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苍天-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如今实在顾不得什么了,他是河东人,但这李傕却在河东大肆掠夺百姓,着实让他深恨,反倒是这东垣县,若那卢姓将军真是他猜测的那个人,便早该投过去了。

    横岭关前,听到徐晃说到关内空虚,李傕大喜,催动白波军和羌胡兵冲入关内。

    进了横岭关,看着处处狼藉,李傕大笑道:“老匹夫昨日必是强弩之末,速速兵进东垣!杀个痛快!”

    “杀啊!”

    震天的喊杀声响彻山林。

    “哈哈,杀啊!”李傕发出长剑,大吼一声,却突然发现情况诡异,似乎这喊杀声不是前军吼出来的。

    他转头四望,一看之下险些跌倒。

    几乎同时,两侧山上出现了密密麻麻无数的人马,冲了下来,人数丝毫不下于他们,一面大旗招展,赫然是“北中郎将卢”。

    “有埋伏!”李傕面色大变,一咬牙,大吼一声:“冲过去!杀!”

    这时,前面白波军中传来一阵骚乱,随即有喊声传来:“对面是北中郎将卢植,我们投降了,投降了!”

    三千多白波军混乱起来,李傕大惊,急忙寻找白波军首领杨奉,却发现混乱中,杨奉早已不见。

    “这帮胡狗在我河东无恶不作,杀了他们!”白波军中那个声音再次响起。

    牛辅在河东讨伐了半年白波军,双方之间早有仇怨,羌胡兵素来又轻视白波军,两军本就是貌合神离,此时前军不少白波军反朝羌胡兵杀过来。

    李傕面色变得惨白,疾呼道:“撤!快撤!”

    就在这时,横岭关外,他们来路的两侧,也传来震天喊杀声,出现了不少伏兵。

    山坡上,“北中郎将卢”字大旗下,皇甫郦朝正观看战场的卢植道:“卢将军,此次公子派盖顺、段谨还有从新安过来的人马,足有七千,加上我们东垣三千,如今足有万数,再有下面这近三千的白波降兵,东垣县已经无法容纳如此兵力,眼下破了李傕,我们正当趁势进兵夺取安邑、绛邑,待荀太守安定上党,便可形成夹击之势,夺取平阳,与上党连成一片,势力大涨,也可大批安顿移民!”

    卢植笑着点了点头。

    ……

    深夜,雒阳北宫。

    姬平就着灯烛研看着司隶地形图,司隶包括了雒阳及周边、河内郡、河东郡、弘农郡,以及关中京兆尹、扶风郡等地方,新安和函谷关自然也在其中。

    一旁的阴沐月为他倒了杯茶水,看他始终皱着眉头。忍不住轻声道:“公子,你觉得我们很难守住雒阳麽?”

    姬平点了点头,叹道:“先前我们能将董卓驱赶入函谷关。优势在于董卓猝不及防,而且与各部之间失去联系。我们才能乱中取胜。如今董卓再次兵出函谷关,有备而来,而袁绍等关东诸侯兵马不及董卓精锐,又各怀鬼胎,明争暗斗,岂能不败?”

    “公子怎能如此悲观?”阴沐月蹙眉道:“袁绍他们不是在毕圭苑抵挡住吕布了,又在雒阳征兵备战?还有公子也派人协助张邈在西园守备了?”

    姬平默然许久,才道:“袁绍能在毕圭苑重整溃兵。是利用了河内太守王匡,如今诸侯之间,恐怕离心更厉害了。”

    他下午回到雒阳皇宫才知道,袁绍之所以能在毕圭苑重整军队,是因为留下河内太守王匡断后,阻止了吕布的追兵,代价就是王匡手下五千兵马尽灭,王匡本人身死,这还是关东诸侯起兵以来死的第一个诸侯。

    无论王匡因何领兵断后,但王匡一死。本来各怀心思的诸侯必然更是兔死狐悲,离心离德。

    他并不是多虑,因为张邈在听到王匡身死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责问袁绍这个盟主为何抛弃盟友。

    “这还是其中的一个问题,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姬平手指在雒阳西线比划着,喃喃道:“雒阳一马平川,西线长达数十里,南跨雒水,还有数十里,如此宽阔的平原,根本不是西园和毕圭苑两个据点能守住的。董卓最强大的是骑兵。只要分兵与西园和毕圭苑两个据点对峙,再派骑兵直入雒阳。便可大肆破坏,抢夺粮草和人口。”

    姬平嘴角露出一丝苦涩:“如今吕布急行军从函谷关赶来。最缺乏的就是粮草,断粮之下,他几乎一定会这么做的。纵然派关羽、张飞阻拦,但战场发生在雒阳之内,后果将十分严重。”

    阴沐月面色也沉重起来,喃喃道:“雒阳还有数十万百姓,要从狭窄的虎牢关撤走,得要多长时间?我们能坚持那么久么?是不是雒阳又会有一场大难?”

    姬平摇摇头:“除了东部虎牢关,还有北部孟津和小平津。”

    阴沐月失望的道:“如今大河冰化,那要多少船才能转移百姓?也颇是不易呢。”

    姬平点了点头道:“靠船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要搭两座浮桥。”

    “浮桥?”阴沐月惊呼一声。

    姬平笑了笑:“不错,我已经让袁基和闵贡寻找精通浮桥的人,还有渔民,准备组织搭桥,又派人去找韩馥借船,只要有足够的船和人,就能搭起浮桥。”

    阴沐月眼睛一亮,忍不住笑道:“公子总是想的那么远,真是百姓之幸呢,若是没有公子,不知道雒阳会遭遇怎样的浩劫呢。”

    姬平摸了摸阴沐月的小手,叹道:“如今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河内郡,需要士孙萌的配合,但河内郡世家大族太多,只怕出差池。”

    河内郡大族很多,他不会忘记,赫赫有名的司马懿就是出身河内郡,历史上,雒阳大乱时,司马家族等河内大族都避往他地,只是不知道如今河内郡的大族情况如何。

    若是大族反弹严重,移民到了河内郡,安顿就是个大问题,若是因此死亡,他岂非和董卓无异。

    ……

    毕圭苑,袁绍大帐,上首袁绍凝眉不语。

    下首逢纪急声道:“主公,王公节速来依附主公,如今王公节身死,主公宜当速速派兵入驻河内,则河内富庶之地为主公所有也!”

    袁绍眼中精光一闪,随即摇头叹道:“如今正在此地抵当董卓,若是退兵占据河内,恐为天下所骂。”

    许攸笑道:“何须退兵,主公不是派人在雒阳征兵吗,只需派一员将领带着这些新兵,以运送王匡灵枢为由,进驻河内,再以雒阳战事将王匡留在河内的兵将调来,则河内郡入彀矣。”

    袁绍眼睛一亮:“此计可行。”r655

第九十九章 河内() 
h2》第二天,三月二十黎明,袁隗与袁基便召集了近百个精通搭桥的官吏和长者,让姬平不由赞叹,这些世家确实有资源,用的好了,会是大助力。

    若是他当初诛杀了袁氏满门,此时怕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来为他办事。

    而且袁隗见到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昨日袁术之事道谢,可以看出袁隗虽然对袁绍袁术兄弟失望,但毕竟是本家子弟,他还是颇有感情的。

    姬平留下闵贡带人在雒阳疏散百姓,自己与袁隗、袁基赶至小平津,带着一行精通搭桥的官吏长者乘舟查看两岸地势和大河水势,很快确定了搭建浮桥的地点。

    与此同时,姬平再次会见了韩馥,又借了近三百条船,加上史阿带人从民间的搜寻,有五六百条,足以先搭建一座独舟浮桥了。

    但独舟浮桥还不够,姬平又派人去东垣调船,去河内买船,他计划着搭建一座至少三丈宽甚至更宽的浮桥,才能提高百姓迁徙的效率。

    船有了,但是还缺乏固定浮桥的锚和重物,姬平脑子一转,便让唐方带着士兵,将雒阳各处豪宅,包括皇宫前的镇宅石狮、貔貅全部搬运到小平津,一部分半埋在两岸泥滩里,固定浮桥两头。

    另一部分石狮则以巨绳重重捆绑,用船运入河中各处,再凿沉船只,让沉重的石狮一并沉入河底淤泥中,作为锚,捆绑石狮绳子的这一头则拴住河面浮桥,固定浮桥中间各段,防止被水流冲斜冲垮。

    最后将成百上千只船并列排布,以铁索巨绳捆绑连接,再铺上木板,浮桥便可搭建成功。

    但这搭建浮桥看似简单,却是一项很大的工程,姬平让袁基带着五百人专门负责搭桥,又下令驻守小平津的荀棐带三千士兵协助,同时征调各处熟悉水性的渔民,包括其他所有人力物力,一应配备。

    他对袁隗和袁基只有一个要求,三天之内完工。

    当天中午,刘备、毌丘毅和段煨带着辎重和伤兵从北邙山撤到小平津,姬平不由大喜,便带着三人去了河内,见了驻守轵关和轵县的士孙萌,以及驻守天井关和野王县的张杨。

    他先前任命毌丘毅为轵县令,此时便打算将毌丘毅留在轵县,还有刘备,姬平也有些想法,打算给他们安排些人手,负责在河内这边搭建浮桥,同时做好安顿移民的准备。

    办事的人手已有,姬平便将目光放到了整个河内郡。河内郡与河东郡同属司隶校尉,有王屋山相隔,但又有所不同,河东郡多沟多山,河内郡一马平川,河东郡军事战略地位高,而河内郡经济基础雄厚。

    河内郡虽然只是太行山和黄河相夹的一道长形平原,但地理位置却极为重要,是并州、冀州、兖州、雒阳与河东郡五地交会的要冲,毗邻黄河,境内有沁水、济水等多条河流交错,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户口殷实。

    光武帝刘秀征战天下之初,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伐淇园之竹,为矢百余万,养马二千匹,收租四百万斛,转以给军,由此便可见河内的富庶。

    万事都是高下相形、福祸相依,河内郡是五地交会的要冲,有利于经济发展,却又是军事上的四战之地,尤其是地形平坦,无隘可守,接近京师要害之地,最是容易成为战场。

    两汉四百年发展,河内郡的人口也比河东郡要高的多,但自黄巾之乱以来,几番战乱,这里又面临着东部黄巾军、西部白波军、北部黑山军,还有南匈奴等异族的威胁,除了死于战乱的百姓,许多世家大族也带着附民和佃农纷纷迁到上党郡、冀州以及兖州东郡等地避祸。

    到了几个月前,关东诸侯讨伐董卓之前,河内太守王匡缺乏军资,同样,跨郡而来、受制于韩馥供应军粮的袁绍也缺乏军资,袁绍好名,自然不会去公然劫掠百姓,于是在许攸的暗中提示下,少年时“轻财好施,以任侠闻”的王匡头脑发热,在河内郡开始罗列罪名,大肆搜刮。

    王匡暗中派了一些探子到各县中查探官民的行为,尤其是那些高门大户,只要发现有人犯罪或疑似犯罪,就抓起来严刑拷打,除非交出钱财或物资用来赎罪。

    而且王匡这厮抓的多半都是富户,又实行株连,凡是被抓的人不缴纳钱财赎罪,就要与其宗族一同处刑,他兵马在手,逼得许多世家大族不得不再次纷纷流徙避难。

    尤其是董卓带兵进击河内郡后,与张辽、王匡和袁绍一场大战,河内郡不少富户惧怕兵锋,三次迁徙。

    所以,如今的河内郡有大批荒废的良田和空屋,加上来自世家大族的阻力也大大减弱,正适合移民至此。

    而且王匡大军在雒阳几乎死伤殆尽,只留下了留守河内的韩浩所部,驻兵在河内郡治所怀县,大约有八百士兵,比之姬平,实力不堪一提。

    轵县府中,姬平坐在上首,大致讲了河内郡目前的情况,看向下面的刘备、张杨、段煨、士孙萌和毌丘毅:“你们有何见解?”

    他如今手下也凑了一班人马,人数不多,质量却高,有些事自然可以商议,集聚众人智慧。

    此时他脱下了面具,以真实面目示人,在养母李氏的治疗下,加上自身修炼的御龙经,姬平如今除却右脸颊一道微不可见的痕迹外,尽显少年风采、温文儒雅。

    下首张杨首先开口:“公子,可以令百姓继续北上,迁居上党郡。”

    姬平点了点头,若是从雒阳北迁的百姓过多,自然是要迁一部分去上党的。

    不过从这方面,他也看出来了,张杨的性子有些保守。

    丁原死后,并州军集团分裂为三部分,吕布、张辽和张杨,张杨被荀攸收服,在小平津伏击董卓后,张杨曾来拜见姬平,他身边有荀攸亲信暗中向姬平传信。

    却是荀攸言张杨有妇人之仁,重义气,但御下不严,勇武过人,领军能力尚可,但缺乏主见和远见,以之为将,须有命令指示,其人亦乐于听从。

    简单的说,张杨遇事应变能力不强,但战斗力和执行力还行,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就要指挥到位了,否则他必然失了分寸。

    听到张杨所说,一旁的士孙萌不以为然的道:“如今河内空虚,王匡守军不过八百,正好趁机攻占河内郡,为公子所有。”

    士孙萌虽然名字萌,相貌也萌,一副娃娃脸,但性格却与张杨相反,是个敢拼敢冲的激进分子。

    毌丘毅行礼道:“如今王上已有轵县、野王、河阳,可东取沁水县、温县、州县,占据半个河内,安置百姓。”

    这个建议中规中矩。

    姬平看向刘备,刘备开口道:“王上,王太守被袁绍陷害身死,如今河内无首,以备所见,宜当趁此招抚王匡守军,取治所怀县,再任以郡守,接管河内诸县,安抚人心。”

    段煨附和道:“公子,末将认为玄德之策可行,若是难以招抚,再以武力夺取!”

    姬平点了点头,果然是众人出谋,省时省力。

    他神情一肃,环顾下首诸人,道:“命长史刘备行河内太守之职,接管河内郡,安抚诸县,做好移民安置一应事宜,凡有不服者,张杨、士孙萌率军破之。”

    姬平顿了顿又道:“轵县令毌丘毅兼领河阳县,搜寻舟船,在河阳搭建浮桥,中郎将段煨领军驻守河阳,助建浮桥。”

    “领命。”众人急忙躬身领命。

    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眼中也不禁露出喜色,先前姬平调开关羽、张飞,分化他的兵权,他心中不无抑郁,不想如今姬平却让他行河内太守之职,虽然“行”只是暂领,但河内太守的权力比之他之前的县丞何止是天壤之别。

    姬平看到刘备眼中喜色,也不由笑了笑,行河内太守之职,就相当于后世的直辖市代理市长,而刘备先前的县丞,不过一个县委办公室主任而已。

    他大胆任命刘备担任此职,就是要看看刘备的手段,但也不无收买人心的意思,他不负刘备,就看着刘备日后如何回报他了。

    他敢用人,自然也不怕别人背叛,只要兵权在手,王道之下,什么叛乱都好解决。

    姬平站起身:“河内郡一切事务便拜托诸位了,本王还要赶回雒阳,应对董卓。”

    雒阳毕圭苑,袁绍中军大帐。

    袁绍正与许攸、逢纪密议,淳于琼来见。

    “仲简可有要事?”袁绍正振奋着暗取河内郡一事,看到淳于琼来打扰,颇有些不耐。

    “主公。”淳于琼看了看许攸和逢纪,犹豫了一下,道:“末将在雒阳城中听到一些关于神武王的传言。”

    “传言?”袁绍饮了口茶,皱起眉头:“既是传言,何须多言,仲简先退下吧。”淳于琼与王匡有些交情,袁绍谋取河内之事暂时不愿让淳于琼知道。

    淳于琼却没有退下,而是神情怪异的道:“传言……传言神武王是已故的弘农王!”

    哐啷!

    袁绍手中茶杯掉落案台,不禁起身,心神失守,面目呆滞:“弘农王?怎么会?”

第一百章 兵锋() 
ps:(感谢书友abc19791205的月票支持,烟雨风满西楼的催更支持。)

    弘农王之死,与关东诸侯脱不开干系,正月,关东诸侯假借被董卓废掉的弘农王旗号起兵会盟,致使弘农王被董卓杀害。

    从起兵开始,许攸就向袁绍提过,以弘农王名义起兵,弘农王必死。但袁绍和一些关东诸侯并不在意这些,甚至私下还有不谋而合之意。

    他们如今首先需要的不是一个天子,而是名正言顺招兵买马的权柄。

    东汉光武帝定都雒阳以来,关东世家在政治上将关西世家压的一败涂地,但董卓这次进京、废立、迁都,在某种程度上是代表关西世家对他们关东世家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关东世家也开始要掌控兵权了。

    但若是弘农王未死,那形势就复杂了!

    不只袁绍惊呆,一旁许攸和逢纪听了淳于琼所说,也有些呆滞。

    随即许攸摇了摇头:“此传言必然有误,弘农王被废之后,一直为董卓禁于深宫,彼时何进身死,何太后亦死,十常侍尽被主公诛杀,弘农王孤立无依,我等举兵后,弘农王被董卓毒害,此天下人所共知!何况那董卓暴虐不仁,与弘农王有废帝、杀母、杀舅大仇,也绝无可能放走弘农王,以攸之见,此必是无聊百姓无稽之言也!”

    逢纪亦道:“战国之时,楚怀王昏聩,然被秦国加害后,楚人皆为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