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求生记-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路面被可旺他们踩得已经有些烂了,又湿又滑的,就连志文自己都不得不小心应付,平地上摔一跤,滑出去一截路没什么事,在这里可能就会丢掉小命。

    几人就这样小心翼翼地前进,在走了差不多一百多米的距离时,终于到了尽头,一片还算平坦的斜坡在就这样展现在他们眼前。

    黄四等人急不可耐地沿着脚印追了下去。

    而志文却转过身,看着来路和对面的关隘,突发奇想,要是在路的这边再修一道关隘,那才真的是固若金汤了。

    想想看,敌人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打下第一道关隘,关隘后面却是这种有些坑人的小路,不好说还会被自己人挤了掉下去几个。

    等他们再走到这里时,发现又是一个这么险要的关隘,会不会被虐哭?

    而且这么窄的路,人再多,都是关隘上的活靶子。

    想到这里,志文禁不住乐了,就这么办,尽快在这儿再修一座关隘。

第189章 困不死的营寨() 
两天后,天意外地晴了,雪后的蓝天显得格外得碧蓝清澈。

    涿鹿山上,人身鼎沸,格外热闹。

    定国、宋献策以及小捷,先后带着人到达。

    “哥,咱们有房子住吗?”囡囡才见到志文,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有有有,咱们都有。”志文当时对她说有房子住,是给囡囡个念想,自己也好脱身,早已做好了真相大白时被囡囡埋怨甚至惩罚的准备,没想到被他说中了,现在真有房子住,当然,没那么好就是了。

    “有炕睡吗?”妞妞问道。

    “呃,这个就不清楚了,房子在那边,你们自己去看吧。”

    那天早上,在可旺的偷袭之下,这一群人数不超过五十人,男女皆有的土匪,完全没有任何悬念的就全部被拿下了,事后检查,除了三人各有一把刀之外,其他人就只有长棍,更多的还是锄头铲子等农具。

    与其说他们是土匪,还不如说他们是山民。

    黄四自告奋勇前去招揽,这些人大多默不作声,领头三人则觉得自己大意而被偷袭,有些愤愤不平。

    黄四在征得志文的同意之后,向他们许诺,只要入伙,每人先发五斤粮安家,以后也都有活儿干,饿不着。

    当志文和可旺等人真的扛着粮袋放在他们面前时,所有人都激动了,领头的三人纳头便拜,自此,算是收服了这群涿鹿山的土著。

    志文知道粮食是个诱惑,但能有如许威力,还是大大出乎他和黄四的预料,他们不是才劫了一批粮么,才几天工夫,又没了?

    一个名为柳才的头领主动解释了缘由。

    他们原本都是附近的山民,以种地、打猎、采摘山货为生,只因无法承受朝廷越来越重的赋税徭役,不得不进山为匪。

    家中剩下的就是老父老母,放心不下老宅,仗着年纪大,可以免除徭役和部分赋税,勉强苟活。

    而这也是他们耳目灵通的原因,方圆上百里地的人,都和他们沾亲带故,都能为他们传递讯息。

    落单小商队的情况被有心的山民看在眼里后,不断报到他们这儿,所以他们能了如指掌。

    当然,这些消息不是白拿的,而且山下多半还有亲人,谁也不愿看着亲友挨饿,所以每次劫了粮,大半都要分出去。

    这回也同样如此,他们所剩不多,眼瞅着就又要断粮了。

    现在志文给他们现场发粮,还允诺以后有正经营生,谁还愿意与志文他们为敌。

    山民们聚居之处不出志文所料,离路口并不远,这里没有寨墙,没有寨门,没有聚义厅等土匪山寨必有的建筑,与其说是土匪山寨,不如说是一个普通村落。

    有的是高矮不同,大小不一的几十座房屋宅子。

    房子不少,是因为周围山民来报信儿,来探亲,来拿粮食,躲避官兵衙役,难免会呆上几天,为了让大伙儿都有个住处,他们就陆陆续续地建了不少,反正地方不小。

    只要亲友不一窝蜂地跑来,房子其实空的不少,足够志文、囡囡、小捷、可旺、孙大夫等这些最核心的人员住下,只是少年们和难民们就不够了,得先搭窝棚将就下。

    志文大致转了一下,这片山虽然险峻了些,大一点的平整之处,就是目前这个小村落,但地方够大,就是住上几万人都没问题。

    难民和少年们只能暂时先安顿下来,开春后再慢慢建房。

    当然,这么好的地方,不可能全部拿来住人。

    志文已经想好了,山顶还是单独划出来,作为洗羊毛的场所,村落及其周围则是住人的地方,上限是五千人,目前虽然人数还不够,但以后就只能是亲近之人才能呆在涿鹿山,再多的话,就只能在关隘外面住了。

    其他空地,除了弄个操练的场所外,可以种粮。

    至于路口那座关隘,柳才他们也不知其由来,不知什么时候被某个山民发现的,知道的人一直不多,因为这里十分隐蔽,关隘又是唯一进出口,这几年渐渐成了没有活路的山民们最后的去处。

    柳才说,他落草之后,看着关隘有些残破,还组织大家修缮过。

    “涿鹿山这么险要,可能是某个前朝在这里修的营垒吧。”宋献策猜测,只是不知什么原因,就只修了个关隘,想来没多久就被放弃了也说不定。

    “哥!快来,有炕。”囡囡的声音从旁边一座房内传了出来。

    志文推门而入,屋内一大群人争先恐后地都想往炕上趟,可旺个高力大,一个人占了一大片,谁都拉不起他来。

    妞妞没有抢到位置,有些气急败坏,“大柱,你再不起来我可挠你痒痒了啊。”

    “挠痒痒也不起。”可旺把身子缩成了一团。

    孙大夫年纪大,自然不可能和小辈们玩闹,在一边看着好笑,上去拍了一下可旺的屁股,“行了,可旺,又没生火,炕是冷的,你躺着作甚?”

    “义父,你就让我躺会儿呗,快一年没睡过炕了,尽睡地上,我这腰都睡酸了。”可旺嚷嚷着。

    “臭小子,你才多大,腰就酸了。”孙大夫笑骂。

    “哥,进来,我让你躺一会儿!”囡囡早早地就占了一个位,看见志文进到院里,想要起来让他。

    “不用了,你多躺一会儿。”志文没有进屋,就站在院里看大家打闹,有房有炕,再看看灶房,有锅有灶,嗯,这才是家啊。

    “志哥,志哥!”正感慨着,听到黄四在叫他。

    “这儿呢。”

    闻声进到院子里的,除了黄四,还有马二和柳才。

    “小志,老柳带我们去看过那条溪了,水不错,就是小了些,他们原来几十个人没问题,现在恐怕有些不够用。”马二喜气洋洋地抬手擦了把汗,他这不是热,是兴奋。

    “去找老李,让他安排人在旁边挖几个大坑,蓄满水,省着点用,应该没问题。”这个问题志文早想过了,既然有水,就不能让它白白流走。

    这下齐了,志文觉得,就算外面有千军万马,只要攻不破关隘,山里有水有粮,那是困不死自己的。

    对了,人多的话山上柴禾可能不够,不过有志文在,那就不是问题,以后再建几个仓库,把柴禾堆满,就算他不在也没事儿。

第190章 冬日午后() 
“来啦,老柳叔?”十一和一个老者打招呼,“粮领了没?”

    大中午的,他懒洋洋地躺在台阶上,边晒太阳,边啃着饼子。

    “领了领了。”老者乐呵呵地走过来,肩上扛着一个装了半满的麻袋,“大当家的真是仁义,还什么都没做呢,就发粮给咱们了。”

    这老者正是十一他们初出太行,先在村里向他打探消息,后在市集又巧遇的老汉,说巧不巧的,他还是原来涿鹿山三大头领之一…柳才的父亲。

    “就数你积极,老柳叔,其他乡亲还没到呢,你那柳家村离这儿可不近啊,难得您老腿脚这么便利。”十一打趣道。

    志文为了进一步稳定涿鹿山原来这些人的人心,又宣布,凡是他们的直系血亲,都可以到山上来领三斤杂粮,其他亲友也可以领一斤粮。

    这样做既是为了收买人心,也是为了让原来这个庞大的情报体系尽快地运转起来,这些山民愿意通风报信,固然有部分原因是能分到粮,但其中的血缘关系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现在涿鹿山一下子涌入这么多人,做主的人也换了,亲情关系势必淡薄了不少,那么,适时地用财物奖励刺激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领粮不积极,思想有问题。”柳老汉来到十一旁边,就势坐下,拍拍口袋,心中很是满意。

    三斤粮可不算少了,要知道,最近一次劫的粮,分到手中还没这么多呢,毕竟不是大商队,能有多少粮食。

    那十多只羊也就是每人沾了些油荤,过了下嘴瘾而已。

    柳老汉伸脚在十一脚上踢了一下,“咋了,十一,怎如此惫懒,你以前可不是这模样,黄四呢?”

    新来的这伙儿人,他就认识十一和黄四,以前处得也不错,对他俩有种亲切感,这时见十一的状态似乎不太好,不由得有些关切。

    “病了,提不起劲儿。”十一说道,“黄四哥还不如我呢,这会儿躺在炕上,只能喝点高粱糊糊。”

    “哟,病的人是不是挺多的?这么好的天气,村里村外也没几个人走动的。”刘老汉问道。

    “病的人是挺多的。”十一回答。

    “你们这是水土不服。”刘老汉断言。

    。。。。。。

    “这不是水土不服,”孙大夫声音暗哑地对志文说道,“放心,也不是瘟疫什么的,就是长期劳累,现在一下子闲下来,有些不适应而已。”

    自从进了涿鹿山,才几天工夫,人是成片成片地病倒。

    小英娘和囡囡她们三个丫头,还有小捷、宋献策、小林等人,此刻都躺在床上发着烧,少年和难民们病倒的也不少,包括孙氏父子也不太舒服,两人是强撑着给大家把脉看病。

    就是志文也觉得自己这两天异常疲倦。

    可旺或许是在路上病过一场,有些抵抗力,没见他有什么异常。

    定国算是个特例,病得最晚,喝了孙大夫熬的一碗药,睡了一觉后,就又生龙活虎的了。

    还好在太行山中之时,孙大夫带人采了不少药,志文也和小捷出了几次山,到附近乡镇甚至县城买药,药材现在是不缺,不过这次病的人这么多,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此时志文他们几个没生病的,加上原来涿鹿山的柳才等人,都在一起,帮着孙氏父子二人熬药。

    听了孙大夫的话,志文稍稍放心,他是见囡囡发烧,典型的关心则乱,现在静下心来,其实这种现象也算正常。

    这些人在外面走了快一年了,其间经历了酷暑、严寒、疾病、饥饿、劳累等等,就算后期跟着志文能不挨饿,但身体终归是有些亏虚。

    之前要赶路,脑子里那根弦一直紧绷着,现在有了自己的地盘,人一放松,病就来了。

    。。。。。。

    “十一,你给老汉说说,这大当家的到底多大?”柳老汉挺好奇。

    志文今年其实才九岁,不过一直锻炼,营养也跟得上,这一年多的时间,身子骨是蹭蹭往上蹿,已经和一些身材矮小的汉子差不多高了,只是面相还嫩,看上去最多十三四岁的样子。

    其实不光是他一人这样,其他人包括后来找的孤儿们,个子都拔高了一截,特别是可旺,已经和他义父孙大夫差不多高了。

    “你猜猜?”十一挤挤眼睛。

    “看那个头,应该有十六七了吧,可看面相,就只有十四五的样子,老汉可猜不出了。”

    “嘿嘿,我也不知道。”十一笑道。

    这次到了涿鹿山之后,孙大夫和李智连那名义上的领头人都不愿意做了,执意把志文从幕后推到台前。

    其实不仅少年们都知道志文才是真正的话事人,难民们大都也心里有数,志文也就不再推脱,这次让山民们来领粮,也算是一个认识他的契机。

    只是志文年龄实在太小,让人知道了未免有些不妥,知道他底细的,最亲近的那几个人,都有意无意地替他隐瞒,他的年龄算是一个小秘密。

    “你小子。”柳老汉高高举起手,最后轻轻落在十一的头上。

    “对了,老柳叔,你可别叫大当家大头领什么的,志哥不喜欢这样叫他。”十一提醒道。

    “那我们该叫什么?”

    十一抓抓头,他也有些迷惑,“像我和黄四哥还有你儿子柳大哥,都叫他志哥,马二哥跟他跟得早,年纪也大,叫他小志。”

    柳老汉傻眼了,这两个称呼他都不合适啊。

    “要不你叫他公子,或是少爷吧。”十一说道。

    “公子!少爷!啧啧,”柳老汉叹道,“这可不是山寨头领的称号啊,你们不打算开山立柜了?不立旗号了?”

    “立什么旗号,”十一说道,“志哥说了,咱们不做土匪不劫道,要立什么旗号!”

    这个问题,在攻下涿鹿山之前,黄四和十一就问过,被志文断然拒绝了。

    开什么玩笑,他现在就想躲起来,默默地积累财富,壮大实力,现在陕北那些造反头子还没什么名气,在这么敏感的地方开山立旗,那是公然挑衅边军,挑衅朝廷,是找死的行为。

    “真不劫道?不立旗?”柳老汉有些不信,这么多人啊,吃啥喝啥?

第191章 没人会种的东西() 
“真不立旗?”一间屋内,柳才也在问志文。

    心里有些可惜,这涿鹿山的名儿还是他取的,上古炎黄二帝与蚩尤的那场著名战役据说就发生在这一带,柳才读过些书,灵机一动就把涿鹿用在这山名上了,也算是他们之前劫道用的旗号。

    “不立了,柳大哥,咱们以后做正经营生,这匪号对咱们是有害无益。”志文耐心解释,按老宋的说法,要学本朝太祖,高筑墙,广积粮,不称王。

    倒是涿鹿这名儿不错,以后弄个公司,不,应该是商社,就叫涿鹿商社。

    正经营生?什么正经营生养得起这么多人。

    柳才心里直犯嘀咕,和他爹柳老汉想的一样。

    别看志文答应他们的就是做正经营生,可真正吸引他们的是粮食,对志文所说的并未放在心上,在柳才看来,能像他们那样,只劫粮,还不伤人,就算不错了。

    志文笑而不语,知道他不太相信,以后他自会知道,这毛衣毛布的生意一旦做起来,利润到底有多大。

    就算现在什么也不做,系统仓库里的粮食也够全部人吃上将近一年的。

    况且他还有三大神器呢,他之前在自己田里种下的已经快要收获了,等开春就在附近山上都把它们种上,用不了一年,志文相信粮食不再是问题。

    想到这里,志文不露痕迹地掏出一只红薯和一个土豆,“柳大哥,这东西你认识吗?”

    玉米志文没有拿出来,那玩意儿据说费水,现在水源紧张,以后再说罢。

    柳才摇摇头。

    志文也不奇怪,向他解释道:“它们俩啊,易种,耐旱,产量还高,以后粮食咱们是不愁的。”

    柳才狐疑地从志文手中把东西接过去,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看,“这玩意儿能吃?志哥,你会种吗?咱们可是见都没见过,谁都不会种。”

    志文抬起下巴,刚想点头,却突然想到,自己所谓的种田,都是用意念把种子放到田的上方点一下就完事儿,后面就只管等着收获了,可在现实里种田,他哪会啊?

    坏了,光有种子,却不会种,这可咋办?

    志文眼珠转了转,看来得找些庄稼把式问问,看看他们会不会种了。

    想到这里,志文头又痛了,现在缺人啊,一个个的都病倒了,只能先问下李智,看他知不知道难民里的种田好手,然后自己一一去问了。

    可旺和定国,一个没病,一个病已经好了,可是也忙得很。

    一天后,志文垂头丧气地回到自己屋内,没人见过,也没人会种。

    倒是有人说,看这两个玩意儿,应该都是长在土里的,可以埋在土里试试,看能不能自己长出来。

    志文自然知道红薯和土豆长在土里,可却不愿让人就这么埋在土里试种,要知道,如果失败了,很可能就是耽误一年的收成。

    看来,只能这样做了。

    。。。。。。

    “什么?你要去京师?”喝着高粱糊糊,病仄仄的小英娘声音突然大了起来。

    志文他们这一帮子人,住的地方都挨在一起,吃饭还是和以往那样一起吃,只是这几天小英娘和囡囡她们都病了,做饭的重任就落在了志文、可旺和定国三人身上,他们仨儿做的饭能是能吃,这口味嘛,就有些欠佳了。

    “小志啊,你是真闲不住啊!”小英娘忍不住低声抱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