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砖-第5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怀〈笱獬⊙┓浅5拇螅枚嗟闹褡佣急换┭苟狭�

    厨子按照惯例给熊猫喂食的时候,发现多了一只瘦弱的熊猫,就把两颗鸡蛋敲碎了喂给了这只瘦弱的熊猫,剩米饭也给了一些,于是,第二天这只熊猫又来了,三只熊猫的粮食四只熊猫吃问题也不大,厨子并不在意。

    可是当他发现找他要食物的熊猫越来越多的时候,已经悔之晚矣,这些熊猫不知为何完全没了野性,厨子拿脚踹,它们也只会支起屁股挨着,事后把屁股在墙角蹭几下也就没事了,为了一点食物完全没了作为熊的尊严。

    书院把熊猫在书院泛滥成灾的消息告诉了兕子公主,欣喜若狂的兕子公主坐着马车就来到了书院,单薄的小人儿一边咳嗽一边喂熊猫的样子。让李纲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把这些熊猫撵回秦岭的话。

    兕子小公主去找了父皇给熊猫要食物钱,也找了母后 ,太子,其他的哥哥,姐姐,于是,小兕子募捐到了很多的钱财,专门打算专门喂养熊猫。李二一道非常强横的旨意下到了书院。不得驱赶熊猫,专门找人管理这些熊猫,于是,那个厨子就从杂役变成了皇家的编内人员,招来四五个杂役专门负责饲养熊猫。

    李纲眼看着熊猫成灾束手无策,担心有一天书院会被熊猫占领,结果这个时候熊猫自己的野兽本能让它们开始驱赶后来的熊猫,那些瘦弱的熊猫那里是被书院养的膘肥体壮的熊猫的对手,被打的稀里哗啦的钻进了秦岭再也不敢出来。

    书院里的小熊猫一旦长大,就会被那些大熊猫毫不留情的撵到秦岭里去了。所以书院的熊猫一直保持在百十头左右。

    熊猫的这一习性被书院的先生们发现了,从猎人那里得知。野外的熊猫都是单独存在的,甚至公母都不在一起,除非发情的时候才有可能,为何书院的熊猫就会结成庞大的族群?

    有人猜测这是和食物的丰沛有关,于是书院本着研究精神砍伐了一些竹林,果然,又有一些熊猫被他们自己赶进了秦岭。等到来年那些竹子重新长出来之后。熊猫的数量又恢复了原状,发现了这一特点的书院先生里有一位叫做轩仁的年轻先生,他向书院递交了申请了研究野兽行为的报告。

    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按照特有的规则所生活的。人间是由皇族,大臣,勋贵,平民和奴隶构成的,那么野兽也该如此,也该有这样的社会等级,这是天命所归,不可能因为个人的意愿有所改变,他想花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这一切。

    这样无聊的事情元章先生自然不会同意,但是李二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这个消息,专门从内府拨出资金支持轩仁的研究,李二敏锐的发现这个理论一旦被证实,他的统治就会变得更加名正言顺,这样的好理论如何可以放过?

    有用的理论才会被支持,轩仁非常准确的命中了皇家的命脉,当年儒学就是因为肯定了皇帝统治万民的正确性,董仲舒才有机会把儒学这个美人嫁给了汉武帝,轩仁不过是故技重施而已。

    有了钱的轩仁就开始在书院里招募自己的追随者,结果,有四个人准备跟着他一起研究野兽,兴冲冲的轩仁找元章先生要求开办玉山兽族分院,被元章一口口水喷了回来,等到你找到五十名追随者再说,公输木的土木分院就是因为他找到了足够多的追随者。

    轩仁顶着一头唾沫笑着走了,自己的目标已经达成,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干出成绩,只要名动天下,追随者自然会有,皮匠都会有三五个徒弟,自己发现的是一门大学问,百十个弟子会有的,只要自己能建立动物学的系统,他决定,先从狼群开始研究……

    李纲先生年纪越老,孩子气越重,世上有马车,驴车,羊车,老先生偏偏要坐熊车,找了一头最温顺的熊猫套上辔头,让它拖着自己小小的暖车在书院里漫步最惬意不过了。

    熊猫慢腾腾的东游西逛,老先生就躺在暖车里半睡半醒跟着闲逛,也不刻意的要求熊猫去那里,只要他能拖着自己到处晃悠就行,暖车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大一些的摇篮。

    他和熊猫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颜之推先生的造像那里,李纲不止一次的拍着造像说,自己马上就会来陪着老先生,现在的大唐有太多的故事可以对颜老先生说,有时候李纲甚至有些等不及了,他觉得冰冷的石头远比他自己这个孱弱的身体更加的适合自己。

    云烨说学问到了极致想要的就是不朽,这种不朽自然不是指**,李纲不指望自己可以和颜老先生一样活到百年以后,只要自己的神髓能附在玉山书院上,能和书院一起永远的传承下去,这样的结果,比多活几年重要得多。

    泰山老儿还是没有活过自己,三个老儿兑现了在书院教书三年的承诺后,回去就陆续谢世了,这让李纲大为得意,终于可以在某一方面完胜这三个老家伙了,而且赢得板上钉钉,除非三个老家伙死而复生,否则,嘿嘿……

    老家伙死了以后,别人给的都是丧表,只有李纲给的是大红的贺表,没有人怪罪,甚至没有人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三个老头子的子孙甚至不远千里而来到书院拜谢,没有着麻衣,而是穿着吉服感谢了李纲先生,李纲大笑道:“他们已经可以休息了,唯独剩下老夫还在天地间挣扎,如何能不恭贺?“

    活了九十年早就厌倦了,如果不是舍不得这座宏伟的书院,还有那些潮气蓬勃的学生,李纲或许早就去世了,他苦苦的捱着过活,就是想多看一眼书院,多看一眼也是好的……

    李二终于决定回长安了,他已经看够了岳州,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这是一座属于商人的城市,他们使用的是另一套礼义廉耻,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契约精神,只要签订了契约,他们头拱地都会完成,在契约签订之前,则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坑蒙拐骗丝毫不以为耻,而且大家也会允许这样的行为存在。

    一旦签订了契约你就能十成十的相信他,如果出现违背契约的事情,违背者休想再从商人圈子里再拿到任何一份契约,他毁掉了自己的信用,这样的人是没有办法再从事商业的,包括他的子孙都不行。

    岳州最大的商人是自己,最大的得利者也是自己,李二发现就是自己也不能轻易地毁约,一旦毁约,皇家的信誉就会破产,这个问题非常的严重,自己在商业圈子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最基本的信条已经铸成,自己只能按照这个信条制定别的律条,他明白,自己已经被庞大的商业利益绑架在了这座战车上,皇权都无法令他停下来。

    在汉水上逆水行舟很艰难,所以李二就舍弃了水路,下令大军沿着汉水直入汉中,最后沿着金牛道穿过秦岭的薄弱处回到长安。

    大帝号拆卸掉了一半的武器交给了岳州刺史,它只能停泊在洞庭湖上,不管任何原因进入长江水道,长江水师就会立刻将它击沉,任何理由都不行,这是李二的死命令。因为大帝号也是岳州行宫的一部分。

    如蒙大赦的张亮带着其余的舰队火速赶往东海,其中公主号和青雀号也已经编入了岭南舰队的战斗序列,户部补偿了云烨和李泰一些钱粮,就算是收购了这两艘巨舰,李二也没有再下达新的造舰计划,他认为大唐海上的力量已经足够了。

    云烨也给岭南舰队下达了换防的命令,只要张亮在登州办理了交接手续,岭南舰队就会回到空虚的南海,继续往螃蟹岛上安放任何敢于突破防线的海盗的尸体,那里的海鸥,已经许久没有吃到新鲜的人肉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qidian。阅读。)

    plwxs520 ……》

第三十六节轰天() 
沿着汉水迤逦而行,不出半月就抵达了褒州,大唐之前叫汉川郡的,李渊定国之后改名叫梁州,李二嫌弃梁州听起来像凉州,就改名叫褒州,秦朝时侯设汉中郡,郡治南郑,为秦36郡之一,秦朝末年,各股政治势力角逐中国大地,鸿门宴之后,刘邦向项羽称臣,项羽封其为汉王,《史记》中记载,刘邦颇为失落,谋士萧何劝慰:“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刘邦在汉中时期韬光养晦,采用张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拜韩信为大将,后突袭拿下三秦地区,和项羽一争高低,史称“楚汉之争”。

    东汉末年政局动荡,巴郡少数民族起事,攻入汉中、三蜀。中平元年,五斗米道张修起义,响应黄巾起义,攻巴郡、入汉中,兵败归附刘焉。熹平年间(172…178年)五斗米道在汉中传播。后来张鲁除掉张修,在此建立持续达近三十年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后投降曹操。由于其入蜀门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南北交通要道,在刘备入蜀后很快成为曹操和刘备激烈争夺的地区。后来刘备取胜,称汉中王,蜀国即占据此地。

    历史上从来祖先夺地,子孙丢地,汉中也不例外,刘备,诸葛亮死了以后,汉中就被曹魏夺走了,最后便宜了司马氏。

    这个循环从西晋、东晋、宋、齐、北魏、梁、西魏、北周政权到隋朝,最后便宜了李二,虽然云烨还能把这个循环继续说下去,但是为了自己的脑袋考虑,还是决定闭嘴,因为修了《括地志》的李泰比他还熟悉这片土地。

    正史说不过李泰。咱就说野史,你说刘备的英明,咱就说诸葛亮的诡异,刘备的英明没人愿意听,诸葛亮的诡异倒是引得一众老将心驰神往,当众人听到诸葛亮为了蜀国的未来,决定使用七星灯延寿,结果不小心被魏延一脚踢倒,无不扼腕叹息。

    “不可能。烨子,你是在胡编,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诸葛亮死擒司马懿这样可笑的事情,两人的故世的时间整整相差了十八年,再说了。司马懿拿着一本空白书蘸着口水翻书页,结果被敌人毒死,这根本就不可能,大将里面谁会如此白痴?“

    “魏王殿下,老夫翻书从来都是蘸口水的,不要说得太绝对,看样子老夫以后也要把这毛病改改。要是万一出现某某死擒程咬金的故事就把人丢大了。“程咬金很不满意李泰的捣乱,好好地故事听着就是,哪来那么些废话。

    “呵呵,倒是个好故事。听听故事,再看看汉中大地,自然让人心怀舒畅,真也好。假也罢,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谁会去追究,倒是老夫等人华发渐生,余勇难贾,想要和当年一般叱咤疆场已经很难了。“秦琼捋着花白的胡须瞅着米仓山有些感慨。

    “秦伯伯哪里话,黄汉升白须阵斩夏侯渊的旧事就发生在离此不远的定军山,您的年纪还不到黄汉升的年纪,怎么就说丧气话,小侄还打算编一段关于您的段子,您听好了。”

    云烨为了让秦琼好过一些就捡了一些隋唐演义的段子当笑话讲给众人听,当程咬金听到自己是个卖耙子的出身之时,顿时大笑到:“原来老夫是个卖耙子的,贯使一把开山大斧,那三招叫做什么来着?掏耳朵,扎眼仁,还有什么?看来以后老夫没事要练练开山斧,拿了一辈子的马槊,现在要摆弄斧头,不过好歹比老牛的五股托天叉好一些,哈哈哈哈……“

    李绩笑着说:“老夫也成了一个牛鼻子老道,小子,为何不说说李靖?你就算是编排故事又怎么能饶得过他?“

    “不行,几位伯伯都是心疼小侄的,李靖伯伯带着婶婶跑了上万里路去找小侄的麻烦,还是少说他为妙,太古怪了,每回只要我说起李靖伯伯,他准准的就会出现。“

    云烨刚把这句话说完,就看见李靖从皇帝的撵驾上探出头来,看着云烨说:“继续说,别停,你把这些叔叔伯伯都埋汰了一遍,老夫等着你埋汰呢。“

    汉中这地方很邪,人家都是说曹操,曹操到,自己怎么是说李靖,李靖到,幸好没有添油加醋的把李靖说出去,事情还有的挽救。

    正在想怎么把李靖应付过去,就听李二的声音从撵驾里传了出来:“继续说,编的不错,玄霸被你说成力大无双的当世第一条好汉,很不错,说说,你怎么圆玄霸早死这件事,按你所说,玄霸早就天下无敌,一只锤子就有八百斤,两只倭瓜锤足足有一千六百斤,这样的好汉就算是神人也不过如此吧,你怎么给玄霸安排结局,快说,朕等着呢。“

    李泰,程咬金,秦琼,牛进达一起苦笑着看着云烨,刚才听云烨吹得过瘾,谁都没有想起来李玄霸的死因,现在被李二说了起来,众人这才觉得不好应付,只能报以苦笑。

    “话说这李玄霸从小就怕打雷,只要天上打了雷,他就烦躁不堪,这一日出了四明山,柴绍在后面压阵,李玄霸提着大锤在前面开路,忽然间风起云生,厦那间天空变得黑暗起来,金蛇般的闪电亮起,而后就是闷雷阵阵,李玄霸想掩住双耳,可是雷声依然往脑子里钻,不由得狂性大发,指着苍穹说:“你敢那雷声烦我,老子砸死你!”说完就把一只倭瓜锤抛上了半空要去砸死雷公,锤子飞上了半空,不一会锤子掉了下来,李玄霸见锤子上没有血迹,怒火更盛,两只大锤交击一下,巨响居然盖过了雷声,他下了战马,在地上旋转着身子,大吼一声就把两只锤子抛上了天空,闪电击打在两只飞起来的锤子上电光灿然,一只锤子落了下来,李玄霸接住查看有没有血迹,他忘记了他抛上去的是两只锤子,在他检查第一柄锤子的时候,第二柄锤子落了下来,正好砸在他的顶门上,刹那间,万朵桃花开……“

    编完了这一段云烨悄悄地看四周诸位老将的神色,发现他们脸上都是向往之色,这才是真正的悍将,地上无敌,就向上天挑战,随身陨而豪气存。

    “算你编的圆满,人间无敌,就去挑战上苍,这样的死法,就算是编排的,玄霸在天之灵也该满意了,云烨,你说这个故事难道是在影射大唐么?如今大唐在地上已经没有了敌人,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不断地挑战上苍,世上无饥馑之忧,这已经是在逆天行事,我们还在继续想让天下万民再富起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或许做的已经出格了,不过不要紧,如果真的做到了,就算是有雷神过来惩罚,朕抛不了八百斤的锤子,控制八牛弩去作战还是没问题的,不知诸卿可否愿意追随?“

    程咬金大笑着说:“如此好事怎可没有我老程,军中八牛弩已经实现了单人操作,我们君臣再次并肩作战有何不可?”

    不但程咬金这么说,在场的其他将领都是如此回答,李二夜枭一样的笑声传了出来,混合着各种各样的怪叫在山谷间回荡。

    不佩服李二不行了,随口找乐子把后世人编的段子拿出来,都能被他从中找到精髓,从而为他所用。估计李二早就在考虑这件事了,他连吃饭的碗都不喜欢用周全的,都要敲个豁口惟恐太周全了惹得上天不满降下罪来,现在居然敢说拿八牛弩轰天的话,不知道是他变了,还是另有打算,头脑发热这种事从来不会出现在李二的身上,尤其是这种指导性的语言里,他几乎会扣着字眼一个字一个字的说出来,轰天?开什么玩笑!他只会祭天,云烨很担忧自己有一天会被李二和猪羊摆在一起当成贡品,向上天谢罪,这样一来三牲就变成四牲了。

    有些后悔,不该说这些的,都是李泰惹的祸,他要是不吹嘘《括地志》里的学问,自己就不会说起三国,不说起三国就会说起《隋唐演义》跟不会提起李玄霸这个倒霉蛋。

    汉中盛产油菜,如今正是高山上的油菜收割的时候,远远地有百姓站在高坡上忙着收割油菜,见到大队的军伍习惯性的躲起来看,刚才还影影约约的有歌声传过来,这一会全没了,汉中多雨,今日本来阴沉沉的,一阵风吹了过来,淅淅沥沥的秋雨就飘洒了下来。

    雨不大,胜在缠绵,就像云烨此时的心情一样愁肠百结,这张嘴该打上封条了,文字狱的出现不是因为文字出问题,而是因为听这段文字的人心情起了变化。

    身为将军,皇帝没有下令扎营,就只好冒着大雨骑着旺财继续前行,大家的兴致都很高昂,只有旺财似乎能感受到云烨的彷徨,不时地回过头看一眼云烨,两只耳朵高高的竖起来,似乎只要发现不对,就要立刻带着云烨跑的远远地。

    和老虎在一起的感觉啊!和李二在一起比和老虎在一起更危险,但愿这是错觉,云烨这样安慰自己,回头看看自家的车队,把斗篷遮在旺财的肚子上,随着大队的人马在小雨里慢慢前行……

    ps:这是最难写的一章,要写出诡异的氛围很难,能力的原因只能写成这样了,借助汉中的往事来说命,不管是唐朝的命运,李二的命运,云烨的命运,都要有一个交代,先前就说过李玄霸和李世民乃是双生子,说李玄霸,其实就是在说李二,云烨说者无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