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女人-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章(1)
第二章

  (1)

  六七年五月份民儿病好后复员回家,六月份同淑慧的小闺女云儿结了婚,云儿也曾得过精神病。

  淑慧是自小定的娃娃亲,等她长大后婆家就败落了,她公爹一根大烟枪抽没了百十亩土地,抽没了宅院,抽得家里一贫如洗,最后把自己抽成一具骷髅,一张破席圈巴圈巴入了土。

  依着哥哥嫂子的意思就把这门亲事散了再找一家好的,可淑慧不愿做那嫌贫爱富的势力小人,要学那苦守寒窑十八载的王宝钏,婚事就这么托着,到了她22岁时才过的门。

  过门后她才知道啥叫贫贱夫妻百事哀,便常住娘家,在娘家虽然遭嫂子的白眼,但总比一日三餐没着落强,夫妻聚少离多,孩子自然也稀少,30岁之前生过两个孩子都七天风,八天风地死了,到30岁上才落下一个儿子,比龙儿还小一岁,以后又生了一个儿子,一个闺女,小闺女云儿比民儿小五岁。

  自小使奴唤婢的娇小姐,生存能力同穷家长大的四妮儿没法比,持家过日子针线活上都不行,哥哥得势时有娘家照应着还凑合着过,哥哥跑了以后她回到自己家里,日子过的是鞋不上袜不上的,一塌胡涂。

第二章(2)
(2)

  穷家过日子全靠女人的一双手,纺线织布做吃做穿,她虽然也很努力,没黑没白地干,可提笔写字,下棋做画的手做起针线活来又怎能同从小就纺线织布穿针引线的手相比。

  倒是这小云儿自小生了一双巧手,七八岁上就会纺线,十来岁上就能上机织布,做衣服,做鞋不光做的快还好。

  云儿看到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她羡慕的不的了,回家给娘说她要上学,娘长长地叹口气说:“你上学,这针线活谁做?”同爹说她要上学,爹本起脸来训道:“一个闺女家上学有啥用,学得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拿针,又没有大小姐的命,谁伺候你?”淑慧听到丈夫的话后心里针扎一样的痛,但她不敢吭声,解放以后她在家中的地位同她的地主小姐身份一样,一落千丈。在这个家里早已没了她说话的份。

  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云儿不自觉地走到学校,站在教室外听,老师从教室里走出来,看到她后让她来上学,她高兴地心要飞起来了,蹦蹦跳跳地跑回家,满怀希望地说给爹听:“爹!老师让俺去上学!老师说俺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爹本着脸说“要读书让你娘教你,你娘认字”。

  到十三岁时小云儿上了犟劲,不让她上学她不吃不喝也不做活,爹娘无奈给她报上名,她找出多年集攒下的碎花布哼着歌儿飞针走线给自己对了一个五颜六色的花书包,背着书包如愿以偿地上了学。

  得来不意的学习机会,她倍加珍惜,面对比自己矮半头的同学们不考第一,她觉得无脸见人。

  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别的同学玩跳房子,踢毽子她要纳鞋底,做鞋帮,回到家更有做不完的针线活等着她做。而她考试回回都是第一。

  她成了同学们的榜样,爹娘的骄傲,庄里其他家长训孩子时都这样说:“你看人家云儿是咋学的,你看你?”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3)
(3)

  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云儿参加了红卫兵,当她从新华日报上看到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报道后,心情非常激动,心想自己今生如能见到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就是死也值得,别人能去北京见毛主席,自己为啥不能,打定主意后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商量大伙都赞同,商量好星期天回家 同父母说好,下星期二大家一块去。

  星期六下午云儿回家,晚饭后同父母一说起她要,要去北京见毛主席的事,娘先叨叨起来:“云儿啊!你也不小了,咱家的日子你也该知道,你二个哥哥没一个捞着上学的,天天在队里干活,他们都怨的了不的,你嫂子背后里也不知说了多少闲话,都说我向着你,你好好上学也就算了,现在还要上北京,你知道上北京多么远,得花多少钱?”

  “没钱,我走着去!”云儿倔强地回答。

  “走着去一个大姑娘家,迷糊了咋办?碰上坏人咋办?道上出了事咋办?你这不是要娘的命吗!”淑慧说着说着哭起来。

  在椅子上蹲着吸烟的云儿爹铛!把烟袋锅在桌上一磕说了话:“你愿上学就好好上学,不愿上学就回家来干活,外头正乱着呢!你去凑啥热闹?你要敢去我打断你的腿!”说完上炕睡觉,爹是家里的权威,爹一发话云儿知道完了。

  云儿回到东厢房自已悄悄躺下,反来复去睡不着觉,越想越烦,父母真是老顽固,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是中国人民心中永不落的太阳,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能见上他老人家一面是我多年的心愿,一直没这个机会,现在他老人家理解我们千万个红卫兵的心情,在天安门广场接见我们,是多好的机会,父母却不让我去,怎能么办?怎么办?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年多少有志青年放弃优越的家庭,背着父母,冒着杀头的危险,毅然投身革命,自已是长在红旗下的红卫兵,难道还不如生在资产阶级家庭里的娇小姐吗?去!一定去!父母又没把自己捆起来。明天多带上几个地爪面窝窝头,就说是去上学。打定主意后云儿很快进入了梦乡,梦中自己来到天安门广场,毛主席他老人家神采奕奕红光脸面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起手臂大声喊:“红卫兵小将们,你们好!你们辛苦了。”

  天安门广场上全是身穿黄军装,戴红袖章的红卫兵小将,红卫兵小将举起手臂高呼:“毛主席好!毛主席万岁!万万岁!毛主席走下天安门城楼,云儿奋力挤出人群,跑到毛主席跟前伸出双手, 毛主席也伸出双手握住云儿的双手,云儿似有满腹的话要对毛主席他老人家说,但此时却激动地一句也说不出来,云儿急醒了,愿来是个梦。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4)
(4)

  第二天云儿起床后再不提上北京的事,爹娘以为她改变了主意,她却暗地里拿上两双新鞋,连同自己啥不得穿的绿军装,一起放到黄书包里。

  云儿家穷买不起军装,看到别的红卫兵穿着绿军装,英姿飒爽的样子,她羡慕的不得了,假期里她没白没黑地纺啊织啊,织了一匹布,用这一匹老粗布同城里的同学换了两身绿军装,为这事娘骂了她好几天。

  星期一早上云儿象平常一样,天不亮就起床,带上娘为自己准备好的地爪面窝窝头,几个红萝卜咸菜上学去了。

  来到学校找到几个事先商量好的同学一问,结果他们的父母都不同意他们去北京。云儿问:“谁愿意同我一起偷着去北京”没有一个应声的,云儿气的骂了一句:“立场不坚定!你们不去俺自己去!”

  云儿打定主意后,先同班主任老师请假,表明自己想见毛主席的决心,班主任王老师是一个五十多岁饱经苍桑的人,他本想劝云儿不要心血来潮,但转念一想现在形势紧张,自已的一片好心说不定会给自己招来祸事,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望着激情高昂的云儿他只半含半露地说:“李秀云同学,你的革命热情难能可贵,可咱这到北京将近千数里地,你又身无分文,走着去说说容易,实际行动起来可能会碰上好多困难,你可要好好想想啊!”

  “俺知道,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好,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云儿涨红了脸激动地说。

  王老师问:“你父母同意你去吗?”

  “同意!”云撒了个谎。

  王老师无奈只得说:“李秀云同学你非要去,我不打击你的积极性,但你一定要考虑好了!”。

  云儿从办公室出来后又到学校图书馆借了张中国地图,弄清从济阳到北京的路线,做好去北京的准备。 。。

第二章(5)
(5)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云儿穿上一身黄军装,在镜子跟前梳好头,站在镜子跟前左看右看,咋看自己都象一个英姿飒爽的战士,把二双新鞋和一身新军装包在一床溥线毯子里,打成背包背在身上,把地瓜面窝窝头放在包里,背在肩上雄纠纠气昂昂地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出发了。

  徒步走了大约四五里地,太阳公公才羞羞答答地刚露出头。“嗨!太阳公公你起晚了!”云儿笑着向太阳公公招招手,太阳公公羞红了半边天,渐渐地太阳公公向空中升起,东方的红光渐渐变成了耀眼的金色,路旁的白杨树上一群鸟儿在枝头吱吱喳喳地欢唱,云儿拾起一块小石子向树枝上投去:“小鸟同我一起去见毛主席好吗?”鸟儿扑楞楞展翅飞向空中,云儿想:“自己要长上一双翅膀该多好啊!那样就可以飞着去见毛主席了”。

  云儿心中高兴,脚下生风,一边走一边唱起来:“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云儿越走越热,八月里的太阳象一个大火球,烤得云儿头晕脑胀的,脸被晒得似早上的太阳一般红。汗水浸湿了额前的秀发,顺着清秀的脸流到脖子里,云儿抬手擦擦汗,抬头看看天,日头已到正南方,知道已到了中午,肚子也咕咕地叫起来,腿似灌了铅一般沉,向前看不远处绿荫围绕着片片草房知道是个村庄。

  云儿紧走几步来到村头,村头有一眼水井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正在打水,云儿见到水更渴了,她上前说:“同志给点水喝行吗?”姑娘见眼前的云儿身穿绿军装,但是军装上没有领章。左臂上带着红袖章,背着行里,知道是串连的红卫兵忙说:“到俺家去喝点水,吃点饭,歇歇再走吧!这水太凉,喝了会闹肚子的”

  “谢谢你小同志,喝点井水就行,不麻烦你了”云儿说着从背包里拿出个写着毛主席语录的大缸子,舀了一缸水咕嗵咕嗵喝起来,一气喝下去半缸子,喘口气笑着说:“渴死我了”,提起水桶把缸子倒满笑笑说:“谢谢你了同志,你挑走吧!”。

  姑娘再次热情地邀请:“同志俺家离这不 远,家去歇歇吧!”

  云儿从背包里拿出黑黑的地爪面窝窝头红罗卜咸菜笑笑说:“不麻烦了我这带着干粮那”说着坐到树底下吃起来。

  姑娘挑起水桶走了。

  云儿坐在树底下,就着罗卜咸菜吃了二个窝窝头,又累又乏,上下眼皮打开了架,不知不觉就迷糊着了刚睡了一会,便听到一个声音说:“象你这样懒啥时能到北京?何时能见到毛主席?快起来吧!起来吧!”猛地惊醒过来,一看四周一个人也没有,擦擦眼睛继续走。

  天渐渐黑起来,云儿来到一个小村庄,叫开了一家农户的门,一个头发灰白满脸皱纹的大娘从门里探出头来说:“姑娘你干啥?”

  云儿说:“大娘俺是进京见毛主席的红卫兵,天晚了能在您家借宿一晚吗?”

  老太太开了院门热情地说:“同志进来吧!”大娘热情地把云儿领到上房,又忙着给云儿做了一碗杂面,激动的云儿不知说啥好,连声说:“谢谢大娘,大娘让您受累了”

  饭后大娘把云儿领到西厢房,这本是大娘的女儿们出嫁前住的屋子,里面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又端来一盆热水让云儿洗洗脚,解解乏。

  云儿激动的不的了,她觉的老大娘比她亲娘还好,毛主席他老从家说的就是对:天下无产阶级是一家。云儿坐在小凳上脱下鞋,把双脚放到水里,哎哟一声,猛地抬起脚差点把盆弄翻。

  “闺女你咋了?水热吗?”刚退出西厢房的东家大娘听到云儿的哎哟声,踮着小脚又跑回来。伸手试试水不算很热,扳过云儿的脚掌一看也哎哟起来:“孩子你到底走了多少路?脚都磨烂了”。

  云儿也反过自己的脚一看:自己的双脚都磨起了一层血泡,有些血泡已磨破正往外渗血水,“渍渍!俺那好闺女啊!你今天走了多少路?你看看这脚磨得,不疼吗?”

  “光顾了走路了没觉得多么痛?也就走了百十里路吧!?云儿回答。

  “俺那娘,百十里路还少,也多亏你是大脚你等着俺一会就回来”老太太说完颠出了西箱房,来到自己屋里点上灯笼,颠着小脚颠颠地跑到院南不远的一片高粱地里,从高粱杆上刮下些白粉子,又踮回家给云儿撒到脚上说:“孩子这些高粱杆上刮下的白粉子又止血又止疼,你试试疼的差了吧!”

  云儿按大娘说的法子把白粉子上到伤口上,好象真的痛的差了,她感激地说:“大娘你让我咋感谢你啊!你对俺太好了”

  “闺女快别这样说,你一个闺女家,敢自己出来走着去见毛主席,俺佩服你!你歇着吧,走了一天的路准累了,早点歇着俺走了”大娘说着带上门走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6)
(6)

  第二天大娘再三挽留云儿歇歇养好脚上的伤再走,云儿怕耽误时间说自己的脚已经好了,坚持上路。

  说实在的云儿睡了一觉起来后浑身酸痛。双脚踩在地上更象踩在刀尖上一样,钻心地痛,但她那颗赤诚的心却时时在告诫自己要坚持,当年红军万里长征比这苦多了,自己这点伤这点痛又算的上什么?想到这里浑身又来了劲。

  今天的天却好象故意同云儿作对一般,闷热闷热的,一丝风也没有,而且云层越来越厚,压得云儿喘不过气来,就象被扣在一个大锅底下一般,双腿越来越沉,肚子也咕咕叫起来,嗓子干的象冒烟一般,向四周看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片荒野,好不容易见到一条小水沟,沟里浅得地方没水,深的地方还有一点点水,水里生着各色各样的小虫子,小虫子在那洼水里游来游云,那洼水散发着难闻的臭味,渴得实在受不了的云儿,用手轻轻赶走小虫,拱起一拱水咕咚咕咚喝起来。

  一阵风吹起,乌云滚滚由南向北涌,片刻电闪雷鸣,飘泼大雨倾盆而下,云儿立时便成了落汤鸡,她向四周观看,远处不见村庄,近处没有避雨的地方,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只得拼命向前疾奔,跑了大约有二三里地,才见有一座桥,桥下沟里的水不深她急忙钻到桥下避雨,桥不算大,站在水沟边上才能容开一个人,云儿放下背包,拧干线毯上的水,自己身上也是上下啦啦水,她向四周看看没人,便把衣服脱下拧干又穿上,身上越来越冷,上下牙不停地打起架来,云儿把湿线毯围在身上,靠在桥上浑身上下说不出的难受,这时肚子又绞着花地痛起来,云儿蹲在桥下双手捂着肚子,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扑哒扑哒直往下滚,她觉得自己快不行了,也许死亡就在眼前,她难难地说:“老天啊!老天,我死不要紧,只求您老开开恩让我见到毛主席他老人家以后再让我死!”可能是此心真的感动了老天,雨渐渐地小起来,云儿忍着巨疼向前狂奔,也不知跑了多长时间,见到一个小村子,云儿跑到村头,见一家院门开着,一头闯进去,主人听到动静忙问:“谁啊?”云儿使出全身的力气回答:“我!救命。”跑到院中扑通晕倒在地上。

  院子的主人,一对小夫妻和他们的母亲,一家三口正在厨房里吃晚饭,听到院门响。男主人问了一声“谁!”听到云儿的回答,接着扑通一声,一家人都跑出来,小媳妇跑在前面,看到院中躺着一个人吓得尖叫起起来:“哎哟”男人大着胆子蹲下身子,伸手摸摸云儿的头,火烫火烫的,忙对妻子说:“没事,人还活着,只是晕到了,快帮我把她抬屋里去。

  三人手忙脚乱地把云儿抬到北屋老太太的土炕上,男人出去叫村里的赤脚医生,小媳妇忙拿出自己的衣服和婆婆一起给云儿换上。

  云儿嘴里难难地说着:“毛主席好!毛主席万岁!”

  不多时男主人和本村的赤肢医生——一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背着药箱急匆匆地赶来,赤脚医生伸手摸摸云儿的额头,火烫火烫的,麻利地打开药箱,拿出体温表,放在云儿腋下,过了一会,赤脚医生从云儿腋下拿出体温表一看40度,她边给云儿打退烧针边说:“这闺女可能是被雨淋的,我给她打上退烧针,两个小时后要再醒不了,就得送医院了”

  四人打亮着眼前的云儿,一张俊秀的瓜子脸烧的红红的,眉清目秀,长长的睫毛不安地抖动着,红红的小嘴,含混不清地说着话,好象是毛主席咋咋的,两条凌乱的大辨子湿湿的,搭拉在炕边上,小媳妇拿来干毛巾解开云儿的秀发把头发擦干,云儿乌云般的长发散在炕边上。

  老太太说:“多俊的闺女一个人出门干啥去!”。

  男人回答:“看她这身打扮可能是去北京串连的红卫兵,小媳妇拿过刚为云儿换下的湿衣服,从中找出红袖章证实了丈夫的说法,四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晕迷中的云儿。

  云儿迷迷糊糊地觉得自己来到北京,又好象是在中南海毛主席的住处,毛主席笑着从藤椅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