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萌妻种田:家有夫君太会撩-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花轿稳稳地落在了门口。
新娘子下轿,跨火盆,进院子。
吉时一到,陈德望、潘氏上座,在一声吟唱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鞭炮声不绝于耳。
第538章 看新娘子
院子里热闹非凡。
陈安夏这是穿越而来之后,第一次参加别人的婚礼。
前世的时候,她也参加过不少同学、朋友、同事的婚礼,但是没有一次像今天这般热闹。
虽然婚礼举办的不怎样,但氛围绝对很好。
“夏夏,咱们去看看新娘子吧?”
拜完天地之后,喜宴就开始了。
陈大牛跟陈翠翠如今都在医馆上工,陈安夏每个月给他们俩开五两银子,所以他们家现在倒是不差钱。
潘婶子也舍得,每盘子都有肉,都准备的分量十足。
做喜宴的人做的每一道菜虽然不像酒楼卖的精致,但是味道却很好,陈安夏都吃了不少。
谁知道刚吃了一半,坐在陈安夏身边的陈翠翠就放下筷子,要拉着陈安夏去屋里看新娘子。
陈安夏一听陈翠翠这么说,见院子里十分热闹,还没有人带头去看新娘子呢,她点了点头,站起了身。
新娘子在西间新房里,陈翠翠拉着陈安夏进了西间之后,陈翠翠的婶婶跟孟氏正陪着新娘子说话呢。
一看到她们俩来了,孟氏朝她们俩招了招手。
这是陈安夏第一次见姜玥。
人长得倒是一般,不过看起来十分娇小。
看了几眼,倒也合她的眼缘。
这也是陈翠翠第一次见自己的嫂嫂。
说亲的时候,也就是她爹娘领着大哥去女方家相看,所以他们三个人都见过姜玥,她是第一次。
所以看向这个嫂嫂时,陈翠翠还感觉到挺陌生的。
“玥玥,这个是你妹妹。”
等她们俩走了过来,陈翠翠的婶婶先一把将她拉过来,跟姜玥介绍了一番。
“妹妹好。”
姜玥一听婶婶介绍,立刻客气地点了点头,羞红着一张脸,应了一声。
随后,陈翠翠的婶婶又给她介绍了陈安夏。
谁知道刚介绍完,姜玥的反应竟然那么大,“我知道,这位镇上骆山医馆的陈大夫。陈大夫,你好。”
“嘿嘿,你好。”
姜玥那一句声音很大,跟她娇小的模样反差很大。
陈安夏被她惊了一下,嘿嘿笑着,跟她打着招呼。
而她一打完招呼,姜玥却收敛了不少,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红着一张脸,点了点头。
然后一直将视线盯在陈安夏的身上。
盯的陈安夏怪不好意思的。
见此,她在屋里站了一会儿,拉着陈翠翠赶紧跑了。
“你那个大嫂性子还不错。”
人虽然一惊一乍的,但看起来为人应该十分实在。
“应该是不错,估计她也是个话多的,就是碍于人多,所以才收敛着性子。我猜她要不了几天,肯定本性毕露。”
“我大哥其实不喜欢性子活泼的,就喜欢那种人长得娇小,性子也文文静静的。”
就像你这样的。
陈翠翠跟陈安夏小声地说着。
说着说着,她看了陈安夏一眼,心里直犯嘀咕。
她那新大嫂,不说话的时候,身上还真有陈安夏相似的气质。
“他只是他自主的意识,你且等着吧,等他跟你大嫂相处久了,肯定会改变想法的。”
第539章 最好这口
“但愿如此吧。”
陈翠翠听陈安夏这般笃定的说,她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了,点了点头,重新坐回了座位上。
喜宴还有最后三道菜没上。
一道扣肉,一道糖醋鱼,一道甜汤。
等她们俩坐下之后,先上的糖醋鱼。
味道还不错。
她这一桌上坐的都是认识的人,所以也没有人争抢,她倒是吃了两口。
不像其他桌子上,这么好的菜一端上桌,盘底还没有沾到桌子上呢,盘子里的鱼连骨头都没有了。
第二道菜是扣肉。
肥多瘦少的猪肉上着酱色,味道挺不错,但很容易腻。
陈安夏打算待会儿喜馒头上桌之后,再尝尝。
最后一道甜汤在扣肉之后,紧随上来了。甜汤里加了银耳、米酒,上面飘着三三两两的枸杞,放入红糖,甜丝丝,很合口。
喝完甜汤,热腾腾的馒头就上桌了。
陈安夏还没有动手,陈翠翠就掰了一块馒头,给她夹了两筷子扣肉放进馒头里裹起来递给了她,“给,吃吧,你最好的这口。”
没错!
这一道菜是原主最爱的一道菜。
原主吃的喜宴丧宴不多,记忆里也就两次而已。
最近的一次是四叔成亲。
四叔成亲的喜宴可没有今天这桌喜宴好。
四叔成亲那天,一锅白菜炖豆腐的大锅菜,一盆扣肉,另一人一个馒头。
扣肉的味道让原主日思夜想,做梦想,做事的时候想,反正是无时无刻不再想。
可自打她穿越而来之后,却浑然忘了这一茬,如今馒头夹肉拿在手中,陈安夏的馋虫立刻被勾引了起来。
一时间,半个馒头不够,她又来了半个馒头。
“夏夏,没想到你还是那么能吃。”
看陈安夏吃这么多,陈翠翠吓了一跳,看向她,开口说道,满脸的笑容。
而陈安夏听她这么说,脸色一滞,有些呆呆的。
见她这样,陈翠翠还以为她害羞了呢,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伸头贴近陈安夏耳边,道:“这扣肉好像锅里还有两碗呢,等到喜宴散了,我跟我娘说说,让她给你送去。”
呃……
好吧。
愿意送,你就送吧。
陈安夏听到陈翠翠这么说,倒是没有再说些什么。
吃过喜宴之后,陈安夏就撑着肚子回家了。
消消饱,她继续看书,等到了傍晚孟氏从隔壁回来的时候,她手里还真的端了两碗扣肉。
看到这两碗扣肉,陈安夏食欲大开,小小的人竟然自己吃了一碗肉,两个馒头。吃完,竟然还觉得一点儿都不腻。
要不是肚子吃的实在是装不下了,估计她还会继续吃。
看到陈安夏这么喜欢这道菜,孟氏算是将此事记在心里了。今天从隔壁家帮完忙回来的时候,她还在发愣潘氏怎么会端着两万扣肉让她端回来。
她问了一句,潘氏说是她家翠翠让她端回来给夏夏的。
他们家夏夏很挑食,从来都不怎么吃肥肉的,本想拒绝,但是潘氏跟翠翠的心意不好拒绝。
回来把扣肉热热,想着端上桌,陈安夏不吃,他们吃。
第540章 故土难离
可谁知道他们没有吃多少,一半进了陈安夏的肚子里。
这么些年了,不管是家里日子穷的时候,还是现在家境好了,孟氏这是第一次看到陈安夏吃这么多饭。
能吃是好事。
再者,难得陈安夏喜欢这道菜,于是她就想着去找今天做喜宴的人花点钱学学这道菜是怎么做的。
第二天是小年。
小年是年前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了。
这一天要打扫厨房,送灶神。
晚上包饺子,吃饺子。
过了今天,就正式进入了过大年的日子。
接下来的几天会很忙。
每天都有不一样的事情要去做。
杀鸡、杀猪、杀羊、杀鱼、蒸馒头、炸丸子……
今年家里有钱,陈安夏家里打算过个肥年。
过年的肉类是一堆一堆的准备,当然这些东西不全是他们自己家里人吃,孟氏还弄了一下给孟家庄送去一些,给三叔家、还有村子西头的孙静家送了一些。
这边陈安夏正在准备年货,而另一边老宅那边竟然传来了消息,说是正房老两口跟着大房一家子回来过年了。
“这人呐,还是离不开故土的。走的再远,过的再好,心里头还是有个家的。估计是你爷奶跟你大伯想回来过年,他们才回来的。”
要不然他们在县里过得好好的,又怎么肯回来。
孟氏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屋里煮猪下水,陈安夏在锅灶前烧火。
“那他们回来了,娘跟爹要不要过去走一趟。”
现在他们一家跟大房虽然疏远了,但关系还在那里,尤其是两个老的还在,陈元禄作为儿子,孟氏作为儿媳,听到他们回来,势必要去看一眼的。
“肯定是要去的,你们也一块去吧,正好拿点东西过去。走完这一趟,年前咱们就不用去了。”
去,自然要去。
不过今天都腊月二十六了,去了这一趟,年前他们就不去了。
她可不想跟大房有太多的牵扯。
“我们也要去?”一听到孟氏这么说,陈安夏十分抗拒,摇了摇头,但又叹息一声,“算了,还是去吧。”
不去,她肯定又该在背后被人骂了。
孟氏既然决定要去,就出门找到陈元禄跟他说了一声,而陈安夏则把手里的活计交给了一直待在一旁的蓝莹,她则出门洗手,换了一身新衣裳。
现在大房一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们日子过好了,她自然不能在他们面前丢了份。
不止是她,陈安夏换好了衣裳,还跑去让陈景云、陈景林、陈景深都换上好一些的衣裳。
她嘴上说是好一些。
现在他们箱子的衣裳其实都是最好的,清一色绸缎,随便拎出来一件衣裳出来,都价值不菲。
换好了衣裳,叫上他们一行人拎着东西就朝着老宅走去。
还没有走出多远,他们就碰到了三房跟四房的人。
三房跟四房住的比较近,最近来往的也算是频繁。
见到他们在一起,陈安夏等人也不感到意外,相互打了招呼,一行人浩浩荡荡来了老宅。
第541章 重回老宅
自打三房从老宅搬出去之后,老宅就空无一人了。
现如今正房老两口跟大房里的人回来,等陈安夏一行人到了地方的时候,只见门口停着四辆马车。
两辆带车厢的,两辆拉着架子车,上面放着十几个箱子。
除了东西,他们此番回来还带回来两个小厮两个服侍丫头,现在四个人已经把正房给打扫出来,正打扫其他屋子呢。
陈安夏等人本以为他们来的够早了,可谁知道还有人比他们还早。
来人是二房的人。
陈令江跟张氏领着一群人挤进了屋里。
等陈安夏一行人进去,屋里倒是显得拥挤起来。
好在众人还记得规矩,先给陈令鸿、钱氏见了礼。
如今陈令鸿、钱氏跟着大房的人,日子不说过得有多好,但也不算差,至少新年穿新衣,顿顿有白面馒头吃。
见到众儿孙行礼,两个人也欣然接受了,赶紧叫着众人起身。
随后,一大家子人开始嘘寒问暖起来。
只不过有些人在城里住的久了,还真以为自己是城里人了,说起话来,阴阳怪气的。
尤其是刘氏。
不管是跟孟氏说话,还是吴氏、邓氏说话都颐指气使的,恨不得把她们妯娌三人贬到尘埃里,将自己抬得高高的。
说出来的话,怎么都让人不怎么舒服。
“呦,二嫂,你又换新手镯了啊?前两天不是刚看你待了一对金手镯吗,这怎么刚戴了才两天,你就又换了一对玉镯啊?”
刘氏一直在那里哔哔。
孟氏是个聪明人早就不闭嘴不说话了,吴氏一向话就不多,邓氏也不想开口,但是她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去。
扫了孟氏一眼,见孟氏的手腕上戴了一对碧绿碧绿的镯子,她就开口大声嚷嚷起来。
刘氏跟着她儿子是过上好日子了,但是他们家的日子再好,能好过二房啊。
据她所知,二房已经有了一个庄子了,庄子里养了上百号人呢。大房算什么,不过是吃软饭罢了。
孟氏一身绫罗绸缎,自己身上披了一身细布的衣裳,真当自己的日子过得多自在啊。
“是啊,二嫂,你这玉镯可真好看。”
邓氏一开口,屋里众人的视线都朝着孟氏的手腕看去。
其中也有吴氏。
她看了之后,见那玉镯,真真是好看,于是不自觉地就夸了一句。
她一夸,孟氏就抬起了手腕,将手上戴的一对镯子露了出来,看向吴氏跟邓氏,笑道:“这不是玉镯,是翡翠。夏夏给我买的。”
“嘁!我还真当是玉镯呢,谁知道竟然是翡翠。二嫂,你家夏夏也算是能挣钱了,怎么能给你买翡翠啊?你看,还是我们家大郎孝顺,给我买了一对玉镯,花了一百两银子呢。”
刘氏去银楼见过翡翠,都不怎么值钱,没有玉值钱。
她手腕戴着的这一对玉镯,其实也就三十两银子,在县里银楼中不溜,但是刘氏为了面子,开口就夸张到一百两。
而她一开口,邓氏的脸色很快就不好了。
第542章 当做傻子
她虽然不知道翡翠的价钱,但也听说过翡不如玉。
一时间,脸色有些尴尬。
她尴尬,刘氏却十分得意。
可坐在刘氏身边,这一次跟着他们回来老家过年的朱琴却黑了脸,皱起眉头,狠狠剜了刘氏一眼。
但终究是没有说什么。
屋里一时间因为刘氏一句话安静了下来,孟氏见大家伙都看向她,她却扫了陈安夏一眼,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这是翡翠不假,但是帝王绿的翡翠。夏夏说这一对翡翠是从大光运送过来的,价值千两。”
“价值千两?二弟妹这是唬谁呢?一对破翡翠都说这么厉害,把我们都当是傻子呢。”
她三十两买的玉镯都可以说成一百两,那么孟氏也可以将十两银子买来的翡翠镯子说成一千两。
“我可没拿大嫂当成傻子,大嫂不愿意信,那就不信好了。”
听刘氏这么一说,孟氏也懒得理睬她,怼了一句,拉上袖子,将镯子给藏了起来。
而孟氏不想说了,可刘氏却不依不饶,“你这是什么态度啊,本来你那就是破镯子,我还不能说就是了。”
“娘,二婶娘手上的那一对镯子的确卖一千八百多两。上一次我去银楼的时候,见到过,而且这镯子不是谁都能买到的。”
朱家是县里的大户。
买首饰自然是由银楼的掌柜的亲自接待。
其中掌柜的就给她推荐过这一款帝王绿的翡翠镯子,本来她是看上了,而且十分想要,只可惜她虽然得到爹爹的疼爱,她也舍不得花近两千两银子买一对镯子。
可没想到二婶娘是个深藏不露的,竟然戴了这么贵的一对镯子。
不止是镯子,就二婶娘身上的每一样首饰都价值不菲。除了她身上的首饰,站在她身边的那位姑娘身上的首饰更是耀眼。
尤其是那一支石榴红,红的如一团燃烧的火的簪子,这支簪子要是她猜的不错的话,至少价值万两以上。
万两!
就算是他们家再怎么有钱,也不可能花在一支簪子上。
一时间,朱琴心中不知道该如何去想了。
景昊曾跟她说过,二叔一家刚刚发迹一年不到。
可这一年内,他们家是怎么挣到这么多银子呢,她不会相信就开两家医馆,他们就挣到这么多的钱。
说完这句话,朱琴不再去管屋里人的表情,而是看向了陈景昊。
“怎么可能?这不就是一对翡翠镯子吗?”
刘氏有些不敢相信。
不敢相信一对破镯子竟然值一千多两银子。
一时间,尖叫一声,惹得众人连连侧目。
“翡翠也分好坏,大部分翡翠的确没有玉石值钱,但还是有很多好的翡翠。稍微好一些的翡翠基本上都在京城或者府城最大最好的银楼有卖。”
自己没见识,还怪别人。
听到刘氏尖叫,朱琴实在不想看到她再继续丢人,就继续讲解道。
她讲解这么详细,刘氏都快怀疑她到底是孟氏的儿媳妇,还是她的儿媳妇?
“咱们大周出产翡翠少,所以银楼卖的翡翠都是从大光进来的,这是大光最好的一种翡翠了。”
第543章 一般见识
“还是侄媳妇见识多,你说的跟我们家夏夏说的一模一样。”
一听朱琴这么说,孟氏对她的印象好了几分,多看了她一眼,开口夸赞道。
而朱琴听她夸赞,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并未说什么。
她们俩一唱一和,刘氏此刻的脸色却跟吃了屎一样难看,到最后扯了扯嘴角,身上完全没有了刚才颐指气使的嚣张气焰,“没想到我们才走了几个月而已,二弟妹一家的日子过的就这么好了。啧啧,一千多两的手镯戴在手上,也不怕磕着碰着。”
“磕着碰着,夏夏自然会再给我买新的。再说了,就算是不买,换其他的镯子戴就是了。”
能让刘氏吃瘪,孟氏心里头很开心。
刚才她本来不打算跟她一般见识的,可谁知道她偏偏往枪口上撞,当真是活该。
孟氏不咸不淡的怼了刘氏一句,而刘氏的脸色更难看了。
她没钱,终究是没有孟氏那般有底气,索性憋着一肚子气,也不吭声了。
她一不吭声,孟氏也就不说话。
屋里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见此,孟氏也不打算多留,就跟钱氏告辞了。
而钱氏也竟然没说什么,就放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