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哥马利传-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及,攻了也要失败;如果延至 10 月,我保证可获全胜。
我认为 9 月动手简直是发疯。难道真要照办吗?亚历山大一如往昔, 全心全意地支持我,因此,就照我所要求的那样答复了白厅。我曾私下告诉
亚历山大,由于我对官兵们许诺过,因而拒绝在 9 月发动进攻;假如白厅命 令我在 9 月行动,那么就让他们叫别人来干好了。阿拉姆哈勒法山战役之后,
我的身价提高了。此后就再也没有听到 9 月发动进攻的事了。”
蒙哥马利挫败了首相的干扰,从而获得了必要的时间来解决训练和重 新编组这两个棘手的问题。之所以需要训练是因为未经过训练的第 44 师又
在一次战斗中遭到了惨重损失。该师的 131 旅在 9 月 29 日夜间对穆纳西洼 地进行第二次袭击时,一个营遭受重大伤亡。原因是由于缺乏经验而忽视沙
漠战规律。该师的两个旅由于遭到失败和损失已经被解散了,而第 3 个旅, 即 133 旅,则被调去为第 10 军组建一个车载步兵旅。该旅不得本学习沙漠
战的必需知识,同时又要学习在装甲师中充当步兵所需要的新技术。因此, 第 44 师是最不幸的。
另一个新步兵师是第 51 高地师,它的运气较好。它拥有自己的训练场, 进行过好几次演习,还把所属各师配属给北面的澳大利亚师,以使后者每周
能抽出一个旅来进行紧张的训练。
在第 7 装甲师里,第 4 轻装甲旅在 10 月 18 日以前担负着作战任务, 不能进行训练;但第 22 旅承担的任务要少一些,因而进行了三次演习。
在第 10 军里,由于新装备到达缓慢而进一步加剧了训练的困难。图卜 鲁格陷落后,罗斯福慷慨提供的 300 辆“谢尔曼”式坦克实际上在 9 月份已
经运抵尼罗河三角洲,但由于某些原因,却迟迟不能装备部队。 鉴于隆美尔防御工事的性质,训练大纲中最重要的训练项目是扫雷分
队的训练。
这种训练是在第 8 集团军工程指挥官基希准将的监督下进行的。他挑 选英国陆军工兵第 3 连连长彼得·穆尔少校来负责训练工作。
基希搜集了资深的军官们对扫雷的看法,然后把这些看法告诉了穆尔 并指示说:“我肯定地认为,我们应当进行一次扫雷训练,正像我们进行火
炮的装弹和发射训练一样。去吧,一星期后再带着你的建议来找我。当你制 定出你的训练计划,并由我批准后,你就可以成立第 8 集团军扫雷学校了。”
在穆尔和后来的新西兰人柯里少校的领导下,这个扫雷学校制订出了一套训 练方法,并且在 10 月 23 日以前训练出 56 组扫雷人员。
他们还制造了一些机械工具来帮助工兵执行孤独而危险的扫雷任务。 有 20 多辆“马蒂尔达”坦克被改成了扫雷装置,这种扫雷装置在向前运动
时能够用它的旋转轴上的旋转链条鞭打前面的土地。这种被人叫做“蝎子” 的扫雷装置主要供第 7 装甲师在南面进行佯攻时使用,但它们实际上没有起
什么作用。不过这是野战条件下对扫雷装置的一种极有价值的试验。后来, 这种装置在英国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改进,在诺曼底登陆战役和以后的战斗
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在阿拉曼战役中,用处较大的是发给 3 个军的 500 个地 雷探测器,用这种探测器探测地雷比用传统的手戳法探测地雷速度更快,因
而也更安全。在这次战役中,为了在布雷区开辟通路,给扫雷工兵发了长达
120 英里的标示带和 88775 盏灯。 蒙哥马利密切地注视着部队的训练情况,感到尽管训练正在尽快地进
行着,但部队的训练水平,特别是装甲部队的训练水平,还不足以进行干净 利落的突破,并在坦克大决战中取得优势。由于没有达到训练标准,分配给
各师的任务可能会以失败告终。第 8 集团军自组建以来,伤亡官兵约 80000 人,却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补充和训练。
10 月 5 日,第 8 集团军情报单位对隆美尔的防御计划提出最精确的分 析。隆美尔的防御计划是他在 9 月 23 日回德国休养前制定的。隆美尔用大
约 50 万枚地雷,设置了一系列地雷带,特别是在蒙哥马利试图突破的北部 和中北部防线上,设置了两条大致平行的地雷带,并以防御据点形成的“分
割墙”连接南北两面的主地雷场,其间隔为 4— 5 公里,造成一连串的空白 地区。设置空白地区的目的,是为了给突破部队设置陷阱,因为攻击部队突
破第一地雷带之后,将被迫向“分割墙”左边或右边运动。
第 8 集团军的整个训练情况和这份新情报,迫使蒙哥马利重新考虑他 的作战计划。
10 月 6 日,他放弃了第一个“轻步”计划,而提出一个基于完全不同 原则的计划(代号仍为“轻步”)。他说:“过去一般公认的原则是,现代战
役计划应当首先着眼于消灭敌人的装甲部队,一旦这个任务完成了,敌人的 非装甲部队就很容易对付。
我决定把这个原则颠倒过来,先消灭敌人的非装甲部队。在这样做的 时候,我暂不打他的装甲师,留待以后再收拾它们。”他准备让坦克屏护队
向前推进,堵住敌地雷场通道的西部出口,而用“粉碎性”打击法有条不紊 地消灭敌防区内的步兵。敌装甲部队不可能眼巴巴地看着非装甲部队被逐步
消灭而按兵不动。它们将进行猛烈的反突击。这样,便正好撞上第 8 集团军
严阵以待的装甲部队。蒙哥马利说:“粉碎性作战行动是在一系列坚实的基 础上周密地组织起来的,而且也在我军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及早组织坦
克屏护队显然是这种作战方法的关键。蒙哥马利甚至在地雷场的通道清扫完 毕之前,就命令第 10 军的各装甲师紧跟着第 30 军备先头步兵师进入通道。
此外,他还命令,假如在总攻击日后一天,即 10 月 24 日,通道之敌尚未完 全肃清时,各装甲师必须自行扫清道路,进入开阔地带。
拉姆斯登和他的师长们认为,按这个计划打,步兵很可能受阻,而坦 克如执行命令在地雷场上打出一条通路则可能带来灾难。于是,他的 3 个师 长向第 30
军军长利斯报告说,他们都对坦克执行任务的能力缺乏信心。利 斯把这报告了蒙哥马利。德·甘冈也表示他怀疑拉姆斯登是否坚定。但蒙哥
马利不理会这些“无端的抱怨”,坚决要求各装甲师严格执行命令。后来事 实证明,他这样做是正确的。
为了使敌人摸不清第 8 集团军发动进攻的时间和地点,达成进攻的突 然性,蒙哥马利决定实施代号为“伯特伦”的欺骗计划。这个计划是 8— 9
月间设计和制定的,是沙漠战中迄今为止最精巧的欺骗计划。计划的总意图 是,在北方,不暴露第 8 集团军的真正意图和实际行动,而在南方,则要有
意识地显示正在准备进攻的假象,使敌人摸不清第 8 集团军发动攻势的意 图,进攻日期和主攻地带。
整个欺骗活动是在集团军范围内进行的。除了采取谨慎地传播有利于 敌人的假情报等措施外,主要是从视觉上欺骗敌人。首先是伪装前沿地区的
巨大的弹药和其它作战物资堆集所。例如,离阿拉曼车站不远,就设立了一 个很大的堆集所。它可储存补给品 600 吨,油料 2000 吨和工程器材 420
吨。 场地在露天,伪装得很好,除了偶尔有一些坑坑洼洼之外,看不出有堆集所 的样子。
其次是用假车辆扮演坦克和其它车辆的运动,使敌人对大量部队在作 战阵地上集结逐渐习以为常。10 月 1 日,这些必要的假卡车、大炮、武器
牵引车等都要进入阵地。到了发动进攻前一天,当进攻的各师集结时,要在 夜间把假卡车换成真的作战用车。在准备进攻的各师开来的后方地区,表面
上仍应保持全部的车辆密度,用假车辆替代开走的真车辆。这样做完全是为 了对付敌人的高空照相侦察。
早在总攻日前一个月,就为参加突击的步兵挖好了细长的战壕,供他 们在 10 月 23 日昼间躺卧用,而且这些战壕都伪装得丝毫不露破绽。同时,
为了表明主要突击可能来自南面,还在那里铺设了一条假输油管。铺设工作 于 9 月下旬开始,施工日进度表明到 11 月初才能竣工。假输油管长约 20 英
里,在三个地方建造了假油泵房,并在其中两个地方建造了给水站与储油罐。 此外,还用通信分队模拟将在南面发动主攻的无线电通讯。为了把伪装搞得
天衣无缝,只向下层军官传达将要发生什么事,而且是在 9 月 28 日至 10 月
21 日期间按军衔高低分批传达。在最后一天,传达到了普通士兵,并且停 止了一切休假和进城活动。这些措施产生了这样一种结果:“在黄昏来临之 前,23
日那天过得像阿拉曼前线上的任何一天。”(隆美尔语)
隆美尔在评述阿拉曼战役时指出:“这一仗在射击开始之前,就由军需 官们打了并且决定了胜负。”蒙哥马利在前沿地区的后勤安排以及他从基地
得到的后勤保障,使他的野战火炮在阿拉曼战役的 12 天里,一共发射了 100 万发炮弹,平均每门炮每天发射 102 发,而他的中型火炮每天的发射量比这
还要大。在其它各方面,蒙哥马利也得到了充分保障。 关于英国军队和轴心国军队在这次战役中的相对实力,就师的数量而
言,双方大致相等。德意军队集团有 8 个意大利师和 4 个德国师(其中 4 个 坦克师,2 个摩托化师)以及 1
个空降旅,但各部队的人员和装备都不满额。 英军第 8 集团军辖 3 个满员军(第 10、13 和 30 军),共 10 个师和 4 个独立 旅(其中
3 个装甲坦克师、2 个装甲坦克旅)。
编入第 8 集团军的有英国、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南非、希腊和 法国的师和旅。
但就人与装备的数量而言,英军占有决定性优势。1942 年 10 月 23 日, 双方在埃及的兵力兵器对比情况如下:
兵力兵器 英军 德军 比率 人员          230000 约 80000   2。8:l 坦克          1440
540     2。6:1 火炮          2311        1219    1。9:1
(野战炮和反坦克炮)
飞机          1500        350     4。2:1 上述数字表明,蒙哥马利在人力和物力上都比他的对手强。此外,他
还拥有短而不中断的交通线。 因此,蒙哥马利对阿拉曼战役的胜利充满信心。10 月 19 日和 20 日,
他分别召集第 13 军、第 30 军和第 10 军所有中校以上的军官训话,告诉他 们他的计划的细节,他如何指导战争以及各个局部怎样与总体计划配合。他
虽然坚信敌人将无法抵抗这次进攻,第 8 集团军必将取得胜利,但也警告军 官们说:“这个仗将是一次艰苦而持久的战斗,我们的部队绝不可以为有了
良好的坦克和强大的炮兵支援,敌人就会投降。
敌人是不会投降的,激战就在前头。”他预期“整个战役大约需要 12 天”。
10 月 23 日,蒙哥马利向第 8 集团军官兵发表了一份私人文告。他在该 文告中说道:“我们马上要打的战役将是决定性的一仗。它将是战争的转折
点。全世界将注视着我们,关心这一战役的进展。??我们每一个人,不论 是军官还是士兵,都必须下定决心投入战斗,以战斗和杀敌的实际行动把战
争进行到底,取得最后胜利。??要求每个官兵怀着只要一息尚存就必须坚 持到底的决心投入战斗。在未受重伤尚能作战的情况下,决不允许任何人投
降。”他的私人文告使士气高昂的集团军官兵信心倍增。
10 月 23 日上午,蒙哥马利举行记者招待会,向战地记者发表演说。他 在演说中表现出来的必胜信念,使许多战地记者大为震惊,都纳闷他怎么会
那么自信。当天下午,他和参谋长德·甘冈一起进驻位于第 30 军和第 13 军 军部附近的集团军指挥所,准备在那里控制作战。为了能随时访问军长们和
部队,他特地调来一辆“格兰特”式坦克备用。
沙漠空军的科宁厄姆也在作战指挥所里,在那里有一个专供他使用的 常设帐篷,这与战争早期陆、空军互相隔离的情况已大不相同。大战前夕, 第 8
集团军从上到下的气氛都是轻松而镇定的。利斯将军后来对此作了较详 细的描述:
“作战开始前的最后一天,我坐汽车慢慢巡视战场一周,尽可能与各排、 炮兵及坦克兵交谈。车开得很慢,以避免扬起沙尘,引起敌人注意。我们取
下了挡风玻璃,以免日光反射。士兵们多在沉静或思考状态中,很多人在写 信,不少随军牧师在为他们举行作战前的最后一次布道。大家士气高昂,期
待着投入战斗,并且也了解眼前任务的重要性。每个人都知道他需要做些什 么,我想我们都知道赌注很大。
集团军的士气很高,到处都显而易见地存在着备战的信心和成功的意 志。
作战前夜,我和集团军司令共进晚餐。餐后,他问我要做什么。我告 诉他我想去看看炮兵阵地。他问我能看到些什么,我又能做些什么,然后说
现在我没有足以影响战局的事可做。他说,我所能做的事,是早点上床睡觉, 以便明日早晨以整洁的仪容出现,给部队更多的信心??”
10 月 23 日晚上,蒙哥马利看了一会儿书,很早就睡了。那天傍晚,接 替隆美尔的斯图姆将军发给德军最高统帅部的情况报告是:“敌情无变化。”
但是,到晚上 9 点 40 分,英军阿拉曼防线上的 1000 多门大炮,同时向德军 炮兵阵地轰击。刹那间,地动山摇,沙尘满天。20
分钟之内,英军炮火已 重创敌军炮群。然后,这 1000 多门大炮调转炮口把暴雨般的炮弹倾泻在敌 前沿阵地上。接着,第 30 军和第 13
军的士兵,借助天空中的探照灯光和轻 高射炮对固定战线发射的曳光弹,冲进战场上令人窒息的烟幕尘雾,向敌人
展开进攻。一排排头戴钢盔的步兵,随着尖厉急切的风笛声,队列整肃地向 前挺进,月光下,刺刀寒光闪烁,高高端起的步枪杀气逼人。
当第 30 军的 4 个步兵师在一个最初宽 6 英里、后来逐渐扩大到 8 英里 的正面上以横队前进时,他们前面有 3 个主要目标地带。第一个目标地带叫
做“酢浆草”,它沿米泰里亚山脊的西斜面延伸,然后向西北转向腰形山脊 的边缘,接着转向正北。“轻步”计划规定于次日凌晨 3 点 10 分占领这个目
标地带。其次是“皮尔森”目标地带,该地带从腰形山脊的西端向东南延伸, 规定于拂晓时由 3 个装甲旅占领。最后是“小气鬼”目标地带,它在“皮尔
森”目标地带的正西,大致是从拉赫曼车站到泰勒阿卡基尔以南的一个区域, 这是装甲部队夺取的目标。
在北面,以第 51 高地师为左翼侧的澳大利亚第 9 师应夺取直到米泰里 亚山脊的“酢浆草”目标地带。山脊本身则由以南非第 1 师为翼侧的新西兰 第 2
师来占领。供第 1 装甲师使用的走廊应通过高地师的正面直抵腰形山脊, 而供第 10 装甲师使用的第二条走廊则应通过新西兰师的地域,到米泰里亚
山脊北段的反斜面为止。开始时由步兵师负责清除地雷,但后来每个装甲师 都必须用扫雷分队为自己开辟 4 条狭窄的通道。最初,每一条通道仅几码宽,
但要求尽快扩展。然而,夜间的战斗并没有实现这个意图,装甲部队不但没 有到达“皮尔森”目标地带,甚至连“酢浆草”目标地带的范围也没有超出。
由于蒙哥马利实施的压制敌炮兵火力的射击和随后的拦阻射击使敌步 兵的重武器和通讯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到 24 日凌晨前,敌人的防御射击都
未能对英军构成实际威胁。这样,英军就能够突破德军的前哨防线向纵深推 进。第 23 装甲旅的“瓦伦廷”坦克团和 3 个步兵师一起推进,而新西兰第
2 步兵师则在整个第 9 装甲旅的协助下向前推进。这些部队要在必要时不惜 一切代价夺取桥头堡。
但夺取桥头堡的任务却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夜深后,敌人的抵抗 加强了,越来越多的大炮向正在雷区摸索前进的英军士兵、车辆和装甲车射
击。除了在地雷场开辟通道碰到困难外,各处散布的地雷也给英军造成了严
重延误与大量伤亡。由于沙漠中没有什么地貌特征,烟尘滚滚能见度差,英 军在前进中遇到越来越多的进行顽抗的敌防御阵地。
10 月 24 日,蒙哥马利进攻部队的态势大致如下:右面是澳大利亚第 26 旅;中央是新西兰师的大部分部队,高地师第 154 旅配置在他们旁边;而左
面远处的南非第 3 旅则还处于“酢浆草”目标地带。另一个澳大利亚旅、高 地师的另外两个旅和一个南非旅仍然没有到达目标地带。第 23 旅和第 9 旅
还没有建立桥头堡。到拂晓时,第 1 装甲师的扫雷分队仅在澳大利亚师的作 战地域内开辟出一条通道,而第 10 装甲师所开辟的 4 条通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