨,何事?”
跪在帘外的大宫女听到回应,才松了口气,可声音却平静如初:“主子,巳时三刻了。”
景砚一滞,暗自埋怨自己贪睡,误了给太后问安的时辰。
往日里,无论春夏秋冬,每日辰时正,景砚都要到寿康宫给太后问安。
前日噩耗传来,太后闻讯昏厥。太医院一众供奉手忙脚乱地医治,太后才悠悠醒转,却终日以泪洗面,不思茶饭。
景砚此时本该在寿康宫里侍疾,可天子暴毙,这万里江山随时有崩乱之虞,她哪里能够全副心思地侍奉呢?
眼风扫过云睿的小脸,景砚心中微动:若是今日带阿睿去给太后问安,她老人家的病大概能好得快些吧?
第11章 初心
着侍女服侍着更衣、梳洗,收拾停当,景砚顾不得进朝食,挽着一身簇新紫袍的云睿匆匆登辇,急急奔寿康宫而来。
寿康宫偏殿内,几名服色不一的太医院供奉正低声交谈着,旁边几名小内侍垂手安静立着。
众人遥遥望见皇后仪仗,皆都大松一口气,纷纷行礼问安。
景砚携着云睿的手下辇,扫了一眼跪伏一地的众人,淡淡道:“众卿辛苦了,都起身吧。”
众人闻言起身,忍不住惴惴地偷眼观瞧景砚,尤其是看到瞪着大眼好奇打量左右的小小女童,在太医院侍奉多年的都不由得心内一凛。
景砚并不理会那些诧异的目光,划过其中一人:“吴爱卿,太后她老人家凤体如何了?”
吴克疾是太医院首,这等时候自知逃不过被问,他越众而出,冲景砚拱了拱手:“回禀娘娘,太后她老人家仍是不思饮食。”
景砚杏眼一凝,心道我问的是病情,思不思饮食问侍奉的姑姑便知道了,哪里轮到你来说?
她心知肚明天子新丧,人心浮动,大周将往何处去,未来天子为何人……种种,天下人包括众臣工都看着呢。如今,没了哲的强势护庇,后宫中只剩下两个女人苦苦支撑,这些臣子们隔岸观火,或是推卸责任,也是有的。
想罢,景砚面色一沉:“吴爱卿,可记得太医院职责为何?”
吴克疾一抖,情知自己之前小觑了这少年皇后,忙恭敬道:“太医院乃……”
不等他说完,景砚一挥手,抢白道:“你记得就好!”
随即,她转身面向恭立在一旁的李箓:“李爱卿给太后请过脉了?”
李箓是太医院副首,他一向自恃才学,只因阅历低、年轻轻,便居于吴克疾之下。之前见皇后斥责吴克疾,他心内大喜,早就忍不住要跃跃欲试了。这会儿乍听问到自己头上,岂有不尽力表现的道理?
他急忙双膝触地,毕恭毕敬回道:“回娘娘话,微臣自打知晓太后她老人家罹疾,唯恐耽误了去。又不敢轻率定论,遂央求她老人家身边的姑姑,让臣多诊了几次脉……”
景砚听他罗里啰嗦无一句不在替自己邀功,大觉反感,“你有心了。太后病势如何?”
李箓见她微露不耐烦,忙止住话头,转而道:“娘娘请放心。太后她老人家只是急火攻心,以致气瘀滞。她老人家一向身子康健,不妨事的。”
景砚这才略略放心。她扫了一脸尴尬杵在一旁的吴克疾,缓言道:“太后的平安脉一向是吴爱卿请的,你便和李爱卿一同下方子吧。”
只这几个来回,她已看清这李箓是个钻营小人,若是任由他做大,太医院还不翻了天?
吴克疾闻言,如蒙大释,一躬到地,再不敢对这少年皇后有半分轻视。
景砚不再理会他们,牵过看得目瞪口呆的云睿的小手,柔声道:“阿睿,随我来。”
云睿在这深宫之中,只有懵懂的份儿,之前的一幕她看得似懂非懂,此时此刻,唯有由着景砚摆布。
正殿外侍立的小内侍都是极有眼色的,见状连忙抢先一步打开殿门,挑起帘笼。
进入正殿,云睿的眼睛便不够使的了。她好奇地东瞧西望——
此处华丽,处处透着皇家的贵气,自不必言。云睿壮着胆子抽鼻子闻闻,空气中飘浮着淡淡的药味。
随着景砚转过屏风,云睿看到了软榻上的人。
那是个大概四旬的妇人。她应该是极美的。只是,此刻脸上灰白一片,恹恹地歪着,深陷的眼窝下明显可见淡淡的泪痕。
妇人头上只松松挽了个髻,一袭素裙更衬得她病弱可怜。
软榻两侧,侍立着两个年纪偏大的宫女。榻前,一个面目柔和的宫女打扮的正软语劝慰。
“主子,总要吃口东西啊……您这样,我们瞧着都心疼……”
妇人不为所动,倦倦地挥了挥手:“玉玦,哀家哪还有什么胃口……”
这应该就是太后了吧?云睿暗自想着。
只见景砚上前一步,恭恭敬敬行礼道:“母后!您身子骨儿可好些了?”
段太后挥出的手尚悬着,她动作一滞,缓缓看向跪伏在地的景砚。
突然,她颤着手,怒指着景砚,“我儿尸骨未寒,你穿成这样,又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给谁看?!”
景砚大惊。她何曾有心思“打扮得花枝招展”?相反,她恐怕被太后责备“天子新逝,这般披头散发的成何体统”,还特意让秉笔细致绾了发。
至于“穿成这样”,她不过是穿了皇后常服罢了。
眼看着那软榻上和自己有三分相似容颜的女子憔悴的模样,景砚不禁悲从中来:她们皆是为同一人悲戚,却为何这位自己从小称为“姨母”的女子要这般为难自己?
景砚深觉委屈,又怜惜段太后丧子之痛。她强忍悲戚,叩头道:“母后,孩儿何曾打扮得花枝招展?”
她深吸一口气,又道:“孩儿想着,就算……就算陛下……不在了,这大周江山我们……我们也得替他守住了……”
段太后冷笑:“大周江山?我们?若非娶了你,我的哲儿怎会年纪轻轻就……”
说着,泪水夺眶而出。
“可怜我的哲儿,他才二十岁啊!要不是你撺掇,他岂会什么御驾亲征?”
景砚更觉委屈。她清楚,自从三年前哲违逆母命娶自己的那一刻起,无论做什么,自己都是错的。
她眼中噙着泪,再拜道:“孩儿不敢说自己对不对……只盼着母后能多想想这大周江山,多想想列祖列宗的基业……”
段太后嗤道:“你在教导哀家吗?”
“孩儿不敢。”
“哼!你克死了我的哲儿,如今越发不把哀家放在眼里了……你看看,现在都什么时辰了!”
景砚愧道:“误了给母后问安的时辰,确是儿臣的错,只是,事出有因……”
“罢了!”段太后一摆手,“哀家不想听!更不想见你!回你的坤泰宫去!”
景砚大恸,泣道:“母后就算不待见孩儿,好歹也想想大周江山……”
“江山!江山!你眼里就只有江山!”段太后急道,“哀家的哲儿都没了,还要这江山做什么?给我的哲儿陪葬了事!”
景砚愕然。旋即,她明了这不过是一个丧子母亲的伤心话,怎么能做得真呢?
她不甘心地又道:“母后就算不管这江山了,难道连自己的初心都忘却了吗?”
段太后睨向她,凝眸,眼中寒光闪过:“哀家的初心?”
景砚大着胆子迎上那冷冽的目光,肃然道:“母后最推崇者,难道不是高祖皇帝吗?”
段太后半晌不语,突地冷哼一声:“你倒知道得多!哲儿果然在意你非常……”
“儿臣最推崇者,亦非高祖皇帝莫属啊!”
“那又如何?”
“母后不想重温多年前的梦想吗?”景砚殷殷道。
“你想说什么?”
“阿睿!”景砚唤过呆立在身后的云睿。
段太后此时才注意到云睿小小的身影,目光一时移不开了。
“这……这是……”
“不错!这孩子正是孝怀太子的独生女儿,唤作……宇文睿。”景砚滑到嘴边的“云睿”二字咽了下去。
“好!好……”段太后抖着嘴唇,连说了几个“好”字。
“宇文睿好,这名字好……”她病恹恹的面庞上突地焕发出异样的光芒,虚弱无力的手臂向云睿伸去。
“我的儿,快……凑近来让哀家瞧瞧……”
云睿怔怔地看着病榻上的华服女子,听着她殷切的呼唤,却一动没动。
“阿睿,快去,太后她老人家唤你呢!”景砚轻轻地推她。
可云睿并不为所动。方才这“太后”凶巴巴对景砚的样子她瞧得清清楚楚。
景砚在她心中千般万般好,怎么能让这个女人斥责?就算是太后,也不能不讲道理啊!
段太后见她这副模样,眼眸一沉,责怪道:“皇后,这是何意?”
景砚哪里想到她会如此执拗?顿觉尴尬。
“阿睿,太后她老人家是我的婆母,是你皇兄的母亲。你不可无礼,知道吗?”
云睿的嘴唇抿成一条线——
景砚的话,她听懂了。
眼前这位太后,她虽然不是十分喜欢,但为了不让景砚难为,她宁愿委屈自己。
想罢,她恭恭敬敬地行礼道:“参见太后。”
清亮的童音回响在略显空旷的殿内,段太后初时一怔,继而面露喜色:“我的儿……”
大宫女玉玦见状,体贴地将云睿拉到段太后的床榻边。
段太后牵过她,不错眼地在她的五官上打量,竟是看得通红了眼眶。
“好啊!好!”她欣慰地转向景砚,“皇后,你做得很好!”
景砚此刻才踏下心来:“但凭母后主持大局。”
段太后并不理会她,兀自道:“今早相王来给哀家问安了。”
景砚微惊。
“还领来了他的儿子。”段太后意味深长道。
景砚瞬间懂了。这是有人惦记那张龙椅了。
“那小子得有十岁了,长得倒是虎头虎脑的讨喜。”段太后拉着云睿的手,舍不得松开。
“可他哪有我们阿睿好?”段太后笑得舒心。
闻听此言,景砚也大觉舒心。
唯有云睿,愈发摸不着头脑了——
这偌大的皇宫里,她不懂的太多太多了。
第12章 疼爱
“你且起来吧。”段太后淡淡地道。
景砚恭恭敬敬地答应一声,撑着厚实的地毯想要起身,不成想脑中“嗡”的一声响,她微一趔趄,险些晕眩。
云睿的目光一刻都没离开过她,见她身形一晃,下意识地便要冲过去扶住她。手上一紧,方才发现自己的手一直被段太后攥着。
段太后扫过云睿急切的脸,又睨了一眼景砚苍白消瘦的脸,心内恻然,暗叹一声造化弄人。
搭着绣墩的边,景砚坐定。她自幼博览群书,于医道也是略通一二,知晓自己这是奔波劳累气血亏空所致。然而此刻大厦将倾之际,哪里顾得上这些?
“母后以为那相王之子如何?”景砚急切地问。事关江山社稷,她不敢含糊。
段太后犹自看着云睿,不知想着些什么。
“那孩子看着倒还憨厚……”
相王宇文广是哲儿的叔辈,不过而立之年,儿子都已经十岁了。可怜她的哲儿连个后人都没留下便撒手人寰……想及此,段太后悲从中来。
她强自压抑下哀痛,深吸一口气,审视着景砚:“哲儿……哲儿和你成亲三年,难道就没对你提及过……身后……身后事吗?”
言毕,段太后的舌尖再次泛上了苦涩。
景砚一顿,也是心内酸楚得很。她怔怔地看着云睿,半晌才道:“陛下……陛下提及过……”
段太后心内了然,微微颔首:“那便如此吧。”
景砚犹自不敢十分确定:“母后的意思是……”
段太后不耐烦道:“你不是自来聪明得紧吗?”
景砚被她冷言冷语拂得面上尴尬:“但凭母后做主。”
“少来!”段太后冷言道,“你连储君都接到宫里了,储君的服色都准备得如此齐备,还让哀家做什么主?”
景砚脸色微变,忙道:“陛下……陛下昔日曾言道,‘孝怀太子当年冤屈太大,这江山本就是该当他坐,朕百年后自当还政与他之后人。’”
段太后冷哼道:“什么‘该当他坐’?这天下本就是能者居之!哀家当年若是如他这般想……哎!不提也罢!”
她说着,理了理云睿的衣襟,看着那张白净小脸,还有那双盯着自己的晶亮眸子,缓言道:“虽说如此,可这大周的江山,毕竟是太|祖、高祖皇帝打下的,自然要太|祖的子孙来坐。那宇文广是什么人?吴成烈王的后人。若非那宇文仪当年识时务,助高祖平了宇文信之乱,如今相王小子还不知道在何处呢!”
景砚微凛。她自然知晓本朝初年的诸般往事——
吴成烈王宇文岳乃太|祖宇文泰胞弟,当年随太|祖起事,推翻前朝杨氏暴|政,又征伐有功,被太|祖封为吴王。不料,英年早逝。太|祖痛惜,赐谥号“成烈”,是为“吴成烈王”。又念其大功,除嫡长子宇文信承袭吴王封号之外,又赐其庶子宇文仪襄国公封号。
不想高祖持国年间,宇文信自恃功高,竟是质疑起高祖以女子之身执掌天下的资格来,遂图谋取而代之。幸而高祖英明,早发现其有不臣之心,遂先发制人,与其庶弟宇文仪里应外合,一举剿灭宇文信及其同党。宇文仪经此一役,建立大功一件,被高祖授以“相王”封号,子孙沿袭至今。
因着此事,宇文仪的名声毁誉参半,褒者赞其“大义灭亲,助高祖皇帝一臂之力”,贬者多是私下言论,说其“早就觊觎嫡兄权势,不甘其下,索性来个卖兄求荣”。
无论评价如何,“兄弟相残”四个字终究是逃不掉的。而大周朝建立百年间,皇家、宗族“兄弟相残”似乎是一个跳不出的魔咒,隔若干年便要发生一次,至远可溯及到民间传言的高祖逼迫太|祖让位与己的泰和宫之变。此是大周皇家第一隐事,无人说得清楚。加之高祖少年时以女子之身征伐天下战功赫赫,为万民所敬仰;即位后励精图治,挽国家于危澜之际,“景祐盛世”让百姓日子过得富足起来,于是这段隐事也渐渐被历史淹没,鲜有人提及了。
不过,大周朝皇族百年来的血腥相残、诸多事变使得宗室子孙稀落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想到这些往事,景砚的心思一沉,她不由得怜惜地看着云睿:这小小孩童,便要卷入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中,不知等待她的是什么。
云睿犹自懵懂无知。她听着段太后与景砚的对话,似懂非懂,小脑袋瓜已然不够用了。
“咕噜——”
云睿大窘,下意识地去抚自己的肚皮。
段太后轻笑:“阿睿饿了?”
云睿大羞,脸颊发烫。
段太后倒是不以为意,“小孩子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自然是容易饿的。”
她说罢,侧头对身旁的侍女道:“玉玦,让小厨房快些准备些吃食来……嗯,水晶糕要做得精致些,小孩子最爱吃甜食;紫薯羹多放些牛乳;鱼羹不要做得很软烂,小孩子家不喜欢的……”
她一口气说出七八样吃食,连具体烹制手法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景砚听得暗暗心惊:这种种吃食,不都是哲爱吃的吗?
如此……也好。
该当说,如此是最好不过的了。
若能得母后全心疼爱,阿睿将来的路会走得更顺遂一些。
玉玦点头应“是”,一一记在心里。她心思一转,道:“主子何不也进些朝食?”
段太后絮叨着哲儿爱的吃食,又看到云睿那张素净小脸,心内略宽。
“也罢,进一碗粳米红枣粥吧。”
玉玦面露喜色,急急地奔去小厨房张罗,心道这睿小主子果然是个妙人,太后此刻能吃些东西,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一时间诸般吃食流水般摆上来,五颜六色,煎炒焖炖,正菜小食,粥羹甜品……看得云睿口舌生津,肚皮更是“咕噜噜”叫得没出息了。
“阿睿,尝尝这个。”段太后夹了一筷水晶糕,放在云睿的碟中。
云睿看了看那晶莹剔透的糕点,抬头看了看段太后,又瞧了瞧景砚,没动。这处陌生的环境里,只有景砚是她熟悉的。
“快吃吧!”景砚含笑道。
云睿确实饿了,此时填饱肚子大过天。她于是不再多言,埋头应付碟子里的吃食。
段太后见她大嚼大咽吃得欢畅,沉闷的心境也为之一畅。
“你也没吃朝食吧?”段太后看了一眼端坐的景砚,“陪哀家一同吃点儿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