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扬明-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明一看这人,正是南京锦衣卫最高首领袁彬袁大人,连忙上前单膝下跪行了个军礼道:“标下杨明参见同知大人”。
  袁彬眯着眼打量他一番,满意地一笑道:“好,果然年少有为,杨镇抚坐吧,勿需客气。”
  杨明正偷偷打量袁彬,年约五旬,神色和气,文质彬彬,从模样上丝毫看不出权柄在握,掌人生死的气势,对杨镇抚这个用词也没甚注意。
  袁彬似乎对杨明颇为满意,微笑道:“杨镇抚一表人才,又兼学识出众,进了京城,一定能够得到重用,甚好,甚好!”
  杨明讶道:“镇抚?大人,这……是个几品官?下官只是千户啊……”
  袁彬一窒,哑然失笑道:“呵呵,是本官失误,咳咳,杨小后生你的事情已经上达天听,陛下感念你督战尽职,抗倭有功,特升你为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钦赐同进士出身。”
  杨明汗了一把,谦虚道:“大人过誉了,下官只是一介秀才,能为锦衣卫千户,已是惶恐,岂敢再有奢望?”
  袁彬微笑道:“英雄不怕出身低,何况……你可知这次你面对倭寇不进反退,陛下厚爱你了。陛下赐你同进士出身,以后不可再以秀才自称了。”
  杨明吃吃地道:“大人,下官愚昧,尚不知……下官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千户,何以上达天听,竟然得以进京做镇抚大员呢?”
  袁彬听了哈哈大笑,乐不可支地拍案道:“上达天听?岂止是上达天听?你虽身在僻远,但你可知如今司礼监掌印秉笔,内阁首辅,内阁次辅,东厂厂公,锦衣卫指挥使正在转着圈儿地打架,北京城最大的官儿都被绕进去了,全因你杨镇抚而起?”
  杨明听了大吃一惊,失声道:“什么?”
  “此事我也有些惊讶,不过确实如此,你回去收拾收拾行李,明日就回老夫回南京罢,再歇息几日,老夫为你践行,你再上京师如何?”
  “大人,能否先行一步?”杨明沉思了片刻,突然对袁彬道。
  “哦,你还有事情未曾处理?”
  “下官与宁波卫指挥使郑龙,绍兴卫千户沈沐大人商议好了,准备让倭寇吃一次大亏。”
  宁波城不远十几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岛,叫子木岛,岛上停泊着倭寇的数十条大船,此时的倭寇刚洗劫完一个小村,正在子木岛上庆功,距离子木岛不远处一条条小船渐渐靠近了子木岛。
  穿上的杨明一脸忧郁的望着王恕和袁彬:“二位大人啊,这回是要死人的,二老还是回去罢。”
  “竖子,老夫当年瓦刺数十万大军之中也能杀个七进七出,区区倭寇能耐我何?”袁彬怒视了杨明一眼,有些气愤的道。
  “我虽是文人,但是杨镇抚曾经也只是一介书生,我如何又上不得战场?”王恕也是愤愤不平的道。
  杨明无奈的摇了摇头,这次针对倭寇的行动被这两个二货知道之后,这二人死活要来,美其名曰,“督战。”
  一只只小船隐蔽得很好,船身都被涂上了海蓝色的染料,待染料干了之后,这次行动才开始展开。
  小船靠岸之后,锦衣卫神不知鬼不觉的解决了几个放哨的倭寇,“把倭寇的大船全部给我凿几个大窟窿,快一点!”
  “是!”
  锦衣卫这一次准备充足,事先也不知道演练了多少遍,一时间一百多名锦衣卫抄出家伙,分头行动。
  杨明他们很幸运,在这段时间之内竟然没有倭寇发现他们,直到杨明得手之后,正欲离开,就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八格牙路!”
  “快,把咱们的小船也凿了!”杨明对着一边的鲁青峰道。
  “那我们……”
  “我们拖住倭寇,等郑指挥使来……”
  杨明深知已经逃不了了,倭寇来去如风,只在刹那之间,就从不远处涌现出了数百人,杨明身边满打满算才一百二十个,包括王恕和袁彬两个大爷在内。
  “排好队,列阵!”杨明和众人缓缓后退,趁着对峙的当口,所有人都手持长枪长矛,在鲁青峰和唐四的呼喝下,摆成了四排长枪阵。
  杨明则一马当先,站在枪阵第一排的正中,嘴角噙着一丝决然的冷笑。
  小鬼子们,文弱书生刺出的枪,照样也能要人命的!
  数百名倭寇脸上的轻视和狞笑渐渐消失,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他们突然发现这群明军跟以前那些落荒而逃的明军不一样,大不一样。
  具体区别在哪里,他们也说不上来,只是感觉遇到了棘手的劲敌,仿佛面前无端多出一座无法攀越无法征服的山。
  倭寇们久经战阵,不敢大意,双手握紧了手中狭长锋利的倭刀,眼睛死死盯着面前的敌人。
  两排枪阵缓缓移动,一步一步朝倭寇逼近。一排当先而立,后面一排则以半蹲之势,长枪从前排兄弟腿部间隙里露出来,平端前指。
  明军锦衣卫与倭寇的第二次交锋!
  半丈相距,杨明忽然吐气大喝:“刺!”
  刷!
  一排长枪整齐凌厉地朝前刺出。
  倭寇们敏捷地一闪,顺势朝前一滚,倭刀来不及劈出,后排的锦衣卫从他们的下盘及时的刺出一枪。
  一阵凄厉的惨叫,顿时四五名倭寇腿上多了几个血洞。
  倭寇尚在翻滚哀嚎,前排又一齐补上一枪,杨明的长枪狠狠刺在一名倭寇的心脏部位,他只看到倭寇浑身一阵剧烈的抽搐,便没了声息,猛地抽出长枪,鲜血狂溅,杨明白净的脸上顿时一片骇人的血红。
  忍住强烈的呕吐的冲动,杨明面无表情端枪前进。
  我杀的不是人,是一群畜生,如此而已。
  杨明不停在脑海中这样告诉自己。
  倭寇们胆寒了,眼中露出了惊恐,他们没料到大明居然有配合如此默契的军队,这样的军队,为什么以前交锋的时候不站出来,反而等到这个时候才出手?
  倭寇们困惑了。这一场仗,留给敌我双方太多的疑惑。
  唐四一声大喝道,“马上放下兵器投降,我们镇抚大人可以饶你……”
  “唐四!我不要俘虏!投不投降他们都是一个死!”杨明厉声喝断了唐四的喊话。
  “是,大人。”

  ☆、第四十三章 东南大捷

  倭寇穷凶极恶,杨明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正是因为如此,杨明才将自己的小船也全部损毁,不给倭寇任何逃生的机会。但是倭寇来得太晚,甚至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大船船底已经漏水了。
  倭寇是没有底的,因为在这个岛上,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任何援助,而杨明却有底气,因为他们还有援军。
  “枪放平,刺!”杨明再次下了命令。
  刷!
  “后排,刺!”
  刷!
  杨明这些日子以来的苦练果然取得了效果,短短的几分钟,就杀伤了数十名倭寇,但是倭寇毕竟不是靠着几天的紧急训练就可以打败的,倭寇将这一股明军团团包围,杨明身边的护卫也越来越少。
  锦衣卫最后只剩下了不到五十人,而倭寇,起码还有五百多人,一比十,而且个体作战能力远胜锦衣卫,可以预见,如果没有奇迹发生,杨明这一支军队就将被全歼,一位御史,一位镇抚,一位同知,三位大员将命丧于此,倭寇就算被全灭,大明也算失败了,如此品级的上层官员牺牲,在抗倭战场之上还没有出现过。
  望着慢慢围拢上来倭寇,鲁青峰懊恼不已,‘啷’一声抽出腰间宝剑道:“镇抚大人,快游回去,我来掩护你。”
  “你妹啊,你以为我是马拉松游泳队员?”
  杨明十分狼狈,头盔也丢了,头发一缕缕紧贴着脑门,扶着王御史缓缓站起来道:“本官不会游泳,还是我来掩护王御史你吧。”
  王御史胸膛直挺,咬咬牙道,豪气云天的道:“本官誓死不走……”随即气势一弱,“本官也不会游泳!”
  晕,还以为你多有气节!袁彬老爷子就更不用考虑了,以他那个体格,就是会游泳也游不回去,得,大家都等死吧。
  “鲁青峰,唐四,通知弟兄们,能逃的都逃了吧,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总之这波倭寇是逃不掉的,咱们也算有垫背的了。”
  唐四拔剑斩断一个倭寇试探的长矛,长声笑道:“我唐四可以逃跑,却绝不会抛下同伴独自逃……”便不能再说话了,因为倭寇的攻击密集起来,他得全神贯注的抵挡。
  袁彬老爷子浑身也没力气抵挡了,想从地上捡起块石头帮帮唐四,却浑身乏力,根本抱不动。还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自嘲的笑道:“只好等死了。”便干脆闭上眼睛,正襟危坐,只等那一下的到来。
  等了片刻,便听到身前的喊杀声突然小了,他心说:“八成殉难了,下一个就该我了。”却感到有人拍拍自己的肩膀,他微微睁开眼睛,就看到王御史一脸欣喜道:“援军来了。”
  袁彬一下子来了精神,瞪大两眼四处去看,便见不远处的海上,打着大明番号的帆船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了过来,终于松口道:“杨明大能啊……”这才开始一阵阵后怕,坐在那里起都起不来。
  倭寇正准备将最后的二三十个锦衣卫屠杀殆尽,一支支羽箭就袭杀了过来,劲道极大,几乎透胸而过。
  杨明甚至可以看见一支支火铳在船上并排而立,杨明舔了舔被海风吹得干裂了的嘴唇,“这火枪才是好东西啊,怎么不早点拿出来!”
  炒豆儿似的枪声向过,硝烟弥漫中前边的倭寇像割麦子似的倒下一片。他向士兵们问道:“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那支火枪队就是营中的军兵吧?”
  “不错!”,一名军官满脸骄傲之色,他洋洋得意地四下瞅了一眼,大声道:“北军中火铳手太少,只有我们南军,才配备了专门的火铳队!”
  杨明可以看得出来,这批火枪手完全是没有目的的胡乱射击,这样造成的杀伤力极为有限,那些连字都认不全的低级军官们就知道要么身先士卒、要么挥刀督战,根本不会利用好刀盾手、火铳手、长枪手和弓箭手的合理搭配。
  杨明看了这样的军队素质,紧张得汗流浃背,不客气地说,如果让他们在平原上在将领的指挥下按部就班地结阵、布阵还能似模似样,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混战,就等着被宰吧,这群火铳手完全就是一批待宰的羔羊。
  有了援军的支援,倭寇瞬间慌了神,杨明见到一个指挥官模样的倭寇,对着几百倭寇“叽叽哇哇”的吼了几句,倭寇就犹如潮水一般退了下去。
  杨明暗暗舒了一口气,“总算保住一条小命!”
  在杨明意料之中的是,倭寇退下之后,慌慌张张的登上已经被杨明凿破的大船,随后娴熟的调转船头,背离着援军方向仓惶而逃。
  倭寇行驶了不远,倭船就慢慢的沉了下去,倭寇们漂在水里,除了同伙的身体,连个遮蔽物都没有,想要游过去厮杀,又被赶上来的官军地鸟铳弓箭射杀。真是进也无路、逃也无门,除了乖乖等死,还真没有别的能干的。
  在一阵砰砰啪啪,硝烟弥漫之间――倭寇纷纷中弹中箭,惨嚎声响彻湖面,死相极为难看……虽然鸟铳这玩意儿操作起来太麻烦,射击精度也不高,但用来居高临下,打打落水狗,还是很惬意地。
  只用了小半个时辰。这一带湖面上便飘满了浮尸。横行无忌。嚣张无比地倭寇终于死伤殆尽。就连那不可一世地首领也被渔网网住。做了明军地俘虏。
  望着被血水染红地江面。杨明双手向天,高声呐喊道:“那些死在这些畜生手下地兄弟姐妹,你们可以安息了!”
  一时间子木岛上经过血战的锦衣卫官兵都激动得落下泪来,哭声震天!
  战斗毫无悬念地结束了,当一支军队有了士气,任何敌人在他们眼中只是一群待宰的猪。
  六百颗倭寇人头整齐地摆在抗倭战斗死去的战士尸首前。
  杨明血染征袍静静默立,推金山倒玉柱,向阵亡将士跪拜下来,身后数百名锦衣卫兄弟跟着跪下,磕头,袁彬袁同知,王恕御史,还有郑指挥使,沈千户等人相互对视一眼,默契的点了点头,一同跪拜了下去。
  “诸位将士英灵不远,兄弟已帮你报了仇,我知道你们心里有很多疑惑,也有很深的悲凉,这六百颗人头祭奠给你,你们在天之灵好好看清楚,我们的大明,至少还有一点点希望……因为我,杨明,不属于这个年代的人来了,大明一定会跟历史上的大明不一样……”
  “你的疑惑,同样也是我的疑惑,我们大明的朝廷,大明的卫所官兵到底怎么了,有生之年,我会找到这个答案,并且,彻底纠正它!我发誓。”
  有生之年,找到这些疑惑的答案,并且纠正它,改变它。
  这是杨明在死去将士遗体前发下的誓愿,浑浑噩噩的他,终于在大明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那日海滩之上,死去将士在弥留之前,望着袍泽兄弟弃械而逃,目光中的不甘和悲哀一直在杨明脑海中萦绕,一生也不会忘记,将来走到困境绝境,那道目光终将成为他继续前进继续支撑的动力。
  英灵不远,死去的英灵在天上看着他,看着他的一切所作所为,看着他为今日的溃败找到答案,并且彻底改变这个悲凉的结果。
  合上了他们死不瞑目的眼睛,锦衣卫兄弟们抬着他们的遗体,回到了卫所驻地。
  杨明面无表情,没有任何胜利后的喜悦。
  遗体回营,在军士们的面前缓缓行过,大家的眼神没有太多变化,仍旧一片刺痛人心的麻木不仁,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担心。
  当日一战,逃跑的士兵已经被聚拢起来,他们眼中没有胜利的喜悦,而是对未来的担忧,逃兵,一样会受到严重的惩罚,对,他们担心的,仅仅只是将要到来的惩罚。
  杨明真想仰天大笑三声。
  到底什么原因,让充满血性的汉家儿郎沦落到如此麻木?
  煌煌大明盛世,这张繁华强盛的外皮下,掩藏着多少懦弱的灵魂,多少近在眉睫的危机?时间还没过几天,又是一封捷报传到京师,成化皇帝驾临御书房,准备批阅今日的奏章。
  当彭时率领着商辂及三位阁臣迈入御书房时,便看到一个神采奕奕、飘若仙,脸上还残留着嗑药后的红晕的皇帝陛下,为什么要嗑药呢?成化皇帝最近想成仙了,开始吃金丹了。
  叩拜之后,阁臣在侍立,当然彭时是坐着的,在大臣里面他的资历最高,年纪最大,成化特地允许他殿前安坐。
  皇帝地下首边,则立着司礼监掌印怀恩,还有四大秉笔,皆穿着大红的蟒衣,各抱着一摞奏章……他们的身份是皇帝地私人秘书。
  成化帝看一看左右,轻声道:“说说吧,有什么倒灶事儿,朕听着就是。”
  彭时赶紧起身笑道:“陛下,今儿可是好日子,有个顶好的消息。”说着便磕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东南大捷啊……我军一下消灭了一千倭寇啊!”
  自古只有夸大战功的,万通吃了上一回的亏,这回没敢多加。只加了一百,层层上报,最后歼灭的人数就由六百变成了一千。

  ☆、第四十四章 传家之宝

  成化本来弓着身子,半倚在御案上,闻言一下直起身子,两眼放光道:“真地吗?”这话却是问向怀恩。
  “千真万确。”怀恩赶紧出列道:“消息今天早晨才进宫,当时正是陛下的修炼时间,奴婢怕影响了您的修行,所以才斗胆现在才送上来。”
  “你个老狗都白了毛,还不知道轻重缓急,”成化笑骂道:“快快把奏章拿上来。”
  “好,甚好,杨明,朕没有看错你,又给朕送上了一份大大的厚礼,不错,诸位爱卿,你们说,朕应该如何赏赐杨卿?”成化笑眯眯的合上了奏章,对于犹如霜打茄子一般的东南战局,这个好消息无疑是一剂强针剂。
  “启奏陛下,杨镇抚年少有为,年纪轻轻就得到陛下的特旨拔擢,升为正五品镇抚,还钦赐同进士出身,已经是天大的恩典,如果此时再过晋升,恐怕容易滋生齐骄躁之气,微臣以为,陛下应当适当奖励就是了,这个官是不能再升了。”彭时也未曾料到杨明这小后生委实给力,想当年这群读书人寒窗苦读十几年,有的甚至几十年,高中之后混得好的先在翰林院之中磨砺二三年,再外放一地知县,为官十几载。
  若是政绩良好,再调进中央,再苦熬资历,才能位极人臣,到那时,多半都已是白发苍苍,而且在这期间还不能站错队,若是一个不慎,仕途就此终结,几十年的努力就玩完了。
  相比较杨明,让一众老臣情何以堪!
  成化似乎也觉得杨明拔擢之快已经超越前人,便沉思了片刻,扭头看见书案上的东坡砚便对众臣道,“这块砚台就赏给他吧!”
  不要以为这就是简简单单一块砚台,皇帝御赐的东西可就是媲美于免死金牌的存在,可以当做传家之宝的。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杨明宁波一战之后,与郑龙等一干将领告别之后就匆匆的离开了宁波,日夜兼程之下,终于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