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的游戏之我是星球的远大意志-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有一个强大的中立阵营,而波里斯则害怕中立阵营过于强大。波里斯的期望,是中立阵营与印哥纳保持一个合适的强弱对比。
波里斯所期待的东西,中立阵营如何会不了解?不过,在波里斯害怕中立阵营的同时,也意味着中立阵营得到了更多的松绑,可以利用从《瓦格拉和约》中得来的自由外交权做出更多的事情来。
在人生的尽头,霍奇瓦选择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利用这一个自由外交权来为印哥纳编制一个让其痛不欲生、难以挣脱的网。
1454年,霍奇瓦代表印哥纳的西部核心,与印哥纳的西部边境同盟和印安地签署了《共存协约》,约定当印哥纳对三方任意一方宣战时,视为对三方共同宣战,这就是所谓的三地协约。
6年后,波旁治下的波埃米人自治区也签署了《共存协约》,加入协约中,三地协约成了四地协约,遏制印哥纳的包围网终于被堵上,印哥纳无法对任意一方扩张,牵一发而动全身,被堵得死死的。
完成这一切以后,霍奇瓦才安心的闭上眼睛,结束了自己在第一期英灵游戏的生涯——回归灵座以后,索利特两人看霍奇瓦的目光都可以喷火,可以预料到,因为在第一期英灵游戏中败成这样,除非有奇迹发生,否则基本算是扑街的命运。
两方之外的激进阵营印安地,对这一场纷争倒是不怎么在意,因为激进阵营位于整个波旁已知世界的最北端,除了印哥纳以外其他势力难以到达,所以印安地只需要面对印哥纳就可以。
这也是印安地领导人丝毫不担心自己在印哥纳瞎折腾会把波旁吸引来的原因,他们早就决定在最北方立国,而北方那里是波旁短期内没法来到的。而等到他们立国以后,波旁恐怕早就陷入内乱了,自然更加无暇插手印安地。
并且,印安地远离波旁岛沿海,避开了风暴刮起最猛烈的地区,所需要考虑的外交因素远低于印哥纳,一切都有印哥纳在前头扛着,印安地要做的,就是专心从印哥纳身上吸血,这就可以了。
一句话评价印哥纳的三个阵营,各有各的算计。
………………………………
第三百一十九章 第一期清算(九)乌尔奇,撕裂的天空
第一期英灵游戏中,围绕着波旁的海的那些阵营,除了印哥纳中立阵营需要抱大腿以外,即使他们后来互相背后捅刀,但是至少在早期,都是共同齐心协力对抗波旁,因此第一期英灵游戏又被戏称为反波旁。
不过除了这些英灵以外,还有2个阵营没有参与到波旁的游戏中,始终在国内自己玩单机,这就是乌尔奇阵营与布拉亚松阵营。
对于14世纪的波旁人来说,乌尔奇意味着遥远的土地,说起乌尔奇就是神秘与未知,波旁人热衷于谈论乌尔奇的遥远,乌尔奇迥异的文化,以及奇特的天空信仰。
对了,虽然天空信仰所信奉的天空之神,听起来像是天地神系的神灵,但是牛逼的是天空之神实际上是海神系神灵,在神界的名头是挂在海神系这边。
比起其他国家来说,乌尔奇的建国时间并不早,是在804年建国,那时候波旁都已经建国七百多年了。
而且乌尔奇接触到波旁的时间,比建国还早,早在大历712年的时候,航海家卢尔因为要回归波旁,就路过了乌姆人的一个叫乌古尔穆的部落。
在卢尔留宿于乌姆人部落的时候,一个从玛纳达就跟随卢尔,千里迢迢到这里的玛纳达贵族因为得败血症而死,克忠职守(或者说不想在走下去)的玛纳达贵族侍从们就与卢尔分别,在这里停留下来,开始教导这个乌姆人部落。
92年的时光过去,那些玛纳达侍从留下的子嗣早就被同化,已经淡忘了玛纳达故乡,而这个时候乌古尔穆部落已经十分发达,再加上被天空之神选中,于是以乌古尔穆部落为首,建立了“乌古尔穆联合酋长国”,简称乌尔奇,而这就是乌尔奇人的由来。
乌古尔穆部落一共统治乌尔奇384年,经历27代的领袖,其中不可不提的一部分,就是1070年到1100年,被后世誉为大发现的时代。
由于卢尔曾经到来过乌尔奇,所以乌尔奇知道南北两边都有着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度,“发现”新的国度,这就是那时候乌尔奇人的格言。
在那遥远的时代,乌尔奇人凭借着极其原始的造船工艺,纯粹是靠着艺高人胆大与运气,驾驶着原始的帆浆船,顺着陌生的海岸前进,这期间不知死了多少的人,但是乌尔奇人仍然义无反顾的做下去,最终才有所谓的“乌尔奇的地理大发现”。
首先是在1070年,乌尔奇在北方“发现”了迈席卡,又用了6年的时间,经过各种路径走到波旁的境内,接触到波旁。
也正是因为这次接触,让波旁发现马丁所写的《向南航行三万里,我与卢尔一同归》居然并不是幻想,而是真真切切发生的事情,那么广阔的土地居然是存在的!
而要知道,在1076年,正是米斯四世翻修大会宫,著名的米斯广场(就是后来被打成废墟的那片)建成的那一年,这时候得到这个消息的波旁人,更是感觉到天命在我,这是海神的祝福。
乌尔奇接着是1096年“发现”了布拉亚松,这个极度尊敬卢尔的国家,而乌尔奇中有好事者居然还花了大价钱与十多年的功夫,将几个布拉亚松的贵族于1110年时接引到波旁,那一天波旁又是万人空港,全部都来围观这群极度崇敬卢尔的布拉亚松人。
也正是因为乌尔奇的这些贡献,再加上乌尔奇过于遥远(虽然乌尔奇能来,但那时一群不要命的乌尔奇贵族搏出来的,搏法可以参考印度发射火箭,到达异国他乡的自然是功成名就,但是死在路上的贵族大有人在),又不需要担心乌尔奇的威胁,所以波旁人对乌尔奇的好感度非常高,乌尔奇的商品能在波旁卖上大价钱。
三十年的乌尔奇地理大发现是乌尔奇乌古尔穆王朝的巅峰,也是他由盛转衰的时间点。从那以后,乌古尔穆王朝早年锐意进取的精神就开始减弱,奢靡之风在乌尔奇盛行。
敲响乌古尔穆王朝丧钟的,是老熟人梅依。
她于1170年到达乌尔奇,因为乌尔奇的政治较为稳定,因此不到一年就建设完牧师体系悄然离去。但是梅依离去是离去了,她留下来的牧师却如同菲力那边一样,惹出了天大的麻烦。
当时的乌尔奇是腐朽堕落的国家,现今还愿意像先辈一样去九死一生出海的贵族已经凤毛麟角——毕竟乌尔奇的地形本身就不太适合航海——为了追求刺激,那些与魔鬼合作的贵族可不少,乌古尔穆就是最大的一个。
牧师们对乌尔奇不满,被野心家所利用,双方联手在1188年成功推翻了乌古尔穆王朝,将国名从“乌古尔穆联合酋长国”更名为“乌尔奇贵族共和国”,不要独裁的领导者,改为和波旁一样的贵族共和制。
这个贵族共和国就如同地球上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样,政局充满了动荡,起先还勉强运行了22年,随着建国的大佬们纷纷去世以后,这个瘸腿的共和国就彻底散架了,而1210年发生的“堕天之乱”,更是撕下了最后一份脸皮,让乌尔奇完全失去秩序,陷入和二十四执政长之年时波旁一样的情况。
随着乌尔奇陷入混乱,与迈席卡、波旁的接触就断绝开,更南方的布拉亚松彻底失去音讯,让波旁的世界好多年没有得到布拉亚松的消息(冷弈表示整整五百多年没有布拉亚松的消息)。
当乌尔奇在玩单机内斗的时候,迈席卡正在朝着南方飞速开垦荒地,接近乌尔奇。当时冷弈一看这种情况就觉得不妙,乌尔奇现在这样四分五裂的,要是被迈席卡一刀子捅进来还不得扑街?于是冷弈就在乌尔奇和迈席卡陆路的通道上放了不朽史诗魔兽群。
是的,你没有看错,罕见的不朽史诗魔兽群,这就让迈席卡直接日了狗了,不朽史诗不是打不过,可是不朽史诗魔兽群这就让人很蛋疼了。
而有着不朽史诗魔兽群的拦路,尽管1360年两国国土就接壤了,可是迈席卡依旧无法派军队过来,所以只能和乌尔奇和平共处。毕竟,旅人与商队的经过,和军队的经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迈席卡的军队可没有多到能去给魔兽群填肉,这就叫魔兽守国门。
乌尔奇在玩单机自我内耗,可是其他国家还在飞速成长的,他们可是非常想念这个两百年前一度出现过,可是又迅速消失的国家。
迈席卡人先来了,他们的商队在乌尔奇越来越常见,将乌尔奇的特产运输到迈拉米半岛然后卖给波旁,赚取高额的差价。
波旁人随后就来,几个世纪中,他们逐渐将势力延伸到这里。1374年时,波旁正式踏上这个朝思暮想的土地,在这里与乌尔奇城邦交易,建立了贸易站和大使馆。
虽然这个时候在乌尔奇中的波旁人还是那么彬彬有礼,但是按照波旁人以前的习惯,很快乌尔奇就要成为下一个印哥纳,然后两国人民的关系就会变得相互憎恨。但是耶,你们看到了吗?1374年时波旁才来到乌尔奇啊。
而到了1380年,英灵转世,第一期英灵游戏就开始了,而波旁也没有精力对乌尔奇伸出魔爪,所以两国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乌尔奇阵营的一个英灵是戈修革的巴提,修革的曾曾孙子,另一个英灵是奥迪的德强,发现了西梅德尔的那一位。
这俩人属于思考太久选慢了然后被系统分配到乌尔奇的存在,刚刚被分配的时候他们还头皮发麻的在考虑转世以后先如何结束乌尔奇的乱世,结果等到真的转世以后,他们发现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了。
就在两人2岁的时候,即大历1382年,此时乌尔奇经过两百多年的厮杀,只剩下三个实权统治者,约书亚空域领主、索尔格空域领主和阿琳娜空域领主,三人都互相无法吞并对方,而又因为是三方不是两方,也不至于玩零和游戏,于是他们互相妥协了。
这玩啥啊?祖辈都已经帮我们结束了战乱,比起南方的布拉亚松来说,乌尔奇还算幸运的多。
但是也有不幸的地方,因为是嘴炮统一,内部有三方政治实体,真正权力被三大空域领主所垄断,所谓的最高领袖不过是有名无实的存在,没有一兵一卒一块地,并且因为体制已经固定下来,以后要更改还更麻烦。
对于这种情况,巴提和德强只能先采取盘侧敲击的方法,1399年巴提在他的毕业修行中,与众不同的做出了新的选择,他选择的课题是为解决当今政治困难的改制措施。
因为虽然三方空域领主联合,宣布乌尔奇结束乱世,但是联合以后,明明已经变成了邦联制国家,却还在用三百多年前贵族共和国的那一套体制,贵族们也知道这样子不行,但是商讨了十几年也没商讨出什么思路出来。
这时候巴提就出言了,而靠着约书亚家族嫡系子弟的身份,巴提的建言没有被扔出去垫桌脚,而是被耐心谛听,结果官僚们发现这一套还真可以。
于是经过2年的准备,在1401年时乌尔奇进行了修多乃木改制(之所以不叫巴提改制,是因为巴提如今屁都不是,而修多乃木是当时的乌尔奇领袖)。
在这一次改制中,乌尔奇的国名从“乌尔奇贵族共和国”被改为“乌尔奇三领主大空域联合国”,最高领袖为空域贤者,由三大空域领主轮流担任,此外还有一些适应三百年后今天的改革,在此不细表。
而凭借着这一次的主意,再加上家世显赫有人铺路,巴提的后半生青云直上,成为了约书亚的空域领主,并且当了2届的空域贤者才去世。
由于乌尔奇位于南方与世无争,海军能过来的波旁、波里斯因为投放力限制对乌尔奇有心无力,只能靠贸易友好交流,迈席卡陆路被不朽史诗魔兽群隔绝过不来,所以乌尔奇的外交环境非常好。
在任上,身为约书亚空域领主的巴提,与身为索尔格空域领主的德强,两人串通一气,用后人难以想象的齐心协力做了许多大事,部分整合了乌尔奇,将阿琳娜空域领主挤兑的溃不成军,为第二期游戏打下良好的基础。
………………………………
第三百二十章 第一期清算(终)玩脱的布拉亚松
除了乌尔奇以外,另一个玩单机的国家是布拉亚松,而被分配到布拉亚松的英灵,是沙罗的麦洛邱与法兰尼尔的厄柯西。
布拉亚松的历史要比乌尔奇早上一百多年,早在航海家卢尔归乡路过布拉亚松的时候,布拉亚松就已经建国,崇拜的神灵是海神系的潮汐之神。
布拉亚松是于大历684年的时候,由7个布亚朵奇人部落联合发展而来,当卢尔于706年到达时,布拉亚松已经建国22年了。
根据马丁的记载,卢尔在布拉亚松生活过2年,在这短短2年中,卢尔指导了布拉亚松人如何进行航海,建造远洋的船只。这些为布拉亚松人带来了启蒙,因此布拉亚松人极度崇拜卢尔,布拉亚松的最高学院不是以首都命名,而是以卢尔的名字命名。
布拉亚松的政治体制偏向于波旁,开始是贵族寡头共和制度,由7个部落在部落酋长中推选出共和国王,因此最初的正式国名叫做“布拉亚松选举共和国”,顺便一提这名字还是卢尔留下来的水手帮忙取的,“选举”这个单词就是源自波旁文。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1110年时,几个布拉亚松人在乌尔奇的带领下,九死一生的来到波里斯时,会受到一向鼻孔朝天的波旁人容重招待。
想想看啊,在那万顷碧涛的海外,一个极其遥远的国家,居然也用波旁的文字,并且最崇拜的人还是一个波旁人,这让波旁人浑身的毛孔都散发着舒服的味道。
那么布拉亚松的历史如何呢?
如果用一个词来表示布拉亚松早期的历史,那么一个“撕逼”就是最好的注解,如果你想让这个词文雅一些,那么换成“内战”也未尝不可。自从布拉亚松诞生以来,或许是因为民族性的问题,这个国家总是内战不断。
比如,巴菲尔克素有血雾时代,那是指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力,各个地区统治者征伐不断,视中央于无物。这个现象是许多文明都存在过的,而那些文明大多只发生过一次,不是之后没再发生,就是发生一次以后整个国家彻底散架——比如法克尤。
然而这规律对布拉亚松并不适用,布拉亚松这个神奇的国家在历史上打打和和不断,却始终没有分裂出去,也是神奇。
布拉亚松的第一次内战是发生在大历856年,布拉亚松建国172年的时候,因为那一代的共和国王在进行中央集权时操之过急,引发了全国性的大叛乱,而推翻这一任共和国王以后,又没有一个势力可以力压群雄,结果布拉亚松就这样开打了。
这一打就是打了191年,虽然依旧没有能力压群雄的势力出现,但是此时布拉亚松已经形成城邦均势,谁也吞不下谁,谁也不让别人吞掉谁,于是这个时候各个城邦进行妥协,让布拉亚松重新统一。
统一之后的最初6年,布拉亚松和当初乌尔奇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明明政治体制已经完全变样,却还在用老旧的规矩,这导致的就是行政机构运转的不流畅,于是在1053年时,布拉亚松又进行了一次改革,国名也变成了“布拉亚松城邦联合体”。
乌尔奇发现布拉亚松,乌尔奇带着布拉亚松人见到波旁,就是发生在这个城邦联合体存在的时期,而梅依在布拉亚松建立牧师体系,也正是在1170年。
布拉亚松的第二次乱世,是在1210年,而第二次乱世爆发的原因,可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乱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120年的《联盟赦令》,当时的联合国王声称的倒是很好听,是允许各个城邦在布拉亚松联合的大框架下,自行发展友谊,尊重各个城邦意愿组建城市联盟,实际上是联合国王已经被强力城邦绑架,用这个赦令来为强力城邦解负,让他们可以以联盟的方式合法吞并弱小的城邦。
这个命令颁布以后,城邦们一个个组成大大小小的城市联盟,然后相互吞并,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大。
激化各个城市联盟矛盾的,是老熟人梅依,她所建立的牧师体系加速了城市联盟的矛盾激化,第二次乱世最终在1210年全面爆发,而因为这一次乱世的开始,导致布拉亚松与乌尔奇失去联系。
第二次内战的时间倒没有第一次那么长,持续了不过74年,此时布拉亚松内大大小小的城市联盟已经被兼并到只剩下2个,潮汐派城市联盟与航海派城市联盟。由于两个城市联盟都需要巩固自己已经征服的领土,暂时无力对对方发动进攻,所以双方就和谈了。
因为和谈的时间正好是布拉亚松建国六百周年,因此那一次和谈又被称为“百年和谈”,不是谈了一百年,是因为和谈的时候恰好六百年。
从这一次和谈的性质就可以看出,这不过是两大城市联盟在为下一次战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