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深空之下-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一幅抽象的,艺术星空图。
琉璃色的天空,一颗碗口大的恒星正在图片的左上方冉冉升起。右边的两颗“月亮”,一颗正在落下,一颗正在半空中。
人们很容易就辨认出了,这两个就是月亮,“所以,这个未知的星球应该有两颗一大一小卫星。”
最神奇的是,图像上的星星,有些只是一个小点,有的却有葡萄大小,它们旋转着、翻腾着,欲与太阳争辉,又无奈地与月亮一同落下。
让人猜测不透,这些大大小小的星光,是艺术化处理过的,还是真实存在的。
图像的最下方,是一团黑色的影子,一团代表了绝望的影子……如此强大的光明阵容,依旧无法照亮的影子。
让人有些颇费解,但也正是这个影子,升华了图像的立意。
“如果恒星之间距离比较近,确实有可能变成这样的葡萄大小。或者附近有红巨星之类的,看上去也比较大个……”一位天文学家想要强行解释,不过他的话只说了一半,艺术是不能用科学来解读的。
这幅图像,无疑代表着,一个文明的顶尖艺术。
只有这种最顶级的、引以为傲东西,才会出现在稀少、珍贵的资料丛中。对于低级文明而言,发送每一克太空物质,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经济资源。
一幅美丽的图像。
透过外边的星光,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默然的情绪。
这种感觉,不是悲伤也不是孤独,而是理解。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世界当中,总有一些孤独的灵魂,总有一些解决不了的事。
而孤独的灵魂也可以有强烈的共鸣,虽然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甚至不是一个地域,但我们却曾经产生过共同的情绪。
我们只是,冥冥众生中的普通一员。
第九十八章 伽马射线爆
金属薄片一张张翻开,除了第一张是以星空艺术图像为核心,后边的,全都是细小、精美的文字以及配套图片。
这些文字密密麻麻的,看上去有点像阿拉伯语,充满了异星的美感。
“两百多页的图像以及文字资料,有了大量的前后参照,应该能搞出具体翻译吧?”安全部长许云进问道。
“当然!”
一位信息学的专家正忙碌着将资料传输到电脑上,他头也不回地答了一句。
外星文字翻译这种事,人们已经研究了几百年,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出洋相了。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的稳中有升,新人类文明已经翻译过好多的外星文字。
还有一些冬眠的专家也被紧急叫醒,饿着肚皮赶过来了。看到他们睡眼惺忪的神情,又被于易峰呵斥一顿,让他们先跑到食堂里去吃东西,吃饱了再来。
“这些文字图像……应该类似于我们的阿拉伯数字,咦,它们的数学竟然直接用的二进制?!厉害啊……这是,微积分的符号吗?”
“应该是……”
“这是坐标轴以及三角函数图像……遗传物质的图像,只是单链结构吗,这些图片,代表着他们的生物学发展……资料非常全面……”
“如果是一个更加低级的文明,得到这份资料,估计能学到很多东西。”
这些专家一边输入,一边依靠图片,得出了某些结论,实际上看到这些东西第一眼的时候,差不多就明白了。
图像永远是最容易理解的,而数学,则是宇宙通用语言,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一个学不会数学的种族,永远是低劣而又蠢笨的。
“哇!这是什么,它们的画像吗?怎么看上去有点像……难以形容,有点像猫头鹰。”一位科学家惊叫道,顿时吸引了大量目光。
“……后边这个圆柱应该是这个探测器吧?这样对比之下,身高普遍两米……不知道能不能飞行……”
镀金铝片中的信息是高度浓缩的,往往一幅图像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需要人类自行解读。
譬如说,它们的身高,以氢在1420兆赫的21厘米谱线波长为单位,描述为二进制码的形式。而这种谱线,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电磁辐射谱线。
如果科技不到位,根本没办法看懂这些隐藏着的密码。
这种感觉,有点像星际时代的考古学,又像在解读福尔摩斯的密码,是跨越时光长河的一次交流。
于易峰饶有兴趣地听着种种结论,“我们的星际历史博物馆,将会增添一个古老文明的文物。”
1。5亿年的时间,它们到底怎么样了呢?
是发展?还是没落?
暗淡的星空,后者才是大概率啊……
沧海桑田,或许整个文明已经完全没落了,甚至连星球都没有了……只有这份资料,才是它们曾经存在过的全部见证……
文明没落,是星空中最为残酷的事实,无论是伟人还是平民,全都沦为一抔黄土,漫漫星空,再也找不到曾经存在过的痕迹。
这种残酷,很难用言语来描述,是一个文明的断子绝孙,从此以后,再也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
没落的文明,会不会被其他文明发现,也不得而知。
但对于整个宇宙来说,你的存在与否,与它有什么关系呢?
无论是K级文明,还是L级文明,都会因为熵增的关系而慢慢老去,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一想起这个,许多人心中都空落落的,因为人们亲眼见证过,文明的崛起、辉煌、衰败以及毁灭。
它就那样慢慢腐朽、老去、死亡。
人类有一天,也会如此,这是宇宙永恒的主题,小到个体,大到文明……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现在,翻译系统已经不是太大的问题,三天的时间后,随着数据的完整录入,资料已经基本翻译出来了。
两百多张金属薄片,如同一本浓缩版的百科全书,详细地介绍了该文明的文化、历史以及科学。
而金属盘刻录的,是一种简单的信息编码,很容易就被人类解开了,人们特地制作了一个翻译读取装置,会将读取到的信息,自动显示在屏幕上。
里边的内容令人惊讶。
“这是一份来自一个遥远的,小小世界的礼物。上面记载着我们的文字、我们的科学、我们的影像、我们的音乐、我们的思想和感情……”
“我们正努力将我们曾经的痕迹,带给未知的你们……”
“它穿越了难以估计的时空,就这样送到你们的手上,不知道你们,是否喜欢这份礼物。”
“如果,您比我们更加强大……很抱歉,我们在绝望之时,选择向另外一个永远见不了面的未知文明,倾诉这场痛苦。”
“如果您比我们弱小,希望我们的这份智慧火花,能在宇宙中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熄灭……至少,它能够促进你们的发展。”
“我们是来源于人马悬臂的塔克文明。我们不知道,当未知的你们,看到这份资料的时候,我们是否已经毁灭。”
“大概率,我们已经毁灭,小概率获得新生。”
“因为我们观测到,遥远的168光年外,一颗即将爆发的超新星,已经用它的自转轴对准了我们的行星系。”
“有时候,无知也是一种幸运,我们费劲千辛万苦,发展出了现代科学,却观测到如此耸人听闻的事实。我们宁愿没有科学,那样,我们会在无知以及欢乐中走向毁灭……”
“很不幸,如果这颗超新星彻底爆炸,在伽马射线爆的扫射下,这里将会寸草不生,没有任何生命能够生还。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爆炸,或许它一千年后才会爆炸,或许在这一刻已经爆炸,只是我们没有观测到。”
“甚至,下一刻,我们就会全部死去。”
“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然不多……”
“这些生态圈,承载着一个个最为简单、最为顽强的生态链,里边的微生物,有95%以上的遗传结构和我们本身类似。”
“因为科学技术的限制,我们的肉体,或许永远无法迈上星空,我们的寿命以及航行速度,远远达不到星际航行的层次。但我们的基因可以……”
“把我们的基因,放在一个玻璃瓶里,朝一颗看上去可以承载生命的星球丢过去,也许……我们还能听到一些回响。也许没有回响,但这都不重要……在宇宙中,我们不是个体,我们也不是这个族群,我们只是一组与众不同的遗传编码,一个难解的密码。”
“这串遗传密码,会变动,会增值,会进化,无穷的时光下,我们也许会以另一种方式在另一颗星球上重生。”
“当然了,前提是,这些微生物,能活着到达那颗星球……”
“总之,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无论这个探测器被另一个智慧文明捕获,还是掉在了另一个可以承载生命的星球。我们的传承,毕竟还留下去了……或是精神,或是基因……”
“我们期待着。”
“未知的文明,如果你们解密了这段文字,说明你们已经有了较高层次的智慧。如果你们在自己的星球将它捡到。很抱歉,或许你们,就是我们的后代……”
第九十九章 智慧传承
伽马射线爆,宇宙中最大、最令人绝望的灾难。
有理论认为,地球的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出现在六亿多年前的奥陶纪,是因为地球曾被6000光年外的伽玛射袭击。
在那个时候,天空中出现了两个太阳,70%的大气被破坏,致使海洋生物链基层被破坏,8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好在六千光年的距离足够长,也不是被正面扫射,地球上的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并没有非常彻底,反倒使脊椎动物成为了地球上新的霸主。
然而在地球爆炸的前一刻,人类依旧没有摆脱对这种灾难的深深恐惧。
因为人们惊愕地发现,遥远的八千光年外,有一颗名叫WR104的恒星,即将爆炸。
届时,可能有伽马射线掠过地球……不知道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八千光年的距离,地球人尚且害怕,更何况只有一百多光年,被恒星自转轴直接对准的塔克文明?
不逃跑就死定了!
只见金属盘后边继续写道:
“发现了这个耸人听闻的事实后,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发射了这些探测器,希望它们能够逃脱一劫。它们承载了我们的一部分希望。”
“我们也打算,穷尽整个文明的力量,研发可控核聚变技术。我们将用尽所有的化石能源,建造可容纳大量人口的飞船。与此同时,超级避难所也在紧急修建……这是两个不同的方案。”
“希望我们的时间足够,希望宇宙……希望那颗超级恒星,再给我们几百年的时间。时间啊,时间,我们的时间远远不够……”
“塔克文明,记于,公元历011110011011年,探测器编号00011010100。”
这封信,到这里就结束了。
所有人微微有些忧郁,因为里边提到了“可控核聚变技术”这个词语。人们清楚地知道其中的难度,至少……人类现在也没有将它实现。
“这个文明的前途似乎不太光明……而且容纳所有人的飞船,需要多大的工程量啊……超级避难所还有点可行性……”一位科学家张了张嘴,又摇了摇头,并没有说下去。
很显然,他并不看好塔克文明的逃命工程。
“……就算建造了超级避难所,如果星球的大气层被全部吹飞,生态链被大幅破坏后,里边的生命也活不过几年。一百多光年,还是太近太近了。”于易峰摇头。
时光匆匆,光阴似箭。
1。5亿年,这个难以想象的漫长时光就这样过去……一切的历史,都只浓缩成这么一点点:两百多页金属薄片,再加上一个金属盘。
无尽的时光长流之下,最伟大的个体,变成一个名称。
最强盛的国家,也只是短短的一段记载。
历史中,发生过多少事?
某个人正在哭,某人正在笑,某人生病了,某些人正在生离死别……一切和自身有关的大事,各种生存斗争,各种嬉笑怒骂,在无尽时光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连存在的痕迹都没有,曾经的哭与笑,又算得上什么呢。
塔克文明最终的结局,人类不知道。
甚至从目前的眼光看,它们当时绘制的银河系图像,也是不正确的。1。5亿年过去,天文学家们已经找不到它们原本生存的星球。
“找不到,因为银河系也在运动……难以推测出来……”天文台的汤姆逊教授遗憾地摆了摆手。
会议室中静悄悄的。
再次看到孤零零的探测器,以及最后遗留下来的信息,在场的所有人心中,忽然产生了一种无与伦比的恐慌感。
如果,人类遇到了真正难以克服的灭顶之灾,是不是会做出同样的动作?
是不是会记载自己所有的智慧,传承给冥冥中的……下一个文明?
难道,月球上的诺亚号……也是如此吗?
人们很困惑,很惶恐。
当自身未来的存在,无法被确定时,塔克文明选择了基因上的传承,或者精神上的传承……
很难评论这种举动,或许这是最后不是办法的办法,但却让人们产生了难以遏制的恐慌。
甚至,他们连为什么恐慌都不知道。
再接下来,金属盘又开始播放新的东西。
后边的内容,依旧是比较重要的物理学定理、数学定理等等,当然……没有超过人类的知识范畴。
某些东西看上去比较新奇,但只是某条推论的等价说法,一些专家正在为此而讨论着。
新人类文明,比他们先进了不少,这些知识基本上全部都有。
屏幕中的文字,从微积分开始,到高等代数、拓扑学、泛函分析、实变函数……许多课程都浓缩成寥寥几句话。
塔克文明列出了它们认为最重要的定理,因为篇幅的关系,甚至连证明过程都直接省略了。
一个低级文明,发射任何的太空探测器,哪怕一千克的物质,都需要巨大的经济代价,所以这个文明选择了将信息浓缩、再浓缩。
其中的某些数学定义,与人类不太一样,但大体思路还是类似的,也即类似于希尔伯特的公理化主义。
对方在最后,还着重讲述了某些无穷问题带来的数学悖论,以及集合论带来的巨大数学危机。它们将探测器升天的那一刻,也没有解决这些数学上的基础矛盾,感到深深遗憾着。
这些问题,人类也同样困惑过,也即所谓的第三次数学危机。时至今日,第三次数学危机还不能说已从根本上消除了,因为数学基础和数理逻辑的许多重要课题,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甚至人们已经知道,以目前的方法,完全解决悖论与困惑是不可能的。
因为伟大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无可辩驳地揭示了形式主义系统的局限性,它从数学上证明了,企图以形式主义的技术方法,一劳永逸地解决悖论问题的不可能性……
换句话说,整个自下而上的科学思路,都不一定是正确的……
或许,人类用这种方法,永远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也即,无法完整的了解整个宇宙。
最后一页资料翻过,这份来自远古的智慧传承,终于走到了尽头。
屏幕上空白一片,后边的全是乱码,不知道是因为信息丢失的缘故,还是金属盘本身就是如此。
“没有了。”在座的科学家们,怅然若失。
“没有技术,全部都是理论知识。”
就算没有得到什么划时代的科技,所有人还是感受到了,来自于一个低级文明的厚重历史。
这是一种使命,就算马上遭到毁灭,也要传递智慧的使命。
“当灾难来临,人类,会怎么选择?”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负责检测微型生态圈的组长发来了信息:“……微型生态圈内没有任何活着的生命,只有一些生命曾经生存过的痕迹。没有检测出任何遗传物质,没有复杂有机物……大部分已经水解了。”
“我们没有办法还原,甚至连蛋白质都没有了。”
这个结果,和人们推测的几乎一致。
缺乏能量,没有生命能坚持这么久,能分解的已经全部被分解掉了。
“塔克文明的基因传承,失败了……但精神传承,永远留在了这个世界上,我们接受了极为重要的一课。”
“也不要太悲观了,从这个编号上看,它们发射的探测器不止一个……或许在另一个星球基因传承成功了呢?甚至有可能,它们已经成为了星际文明!”
在座的科学家并不是多愁善感的人,却一个劲地往好的方面思考。最后的事实,谁知道呢?
但无论怎么样,悲剧,还是大概率的……
对于宇宙来说,一个个体,一个文明的悲喜,与它何干?
不过这个时候,忽然间,屏幕上又跳出来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信息。
金属盘的最后,竟然还有东西!还有信息!
第一百章 跨越时光的交谈
只见屏幕上跳出了额外的一段文字:
“很幸运地,我们捕获到了这个古老的太空探测器,根据资料表面的铀…238衰变显示,已经过了两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