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上玉-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下总算清静了!
听着系统给出的结论,文玉儿让剑影把墨菊喊了过来。
趁着这空挡走到无人之处,拿出系统提供的材料,侍墨菊赶来,交给她让其赶紧去厨房熬制。
在墨菊熬至食材的同时,文玉儿又故伎重施,装模作样的给钱三把了把脉,“没伤着骨头,只是皮外伤而已,休息个一两天就没事了,不过呢由于长期缺乏营养,有些营养不良,待我给你开一服药膳,吃个两三天就好了。”
钱三却没管自己,紧紧握着文玉儿的手腕,“那个不重要,大人,我闺女怎么样?她的腿……,”
想到文玉儿适才所说的,恐有生命危险,钱三忽然有些底气不足,“她……她不会死吧!”
只要人活着,腿没了就没了吧!女婿如是嫌弃,他这个做爹的养她一辈子。
天下父母心,可敬可佩!
文玉儿挑了挑眉,故意轻松气氛,“有我在,怎么会死!”
“那她的腿……”
见文玉儿说的如此轻松,钱三突然就贪心起来,虽然她也知道这样不好、很可耻,可是……
“她的腿……”,文玉儿皱了眉,肃然道,“有一点麻烦,双腿受了冻,表皮已经坏死发黑,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和控制,引起了感染,……”
钱三的心跟着吊在了半空当中,晃呀晃呀晃。
文玉儿却话锋一转,“感染倒是不要紧,本官此次带来了很多的青霉素,只是双腿表皮多处坏死,得每天有人给她在患处,热毛巾敷着按摩,促进血液流通。”
钱三吊着的一颗心就落了地,不就是按摩嘛,多大点事呀,立马他就去雇三个手脚麻利的妇人,每天给她女儿按摩。
瞧着钱三松懈下来的表情,文玉儿摇了摇头,他把按摩想得太简单了,这热敷按摩,热毛巾温度把握一点都不能相差,稍有差池不仅没有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不过呢,这会儿跟他说这些也没用,等他把按摩的妇人找到了再说吧。
安顿好了钱三,文玉儿又去找第二个病人,一直忙到半夜,就连谈妥事情的县令求见,都抽不得空前去相见。
厨房的炉火也一直是烧到半夜,溪竹、墨菊、元宵、剑影,以及秦王府派来的几个护卫,皇帝给她的下官,全都成了熬煮膳食的半个厨师。
累的跟狗一样的文玉儿,躺在床上,入睡之前,脑海里还想再一个问题,这坑货到底是美食系统,还是医疗系统?
为什么百分之九十八点五的任务,都是在治病救人?
文玉儿觉得自己,有必要和那坑货,好好讨论讨论这个问题。
系统在黑暗里,暗搓搓的想着,还不是因为它的发明者,忽然异想天开,誓把美食系统一医疗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便人类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体魄。
结果……
杯具了!
捣鼓出他这么一个四不像,啊,不,是两不像,最后落得被抛下时空隧道,在黑洞里碾得粉身碎骨的命运。
幸亏它机智,极时绑定了文玉儿,这个倒霉的穿越者,才没被吸进黑洞。
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银行
文玉儿让出县衙给他们安排的房间,领着众随从在县衙的大堂里,安起了帐篷,又用药膳汤治好了五六十个灾民,在房县的民众心中积累了一定的声誉。
救灾的粮食和衣服被褥,也一一发放了下去。
文玉儿深谙民众“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所有物质都是平均分配。
这样又导致了一个全新的问题,有的人天生吃的少,有的人天生饭量大,如此分配,就导致了那些饭量大者吃不饱。
长此以往,必定会引起新的问题。
不过文玉儿这个,头上戴着光环的穿越者,在信息量大爆炸的后世熏陶了那么多年,自然不会没有对策,否则没有金刚钻,怎揽这瓷器活?
早在出发来房县之前,就想好了对策。
物资分配下去之后的第六天,文玉儿就让人,在县衙的布告栏贴了一张布告:
“凡来县衙报名,参与救灾者,不分男女老幼,县衙每天免费提供三顿饱饭,晚上收工还能根据当日的劳动量,获得相应的粮食或钱财上的报酬。”
如此不仅解除了,灾民无所事事可能引发事端的可能,同时也大大减缓了官兵们救灾的压力。
房县就一千的守城士兵,却有那么多的地方要扫清积雪,重建房屋,连日的辛劳,已让他们十分的疲软,已经开始有奸猾者,想着法的逃避劳动。
县令正为此事苦恼,文玉儿的告示一出,县令立即拍案叫绝!
这钦差,才是真正干事业的!
大多数民众房屋倒塌,都没来得及抢救出家中的财物,文玉儿的招式一出,灾民们起初只是观望,不相信会有此等的好事。
后来有那么几个食量大者,饿着肚皮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做工,果然县衙每天提供三顿饱饭,喷香雪白的大米饭,每碗都盛得满满的,饭尖上还搁个大鸡腿。
到了晚上收工,文书翻出厚厚的记录本,找到做工者名字,笑眯眯的问他,想要粮食还是银钱。
第一个人想,当然是粮食啊!每天都吃不饱,可不就是冲着这粮食才来的嘛!
文书听了这话,算盘噼里啪啦的一阵打,报出,他今天一共铲了多少积雪,往外头运了多少趟,并且问他对不对?
对呢,就按个手印。
那人立即就点点头,迫不及待的按了手印,领了半袋子粮食。
摸着麻布子,嘿嘿的傻乐了半天,如今他也成了有余粮的了,家有余粮,心中不慌,这摸着粮食,心里可踏实了。
连着几个人领了粮食,后头的许平海心思就转开了,衙门里头一天三顿的供饭,肚子已经吃得饱饱的,再也不饿了,那还要粮食做什么?不如拿了银子,到时候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比两手捧在手里,死沉死沉的来的好?
所以轮到他时,他说,“我要银子。”
文书笑着打量了他一眼,说道,“银子是有,只是你现在没有固定的居所,带在身上也不方便,不如给你“大银行”的银票,你看怎么样?”
许平海受灾钱也不过是个,比普通人精明些的农民,哪里用得起银票?
对于拿上一张盖印的纸出来买东西,并不是很放心,总害怕人家会把他揍一顿扔大街上去,对于他来说,只有握在手里的真金白银那才是钱。
况且,村头的教书先生说过,把银子放在钱庄里,每天还要付保管费,十两银子十天要一个大子的保管费,一个月就是三个大子。
三个大子都够家中的小子,路边摊上喝碗豆浆了。
辛辛苦苦扒拉这么几个大钱,还要给人付保管费,他哪舍得,不如自己墙角挖个洞,放进去,还能天天扒拉出来看一看,放心!
男人嘛,都是爱面子的动物,那么多人眼巴巴的盯着他,许平海当然不好意思说,舍不得一个大子的保管费,只挠了挠头,“大银行是钱庄么?咋从来没听说过?”
虽然吧,没去钱庄存过钱,但在房县里头有几个钱庄,许平海还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这个大银行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该不会是县衙想骗他们白做工,特意做出来的圈套吧!
许平海很后悔,早知如此,就不该耍小聪明的要银子,如前头几个人般,拿了一袋子大米该多好。
后边等着领钱领银子的人,以及一众观望者皆表情微妙。
多年前的那场水灾,差点引发了暴动,他们至今还记忆犹新,就怕这是官府想出来的,新的压榨民众的方法。
文书好似早有准备,从桌子底下拿出十几吊大铜钱,几个大元宝,轻轻的往桌上一搁。
左手捏八字小胡须,“我这也是为你考虑,倘若不愿意,也可以直接拿钱。”
说咋从那钱串子上拨下二十个铜板,“喏,这是你今天一天的工钱。”
许平海还未伸手去拿那铜板,文书又笑道,“这大银行今天才开张,在这里我给大家透个底,这大银行可是大有来头,是京中一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开的,与一般的钱庄可不同,银子放在里头保管,不仅不要保管费,每个月还能给利钱。”
说着举起两根指头,“每十银子,一个月就有两个铜板的利钱,存的银子越多利钱就越多,这利钱可以每个月都来取,也可以等保管期到了,与本钱一起取走。”
文书咪咪笑着弯了弯唇角,“不瞒诸位,今个这大银行刚开起来,我就刮了自己的家底,东拼西凑的,去存了一百两银子,为期一年,粗粗的算了一下到年底,连本带利钱可以拿到一百零两银子,外加四十个大子。”
都说钱能生钱,只是听说过,却没有见过,如果此话不假的话,把银子放到这大银行里,倒是真的钱能生钱了。
某些人就开始心动了,大声的问文书,“是不是真的?该不会是骗人的吧?”
有些头脑灵光者更是道,“给你保管钱,还给利钱,那他们岂不亏死?哪有傻子愿意做这种,稳赔不赚的生意的?”肯定是官府拿出来骗人的幌子。
众人一听,是呀,哪有这样的傻瓜?光被许诺的利钱,激励的热血沸腾,到忘了考虑这一成。
第二百六十四章 消息怎么传出
既想发财又不想惹麻烦,上身怎么办?
当然只有做生意了。
那么天下间做什么生意最赚钱?最能快速的发大财?
答案当然是开银行了。
彼时的钱庄存钱要收保管费,并且还不进行贷款业务,文玉儿早就看中了这条商机,把现代银行的操作模式引到古代。
只是这样一来,势必得罪天下所有的钱庄,普通人能开钱庄吗?哪个钱庄的幕后之人都不会是泛泛之辈。
小小的翰林编修宋玉,或者说文家,不管哪个,伸出去都是细胳膊细腿不够人折的。
经过反复考虑,文玉儿只得暂且打消了这个念头。
没想到到了房县,倒得了这个契机。
文玉儿找到县太爷,跟他商量招些灾民,参与救灾之时,县太爷沉吟了半晌才道,“大人您这法子是个好法子,只是……,只是这粮食,上哪里找去?”
房县没有余粮,文玉儿运来的那些救灾物资,粮食也分配的差不多了,这积雪也不知道哪天能够扫清,每天一睁眼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县令大人担心文玉儿这么个搞法,等哪天断了粮,麻烦就大了。
县令的考虑很有道理,文玉儿在想对策时,脑子里忽然灵光乍现,也许这个时候,推出她的银行是最好的时机。
灾后重建,需要很多的劳力,这些灾民放在衙门里白养着,也是要给饭吃的,让他们参与救灾做工,可获得粮食或钱财。
据文玉儿两世的生活经验,十之八九民工们,最后都会选择要银钱,而不是粮食。
这些人又暂时居无定所,有了银子,也没安全之地可放置,些时推出她的银行,再以利钱诱之,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之策。
并且她现在再不是细胳膊细腿,秦王府这个大靠山就是这么用的。
果然成功了,并且比她预期中还要好很多,当然那能说会道的文书也功不可没。
县衙里紧张的等着消息的县令大人,听着衙役绘声绘色的汇报,也长长的透了一口气。
只当这嘴上没毛的年轻人,办事不力,没想到倒也不是绣花枕头。
大银行开张第一天,就被挤爆了门槛,接连三天天天如此。
房县里大大小小的钱庄,都坐不住了,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只是商量来商量去,要么关门大吉,要么跟风而上,真没有什么其他办法。
房县最大的钱庄,丰大钱庄的掌柜闷坐半晌,喝了半茶壶之水,瞧着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乱嘈嘈,却嘴巴闭得紧紧的一句话也不说。
众人吵了半天,见他一句话也不说就试探道,“周掌柜,你是怎么个意思?”
这位被唤作周掌柜的,盖子往茶盅上一盖,发出一声清脆的“叮”声,“你们怎么说,怎么做,我们丰大跟着就是了。”
会议结束也没能拿出一个章程来,这位周大掌柜离开了茶楼,回到屋里就写了一封密信,招了个伙计模样的人进来,连夜把密信送了出去。
周大掌柜有专门的送信渠道,不过短短五天,信就送到了千里以外,某一座深宅大院里头。
侍卫拿着密信,一路畅通无阻的走进一间书房,书房里有一位,身穿紫金袍的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跟着一帮幕僚正在议事。
侍卫也不管这些,直接闯进去,“世子爷,房县来了紧急密信。”
这位被称作世子爷年轻人,接过密信,一目十行的看完,气得把手中的密信揉成纸团,一拳砸在大理石桌面上。
咬牙切齿道,“宋玉!又是这个可恶的宋玉,屡坏我大事!”
一位四十多岁,看上去文质彬彬的幕僚道,“这个宋玉着实可恶,不如派个人……”
幕僚伸出手掌,做了个砍脖子的动作。
看着文质彬彬像个读书人,却也是个心狠手辣的狠角色。
不过也是啊,能成为幕僚的都是不安于室者。
记得那个谁说过一句话,但凡幕僚者,不是即将唆使自己的主子造反,就是已经唆使主子在造反的路上。
造反,这种事都敢想敢做,杀个把人又算得了什么?
中年文士话音一落,在场七八个幕僚,就有六个人赞成,剩下的两个是还没来得及说话的。
幕僚们个个义愤填膺,哪知那被称为世子的年轻人却道,“宋玉,不过是个迂腐的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不足为虑。”
“并且,就这么杀了宋玉,朝廷调查起来,反倒打草惊蛇,不如想个法子,既让宋玉焦头烂额,无暇分身,又不影响咱们的生意。”
众幕僚嘴角抽了抽,造反的事情都敢干了,还怕打草惊蛇?再说了,就宋玉这样的,顶多也就算条无毒的菜花蛇。
叫菜花蛇咬上一口,算个球啊!真不知道他们这世子爷是怎么想的。
幕僚们不清楚,边上伺候的小厮倒是很明了,能为了什么呀?
还不是同高临一样,相中了宋玉这个美男子,等着有朝一日荣登大宝,招了这年轻貌俊的大臣,芙蓉帐里两生花。
不过这小厮真的闹不明白,你说两个男人在一起有什么意思?还是说贵人都爱搞这一套,这种事也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小厮暗搓搓的想着,就听一位留着山羊胡的老年幕僚道,“下臣这里倒有一计,不知可行否。”
嘴上谦虚的说不知可行否,那表情神态却是,一副保证计划能够成功的模样。
于是乎,房县新开了家“大银行”的钱庄,保管钱财不仅不要保管费,还到给利钱的消息,风一般传遍了周围几个县、州。
人们竟然不顾房县道路阻断,纷纷带了银子过来,指名要求存进大银行。
坐在县衙大堂里,与县令喝茶的文玉儿,听到衙差来报,好多其他州县的百姓被阻城外,指名要求大钱庄的管事,前去接收银两,感到莫名其妙。
等终于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忙喊了元宵带上人,坐上雪爬犁去城外接人接银,
并在心里暗搓搓的想,道路阻断,里面的人出不得城,外面的也进不来,没有手机没有wifi,在这交通闭塞的古代,这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
第二百六十五章 商量
附近州县的民众陆续赶到房县存银子,为了方便进出,文玉儿只得命人,先清理出进出城的道路。
县令大人孟老头,这两天笑的嘴就没有合上过,大银行生意做得越大收入越多,交的赋税就越高。
这两天他哪都不去,一直蹲守在大银行的大堂里,瞧着装银子的大箱子流水般的抬进来,粗略的算计一下,光是赋税就得交好十几万两。
除去按规定上交部分,余下大概七八万两,都是房县地方财产,房县刚刚受了重灾,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有了这一笔收入,何愁建不出一个全新的房县?
在他解甲归田之前,终于能做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了,人生如此夫复何求啊!
如果不是要瑞着县令大人的身份,她真想仰天长笑几声。
有人欢喜,当然就有人愁了,还是千里之外的那座深宅大院,收到密信的世子爷,看完之后转手就把密信拍到那幕僚脸上。
“到底怎么回事?说好的让宋玉焦头烂额呢?”为毛人家生意好到爆。
那幕僚尴尬的抓下脸上的密信,草草扫了几眼,“官员不得私下经商,想办法把这消息捅到御史那里,那个文登出名的一根筋,在皇帝面前狠狠的参上宋玉一本……”
话没说完,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