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平民生活的幸福本质:幸福课-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骥才哭老街(3)
他还这样写道:“ 每一个城市的历史特征,都是千百年来不断的人文创造的结果。它有如原始森林,都是一次性的,过往不复,去而不在。我们不能容忍自然环境被破坏得一片荒芜,却公然放任珍贵的人文环境被搞成一片空白。我们还是文化大国和文明古国吗?”
冯骥才找到一位负责城建的领导,说:“ 天津人用了600 年,在老城里凝聚和营造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不能叫它散了。现在,公家、私家、古董贩子都在趁乱下手,快把老城这点文化分完了。应该建一座博物馆,把这些东西搬进去!”在这位副市长的关心下,选了一座有四套院的老房子做馆址。
文物怎么来呢?他们想了个办法——捐赠。天津老百姓历来急公好义,喜欢公益的事,号召老百姓离开老城时,把老城的历史留下来。
“怎样让老百姓参与这件事呢?我自己先花了几万块,从文物贩子手里买回一些东西,像木雕、石雕,捐了。现在老百姓捐来的东西很多,都是住老城时的日用品,像旧家俱、门墩、各式枕头啦。”
在天津采访时,我特意去老城转了转。在没拆的老院子里,搭盖有许多小房子,路窄得只能容下一个人,像地道战一样。住这样的老房子,冬天冷,夏天漏,夜里上个厕所也要跑老远的路。
我问冯骥才:“安居与城市文化保护不矛盾吗?”
“也有人问过我: 冯骥才你住老房子还是住单元房?你自己怎么不住到破房子里?这不是抬杠嘛。这事不能抽象地谈。”
他说,首先,你对这个城市是不是很清楚,哪些旧房有价值,必须保留,哪些没有很高的价值,可以改造。“ 问题是,现在有些地方应该拆掉,我们没拆; 有些地方很有价值却非拆不可,为什么?因为那儿地皮贵,拆了再建开发商能挣大钱嘛。”
“有些老百姓住的房子确实很破,可你盖的那楼呵,说白了,他们也住不起,还不是给老百姓点儿钱就把他们打发了?老百姓还是要到处借钱买新房,并没完全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到底是谁得了好处?
“城市文化保护,方法很多,像天津老城保护,政府听取了专家的意见,最后在中间划了一小块儿地儿,绝对不拆,然后把外边的精华搁里边,等于把老城浓缩了。这不既改造了,又保护了?”
他认为“安居与城市文化保护”并没有根本冲突。
冯骥才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时,有天清早,鸟叫声把他吵醒了。他出去散步,感觉像是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画里一样。突然前边“咔啦”响了一声,他还往前走,看见一个老人,手里拿块墙皮,墙皮上有一点儿花纹,正抬头四处看,他是想找出这块墙皮是哪儿掉下的。后来他找到了,就把墙皮搁在那家门口。
“我在欧洲,在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心里感到特别悲哀: 看看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那么灿烂、丰富,信息量那么大; 人们对自己的文化是那么珍爱、自豪,简直是奉若神明。而我们呢?我们太缺乏文化的自觉和自珍了。
“世界许多名城,都以保持自己古老的格局为荣,而我们却在炫耀‘三个月换一次地图’,这是可怕的‘奇迹’”。
● “我们不能在目瞪口呆中,听凭历时600 年的一条古街,在民工们无知的铁锤下粉身碎骨,荡然失去。”
城市越大,其根越茂,这根须中有几根最长最长的,便是这城市的老街。
估衣街就是天津根须最长的一条老街。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冯骥才哭老街(4)
1999 年12 月9 日,冯骥才突然得知这条老街也要拆了。“ 我一下惊呆了,无法置信。眼前立刻出现那一片苍老、迷人、情深意长的老房子。”他说抢救估衣街,就跟打仗一样。对这段经历,冯骥才有很详细的记录:
估衣街上名店林立, 有谦祥益、瑞蚨祥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街本身亦是文物保护单位, 铜牌就在估衣街西口的墙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天津的支柱性的文物街区,怎么说拆就拆呢?
“当我读到署名为天津市红桥区大胡同拆迁指挥部于12 月8 日发布的《致红桥区大胡同拆迁居民的公开信》,才相信这一灾难性的事实。而且这属于很难动摇的‘政府行为’。我感到这事的严重与紧迫。没有迟疑,马上与助手驰车前往估衣街,直扑文保单位谦祥益。”
谦样益1917 年建成,为中西合璧的三层楼宇,飞檐连栋,四壁雕梁,气势恢弘。
外墙的下半部为清水墙,以津地著名砖刻为饰; 上半部是精美繁复的铁花护栏。
“我们对楼内外的文物现状进行考察,发现内部保存非常完整。木质的檐板、楼梯、廊柱,一律雕镂精工,古色古香,优美之极,而且毫无破损,保持了原有的气质与风貌。”
该处现为小百货批发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公司经理赵为国在此工作30 年,一直坚持对这座古建筑的保护: 不准随意涂抹油漆,任意拆改原结构,冬天不准生炉子,以免发生火灾……在这儿曾拍过《燕子李三》、《小凤仙》等多部电视剧。
考察时,已有三批拆迁人员来谦样益看房,估算楼中檩柁门窗等等木料的价值。
据说有人要买下这座3400 平方米建筑的全部木料,出价15 万元。“ 这便是历史文化在现代化改造中真实的‘价值’了!”
从动迁令发布到搬迁,中间只有4 天时间。
“11日,我写信给市长,并附上加急放大的谦祥益等处的彩色照片10 帧,请市长关注此事。同日,有记者追问市拆迁办公室,答复是谦祥益不能拆……”但动迁还是开始了。
“想从这快速起动的列车上抢救下濒死的估衣街, 可能性极小。但我们不能在目
瞪口呆中,听凭历时600 年的一条古街,在民工们无知的铁锤下粉身碎骨,荡然失去。”
冯骥才赶紧召集了有志于城市文化保护的志愿者,决定做四方面工作:l。 邀请专业摄像师,将估衣街挨门挨户地进行摄像,留下估衣街鲜活的影像史料。2。拍摄照片。在对估衣街仔细的文化搜寻中,将所有有价值的文化细节留在照相机的底片上。3。访问估衣街的原住民,用录音机记录下他们的口头记忆。保留估衣街的口述史。4。搜集相关文物。必要的文物花钱买。尽可能挽留估衣街的实证性的文化细节。
“我要求他们有救火般的速度和救死般的精神!”
● “保护性改造与建设性破坏,正是针锋相对的两种说法、两种观念、两种立场。”
估衣街一带的居民搬迁已开始,搬空一处就拆除一处。志愿者不断地从现场打电话给冯骥才,告诉他新发现的每一组砖刻、石雕,一块牌匾或一件传之久远的原住民的生活用品。
他们从天津总商会遗址,抢救下两处门楣处的砖雕和房屋托檐石的雕刻。石件巨大,石色青碧,至少200 斤,上有文字图案; 砖雕为博古图案,朴厚凝重,是天津砖雕鼎盛期的精品。然而这些事,本应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来做,但数十年来却从没做过。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冯骥才哭老街(5)
“ 这一宗浩大的文化遗产实质上是废置着。但偏偏又挂着块‘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保护单位无保护,甚至根本不知为何物。这实在是个讽刺,也是个悲哀!”冯骥才说。
保住百年老店谦祥益,成了老街抢救的重点。
但谦祥益再次接到拆迁通知。通知上说明,到时停电停水,违者依法处置等。同时,市领导到估衣街,并入老店谦祥益视察。
“此后,民间传说很多。有说照拆不误; 有说领导讲了,冯骥才再说保护,就叫他出钱; 有说规划变了,估衣街不动了。纷纭杂乱,莫衷一是。一方面,我加紧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保护的声音。”
2000 年1 月20 日,冯骥才开始策划出估衣街的明信片,一套五枚,他为每一份明信片都写了对联,“ 古街更比当年美,老店不减昔日雄”、“ 风雨街上过,岁月楼中存”、“不离不弃斯史永继,莫失莫忘此物恒昌”。 春节将至,民工回家过年去了,拆迁暂时中止。但按原计划,估衣街两旁的店铺建筑应于2 月21 日动迁。
正月初四,《估衣街珍存》明信片赶印出来。
正月初六上午9 时半,冯骥才赶到首发签名销售现场,已见人山人海,排队如长龙,牛群也从北京赶到助阵。10时,冯骥才当街演讲: 估衣街是600 年来一代代祖先的创造,它在天津的历史文化与人民的情感中有重要的位置,我们深深依恋和热爱它。这套明信片实际上是对这一遗产的抢救与补偿。
签名活动至12 时半,准备的1300 套全部签完。
签名活动很快有了反响,不少新闻媒体在网上得知此事,决定到津采访估衣街拆除一事,还有多家媒体,来电询问此事。“我好像一切都在跟着感觉走。我想,我还得再努力一下,不管结果如何。”
正月十五日上午,再次签名销售明信片,一个半小时500 套全部售罄。“ 我签名时,头脑热哄哄,激情澎湃。签后却一阵冰凉,内心寥落虚空。虽然经过我们的努力,对估衣街原来的动迁计划,产生一定的动摇,但是否能整体地保护住估衣街,依旧没根没底。那么,我还要做好另一件事,便是把这次抢救的果实,收结起来编一本《抢救老街》。”
正月十七日上午,估衣街忽然传出消息,说当地百姓与商家沿街贴出大标语:“社情民意不可欺,保留估衣街!”、“ 商业发祥地,龙脉不可动”、“ 保留古迹,不愧天津人民”、“红木家具不能变组合”等。
“百姓起来捍卫自己的文化,这在中国当代是首次。虽然媒体上没有报道,但它的意义却是重大和深远的。知识界思想的种子一旦在人民中间开花,社会文明就有希望。”
这年“两会”文艺界政协委员与李岚清座谈时,冯骥才做了题为“拯救城市文化刻不容缓”的发言。
返津不久,冯骥才参加了关于估衣街地区改造方案的专家论证会。“ 当我听到此方案的名称为‘估衣街地区保护性改造方案’, 便放心一半。保护性改造与建设性破坏,正是针锋相对的两种说法、两种观念、两种立场。”
●“以前都奔估衣街来, 现在都知道拆了, 不来了。就剩下这段儿, 完了, 人气儿没了。”
2001 年9 月13 日,我去天津采访冯骥才,一下火车,我就先奔估衣街,想看看它现在是什么样儿。出天津站,过海河往西,坐车没走多远就到了。估衣街西段还是拆了,现在是工地,街两边搭着脚手架,正在建低层砖楼。 一个摄影师给我描述这里拆前的样子: 这是院落,那是胡同。街道很窄,临街的建筑很漂亮。附近有瑞蚨祥庆记、谦祥益、山西会馆、青云客栈、天津总商会等老店和遗址。“现在,只留下个谦祥益,还是原先的三分之一。” 估衣街的东段没拆,还是老样子,站在街口向里一望,店铺林立,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街口立一座两层老房子,楼下是中式砖雕,楼上是西式铁花护栏,楼顶是彩色罩棚,这儿是“瑞蚨祥鸿记”。
冯骥才哭老街(6)
从里边出来个中年男人,说是在这里工作的。我问他这房子旧了,还好用吗?
“好用!”他回答得特干脆。“比新房子还好用,结实着那!你看看人家这墙缝,
都是和江米汤灌的。我跟你说吧,1976 年大地震,我那瓦都没被震掉。”怕我不信,他领我进后院,果然看见房顶上一排排青色老瓦。
“以前来这儿买东西的人多吗?”我问。
“这么跟你说吧,估衣街,就好比北京的大栅栏。一到腊月二十四五,这街都走不动,人多,为嘛?这儿地角好,东西全,又便宜。”
“你对这儿挺有感情的。”
“管你有感情没感情, 政府一声号令叫你拆就得拆。估衣街也好几百年历史, 西段不都拆了, 那边比这边还漂亮。” 他不抱希望地说,“ 这边最多也就两三年的事儿。” 出了瑞蚨祥,站在街心东张西望时,几个摊主凑过来,用天津话问我:“ 你们是做嘛的?是不是要拆了?嘛时候拆?”
“拆了再盖新的,不好吗?”我问他们。
“ 盖也盖现代气息的,老味儿能盖出来?早拆没了。这地界多好,开发商眼珠子瞪这老大。”他们比比划划。
“那边拆了,对你们这边有没影响?”我又问。
“没人来了。”一个女人高声道,“以前都奔估衣街来,现在都知道拆了,不来了。就剩下这段儿,完了,人气儿没了。”
在冯骥才他们搞的对原住居民的采访中,有一段记录,口述者就是在估衣街上经商的:“我对估衣街有感情,人送我外号‘业余导游’,爱跟人念叨这里的历史。
有时一拨拨旅游的,在街上溜,只要停我这儿,我就往前凑,聊呗,反正我知道得不少,人家听了也美。
“1989 年买卖最好,抢购风,人海了。那年给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这事,是个老头。倍儿老了,都毛八十了。
“那是一个下午,老爷子西装革履,一看就是从东南亚那边来的阔主儿。一张嘴,好嘛,满嘴天津味,海外杂音一点儿都没。后边呼噜呼噜跟了一大群,十多号人吧。
“我站马路边就跟他们介绍,什么万泉堂、乐仁堂、五彩胡同,我逮嘛说嘛。
老爷子就接过话茬说这儿变样了,那儿还没变,他说自己是老侯家后的,曾在估衣街好几个店学买卖,后来才跑南边去的。我们越聊越热乎,老爷子说,闭着眼寻思,哪如这样亲眼回老家看看好哇。
“人家坐飞机来一趟,就专门为看估衣街,凭嘛?就凭这风土人情跟别地界不一样,要不哪会走了那么多年,唯独对这儿念念不忘,非回来一趟才安心。
“来看估衣街的、欣赏估衣街的人有的是,看的就是这儿的老味儿。瞧这门窗,全是老的,花梨木的,可惜油过了……”
我问过冯骥才,看着估衣街上的老建筑一点点拆了,心里不难受吗?
他说最让他伤心的,是把天津总商会遗址给拆了。“ 天津总商会,是座很漂亮的建筑,木结构的。它是中国当世仅存的原汁原味的‘五四’运动遗址,应该是国家级文物。天津是个商业城市,总商会又是一座商业遗址,改成天津商业博物馆,应该是很好的。”
总商会后来成了一家工厂的仓库,“五四”运动80 周年时,冯骥才在里边支了个案子,搞了场学术会议,纪念“五四” 运动。“ 我也想用这种方式,吸引人们重视这个地方。我也想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保护它,请市里的头儿去看……
“后来说是把它挪一挪,我问你为什么要挪它?如果说一条道路非要穿过这儿,你可以迁移一下,可你一个商业买卖,在哪儿建不行?为什么非得在这儿?可他们还是趁我去法国时,把总商会给拆了。我回来一看,什么都没了。
“我站在废墟上,真哭呵。我的助手跟了我那么多年,从没见我这么哭过。真是太可惜了!这儿也是周恩来当年活动的地方。‘ 五四’ 运动时的学生领袖马骏,就是在这儿以头撞柱,欲以肝脑涂地的方式,唤起众商的觉悟,让他们罢市支持学生的。最后,我们只抢救下来两根马骏当年撞的柱子,从民工手里,100块钱一根买下的。”
“老街保护,可不可以说是基本失败了?”我问冯骥才。
他没直接回答我, 停了一会儿, 他说:“ 有关抢救老街的文章, 我写得很忧愤。
有时候我会感到非常愤怒,但我不会在某件事情上转不出来,我只能去做更多的事情。” 读冯骥才《手下留情》这本书时,里边有个情节令我难忘,那是1996 年冯骥才去开罗,主人邀他去那儿的老城区———著名的汗。 哈利利玩,那是几十条老街构成的最古老的市中心。
“在曲折繁复、交织如网的老街老巷中,挤着几千家小店铺,专门卖埃及人特有的铜盘、首饰、纸莎草画、皮件和石雕,店铺中还有一些两层楼高的饭店,可以吃到埃及人爱吃的烤饼和手抓羊肉。身在其中,我陷入开罗人独有的生活旋涡里,奇特又温暖。我说: 这里的感觉真是好极了。我对主人说读过你们的诺贝尔奖得主纳吉布。 马哈福关于这个市场的一些小说片断,现在不知道是他把这条街写活了,还是这条街使他写活了。
“主人听了很高兴,他说:开罗也有一些国际化现代化的大街,很漂亮,很气派,但那不是开罗,这才是开罗,是埃及!唉——他忽然问我: 你的城市也有这样的老街吗?我心里忽然就冒出天津的古文化街和估衣街,不由得很骄傲地说: 当然!”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一头扎进四合院(1)
● “进了一座四合院,大门在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