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耽美]撼天-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雷电中,淹没光茧的大湖骤然沸腾,腾起白色水雾,笼罩整个山顶。
红黑两色灵光纠缠,似两条出水蛟龙,自湖中飞腾而出,腾挪翱翔,昂首向天,发出一声声龙吟。
水雾未散,湖心现出一巨大漩涡,轰鸣之声不绝于耳。
漩涡中心,一团光影浮现。
此前直冲天际的白光,全部收于光影之中,黑、红两色灵光大炽。
光影之中,一个人影由虚到实,恍如初生。
不知过了多久,雷声停歇,水雾消散,只有细雨蒙蒙。
李攸悬于湖水之上,两道灵气环绕周身,静谧,悠远,似与天地融为一体。
睁开双眼,漆黑的瞳孔,仿佛宇宙深渊。
抬起双手,润如羊脂,色如白玉。触之却似顽石,冷似冰,坚如铁。只因他本体为石,体内流淌的不是红色血液,而是金色玉髓。
“这就是灵体?”
李攸张口,嗓子干涩,声音沙哑,一句话说得极为艰难。
困于石中七百年,不闻、不言、不见,只能以灵识与仙草交流,如今得回五感,难免有些不适应。就像一个习惯在南极生活的人,突然被空投到赤道地区,不适应是正常,适应才是奇怪。
水雾散去,湖面趋于平静。
赤足踏在水面,缓慢行至岸边,灵光缠绕,一件黑底红纹的宽袖长袍已披在身上。
李攸盘膝坐下,动作间十分僵硬。对他而言,两条腿走路,未必比做一块石头翻滚来得轻松自在。
没有呼吸,没有心跳,非人非妖,说是灵体,却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可惜没有现成资料给他参考,也没有哪个凝成灵体的修士可以现身说法。即便有,想必也不会理他,一拳轰飞他倒是更有可能。
苦笑一声,李攸定下心神,察觉气海中隐有波动。
合眸内视,顿时一惊。
气海之内,一块漆黑的石子浮于正中,表面金纹频现,恍似火轮驱散混沌。一颗碧绿的草籽隐在石后,周身红光缠绕。
两者之间,一道绿光半隐半现,随着灵气不断流转。如一条丝带,将石子与草籽连在一起,共生共存。
这是?
压下激动,李攸分出一道灵力,小心穿透绿光,仔细探查草籽。
这颗草籽给他的感觉十分熟悉,却也有些陌生。
熟悉的是灵力,陌生的是感应。
“仙灵草?”
不,不对。这并非伴他七百年的仙灵草,只是一颗草籽,一缕灵念。
收回灵力,李攸的心情有些复杂。
七百年,他无意修仙,却因伴仙草渡劫之故,平白得了一身修为。
化体之时,诸多灵念融入,机缘巧合,许多未曾知悉的仙宝秘篆存于脑海。
借助仙灵草的传承记忆,李攸对仙宝灵药的了解远胜三界修士。人皇、妖王、巫帝都未必是他对手。
然也仅止于此。
对整个世界的运转,三界修士的实力如何,世俗王朝的势力分布,谁能惹谁不能惹,谁见了就要绕道走,他仍是两眼一抹黑。
这些暂且不提,只说仙灵草助他凝魂成就灵体,本该体散灵消,灭于世间,再过百年,天地灵气方可育出草籽。
不知出了何种变故,仙灵草消散之时,竟留下一点灵念,存于他的气海之内,化为一颗草籽。
有这颗草籽,说不得,仙灵草可以复生。
思及此,石心一颗也难免火热。
至于复生仙草所需的灵土仙壤,此处已散,他便入世!
七百年的交情,七百年的相伴,两辈子,只有这么一个交心的朋友,有希望,李攸绝不轻言放弃。
哪怕生出的再不是他熟悉的那株,哪怕违仙宝造化之道,引来电闪雷劈,他也要试上一试。
与天争,与世争,与大道争!
归根结底,这便是因果。
魂护草,草竭力以报。
一饮一啄,埋因结果。其中种种,只有当事者才能体会。
不过,从小伙伴到全职保姆,这种重新创业养孩子的心情……李攸坚定一张面瘫脸,奋力将某个奇怪的念头拍飞。
雷劫都一起扛过,这又算得了什么。
第三章 陌生来客
探罢草籽,李攸的注意力集中在漆黑的石子之上。
黑体,金纹,与他本体别无二致。
思及化体时仙灵灵草的异变,李攸脑海中不觉闪过一个念头,莫非仙灵草留下草籽,他存身的灵纹石也没有彻底消散?
黑色石子上的金纹如水纹波动,黑红两色灵光中,金光频现。忽而引得绿色光带舞动,李攸体内的灵力骤然潮涌,如狂风肆虐而过,不停流向气海中心,凝入石子之中。
金光再次大涨,亮得刺目。
李攸正自不解,庞大的吸力骤然向他袭来,尚来不及反抗,意识便被吸入石体之中。
眨眼间,意识沦入黑暗。
睁开眼,四周均是石壁黑岩,空荡荡一片。
触手所及,不觉冰冷,竟有一丝温暖,如被暖泉包裹,畅意舒适,格外的亲切。
“这是?”
李攸惊讶,灵力附于黑色石壁之上,熟悉的感觉再次袭来。仿佛他本该存身于此,这里便是他生身所在。
兴奋之情难以言喻。这种感觉,就如本来一穷二白,天上突然掉下金砖,正巧砸到自己面前。
再探石子内部,李攸发现,这是一个卵形空洞。
再三探查,李攸完全可以肯定,此处即是灵纹石的石心,亦是助他凝成灵体的白玉。
石存,则他在。
石灭,则灵灭。
原本石为体,他为魂。如今却是倒过来了?
兴奋之情退去,李攸定神思索。
石壁内隐有灵力波动,体内灵力似被牵引,定是大有乾坤。
或许该试一试?
心念一转,黑色灵力顿成洪流,接连不断注入石心。
不过两息,李攸已有些支持不住。
无论多少灵力流入石心,都好似泥牛入海,进了无底洞,瞬间消失,无一丝反馈。
李攸不死心,尝试再三,完全没有发现,黑色灵光已笼罩全身,仙堕崖顶,被灵光笼罩的砂石均化为齑粉。
黑色灵光大涨,伞状铺陈,湖水再次沸腾。
湖心一道水柱冲天而起,水珠溅到黑伞之上,如遇火焰,瞬间化作白雾蒸腾。
李攸盘坐湖边,面如玉,身如铁,一动不动。
这一刻,他仿佛又化为千刃山中一块灵石,任凭雷击雨打,风沙吹过,自岿然不动,孤独百年。
日轮西沉,白昼转入黑夜。
山风吹过,乌云散去,雨水停歇。
银色月辉洒落,黑色灵伞上映出繁星点点。
黑袍上的红纹绽放,流转之间,舞起一片妖艳。
银华散去,月沉日升。
李攸沉浸在奇妙的境界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没有发现,他已然半沉入土,不停从山脉中汲取灵气,丰盈自身。
又是数日过去,黑色灵伞已张到极致,灵光笼罩崖顶,收拢边沿,似要将仙堕崖整个包裹进去。
这一刻,李攸恍如成为山脉中的一座高峰,化身闯入激流的山间溪水,静静的,带着好奇,注视山中发生的一切。
湖面波光粼粼,山间小溪潺潺。
瀑布自崖顶垂落,水声轰鸣,惊走到潭边饮水的黄羊。
黑色雨燕展翅,闯过激流,在瀑布后的崖洞中安下巢穴。
鸟飞,鹿啼,虫鸣,虎踞咆哮,青草映衬花苞,山风卷着绿枝起舞。
一片新生的青草引来数只黄羊,崖边一棵古树枝条正发出新叶。
一切的一切,都如卷轴滚动,画卷铺开,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李攸面前。
很奇妙,很舒适。
气海中的石子终于被灵气注满,不再如大海吸纳百川。
沉浸在美妙的氛围只一瞬间,久违的饥饿感陡然降临。
饿?
确定不是错觉,李攸万分不解。如他这般,也会感到饿?
没有心跳,没有呼吸,他几乎就是块灵气打磨出的石头。
一块石头,饥饿?
李攸想笑,却无论如何笑不出来。
腹部轰鸣,无奈睁开双眼,李攸愕然发现,他竟身处一座深井。井壁光滑,井底距地面已近十米。
不会有谁把他扔到井里,唯一的解释,原因在他自己。
挖坑,跳进去,自己填土。
七百年沧桑变换,仙灵草失而复得,李攸以为自己不会再对外物产生惊讶。此时此刻,僵硬面容却还是产生一丝皲裂。
如果他没被饿醒,十有八九会自己埋了自己?
饥饿感愈发强烈,李攸决定先从井里出去。至于一块石头该吃些什么……再议。
站起身,活动一下僵硬的手脚,不比刚化形时灵巧多少。
目测井底到井口的距离,李攸单手扣上岩壁,欲借灵力攀援而上,却听咔嚓一声,拳头大的石块硬生生被他抓了下来。如此还罢,带着棱角的石块竟在他手中不断缩小,最终化为灰色粉尘,滑落指间。
与此同时,折磨他的饥饿感稍减。
思考两秒,李攸又抓起一块石头,灵光闪过,脚下又是一堆石粉。
摸摸肚子,还有什么选择?
继续挖。
转瞬间,井壁被挖去一大块。饥饿感不再,饱足的幸福感笼罩,李攸仰头望天,默然无语。
难不成,他今后肚子饿就要吃石头?
这算不算另类的同类相残?
攀上井口,灵气涤荡,扫去袍角的石粉,李攸撑头苦笑,想和气海中的草籽念上几句,眉头却突然一跳,只觉一股煞气正碰撞他扩散的灵识,直冲千刃山脉。
带着血腥味的煞气,距离虽远,仍让李攸感到不舒服。
不是山下村人,也不是误闯山中的猎户。
陌生人?
而且有修士,不只一个。
距离千刃山四十余里处,一队人行色匆匆。
一名须发皆白、面色枯黄的老者为首,一中年壮汉和一妙龄少女紧随老者左右。三人周身俱有法力波动,显是入门修士。
余下十余人皆无法力,着皮甲,背负锐器,煞气凝眸,手中不知握有多少人命。
“停!”
老者突然停下脚步,捏了个法诀,神色惊疑不定。这种被探查的感觉……方圆百里之内定有修士!莫非有人先他们一步?
若真如此,为何不觉杀意?
“师傅,”壮汉不解问道,“可有吩咐?”
“前方即是千刃山。”老者道,“宗主起卦,近日千刃山有灵宝出世,为取得灵宝振兴宗门,不再附于他宗之下,任人欺夺,遣我等前来寻宝。我等必要事事小心,以防生变。”
“遵令!”
“进山之后,若遇人夺宝,便是拼得一条命也勿要退缩!”
“是!”
这行人出自千机宗。为首训话之人是内门长老,姓马,无号。筑基中期修为,却是位于宗主之下的第二人。宗主和长老实力不济,足见被迫附庸他人,任凭欺夺,并非虚言。
三界修士,说话全凭实力。如千机宗一般,无根底,无尊者大能,无天才降世,只能成为附庸,任人欺压。
马长老身边是他两名亲传弟子,中年壮汉名为木鼎,以武修身,两侧太阳穴高高鼓起,一拳可裂金石。美貌少女名为金叶,只有练气一层,却是心狠手辣,带着一丝红光的双眼,让人脊背发寒。
“师傅放心,徒儿定不负宗门所托!”
木鼎和金叶一同抱拳。
十余外门武壮也是面露坚定。
自立宗起,千机宗便一直为他门所欺。
一山,两观,五皇,十八宗,千机宗连末尾都排不上,更沦为天人宗附庸,被比作仆役之流。
此次冒险入千刃山,宗门上下都抱有不成功便成仁之意。
三月后,蛮荒古境将开,若能取得山中之宝,千机宗门人即有进入古境的机会,宗门亦可摆脱天人宗自立。
若能位列十八宗内,更可扬眉吐气,予仇家以眼色。退一万步,成为五皇两观附庸,也好过现今被视为蝼蚁。
只是,无论马长老还是他的两个徒弟,万不会料到,此次“寻宝”之旅,远比他们想的更为凶险。
七百年前,马长老所在的宗门尚未开山,便是修为最高的宗主也不过两百余岁,筑基后期修为,自不知千刃山被视为修士绝地的个中详情。
若是千刃山那么好爬,山中之宝那么好取,巫妖两界不提,人界尊者大能为何无一前往?
只有千机宗会卜卦不成?
李攸化体闹出的动静并不小,金丹之上,不需卜卦,只察山中灵气便可获知一二。
千机宗自以为占据先机,殊不知成了为他人探路的棋子。
踌躇满志,敢为先锋的马长老等人更料想不到,卦象显示出的“灵宝”本身,远比觊觎灵宝的修士更加凶残。
山脚下,石山村已迁到新地。
山腰处,几块碎石滚落,一株墨绿色的树藤悄悄探头,沿着山体下滑,灵活似蛇。藤蔓之上,叶片舒展,边缘如锯齿般锋利,叶脉流动,似渴望饱食一顿的野兽。
山顶悬崖旁,李攸转首向西,黑眸渐冷。
危机正悄然降临。
七百年的漫长时光,千刃山的宁静,终将被彻底打破。
第四章 杀劫一
傍晚十分,马长老等人行至距离千刃山三十里。
见不远处有炊烟升起,循迹前往,恰好遇到两名做猎户打扮的村民。
村民见有陌生来客,立刻提高警觉。
族老曾有言,“近些时日,千刃山中屡生异象,祸福难料,恐有大变。为保全族人,避世隐居为上。”
马长老一行人,定是不受欢迎。
听闻有陌生人过村,石氏族老心头一跳,不祥的预感再次降临。
远远望去,见为首师徒三人均为修士,不安感更甚。
“这些人行容剽悍,浑身煞气,恐非易与之辈。”
千刃山远在苍炎极东之地,近百年来,罕有修士出现在此。
莫非,这些人是为山中异象而来?
石氏族老暗中揣摩,希望是自己想错,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他的希望彻底落空。
站在村口,见村人满脸戒备,马长老召一名壮汉至身前,吩咐几句。
壮汉颔首,虎行数步,高声喝道:“谁为村老?上前回话!敢有怠慢,休怪某不客气!”
神情傲然,语义霸道。恍如面前村人不过蝼蚁,舍得一言半语,都是村人的造化。
几名猎户顿时眉头倒竖。
石氏长老面色发沉。
自全族从山城迁出,形形色色的人遇到不少,山城军,过路行商,走南闯北的镖师,入世行走的修士也见过一两个。虽也高傲,却不会这般视人如草芥。如此目空自大之徒,还是初次见到。
观其身,不过会些外家拳脚,连武修都不是,却将常人鄙夷至此?
年轻的猎户气血上涌,便要上前理论。
石氏族老将怒气压下,拦在村人之前,并两名山氏族老上前,开口道:“不知客从何处来?寻小老儿等何事?”
一边说,石氏族老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在马长老身上停留最久。这些人面带煞气,显见无一善类,非不得以,最好不要同他们起干戈。
石氏和山氏远离山城,除了两头穿山兽,没有任何依仗。这些人中有修士,观为首之人,已是筑基。真动起来手来,山石村只有灭亡一途。
修士取凡人性命如灭杀虫蚁。
虽有诸多忌讳,甚至会引来雷劫,石氏族老仍不敢拿族人的性命冒险,赌那一寸生机。
为今之计,只能低头,尽快将这群瘟神送走。
见三名老者上前,身着皮甲、手臂缠绕兽筋的壮汉蔑然问道:“你三人是族老?”
“正是。”
“你族在此,近日可有村人进山?可见千刃山中生出异象?”
“这……”石氏族老心中惊骇,面上不露分毫,“这位壮士,小老儿等均是俗体凡胎,如何能知道这些事?况大山茫茫,近些时日连下数场大雨,石流土浆不时从山中滚落,村中猎户都不敢靠近山脚。异象之事,小老儿等当真不知。”
壮汉冷哼一声,转身回报,谅这等山村愚老也不敢蒙骗自己。
马长老却道:“能说出这番话,可见这村老有些见识。”
金叶美眸一转,道:“师傅,我等入山寻宝,还需一个向导。”
木鼎瓮声道:“师妹何出此言?区区凡人有何用处?”
“师兄,你且附耳过来。”金叶娇笑,凑到木鼎耳边,如此这般说了一番,木鼎方才点头。
马长老未发一言,皮甲壮汉已知其意。从怀中取出两枚银珠,扔到石氏族老面前,道:“我等要上山,村中可有熟悉山路的猎户?为我等带路。”
此时上山?
石氏族老面现难色,不知该如何拒绝。
壮汉面现厉色,厉声道:“怎么,不愿意?”
余下皮甲壮汉纷纷抽刀出鞘,雪亮的刀锋,隐隐泛着血色。
其中一人更是抓起一名山氏族老,刀起刀落,血色喷涌,无头的尸体跪倒在地。
壮汉舔过刀口血迹,冷笑道:“敢不从命,这就是下场!”
眨眼之间,刀已架在余下两名族老的脖子上。
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