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的游戏之我是星球的远大意志-第4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这样在各方维持斗而不破的暗流涌动的局势中,时间艰难的走到了大历2921年,许多人已经将这种情况视作了常态:
王宫内分为正统派、开明派和阿托纳派,三方贵族互相争斗扯皮,叱责国家变成现在这样都是对方阻扰自己的政策,本应该坐在王位上的塞利提三世躲在屋子里玩锁具,政权由坐在侧椅的第一夫人洛林掌控。
民间也是骂声一片,经济危机的脚步越来越近,火龙果的价格被越炒越高,甚至连底层许多人都感觉情况不妙,但是出于见识又不知道为什么不妙,而最有文化的市民阶级则扯开嗓子痛骂朝政,使得周围的民众感觉自己活不下去都是越来越黑暗专制的国家。
虽然说法乌提二世的言论自由早就被废除,但是负责审查言论报刊的文化稽查官大多受到正统派贵族与开明派贵族的影响,对于痛斥塞利提三世的言论一律放行,一时间使得市场上甚至比法乌提二世时代还要自由几分,至少那时候没人敢骂高层的贵族。
就在这一片繁花似锦的局面中,就在那个4月,巴蒂罗斯的火龙果价格猛然间断崖式下跌,随即引发了2921年的经济危机,以及即将到来的“大革命时代”。
()
………………………………
第七百八十四章 制霸南疆(十)另一个角度的历史
摘自《史海沉钩·大革命时代史料评析》
“世界历史上有许多大革命时代,但是如果不加前缀只说大革命时代的话,那无疑便是指悉伯在29世纪前后所遭遇的一系列剧变,以及这阵剧变所身处的时代。”
“对于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即便是最简单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不同史学家都有不同的观点,那就自然不用说各种事件的评价了。”
“从大革命开始至今,有无数叙述大革命时代的史料,而对于这浩如烟海的史料,我们可以将其笼统的分为三个阶段的史料。”
“第一阶段,是处于大革命时代中书写的史料,这一阶段的史料主观性最强,但是因为许多都是当事人所书写的,所以史料价值也最高。”
“第二阶段,是大革命高潮年代过去以后,那些父辈参与过大革命的史学家所书写的史料,大多数都是对大革命的反思,以及一些初步的探讨。”
“第三阶段,即第二阶段以后的史书都可以被称作第三阶段,已经是离大革命时代很遥远的史学家所书写的史料。”
“……上面我们介绍完了第一阶段的史料,接下来要介绍第二阶段史料,而在此不能不提的就是被誉为这一阶段的大革命双星史料,即吉本埃尔所写的《帕尔森王朝灭亡史》与托克维所写的《旧制度和大革命》。”
“普特尼·吉本埃尔,出生于大历2951年的一个富裕家庭中,他的家乡是隶属于巴蒂罗斯管辖的席明特镇,他们家族很早以前就取得了一定地位,在大革命中并没有受到什么冲击,反而凭借着大革命的势头迎风而起。”
“……2984年出版的《帕尔森王朝灭亡史》,被誉为是当时学界的一大盛事,书出版后立刻被争购一空,一星期内印行三次,成为那时一部著名的畅销书。”
“《帕尔森王朝灭亡史》从纳瓦拉一世(亦或者纳瓦拉四世)统治菲比博作为全书与大革命的开端,一直写到‘第十九次图克和约’签署为止……”
“作为一名启蒙者与彼拉多主义古典史学者,吉本埃尔的历史观带有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将一国的兴衰聚焦于统治者的品德的身上,抛开经济基础去谈论帝国衰亡,但是这些缺陷瑕不掩瑜……”
“……阿历克西·托克维,出生于大历2945年的一个贵族家庭中,虽然他如今被当做是悉尼人,可是他却是以流亡贵族的身份出生在提亚的,直到高潮结束以后,才不顾父母的劝阻回到悉伯。”
“作为一名贵族,还是因为大革命而被迫流亡国外的贵族,托克维无疑有许多理由去抨击这场导致他几乎失去一切的大革命,然而他最终却成为一名自由主义贵族,这也是他选择回到悉伯的原因。”
“……2988年出版的《旧制度和大革命》,非常有创造性的通过对大量史实分析,揭示旧制度衰亡与大革命的内在联系,可以算得上是阶级史观的原型,从社会存在去分析社会意识,当然其中也仍然带有不少英雄史观的色彩,但相对吉本埃尔来说无足轻重。”
摘自《帕尔森王朝灭亡史·第一章 暴君纳瓦拉的早年,多凡六世的上台,帕尔森王朝衰亡的开始》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当国家被一个品德高尚统治者所统治的时代,必然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然而当一个国家遗憾的碰上一个暴君以后,就意味着他将遭遇到各种不幸的挫折,历史无数次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赛文提二世的儿子纳瓦拉是一个生性残暴、阴险狡诈的小人,他卑劣的性格在年轻时代隐藏的很好,因而成为了赛文提二世选定的继承人,可是等到纳瓦拉成为菲比博监国以后,他那糟糕的特性就显示了出来……”
“当时的悉伯总统赛文提二世虽然是个品德平庸的人,但是他仍然害怕民众的愤怒,因而废除纳瓦拉对菲比博的统治。但是赛文提二世终究是一名受到感性困扰的父亲,所以他并没有尽早的除去这个祸患,而是把纳瓦拉委任到本土之外的殖民地就任总督。”
“对于本土的人来说,总算是远离了一个恶棍,但是对于帕尔森行省行省来说,却无辜的在头上压了一个恶棍,遭受到让人难以想象的折磨……”
“……当得知他的弟弟多凡即将就任为总统时,纳瓦拉毫不犹豫的下令刺杀掉多凡,谋杀掉自己的亲弟弟,这是多么可怕的恶行,然而对于一个恶棍来说是可以很轻易理解的,因为指望他讲究亲情,是十分奢侈的事情。”
“……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基础,当一个政权开始衰亡的前兆,无疑是有人破坏了制度却可以不受惩罚,纳瓦拉便是这样的人,他试图以刺杀的手段破坏菲比博监国继位的传统,多凡六世也难辞其咎,他没有惩戒仅仅是远离纳瓦拉,这为之后的灾难埋下伏笔。”
摘自《帕尔森王朝灭亡史·第二章 平庸的多凡六世,4年的纳瓦拉之乱》
“多凡六世,作为悉伯第二十代总统,是一个道德水准平庸的统治者,因而他统治时期,多凡并没有什么可喜的发展,也没有什么灾难性的事件,然而作为悉伯的统治者来说,平庸就是罪过,所以他去世时遭遇了在悉伯前所未有的继承危机。”
“这如何能想象?依靠军事政变来篡夺权力,曾经我们启蒙者都认为这只有在野蛮的中世纪才会发生的事件,可是却在我们前几代人的眼中亲自发生了,纳瓦拉居然趁着多凡六世的去世,试图通过政变来让自己得到总统席位!”
“……平心而论,法乌提二世并不是一个多么优秀的贵族,但是比起纳瓦拉来说,两者道德的距离可谓是天差地别。”
“……当纳瓦拉政变的消息传到哈多时,法乌提二世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恢复自己的合法席位,而是担心二人的冲突会影响到底层的民众,直到他的手下再三劝诫之下,法乌提二世才勉为其难的同意进军以恢复自己的合法席位,将悉伯从暴君的统治下拯救出来。”
“法乌提二世拒绝发动全面战争,对此他本人曾经亲自说过:‘纳瓦拉四世素有威望,老奸巨猾,擅长蛊惑无知群氓,我若这样前去,恐怕会让悉伯东西分裂,自我帕尔森王朝建立至今,悉伯还从未有过内战,我不能坏了规矩。’”
“法乌提二世高尚的品德让许多人钦佩,他们纷纷投奔到法乌提二世的帐下,为他献出自己的力量。”
“……神界自古以来就有警语,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法乌提二世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轻易的得到巴蒂罗斯舰队的支持。”
“……巴蒂罗斯海战宣告篡位者纳瓦拉拼凑出来的舰队全灭,这意味着他失去了对巴蒂罗斯湾的制海权,纳瓦拉自知末日将至,即将迎来众叛亲离的局面,于是连手下亲信都不通知,将大部分卫队丢在巴蒂罗斯,连夜从这座曾经他无比渴望的城市逃走。”
“……加冕为总统以后,法乌提二世表现出强硬的态度,因为此时纳瓦拉已经不可能再引发全面内战,为了所有悉伯统治子民的幸福着想,唯有将纳瓦拉的势力彻底剿灭,才是唯一的出路。”
“……大部分人在法乌提二世雷霆攻势之下,选择向这位有着高尚品德的总统投降,黎溪匿逐渐陷入穷途末路之中……跟随黎溪匿的并非全都是阴险小人,比如纳瓦拉斯拉德·钟铭,这位可敬的战士因为出身不高的原因,出于愚忠而继续追随黎溪匿。”
摘自《帕尔森王朝灭亡史·第三章 法乌提二世的开明统治》
“……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党自由,从古至今还从未有过如此自由的幸福时代,尽管这些‘自由’是在贵族的限制下而蹒跚通过的,不可能像我们今日一样真正的自由,但是放在一百多年前那种环境下,已经是极其难得可贵的自由了。”
“每一个在旧社会生活且没有经历过大革命的人,都无比怀念法乌提二世时代的开明自由,那是最美好的时代。”
摘自《帕尔森王朝灭亡史·第四章 软弱的塞利提三世》
“……如果说塞利提三世有什么糟糕的品德,那么一言以蔽之就是软弱,因为软弱他无法掌控悉伯,因为软弱他只能选择妥协,因为软弱他无力维持开明政策。”
“正是因为有了之前十多年的开明政策,启蒙者长久以来的理想终于有了宣泄口,然而随着开明政策被所谓的‘新开明政策’顶替。”
“客观的来说,旧贵族并没有完全取消开明政策,他们是逐步废除的,然而这一点却是最糟糕的地方,比废除还要糟糕。”
“因为当旧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宣泄口却仍然像往常一样宣泄,导致更多的不满以及提议失败以后涌出的幻灭感,无疑是更加刺激启蒙者的愤怒,这一切加速了随后大革命的到来。”
()
………………………………
第七百八十五章 制霸南疆(十一)全在拆台
以往遭遇经济危机时,对于那些大工厂主来说就是一场饕餮盛宴,因为本身资本雄厚的他们不会受到根本性的重创,反而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以极低的价格去恶意收购那些优良资产,等灾后重建时便是获利的开始。
然而在大历2921年随着火龙果泡沫而破裂的经济危机中,由于从法乌提二世时代开启的序幕,使得商团中的野心家们有了更大的胃口,他们这次想的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吞并与收购,而是从经济领域走向了政治领域。
巧了的是,贵族们也有相同的想法,并且不是某个贵族,而是开明派、正统派与阿托纳派贵族全都是这个想法。
三大派系中,正统派与开明派贵族都认为,可以利用这次经济危机动摇塞利提三世本就不多的威望,使他臭名昭著,而这个目的这也是两派贵族中唯一的相同点,在此之后两派贵族的主张便各不相同。
正统派贵族的目的,是要通过经济危机打击塞利提三世的威望,好让一个真正有资格继位的帕尔森王族成为新任合众总统。
所以在这之中不能打击的太过分,不然经济危机还没结束他就拍拍屁股走人,那这个危机的锅可就砸在自己的手里,必须得等危机快要结束的时候,才能以无能为由逼迫塞利提三世辞职,然后选举新的合众总统。
以议长黎溪匿为首的开明派贵族的目的,则不是要推翻塞利提三世,因为他们也不可能推得出比塞利提三世还有资格继位的合众总统了,因而他们的目的只是要打击塞利提三世的权威,让他彻底成为大议会的傀儡,使得悉伯被开明派贵族所掌控。
在正统派和开明派之间,还混入了一些别有用心的贵族,在这些贵族看来,悉伯应该是悉尼人的悉伯,而不是悉耐克人的悉伯,帕尔森王朝这个悉耐克人贵族对悉伯的占领,是时候结束。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族群问题说到底都是权力问题,这群贵族反对的不是悉耐克人这个身份,而是作为悉耐克人贵族的帕尔森王族在提拔上会优先考虑可信的悉耐克人。
对此上层贵族倒是无所谓,然而下层贵族却极度不满,将本来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冲击所带来的家道中落,归咎为是帕尔森王朝政策所导致的,而此时帕尔森王朝自身的混乱,便给了这群别有用心的贵族机会。
这两派贵族不用心去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倒是可以理解,可是阿托纳派贵族又为何不帮助塞利提三世解决经济危机呢?
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阿托纳家族招人恨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上位挤掉了太多原本的萝卜坑,从而遭到巴蒂罗斯贵族的反噬。
对此阿托纳派贵族很有创意的想到,既然如此那我干脆借着这次机会,对悉伯来一个大清洗,把所有萝卜都给拔掉,不就没人嫉恨了吗?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策略,是因为阿托纳家族对自己如今状况具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家族中一个叫基贝隆的年青小辈就明确指出,如果家族不在塞利提三世活着的时候站稳脚跟,那么等塞利提三世下台以后,将会遭到十分惨痛的清算与抱负。
时间很紧迫,阿托纳家族又没有什么能人,因此就只能采用这种伤人伤己兵行险着的方式了,毕竟家族没有能人,只能这么凑合。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阿托纳派也对处理经济危机不是那么热衷,起码在自己解决完政治危机之前,经济危机不能结束。
所以局势非常明了,三派贵族都不愿意解决经济危机,但是只有正统派贵族的目的是想推翻塞利提三世,其他两派都不愿意,因而这两派很快就和另一个势力联络在一起,那便是商团。
商团的目的与这两派一样,同样都是确保塞利提三世继续担任合众总统,所以商团的目的和开明派与阿托纳派是一样的,那么三方就有合作的前提,至于最终的目的差异,那还是等目的到了以后在说吧。
而商团的差异是什么呢?那就是由哪一派掌控政权,开明派与阿托纳派的目的都是确保威望尽失的塞利提三世继续坐稳总统席位,只不过政权应该由自己这一派贵族掌控,而商团的目的则是要求与塞利提三世分享权力。
那么商团打算怎么分享权力呢?即按照几十年前启蒙者蒙德尼奥所设计的蓝图,三权分立。
数十年前的启蒙者蒙德尼奥认为,一个真正可以代表广大群众的政治制度,不应该是只有君主行政权,与由贵族寡头选举掌握部分司法权和立法权的议会所组成的制度,事实上应该将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给分开,让三种权力互相监督。
首先是行政权,这个权利毫无疑问的继续属于合众总统,也正是因为这个前提,蒙德尼奥活着的时候始终是各种沙龙的座上宾,而没有去监狱里走一遭,或者去开拓区和恶魔们谈心。
其次是司法权,商团们已经受够贵族们占着自己特权而随意扭曲法律,私设关卡进行地域性保护了,他们要求有一个明确的、起码在明面上不归属于任何人的司法机构,这个司法机构必须脱离议会与总统而独立存在,不应该是前两者的附庸。
最后则是立法权,立法权不应该继续被贵族所垄断,而是要分享给商团,这才是商团与贵族联手的最终目的。
此时悉伯的立法权属于悉伯议会,大体框架是“大贤者”婆利古定下的,到今天都快一千年了还没有大变。
悉伯议会分为每年召开的大议会和常设的上议会,大议会由各地贵族进行选举出当地的贵族代表从而成为议员,大议会的议员再进行选举,选出大议会没召开时负责处理议会日常事务的上议会的上议员。
上议会没有议长,所有议员的地位与身份一律平等,大议会则有象征性的议长,议长必然是上议员,如今议长便是奈萨三世的儿子黎溪匿。
从这里可以看出,最重要的立法机构议会,完全是垄断在贵族手中,商团完全没有权力沾染议会,因此这次商团的目的就是向改变议会选举规则,即选举不应该只根据血脉,而是要根据财产来决定参选的资格。
看到这里冷弈不由拍掌大笑,人类的作死果然是没有极限的,自己向系统下达指令,要求悉伯国情尽可能贴近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夕,没法从经济情况入手的时候,系统就从内斗入手,硬生生将原本一场普通正常的经济危机,给搞成会掀翻一切的风暴。
就系统目前的数据分析,按正常来说,这次经济危机的破坏力与影响实际上还不如法乌提二世的那一次,但是有这么多忠臣孝子利用这次风暴搞内讧,整个悉伯就会炸了,屁民们还是尽早去寻找东南枝吧。
这也是塞利提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