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这碗软饭有点甜-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乔沐完全不想以后跟他们有什么交集。
  唯有对许知涵是例外。
  当天晚上,她就在图书馆自习室主动找了许知涵:“你手机号多少?”
  意思就是要联系。
  许知涵有些受宠若惊。
  毕竟乔沐算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不论是家境,还是智商,抑或成绩。
  ——许知涵早早就打听过了,这一届文科最高分是自己,而理科最高分,就是乔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们两个分属文科和理科的全国状元。
  之所以说“某种意义”,是因为高考试卷在各地不完全相同。
  但想必,即便是全国统一试卷,她们也当得起“全国状元”的称号吧。
  虽同属全国高考状元,但乔沐的起点显然比许知涵要高很多。而且,从大众思维上来说,理科比文科更能证明智商一点。
  所以,将来的乔沐,成就肯定会在许知涵之上。
  “我没有手机。”
  许知涵站起来说。
  她的脸上,倒是没有任何自卑与羞涩。
  一般来说,这个年纪是最敏感的时候。
  所有同学都有手机,只有自己没有,是应该自卑的。
  更何况,面对的是绝顶白富美。
  然而,许知涵只是平静陈述事实。
  似乎这事实跟她本人无关。
  乔沐对此更是欣赏。挑了挑眉,直接抛出友谊的橄榄枝:“你好,我想跟你做朋友。”
  这样直白的友谊邀请,如果换成别人,一定会激动死吧。
  许知涵还是很欣喜的,甚至有点受宠若惊,但很快平静下来,微笑:“荣幸之至。”
  就这样,两人成了大学时期最好的朋友。
  当然,这“最好朋友”的认定方式,只有她们自己能理解。
  因为她们不像任何学生时期的“最好朋友”那样,一起聊天、一起八卦、一起逛街、一起打饭、一起玩儿……甚至一起约着上厕所。
  她们没那么无聊。
  在别人看来,她们唯一在一起的事情,就是“一起去图书馆”,以及“一起去图书馆”,和“一起去图书馆”……
  除了去图书馆,她们并没有什么交集。
  甚至,话都很少说。
  一般都是各自去图书馆借书,然后回自习室看。
  或者直接带了自己的相关专业书,去图书馆自习室看。
  唯一跟别人的区别,就是她们两个的座位永远占在了一起。
  虽然图书馆自习室并不算拥挤,但能天天占在一起,想必也是用了心的吧?
  所以,她们……应该是最好的朋友吧?
  众人如此想。


第48章 第三更
  当然,众人想得更多。
  比如; 这两个女生同进同出; 却看不上别人。又年纪相当、智商相当。不会是同性恋吧?
  那时候,同性恋的说法还并不普遍。
  就算在二次元; 也是连耽美小说都不普遍,更不用说百合小说了。
  三次元当然就更不普遍。
  但再不普遍,也有个别人接触过这种文化。
  于是; “同性恋”这传闻; 还真流传了出来。
  当然; 只是在小范围内偷偷流传; 因为确实没有实锤。更因为大家都知道乔沐不是他们惹得起的。
  平时同学间小打小闹没什么; 但如果传的这些东西真的影响到人家的形象,人家乔氏集团说不定真的会弄你。
  这“小范围”,刚好就把江沐漓给“范围”了进去。
  江沐漓那时候也不知道同性文化的存在; 直到听到这个传闻,才顿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 女生跟女生之间; 也可以有那种感情啊。
  原来; 同性之间; 不是只有友情啊。
  她终于开始了解:原来; 自己对乔沐的那种奇怪心里; 跟男女之间没什么区别呢。
  江沐漓出身不好,父母是实打实的农民,甚至连打工都不会; 只会埋头种地。
  她的那些学杂费,都是一路拿奖金,才凑够的。
  因为父母除了卖农产品,就没别的收入了。
  刚开始读九年义务教育,还花不了多少钱,无非是些生活杂费。
  进入高中后,一般的孩子就要交“很多”学费了——对毫无其他收入来源的农民来说,高中学费已经“很多”了。但,江沐漓是那年县里的中考状元,被几大高中名校竞相争夺。而她最后选择了不只免她学费、还给大额奖学金的那家。
  她至今都记得,选择的那天晚上,她哭了。因为那家高中并不是最好的。
  在她们县城,最好的是县城一中,然后是一家坐落在镇上的市示范高中。这两所都是最顶级的教师教学资源配置,不分上下。
  但这两所都是公立学校。虽然都是真心实意争夺她这个全县中考状元,但只能免她三年的学费和杂费,然后象征性奖励两千元,其他的并不能答应更多。毕竟她只是个中考状元,并不是高考状元。而公立学校的所有资金都要组织批的。
  但私立学校不一样。
  私立学校只要老板愿意,给多少钱都行。
  那时候的私立学校还不普遍。
  尤其是在农村小县城里,大部分家庭都负担不起私立学校的费用。还是公立学校既好又便宜。
  只有实在考不上公立高中的,才会去私立高中。
  但眼光长远的教育投资人都明白,私立学校是有前景的。
  而想要做大做强,升学率是硬指标。
  所以,那家私立学校的老板很舍得下血本,为了争夺这个中考状元,除了免除所有学费杂费,更直接奖励了十万块钱!
  十万块!
  在那个年代,对于农村人来说,可是天文数字!
  尤其,对于江家来说。
  江沐漓还有个哥哥,每年在外面打工,但挣不着什么钱。
  家里父母的钱除了应付一家人的日常开销,还要给他省老婆本。
  所以,原本江父江母是打算让女儿读完初中就辍学的。
  九年义务教育是没办法,不履行算违反国家政策,他们不敢。但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读完初中就足够了。连她哥都在外面打工,她一个女孩子凭什么大剌剌坐在学校里享受?
  所以,按照他们的打算,是打算让女儿中考毕业后直接收起书包出去打工的。
  就连让女儿出去打工的门路,他们都联络好了。
  隔壁的二堂姐就很好嘛,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挣的钱除去基本吃喝,全都上交父母。一年能给父母挣回两三万呢。
  江家父母眼馋得不得了,已经提着礼物去拜访江沐漓她堂伯了,让二堂姐给带带。她二堂姐也答应了,说江沐漓现在年纪小,挣不着什么钱,但只要节省一点,在外面尽量不花钱,过年拿万把块钱回来,还是可以的。
  一年万把块啊!
  江家父母可乐意了!
  儿子挣不着钱,过些年又等着娶媳妇,当妹妹的不帮谁帮呢?
  所以,他们就直接单方面决定了。
  无论江沐漓哭得多厉害,他们主意已定。
  只是江沐漓哭闹得狠了,他们就会到处说她自私:
  “她大伯大婶,你们来评评理,你们说我们这么辛辛苦苦生她养她,图什么?总不能养出个娇小姐吧!一天到晚就想着去学校享受,那哪成?他亲哥没钱娶媳妇,她不帮谁帮?做人不能太自私你说是不?!”
  当着面也还是说:“二丫头,做人不能没良心,我们老两口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你总得报答吧?不出去挣钱,难道让我们这两个老的养你一辈子?你良心被狗吃了嗦?!”
  江沐漓不答,只是哭。
  他们哪里算“老两口”,也不过才四十岁而已。
  这么口口声声,不过是想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已。
  那时候江沐漓还没接触过“道德绑架”这个词,不知道如何形容她此时的父母,但心里还是看得明明白白的。
  也清楚他们是铁了心不会让自己继续读书的。
  二丫头。
  终究,她只能做农村里的一个“二丫头”。
  一如这些年,虽然她自己给自己取了学名“江沐漓”,家人也依然只知道叫她“二丫头”。
  二丫头,算名字么?
  呵。
  她哥有名字,还是特地找村里算命学生算的,配合阴阳五行,取得十分慎重。
  而她,从一出生,就被叫“二丫头”。
  哪怕是后来上户口,也是被象征性地报了个“江二丫”。
  江二丫。
  呵呵。
  这三个字,成了后来好几年同学们嘲笑她的点。
  一直到后来她长大了些,才给老师重新报了学名:江沐漓。
  江沐漓,这是她自己给自己取的名字。
  沐,取润泽之意。希望自己将来不会再像现在这样,活得饥渴缺乏。是的,什么都缺,对什么都很渴求,因为自己什么都没有。
  而漓,是通“离”。表示自己离开这个落后小村庄的心。
  即便是后来,她依然不后悔自己这个离开的决定。
  “故乡”,写在书上,很美。可她从未怀念。
  生我养我的小山村,说出来总是饱含深情,可她死也不想回去。那个落后的、贫穷的、因为性别而成为原罪的小山村,是她一辈子想逃离的噩梦。
  江沐漓,是她的希望,也是她的决心。
  而唯一通向希望道路的,就是读书。
  读书这条路,最为公平,谁都可以拼一拼。为此,她不惜拼尽全力。
  老师和同学都说她聪明,其实她哪里是聪明?分明是刻苦啊。
  她是没日没夜拿生命在学习。
  全县中考状元,对她而言,得来不易。
  一次次高分试卷、一次次名列前茅的成绩单,让她感觉到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
  可在那一刻,一切都戛然而止。
  虽然知道父母不可能改变主意,但她还是忍不住要哭、要闹。
  不为改变什么,只为发泄。
  而这一切,在那所私立学校向她伸出橄榄枝时,发生了惊天大逆转。
  十万!
  对江家来说,真的是一个天文数字。
  他们就算数学再不好,也算得出来:即便是让女儿出去打工,一年带回来万把块钱,三年也带不回十万啊!
  就算做着做着做成熟练工了,像二堂姐那样,也不过一年拿回两三万,三年还是没十万啊!
  更何况,把她留在身边,她寒暑假和周末还能帮家里做事呢。
  尤其是寒暑假,暑假可以帮忙“双抢”——所谓“双抢”,就是农村种双季水稻的一段特殊时期,也就是两季水稻交接的时候,既要抢收上一季的水稻,又要忙着给下一季水稻插秧。这时间还都很紧,所以俗称“双抢”。从字面上来看,就知道很抢时间了。多个人帮忙,总是好的。
  寒假嘛,可以帮着父母准备过年的相关。
  农村人平时吃喝都不讲究,唯有过年,讲个过年新气象,各种过场都要做足。
  这时候多个人帮忙,自然也是好的。
  所以无论怎么算,都是留在家里划算。
  这样一来,江沐漓才读成了高中。
  当然,这时候江家父母也没想着让她读大学。
  女孩子读大学?开什么玩笑!
  又不是千金小姐!还想上天呢?!
  他们就是想着先把那十万块钱赚了。
  而那所私立学校听说也不怎么好,孩子进去后基本都考不上好大学。他们女儿进去后肯定成绩也会一落千丈。跟一群差学生在一起,还能学出个好来不成?
  到时候,她的成绩差了,也就考不上大学了。
  原本,一切都很完美。
  江家父母非常高兴。
  然而,江沐漓却让他们失望了。
  江沐漓去了高中后,成绩不仅没有一落千丈,反而持续保持全县第一的高分。
  只要是统考,她必定全县第一。
  从来就没变过。
  后来的高考,她也同样是全县文科第一。
  江家父母震惊了。


第49章 第四更
  当然,再怎么震惊他们也是不会让江沐漓读书的。
  之前的十万块钱; 早就在家里给江沐漓的哥哥江国鑫起了房子了。
  打工仔不太可能在城市里落地生根买房子; 还是在村里盖房比较实际。
  将来取个同村或者邻村的女孩子,夫妻两个一起出去打工; 但是把新家建在村里。生的孩子就留在村里,让爷爷奶奶带。逢年过节夫妻俩再回这个家。
  一般都是这种模式。
  所以江家父母也是按照这个模式给儿子准备的。
  当然,按照风俗; 还要给儿子娶媳妇准备一大笔彩礼。
  村里人做什么都穷; 唯有在娶媳妇给彩礼这件事上很高价。
  目前村里的市价是八万; 一分都不能少。
  而且这还只是彩礼钱。
  还有双方摆酒的花销; 都需要男方出。
  所以; 他们家需要准备的钱还多呢。
  怎么可以让一个女孩子都花掉?
  不过,这一次江沐漓并不打算顺从。
  就算是父母不同意,她也会坚定去读书的。哪怕是父母再怎么震怒、哪怕是家人把自己赶出去; 甚至跟她断绝关系,她都一定要去读书。
  大不了先贷款。然后去大学后勤工俭学。
  总之; 这个大学她是一定要上的!
  更何况; 她报考的可是京华大学。哪有考上京华大学还不去的?不可能!
  总之; 这是她实现梦想的最后一环; 她一定不会放弃的。
  她很清楚:只要进了京华大学; 以后的人生; 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这一次,同样是迎来父母的各种痛斥,乃至咒骂。
  因为她现在已经十八了。
  以前自私没良心就算了; 现在十八岁还自私没良心,那这种女儿要来干吗?
  简直是无可救药!
  而且,十八岁了,可以准备说婆家嫁人了。
  娶媳妇那么高的彩礼,江家父母可没准备自己出。在已经有儿子传宗接代的情况下,还冒着超生被抓的危险生二胎,就是想着:如果再生个儿子当然好,儿子嘛多多益善;如果是生个女儿呢,也不错,将来可以收彩礼来贴补哥哥,一儿一女,一出一进,压力才不会那么大。
  所以,现在女儿养到十八岁,是时候发挥价值了。
  还想继续刮家里的钱去读大学?
  不可能。
  双方正在争执不下的时候,“好运”又降临了。
  江沐漓这次还是县城里的高考文科状元,就算在全市,也是排得上名次的。
  虽然跟市一中那样名校的状元学生没法比,但也在全市排进了十名以内呢。这已经很厉害了!
  而且,她还考进了京华大学。
  所以,在京华大学通知书来的时候,那所私立学校和县里教育界领导一起敲锣打鼓就来她家了。
  能进市前十,还能考上京华大学,是整个县城教育的光荣。
  毕竟,现在给孩子请课后家教的越来越多,农村孩子已经渐渐竞争不过城市里家境好的孩子了。他们这种小县城,已经好多年无缘市前十了。
  所以,县教育界特批,不只给江沐漓发了光荣奖状,还一次性给奖励了十万块钱。
  其实,正常来说,是不会奖励那么多的。
  但是考虑到这孩子夺得中考状元时,被私立学校老板奖励了十万,想着县教育总不能比人家私人老板抠,所以特批给发了十万。
  也算奖励这孩子的难得。
  ——三年前她为了十万块钱宁愿去一个不入流的私立学校,也不去县城一中,足见她家境困难。家境困难的优秀学子,本来就已经给被更多关心鼓励的。
  与此同时,县领导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典型,所以各大组织还对她进行了报道。
  核心主题是:贫困家庭里走出的金凤凰,勤奋努力改变命运。
  给江沐漓塑造的形象是:一个贫困家庭的懂事女孩,不只在学习上十分勤奋,还非常懂事。中考后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给父母分忧,宁愿接受私立学校的巨额奖金邀约,去了私立学校读书,跟一群成绩很差的学生在一起,不只没有被同化,还带动得学校的读书气氛越来越好。最后在高考中更一举夺得全县高考状元!
  这样的形象,无论是对外宣传、还是向上汇报,都是很完美的。
  对于这样的形象,县领导当然十分关注。
  江家父母想再不给她读书,是不可能的。
  农村人不敢真的跟官家硬顶。
  在他们看来,县领导就是官,是不能得罪的。既然当官的已经下来关心江沐漓的学习了,而且是冲着京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的,他们当然不敢再让她辍学。
  还好,江沐漓就读的私立高中,也敲锣打鼓送来了巨款。
  这一次,是二十万。
  这是真壕了!
  当时,县领导和私立高中的老板一起从车上下来,一个拿出十万,一个拿出二十万。
  前者还是特批的“巨款”。
  可以想见当时县领导的脸色有多难看了。
  咳咳,抠。
  私立学校的老板笑得很甜。
  他是真的心甘情愿。因为这笔钱其实算是给自己学校打的广告,让所有中考高分学生和家长们看看:成绩好的学生,去他们学校也一样很好,而且还能拿很多奖学金哦。
  这个小县城里,大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