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梁山-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斥候另外还告诉俺巴亥,在蔚州看到了燕王的王旗。
听到这个消息,俺巴亥不由目瞪口呆,原来晁訾早就来了!既然蔚州那边有埋伏,云州那边肯定也好不到那去。
俺巴亥也顾不上再提吞并其他部族的事了,立刻命人传令给正在攻打云州的蒙古军队,立刻全线撤退。
这时候俺巴亥如果能够清醒些的话,是不应该让军队直接撤退的,而是应该绕路返回草原。
都说屁股决定脑袋,也不知道俺巴亥这个汗位是怎么坐上去的。
正是俺巴亥犯的这个错误,让正攻打云州的军队在撤回途中,再次踏进晁訾设好的包围圈。
又是一通狂轰滥炸,紧接着伏兵四起,再接下来就没什么悬念了,蒙古大军兵败如山倒,死在战场上的,溃逃的,投降的等等,四万大军几乎是全军覆没,比格日楞还惨。
接到消息后,俺巴亥是欲哭无泪,当初出兵的时候,他曾让巫师卜了一挂,挂像显示此行大吉,这那他娘的是大吉?大凶还差不多,等老子回去,非刮了他不可。
咒骂归咒骂,仗打到这种程度,俺巴亥也知道不能再打下去了,这梁山军队可比传说中的厉害百倍,若再不撤退的话,这十余万部族军,恐怕也得交代在这。
带着满心的不甘,俺巴亥开始退兵,可还没等收拾完营帐,王庭被女真人扫荡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听到这个消息,俺巴亥眼前一黑,随即一口鲜血喷了出来,再然后就人事不知了。
相比俺巴亥的人事不知,王庭被毁的消息传出后,其他部族军则更加焦急,家园被毁,他们的家人呢?老婆孩子、父母亲人,可都在王庭啊!
因为俺巴亥的昏迷,十余万大军开始变得躁动起来,好在俺巴亥在当晚就醒了过来,然后抱着病体下令撤军,与此同时,俺巴亥又向晁訾派出了一个使节,目的当然是祈求晁訾的原谅,克烈部愿永远做燕王殿下忠实的手下云云。
就在俺巴亥退走的第二天,晁訾的大军也到了武州城下。
(本章完)
第276章()
武州城外,梁山大营一眼望不到尽头,北风呼啸中,各色旌旗随风招展,各式武器如钢铁丛林,反射出森寒的光芒,让人生畏。
中军大帐外,蒙古使者匍匐在地,用他们最谦卑的姿态,来祈求晁訾的宽宥。
晁訾当然不会难为一个使者,但也决不会因为使者的低姿态,就放过俺巴亥。
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古人的话,言尤在耳,晁訾又怎会被他迷惑?韩世忠在左,林冲在右,四万梁山铁骑已经衔尾追了上去。
韩世忠和林冲经验丰富,并不会急着与俺巴亥开战,而是一路吊着蒙古大军,此时尚未开春,蒙古大军本就缺衣少粮,现在又急着赶回家去探望亲人,根本无心与梁山大军决战。
所以韩世忠和林冲就要在俺巴亥军队自行发生变故的时候,再一鼓破之,不过因为后勤给养问题,梁山大军也不会追出太远,这次不过是要给他们一个惨痛的教训,让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提起梁山大军就怕。
俺巴亥注定是要为他的愚蠢付出代价的,而晁訾之所以会见这个使者,就是要通过这个使者回去转告所有蒙古部族,敢犯中原者,必将付出百倍千倍的代价。
这次蒙古犯边之战,总体来说打的并不激烈,甚至说很让晁訾失望,如果蒙古军队都是这样的话,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梁山大军就可以横扫草原了。
虽有这样的想法,不过晁訾当然不会被这样的小胜利冲昏头脑,归根结底,打仗打的都是综合国力,现在梁山政权还谈不上真正的强大,而且洛阳百姓已经在给军队捐献军饷了,如果他继续穷兵赎武的话,那就不是对不起百姓那么简单了,说严重点,是奔着亡国去的了。
在一群凶神恶煞怒目而视的刀斧手中间,蒙古使者战战兢兢地进了中军大帐,然后再次跪倒,口中高呼:“尊贵的燕王殿下,请您敞开仁慈的心肠,宽恕草原罪人吧!长生天必将保佑殿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晁訾冷冷地看着跪在下面的使者,待他说完,才道:“如果还能见到俺巴亥,就告诉他,想要本王原谅他,就要拿出诚意,如果克烈部就此灭亡,你就转告你的新主子,再敢入侵中原,本王必将屠光他的部族”
“仁慈的燕王殿下啊!蒙古牧民愿永远做您的奴仆,决不敢在触犯殿下天颜”
“好了,你可以走了,如果顺路的话,你可以在云州那边走,那边有一个万人坑,埋的都是此次战死的蒙古士兵,碑都替你们立好了”
听到晁訾让他走了,蒙古使者如蒙大赦,赶忙扣头谢恩,然后倒退着走了出去。
至于他会不会去参观他们同胞的万人坑,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因为俺巴亥的这次愚蠢行动,已经有近十万蒙古兵埋骨中原,在未来的日子里,那些原本就不是很强大的蒙古部族们,将再也不敢轻言南下,而俺巴亥肯定也会失去蒙古大汗的宝座。
一场因无知而挑起的战争,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这个季节,晁訾当然是不会深入草原的,草原上有韩世忠和林冲,已经足够那些蒙古部族喝一壶的了。
坐在中军大帐里,他的目光已经盯在了青藏高原上。
岳飞已经走了快半个月了,也不知道现在到那里了?在与吐蕃部族的交涉中,可还顺利否?
晁訾正琢磨着岳飞的事,忽有侍卫来报,西夏皇帝派使臣来劳军了。
听了侍卫的禀报,晁訾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耶律大石跑了,蒙古大军又在自己手下折戟沉沙,眼看着梁山与西夏接壤的地方越来越多,李乾顺估计是坐不住了。
事实上晁訾在对待西夏的策略上,一直都采取放任的态度,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西夏的内斗。
李乾顺与小梁太后之间的斗争,使其无法对外部事物进行干预,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减少了晁訾的部分压力。
不过在对待异族的态度上,晁訾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而且只要是占据了中原的土地,就必须都得还回来。
晁訾记得历史上的李乾顺是个比较有能力的皇帝,在另一个时空,曾在辽人的帮助下,毒死了小梁太后,后又娶了辽国的公主,在辽国即将灭亡的时候,还曾派兵帮助过天祚帝,算得上是辽国的铁杆盟友。
不过这个李乾顺也是个典型的蛇鼠两端,在向辽国称臣的同时,也在向大宋称臣。
不得不说这是李乾顺的一种政治手段,但这种手段就得分用在谁身上了。
在晁訾这个时空,耶律大石虽在,辽国却已是过眼云烟,李乾顺也没有了同时向辽、宋称臣的机会,而最主要的是,小梁太后还活蹦乱跳地活在兴庆府的后宫,这也就是等于给了晁訾插手西夏的机会。
现在北方虽然还有个金国,但随着梁山大军日益强大,女真人注定是要回到白山黑水间去的,所以晁訾也终于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西夏上了。
不过晁訾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就对西夏动武,因为别看西夏在内斗,实力却还是不容小觑,还必须得隐忍一段时间。
李乾顺这次派来的使者是个汉人,姓吴名栋梁。
听了这个名字,晁訾不由撇了撇嘴,好好的汉人却去给异族人卖命,也好意思叫栋梁?瞧不起归瞧不起,却还是命人将他请了进来。
吴栋梁身材不高,却很粗壮,给人感觉他更像一员武将,而不是文官。
“外臣见过大宋燕王殿下”
吴栋梁进来之后,就向高坐在上的晁訾深施一礼道。
还头一次有人在燕王殿下前面加了大宋两个字,这家伙什么意思?是在讽刺老子吗?
不过这种事,晁訾还真没法追究人家,毕竟他这个燕王还是赵桓封的。
当下不动声色地道:“李乾顺要你来干什么?”
吴栋梁也是一愣,心说怪不得是草寇出身,我大夏皇帝陛下好心派我来劳军,你一句感谢的话不说,竟然还直呼我陛下的名字,真当我大夏怕了你这草寇不成?
李乾顺也不知是不是喝多了,原想着派个汉人官员去,能好与晁訾沟通,却不想这个吴栋梁是个愣头青,不但读书读傻了,而且根本就没体会出李乾顺的意思。
当下怫然不悦,一脸严肃地道:“燕王殿下,我皇有意与殿下结好,殿下怎能直呼我皇的名讳?殿下应当给我皇道歉才是”
“哈哈。。。”
晁訾终于忍不住仰头而笑,心说这趟出行,怎么竟遇到这些奇葩玩意?如果你是个党项人,这么维护你们皇帝的话,老子也就不说什么了,你说你一个汉人,卖身为奴不说,居然还教训起老子来了,脑袋是让驴踢了不成?
笑声一停,晁訾脸色顿时就冷了下来,冷冷地看着吴栋梁,道:“本王最痛恨的就是汉奸,来人,把他给本王拖出去,割掉鼻子和耳朵,给李乾顺送回去”
吴栋梁只气得浑身发抖,自己好心来劳军,不但没受到应有的感激,居然连鼻子和耳朵都混没了。
“燕王、姓晁的,你不能这么对我,我是西夏的使臣。。。”
如狼似虎的侍卫们根本不给吴栋梁说话的机会,直接将他的嘴塞住后拖了出去。
随即晁訾又命人将吴栋梁送来的东西,也一起交由吴栋梁的随从带回去,同时让他们转告李乾顺,上此答应的一万匹战马还没兑现,如果再不送来的话,梁山大军就自己去兴庆府取了。
是时候该给西夏下点猛药了。
赶走西夏使者后,晁訾沉吟片刻,提笔给吴乞买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此次金兵能站在梁山一方的感谢,同时因为耶律大石已经撤走,所以希望双方能以中京为界,从此睦邻友好,永做兄弟之邦云云。
晁訾写这封信的意思,其实就是告诉吴乞买,辽国的地盘老子占了,你就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了。
事实上因为接连的失败,金兵主力早已经撤回到了中京以东,现在蒙古铁骑再次败北,中京以西的广袤草原上,就已经完全是梁山铁骑的天下了。
这封信明显带着欺负人的意思,不过那有什么办法,谁让你的金兵打不过我们梁山大军的?
晁訾知道,吴乞买是不会答应什么的,对这种现状也只能是默认,而一旦他的实力恢复过来,以女真人骨子里的侵略性而言,是肯定会再次南下的。
不过晁訾还会给女真人南下的机会吗?答案显然是不会的。
按照计划,勇男的远征军应该已经组建完毕,只要鬼子兵登陆朝鲜半岛,就预示着第二战场的开辟。
如果吴乞买识破晁訾的计划,继而派兵参战的话,那晁訾也会毫不犹豫地继续增兵,反正那里又不是中原汉人地盘,打成什么样,跟汉人百姓有什么关系?
晁訾不知道,在他痛打蒙古铁骑的时候,岳飞的两万余大军,也遭遇了进入青藏高原后的最大一场危机。。。
(本章完)
第277章 天将神兵()
岳飞此次出征带了两万五千铁骑,这些人马均是边关各军经验丰富的老兵,正常情况下,这支大军在岳飞的率领下,即便是遭遇大队吐蕃军队,也一样可以全身而退,但这次岳飞遇到的这个敌人却不不是任何人能抵抗的——天气。
在出征之前,大军准备了大量的干粮和肉干等食物,可身上还要携带武器和火器,所以能带的粮食就及其有限。
在深入高原后,摆在岳飞面前的第一个考验,却也不是食物,而是高原反应。
坚持急天后,许多士兵开始出现呕吐、和呼吸困难等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岳飞也不敢再急着赶路了,若士兵都失去战斗力,即便到了成都,恐怕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现在大军就驻扎在积石山的一处山谷中,岳飞心中焦急,再加之高原反应,他的嘴边也起了一排水泡,脸色也变得一片潮红,好像得病了一般。
事实上军人的体质要远高与普通人,尤其是岳飞的手下,更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卒,而之所以会出现现在这种状况,最主要原因还是在水质和气候上。
气候的事可以慢慢适应,若是不能适应水土,那大军也不用再继续前行了。
杨再兴作为岳飞的副将,此时的状况也同岳飞差不多,在营地巡视一圈后,进入岳飞的大帐。
“将军,这样下去不行啊!若到不了成都,该如何向殿下交代?”
岳飞没有回答杨再兴的话,他心里比杨再兴还急呢,可现在急有什么用?必须得想办法医治好因水土不服而失去战斗力的士兵。
“我刚刚已经派了几个会吐蕃语的弟兄去求药了,希望他们能顺利讨到药”
岳飞在用兵方面虽然大胆,但在其他方面却是细腻无比,早在进藏前,他就找好了向导,这些向导虽不是吐蕃人,但对吐蕃的一些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据他们所说,吐蕃部族中有一种神药,熬好之后,让人喝下去,立刻就能让人适应吐蕃的水土。
向导说的虽有些神奇,可到了这时候,岳飞也只能是宁可信其有了。
两人正说着话,侍卫忽然进来禀报,营外有个汉人求见。
此地已深入吐蕃境内,又是在山中,怎会有汉人在这里?带着这份疑问,岳飞让侍卫把来人带了进来。
时间不大,一个布衣中年人随着侍卫们走了进来。
此时虽已过年关,却还是寒冬,而高原的气候又要远低于平原地区,所以岳飞及其梁山士兵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
可进来的这个人穿的却没那么多,一身灰色棉袍,头上一顶只能护住耳朵的毡帽,整张脸都裸露在外,脸色却是健康的红润之色,根本不同于岳飞等人的病态红。
而且此人慈眉善目,一脸正气,一看就是个心肠慈悲的良善之人。
在此地见到这样一个人,岳飞和杨再兴不由更加疑惑,听说吐蕃人好像很不待见汉人的,他孤身一人行走在吐蕃,就不怕遇到什么危险吗?
不过当岳飞注意到这个人拎着的竹筐时,顿时明白过来,脱口道:“您是采药的?”
中年人点头而笑,道:“在下正在研制一种奇药,因缺几种药引,才来此地的,本不想与将军相见,但见士兵似乎因水土不服而精神萎靡,所以就过来为将军尽一分绵薄之力”
自己正想找医师,就突然冒出一个来了,这也未免太巧了吧!
岳飞小心地问道:“敢问医师尊姓大名?”
中年人显然看出了岳飞的疑惑,微笑道:“在下杨吉老,曾任职东京太医院”
“啊!”
听到这个名字,岳飞猛然想起当年京城流传的一件事,老皇帝得了一种怪病,遍求名医不见好,最后就是一个叫杨介的医师出手治好了老皇帝的怪病,而这个杨介医师的字就是吉老。
岳飞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这样一位活菩萨,忙抢身上前,深施一礼道:“杨先生来的太及时了,还请杨医师快快救治军中的弟兄,他们都是大汉的好男儿”
杨介点点头,却道:“在下就是为救人而来,不过在救人之前,在下想问问,将军这是要去那里?”
杨介这么问可有点难为人了,因为岳飞此行乃高度机密,若是泄露出去,让姚仲平有了防备,那他绕这么大圈子就失去意义了。
见岳飞面露难色,杨介却道:“若我猜的没错,你们是去打姚仲平吧?”
岳飞这回是真的愣住了,他没想到一个搞医学的,居然也有如此战略眼光。
岳飞本就是磊落之人,既然已经被人猜出了意图,也就不再隐瞒,点头道:“姚仲平挟持太上皇,分裂国家,在下受燕王殿下之命去剿灭他”
杨介点点头,叹了口气道:“太上皇怕是不成了,刚到成都的时候,我曾去给他诊治过,太上皇心火太盛,又不知道节制,若我所料不差,年前怕就已西去了,只是姚仲平没有声张而已”
说到这,杨介的脸色一下变得严肃起来,继续道:“本来我不想参合你们之间的事,可姚仲平居然姚勾结吐蕃人,这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你们还不知道,如今在茶马古道外,已经聚集了大队吐蕃士兵,若不是我医治好了他们的一个贵族,也不可能放我过来采药的”
还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岳飞他们这一路走来,可说是极为小心谨慎,遇有零星的吐蕃人,都是直接毁尸灭迹的,所以前方的吐蕃士兵应该不是冲他们来的。
那就只剩一种解释了,吐蕃人想趁梁山军队进攻蜀中的时候,给梁山大军来个突然袭击。
想到这,岳飞再次向杨介深施一礼,道:“先生大恩,末将代殿下记下了,来日定有回报”
杨介微笑摇头,道:“其实我对燕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