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极衍异-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方可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之后刘玄德!”聿生高声问道。
玄德大惊,按理说自己现在默默无闻,很少有人知道自己底细呀!
“吾便是涿郡刘备,不知阁下如何识得在下?”玄德应之。
“今日战事已毕了!汝与汝之结义兄弟皆苦战一场,体力多又耗损,可领云长翼德回城休整,我们择日再战!”聿生没有回答玄德的问题,反而劝其可以回去了。自知要生擒这三人恐非易事,聿生索性干脆装起好人来。
这下吃惊的就不是玄德一个人了!如果说知道他刘玄德只是个巧合的话,那他为何连云长翼德也知道?难道对方的情报细致至如此地步了?
玄德欲打马上前看个仔细说话的到底是谁,却被云长拉住,“大哥还是小心为妙,谨防有诈!”
“二弟放心!”玄德思量了一下后拍了拍云长的肩膀道,“我自有分寸。”
玄德策马上前数米,拱手问曰:“请教先生大名!”
“不死妖龙张聿生……”聿生这几个字说得是铿锵有力,对他来说,这样装酷的机会是坚决不能放过的,何况还是在刘备面前!
“那么张先生,后会有期!”玄德见黄巾军也没什么动静,看来不是有诈,便想回去。临行又闻见聿生高喊:“明日我们再约战于大兴山下,请玄德转告邹校尉,如有变数,请提前一日通知。”
玄德应允后方才引残部离去。
程远志早就看聿生溜到阵前向玄德喊话,不过他当时也没出面干预。
说实话,这位才是真正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程志远自发觉聿生在自己军中计谋远胜于其他将领后(聿生算是他们中唯一的知识分子,除他以外还没有别的谋士)奇…书…网,便委以重任,聿生也够争气,鬼使神差还策划了好些漂亮仗,更得程远志器重。深知聿生智计百出的程远志自然猜到聿生又有妙计,不过他却没有深思为何聿生是如何知晓敌将姓名的。
回营后,聿生摒开其他闲人,向程远志道出了自己的计划。程远志对其大肆赞扬了一番,就高高兴兴地去安排人着手准备所需军备去了。
当夜,程远志钦点给聿生的助手程鱼来报,邹靖真的派使者送来书信答复明日之战了。至于为何送与聿生而非程远志,想是聿生对玄德报了姓名的缘故。
唤来使者打开书信一看,却不是答应明日决战,而是借口明日天气不好,不宜决战,将决战推后于五日之后。
聿生借口要商议一番,便打发使者回去,自己回头便约程远志召集众将商议此事。
“邹靖约战于五日之后,可是有何玄机?”邓茂眯着个熊猫眼问道。
“好像是中山方向来的援军将会在四日左右抵达。”程远志解释道。
“那么我们岂不是须在三日内攻陷涿郡?”另一个将领道,。从他惊愕的表情可以看出,三日内攻陷此城恐怕不是易事。
“涿郡城坚,虽驻军只有数千,但是要在三日内攻下恐怕会加大人员损失,甚至得不偿失!所以此举并非良策。”聿生笑道。
见聿生胸有成竹,众将皆喜,同声问道:“莫非妖龙先生早有良策?”
聿生笑而不答,却望向程远志。
程远志仔细与众将说明计谋,诸将皆言此乃妙计,虽有个别将领质疑大费周章擒拿敌将个别将领的必要性,但是也仅仅是质疑一下,没有人反对此次的作战计划。
程远志给众将分派好人任务,便令各自回去早做准备,只待五日之期一到,便可痛击敌军。
而聿生回到自己帐中,令程鱼写一封约见玄德商议要事的书信。聿生本欲自己动笔,怎奈古今文字的差异聿生还未完全掌握,何况他的毛笔字实在是惨不忍睹,所以打消了此念头。
待程鱼按自己所述写好书信晾干后,聿生仿效曹操当年涂书离间马超韩遂的办法,操笔将信中紧要处加以涂改,使人送与刘备处去……
第八章 决战三英
五日后,两军如约对垒于大兴山下。双方旌旗摇曳,看来士气都很高涨。
黄巾军此次出阵约两万人,而汉军则有一万人,想来是援军加入的缘故。
聿生穿上了崭新的皮甲,看上去倒还威风凛凛,也许是对今日之战胜算较大,他的心情看上去大好。
程远志向聿生使了一个眼色,聿生会意,独自纵马出阵喊话:“刘关张三兄弟可在?”
玄德闻后,颇有犹豫是否作答,邹靖却绷着脸道:“还不去应声?”显然,聿生的书信果然让邹靖起了疑心。
玄德自知是聿生诡计,但是无奈还是出阵答话。
聿生故意含糊其辞,佯作与玄德暗语沟通,让邹靖更为不悦。随后聿生提枪立于阵前,大喝:“吾乃妖龙张聿生!谁敢出阵与吾决战!”他一般说一边佯作向玄德使眼色,让玄德三兄弟很是郁闷。
为表清白,翼德请求出战斩下张聿生,邹靖允之。
等得颇有些不耐烦聿生终于望见敌军中“刘”字大旗下一将转头对他身侧一“张”字大旗下的骑黑马的将领吩咐了一下,骑黑马的将领便冲出阵来。
那个杀出阵来的自然便是张飞张翼德了。玄德觉得此事定有古怪,所以在翼德出阵前特意吩咐他小心出马,切不可莽撞,阵前出手保留三分实力,以观其变。
翼德出阵后狠狠地赏了黑马一鞭子,挺起蛇矛杀奔聿生而来,还张口大骂:“黄巾逆贼,燕人张翼德来取汝性命来了!”
待到张飞纵马到了较近距离一看,不由得让聿生大吃一惊——这张翼德身长八尺骑黑马、披墨甲,好不威武。
如果说只是威武也就算了,让他吃惊的是这张翼德根本不是演义中描写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这张翼德虽然肤色不算白,但决计算不上黑;体格也非书中描写的那般虎背熊腰,而是健美匀称。更让聿生惊奇的是这张翼德看起来好像还很时尚,左耳戴了一只银色耳环,也不知道是夹的还是穿的。飘逸的长发被一条紫色发带轻束起来,加上冷漠的眼神,整个人显得潇洒冷俊。再看他鼻挺眉扬,唇红齿白,这哪里是什么莽汉的形象,活脱一个大帅哥!或许这张翼德的真实形象和大多数人心中赵云赵子龙的形象更为接近吧——当然此处不考虑黑马黑甲。
看到此处,聿生不由得感叹:演义小说不可信呀!想必那些写演义的作者和当今的网络作家一样爱标新立异,虽然没有大写架空历史、神鬼穿越之类的,但是也多半是每日吃饱了没事干的时候就胡编乱造写意淫版的故事,编着编着就把人家形象给编得面目全非了。
虽然面对的是张飞,但是聿生也毫不担心,他立马与原处未见动静。
翼德虽然冲动,但被玄德嘱咐过要小心行事,所以看聿生没有动作也心中起疑,不再前进。
聿生似乎早已料到翼德不会轻易上前,但见他右手一挥,身后士卒立马让开一条道来,若干健壮士卒从后面跑到阵前。
翼德一愣,正觉得疑惑,数不清的瓦罐便飞了过来。
虽然这出乎翼德的预料,但是身手敏捷的他还是轻易就躲开或是用蛇矛磕开了密密匝匝的瓦罐偷袭。
但是瓦罐落地后砸碎,竟是溅出汁水,糊了翼德一身。
翼德只觉得臭气熏天,低头一看自己,竟是满身的人屎马粪等秽物。更为恶心的是,这些不知从何处寻来的屎尿,竟然还附有数不清的活蛆,不停地蠕动着,甚为恶心。
这下翼德哪里还按捺得住,他狠狠地夹了一下,一边驾马冲向聿生,一边破口大骂:“卑鄙鼠辈!拿命来!”这个时候的张飞已经彻底被激怒了,他甚至已经忘了刘备对他的嘱咐,他现在脑子里唯一想的便是砍下张聿生的脑袋来泄愤。
玄德眼见张飞失控,恐其有失,赶紧招呼云长随自己带本部的五百人前去援助翼德。
邹靖也觉得刚才张飞被泼粪显然是自己方受了侮辱,又派出四千五百人出阵,让出阵人数凑足了五千人。显然,他看出似乎聿生是在离间他们。
翼德冲锋在前,云长带领五百人紧随,走靖麾下一名副将带着四千五百人在最后,不知不觉竟然正好排成锥形阵向前推进。
程远志军却是不慌不忙缓慢后撤,玄德正疑惑间,只闻见一声嘶鸣,张飞连人带马摔了下去。原来张飞奔来的路线上早被挖了陷马坑,张飞连人带马是直接摔进了一个不下于六米深的大坑里。
聿生对张飞还是相当忌惮,他料定今日必是张飞出阵,所以昨夜监督士卒挖这个专为张飞准备的坑的时候挖得特别深,为了防止张飞爬出来,这个坑不但又大又深,底部还有约一米半的泥浆,即使是张飞也无法从坑里爬出来。
不过聿生也想活捉张飞关羽这样的悍将来瞧瞧,所以也没安排人在这坑底设突刺刀刃什么的,否则我们的张三爷到底会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云长见翼德落陷,亦顾不得那么许多,更加焦急地引领兵卒冲锋。
眼见云长已经接近翼德掉入的陷马坑,关键时候,云长却停了下来,并令而他所率的五百士卒止步。
关羽虽重兄弟之义,但是却不莽撞,而程远志军看起来也没有上前冲杀的态势,双方似乎这样安静地僵持起来,战场上只是响彻了张飞一个人在坑里的高声咒骂聿生。
程远志立于马上遥望,见云长的五百人与身后的四千五百人已经汇聚于一处后,心中窃喜。
他向身边一名早已准备好的士卒使了一个眼色,那名士卒迅速地对着天空射出一支响箭。
响箭一声撕鸣,让云长顿感不妙,但是看起来已为时已晚。
只见大兴山上旌旗飘扬,喊声如雷,数不清的弓箭手和劲弩手突然冒了出来,箭枝像雨一样倾泻到山脚下的五千人中。
这还不算,那些箭枝的尾部都绑上了浸油的细绳,交错的细绳如同一张大网罩在五千汉军身上。
一个虎背熊腰的将领穿着厚实的甲胃,望着山下乱成一团的敌军乐得和不拢嘴,他左边那只“熊猫眼”看上去伤势轻了不少,但是仍然淤迹未退,这不是邓茂又是哪个?
紧随绳箭之后,又是一轮火箭倾泄到了处于窘境的五千汉军之中,浸油的细绳顷刻起火。
浸油的细绳烧起的火势虽然不大,但是覆盖面却不小,当四面八方皆为火海的时候,产生的恐惧气氛是难以遏制的。汉卒中多有烧伤者,一时间哀号震天,惨绝人寰,玄德与云长亦有多处烧伤,只要火势再持续一会儿,这五千人恐怕就会直接丧失战斗力了!
邹靖望着火海中的汉军心急如焚,但却帮不上忙,气得满脸通红。
正得意间,忽闻侧翼有喊杀声传来,原来汉军还有轻骑来包抄!近两千轻骑气势汹汹地冲杀了过来,看来这次邹靖的援军中骑兵的不少,即便如此,他也算是下了血本了,恐怕城中守军亦不多了。
怪不得守城的汉军敢在人数占劣势的情况下出战,原来还藏有后手,好在正面的五千汉军已被火所困,否则的话腹背受敌的黄巾军亦会比较难受。
程远志领一万五千人去阻击两千轻骑兵,留下五千人与聿生连同大兴山上邓茂的五千人收拾这边的残局。
虽然火海中的汉军在拼命回撤,但是却已经折损了不少人马。春风得意的聿生下令程远志留给自己的五千人全军突击,自己心里高兴,纵马冲在了最前面。
此刻他的心中竟然不知不觉想起了爷爷——那个在自己年幼时孜孜不倦地为自己讲解战斗故事的爷爷!
稍一分神,不知不觉自己竟然越出自己那五千人许多——人家步兵怎么跑得过他骑马。
聿生只感觉一种莫名的危机感袭上心头,随后就见胸前血光一溅,一支流矢狠狠地扎进了胸膛,然后透胸而过。聿生只轻轻地哼了一声便伏在马上昏死了过去,与此同时,一声凄惨的龙鸣自聿生体内发出,响彻长空。他座下的战马则因失去了控制,又被突如其来的龙吟所惊吓,受惊不小,载着他疯狂地驰出了战场……
第九章 “医圣”张仲景
夜,依然静得可怕。
张聿生赤裸着身子抱成一团,悬浮浮在寂静的虚空中。两位位高挑婀娜的仙女萦绕着他飞舞,她们一丝不挂,身体闪耀着圣洁的光芒。
聿生还没来得及看清他们模样,她们就化身为两条巨龙,一黑一赤,绕着聿生盘旋。那种感觉,让聿生觉得很亲近。
聿生伸出手来,想要摸一下龙头正对着自己的赤龙,不想赤龙却突然张开血盆大口,一口将自己吞噬了下去……
“不……”聿生惊叫道。
聿生睁开双眼,才发现自己原来躺在一辆陈旧的马车内,满身大汗,想是噩梦所致。
“你终于醒了……”眼前一位中年男子侧身坐在并不宽敞的马车内和蔼地望着自己。
“是你……救了我?”聿生看了看自己赤裸的上半身上裹着的绷带,立刻明白这便是他的救命恩人。
“我本医者,救人乃是本分,举手之劳而已,何足挂齿。只是我有要事不得停留,你又昏迷不醒,无处可脱,连累你这个伤员受周车劳顿之苦了。”中年人仿佛没有把聿生当外人,这也让聿生对他颇具好感。
“多谢大哥救命之恩!小弟日后定当涌泉相报!不知大哥高姓大名,日后也方便联系。”知恩图报对于聿生来说是必须的,所以他说得日后涌泉相报并非客套话。爷爷生前对聿生恩若泰山,聿生就曾经下定决心要好好报答他,只可惜的爷爷的早逝让一切都只能成为未竟之梦,正应证了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谈不上什么高姓大名,在下张机,字仲景。”中年人笑着答道。
“张机张仲景……”聿生嘴里默默地念叨道,他老觉觉得似曾相识,这个名字是哪里听说过的呢?突然,聿生恍然大悟:“您就是张仲景?”
“嗯?有……什么不妥之处么?”张仲景望着表情惊异的张聿生,不知他为何如此激动。
张仲景聿生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东汉末年,我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临床医学家姓张名机字仲景。南郡涅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另说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原因在东汉时期,邓州市行政范围归南阳管理)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公元215~219年)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不少病人,而且写出了一部创造性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巨著的问世,使我国临床医学和方剂学,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就是这个张仲景,被后世奉为医圣!
“额,没什么!没什么,只是早就听闻仲景大哥医术高明,仰慕已久,不想今日竟然碰巧遇上,激动不已!”聿生编了个慌话,不过却并没有恶意。
随后聿生自报了姓名,由于都姓张,张仲景年长聿生不少,所以他们相互以仲景大哥、聿生贤弟相称。
聿生从张仲景处得知,他是在易县通往中山国的路上发现伤中昏迷的聿生的。易县在高阳到涿郡的路上以南不远处,想来是自己昏迷后被无人控制的马载到这里坠下马来了。只是不知道涿郡一战胜败如何了……
当时张仲景看他奄奄一息,昏迷不醒,便做了紧急的简单处理。
由于此次找张仲景所带药物在给附近村民施药时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所以缺少药物。路上也难以寻得必备药物,本不报多大希望,不想聿生竟然体质强悍,恢复力惊人,在缺乏药物的情况下竟然挺了过来。只是一直昏迷,直到五日后的今天方才转醒。
张仲景惊叹聿生的恢复力超出常人太多,聿生也佯作吃惊的样子,只是心中却猜想,这恐怕是不死妖龙寄身的缘故,不然自己以前那动不动就感冒发烧的身板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
此次张仲景本是准备去渔阳访友,不想附近黄巾作乱,所以只得滞留易县这一并无多大军事价值的而又经济落后之地躲避战事。正巧一个家住常山的表兄身患重症,附近郎中皆束手无策,其家人就传书于张仲景求其赶去救治,故而张仲景才言有要事不得停留。
聿生检查了一下自己的伤势,愈合情况很好,连自己也不敢相信这伤口仅五日就能达到这样的程度。知道此次是去常山,本就无路可去的聿生欣然接受了张仲景同往的邀请。
自醒来以后,张仲景都没有询问张聿生为何受伤一事。这箭伤应该很好辨认,聿生不解,便直接询问。
张仲景答曰:“吾只是一名郎中,只知治病救人,其他哪管得了那么许多?虽知贤弟非寻常百姓,与你同行或有麻烦,但我看你重伤还未痊愈,不忍弃你于此地,故而邀你同往常山以便照应。”
可以说张仲景说得很直接,但是却没有半句虚言,聿生猜其性格便是如此,闻后对其愈加敬佩。
此时他们距常山大约还有五日路程,即使日夜兼程也需要三日,张仲景颇为担心能否赶得上救治其表兄的时间,聿生总是宽言安慰,倒是和张仲景的距离拉近不少。
途中一日大雨倾盆,即使雨停后很久,道路也是泥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