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易鼎-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没有认为能很快攻克下金陵,此地是几朝古都,防御力连襄阳都不能相比。

下面是武将,前方的捷报在诸将手中传了一遍。

看完这份捷报后,众人都显得情绪很高昂,尤其是留守的武将,此刻看向王弘毅的目光之中,都有着一丝期盼。

这些人,在王弘帐下诸将中,都算是实力不错,年纪轻轻,立的战功不是很多,看完这份捷报后,对能在战场上立功的同僚很是羡慕。

身在乱世,有哪个武将不想在疆场上搏一番前程?

又有哪个文臣不想青史留名?

现在不去拼搏,难道要待天下一统后,再去朝廷上熬资历?

楚王不仅年轻,而且根基已稳,将来未必不能去争一争第一人的位置,现在不努力的挣些功勋,以后又来拿什么换取公侯代传?

“恭喜王上,金陵这样已成了一座孤城,灭吴指日可待。”有一文臣说着。

虽吴地事实上很广,但是金陵一下,实际上就灭亡了,这就是根基浅薄的下场。

“恩。”王弘毅听了点点头,又说着:“不过魏越也非是等闲,孤有些担心,金陵城强攻下来,只怕城内城外,都会损失惨重。”

扫视了一眼众人,王弘毅说着:“孤欲亲自出征,赶赴金陵,众卿以为如何?”

张攸之已经反对过,这时却不说话。

一个文臣出来:“王上,此事不妥,王上千金之躯,怎能亲去赴险?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还请王上三思。”

“请王上三思。”几个文臣紧随其后,劝的说着。

“诸卿家不必再劝,孤不是亲上战场,只是坐镇指挥,免得误了战机。”王弘毅说着:“这灭国之战,孤当仁不让。”

听了这话,众文臣心中一凛,不敢再说了。

王弘毅含笑扫过众人,以不可抗拒的声音说着:“明日一早,大军起拔,和众军汇集,赶向金陵!”

第二百二十章 金陵(下)

一队队列阵,汇合成一片,田野上看,是一片红色的海洋,步骑并举,阳光下密密麻麻,不时有着兵器在阳光下发出夺目的光芒。

远处田野的百姓,顿时纷纷逃避,有大胆的透过门缝观看,只见远处地平线上,一片红色色的海洋。

二万人整齐而前,军阵严整,自有一股铺天盖地镇压四方的气势。

看着这个战阵,所有观看者的眼中,都露出惊畏的神情。

这时,整个吴越,特别是金陵附近已大乱!

金陵府县,纷纷落到了楚军手中。

几股楚军,以神速一路行来,所过郡县或降或守,但是都无法阻挡,被楚军攻陷,攻陷过后,楚军并不停留,直捣黄龙。

明眼人顿时都知道魏越气数已尽,这时观看这威武大军,更是心中大动。

这时,一块方阵中,王弘毅的御车就在其中,周围是三千骑兵,这三千无论是装备还是马匹,都是上品,个个剽悍。

周围有七八个将军,这几人威风不同,却个个都精神十足。

在他们的簇拥保护下,王弘毅坐在御车上,不快不慢的行着。

“王上,再行半日,就可抵达金陵城外了,实是想不到,一路上畅通无阻,看来,吴军整个防线已是崩溃。”张攸之骑马与王弘毅离的不远,这时忽然感慨的说着。

“孤也不曾想到,吴军竟如此溃不成军。”想到昔日与自己在江上决战时的吴军的气势,再看看眼下的吴地情形,真是一溃千里,让人唏嘘。

王弘毅吩咐:“传令下去,午时前,再行二十里,再做休整!”

一声令下,大军再度加快了行军度。

金陵城内,此时此刻,这座城池,已是一片戒严。

自楚军围困住这座城池,外面巨声不断响起,街道上就再没有百姓了,一队队的巡逻士兵,日夜在街道上巡视着,发现可疑人员,立刻就逮捕。

到了衙门,就是严刑逼供,看是否是楚军派进来的细作。

所以城中百姓都十分恐慌。

虽然害怕兵祸带来的灾难,可金陵守军制造的恐慌,更让百姓害怕。

一时间,家家关门闭户,根本就不敢出门,生怕因此给自己及家人惹上祸端。

这时,本繁荣的街道上,显得特别凄凉。

重要的街道口都站着兵丁,盘查偶尔过往的行人。

家家户户的大门都关着。

城外多处火光,天空映成了一片紫色,远方不时地传过来闷雷一样声音。

城内士兵巡逻,禁止通行,不过世家大院中,还开着宴会,他们秘密的交流着,交换着意见。

城里的情况,并没有传到宫中魏越的耳中。又或者不是没有传到,而是他现在根本就无暇无顾及这些。

不断传来的情报,让他连连上火。

今天上午,魏越是在承乾宫用膳,一连几夜,他都没有睡好觉,现在已是连饭都食不下去了,一个人,阴沉着一张脸,在大殿里不断的走动着。

大殿里,虽不是之前空荡荡的模样,已征来了一批宫人侍女,可这几日来,魏越脾气暴躁,已有数十人接连被拖了下去,被打得卧床算是幸运,还有柔弱少女,被活活乱棍打死,只因奉上的茶,让火气正大的魏越感觉不合口味,将一肚子火气都撒下。

这时,虽人命低贱,可这样暴虐的君主,却让他们十分的害怕。

魏越在殿里来回走动的时候,他们都在一旁小心谨慎的服侍着,仔细去看,可以看到他们的身体在隐隐的发抖。

就在这时,又有人快步从外面奔入,在魏越的面前拜到,回禀:“陛下,刚刚在北门拦截到几个行踪可疑人,经盘问他们都是吏部的几位主薄大人,欲趁乱离城,现已将他们关押进天牢,等候陛下询问。”

闻听这话,魏越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狞笑:“还询问什么?直接杀立刻拉出去,将吏部的官员都叫去,让他们亲眼看着!”

“诺!”这将领令下去。

魏越经过这件事后,气到了极点,反冷静下来。

不能,他不能就束手待毙。

这样想着,心情渐渐的平静下来,他走到门口,对着外面把守着大殿的侍卫说:“传令下去,令文武百官去大殿候着,孤有事与他们说。”

“诺。”侍卫得了吩咐,这去传唤诸位大人去大殿。

“朕就不信,金陵五万守军,会守不住一座大城!”虽城中百姓骚乱不断,可在魏越看来,楚军的进攻,要远比城中的骚乱有威胁的多。

如果说城中百姓的不安躁动,都是受了某些人的鼓惑,或是受到了流言的影响,战事的动摇,那只要将楚军打退,一切都会恢复如常!

同时魏越也相信,以金陵城外的几道关卡,楚军想近至城前,不是这样容易。

但即便如此,已落了下风是不争的事实。

这种情况下,魏越更希望能有援军过来支援,以里应外合,共同击退楚军。

有可能将楚军主力大军消灭在吴境就更好了。

想到这里,他冲着一旁恭顺站着的内侍说:“去给朕铺纸磨墨。”

“诺。”内侍赶紧走到案几旁,给魏越铺好纸张,又开始磨墨。

魏越走过去,提起笔,用着磨好的墨,给许文会写了一封信。

信写的很简单,就是提到了楚王的野心,以及先灭吴再灭魏的心思,请许文会派兵来援助吴地,以便阻止楚军的继续吞并。

又给郭文通写了一封,让他对蜀楚形成威胁,以在背后牵制兵力。

这样的信,一共写了三份。

写完后,他叫来了三名心腹暗卫,让他们赶紧带着信,分别出发,赶赴各地。

当然,三人即便见了信,也未必肯帮他,但言明,楚军灭吴后,接下来必会攻打魏地秦地,这两人即便是不想帮忙,但是也必定起兵牵制。

在魏越看来,援军虽不会来的太快,可是以着金陵城中的防御,就是坚持半年,也不成问题,城中的粮草也足够坚持一年,只要这样拖着,到时就大有缓机。

想到这里,魏越的嘴角,泛起了一丝冷笑……

金陵城,皇宫中。

外殿的议事大殿内,魏越帐下的臣子都已经来到了这里,甚至连数日来一直称病不出的旬枸也被召进了宫。

许久不曾再到皇宫这里,旬枸的表情看似平静,其实内心中感慨颇多。

昔日他和师兄刚至大将军府时,虽那时的府邸尚小,远远不如眼前的皇宫气势宏伟、面积广阔,可观其气象,真真是蛟龙之气几乎冲天而起,整个将军府都被龙气围绕。

那时的魏越,虽只是一代权臣,身上的气象也不过是蛟龙欲出之势,可气运上却是朝气蓬勃。

哪里像这样,偌大的皇宫中,阴气极盛,以他的道行,自然也感受的到,宫中冤魂颇多,四处游荡,以魏越登基为帝的气象,根本就压不住这股怨气!

幽幽的长叹一声,旬枸迈步,向着大殿里面走去。

进了大殿后,有一些与他关系还算不错的官员,都走上前与他打起招呼。旬枸强颜欢笑的一一回应。

细观这些人的面相,也都是带着灰黑,富贵里带着险情,怕是下场也不会太好啊。

旬枸却没有多说什么,这时对人家说了这些,不但不会让对方有所感激,只会引来无穷的麻烦。

他如今已是心灰意冷,只希望着这边有一个结果后,他能活着脱身出去,就可以了,要是能活着离开,他就找一处地方,好好的休养,再谋后路。

要是有天谴,那就死吧!

他这样的弃子,就是回归到山门,只怕也是没什么出路。

这样的认知,让旬枸很是无奈,却也无可奈何。

谁让山门当时压错了宝,已是败落下去。

并且门中,支派,都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世间是一番争斗,回去后,只怕也无有宁日。

正想着,外面传来了一阵乐声,随后有内侍尖着嗓子在外面喊:“陛下到——”

殿内的众人连忙分两边站好,旬枸也走到了自己的位置,向殿门口看过去。

只见在众人的簇拥下,魏越身着天子服,面沉似水,从殿外缓缓走入。

到底是大将军出身,半生戎马,走起路来,还是龙行虎步,可看在旬枸的眼里,却只能化作一声长叹。

魏越这算是完了!

旬枸在心里叹息着,虽魏越表面上看起来,威严不减当年,身着天子服,更显得其人威风凛凛,可在他这样的修行之人看来,魏越身上虽还有龙气围绕着,却已是呈现垂暮之相,根基更是不稳,随时都可能散去。

一旦散去,必会身死族灭。

魏越缓步上了台阶,转过身,在正中的龙椅上一坐,目光扫过了殿内众人。

在扫过旬枸身上时,魏越的目光略顿了顿,旬枸却仿佛毫无察觉,只是垂首站在那里,一副极为恭敬谦顺的模样。

魏越皱了下眉,又扫过其他人,都扫过一遍之后,他这才缓缓开口:“诸位卿家,金陵虽暂处劣势,这只是一时之困境。孤已派人送信给了魏王和秦王,想必他们不日会出兵,只要金陵坚持一段时间,必可使楚军退去……诸位卿家可有什么守城之计?”

第二百二十一章 杀机(上)

“陛下,臣有本上奏。”这时一员大将突步出队伍,拱手向上说着。

魏越说着:“讲。”

“诺。”这将军飞快说着:“臣得到情报,城外五十里的县城已被楚军攻克,还有一重卫城,楚军就会抵至城下,臣请陛下速发援军,去援卫城之急。”

卫城,是指与本城相互支援,互为犄角的关城,必是扼守要冲,由于不住百姓,坚固异常,用整齐的石块砌成墙身,高八米。墙基宽六米,垛口的下部有一个小孔,叫做“射洞”,供作射击敌人之用。

“这事,还要等朕来决断?”魏越面无表情的看着他:“那朕要你等做甚?”

本以为有着良策,却不想是来添堵。

“陛下,非是臣误事,实是……”犹豫了下,将军无奈的回着:“陛下三日前下过旨意,城中一切兵马,超过十人,都需由您亲自下旨才能调动!”

魏越伸出手,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他刚想起来,自己是下过这一道命令,这是因为城中有人想要谋反,为的防范,将兵权都收了回来。

“朕这就派你带兵五千速去支援,切记必须守得七日。”魏越吩咐的说着,心中思量着,由于想不到局面变化的这样快,因此城中只有五万军,周围勤王的军队,还需要一周左右时间。

“诺!”大将领命。

就在这时,垂首恭敬谦顺的旬枸,目光一扫,却是一怔,只见发出这道命令后,魏越身上笼罩的灰黑气,又加深了一分。

而这将灰黑气,却立刻消散了几分。

本来君臣之间气数相连,断没有这事,这种情况出现,说明这将已经深怀异心了,心中顿时一动。

“还有什么事要禀告朕的?”因为刚才这件事,魏越不得不多问了一句。

话音刚落,又有一人出来,却是城中护卫军的首领,此人出得队列,向上一拱手,禀告说着:“陛下,城中这几日,百姓惶惶不安,虽动乱被强行镇压下去,可长久下去,臣担心会有大事发生……”

“百姓惶惶不安?”魏越脸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似乎正在思考。

金陵是魏越经营时间最长的城池,在这里,他本以为根基还算很稳,听到这话,难免有些无奈。

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强行镇压不妥?

但在这时,稍显软弱,立刻就会出了大事,半点都退步不得。

“朕许你调三千士兵巡查,许发下弓弩,加强城中防御,有人敢在这时闹出乱子来,直接杀无赦。”魏越声音不大,缓缓说着。

可言语中的阴冷杀气,却连站在角落里的旬枸都感受的到,眼见着这将微露喜色,一丝丝气运又在变化,旬枸心中暗叹——魏越,魏大将军,吴王,你想不到吧!

此时人人已有异心,都要抓着兵权,到时候反戈。

但是就在这时,突然之间一道灵光闪过,一个念头浮现出来。

这念头一产生,就再也放不下,旬枸的眼中越来越亮,心中念头在翻滚着,沉思了一会,旬枸再看了上去。

魏越身上,还有着紫色华盖,虽然已经有些残破,但是还是有丝丝紫气垂下,将无数的灰黑气阻挡在外面。

在外面盘旋着的灰黑之气,这是混合着怨念,死气,杀气等等凝结的气息,这些气息都在魏越周身围绕着,但一靠近,紫气就把它们驱逐了出去。

紫气是王气,只要不散,这怨气虽然强大,却无法靠近,由此可见魏越的不凡。

旬枸突然之间想起了史书,青史就是帝王将相的历史。

话说旬枸想的不错,比如说地球上朱元璋统一全球,而当时吴王和汉王都称王称帝,在历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

而同期没有称王称帝的人,往往在历史上黯淡,甚至消失。

当然,这也需要力量和时间,才几千人就称帝肯定不会被记载。

前世魏越虽然掌握大权,但是不称王称帝,只会留一笔,现在却称王称帝,必会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这就不一样了。

看着紫气,再看着宫殿。

只见皇宫中,杀气和怨气弥漫,灰黑色中又带着血红,实际上宫殿中的所有人,都被这灰黑血气影响,自身气运都在渐渐磨削。

灰黑气中,还有上万怨魂在飘荡着,本来它们死了,自然去冥土,或者消散,但是受到这灰黑气,竟然存在并且坚固。

旬枸沉思了一会,想到了一件事,嘴角处不由露一丝笑容,但是他深深低下头,却是无人能看见。

深深的看着上位的魏越,旬枸一股淡淡的杀意在心中冒出来,又迅速沉入心底。

“魏大将军,是你先不仁,别怪我不义。”

只要自己的算计谋划能实现,自己不但可以避过天谴,还可以获得更多,如果全部成功,日后就算是在神灵世界中,自己也可立足脚跟。

这些思想变化,在以前,魏越也许会敏锐感觉到,但是在这时,却根本想不到。

魏越是大将军出身,虽在这时还不乱,估计只要将金陵牢牢守住,用不了一月时间,两王都肯定会有所动作。

不为解吴地之围,只为让楚军吃个亏,以阻止王弘毅升龙之势。

郭文通不会直接支援吴地,但是只要借机攻楚地,那楚军后方吃紧,王弘毅也很难再专心攻打自己的吴地。

魏王更是会趁火打劫,骚扰长江防线。

这样一来,只要金陵能守住,楚军一旦受阻,就可一步步的收回失地,下次楚军再想如此出其不意的打过江来,就不是什么容易事了。

而且远处勤王的军队都赶来,所以金陵可以死守!

这几种情况,最终都必须建立在金陵不曾被攻陷的基础上发生。

干脆的死守在金陵,也只有这样,吴地还有收回的可能。

正想着呢,大殿,突有人奔进来,一进来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口中急呼:“陛下大事不好!”

魏越皱眉看去,进来的是一个亲将。

“出了何事?”魏越沉声问着,心里隐隐就是一紧。

“楚军进逼到了卫城,离本城已不足十里,已经汇集了十万大军!”

魏越听了,却是呵斥:“慌什么,朕自有主意!”

余威还在,朝上群臣的骚动,顿时就平息了下来。

旬枸见此,露出一丝冷笑。

下面的朝议,他听而不闻,也不说任何话,他知道,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