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适应,一来一去太过辛苦,北方人到了这里,战斗力也会严重下降。

若从当地征募强悍的百姓,又会惹下许多争议。

首先这一点就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

还有开化同化,授其先进的耕作技术,这倒不是很困难,难的仅是下面官吏,他们会不会执行。再想办法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与汉人同步,这个不能急,一急准得出乱子。再者必须充塞大量汉人,否则无论怎么汉化开化,最后还会产生侬智高那样的枭雄。但象夔州路那些地方,对于汉人来说,是人间的地狱,谁敢去?又不能将这些蛮首杀光,还是难题。

不开发还好,一开发这些困难全部会涌上来。

于是继续苟且。前世嘲笑宋朝的苟且,这回轮到自己上位主持宋朝国政,也不得不多处采用苟且的办法,消积处理。

又说道:“陛下可下诏让杜杞(有的史册上是杜(木已)前去剿灭,若狄青剿匪结束,可以察其情况,将狄青调越五岭,与杜杞配合,酌情剿匪安抚。”

杜杞是杜镐次子,他是一个杀星,痛恨这些生蛮不知好歹,于是诱其酒盟,将蒙汗药下到酒中,使其昏沉,近千人皆杀之。区希范捉到后,剁成肉酱,将其酱传到西南诸酋首,让你们看看,这就是敢谋反的下场,西南迅速平定。这些酋长大老爷们全部吓坏了。虽残忍一点,但效果很好。不过蒙汗酒会终是失了信,杜杞也是无奈,他手中没有多少士兵,南方多是无能官员贬放之地,官场远比内地腐败,只能用这个方法平匪。所以郑朗进谏,让狄青平定桂阳蛮之后,再翻越南岭,配合杜杞镇压。杀,也要杀得光明磊落。

如换其他官员,再讲什么仁爱,只能越讲越糟糕。

赵祯也无奈,说道:“就依郑卿。”

反正宋朝现在都是大窟窿,只能哪里破了补哪里,想换新衣服啊,没门。

两府大佬各回各的办公地点。

在路上范仲淹说道:“行知,你素来与稚圭关系默切,师鲁又担任过你的属下,你写信劝一劝吧,这样闹下去,未免不好。”

再怎么着,你也是君子,现在大家都吵翻了天,你居然一言不发。

郑朗反问一句:“希文兄,稚圭岂不是你的好友,师鲁同样不是你的好友。相反,师鲁虽曾担任过我的属下,但我与他关系十分平淡,远不及你。你都劝不好,让我怎么劝?”

想劝,简单,你将带头大哥的位置交出来,一了百了。

但这次韩琦没有争过来,不是政绩的原因,在这些君子心中,所谓道义,远胜过政绩,韩琦德操不及范仲淹,未战便输了。可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道义?

范仲淹还没有想明白,说:“可我陷了进去,你在局中,更有说服力。”

“希文兄,前日我看到永叔的奏折,说水洛城与青涧城、大顺城乃是西北三大最重要的寨砦,我问你,我朝心腹大患是德顺军境内的生蕃,还是元昊与契丹?”

“是后者,这些生羌也要管制,不然在后方糜烂,后果不亚于元昊入侵。”

“希文兄,我知道你想的什么,曹玮是没有经营到水洛城,然那时我朝与吐蕃敌意为重,西夏还没有象今天危害。但如今,西夏乃是吐蕃与我朝的共同敌人,形势产生变化,瞎毡与其父分离,也归顺我朝。即便有一些不臣之意,敌意不重。此一时,彼一时,怎能拿来与曹玮时相比?再说青涧城,范雍在延州时我朝兵力空虚,金明寨失守,青涧城作用很明显,随着诸寨堡陆续修建完毕,青涧城重要性是否在下降?倒是你修的大顺城位置很重要。可水洛城是什么地方?说实话,论对泾原路熟悉程度,以对军事的了解,希文,你与稚圭、师鲁可及我否?”

范仲淹不能作声。

“你们说水洛城很重要,我思前想后,就没有看出它哪里重要了。修可以,不修也行。若说重要,你的大顺城,以及细腰城,还有庆环诸寨,镇戎寨以北诸寨,那一寨不比水洛城重要?仅是一个小小的水洛城,值得如此兴师动众吗?怎么它就变成西北三大重寨,还位于其首?”

“永叔未去西北,不了解它的情况。”

“不了解情况,就敢下断言?难道治理国家,不是凭实际调查,而是凭想像去治理?希文兄,这是治国,陛下信任你们,将大权全部放给你们,连吕夷简在相位时,都不及你们拥有现在的权利。这是何等的信任。但国家,一举一动,牵连着多少人的幸福。彦国看到你朱批不合格的官员,动辄废罢,心有不忍,说你这一笔批下去便有一家人为之哭泣,你说一家人哭总比一路人哭好。这是何等的情怀?然治国能当作写诗,头发白了,便说白发三千长,黄河从远处而来,便说黄河不是发源青海,而是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户人家没有吃饱饭,便说天下不得了,百姓全部贫困无食,马上要大乱……”

“永叔是言臣,言语夸张一些,问题也不要紧。”

“言臣弹劾也要实事求是,不能凭空捏造,就算能,可是仅仅一个无关紧要的水洛城闹成这种样子,那么更庞大的国家呢?希文兄,相比于国家,一个小小的水洛城算什么,这些年来四路筑了多少寨堡。你不觉得带着这群人治理国家,改革旧弊,奋发图强很不现实吗?再说张岊,你也知道的,作战很勇敢,但他出身寒微,来自府州的一个普通汉户,武将地位低下,因为你们争来争去,却成了你们的挡箭牌,替尹洙遮过的工具,岂不是很好笑吗?”

“虽提到张岊,并没说他不好……”

“你们是没有说张岊不好,但他夹在你们中间,推过来,挡过去,心中会怎么想?从十几年前,因为郭皇后的事,你们仇恨吕夷简,一直到去年吕夷简卧床不起,你们还继续攻击。对错我不想评价,但说到在宰相的作为上,君虽德操天下无双,却不及吕夷简的十分之一。希文兄,你再好好想一想,我说得对否?希文,我再问你一句,一个水洛城你都摆不平,这个国家那么多弊端,你用什么手段将它们一一治理?”

第五百零六章 浑沌(上)

“行知,你这种说法很危险,治理国家,道德为本,且看吕夷简为相以来,边境受阻,国内弊端横生……”范仲淹说道。

郑朗挥了挥手,打断他的话,反问一句:“夫子之德,是指那几德?希文兄,连你我都劝说不了,况且这些人比你更倔强,你别为难我。”

说着拨腿就走。

怎么想起来再三的劝这位小夫子,纯自找没趣。况且自己还有许多事未做呢。

来到中书省办公。

春天受范仲淹之请求,中书省进行一次粗犷分工,也就是参知政事的分工。正常情况下,参知政事是两位,有时候也仅一位,有时候还能有三人四人,比如现在就有三人,范仲淹、贾昌朝与郑朗。

贾昌朝掌管着礼仪教育等方面的工作,郑朗掌管着经济民事方面的事,范仲淹掌管着人事调动,以及改革,也是权利最大的副相,实际此时范仲淹的权利隐隐在章得象与晏殊之上。

西府乃是晏殊,不过晏殊身兼两府,于是枢密院事务多交给了杜衍,但实际说话最响亮的人不是杜衍,而是一会儿在京城,一会儿在陕西的韩琦。

郑朗与贾昌朝的权位不大好说,看上去贾昌朝实权更高,可都是虚的,郑朗的权最小,然而处处都能落到实处。

调回京城的张方平递了一个奏折,隐隐地替郑朗叫屈。

他可不相信什么韩琦,什么范仲淹,倒是郑朗让他很信服,新政不是说不准按资排辈嘛,那么现在朝堂那一个人功劳最大,吏治能力强,学问好,为什么郑朗反落在后面。

奏上不报。

赵祯根本就没有说什么,他相信郑朗也不会在意,况且朝堂上风雨交加,站在前面做什么?

但事实仅论事务,不论革新,郑朗却是最多的。

将各地奏报一一打开察看。

这一段时间主管经济与民事,有些不好当,国家太穷困,就连科配,他一直都没有提议放开。不能放,一放国家财政马上就会出现巨大的压力。

主要还是钱与粮食拖了后腿。

看了一会儿奏折,郑朗不由凝视着东方。

想要解决粮食问题,一是开地,这个只能往南方开,二是配育优良种子,仅是长江那个小洲是不行的,必须还得寻找更多的地方,慢慢改良种子,无奈,想杂交技术,在这时代多难哪。但现在稳定是第一位,只能将它排在以后的日程。第三会非常非常的重要,玉米、土豆、红薯,以及另一样不关粮食的植物,橡胶。现在全部用木材做的车轮子,损坏率太高,增加了运输成本。若是有橡胶,用它来做车轮子,长途运送成本会下降四分之一。休想小看这四分之一,若大的宋朝,一年往北方运送多少物资?

但不能急,只能慢慢看船舶技术,平安监发展的规模。

派人送了一篇折子,递到三司,新仓法开始草创,让王尧臣着手放粮给百姓做种子,救济的粮食可以收少许利息,但粮食种子绝对不能收任何利息,要保证每一个返回家乡的流民有粮种种植。

因为职责所在,有时候多与三司重叠,这段时间与王尧臣打的交道很多。

重叠的不是他一处,有许多处,也是避免不了的,管,几个部门监管,资源更丰富,不管,几个部门照样能推卸责任。

其实郑朗这种务实、低调、温和的作风,已经在影响着一些人……

处理一会事务,并且用嘲笑的语气批阅一些从下面递到京城的奏章,确实,有的官员真的很无能。什么样的低级错误都能犯,一一指出。这便是前世做宅男的好处,处理事务十分耐心。

然后写了一封信给张岊,他不是狄青,有不少人拉,能夹在里面杂七杂八地说,本来西北府州就是一个爹不痛娘不爱的孩子,他又被调到泾原路,此时泾原路成了一个大火炉,在里面煎烤,张岊心中一定不是滋味。

安慰几句,忽然想到狄青,不知道狄青在南方如何了。

……

狄青领兵去了南方。

担心受文臣节制,在郑朗提议下,给了狄青荆湖南路招讨安抚使之职,这样,狄青的权利便凌驾于杨畋之上,也能调度当地的物资与兵源,以及其他力量,以便雷霆一击。

狄青去的时候,桂阳局势正在糜烂。

郭辅之奉诏剿匪,但他懂什么?看着苍茫的九嶷山,几乎傻眼了,带兵去剿,被打得丢盔弃甲,贼势益壮,发展到近两千余人。郭辅之一愁莫展,并且桂阳之所以称为监,而不是州与军,是因为此地有许多银矿,平安监一年带回大量金银,可每年要给契丹二十万两银子,银子多重要哪。正好狄青与杨畋不约而同的到来,得,将剿匪一事交给你们吧。

狄青还没有经过水洛城事件,以及韩琦的羞侮,此时对文臣抱有好感,以为全部象郑朗一样,看着杨畋、郭辅之与陈执方,说道:“郭提点,杨提点,陈知州,各位有何高见?”

俺是武将,你们是文臣,也要说说你们想法。

杨畋说道:“狄将军,贼势并不大,你所率的皆是北方精兵,不如立即讨伐,不然春瘴一起,山势高大苍茫,又不知拖到何时才能解决。耽搁得越久,将士不是牺牲于剿匪之中,反而因为地气湿热牺牲于疫病之下。”

陈执方说道:“乐道,不大好剿啊,山势太大,过了九嶷山之后,又有桂阳山,每座山脉连绵近千里,几乎纠结在一起。”

听了大半天,狄青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想了想,还是自己想办法。

于是请了当地一些熟蛮过来,从中挑选十几个精明强干的青年人,给其厚赏,让其做斥候入山打探。

几天后消息带来,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迁移导致。

也不是陈执方虐待他们,在山外给他们大片土地安顿,做了细致的善后工作。可山里的蛮子没有开化,讲道理讲不通,再加上杀死一部分作乱的山民盐贩子,人心不安,这才导致山里诸多生蛮杀官谋反。

若他们在山里谋反,逍遥为王,也听之任之,关健他们时不时出山为寇,或掳掠,或杀人,桂阳监、道州、彬州南部,韶州、连州北部全部糜烂。看到他们势大,诸多生蛮纷纷加入,不仅有生蛮,还有一些悍勇的熟蛮也进入其中,正好做了他们眼线,官员大部一来,逃进山中,用大山深林做盾牌,击杀官兵。若不追,又从其他地方出山,避开官军主力,继续掳掠。

接到消息,狄青在军营将手下将领一起召集,没有指望这些文官了,几天相处下来,狄青知道他们肚子里装了多少水。然后扫视一眼,此次郑朗让他带来景思立、郭逵、赵珣,甚至门客王直王原兄弟一起带来,意味颇为浓厚,老种很精明,立即将他三个儿子种诂、种诊与种谔一起塞入军中,狄青,你看着办,那怕让他们做一名小兵也不要紧。

无他,因为种世衡已经看出来,郑朗早迟必会经营南方。若经营南方,梅山蛮以及夔州等,必须经过苦战,才能扭转眼下的局面。所以才让狄青带来大量青年将领,这是为以后着想的。

狄青说道:“贼势颇大,但人多,又是来自各处,还有部分熟蛮,就不会齐心。”

郑朗的阴阳理论他不懂,可是有许多道理是相通的,有利的一面便有不利的一面。又说道:“因此我想令其分化,派人进山与他们谈判,顺便查看具体地形,这需要一到两位得力的将领入山,以便剿匪时,做我的向导。”

郭逵站了起来说道:“狄将军,让属下去吧。”

狄青想了想点头,说:“就由你去,还有,种诂,你与郭逵一道入山。”

商议已定,立即凑齐一些精美瓷器,金银,以及几车上等丝绢,这是一次充满想像力的军事计划。但是郭辅之面露犹豫之色,说道:“狄将军,若是让郭将军前去,会有危险。”

郭逵是此次宋军的副将,地位十分重要,若让这些生蛮们杀了,大军未伐,先折一将,未免不美。

狄青没有理睬他,但也没有大意,先派当地的熟蛮入山,通知唐和,你们谋反肯定不是办法,宋朝有一百多万军队,压也将你们活活压死,不要说打了。我派大将郭逵与你们议和,是诚心议和,还带大量礼物送给你们,你们意下如何?

唐和若是从西北来,必然不会同意,或者将郭逵直接杀死。新近连连大胜,听宋朝官员送礼物贿赂自己,立即答应。以前宋朝官员多是这样做的。郭逵这样入山。

被生蛮们带到孤浆峒,也就是敌人的老巢之一,地势险恶,易守难攻。郭逵见到唐和,心平气和地说:“唐首领,鉴于陈知州带来的不便,我先说一声道歉。”

唐和袒着肚子轻蔑的大笑。

郭逵也不气,继续说道:“唐首领,朝廷也听闻了你们的事。于是让狄将军前来通知你们,收回陈知州的命令,让你们继续留在山里,但不得谋反作乱,朝廷还会封你们中间一些首领官职,这是朝廷带给你们的礼物。”

说着让士兵打开车子。

唐和让手下将车子推进去,狂笑道:“若我不听你们狗官命令呢?”

通译将唐和的话翻译一遍,郭逵面露为难,带着畏缩,说道:“那不是我能作主的。”

结果唐和轻视地将他撵出来。

但他已经让郭逵看到一些重要的地形,并且之所以叛乱,原因就是迁移,现在不迁移了,他的手下心中多少产生一些想法。接下来狄青表现很怯弱,不断地派人与他们谈判,每次谈判都送去大量丰厚的礼物。时间悄无声息临近三月,也就是宋朝文官嘴中说的瘴气益重的时季,唐和更加松懈不设备……

第五百零七章 浑沌(中)

天越暖,京城外桃花开得如火如荼。

天气暖和了,早朝也不用这么辛苦,待漏院早撤出炭火,几个太监无精打采的拿着拂尘,分站两侧,文武官员先后到来,在悄悄思语,不要以为他们多说政事,照样议论八卦,并且八卦成份远远超过政事的成份。

欧阳修忽然盯着郑朗,说道:“行知,君负天下大名,万民期盼,为何来到朝堂,居然一言不发?”

以前蔡襄也问过,被郑朗一顿训斥后,不语了。不久郑朗推出裁兵法、仓法,但之后,除了找自己麻烦外,几乎又是一声不吭。欧阳修急啊,君子党三个领袖,韩琦与范仲淹隐隐在火拼,郑朗袖手旁观,这还了得。

“永叔,你问一问希文兄,我多累啊,本职的事都没有做好,那来的时间,发什么言?”郑朗摊手。

范仲淹点点头。

到了三月,麻烦不断,江淮旱灾,南兵谋乱,但财政在不知不觉的变好,国库开始有了微薄的积余。如果不做东府宰相,不知道的,做了宰相,才知道何其不易。

若象这样继续发展下去,秋后国家财政变能缓过气来。这中间郑朗功不可没。

至于一言不发,他倒是懂的,道不同不相为谋,郑朗想法与他们不一样,所以才不吭声。可范仲淹是道德君子,自然不会将原因说出来,让欧阳修盯郑朗。

实际不然,欧阳修也怵郑朗,一个水洛城弄得两败俱伤,忍不住才责问的,希望郑朗站出来担当。

早朝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