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衣扬明-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不是你的问题。”项忠正色道:“你早就一次次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我对你没有一丝的不信任,相反,我对你这小后生钦佩的五体投地,你的思想远超前人,你的远见也不是一般人比拟的,再加上有单刀赴宴的勇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若是能够位极人臣,必然能够让大明焕然一新。”
“那……”杨明道:“项老不想让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吗?不想让大明兵强马壮,不受外敌欺凌,拓边于海外吗?”
“我知道您有这个能力。”项忠道:“只要你以后不中道夭折,必然能整合各省,组建强大的水师,扬威浮疆,震慑番邦,但……您之后呢?您如何改变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死局呢?”
☆、第一百一十四章 圣人不死
杨明一下子愣住了,方才络以为自己高估了项忠,现在才发现,自己其实低估了对方,此人竟然已经看到了社会的死结一一那就是“人在政举、人亡政息”这一先天绝症。
但接受了方才的教训,杨明不会轻易再发表言论,他只是含混问道:“先生何以如此悲观?”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项忠摇头道:“历来开国之朝,能够善始善终的只是极少数,即便是本朝也不例外,陛下需要我们才会重用我们,但是他也需要汪直,需要权宦,需要修道,需要方外术士,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说着项忠看了看正在熟睡的马文升,“马侍郎的文治武功都不错,但是这一切还比不上一个内宫的太监之辈,轻而易举的就让汪直凭借陛下赋予的权力给谋夺了兵权,但是即便造成了如此不可收拾的后果,相信我,陛下还是会一如既往的重用汪直。”
说着有些神经质道:“我是狗、马文升是狗、汪直狗,你也是狗……”这家伙放肆的言辞,让杨明的表情愈加凝重,但他心中并非不快,而是吃惊于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看来这一次兵败却是让他看明白了不少事情,在拥护皇权的士大夫之中竟然有人能够看得这么透彻,也算是异数了。
项忠误以为他生气了,兀自不休道:“你别不信,虽然你是大明最年轻的高官,可这些都是虚幻,就像空中的阁楼、沙上的城堡,随时都可能倒塌!”说着嘿嘿直笑道:“滚滚长江水东逝,多少奇崛人物粉墨登场?哪个能逃过折戟沉沙的命运?到时候你一倒台,你所做的一切,又会被你的继任者全盘否定。结局注定,我等又何必再白忙这一遭呢?”
杨明默不作声,他知道这次真遇上奇人了,每句话都能说到自己的心坎上,弄得他眼眶都酸酸的,忍不住的想淌泪。
项忠尽情倾吐着心中的块垒,激动的挥舞着手臂道:“你这后生要看明白,这是个英雄不得好死、奴才得以善终的世道,你要想长命百岁,不能做岳飞、不能做不能做文天祥,也不能做于谦,你得做秦桧、做留梦炎…因为你的旦夕祸福,都在皇帝的一念之中,你为国家立下盖世的战功、为朝廷披肝沥胆、殚精竭虑,也可以能转眼间身败名裂,因为你功高震主、因为你让皇帝不安了;还不如把皇帝伺候舒坦了、陪着炼个仙丹、写个青词,便可以入阁为相,飞黄腾达,这样看来,还不如做一条巴狗儿,专讨皇帝的欢心哩。嗯想都让人恶心,没劲,太没劲了!”
他流着泪望向杨明道:“你的想法是好的,你的抱负也让我感动,可我实在看不到成功的希望……”说着竟双膝跪在他面前,泣道:“看清自己吧,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我们这些理想者,是不可能成功的……”
杨明仰头望着天边的启明星,面颊挂着泪水,喃喃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项老,你是对的,我不再劝你了,我绝不再求你,也不会怪你的。”
项忠道:“难道你相信你能解开这个死结?”
“到时候再说。”杨明扶起他来道:“我杨某人这些年,第一次有如此强烈的感觉,一定可以解开这个死结!”这是我的宿命,我唯一的使命……杨明暗暗对自己说。
西方列强会在近一百年强势崛起,将华夏民族彻底赶超,不由得他不郑重,而是什么限制了大明在这个时候就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首先就是思想上的禁锢,这个时候的科举逐渐变得死板生硬,八股取士是一大败笔,不说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单说几乎同时期的华夏文明,便有百家争鸣,老子、孔子、庄子、墨子、苘子、韩非子、鬼谷子等等等等,他们的学说丰富多彩,各不相同,但其核心思想,都是对这个世界本源的认识,是对自己的严肃剖析,是对生命意义与道德实践的探索,是最璀璨的东方哲学。
所以杨明认为应该引进外国的哲学思想,为大明士大夫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虽然力主引进,但杨明从心底里不认为,东方的哲学就比西方的差;一本《道德经》、区区五千言,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家哲学……此道家乃哲学之道家,非宗教之道家……杨明读了十年,却仍然受用无穷,无论修身立命、治国安邦,还走出世入世,都所获良多。他个人认为在完整的哲学体系中,这是最接近世界本源的学说,天下无出其右。
几乎所有的泰西哲学思想与冲突,杨明也能从先秦百家的著述中,找到相同的论述与矛盾:比如说最关键的,探讨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客观规律的认识论,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代表的唯心派走意识流,持不可知论;否定事物客观存在;西亚里士多德却走上了一条唯物派的路线,强调事物存在,可以被认识。
而先秦的诸多大能,同样对认识的来源、可能性,人的认识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同样明显地表现出了唯心与唯物的对立。比如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他认为老子那样的圣贤,都是“生而知之”,的,不需要去学习天下的事物,便可以洞悉一切;但同时他认为自己没那么厉害,还需要学而知之,所以还要对外界事物多闻多思,以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他是最矛盾的唯心派。
孟子更进一步,认为人应该反求诸己,即探求自己的内心世界,以扩充原本固有的良知、良能,从而达到‘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圣贤程度,是最虔诚的唯心。
而被孔子推崇的老子,主张绝学弃智,用静观、玄览,的方法,去体验无形无名的道,以达到与天道同玄的境界,便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是最神秘的唯心。
至于那位分不清自己是猢蝶还是庄周的庄周,直接陷入了怀疑论、不可知论,完全否定客观性,可谓是最彻底的唯心……
与孔孟老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墨子,他认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才是人所以知的基础和依据,既重视五官的感觉经验,又重视心的辨察思维,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初步联系起来了。
更进一步的是荀子,他批判继承和发展了先秦诸子的认识论悬想,建立了伟大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体系。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治乱兴衰明确分开。
而且在天人相分,的基础上,他又大胆地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认为与其把天道看得非常伟大而仰慕它,倒不如将其当作一种物来畜养它,控制它!与其顺从自然而颂扬自然,为何不掌握和控制自然的变化规律来利用它?如其仰望天时坐等它的恩赐,怎不因时制宜,使天时为自己服务,强大自身,战胜自然呢?
在彻底否定天命的基础上,他又否定了虚无的命运学说,他说:“人生的好坏,不是由先天注定的,而是由人们后天选择什么道路决定的。与其相信命运注定,不如选择正确的思想方法。”
并且对“思想方法”即是认识的方法,荀况一样有卓绝的认议。首先,他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明确提出了人是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的;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这一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
然后,他说人们认识上的通病,是被事物的一个片面所局限,而不明白全面的道理。人只有全面认识事物,才能使认识符合正道。强调了认识事物的规律,要有正确的方法和途径一一他强调应该由对事物全面的感性认识开始,然后理性思维才能对各种感觉进行验证和抽象;如果感性认识都是错误和片面的,又怎能认识到正确的规律呢?所以人的知识才能不是天生,而是后天学习积累的结果,这也驳斥了生而知之的先验论,是认识论的唯物主义。
正因为有如此认识论,他才能从人时物质生活的基本要求,作为对社会研究的起点,反对孔孟空谈仁义道德,而忽视人的根本需求,这唯物主义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体现。
为什么在两千年前,东西方的哲学如此不谋而合,就连分歧都那么相像呢?因为事物的本质规律,不会因为在东方或者西方,而有任何改变。所以在文明到了一定程度,人类的思想必然会一路虔诚的追随天意,得到心灵的满足;另一路则关注自身,以强者的心态面对一切。
☆、第一百一十五章 处理善后
这两者本就是阴与阳、天与地,其实分不出高下。作为杨明来讲,穿越以前,他坚定不移的唯物,再到穿越后,他确信无疑的唯心。但现在他不再非此即彼了,他认为在对待社会与自然的方方面面时,有时候要唯物,有时候要唯心……敬畏天道,但不能盲目恐惧,自强不息,但不能不计后果,这是他自己的认识论……
在这种认识论的指导下,杨明对过往的历史进行了反复的推敲与抽象。追根溯源,他发现从西汉以来,华夏文明的进步便放缓下来,尤其是科学的发展,呈一种千年停滞的状态,这必然是那个时候出了大问题一一便清晰的指向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个学术上排他,政治上的禁锢,更是哲学上的谋杀。它以孔孟的名义,谋杀了墨荀。自此中国人的主流,便是彻底的唯心,间或有一二唯物的喊声,也激不起任何浪花。
且不论唯物唯心谁高谁下,在历史的长河中看,选择了唯心人类的高端智慧便封闭了对天地万物的好奇心,也不会再费力去追寻事物的真相,淡化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转而去穷究天道至理。一代又一代的孔孟门徒,无不坚信天道的存在,才能摸到它的门道。
他们相信,探索天道要遵循尽心、知性、知天,的过程,唯心无物,皓首穷经,潜心研究圣贤的言行,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探求,扩充自己内心固有的良知、良能,如此日积月累,皓首穷经,或许某一天,会得领悟天道,然后便可了解这世界上的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伪装,通晓所有知识,天下万物皆可归于掌握!
这便是“道”它是天下所有规律!总和,是最根本的法则,只要能够了解道,就可以明了世间所有的一切。做到的人便是圣贤,所以称圣贤之道。
绝不能否认这种方法,因为真有人做到了。最早的是尧舜禹汤;最牛逼的是老子,生而知之,他便是道,道便是他,无需苦苦探寻;孔子和孟子、以及其他的子们也做到了,当然要费劲…许多……如果这些例子太远,那么几十年前还有个王阳明,他仿佛也做到了。
如果推而广之,跳出儒道硌窠臼,看所有的唯心派别,就会看到佛教的六祖慧能、德山临济,都已然悟道了……佛教有自己的法门,讲究的是顿悟。
但无论是儒释道中的哪一家,能得道的实在大少大少了,根本不能为普罗大众所用,甚至可以说,除了极少数天才中的天才外,普罗大众都不可能用唯心的思想,来真正认识、了解、甚至掌握这个世界。可悲的是,自从汉朝以后,华夏大地上,便只有这三家的哲学,也就决定了,将近两千年来,中国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了解和掌握裹足不前,难以寸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虽然一开始,西方被我们落得实在太远,但我们等了人家一千五百年,他们就是属乌龟的也追上来了。因为人家没有罢黜几家,独尊一家,所以亚里士多德的衣钵有后,并发扬光大,形成系统的学科,最后连教廷都奉为金科玉律,不容任何人质疑……虽然这本身就违背了亚里士多德的精神,但只要他的学说存在,便会催生出一代代追求客观真理的勇士,最终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杨明坚信这一点。
弄清楚这些形而上的东西,便是解决形而下的问题,按照杨明的认识论:这个世界的运行,有其巨大的惯性,短时间内是改变不了什么的,但借助天时地利人和,抓住要害处用力,时间久了,是会看出效果来的。
在杨明看来,现在就是那个时刻……其实在南宋时,主流便斥理学为伪学,只是后来朱元璋以皇权强行将其扶为正统,暨科举考试。指定教材,才树立起它的权威地位……这也从侧面证明,历史绝大多数是由少数精英创造的,我等草民在幸运的时候充当背景,不幸时候充当工具,仅此而已。
但后来在正德年间王阳明成圣,心学大兴,对理学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而且理学从天理、灭人欲的格物之法,也已经不符合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享乐社会的要求,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而心学的兴起,虽然是最纯粹的唯心主义,但它最可贵的地方,是反权威,随心而动、随意而行,给朱元璋窒息了的华夏民族,带来了一股清新自由的空气!
更有甚者,王学中最为激进的学派,更是狂得没边,什么孔子真子,那都是假道学;什么圣人之言、那都是放屁;什么三纲五常,那都是扒灰的人才能想出来的。总而言之,打倒一切权威,藐视一切准则。
现在王阳明虽然还没有登上历史的舞台,但是这起码可以反馈给杨明一个信息,王学的发展起码有很大的市场,人们开始对朱理学产生怀疑了,这是对思想改革一个好的信号。
事实上,现在的封建礼教也渐渐松弛了,女人离异再嫁,还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似乎也没什大不了的;杨明更切身的体会是,青楼妓院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各种艳情小说极其流行,涌现了许多优秀作者和忠实读者群……杨明就是后者中的一员,比如他偷看金瓶梅的事情。
这是最好的年代,这是最坏的年代,在老道学们,大明将要礼崩乐坏,无可救药,只能一边摇头嗟叹,一边偷看肉蒲团;在享乐者看来,这是一场将要举行的盛会,需要做的是尽情狂欢;而在杨明看来,这是历史给予的黄金机会,要抓紧一切时间,将科学的根基楔进大明王朝,相信随着越来越宽松的社会环境,人们会有越来越多元化的选择,其中必有希望之花,盛开的土壤。
其实这个时候天已经放亮了,但是,两人又是哭又是长叹的,哪敢出来打扰。同理,归马文升也早醒了,只是一直在装雕塑罢了,这下终于可以活动一下酸麻的脖子,对二者道:“您两位还真能聊到一块去。”
“可能本质上,我们都有些疯性。”杨明笑笑道:“劳烦马大人不要跟任何人提今天的事。”
“还不放心我?”马文升感到大受侮辱道:“我走出了名的嘴巴上锁。”
简单吃完了早饭,项忠便跟着杨明,马文升一同来到了大堂,遣人去寻来了汪直,如今第一路大军十五万只剩下四万,归杨明统领,第二路大军十八万还剩下八万,由马文升统领,两路败兵统合起来也有十余万了,现在不是跟汪直算账的时候,相反,这个是若是想要大家都不遭殃,只得摒弃成见,暂时抱成一个团,将太平军击溃再说。
当然,事情也不能这么算了,汪直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汪直从御马监中挑了几个无关轻重的人物出来做替罪羊,好让三人能够揭过这一页。
不过这三人又岂是这么好糊弄的,商议之后决定剪除汪直身边的羽翼才能让他永远记住这次痛,三人决定这一次让杨明来处理,毕竟人家是锦衣卫出身,锦衣卫对付没卵子的阉人最有心得……
三人正在说话间,卫士进来禀报道:“汪公公来了。”
杨明点点头,卫士便出去请汪直公公进来。
杨明起身没走到门口,便见汪直公公一脸喜色的进来,大声嚷嚷道:“大人,来自首了,来自首了。”
杨明呵呵笑道:“汪公公做了什么亏心事,要找我自首啊?”汪直面上的笑容明显一滞,讪讪道“您可真会开玩笑……”
“难道不好笑吗?”杨明似笑非笑道:“看来我天生不适合逗笑。”
“不不,好笑”汪直公公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