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钗黛]咸猪手,蟹黄酒-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跻晕侵皇俏扌闹В钡胶罄此幌慕鸸鸶铣黾颐拧⒀︙词佣患氖焙颍胖溃飧龈绺纾匀绱耍降男置弥澹峙乱彩撬幌崆樵妇佣唷�
如今薛蟠口口声声说打探到香菱下落,又说倘若知道实情,绝对不会抢,如何如何,名为兄妹友爱,其实却是一种挤兑。正如她怀疑宝玉因薛蟠告密挨打,薛蟠反过来挤兑说她一心想嫁宝玉,故而才有意维护一样。若不是他背地里说了些话,薛姨妈怎么会无缘无故认为,她看上了香菱?
但这样的母亲,这样的兄长,却是她必须竭力筹划、想要保全的人。亲情不是那么容易割舍的。想到这个事实,宝钗心中更觉沉重。
“哥哥说笑了。”宝钗道,“的确,我曾暗助香菱私逃,但那却是为了哥哥着想的一片心。眼下哥哥尚未娶妻,房里放一两个人,自是没什么,可若是要光明正大地纳香菱为妾,岂不是生生打了未来夫人的脸?后宅岂能安宁?香菱既然生得这般美貌,又如此动哥哥的心,自然不能留在家里。故而香菱苦苦哀求之下,我才甘冒奇险,助她逃了出去。”
薛姨妈啧啧做声,向薛蟠道:“你也听听你妹妹的这张巧嘴。原本是她的不是,这一番说下来,倒似是她为了咱们家着想的一片苦心了。只是如今也不消和她理论太多,横竖咱们都笨嘴拙舌的,单论辩,是辩不过她的。横竖香菱的住址你也打探到了,不如跟你琏二哥说了,一个条子递到衙门里去,捉了她,问个逃奴之罪,难道还怕官府审问不出她们二人的私情不成?”
薛姨妈纯粹是气糊涂了,说话完全不给宝钗留情面。漫说宝钗对香菱只有姐妹主仆间的情谊,退一万步说,就算宝钗果真和香菱有暧昧,薛姨妈这个做人母亲的也该从中遮掩,免得坏了姑娘清誉,而非不顾一切,由着官府审问,大肆张扬。
其实薛姨妈是薛家主母,当年薛父撒手人寰之时,既然肯将一切托付于她,她基本的事理却是通的。但随着宝钗日益长大,薛姨妈孀居既久,心思也越发阴晴不定起来。薛父当年何等看重宝钗,她却各种看不惯。
只是宝钗对于薛姨妈的责难和薛蟠的糊涂也已经习惯了。她今非昔比,再不是那个任由薛姨妈辱骂责打的深闺小姐了。如今整个京城谁不知道薛家大小姐做生意的本事。虽说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为低贱。然而一样东西做到了极致,便自然而然显现出不凡之处。整个京城但凡有些见识的人,又有谁会不认可薛家大小姐的非凡之处呢?故而这个时候薛姨妈再胡搅蛮缠,再泼妇般打骂宝钗,再肆意泼脏水,却是不行了。她动手之前,她身边的丫鬟婆子都会忍不住劝她。
“母亲,哥哥。”宝钗面不改色地说道,“你们须听我一句,此事万万不妥。一来香菱的卖身契,我早已还给她了,她再不是逃奴身份。二来长公主殿下和香菱也是常见面的,长公主殿下过几日还要我带香菱去赴宴呢。这个时候琏二哥若给衙门递了条子,岂不是打了长公主殿下的脸,得罪了人?”
“你——”薛姨妈一时语塞。她这才想起来,宝钗已经和长公主殿下搭上了关系,长公主还亲自跑到贾府里,交代薛姨妈,道说不要为难了宝钗。
“好啊,现在你长大了,翅膀硬了,学会拿长公主来压人了。不过一个死了老公卖了夫家的皇室女,讨了太上皇、皇太后和皇太妃的恩宠,就敢作威作福,称起长公主来。谁不知道她那点毛病!宝钗,你拣高枝抱大腿跟着她,将来小心声名狼藉嫁不出去!”薛姨妈气得浑身乱颤,大声说道。但是她也只能这般了。她对于长公主再怎么看不起,也不敢在公开场合说了出去。诚然,京城中人皆知长公主的私德并非那么完美无瑕,但若公开说了出去,那可是了不得的罪过。
宝钗心中悲凉,面上微笑,屈膝行了一礼:“女儿突然想起过几日赴长公主宴时候的礼单尚未打点妥帖,这便回房去了。”说罢,竟不与薛姨妈和薛蟠二人纠缠,带着众丫鬟回屋去了。
她一片苦心为了薛姨妈和薛蟠,事无巨细皆需要反复筹谋,哪里有空粉饰面子上的太平?
留下薛姨妈和薛蟠两个人面面相觑。
薛姨妈低声骂了一句,向薛蟠道:“死丫头攀上了长公主,自以为翅膀硬了,想飞了。”
薛蟠唉声叹气:“妹妹这般不学好,名声坏了,将来嫁不出去,可怎么是好?便是给我说亲时,人家一打听,咱们薛家名声也不好听啊。”心中却在遗憾着,似香菱这样美貌风致的姑娘,落到长公主手中,只怕别人是消受不得了。
可怜他薛蟠惦念了几年,听小厮说看见一个模样长得像香菱的人进进出出,心中留意,派了人跟踪了许久,原本指望跟宝钗摊牌后一举将香菱夺回,如今却是全无指望了。
薛大呆子再骄纵蛮横,再霸道,却也知道,京城之中,有的人是不能惹的。他虽然因为看不懂眉高眼低,读不透暗流涌动,闯下不少大祸,但却不会主动往铁板上踢。
薛姨妈却冷笑一声,道说:“无妨。你的亲事自是要紧的。你放心,如今便趁你妹妹的名声还未败坏干净,将她嫁掉,不会耽误你娶亲。”
薛姨妈这般说着,心中却想起了宝钗的嫁妆。其实薛父初亡之际,为宝钗留下的嫁妆丰厚,何止十万,但经了薛姨妈的手,许多田产庄园并铺子以及贵重头面等物,已是减了不少。怎奈宝钗善经营之道,嫁妆里区区一个小铺子为她生息无数,而薛姨妈将那原本值钱的东西压在手里,这几年却折损了不少。此消彼长之下,她看宝钗的嫁妆,心中难免又热络起来。
宝钗说过几日要带着香菱参加长公主的宴会,自然只是一种托辞。不过她也怕哥哥薛蟠不管不顾,私闯民宅,将香菱掳了去,忙给香菱重新买了一处宅子,原来那处宅子就送了孙穆和姚静。几日里先是在衙门里过了契书,接着又将屋子墙壁重新裱好,翻修一通,紧接着是搬家,忙了个不亦乐乎。
正忙碌间,起先被宝钗苦心孤诣设法救下的金陵冯渊又打发婆子来探望她。宝钗敷衍了几句,方知道原来冯渊已经进京来了,苦苦哀求着非要见她一面。此事于理不合,宝钗哭笑不得之余,自是推却了。
莺儿暗地里却向香菱言道:“原本听说那个什么冯渊是好男风的。如今看来,也不尽然。先是要买了你,郑重其事地过门,如今却鬼迷心窍,缠上了我们家姑娘。当真不知道天高地厚。”
香菱不安道:“都是我的过错。如今却如何是好?”
第119章
宝钗却没有闲工夫管这些。她实在是忙得很。
给香菱选定的住处却在绸缎庄的后头,和绸缎庄相距不远,离刘姥姥和孙穆的住处也不远,这样一旦有个什么事,也好互相照应着。但香菱和服侍她的丫鬟智能儿不过住了两三日,就哭着来寻宝钗,说她夜里着实害怕。
宝钗无奈之下,想起孙穆的老姐妹赵芳,便请赵芳来陪她。似赵芳这等在京城讨生活多年的人自然是见惯世事,尝遍辛苦,莫说不怕走夜路不怕黑,只怕就是有只鬼站在她面前,她也不会轻易吓晕了过去。——一直以来,赵芳怕得都是人。在这等见惯世事的人眼中,人从来都比鬼可怕。
此事刚刚忙完,莺儿娘那边又传过来消息。自那日宝钗看过了那处颇有潇湘馆风格的园子后,就委托莺儿的哥哥全权处理此事。莺儿娘传话过来说,那园子的主人已经同意出售,只是要价比市价高了一成。宝钗何曾把这区区几十两银子放在眼睛里,当下催促着换过了契书,又紧锣密鼓开始大兴土木,到底要将那些太湖石和奇花异草尽数铲除。莺儿苦劝不住,只得由着她去了,却留了个心眼,私下里说动负责此事的哥哥,将那些太湖石和奇花异草移到了自己家的后院。自宝钗的生意蒸蒸日上,手头有大把银钱以来,莺儿家也颇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势,在京城中买了三进三出的宅子住着,只在当差时赶到薛家伺候。故而太湖石虽多,后院也堆放得下。
茜雪先前已同陈义家的小三子议亲。小三子自被宝钗授命接手绸缎庄以来,兢兢业业,颇有长进,茜雪一嫁过去便也算是掌柜娘子,故而一家人十分得意,向着宝钗千恩万谢。茜雪家原是贾府里贾母的人,从前宝钗有个风吹草动,少不得向贾母知会一二的,如今既打算嫁给宝钗家的家生子,明知一家人的卖身契必然会被贾母做了顺水人情,全部转给薛家的,故而更是分得清轻重,对宝钗忠心耿耿,便是宝钗有什么出格的筹谋,也有意掩饰,并不向贾母那里提起。
茜雪和小三子眉来眼去,往来经年,对各自的人品相貌大抵也都如意,故而茜雪家和陈义家几乎是一拍即合,婚事筹办得极快。几个月前下了定,如今已是要成亲过门了。宝钗身为茜雪的主子,少不得费些心思,为她添箱,陈义和小三子都是她手下得力的忠仆,少不得趁了这个机会,千金买骨,大肆褒奖。故而这一对新人的婚事之中,她过问之处甚多,每每事必躬亲,劳心劳力。几下夹攻之下,短短几天下来,整个人就有些憔悴。
莺儿看在眼中,难免有些心疼,不由得劝道:“姑娘也该保重些。若是忙不过来时,便该提拔几个人,分担分担才是。”
宝钗叹道:“我何尝不知。只是咱们家人丁单薄,能用的已是都用了。急切间却从哪里寻帮手?”想了想又道:“你家可曾有什么哥哥、弟弟、堂表兄弟赋闲在家?”
莺儿摇头道:“我哥哥现领着姑娘翻修园子的差事,也是每日里忙得脚不沾地呢。其实以他的性子,做这个,却是着实有些捉襟见肘。”
宝钗也知道做工程上头的事情,是大有藏掖的。莺儿哥哥是个老实人的性格,要他跟这些滑头相处,着实为难他了。只是想来翻修一个园子的工程量并不大,手头实在无可用之人,故而命他勉力为之。如今来看,进度缓慢,却也是无可奈何了。
这般正计较间,忽有一日,却有一个贾府旁系血亲唤作什么廊下芸儿的手持贾宝玉的帖子前来寻她。宝钗细细这么一盘算,这什么廊下芸儿不就是贾芸吗?
说起贾芸来,也自有一番曲折处。此人父亲早亡,母亲软弱愚蠢,家里头的家业被舅舅卜世仁趁着贾芸年幼无知时,给半骗半要,糟蹋尽了,堂堂贾府血亲,平日里没个什么营生,偶尔厚着脸皮去舅舅那里打秋风,却被奚落。
说起来贾芸也算是胆大心细有办法的人了。
跟他同辈的还有一个唤作贾芹的,母亲甚是有能耐,搭上了王熙凤的路子,在大观园建成之后,替儿子寻了个铁槛寺的管事,每月里大把的银钱自手中过,揩油克扣中饱私囊都是寻常之事,日子过得甚是舒坦。
贾芸却没贾芹那么好命,母亲五嫂子一味偏听偏信自家兄弟,在人前又畏手畏脚,懦弱不堪,对贾芸的事是半点也出不上力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贾芸素知自家母亲无能,也就没指着她去奉承王熙凤,联络感情。他仗着头脑灵活、嘴巴甜,跟本家的贾琏搭上话,想揽一两桩事情未果,不期然却跟贾宝玉偶遇,厚着脸皮强认了贾宝玉当父亲。前世里贾芸跟贾宝玉聊了几回天,发现贾宝玉无心经济仕途,压根帮不上他的忙,就转走了王熙凤的路子,此后揽了大观园种花种树的活计,渐渐进入荣国府视野。
宝钗对贾芸印象深刻,倒不是因为他种花种树有多么在行,奉承荣国府头脑人物有多么了得,而是看明白此人是个讲义气的。前世里宝钗记得很清楚,贾芸明明知道贾宝玉是个绣花枕头,帮不上他什么忙,但到底认了父亲,故而揽了种花种树的活计,手头有了小钱之后,还利用职务之便,送了几盆白海棠到怡红院,给贾宝玉赏玩,以全父子之义。其后贾宝玉于狱神庙落魄之时,更是有仗义探庵之举。
只是屈指算来,此时贾芸早已揽下了大观园种花种树的活计,手头已是宽裕起来。他不忙着鞍前马后伺候王熙凤,拿了贾宝玉的帖子到这里来做什么?
若论家境,贾芸虽然手头逐渐宽裕,却也比不上莺儿家鸡犬升天式的殷实。但是他好歹是贾府旁系血亲,也算得是年轻的主子,偏有不是似贾宝玉那般喜欢在女儿堆里厮混、凡事不讲究规矩的。宝钗细思了一阵子,欲要莺儿娘在旁代为传话时,又知贾芸实在是个灵巧人,怕其中有什么话,把意思传岔了,思忖之下,最终决意亲自相见,便带了莺儿隐在屏风后头,细细问他来意。
贾芸却实在是个乖巧人,深深低着头,一副甚守规矩的样子,说话恭恭敬敬,颇为机变,却又不失诚恳。
宝钗问了他几句,便知贾芸是一片好心。贾芸如今主管着大观园种花树的工程,和工匠们混得极熟,偶然听工匠们谈及京城有名的薛大姑娘出面买下一处园子,正大兴土木,那主事的人不善这个,难免被人哄骗了去。贾芸肚子里思量了一回,便意欲来宝钗这里卖好,结个善缘,遂巧言说服他认的便宜父亲贾宝玉写了帖子。
莺儿也站在屏风后头听着。那大兴土木却被人哄骗的主事之人正是她哥哥,刚听了一句就急了起来,差点要冲出去问个究竟。
宝钗忙握住她的手,示意不要她轻举妄动,又跟贾芸说了几句话,发现贾芸竟是个不嫌事多的。眼下大观园的种花木工程已近了尾声,王熙凤曾经许诺过给贾芸的办烟火的大宗尚无踪影,他便想试试看,在宝钗这里是否能寻个什么活计。
贾芸此举也算是雪中送炭。莺儿的哥哥因生性老实,不善和做工程的人打交道,勉力为之,深知力有不逮,已是同宝钗请辞了许多回。如今贾芸既然有意揽下,宝钗便问了他几句,见他谈起花木诸事来颇为靠谱,遂将此事托付于他,又令莺儿哥哥从旁协助。
这番刚刚送走了贾芸,转头却看见莺儿一脸若有所思的神情,宝钗不由得乐了:“傻丫头你整日里跟着我进进出出,也见过不少世面。难道见了个略靠谱些的爷儿们,竟是有意嫁人了不成?从前是谁一直说要跟着我一辈子的?”
莺儿却摇头道:“这个人……这个人我是见过的。他和怡红院的小红似乎有些暧昧,看起来并不是什么好人。”
宝钗便笑了。她前世里曾亲眼在滴翠亭撞见过小红私相授受之事,对于这段却也是知道的。“无非是私相授受而已。其实看开了,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宝钗说道,她的心境却已经和前世截然不同了。
“不过,你这么一提,我却想了起来。其实细论的话,小红也是可用之人啊。”
第120章
以宝钗前世知道的情况来看,小红的际遇其实也颇令人唏嘘。
小红是贾府里的家生子,林之孝家的女儿,原名红玉,因为要避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讳,故而改名称作小红。
林之孝在贾府中管理田房事务,原本也是个颇有头脸的管家,只不过为人不善言谈,不为贾府主子看好。王熙凤就曾经说过林之孝两口子“都是锥子扎不出一声儿来的”。
但实际上,林之孝夫妇颇有才干,为人也公允。譬如说,大观园修建成之后,其他人家都卯足了力气为自家子女谋求好差事,攀高枝,他们身为贾府颇有头脸的下人,却只叫女儿小红进了怡红院当了一个三等小丫头,每月领着五百月钱。
后来因为元春懿旨,贾宝玉选了怡红院,小红也是个伶俐有心气的,本以为可以从此向上爬,不料宝玉房中的几个大丫鬟严防死守,竟是连接近主子贾宝玉的机会都没有。后来据说是因为口齿伶俐入了王熙凤的眼,滴翠亭事件后不久,就被王熙凤要走了。
宝钗本以为到了王熙凤麾下,小红或许会有所建树。然而其后不知道为什么,却一直没有大用。王熙凤依仗的亲信,依旧是平儿、丰儿、彩明那些人。
到了最后,荣国府树倒猢狲散,小红辗转嫁了贾芸,两人都算是有始有终的讲义气的人。
宝钗也是直到这时候,才摒弃了从滴翠亭时候开始的对小红的成见。倘若小红一直循规蹈矩,不敢做半点破格之事的话,其后又怎会有什么好姻缘呢?可见遵循这所谓的妇道、妇德,在太平盛世、清平之家,固然能够得到众人嘉许奖励,可若是到了乱世,飞鸟各投林的时候,妇道妇德就会成为束缚女子的枷锁。宝钗自己又何尝不是被这重枷锁所束缚呢?
眼下小红却尚未被王熙凤要走,应该还在贾宝玉的房中蹉跎岁月。贾宝玉这个人,固然怜惜女儿家,但是其实却是叶公好龙。
他常说什么女孩子未出嫁前是颗宝珠,出嫁后就沾惹了许多不好的毛病,临到老时,竟不是宝珠,却是鱼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