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云水深处有个家-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多的时候,顾水璃还是待在属于她的方寸之地,毕竟在这个小小的庭院里,她觉得更自在,呼吸得更顺畅,不用装模作样、束手束脚的压抑自己。
只是在这个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不用上班的枯燥古代,漫长的时间实在是不好打发,顾水璃便寻了许多事情消磨时间。
她先是让孟兴买了一大堆介绍梁国风土人情的书籍,想多多了解这个地方,可是那些书全都是生涩难懂,一个字都看不进去。便又让他买了一些志怪野史小说,想看书打发时间,可是看不了几页,便被一大堆繁体字、文言文、竖排版弄得头昏脑涨,实在是看不下去,便只能搁置一旁。
后来见翠翠和小桃两个丫鬟只要一有时间都拿着各种绣活在那儿做得不亦乐乎,她想着古代人一般喜欢做些荷包、香囊、手帕之类的作为定情信物,又想到自己居然从未送过任何礼物给孟云泽,便决定利用这段闲散的时光学着绣绣花、做做针线活,也给孟云泽做一些荷包之类的小东西。
想不到这绣活比她曾经绣过的十字绣要复杂精细得多,幸好翠翠是个不错的老师,她的绣功了得,又手把手的教得甚是耐心。顾水璃也是个聪慧灵巧的好学生,又有着大把的时间去学,几个人成日关在院子里做了些日子的手工活,顾水璃居然还做出了几个还稍稍看得过去的成品。
除了做些针线活,顾水璃还虚心向翠翠学习这里的习俗礼仪。翠翠在大户人家待的时间长,多少知道一些礼仪。顾水璃一心想着不让孟云泽丢脸,除了在院子里洒脱随性些,出了院门,都是梳着繁复的发髻,身着襦裙,脚穿绣鞋,慢慢迈着标准的小碎步,尽量地装出一副古代闺秀的贤淑模样。
这样做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吴妈妈的认可和接受。再加上孟云泽临走前对吴妈妈交代了许多,她对着顾水璃终于不再是一副冷淡疏离的模样,脸上有了笑意,遇上大事情还会前来寻顾水璃商量。
就这样过了大半个月的平静日子,顾水璃渐渐适应了古代的生活后,又开始想心思改造平夷院里的设施,改善生活条件。毕竟这个小院曾是孟云泽的居所,里面单调简洁,充满了硬朗的男性气息。
和吴妈妈商量了之后,顾水璃将原来作为孟云泽书房的左耳房改装成了一间舒适的休息室。她仍是保留了孟云泽原来的书桌和书架,只是在书桌对面临窗的墙边,摆了一张黄花梨木罗汉床,上面铺着厚厚软软的青缎褥子,沿圈是一排又大又软的银红色靠枕,地上也铺了厚厚的波斯长绒地毯,一切都透着舒适和随性。
不出门的时候,她便或披散着秀发,或随意梳两条麻花辫,穿着让手巧的翠翠缝制的宽松舒适的外衣,赤着双足靠坐在罗汉床上做着绣活,翠翠和小桃两个丫鬟一左一后地侧坐在她身旁,三个女人叽叽喳喳,嘻嘻哈哈,日子倒也过得充实自在。
她还做了一件向往已久的改造。来到这里,她最不适应的便是马桶,以及洗澡的不便利。只不过建一个类似于现代的厕所需要修建完备的下水通道,那个工程实在是太过于浩大,她只怕刚开了口就会被吴妈妈的眼睛给瞪死,所以只好作罢。
因此只能做些简单的改造,她在西厢房里隔出了一个小间,充作沐浴室,里面摆放了一个大大的木桶。疲乏的时候,就泡上一个美美的热水澡,有时还撒一些花瓣,泡一泡花瓣浴,总算觉得有了几分生活的乐趣。
除此之外,她还在院子里的银杏树下架了一幅秋千,平时做累了绣活,便带着两个小丫鬟在院子里荡秋千。翠翠生性活波,又正是爱玩闹的年纪,小桃更还是个孩子,所以每每荡秋千的时候,两个小丫鬟最为开心,欢快的笑声随着越荡越高的秋千飘出小院,飘得老远。
这样欢乐了没几日,吴妈妈便将厨房里那个叫小红的丫鬟安排了进来,美名其曰送个做粗活的丫鬟。这个小红十四五岁,是吴妈妈初到福州时买的丫鬟,她机智灵巧,也深得吴妈妈信任。
小红来了以后,顾水璃他们都深知这是吴妈妈送来了一个耳报神,平时嬉闹说笑时都收敛了许多。顾水璃既然领了吴妈妈这个情,便也毫不客气地让小红在院子里做些打扫的粗活,从不让她贴身服侍。
白天和两个丫鬟说说笑笑,做做绣活,做得倦了便在院子里荡荡秋千,或者干脆带上两个丫鬟出了平夷院,到后花园里逛一逛,顾水璃日间的日子倒也好过。最难熬的是夜晚,夜深人静时分,对孟云泽的思念和牵挂如潮水般密集地涌上心头,密密的啃噬着她的心。
每每这种时候,她便觉得充满了深深的悔恨和埋怨。悔恨当初不该撺掇着孟云泽离开云水岛,早知是这样的一副局面,还不如就留在云水岛上,两个人相亲相爱,日子虽苦,总好过这样分离。而且还不知道他现在究竟身在何方,安危如何,唯一清楚的是他现在处在战争的最前沿,他面对的是曾经害得他受伤落海、几乎命丧大海的最残暴的倭寇。
有时候她又有些赌气,觉得孟云泽嘴上说得甚是看重自己,实则还是他讨厌的军务、他该死的职责更为要紧。埋怨他将自己孤零零的抛在这儿,无亲人,无朋友,身旁还有一个怀有敌意的吴妈妈。有时候想着想着,甚至恨得牙根痒痒,恨不得孟云泽就在身旁,要好好咬他一口才能甘心。
可是转念想到那个对自己百般宠爱的男人远在他方,安危不知,归期更还是个未知数,她又是心痛难忍。这种时候,对父母的想念、对不能回去的绝望、对穿越到这儿的悲戚……这些被压抑的痛苦也一起涌上心头,想得痛了,她便干脆盖上被子,蒙头大哭一场。
外界的唯一消息来源只有孟兴。孟兴受了孟云泽的嘱托,时不时买些东西过来讨好顾水璃。或是庆丰楼的菜肴,或是稻香居的糕点,或是一些新奇有趣的小玩意。
每次孟兴的出现,都会给枯燥的平夷院带来许多生气。翠翠他们好奇的翻看着他带来的各种新奇的小玩意,顾水璃便拉着他心急地打听孟云泽的消息。
可是孟兴也不能说的很全,大致只知道是大量的倭寇登陆,相继抢劫了漳州、泉州等地,到了就打,抢了就跑,当地海防和卫所的士兵被打得溃不成军。他们越来越猖獗,一路向内陆腹地挺近,所到之处,家家受难,户户遭殃。
福建总兵刘宇文勃然大怒,集结起全福建的兵力,势必要阻止倭寇的进程。可是这些倭寇又残暴又狡猾,而且似乎还能未卜先知,梁国军队的行动他们居然大多数时候能提前知道,往往梁国大军杀到的时候,他们早就跑了,去抢劫另一处卫所。因此,这场仗打了许久,竟是没有出现打胜的迹象。
当然孟兴在顾水璃面前都是报喜不报忧,每每都只是告诉她倭寇又被打退到了多少里,梁国军队又歼灭了多少倭寇,虽然真假不知,但多多少少安抚了顾水璃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只是孟云泽却始终是音讯全无。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算是过渡章吧,阿璃总得要慢慢融入这里的生活。
☆、吴妈妈拜访(上)
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终于盼到了孟云泽的两封信。这两封信,一封写于一个多月前,一封写于半个月前,居然都是辗转了这么长时间才到达顾水璃手上。
拿着这两封沉甸甸的、似乎还带着战火硝烟气息的信,顾水璃心中又激动又感慨,深深体会到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辛酸,也无比怀念电视、电话、网络四通八达的信息时代。
虽然信里有很多她不太看得懂的潦草的繁体字,但是她连猜带蒙,又加上请教送信的孟兴,很快读清了信上的内容。
孟云泽的两封信里,第一封大概是他刚刚出征的时候所写,字体遒劲有力,内容洒脱大气,表达了他横扫一切倭寇的坚定信心,并且乐观的表示不日就可以胜利归来。
第二封信比第一封晚了大半个月,字迹仓促潦草了许多。信里对归期含含糊糊,只字不提,只简单的表示自己一切安好,让顾水璃不要牵挂,安心等候,等着他回来过年。从信上可以感受得到,他当时写这封信时的仓促,也可以想象前方战事的紧张。
但是,即使这样一封信也已经是写于半个月前,所以还不知写信的这个人现在到底身在何方、安危如何。
激动地看完了这两封信,顾水璃紧紧将信贴在胸前,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半晌儿才想起是不是要给孟云泽回信。
她跌跌撞撞地冲到书桌前,手忙脚乱地寻纸和笔,这才突然意识到原来在古代写信是要磨墨、用毛笔,还需要写竖版的繁体字、文言文。
作为一个用惯了电脑,只会写水性笔的现代人士,她已经多年未摸过毛笔,更不会写繁体字的文言文。以上的任何一项都足以难住她,她只好微微红着脸,忸怩地请孟兴代笔。
孟兴倒是愣了下,似乎没有想到顾水璃居然不会写字。他甚是机灵,也没有流露出任何异样,笑嘻嘻地坐在书桌旁,摆好了纸笔,一旁的翠翠已经开始磨墨。
顾水璃口述,孟兴执笔,信上告诉孟云泽自己现在一切都好,让他不要挂念,又嘱咐了一大通要他务必保重自己,不要太过于勇猛,该躲就躲、该逃就逃、保命才是第一位的之类的话语。
孟兴忍住笑意写下了这封信,他的六爷可是最勇猛不过的一个人,在战场上只会前进,从来不会退避,也不知看到了心上人的这番嘱托,他会不会懂得自保一些?
顾水璃看着孟兴拿着封好的信往外走,突然叫住了他,吞吞吐吐地道:“孟兴,你……下次来的时候给我带几本字帖吧……要……要简单点儿的……”
孟兴愕然看着她,之后又了然地微笑不语,一本正经地点点头,故作神秘地走了出去。
翠翠和小桃互看了一眼,也都是纳闷得很,心想,想不到她们的小姐看上去知书达理,居然也和自己一样大字都不识几个。
顾水璃捧着两封信发了一会儿呆,想到孟云泽在第二封信中所提到的他想着快些结束战争,好回家陪着她过年。她这才惊觉原来现在已是十二月中旬,天气早已转寒,孟云泽上次带着她逛街时买的几件厚厚的袄裙和银鼠皮袄都派上了用场。
她想着当时逛街时,她心中已经隐隐知道孟云泽有可能会因军务离开一段时间,故此买东西的兴致不高,但孟云泽一个劲地给她买着。她还记得买这几件厚厚的冬装时,她还嘟着嘴说现在的天气用不着,孟云泽则含笑看着她说很快就可以穿了。她现在才后知后觉地想到,只怕当时他便知道这次出门不会那么快回来,所以要将他离开的这段时间她所需要的东西都一次性的给买全了……
顾水璃的眼中便又有了几分湿润,她心情烦闷,面无表情地靠坐在书房里的罗汉床上发呆。翠翠和小桃两个丫鬟见顾水璃心情不好,便也都消无声息地退出了房间,留她一人在房里静静想着心事。
不知过了过久,突然听到院子里传来了对话的声音,紧接着,翠翠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小姐,吴妈妈来了。”
“哦,”顾水璃猛然惊醒,她坐直了身体,用手拢了拢头发,抚了抚衣裙,打起了精神道:“快请吴妈妈进来。”
门帘掀开,随着一阵凉风挤进,吴妈妈迈着端庄的步子走了进来。她仍是一副板正的模样,发髻盘的一丝不苟,簪了两只银簪,插在一头花白的头发中竟不是很显。她穿着一身宝蓝色的厚厚的袄裙,越发显得丰满的身子有了几分臃肿。
“吴妈妈,快请坐。”顾水璃急忙起身,示意吴妈妈坐在罗汉床的另一端。
吴妈妈却微微摇了摇头,挺直着身子坐在了罗汉床前的一张凳子上。
顾水璃面色不变,仍是笑盈盈地吩咐翠翠看茶,一边又笑着道:“吴妈妈,不知什么风将您这个大忙人吹来了?”
吴妈妈微微向前倾了身子,略略带了些笑容,“顾小姐,方才我听说六爷有信回来?”
这么快就传到她那儿去了?顾水璃眼角瞟了一眼翠翠,却见她正咬着牙盯着门外,眼睛里恨不得喷出火来。顾水璃笑了笑,“吴妈妈,我也是才刚刚收到,是孟兴带回来的。”
“哦?六爷信上说了些什么?他现在好不好,什么时候回来?”吴妈妈一向平静无波的脸终于露出了紧张之色,一连串地急急问着,迟疑了会儿又问道:“信……能让我看看吗?”
顾水璃愣了一下,咬了咬唇,为难地道:“吴妈妈……,信是润甫写给我的……”又见吴妈妈面露失望之色,便笑着安慰她,“润甫他一切都好,也问了您好。他在信上没有说什么时候可以回来,不过他希望能回来过年。”
“那就好……那就好……”吴妈妈松了一口气,“回来过年?岂不是没有多长时间了?那我可得赶紧准备了……”她站了起来,显出了几分慌乱。
“吴妈妈不用着急,润甫他喜欢简单,没有什么需要特别准备的……”
“那可不行!”吴妈妈沉下了脸,“六爷在外面流血流汗,好不容易回来了,咱们肯定要将家里给他布置得舒舒服服,让他住得顺顺心心才行。”
“吴妈妈,润甫有您这样一个真心待他的妈妈,真是他的福气。”顾水璃由衷地赞道。
吴妈妈露出了几分柔和的笑容,加深了眼角的皱纹,笑容也真正达到了眼底,“顾小姐谬赞了,我受国公爷和四姨娘的嘱托,照顾好六爷本就是我的职责所在。再说,六爷是我从小奶大的,我当然只会一心为着他好。”
“吴妈妈,您这样的年纪,又是润甫尊重的人,您在我面前就不要这样的谦卑……”顾水璃每次见妈妈动不动就躬身行礼,心里就十分别扭。
吴妈妈正色道:“那可怎么行?我再大的年纪,也是国公府里的下人,怎可乱了尊卑?”说罢又犹豫了下,试探着问:“顾小姐,容我多嘴问一句,您……真的回不了家了吗?”
顾水璃愕然看着她,“吴妈妈,您这是什么意思?”
吴妈妈便道:“顾小姐,六爷临走前对我说过,您现在不方便回家,所以嘱咐我好生照顾您。”她迟疑了会儿,又道:“我见六爷对您着实看重,您也是真心对六爷好,就倚老卖老地说上一句。什么家很远、回不了家这样的话也只有六爷这样的粗心男子会相信。依我看,您八成是因为什么原因从家里逃出来了。您如果是因为和父母斗气的话,就跟他们低个头,认个错,还是回家里去。到时候六爷上门下聘,将来正正经经地纳了进来做姨娘也有光彩,总比现在无名无分地住在这里要好……”
顾水璃脑子轰的一声响,全身的血液都涌上了头部,脸涨得通红,颤声道:“吴妈妈,什么回家?什么姨娘?您……到底是什么意思?”
吴妈妈犹自继续说着,“我这也是为您好。六爷毕竟是男人,心思粗,没想清楚这里面的细处。大户人家,尤其是豪门贵族,女子的出身最为要紧,别说是姨娘,就算是通房也要身家清白。您现在无名无分的住进了府里,本就先错了一步。我不能眼看着您继续错下去,将来后悔。”她看着顾水璃的眼睛,诚恳地道:“顾小姐,听我一言,先回家去,等着六爷上门下聘。六爷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将来您做了姨娘,也只会是他心中的头一个人。”
顾水璃脑中一片混乱,只觉得耳中嗡嗡作响,半张着嘴呆了半晌,良久才颤抖着问:“吴妈妈,这是您的意思,还是你们六爷的意思?”
吴妈妈笑了,“自然是我的想法。六爷心思里只有打仗,哪里想得到这些细微末节的事情。”顿了顿又道:“您别小看这些细小的事情,女子的名声可是半点出不得错的,沾上了个淫字,将来一辈子都翻不了身。这段日子以来,我也看出来您是个贤淑的良家女子。我这也是为您好,您放心,您只管安心回家去,您这些日子住进来的这段经历,我保证满府的下人一个也不敢说出去。”
☆、吴妈妈拜访(下)
顾水璃呆坐了半晌,看着吴妈妈一张嘴一张一合地犹自说得热闹,心中既烦且乱,忍不住坐直了身子,收敛了笑意,淡淡道:“吴妈妈,我虽然住进了润甫的府邸,但这些日子想必您也看得清清楚楚,我和润甫相处有礼,怎么就沾上了淫字了?”
吴妈妈叹了口气,“顾小姐,您没名没分地住在这里,本就先失了礼数啊!虽然六爷对您的情况说得不多,只说您是他的救命恩人。但我见您举止文雅,进退有度,想必也是正经人家的女儿,不管是什么原因离开了家,总没有回不去了的道理。顾小姐,您年轻,有些事情看的不多,想的也不够透彻。我这一辈子见得多,女子的名声最是要紧,家人的支持也绝不可少,缺少了这两样,你这辈子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啊……”
“吴妈妈,”顾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