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嘿,这是我的菜-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后来的生活却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世事无绝对。
那时候,阿青已经远远离开了他。他又开始一个人生活,不恼,不气,不撅嘴巴,独自流着眼泪。。。。。
作者有话要说:尼玛,这明明是个HE的文,肿么写着写着就往歪路上跑啊魂淡,赶紧给我拐回来!
大半夜码字,清醒什么的果然不靠谱,明早起来看,绝壁会认为不是本人写的吧。。。。。。
45第44章 新米解困
“好了;白白净净的一张脸都成了小花猫,我们快去洗干净,然后开始干活吧;不然,等素然他们从田里回来,肯定会认为我们在家里偷懒。”
沈青池拉着阿篱到院子里,就着从水井里打上来的水仔仔细细洗了脸,然后两人开始商量怎么干活。
手札里提到的凉夏米;是把未成熟的稻米蒸过后晒干所得。它不仅利于保存;而且味道特别好;即使是生米也特别有嚼劲。
这篇记载;的确能给困境中的蒲元村人带来希望的曙光;但是;实践起来面对的最大的难题是,“蒸过”的确切程度是多少?五成熟?七成熟?八成熟?
短暂的纠结过后,素然果断地把难题扔给了睡熟过去的阿篱。美其名曰,这是对厨师最大的信任。
见过推卸责任的,没见过这么高调且缺乏说服力推卸责任的。
沈青池炯炯的目光中,夏村长并一众相亲有些脸红,只有素大公子招摇过院,带着两个小伙子去田里给阿篱准备做试验用的稻米去了。
从当时的情境中回过神来,沈青池发现阿篱已经盛了三大碗稻米放在案板上了,眼下正蹲在灶膛前添柴烧火。
接过烧火的活计,沈青池瞄了眼案板,“就需要蒸这么三次吗?”
“嗯,我仔细揣度了一下手札上记载的内容,发现有两处关键的地方。其一,上面说,凉夏米是蒸过之后经晒干再保存。按照师父的教导,蒸晒后保存的东西,一般来说,蒸的程度介于三分和七分之间,五个梯度。”
“其二,记载里还说,凉夏米即使是生米也特别有嚼头。稻米入锅后,碰到暖湿气就会受潮吸水,米粒变得糙白而易碎,然后随着熟度的增大,一定程度后,慢慢变得更加有弹性,最后成熟时,就是软糯的米饭了。而开始变得有弹性的程度,就是五成熟之后。”
“所以,我们只需要试验五成熟到七成熟这三种情况就可以了!”
阿篱表情严肃地诠释自己的想法,认真而坚定,眼睛也是亮晶晶的,看着可爱得紧。开始有种靠得住的感觉了,难怪素然那家伙这么放心地把这事扔给了他。
沈青池认同地点了点头,两人分工合作,一个听指令添柴烧火,一个掌控温度,一个时辰后,院子里的三个圆口簸箕里就铺上了一层蒸好的稻米。
天虞国有三种稻米久负盛名——桃花稻、青米、胭脂稻。作为“三稻”之一,青米尤以味香闻名。用熟透了的青米焖米饭,揭锅的时候散发出来的米香隔壁都能清晰地闻到。
此刻,院子里的阿篱和沈青池感受更甚。
定浆但却没有完全成熟的青米经过蒸煮后,散发出来的香气更加清新,不那么浓郁,却经久不散,萦绕在鼻端,刺激着味蕾。
午后的阳光正热烈,用来铺晒是再好不过的了,等素然和夏村长他们回来的时候,圆口簸箕里的米已经晒得七八成干,狭长的米粒通体碧绿,不用凑到鼻子跟前就能闻到清香的味道,就连抓过米粒的手掌也留有余香。
有了希望和实打实的亲眼见证所产生的刺激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夏村长家这三个簸箕里躺着的翠绿青米让一众人都把心安稳地放到了肚子里,失眠了数日的蒲元村人都好好地睡了一觉,第二日一大早就起来奔到田里收割青稻了。
这两日天气一直很热,到晚上也没怎么缓和,仿佛又回到了夏日里,但有前阵子那几场薄霜为鉴,大家都害怕更大更严重的降霜出现,纷纷赶工收割,就连蒲元村附近的几个村子也受影响跟着收割了青稻。
之前凉夏米的情形还不确定,夏村长也不好多说,现在落了定,他一早就派人通知了信源县的几个里正,不到晌午,五个里正就全都赶到了夏家。
经过一上午的铺晒,三个簸箕里的凉夏米都彻底干了,香气虽较昨日淡了一些,但持久依然,米粒保持了翠绿的同时,还显得更加通透,翡翠一样。
几个里正从初见的震惊与激动中缓过神来之后,便和夏村长一起,按照阿篱的示意逐一品尝三个簸箕里的生凉夏米。
“怎么样?你们觉得哪个最好吃?”三种米都品尝过后,阿篱问几个人。
六根手指齐齐指向中间的圆口簸箕。
“果然是六成熟的这个!”阿篱高兴地拍拍手掌,笑眯眯地看着沈青池,晶晶亮的眼睛里不乏小小的得以之色,像是期待被夸奖的孩子。
沈青池抿嘴而笑,伸手揉上他的头顶。听说,头发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不同于自己的强韧,阿篱的头发很柔软,摸在掌心很舒服,就像是他的人一样,乖巧柔顺,但是又有自己的坚持,让他身边的人无法不喜欢。
“阿篱小哥,你。。。。。。真的是要无偿把这做新米的方子教给我们?”一个五十岁上下的里正不敢相信地看着阿篱,直到亲眼看到他肯定地点头才激动地握着阿篱的手感谢了好久,弄得阿篱脸色胀得通红。
“好了好了,你可别把阿篱小哥吓坏了。”另一位满脸笑容年纪也仿佛的老里正把阿篱“解救”出来,然后和几个同来的粗略商量了一下,对阿篱说道:
“阿篱小哥,我们虽都是些土里刨食的庄稼汉,但粗浅的道理还是懂的。你做出来这新米,恐怕在整个天虞国都是独一份的,靠着整个,我们也能赚上不少银钱,在这样的年头里,救的可是我们信源县上上下下无数人的性命,这样的大恩大德,我们无以为报!听老夏说,你们是来买青米的,这样吧,咱们信源县做出来的新米,只要你们要,我们就先卖给你们,价钱由你们来定!你千万不要推辞,不然这方子我们用了是不会安心的!”
几位里正的态度很是坚决,就连夏村长也坚持如此,阿篱求助地看向沈青池,见他微微颔首,才应承了下来。
做凉夏米最关键的是把握好蒸的分寸,而这恰恰是很难掌握的。阿篱入门的时候因为素茗的故意为之,所以在后厨打下的基础很夯实,这才能很好地把握温度,但这些种田的把式可做不到。
阿篱可以在蒲元村坐镇,组织全村统一蒸煮青米,但整个信源县十几二十个村子,挨个村子跑,不累死才怪。最后商量出来的法子是,每个村子派几个人来蒲元村跟着蒸米,然后回村组织一起做新米。
这已经是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但阿篱心里还是没有底。只是跟着做两天,能比较准确的把握好火候实在是不容易做到的。这些稻米本来就没成熟,如果在蒸煮的时候再出了问题,那后果是不敢想象的,这太冒险了。
堂屋里,夏村长和几位里正推算着青稻收割、打场、脱壳需要的时间,然后好确定蒸新米的时间,阿篱就坐在西厢房的门槛上想着到底该怎么办。
“闷在院子里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我们出去走走,放松一下。”沈青池抓着阿篱的后衣领把他拎起来,然后拖着往院子外面走。这两天,不是猫在厨房里烧火,就是守着院子里那三个簸箕,他早就想要出来透透气了。
“好啦好啦,我和你一起出去散步,你不要这样拖着我,好难受!”阿篱死死抱紧阿青拖着他的手臂,皱紧眉头表现自己的不舒服,终于成功地恢复了自由之身。
他们一路往东走,不久后就出了村子,两边是一块一块的菜田,大多种着小油菜、冬菠菜、香葱、冬菜等,绿意盈盈的,也有大白菜、萝卜和芥菜之类北地常见的蔬菜。
凉江流域在最寒冷的时候水面也不会结冰,像冬菜、冬菠菜之类的蔬菜,就算是在冬季也是绿色的。所以,秋收之际,走在南国的田地间,看到的景致与北国极目的枯黄衰败不同,这是还满是生机勃勃。
“哈哈哈哈哈。。。。。。好多的鱼啊。。。。。。”
“阿爸,快。。。。。。快转身,你身后的那条鲤鱼好大!”
“快看,这个河蚌多大!”
。。。。。。
不远处传来的热闹的欢笑声打断了阿篱的感叹,抬眼望去,原来是鱼塘在清塘捕鱼。阿篱拽着不太情愿凑热闹的阿青快步奔了过去。
一块一亩地见方的鱼塘已经放干了水,岸上两个大水箱里盛满了个头均匀的草鱼、鲫鱼、鲤鱼、鲢鱼等,塘里几个壮实的汉子在水洼里捡捉漏下的大鱼,几个小娃子站在边上边喊边指挥,热闹得厉害。
“哇啊,好多大河蚌!”
岸边整齐地摆放着四个大木盆,每个里面都堆着满满的河蚌,又大又新鲜,阿篱凑到跟前蹲着看,欢快得不得了,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这么大的河蚌呢!
“阿篱小哥,这河蚌煮熟了硬得很,不好吃,我送你大鱼吃吧,又肥又新鲜,不管是清蒸还是红烧,都鲜嫩着呢!”身上粘着塘泥的汉子把手里的鲢鱼扔到水箱里,隔着段距离对蹲在木盆边上的阿篱笑着说道。
“原来是木根哥啊,这片鱼塘是你家的吗?”阿篱认出来眼前的汉子就是住在夏村长家后院的王木根。
“是啊,这个塘,还有那边那三个都是我家的。现在正是吃鱼的好时节,镇上的酒楼来订鱼的也多,正好把塘清一下。我还在塘里种了不少藕,下晌挖一些新鲜的洗净了和着鱼一并给你尝尝鲜啊!”
阿篱忙摆摆手,“木根哥,我不吃鱼的,如果不麻烦的话,你送我些鲜藕吧,这个我爱吃呢!”
“好嘞,这都是自家产的,管够!”能给这个大恩人送些喜欢吃的东西,王木根很是高兴。转眼看到木盆边两只小手用力扒着河蚌壳的小侄子,不禁出口制止,“小塘,那河蚌用手怎么扒得开,快放下来,弄伤了手有你哭的了!”
小男孩使了吃奶的劲儿抠了半天,奈何河蚌壳纹丝未动,听得自己叔叔这么说,不甘心又没办法地盯着手里的河蚌看了一会儿,然后伸手递到阿篱面前,“哥哥,你能打开它吗?”
小小的孩子,一脸倔强,阿篱笑着接过他手里的河蚌,很认真地告诉他,“不能打开哦,河蚌只有渴了、热了的时候才会张开嘴呢!”
或许是阿篱认真的态度让他相信了,小男孩有些遗憾地哦了一声,转身跑去水箱边上骚扰大鱼了。
但这边的阿篱却没那么洒脱了。他看着手里紧紧闭合着的河蚌发呆了好一会儿,终于抓到了刚刚一闪而逝的那个念头!
作者有话要说:现在是凌晨两点零五分,我的意识已经处于游离状态了。。。。。。
终于体会到那种我被剧情牵着走的感觉了。。。。。。
今天吐血的最后一更,来些收藏和抓痕来给我充血吧!
上帝请与我同在!阿弥陀佛!
46第45章 河蚌大用
“木根哥;你说这些河蚌不好吃,那干嘛还要费劲捞上来呢?”阿篱指着满满四大盆的河蚌问道。
王木根笑笑;“这些河蚌啊;要是清塘的时候不捞上来;一年年积累下来也是很占地方的,而且挖藕的时候也不方便。而且,河蚌虽然不好吃,但是煮熟之后蚌肉挖出来喂鸭子可是很好的呢!”
“哦;原来是这样!”阿篱点点头;然后神秘地朝王木根挤眼睛,“木根哥,往后这些不好吃的河蚌除了喂鸭子;可是还要有大用处呢;你就等着夏村长他们奖励你吧!”
阿篱已经走出好远了,王木根还愣愣地站在原地,整个一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出于对能做出新米的大恩人的信任,尽管不理解,王木根还是决定听阿篱的话,把这些河蚌再养些时候。
“阿青,这些河蚌反正也要被煮熟了喂鸭子的,我分过来用一下不算太杀生,对吧?对吧?”阿篱拎着一网兜的河蚌和身边的沈青池碎碎念。
“嗯。”沈青池简洁地回应。
“阿青,这些河蚌可以帮大家做好凉夏米,能救很多很多的人,那那我用这些善果来抵这一点点的杀生之孽,可以吧?可以吧?”
“嗯。”沈青池依然简洁地回应。
“哦那那我就放心了那就这样做吧”阿篱心里小有忐忑,但想到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心里的天平就倾斜到了一边。
“这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循环不息的,吃素是好事,但吃肉也不见得是坏事。你爱听大和尚讲经,一定听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吧?人家修佛之人都不拘泥在这上,你一个小狐狸精就别小鼻子小眼睛死抠在这上面啦!”沈青池见不得小狐狸一脸纠结的模样,伸手把他毛茸茸的脑袋揉得更凌乱。
“嗯,我知道了。”阿篱勉强打起精神,心里不停给自己宽慰:爹爹告诫他不可以沾染血腥,他一直都很听话的,现在,他只是用本来就死定了的河蚌而已,并且,更重要的是,他不会让河蚌流血,这样一定不会有问题的
压制住了心底的不安感,阿篱拎着河蚌回到夏村长家,和沈青池窝在厨房里一顿折腾,反复试验,终于确定了蒸米到六成熟的时候河蚌的状态——蚌壳张开到最大程度那一刻正好。
阿篱把剩下的河蚌养在木盆里,傍晚夏村长他们从田里回来,阿篱就把用河蚌的事儿和他说了,夏村长听后晚饭都没顾上就往后院王木根家跑去了,多年修成的稳重形象瞬间荡然无存。
大家看着夏村长一溜小跑的背影忍不住发笑,素然笑眯眯的眼睛却是从进门开始就锁定在阿篱身上,阿篱就是神经再粗条也被看得发毛了。
“怎怎么了?”阿篱从头到脚检查了自己一下,头发没有撅起来,衣带也系得很整齐,没什么问题啊
素然笑晏晏地摸摸他的头,“阿篱,你可是为素膳斋立大功了,下晌夏村长带着整个信源县的里正来找我了,说是要把凉夏米的优先采购权给我们呢!你这个小徒弟我爹他收得可真值啊,不但做菜学得好,还是棵摇钱树呢!”
自己被素然说得这么有用,阿篱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哼,要表扬就来点实际的啊!”沈青池盯着素然放在小狐狸脑袋上的手,从鼻孔里不满地哼了一声。
素然丝毫不受一旁横生的冷气影响,反而更亲切地揉揉阿篱的头顶,“放心,咱们年底回家了,哥哥一定会给你包个大红包!”
阿篱不好意思地猛摇头,他这次出来是领着月银的,还有外行补助呢,而且一路上的花销都是素然在负责,怎么能再多要呢!
沈青池见不得两人的腻歪劲儿,抓起小狐狸的胳膊往饭桌走,完全不理会身后笑得一脸欠揍的素然。
@
炎热的天气反常地持续了整整七天,然后在当天晚上气温突然大幅下降,第二天早上,地上铺了一层白霜。
因为事先做了准备,抢收得当,白霜铺下来的时候,田里的青稻已经都收了上来,堆在场院里用苫布盖好了,所以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害。
太阳出来白霜化下去后,阳光还是够烈,不消三天时间青稻就晒得差不多,然后开始脱粒,舂出稻米。
六天后,蒲元村就开始统一蒸凉夏米了。
蒸米的地方就在村内的共用打谷场里,炉灶是用石头垒起来的,上面架着大柴锅,足足有十八个,事先准备好的劈柴堆在场地中间,跟座小山似的。
淘米、上锅、烧柴这些自不必阿篱交待,农家院里的人早就做熟了这些。稻米上锅前,阿篱把各村来学习的人聚到了一起,仔细地讲了河蚌的使用方法,然后用第一批蒸米做了次示范,结果相当成功,十八锅蒸米全部符合六成熟的要求,打谷场里小小沸腾了一下,然后热火朝天地投入到第二批蒸米大业中去了。
示范任务完成后,阿篱顿时闲了下来,只需要在锅灶间走动走动监工就行了。
十八口锅一起在没有遮挡的打谷场里不停歇地烧着火,热气蒸腾,再配上尚且热辣的阳光,那现场温度可不是说着玩儿的,沈青池向来自爱,所以他是绝对不会踏入的,跟着阿篱从夏村长出来后,就直奔打谷场对面的寮棚里看手札了。
沈青池看这本手札可不是抱着“求学”心态,故而翻阅的速度要比阿篱快多了,一边看一边关注着打谷场里小狐狸的情形,看他迈着不长的腿儿不停地走来走去,额头上都冒汗了,就招招手让他过来,给他擦擦汗倒杯茶喘口气,然后再放他出去忙活。
五天后,新米蒸完,整个蒲元村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晒满了翠绿的凉夏米,还未入村,远远就能闻到空气中化不开的米香味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