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萌妻种田:家有夫君太会撩-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此,陈安夏并未说什么,起身,打开了药箱。
  至于赫连宇已经去厨房烧热水去了。
  扎针,泡药浴。
  忙活完,陈安夏就告辞离开了。
  赫连宇骑着马,像往常一样吧陈安夏给送到凉河沟。
  一到凉河沟,赫连宇先下了马,然后将陈安夏给扶了下来。
  一落地,陈安夏就摆手跟赫连宇道别,也手还没有摆起来,赫连宇就低下了头从腰间取下一只纯黑色的荷包。
  随后,一扔朝陈安夏扔来。
  陈安夏愣了一下,等反应过来的时候,人已经蹲在了地上,才把黑色荷包给接到手里。


第228章 沉甸甸的
  黑色荷包沉甸甸的。
  里面好像是银子。
  银子?
  陈安夏把荷包捏在手里,视线朝赫连宇望去。
  “这是我家公子给你的报酬,提起支付,正好你们刚分了家,相信你用得着这笔银子。”
  不等陈安夏开口问,赫连宇已经开口解释了。
  一解释完,人已经骑在了马上。
  随后朝陈安夏一笑,拉起缰绳,打马调头,马儿已经跑远了。
  陈安夏捏着沉甸甸的荷包,低头看了一眼,扯开来,只见里面躺在四块一两的小金锭跟一块十两的银子。
  一共五十两。
  正是以前她跟秦骁提出的价钱。
  倒是一文没少。
  拉紧荷包上的绳子,陈安夏心安理得的将荷包揣进了怀里。
  回到屋里放下药箱,陈安夏将此处打理一下,她就离开了。
  等回到家中,院子里十分安静,陈安夏回到孟氏那屋里,却发现陈元禄正在修葺屋里的灶台。
  灶台是一直都有的。
  上面只有一个小洞,冬天放上陶壶烧热水,顺便暖炕。
  夏天是用不着的。
  可今天陈元禄却把灶台砸了大半,扩大了灶台的体积。
  陈安夏见此,愣了一下,但随后反应过来,这是在为分家做准备。
  陈令鸿不是说了吗,夏收完,他们就分开吃。
  陈元禄的腿还没有痊愈,所以陈景林在一旁帮忙。修葺灶台用的是纯土砖,这种砖家里放柴火的地方不少。
  这些砖都是平日里陈元禄四兄弟没事的时候做的,是为了以防万一做备用的。
  可没想到积压几年没有用到土砖用在了分家之后修葺灶台上。
  “爹,你在这里弄两个锅吧,一个锅不够用,还有你把通炕的口暂时堵上,要不然整一个夏天,你们是不用睡觉了。”
  锅灶,陈元禄现在只完成了一半。
  看着这灶台,陈安夏十分不满意,于是就站在一旁开口说道。
  她这一说,腿脚不方便,坐在凳子上的陈元禄一愣,抬起头看向她,一脸的疑惑。
  “一个大锅,一个小锅,咱们家现在不差买锅的钱。还有,咱们家顶多在这里也就住到秋天。”
  陈安夏见陈元禄看来,她就开口解释道。
  虽说现在铁制品是管制品,价格十分昂贵,一口铁锅要二三两银子,但他们不差这个钱。
  而且陈安夏也想了,等夏收之后,就开始在宅基地上盖房子。
  盖房子,她还没有想好是盖土坯房还是砖瓦房,但是不管盖什么样的房子,她都不差钱。
  陈元禄听到陈安夏这么说,还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嘴角咧开一个笑容,点了点头,“行,那就听你的。”
  陈元禄也知道陈安夏在卖膏药的时候,偷偷存了不少银子。
  至于铁锅早晚都要买,所以早晚都一样。
  至于在这个家中住到秋天……
  既然已经分家了,还不如早点儿盖房子离开这个家,免得低头不见抬头见,矛盾越积越深。
  更何况,陈安夏早就不愿意看到大房一家了。
  陈安夏听到陈元禄这么说,心里开心的不得了,看样子陈元禄是同意夏收之后盖新房的事情。
  ps:求票票!


第229章 不让吃饭
  盖房子需要一两个月,忙完夏收,差不多就要等到初秋了。
  不过快的话,夏末差不多他们就搬到新家里。
  “娘,你要去做饭吗?要不要我帮你?”
  刚才陈安夏从凉河沟回来的时候,经过院子,见厨房门关着。而孟氏也不在屋里,现在看到她进门来,陈安夏看向她,问了一句。
  她这一问,孟氏努努嘴,道:“你爷你奶领着大房四个人去你二爷爷家了,估计是晚上不回来了,你奶走的时候把厨房门给锁上了。”
  什么?
  这是什么骚操作!
  陈安夏听孟氏这么说,皱起了眉头。
  怪不得刚才她从外面回来,家里这么安静,原来陈令鸿、钱氏领着大房里的人去了二爷爷家蹭饭。
  “那我们去二爷爷家把钥匙给要回来吧。”
  虽说家中没什么好饭,但是也不能饿着啊。
  “刚才我跟你四婶去要过了。”
  “那我奶没给?”
  不应该啊。
  钱氏可不是那种不要面子的人。
  虽说分了家,但她至少会把一家人的面子给维持住。
  “给了。”说到这里,孟氏叹了一口气。“还不如不给,拿着钥匙回来,厨房里什么都没有,东西估计都被你奶锁在了东间。约摸着她就是打定主意不让咱们吃饭。”
  钱氏把东西都锁到东间。
  她心里头跟明镜似的,所以在她们去要钥匙的时候,她只给了厨房里的钥匙,压根儿没提厨房里没东西,或者给她们东间的钥匙。
  种种,都摆明了钱氏的心思。
  “那咱们今天晚上吃啥啊?”
  陈景林听到孟氏这么说,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看向孟氏。
  这一顿不让吃,说不定下一顿还不让吃。
  一顿,他能忍得了。
  两顿、三顿,他可忍不了!
  被陈景林这么一问,孟氏也不知道该说啥好了。要是在白天的话,她还能跑回娘家一趟,拿点粮食回来。
  可现在天色已黑,还要走山路……
  一来一回,估计得走到半夜了。
  “去凉河沟吧,师父那里还有些粮食。等明天咱们再去镇上买些粮食回来。”
  正当孟氏愁眉不展的时候,站在一旁的陈安夏开口了。
  师父那里还有一些白面,米也有一些,足够他们一家六口吃上几天的。而且她现在手里有钱,对吃上还不愁。
  陈安夏这么说,孟氏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那咱们收拾收拾现在就走吧,快去快回。”
  凉河沟不远,但到那里还要做饭,不能耽搁太多时间。
  孟氏一说,立刻让陈元禄赶紧去洗手,让他把架子车给套上。他们一家子人走了,不能把陈景云一个人扔在家里啊。
  “我四叔四婶儿呢?”
  把架子车架上之后,陈安夏看向四房的门,只见四房里也锁着门,一家人等他们一走,估计就只剩下三房了。
  “估计上你三爷家去了。”
  孟氏听陈安夏问,便随口回了一句。
  之前她跟邓氏一块从他们二叔家回来的时候,邓氏在路上就说要去他们家蹭饭。
  估计她一回来就叫着陈元康走了。


第230章 叫上笑笑
  他们这一房跟三房的关系虽说不怎么样,但打小老四就受三房那老两口的喜爱,就是搁在平日里老四也常去他们家蹭饭。
  陈安夏听孟氏这么说,微微颔首,随后朝她们五姐妹平日住的房间看去,又转头看向孟氏,道:“娘,我去叫上笑笑。”
  家中现在还有三房五人。
  陈元寿,她管不着。
  陈安宁、陈安锦跟她有芥蒂,她更不会叫她们。
  只有一个陈安笑跟吴氏。
  吴氏就算了,她懦弱的很,陈元寿在家,她根本不敢出门。所以陈安夏只能叫上陈安笑一人。
  跟孟氏说完,陈安夏就跑去了屋里。
  只发现陈安锦躺在炕上,陈安宁一脸不开心的低头打着络子,嘴里嘟囔着,好像是在骂人。
  陈安笑正在学习刺绣。
  现在分家了,她想学学刺绣,等将来能替这个家多出些力。
  “笑笑,咱们出去走走吧?”
  陈安夏朝陈安笑走去的时候,陈安笑已经抬起头来,对上她的视线,陈安夏竖起大拇指指向门外,开口喊道。
  她这一喊,惊着了陈安宁跟陈安锦。
  陈安宁抬起头来,狠狠剜了她一眼,陈安锦一个鲤鱼打挺从炕上坐起来,朝外面看了一眼,喊道:“你们要出去哪里走走?是出去找饭吃吗?”
  招不招饭,跟你有半分钱的关系吗?
  陈安夏很想就这么回陈安锦。
  但终究是懒得理她,甚至连看都没有看她一眼,只等着陈安笑收起手边的活计。
  而陈安锦见陈安夏把她说的话全当做耳旁风,朝她龇牙咧嘴的挥了挥爪子,翻了个白眼,暗骂陈安夏几句,这才作罢。
  陈安笑跟着出来了,陈安夏一行人前前后后出了家门。
  “二姐,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从屋里出来的时候,陈安笑看到院子里的人就一脸疑惑。
  不过等到出了门,她才开口问道。
  陈安夏说出来走走,可哪里像是出来走走。
  “等到了,你就知道了,跟着走吧。”
  陈安夏听到陈安笑问,并未多说,只是安慰了一句,拉着她跟在众人身后。
  陈景林在前面拉着,陈元禄、孟氏一前一后在后面帮忙推车,陈景深跟在孟氏身后,至于陈安夏跟陈安笑走在最后面。
  太阳已经落山了。
  在天山交际之处,留下一抹明黄,如灯光打在黄金之上,格外引人注目。
  四月底的天,很热。
  不过此刻略有清风拂过,掀起行人的衣角、发丝,吹的人精神奕奕。
  又有一阵风拂过整片麦田,金黄色的麦穗跟着清风摆动,像一层又一层的海浪,伴着路边杨树叶瑟瑟的响动,敲奏起浪花拍打的声音。
  风起云散。
  一眼望去,美景如画。
  鸡鸣狗吠,声声入耳。
  凉河沟快到了,竖立在村落每家每户最高处的烟囱已经开始冒起了灰白色的轻烟。
  轻烟随风舞动,等到风散的那一刻,它又直冲云霄,转而却又消散不见。
  “爹,厨房里没有柴火了,你帮着劈一些吧,我帮着娘去厨房做饭。”
  到了凉河沟,一进门,陈安夏就跟陈元禄说道。


第231章 担起重任
  陈元禄的腿伤经过两天的修养已经开始结痂,这并不影响他用双手砍柴,所以听陈安夏一说,他立即包下来砍柴的活计。
  去了柴房,摆上木桩,找出斧头,开始将摆放在院子里的木材拖出来,用斧头劈开。
  他劈柴,孟氏和面,打算烙几个油饼。
  陈安夏则从院子菜地里割了两把韭菜,挖了一些小青菜,跟陈安笑一起搬着矮凳择了起来。
  陈景林帮着烧火,陈景云陪着陈景深坐在堂屋里,点起了蜡烛,两个人在陈安夏拿出来的废纸上,拿着毛笔认字。
  陈景云知道自己愚笨,最近还看出来二姐对他,不如对三郎、四郎好。
  他不想一直这么下去,他一定要跟三郎、四郎一样得到二姐的看重。所以他也要努力识字,就算是他年纪大了,但二姐常说‘活到老,学到老’。
  再者,现在已经分家了,之前他还下定了决心要担起二房长子的重任,他更得好好多认几个字。
  这样他出门跟着爹找活计干的时候,还能好找一些。
  就像堂叔陈元冬一样,当年小的时候上过学堂,现在都在县里酒楼当伙计呢。
  要是他也能上酒楼里当伙计,那他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陈景云这么想,要是让陈安夏知道了,肯定会说他没出息,不过要是换做她没有穿越而来,她肯定会夸夸陈景云。
  可现在有了她,她自然不会让陈景云去做什么劳什子酒楼的伙计。
  要做也得是做老板。
  孟氏的速度很快,不一会儿她就开始烙油饼了,这边陈安夏跟陈安笑也已经择完了菜。
  在井边清洗一边,她就把菜端到厨房,放在案板上切了切。
  她这边切完菜,那边陈安笑已经把另一个小锅灶点燃起来,陈安夏掌勺炒菜。
  陈安夏的厨艺很一般,但是炒蔬菜又不是什么技巧活计,只要放好盐,掌握好火候就可以了。
  大家伙齐心协力,很快饭菜就做好了。
  烙油饼,炒青菜,到最后孟氏还烧开了的清水里面和了面糊糊,一人一碗稀饭。
  油饼一人两个,就着炒出来的新鲜时蔬,味道很不错,大家伙都吃得饱饱的。
  吃完饭,陈安夏帮着孟氏利落地收拾完厨房,他们就踩着夜色回家了。
  皓月当空,洒向大地,大地一片皎洁。
  清风拂面,扫去了空气中的燥热。
  不过一行人越往家中走,风就越大,等众人到家时,天空中已经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
  幸好他们赶回来的及时,没有淋着。
  陈元禄跟陈景林将陈景云送回了屋,见他们回屋,陈安夏跟陈安笑也赶紧上了她们那屋。
  回到屋里,乌漆嘛黑的。
  不过陈安夏跟陈安笑还是看到了陈安宁、陈安锦、陈安雪没有睡。
  她们仨坐在炕上,陈安锦、陈安宁手里好像是拿着什么正在咀嚼。
  没有理会她们,她们也没有理会她跟陈安笑。
  等她们俩脱了鞋上炕,陈安夏这才闻到陈安宁跟陈安锦正在啃馒头。


第232章 小偷干的
  钱氏那么小气,怎么可能会给她们馒头吃?
  陈安夏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也没有问,找到自己睡的位置就躺了下来。
  她们五姐妹挤在一张炕上,虽说这张炕长三米宽两米,但陈安夏也睡够了,这样住,一点儿自己的隐私都没有。
  要是现在有自己的房间就好了。
  不过快有了。
  这不,他们不是已经分家了吗?
  如此想着,陈安夏进入了梦乡,还做了一个梦,梦到她发了大财。
  可正当她抱着一堆金子嘿嘿大笑的时候,一声刺耳的尖叫声把她给一下子给震醒了。
  “哪个天杀的弄死了我的鸡!”
  鸡?
  什么鸡!
  陈安夏顶着鸡窝头半坐在炕上,睡眼惺忪的朝窗外望去。
  随后,眼睛在屋里扫了一圈儿,只见屋里一个人都没有了。
  “哪个不要脸的畜生弄死了老娘的鸡!遭雷劈的畜生!”
  院子里的钱氏依旧在骂着。
  陈安夏见此,穿上衣裳,下了炕,拖着鞋,一边提鞋一边朝门外走去。
  昨天大约是下了一夜的雨。
  雨后初晴,太阳已经升了起来,空气十分清新,可院子里的气氛却格外压抑。
  尤其是众人的视线都集中在鸡圈里的鸡屋里。
  白天鸡都是养在鸡圈里自由活动,等到了晚上,吃了晚饭,钱氏都会把鸡给抓到用土砖盖的鸡屋里。
  鸡屋分两层。
  最下面是落鸡粪的,夹层是树干,上面养着鸡,用竹竿做护栏。
  家中的鸡只有四只。
  如今这四只鸡全死了。
  鸡头伸出护栏,耷拉在外面。
  已然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钱氏还在骂着,越骂,心里越难受。
  养了好几年的老母鸡,还每天都还下着蛋呢,就这样全死了。这怎么能不让她心疼!
  钱氏骂着,家里骂完,她就走出去骂了。
  从村子东头骂到村子西头,从西头骂到北头,又骂到南头,骂了整整有一个多时辰,累了,这才辗转回家。
  鸡死了。
  是被人给扭断了脖子,却没被人偷走。
  这倒是令人稀罕!
  到底是何人只扭断了鸡的脖子,还没有把死鸡拿走呢。
  若是小偷干的?
  这可不像!
  但不管像不像,鸡已经死了。
  钱氏一回家,就让刘氏烧热水把鸡给退毛,送到陈安夏二爷爷那里一只,剩下的三只,钱氏只能忍痛给煮了。
  毕竟这死了的鸡,在这么热的天气不能久放,不说放到明天,就说放到今天晚上,指不定就臭了。
  三只鸡,吃的不止陈家一家人。
  钱氏还让陈元康去了孟家庄把陈安夏小姑陈茜一家给叫了回来。
  陈安夏有两个姑姑,一个大姑,陈梦,一个小姑,陈茜。
  大姑陈梦年纪比陈元禄还要大,排行老二,嫁到了刘家庄,家中很穷,人也老实,不像陈安夏小姑陈茜嘴甜,所以很不得钱氏待见。
  大约陈梦也知道钱氏不怎么待见他们一家,所以只有每年大年初二走娘家的时候,来一趟,其他时候基本不来。
  至于陈茜,也不怎么回娘家,因为她嫁的人家,家庭条件比陈家好,所以她却不愿意跟陈家又多过牵扯。
  ps:谁杀死的鸡?


第233章 这群穷鬼
  当然,陈茜不愿意跟陈家来往,她自然没有在面子上表现出来过。
  反倒每一次回娘家,她的嘴都甜到不行,哄得钱氏可欢喜了,所以钱氏格外疼她。
  这不,就算是家里杀了鸡,也得把她给叫回来吃鸡肉。
  陈茜一儿一女,儿子孟鹏,女儿孟娇。
  孟鹏今年十二岁,作为家中长子,还是独子,被陈茜惯的不像话,活脱脱的一个阎王。
  陈茜惯着他,钱氏更是惯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