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风吹-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看到哪个颜色对她有利,说不定以后买衣服的时候,就会向那边偏点。自然,她心中也是知道这些东西是做不的准,但总会想着也许、万一。
  
  古代奉行愚民政策,对大多数老百姓宣扬天命,自己倒不见得怎么信,这点从历朝历代,司监台对同一个现象进行不同的解释就可以看出来了。
  
  但是再不信,心中有所偏向,也是难免的。
  
  “目前,宁王最是势大,除了陛下那里,以王梓山以代表的新党对她也多有支持。”
  
  孔青山说着,在宁王下面放了两个白子。
  
  “然后,是鹤翔将军,也就是楚王的二女,她在边关十年,最受边军支持。”
  
  孔青山在她下面也放了一颗白子。
  
  “至于楚王的世女,虽然不问世俗,但最得当今皇夫欢心。”
  
  她的下面也多了一颗白子。这一颗白子看起来是最弱的,绝对无法和新党、边军相比,但如果皇帝驾崩在皇夫之前,新君未定的时候,这颗白子,却又是举足轻重的。
  
  “最后一个,是常王的世女,她虽不显于众人之前,却很得旧党赞誉。”
  
  又是一颗白子。
  
  高平看着那白子黑子的期盼,有些发蒙,同时也知道自己先前所想的是多么简单了。
  
  听吴玠说完,她直觉的这里面有猫腻。
  
  不说别的,那宁王出现的就蹊跷。
  
  她和周关相识不深,但也知道这是个谨慎的,就算她当时怒发冲冠,从她还记得将周撮儿送进寺里就可以看出,她还没有完全的丧失理智。
  
  去找甘凤若的时候,她必定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她知道自己要死,但同时也要把甘凤若拉着一起死。
  
  既然如此,她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找甘凤若的麻烦吗?就算再怎么样,也要等个背街小巷,人少的地方才会动手吧。
  
  而那宁王,怎么看也不像是会走小胡同的人,怎么就那么巧就碰上了?而且不早不晚,就是在甘凤若刚受了点小伤,而又没遇到大事的时候?
  
  好吧,这巧合也不能说没有,要在过去,她也只会说一句天意。可是现在,她不得不多想几分。
  如果她的假设是真的,那宁王又是为了什么?
  
  周关是人才,但再怎么说,也不过是个教头,如果想将她招揽到旗下,对宁王来说,应该只是一句话的事,完全没有理由这么大费周折。说和周关有仇,那更不可能了,甚至不用宁王开口,只要她有这方面的表示,周关都恐怕活不过三天。
  
  而周关,从她买个金钗都要攒几个月的情况来看,背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背景。
  
  只是高平又有一些糊涂,她虽然想救周关,但也只见过那一次面,关系绝对说不上深的。这点,宁王应该知道,如果想做什么文章的话,人选也有点太淡薄了吧。就算是其他人设计,用周关来做诱饵,都有点不够分量。
  
  也就是这一点,又让她有些拿不准,现在听了孔青山的话,更是一个头两个大。
  
  她原本也就想了新党旧党,而现在看来,简直是四国乱军。
  
  “平儿在想什么?”高太尉开口道。
  
  高平回过神:“孩儿不解,我和周关……并无深交。”
  
  高太尉和孔青山都笑了起来,孔青山道:“要的,就是这个并无深交!”
  
  见她还有些不明白,孔青山又道:“无论是谁,目前,都不想把府尊推开。”
  
  高平有点明白了,如果从他们亲近的人下手,那就是摆明了在打高太尉的脸,甚至很容易能成不死不休的局面,而现在又是四方角逐,到时候高太尉会选择哪一方,谁都不能肯定。所以,就算有心设套,恐怕也要思量一番,别费了老鼻子力气,最后便宜了别人。
  
  而从周关下手就不一样,这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高太尉不会为了她大动干戈,不管怎么样,彼此都留有余地。
  
  至于为什么是周关?恐怕,只是一个巧合。若不是周关,估计就是李关、王关,总之就是有些联系,却没有深交的。
  
  但是,高平更加迷糊了,目的呢?
  
  做什么事总要有个目的吧。如果这事是别人设计的,那她还能想明白,目的恐怕是为了让高太尉厌恶宁王。
  
  可如果这事就是宁王做的,那她又是为了什么?
  
  “如果这件事,是这一位做的。”孔青山在宁王的棋子上敲了敲,“那原因也简单,这一位,有些沉不住气了。”
  
  高平抬起头,不解的看着她。
  
  “宁王最大的依仗是圣眷,虽然说她被新党支持,但新党目前的领军人物,只是王梓山,吏部左侍郎,很好的职位,却也不过是三品。”
  
  “宁王想让娘支持她,但这么做,不是适得其反吗?”
  
  高太尉道:“那周关现在在何处?”
  
  “恩,应该还在顺天府的大牢里。”
  
  “开始审问了吗?”
  
  “好像还没有。”
  
  说到这里,她也觉得有些不对了,她对古代的司法流程不太了解。但不管程序是什么,那甘印曦要审判周平,恐怕都没问题,而从事发到现在也有几天了,但好像周关只是被关着,这就仿佛甘印曦对此不太在意似的。
  
  当然,这也许是因为周关在受刑?
  
  “如果这事是宁王做的,那这事就是一个试探,只要府尊的一张名刺,此事就会大事化小。”
  
  “但是娘亲可以不理此事啊。”
  
  “是的,如果府尊不理,那也无妨。”
  
  高平明白了,因为周关实在太无所谓了,就算高太尉不想亲近宁王,也不会因为她和宁王闹僵,也说不上就多了一个敌人,最多,也就是在高太尉这里印象分最低一些。
  
  这种事对别人也许很重要,但以宁王那飞扬跋扈的性格,恐怕会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高太尉摆明了不支持她,厌恶一点喜欢一点又有什么区别?
  
  高平的头大了起来,她觉得自己真不是玩这些的材料,分析来分析去,就快把自己绕蒙了。
  
  “现在来说,平儿,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高平抬起头,见高太尉温和的看着自己,嘴角却没笑意,心中一凛,想了想,开口道:“女儿一时也想不出这事是谁做的,但却觉得,无论如何,周关很是无辜。”
  
  “侄女是想救那周关吗?”
  
  孔青山开口,高平道:“是,但不仅仅是救周关。”
  
  高太尉道:“你还想做什么?”
  
  高平先对着高太尉行了一礼,才道:“女儿鲁莽,要大胆的说几句了。”
  
  “说来听听。”
  
  “姑妈刚才说了四个宗室的情况,听起来,是都有希望,但真正花落谁家,女儿实在无法推测。从凤,从来都是天功,但站错队……女儿想,这样的天功,不要也罢。”
  
  她停了停,见高太尉没有什么反应,又道:“若是其他人,在这个时候不站队恐怕会有麻烦,但女儿想,以母亲的资历,以我们高家的声望,就算有麻烦,也不是不能解决的。日后新皇登基,母亲就算无功,却也无甚大过,所以女儿想,这件事,母亲要做的,却是秉公处理。”
  
  她说完,见高太尉和孔青山都没有什么反应,不由得心中有些惴惴。
  
  她说这些,是真心话,并不单纯的是为了救周关,早在遇到了宁王,她就有了这个心思。
  
  是的,做纯臣难,但那是没有势力没有靠山的纯臣。而高家,百年豪族,要做一个只效忠于皇帝的纯臣,恐怕,还是受帝王喜欢的。
  
  但她不知道高太尉是怎么想,历代都不缺少为了贪从凤之功而冒险的,再加上她对大雁也不了解,也没有合适的机会,所以,这些话只是想想,却一直没有对高太尉说。
  您下载的文件由w w w。27 t x t。c o m (爱去)免费提供!更多好看小说哦!
  这一次,因为周关,倒把这些话说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孔青山突然站起来,对着高太尉行了一礼:“恭喜府尊,后继有人!”
  
  “莫夸坏了小孩子。”
  
  高太尉嘴中说,脸上的笑意却难掩。
  
  高平长长的出了口气,起码,周关的命,是保着了吧。
  
  “侄女如此冷静沉稳,府尊老来必定无忧。”孔青山说道,随即话题一转,“我记得那周关是禁军教头,这也正合府尊来管。只是此事若做到大义大公,却还缺少一个势。”
  
  她嘴中说着,视线却对着高平,高太尉也道:“这个势,就要看平儿怎么造了,你若想保那周关无忧,这个势,却是不能造小了。”
  
  高平头皮发麻,对高太尉孔青山对周关的态度也不知道说什么,心中隐隐的有些不舒服,却也只能应了。
  

作者有话要说:三千字,是还收藏三百到五百的,O(∩_∩)O~

谢谢大家的支持,上榜期间,俺会尽力保持日更,那啥,作者有话说里的字,不会算到字数中的,所以,俺的啰嗦也不会占字数啦~~~

恩,收藏到一千了,俺会记住滴~~~




震荡 (中)

  第二十三章 震荡 (中)
  
  高平头疼的看着面前的纸,上面是一团漆黑黑的东西。
  
  她过去写小说的时候,习惯在纸上打大纲,现在说要造势,也想着先写个规划,但是在桌前坐了快一个时辰了,只是浪费了几张上好的江纸。
  
  这江纸,比她过去见过的上等宣纸错了一些,但在这里已经是最好的纸了。她盯着这些纸看了半天,没想到怎么造势,倒开始想怎么改进纸张了。
  
  玻璃、火药、纸张,几乎每个穿越文里的主角都要干,配方也容易记,她看的多了,也记个七七八八,找人反复做实验的话,说不定还真能捣鼓出来。当然效果怎么样就难说了,毕竟她只记得大概,具体要怎么操作,穿越文中没有写,她也不知道。
  
  正想着,甘草端了个白底青花的中号盅走了进来:“虽说小姐现在身体好了,也不能这样熬啊,喝了粥,消消食,就歇了吧。”
  
  “恩,我有数。”高平抬手摸了摸盅,不热,但也不凉,应该和她先前喝的那些汤汤水水一样是温的,“今儿的是什么?”
  
  “莲子百合,放了冰糖。”
  
  高平喝了一口,又糯又甜,但还有点苦味,笑道:“不止吧。”
  
  甘草这才道:“还加了些苦瓜汁,如今天热,这东西虽是粗野的,却最是消暑,小姐多少用些。”
  
  高平笑笑,没说什么。
  
  苦瓜不好吃,但有人都费了心思让她喝了,她还想什么?
  
  在现代,她原本最厌烦汤水,过了二十五岁,才知道其中的好处,但她也就是冬天的时候,给自己炖一些,夏天最多也就到饭店喝了。这其中,麻烦倒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喝不多,浪费了实在可惜。
  
  喝了粥,漱了口,她开始在屋里绕圈。外面的月色倒是很好,但蚊虫更多,她完全没有出去的兴趣。
  
  她站起来,甘草帮她收拾桌子,她写乱的东西也不丢,只是整理好放在一起。高平也不去阻止,那些东西连她自己都看不懂,更谈不上什么秘密。
  
  “执笔和抱琴,比你大吗?”
  
  甘草的手停了下一,道:“执笔比我小两个月,抱琴,比我大四个月。”
  
  “这么说,也都差不多十九了。”
  
  “……是。”
  
  “赶明儿找时间,你问问他们两个,有中意的事或人没有,问清楚了,你看着能安排就安排,不能安排,给我说一声。”
  
  甘草有些诧异的看着她,高平笑笑:“麻烦你了,这事本该……恩,总之,你问问吧。”
  
  甘草小声应了,收拾好东西,又劝了她两声,就出去了。
  
  甘草来到外屋,收拾了自己的铺子,躺上去,吹灭了灯,这才像是找到了魂。她躺在那里,有几分惊喜又有几分茫然。
  
  虽然刚才小姐没说清楚,但她知道,这算是正式承认了他。
  
  是的,他的身份是早就定了,但这大半年,小姐对他们和往日大不一样,连甘露都有要放出去的意思,他也不免惴惴。
  
  而现在,他总算可以出口气,只是又有疑惑,这、这就算定了吗?
  
  看着甘草出去,高平摇了摇头,自她身体好了之后,就开始逐步把自己房里的人往外支使,特别是在晚上,先是将要守在里屋的都支到了外屋,又把原本要守夜的两个人换成了一个人。
  
  其实她是想一个人都不安排的,但也知道真那样了,就太过了。好在经过先前的敲打,从甘露执笔都知道了她的态度,也都老老实实做事,很少再捻酸使性,偶尔出来一点过火的动作,她也不追究。
  
  这一两个月双方倒也算是形成了默契,很是不错。
  
  不过虽然屋里安逸了,高平也知道,其实自己还是有麻烦的,甘露执笔倒还算好,甘草却是个死结。
  
  相处了这么大半年,她知道甘草是个好孩子,对他也有几分怜惜,但从感情上说,完全就是弟弟妹妹的。要说成为夫妻,她半点意思都没有,但对他却绝对不能像对其他人那样。
  
  想不出办法,她只有用出一个拖字。
  
  开始倒也没什么,府里人只当她顾及林若鸿,最近却传出了些风言风语,虽然她听到的只是含沙射影的,但都传到她耳里了,外面不知道成什么样子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倒也不麻烦,只要她再留甘草在里屋一夜,那些流言想来是都会消失的,但是她实在不想用这个办法。
  
  虽然明知道不出意外的话,早晚是要有的,可还总想着能拖一天是一天,只是问题也不能不解决,只有先用这个放权的办法兑付了。
  
  将屋里的人事、财政交给甘草的话,想必外面的人也该有所顾忌了。
  
  将这些事抛在脑后,她再次回到了原本的问题上。
  
  造势、造势!
  
  高太尉吩咐了,却没有告诉她要怎么做,虽然她也知道什么叫造势,但还是有些不安。
  
  她笑了笑,与其说是不安,不如说,她是狠不下心。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造势,最实用的办法就是言论。
  
  在现代如此,在古代,也是如此。
  
  不过现代比古代好的是,可以用网络,当事人不用直接面对民众,只需图片文字,最多也不过是摄像机。而在古代,要达到效果,恐怕,就是当事人的哭诉了。
  
  周关的父母早已去世,老家又在异地,要找其亲属,来往不方便也就罢了,听吴玠说,在其老家,也没有什么亲近的亲戚了。
  
  而这个事又是不能拖的,否则那边知道这边没动静,说不定就把周关处决了。
  
  想到自己要利用一个不到十岁的孩童,高平就郁闷的恶心。
  
  她又坐了片刻,终于咬牙拿起了笔。
  
  和电视中所演的不同,并不是每一位京官都可以天天陪着皇帝上早朝的,要到一定品级并且处在一定的位置上,才有这个荣幸。
  
  一般的官员,要想见到天颜,必须等到大朝会。在大雁,大朝会是十日一次的,这一日,京城七品上的实职官员都要寅时起床,卯时入宫。
  
  当今的安乐帝算不上勤勉,一般的小朝会,没什么事就不参加了,好在,倒还能出席大朝会。
  
  虽说是皇帝,这一天也不能赖床太久,最晚也是要在寅时两刻的时候起来,因此,在出现在金銮殿的时候,安乐帝的神情是有些恹恹的。
  
  好在她高高的坐在凤座上,倒也不担心被人看出什么。
  
  听着下面例行的报告,她所要做的,不过是不时的点点头,说一声:“知道了。”
  
  反正大雁设有枢密院和中书省,外事内事都有这两个机构分析处理,真要出了大事,这两个部门自然会向她报告,她昨天没听到任何消息,今天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事出现。
  
  皇帝和主要大臣先通了意见,这其实,是很多朝代的做法。
  
  皇帝要做什么,要先找主管此事的大臣说一下,把一些主要问题商量好了,大臣在朝会上提出,其他人再附和一下,皇帝点头,这是皆大欢喜的。
  
  臣子有什么主张,也会先上奏章,关系和皇帝近的,会进宫觐见,先取得了皇帝的同意,再拿到朝会中议论。
  
  这样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