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求生记-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神医,小志和八千咋还没回来啊?”小英娘有些焦急地问道,这时太阳已经落山,夕阳的余晖映红了半边天空,眼看天就要黑了,大家都知道夜里是不摆渡的,危险。

    今天一大早,一场规模空前的过河行动就开始了,力哥他们总共凑了一百余条各式各样的船只,开始分批次地送这两千余人过河,好在有定国和可旺带着人维持秩序,倒是忙而不乱。

    现在在河西还剩几百人,都是最核心的成员,还有孤儿,全是为了等志文和八千而留下的,可旺倒是对志文毫不担心,带了一部分人员过河维持河东的秩序去了。

    “没事儿。”孙大夫说道,“小志的本事你还不知道么?”

    “我就是担心他俩来晚了,今晚恐怕过不了河。”安全方面小英娘还真不担心。

    “这就不用宋大嫂操心了。”力哥说道,“你们就安安心心地过河,我在这儿等着就成,要是太晚了,我明天铁定把他俩送过去。”

    力哥也是拼了,为了笼络志文,连不在河西过夜的规矩都顾不上了,几天前他就知道志文和八千消失了,不过这帮人嘴紧得很,谁都没告诉他两人的去向。

    “这如何使得,陈头领,我们留下等小志就好了,你们还是回河东歇息,明天再来,只是麻烦你们了。”孙大夫也知道船工们的规矩。

    “那不是志哥他们吗?”沉默不语的定国突然开口了。

    众人顺着定国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通往码头的道路上,两个小小身影正由远而近地迅速奔来,速度远超常人,身后甚至带起了两道黄烟。

    “嗯,是他们。”孙大夫手抚鄂下胡须点头,这速度,也就志文和八千能有了。

    等二人赶到面前,狼狈的样子却是将大伙儿都惊到了,蓬头垢面,满脸黄灰不说,神情萎靡,各自顶着两个黑眼圈,不知几天没睡觉了。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两人身上的味道,光是羊膻味儿和一股莫名的冲味儿就能熏得人睁不开眼,还有各种不知名的味道混在一起,那酸爽。。。。

    “小志,要不你俩先去河里洗洗?”已经养成了卫生习惯的小英娘皱眉问道。

    “哥真臭。”囡囡用袖捂住口鼻,不满地说。

    “先过河吧。”志文有气无力地说道,“还来得及吧?陈叔。”

    “来得及。”力哥回答,过了中秋,已是残月,不过夜空中晴朗无云,月色尚可,再加上他们对这一带水域很熟,上半夜跑几趟不是问题。

    八千体力远逊志文,这几天本就休息不好,这一趟跑下来,已经累得话都说不出来了,只在一旁喘气,脑中还回响着下山前志文珍而重之地对他说的话。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八千,你这法门,现在除了你我,还有谁会?”

    “没有了?好,那还有谁知道你会这法门?”

    “除了你爹没人知道了?很好。”

    “从现在开始,跟任何人都说,这法门只有我才会,你是打下手的,否则,你会被人盯上,遗祸无穷。”

    “抽空单独和你爹孙伯讲一下,请他不要露馅儿。”

    “让那些鬼蜮伎俩都冲我来吧,我承得住。”

    在志文当着八千的面,凭空变出瓦罐和一袋袋的羊毛,还有整整齐齐的柴禾后,八千从此和小捷一样,对志文的话坚信不疑。

    他相信志文对他这个法门给出的极高评价,他相信志文能将它发扬光大,他相信,志文交待他的那些话都是为了他好,虽然他不明白,危险从何而来。

    他不信志文有如此神奇的法术,还对这个法门别有居心,这个方法不懂之人百思不得其解,但其实正如他所说,看他操作一遍就会,他八千拿的那么些药材,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已,所以挑的那些药材都是他爹用不上的。

    本来八千还打算,等过了河,小英娘她们闲下来后,把这法门教给她们的,被志文严厉否决了。

    要是真有什么私心,志文不会连自家亲妹妹都不愿意让她学。

    不提八千在脑子里这些千转百回的念头,却说志文一直坚持到所有人都登船后,这才最后一个上了船。

    淡淡的月光洒在河面和两岸的山上,河中心已经起了薄雾,近处的船只看上去朦朦胧胧的,而远处的船只就只能看到黑影了,伴随着河水温柔的声响,志文半倚半靠地在船上。。。睡着了。

    河西,尤其是靠近码头的地方,星星点点的火堆一下少了很多,而原本冷清的河东,这晚一下多出了不少摇曳的火光,显得生机勃勃。

    沉睡中的志文或许没有想到,自他和孙大夫结识后,这一路的举动,继惊退王二后,再一次小小地改变了历史。

    原本这一拨逃难的人,因为饥荒和鼠疫,还有朝廷的无力赈济,未过黄河就死了有七八成之多,称得上是尸横遍野,白骨皑皑。

    幸存下来的人,东渡黄河之后,带着这一致命病菌,一路向东,直到京师,鼠疫从此遍布华北大地,此后十多年里,鼠疫与旱灾一样,始终阴魂不散地在北方肆虐,给苦难深重的神州捅了一刀又一刀。

    十多年后,崇祯上吊前,李自成进攻京师时,整个城里染上鼠疫的人差不多有一半,士兵别说和李闯作战,很多人病得连路都走不动。

    而现在经过志文和孙大夫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之后,有近三成的人活了下来,因病死亡之人也被他们消毒后深埋,隔绝了鼠疫的二次传播,在志文他们身后逃难的人群,大部分幸运地躲过了这一灾难。

    要是他们人手充足,组织力也跟得上,再进行严格的隔离措施,那么活下来的人会更多。

    不少人家(特别是跟着志文他们的两千人)受他们的影响或是威逼,还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些小小的变动,或许微不足道,可谁知道,它们会在今后,引发怎样的风暴呢?

第127章 不占便宜() 
“神医一路保重!”

    “神医一路走好!”

    “神医路上小心!”

    河东码头旁,力哥带着一众船工,正和志文他们依依惜别,他们这群人中以孙大夫名头最大,自然向他道别的船工最多。

    孙大夫团团作了一个揖,“老夫在此谢过诸位了。”

    说罢一把拉过身边的力哥,低声问道:“你们打算摆渡到什么时候?”

    船工们仗着有船,水性好,此处渡口又宽,可以说凌驾于一众难民之上,无人敢与他们别苗头,可一旦天气转冷,黄河封冻之后,过河不再是难事,心有怨气的难民们难保不会找他们的麻烦。

    孙大夫虽然不管事儿,但于人情世故还是知道的,力哥义务送他们过河,孙大夫心存感激,临行前专门给他提个醒,怕他们一时疏忽而吃亏。

    力哥是什么人,闻弦歌而知雅意,只稍一愣怔,就明白了孙大夫的意思,“放心,神医,咱们霜降前后就会离开此处,另寻生路。”

    孙大夫闻言后放心了,拍拍力哥的肩膀,拱手作别,“陈头领,咱们后会有期。”

    “神医保重!”力哥躬身行礼。

    说罢带着强子目送孙大夫离去,身后是几个心腹。

    此时这两千余人的队伍已经开拔了有一会儿了,人群蜿蜒曲折,犹如一条长龙,最先出发的人早已消失在远方,而志文他们为了与力哥告别,吊在最后,此时才刚出发。

    看着志文他们井然有序地离开,人虽多,却忙而不乱,力哥心下赞叹。

    “力哥,力哥!”正出神间,一个年纪稍大的船工,头发胡子均已花白,跌跌撞撞地朝这边跑来。

    “别急,兴旺叔,什么事儿?”力哥张口就喊出了这人的名字,看来他在船工之中威望如此之高,不是没有道理的。

    “有粮,我船上有粮!”兴旺叔很兴奋,船上无故多出的粮食还让他有些恐慌。

    “走,带我们去看看。”力哥带着强子和几个心腹,让兴旺叔头前带路。

    看着整整齐齐堆在船舱里的十袋粮食,力哥他们一时默然无语。

    不知志文他们何时留下的,藏在船舱里,这条船不小,还有斗篷,一时没有发现。

    那麻袋的样式,力哥在马车上见过,这十袋粮食,不仅足够付给他们的费用,还略有超出。

    回头看看已经走远的志文一行,恍惚间还能听到马车车轮那吱吱呀呀的声响。

    “这是。。。,不愿占我们的便宜啊。”强子憋了半天,才说出这么一句话。

    “强子,”力哥用只有他俩才听得到的声音低声吩咐,“你派个可靠之人,尽快向公子禀告。”说完稍作沉默。

    “禀告何事?”强子久等无果,开口询问。

    “把孙神医他们的事儿,无论大小,俱都告诉公子,尤其这个小志和他的其他几个伙伴,更要详尽地向公子禀告。告诉公子,若能收伏他们,咱们如虎添翼,若不能收伏,则不可与之为敌,尽力交好为上。”

    “是,大哥。”强子正欲去安排。

    “算了,其他人我不放心,还是你亲自跑一趟,骑马去,走小路,一定要赶在他们到达解州之前见到公子。你收拾收拾,稍后就出发。”

    强子点点头,转身去了。

    。。。。。。

    “志文,志文!”八千赶着马车,见坐在旁边的志文呆呆发愣,就是不搭理他,不由急了,伸出一只手去摇晃志文。

    “啊?哦!八千,有事儿啊?”志文从愣怔中清醒过来,心思还在几天前见到八千给他的那个惊喜上。

    “要不。。。你来赶车?”八千有些讨好地笑道,他知道志文和小捷出去找了几次粮之后,已经学会了赶车。

    又贼特兮兮地前后看看,“把那东西变些出来给我,天越来越冷了,我得尽快给爹做件衣裳。”说完从怀里拿出了几根细细长长,两头尖尖的木棍,接过志文递给他的包袱,躲进后面的车篷里去了。

    这辆马车是唯一一辆有车篷的,临行前八千专门要来,为的就是躲在篷里给他爹做衣裳。

    志文接过缰绳和马鞭,“啪”的抖了一个鞭花,“八千,我想过了,给你爹做衣裳不用躲着,这法子以后还要教给其他人呢,越多越好。”

    “啥?!你不是说不能让其他人知道我会这玩意儿吗,咋又要教人了呢?”八千从车篷里探出小半个身子,满脸不解地问,手里的几根细木棍已经被毛绒绒的白色物事围在了一起,脚下也是乳白色物体,两者之间连着的,是一根细长的——毛线。

    是的,你没看错,八千现在正在用毛线打毛衣。

    那是一团已经绕好了的,圆滚滚的乳白色毛线,阳光下毛绒绒的,摸上去十分细腻,一点也不像毛毡那样扎手,闻上去还有淡淡的膻味,但已经在志文的接受范围内了。

    当志文帮着搭灶,生火,往瓦罐里灌水时,对八千的大惊喜心里是不以为然的。

    当志文帮着和好石灰水,眼见八千神秘地从药包里拿出一味粉末状的药材,称重后倒入水中时,心里仍是不以为然的。

    当志文和八千一道,把那膻味儿扑鼻的羊毛放入溶液中,先用手,后用脚反复揉捻、踩踏时,那刺鼻的怪味,还有手脚被渍得又红又肿的下场,心里是拒绝的。

    只是答应了八千帮忙,不好意思中途变卦而已。

    当志文帮着把这些处理过的羊毛放在阳光下晒干后,和八千一起抚摸这柔软且味儿少的羊毛时,心里还是不以为然的,心想这能作甚。

    而当八千最后从这些羊毛中抽出一缕一缕连绵不绝的丝线,然后汇成粗一点的毛线,最后卷成一个个毛线团的时候,志文终于彻彻底底地被雷到了,当时他差点想握住八千的手,问他是不是也是穿越者。

    同时,志文脑海里自行脑补出来了一个画面,八千拿着毛衣针,双手上下翻飞,一件在后世再普通不过的毛衣逐渐成型,然后,八千抬起头,朝他温柔一笑。。。

    咳。。。,停,不能再想下去了。

    随后,志文很快醒悟过来,八千的确给了他一个很大很大的惊喜。

    既惊且喜,喜的是这个技术解决了他们御寒衣物的问题,惊的是志文仿佛看到了欧洲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工业革命,和庞大的商业帝国,还有那场臭名昭著的“羊吃人”运动。

第128章 羊吃人() 
十五世纪后,欧洲随着新航路的发现,海外贸易急剧扩大,西北角的佛兰得尔地区,毛纺织业迅速繁盛起来,也带动了在它附近的英国。

    而毛纺织业的发展,使得英国羊毛的需求量大增,除了满足国内的需求而外,还要满足国外的羊毛需求,羊毛价格猛涨,与传统农业相比,养羊就变得越来越有利可图。

    有地的贵族们纷纷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被赶出家园的农民,则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就是圈地运动。

    当时的著名作家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里写到英国“羊吃人”时说:“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得很贪婪、很蛮横,甚至要把人吃掉……”

    “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为地主贵族牟取了巨额利润,使之变成了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阶级。而大批农民被赶出家园,成为两手空空的流浪者。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成为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价劳动力。因此,“羊吃人”可以说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之一。

    圈地运动从15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英国,正在上演着“羊吃人”的悲剧。

    当然,同一时期的大明,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江南地区,棉、麻、丝纺织业也获得了迅猛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多超级大工坊,乃至说它们是工厂都不为过。

    而后果就是田间地头棉花和桑树的大量种植,已经挤占了粮食作物的空间,号称“鱼米之乡”的江南,生产的粮食已经不能自足,需要从“湖广熟天下足”的两湖地区购买粮食。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已经是中国版的“羊吃人”了,当然,称之为“棉吃人”或“蚕吃人”或许更合适。

    只是这个时候,大明北方天灾不断,广大农民连饭都吃不饱,何来钱财穿棉穿绸,国内市场需求萎缩,而海外需求并未增加,所以江南的生产规模并未像英国这般急剧扩大。

    当然了,以上这些情况志文并不清楚,但这并不妨碍曾在后世经过市场经济洗礼的他,敏锐地从中嗅到的机会。

    中国自古以来,纺织业就领先其他地区,连一陆一海的两条对外商道,都被贯之以“丝绸之路”的名号。

    但在志文印象中,发达的是棉、丝纺织业,麻衣制品有,但水平并不领先,而在后世铺天盖地的毛纺品,不论是粗制品毛衣,还是精制品毛呢,在这时都不见踪影。

    要说汉人不喜爱毛织品,这可不成立,毛织品在美观上不输丝绸,在保暖上则远超其他纺织品,除了夏季不适宜穿着外,春秋冬三季皆可。

    大明有的只是最初级的皮袄和毛毡,水平估计也就和塞外游牧民族的相差仿佛,除了穷苦人家和军队愿意穿戴,稍有财力的人家都看不上,更别说富贵之家了。

    要说这是因为汉人羊养的少,从而羊毛也少造成的,现在的志文绝不同意。

    这一路逃难下来,和小捷发掘了很多的羊毛、羊皮和羊毡,可见羊的数量不成问题。

    要是能借此机会,在大明弄出美观大方的毛衣、毛裤,挺括又有气质的毛布及其成衣,那么将成为志文他们这一行人,包括孤儿,包括那些外围人员,总计两千余人的生计大事。

    粮食还有不少,坐吃山空不是长久之计,过了黄河,进入晋西,旱情虽有,可比陕北要好上不少,把吃饭这一大事的希望寄托在“寻宝”找粮上并不现实。

    当然,前提是得保住羊毛能纺织的真正核心秘密。

    至于这羊在大明会不会吃人,志文却是顾不得了,先解决这两千人的生存问题吧。

    在见识了八千怎样一步步把羊毛变成后世记忆中的毛线后,又经过了几天的深思熟虑,志文意识到,八千的秘技——石灰水加中药芒硝,就能把沾在羊毛上的羊脂洗去——才是关键。

    它能把硬梆梆能扎人的羊毛变得如丝般顺滑,从而为羊毛进一步精加工提供条件。

    志文不知道后世羊毛是怎样脱脂的,也不知道同时期其他地区羊毛是怎样脱脂的,但他知道,现在的大明,只有他和八千掌握了这一方法。

    当然,那天背的其他药材也不是完全没用,八千除了颇有心机地用来掩人耳目外,还用甘草熬过后的汁水,给经过洗礼后失了大部分膻味儿的羊毛进一步去味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