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轮回闯末世-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我抓紧,还说,我要大度一点,不能阻拦你开后宫”

    她声音低小,十分羞涩。

    宁凡叹了口气,手扶着额头。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他对小莲说:

    “你不要听那个陈阿娇的话,以前是怎样,现在还怎样。”

    “话说,你不是很讨厌陈阿娇那个女人么,怎么还将她的话奉如圣旨啊?”

    小莲默默点头,脸色微红,小声道:

    “因为因为我不想让其他女人比我更接近你”

    声音几不可闻,宁凡并没有听清楚。

    故而,他问道:

    “你说什么?”

    小莲脸上的红晕更胜,染到了耳尖,急忙摇头,道:

    “没没什么”

    继而大声道:

    “那我就不听陈阿娇的话了。”

    宁凡这才松开眉头,稍稍放下心来。

    但又有一个问题出现。

    两次系统交流,碰到的都是女人,而且每次都有后遗症。

    第一次就不说了,赵彤的留言,让他和小莲消除芥蒂,还是不错的。

    可这第二个,陈阿娇可就在乱搞事了。

    好歹也是武道仙境强者,怎么能够教坏小孩子呢?

    小莲的心智,可是只有十四五岁左右。

    这可是要三年起步,最高死刑的!

    吕素素见到宁凡不再皱紧眉头,稍稍放下心来,甜甜的笑着。

    两人赶着马车,已经到了南阳郡境内。

    套着的马匹,却是光影驹所化,脚力很好,还不用喂食,方便得很。

    距离南阳郡城还有大约大半天的路程,突然从路旁树丛跳出一个大汉,拦住马车,叫道:

    “还请借马车一用!”

    此人身着灰白麻布袍,身躯魁梧,面目粗犷,气息非凡。

    宁凡感应到,这是一位半步武道金丹的强者。

    倘若去从军,当是一名绝世猛将。

    他怀中抱着一个稚童,神色慌张,面色挂满沧桑之色。

    吕素素看了看,央求宁凡道:

    “公子,你看那个小孩子,好像是生病了,我们帮帮他吧。”

    宁凡也注意到壮汉怀中的稚童面色发青,气息微弱,很不对劲。

    便点头道:

    “也好,那便载他们一程。”

    他操控着光影驹停下,招呼壮汉抱着稚童上了马车,坐进车厢内部。

    宁凡与吕素素却是在车辕上分坐两边。

    壮汉上了马车,拱手道:

    “多谢这位郎君,还有这位夫人。”

    他看向宁凡的时候,坦坦荡荡;对着吕素素,却是低眉顺眼,不敢看其容貌。

    有礼有节,是一位有教养的好汉。

    宁凡一边驱动马车,一边道:

    “不妨事,人命关天。”

    “敢问,这稚童,可是好汉之子?”

    那壮汉怜爱的看了怀中孩子一眼,眉宇间难隐忧愁之色,道:

    “正是犬子。”

    他看向宁凡,道:

    “好教恩人得知,在下姓黄名忠,字汉升;敢问恩人名姓?”

    “今日之恩请,日后必当报答!”

    宁凡摆摆手,道:

    “不必,此乃举手之劳。”

    又道:

    “叫我宁凡便好。”

    黄忠再次拱手,道:

    “宁恩公!”

    心中却打定主意,一定要报答宁凡。

    而宁凡呢,却有些心不在焉。

    如果他没有猜错,这位壮汉,就是猛将黄忠了。

    他怀里的,应该是儿子黄叙。

    想起来,后人对其的评价,那是推崇备至:

    将军气概与天参,白发犹然困汉南。至死甘心无怨望,临降低首尚怀惭。

    宝刀灿雪彰神勇,铁骑临风忆战酣。千古高名应不泯,长随孤月照湘潭。

    苍头临大敌,皓首逞神威。力趁雕弓发,风迎雪刃挥。雄声如虎吼,骏马似龙飞。献馘功勋重,开疆展帝畿。

    老将说黄忠,收川立大功。重披金锁甲,双挽铁胎弓。胆气惊河北,威名镇蜀中。临亡头似雪,犹自显英雄。

    可惜的是,黄忠幼子黄叙早早夭折,始终没有后代传世,真是一个遗憾。

    这次既然让他碰上了,怎么说也要帮黄叙治好病。

    宁凡问道:

    “黄老哥,令子可是得了伤寒?”

    黄忠道:

    “不敢,恩公叫我汉升便好。”

    “至于犬子——”

    他低头看着黄叙,叹了一口气,道:

    “确实是得了伤寒。”

    宁凡心中有数,那就错不了。

    这对父子肯定就是黄忠父子。

第291章 黄巾围宛城:素素救人() 
确定黄忠儿子得的是伤寒,宁凡便有了主意。

    他问道:

    “汉升可曾听闻张机张仲景?”

    既然得的是伤寒,那就去找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

    仔细想来,张仲景此时应当在这一带活动,十年后,还当上了隔壁郡的长沙太守。

    汉灵帝在位的这些年,伤寒疾病频发。

    尤其是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

    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

    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

    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

    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

    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

    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

    哎?

    不对啊,张仲景现在应该是被举了孝廉,做官去了。

    应该不在这一片地区。

    宁凡暗自懊恼,还是没有易小川对历史的记忆深刻啊。

    黄忠眉头微蹙,想不起在哪里听说过张仲景这个人。

    宁凡只好道:

    “也罢,张机应当是游历去了。”

    “不过,他的师父张伯祖就是南阳鼎鼎有名的医者。”

    黄忠神色一怔,道:

    “张伯祖?”

    “恩公所言,可是品济神医?”

    宁凡略微思考一下,回顾一番易小川说过的历史。

    张伯祖,名初,字品济,东汉医家。

    南郡涅阳人,笃好医方,精明脉证。

    其疗病每有奇效,传世七柳品济清口方。

    张仲景闻其名而拜为师,尽得其传,为医中之圣。

    他点了点头,道:

    “正是此人!”

    黄忠拱拱手,道:

    “某家正是前往郡城,求救于品济神医。”

    宁凡点点头,专心赶路。

    黄忠也痛惜地看着怀中的儿子黄叙,默默不语。

    宁凡突然想到,这张伯祖和张仲景,还是张家的人呢。

    应该是张良长子一脉,与张角的关系并不是十分的远。

    这张仲景还是发明地动仪的张衡后人。

    却是张良长子一脉的显赫一支。

    南阳啊,人杰地灵。

    有五圣出世。

    先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

    这都是后世网络上总结出来的,也不知道称呼可不可信。

    但这些人还真就是出生自南阳郡。

    好地方!

    应该还加上一个黄忠。

    宁凡突然一拍脑袋,想起来了。

    不对!

    黄巾起义爆发,这时候张曼成所领导的黄巾军,已经把南阳郡守褚贡杀了,包围了宛城。

    张曼成,东汉末年时期人物,南阳黄巾军的首领。

    汉灵帝光和七年二月,太平教大方,自称“神上使”的马元义,事败被捕于洛阳车裂,张曼成闻讯立即率众在南阳起兵。

    三月庚子日击斩南阳郡长褚贡后,占领了宛城。

    六月,遭新任南阳郡长秦颉反攻斩杀。

    中平元年二月,黄巾起义爆发。

    三月,荆州南阳郡黄巾军首领张曼成攻杀太守褚贡。

    江夏都尉秦颉临危受命,继任南阳郡太守的职位,负责讨伐黄巾军。

    六月,秦颉与荆州刺史徐璆联合出击,击败黄巾军,斩杀张曼成。

    随后,黄巾军退守宛城,拥赵弘为渠帅。秦颉、徐璆与朱儁联合军共一万八千人包围宛城。

    至十一月,朱儁联军先后斩杀赵弘、韩忠、孙夏等人,攻破宛城,平定黄巾军。

    中平三年二月,江夏士兵赵慈发动叛乱,攻破六个县城,斩杀秦颉。

    宛城,可不就是南阳郡的治所?

    那,自己等人现在进了宛城,不就进入了黄巾包围圈?

    虽说黄巾起义是张家背后支持,张角利用化名南华的盖世大妖魔,所发动。

    张家和自己乃是盟友。

    可是,那是上层人物的事情,张曼成这个张角的徒弟,可不知道宁凡这种顶层人物的谋划。

    更别说认识宁凡了。

    宁凡停下马车,对满脸疑惑的黄忠说道:

    “没猜错的话,黄巾军已经占领宛城,我等进不去了。”

    黄忠登时急了,红着眼道:

    “那就杀进去!”

    黄忠这个时候,担任的乃是宛城城门校尉,当然听说了太平道黄巾起义的事情。

    倘若不是儿子病重,他提前请假休沐,现在却是在奋勇杀敌,守卫宛城。

    宁凡摇头,道:

    “不必!”

    “在场有会医术的,可以一试。”

    黄忠急忙道:

    “可是恩公精通医术?”

    吕素素借口道:

    “是我。”

    黄忠也顾不得礼节了,直勾勾地盯着吕素素,道:

    “夫人精通医术?”

    宁凡笑道:

    “好教汉升得知,她可是御医淳于世家的得意弟子。”

    “淳于世家?!”

    黄忠肃然起敬。

    淳于世家,可是刘氏皇族的御医世家,医术可想而知。

    曾经出过一位名叫淳于意的神医!

    淳于意,西汉临淄人,姓淳于,名意。

    淳于意曾任齐太仓令,精医道,辨证审脉,治病多验。

    曾从公孙光学医,并从公乘阳庆学黄帝、扁鹊脉书。

    后因故获罪当刑,其女缇萦上书文帝,愿以身代,得免。

    史记记载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病史记录。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与扁鹊合并立传,即扁鹊仓公列传。

    着名的“缇萦救父”之典故,便是出自此人。

    汉文帝的四年中,有人上书告发淳于意。

    按照刑法应当专车押送他向西到长安。

    淳于意有5个女儿,跟着(囚车)在哭。

    淳于意生气,骂道:“生女儿不生男孩,危急时没有人能帮忙。”

    这时小女儿缇萦因父亲的话而悲伤,就跟父亲向西行,上书说:

    “我的父亲做官吏,齐地的人都说他清廉公平,如今犯法应当获罪受刑。”

    “我为(受刑而)死的人不能复生感到悲痛,而受过刑的人不能再长出新的肢体,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办法了。”

    “我愿意舍身做官府中的女仆来赎父亲的罪过,让(他)能改过自新。”

    陛下听到后为她的意愿感到悲伤,这年就去除了肉刑法。

    宁凡微微一笑,道:

    “正是淳于世家!”

    吕素素当时在长乐宫待了将近八十年,可不是白待的。

    她跟着淳于世家的人,历代学习医术,就是想要对宁凡有点作用。

    只因为,宁凡当初救下吕家姐妹之时,自称将军。

    吕素素便以为宁凡乃是秦朝大将,经常征战在外,难免受伤。

    便刻苦学习医术,没想到此时却有了作用。

    宁凡想到这里,柔和的看了吕素素一眼,对她痴痴等候自己将近八十年,还学习医术,而有所感触。

    要知道,医者,在这个时候,可是被士大夫等级所嫌弃的,更别说是她当时的皇亲国戚身份了。

    吕素素眉眼盈盈,含笑望了宁凡一眼;她感受到宁凡眼中的深意,颇为雀跃。

    黄忠得到肯定回答,拱手道:

    “可否麻烦夫人动手,救救小儿?”

    吕素素温柔一笑,应了下来。

第292章 山越占了家() 
吕素素在黄叙手腕上铺上一张锦帕,仔细为他把脉。

    又翻了翻黄叙的眼皮,摸了摸额头、脖颈、腋下,再向黄忠询问了些许状况事由。

    请黄忠捏住黄叙的两边颌骨,使他被迫张开嘴巴,吕素素开始观察黄叙的舌苔。

    半晌,她便心中有数。

    吕素素让黄忠放好病人黄叙,抽出一张布帛,提笔写道:

    柴胡一两半;桂枝一两半;去皮黄芪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劈;生姜一两半,切。

    写完,她将开好的方子递给黄忠,道:

    “按照此方抓药,三碗熬作一碗,每日一剂,半月便好。”

    “倘若令公子服药后面色涨红,全身发烫,及时用凉水敷在额头,下一剂汤药用量减半。”

    黄忠结果药方布帛,感激涕零,连连道谢。

    吕素素摆摆手,道:

    “快去抓药吧,希望令公子早日康复。”

    黄忠心中急切,匆匆与两人告辞,便跳下马车,怀抱黄叙而走。

    宁凡张了张嘴,还是没有说什么。

    他摇摇头,好笑道:

    “这个黄忠,不知道坐着马车掉头,也可以到嘛。”

    “这样还省些力气。”

    黄忠所在的黄家,也是荆州当地的世家大族。

    与诸葛亮岳父黄承彦乃是一脉。

    宛城被黄巾军占据,他却不怕找不到药材。

    黄家仓库,各种药材多得是。

    尽管黄忠这一支落魄了,但是赊欠一些药材还是可以的。

    毕竟,这是为了救助黄叙,他这一支的独苗。

    此时的人们,对于香火传承相当看重,就算有小人使绊子,族老也会力挺黄忠。

    吕素素掩口一笑,柔柔道:

    “公子,咱们还要去宛城吗?”

    宁凡摇头,道:

    “不了,还是直接去老地方吧。”

    吕素素明白宁凡的意思,知道老地方是哪里。

    故而,她有些雀跃,蹦蹦跳跳地上了马车,难掩脸上的喜悦之色。

    那曾经居住了两百多年的小山,有着吕素素最为美好的回忆。

    当时只住着她与宁凡两个人,是她最向往的隐居生活,一生一世一双人。

    宁凡看着吕素素的神色,明白她的心思,嘴角不禁勾起一丝笑容。

    心情好了,赶路也似乎愈发迅疾。

    不到三天,他们便回到了当初的隐居的小山。

    可惜,事与愿违。

    此地已经被人占领,架起了石寨木墙,一伙山越人占山为王。

    宁凡有些怒气上涌,竟然被人侵占老巢!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先是探测一番这伙人的基本情况,以便知己知彼。

    没想到,这伙人的头领,还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

    区星,生卒年不详,东汉末年荆州南部长沙地区变民首领。

    汉灵帝中平四年十月,区星在长沙自称将军,率领部众一万余人起兵叛乱,被新任长沙太守孙坚击溃。生死不明。

    时长沙贼区星自称将军,众万馀人攻围城邑,乃以坚为长沙太守。到郡亲率将士,施设方略,旬月之间,克破星等。

    现在是中平元年,距离他正式起兵叛乱还有三年多。

    可是,看这规模,区星已经聚集了两三千的山越民众。

    怕是在黄巾军的号召下,有了反叛的心思。

    宁凡苦笑,对此没有丝毫办法。

    别看他现在实力高强,已经是武道金丹境界的大高手。

    可是,和这些山越人起冲突,不把他们杀掉一半,他们是不会退缩的。

    但,宁凡有此修为,却不能随意对普通人下手。

    不然,将会遭受反噬,耗损气运。

    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

    “是山越人。”

    吕素素也满脸失望之色,她知道自己这等人,不能随意对平民出手。

    何况是一伙武装集团力量,更别说,这伙人的头领,还是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人物。

    这些年,她也在一旁听易小川讲了不少“历史”知识,知道这山越人是怎么回事。

    山越是此时江南地区越部落占山为王武装势力的统称。

    主要分布于吴郡、会稽、嵊州、丹阳、东阳、豫章、临川、庐陵、衡阳、长沙、始安、桂阳等东吴的扬州诸郡和曹魏的庐江郡。

    分布范围东及于海,西达湘江,北抵长江,南邻交州。

    东汉末年,黄巾之始,天下大乱,有潘临、彭绮、彭式、费栈、祖郎、严白虎、金奇、毛甘、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