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后起居注-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隔不远的舆轿里,邵太妃微微蹙起眉,显然对于儿子和皇后亲近一事非常在意。她非但不像张太妃那样轻松愉快,反倒是满脸忧愁,仿佛装满了心事。透过轿帘望见儿子们转身回来后,她才悄无声息地松了口气。
  ************
  此时,西华门的城楼附近格外热闹。城楼外整整齐齐地停着数辆清油马车,排成十来列。每一列中少则一辆马车,多则两三辆马车,旁边都有太监跟随。眼见着时辰将至,守门的禁军敲响了安置在城门一侧的鼓,清油马车里陆陆续续下来了不少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不敢喧哗,而是安安静静地排成数列立在马车边。
  “皇后娘娘亲眷,沈氏五人!”
  “宪庙张娘娘亲眷,张氏六人!”
  “宪庙邵娘娘亲眷,邵氏三人!”
  “宪庙吴娘娘亲眷,吴氏七人!”
  立在禁军边的司礼监太监高声唱道,示意跟随这些亲眷的小太监过来验证身份。小太监们如领队一般,躬身请亲眷们随行,自己小跑着过去,拿出特制的牙牌与经过顺天府盖印的户籍名单等给禁卫反复确认。确定人数、性别、年龄都没有出入之后,禁军才会放行。
  成功进入西华门后,便又有小太监领着这一行人去往城楼两侧的庑房。这些庑房都是新建的,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两边。虽比照贡院考舍而建,每间庑房却都算是宽敞。可容十来人会谈,不设门禁,只在门上垂了半截绸帘挡风。
  哪家亲眷进入哪间庑房早有安排,小太监们顺次将他们领进去后,便立在角落里作为监督。亲眷们只能在里头安坐,不得擅自出入庑房。禁卫们在数步之外专门设了行障,防止有人误入宫中。
  这时候,前来会亲的后妃们也陆续赶到了。张清皎特意命人将卤簿停下来,请吴废后的舆轿先行。吴废后命女官谢过了她,舆轿徐徐停在了吴家人所在的庑房外。片刻之后,周围的众人都听见了隐忍的哽咽声。
  张清皎颇有些感慨,目送张太妃、邵太妃等人的舆轿陆续落在相应的庑房外。直到确认所有答应会亲的后妃都已经与亲眷会面,且没有任何意外发生后,她才示意卤簿来到沈家人所在的庑房外。
  甫下轿,庑房里的沈家众人便都纷纷跪下来行礼:“参见皇后娘娘!”
  “平身。”张清皎扶着沈尚仪走进庑房内,坐在早已铺设好的主位上。
  姑父沈禄怕冲撞了贵人不敢抬首,起身后便退到一旁躬身不语;姑母张氏眼眶微红,瞧起来倒像是有许多话想说,却也不敢贸然开口;表弟沈崱丫前氪蟮纳倌昀闪耍┳胖弊海苡行┒潦槿说哪Q耍欢斫闵蚵寰仓写乓嫉奈肪逵刖囱觯行┯杂种埂�
  最终,张清皎的目光落在唯一神色较为自若的人身上。这是一位陌生而又熟悉的妇人,穿着打扮很是富贵,面容里带着几分姑母张氏的影子,满脸都是笑意:“皇后娘娘可还认得民妇?说起来,都已经有十来年不见了呢。上回民妇见到皇后娘娘的时候,娘娘还小着呢。”
  张清皎淡淡地颔首:“原来是大表姐。表姐是甚么时候回京的?”
  作者有话要说:  警告,警告,又一名猪队友到位。
  皇后娘娘:你不能对我好点吗?
  老天爷:对你已经很好了~


第159章 娘家变故
  沈禄与张氏共育有二女一子; 除去二表姐沈洛与小表弟沈崱猓弧』褂幸晃槐日徘屦瓿な暧杏嗟拇蟊斫闵蚯濉U徘屦ㄓ胨⒉皇祜弧”暇乖谒啄甑募且渲校馕淮蟊斫阋膊还撬孀殴媚富匦思檬×肆饺厍锥选�
  “回娘娘的话,民妇前几个月刚回京。”沈清道,看起来知书达礼; 即使面对的是皇后,举止也很是从容; “本来想着多年在外; 难得回到京城省亲; 在娘家住一段时日就回去。却不想; 竟然意外得知了娘娘的好消息; 真是满心都替娘娘觉得欢喜。”
  “都是一家人,民妇觉着,怎么也该当面恭贺娘娘与舅父舅母才算是全了礼数。正想着是不是该去一趟兴济呢; 便听说了娘娘的懿旨,这才斗胆让爹娘递上了折子。这般唐突,不知是否打扰了娘娘?”
  “哪里的话?彼此都是亲戚,很该多见见面才是。正巧我也有些时日不曾见姑父姑母了,心里也一直挂记着呢。”张清皎的唇角弯了弯。
  她总算是看出来了,大表姐比她印象中还更强势几分。平日里沈家一直是姑母当家作主; 无论是姑父、二表姐或是小表弟都很听话。可这位大表姐一回来,沈家的当家人就成了她。瞧瞧,姑父与姑母都还不曾说话呢; 她便很是自来熟地说开了。
  想当年,沈清何曾在意过她这位嫡亲的表妹?反倒是待张清瑜、张清璧姐妹极好,俨然她们才是血脉相连的自家姊妹似的。后来沈清远嫁外地,她们便再也没有见过面。时光流逝,转眼十几年就已经过去了。当年用满口大道理“教导”她的文雅少女,如今已然成为一位圆滑世故的主妇。她大概也从未想过,当时那般不起眼的小表妹竟然能幸运地母仪天下罢。
  “姑父姑母都坐下罢,表姐表弟们也尽管坐。都是自家人,不必太过拘谨。”张清皎道,笑着打量沈洛与沈崱皪‘哥儿可真是长得快,转眼间便是一位翩翩少年郎了。进学的情况如何?眼下在何处上学?洛姐姐呢?近来过得可好?”
  沈崱降资巧倌晷男裕湛级哉庵殖∶嫠溆行┓⑩穑欢嗍本鸵丫汗⒍戳恕4耸碧斫闾岬阶约旱拿郑憷噬鸬溃骸盎啬锬铮巯禄乖谏蚣易逯械乃桔永锷涎В急缚纪浴H羰撬忱倮芳改暧Ω镁湍芸贾行悴帕恕!�
  “相比鹤哥儿,我对你考中秀才也更有信心些。你的基础比他牢固,心性也比他更稳当。他啊,眼下还不定性呢,满以为考中秀才容易得很,已经夸下好几次海口了。”张清皎笑道,目光又望向了沈洛。
  “民妇过得很好……”沈洛总算是从雍容华贵的皇后娘娘身上发现了自家表妹熟悉的一面,也不再像方才那般紧张了,“一双孩子都健健康康的,婆家与相公也待民妇极好。”顿了顿后,她又补充道:“得知娘娘被封为皇后,他们更是将民妇捧在了手心里。托娘娘的福,民妇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舒畅了。”
  “是么?那我就放心了。”张清皎笑道,“只可惜,没能见到你的那一双孩子。”至今她都记得,金氏提起沈洛“三年抱俩”时的喜悦与兴奋。
  沈清笑容晏晏地接道:“孩子年纪小,懵懵懂懂,就怕冲撞了皇后娘娘,所以才没有带过来。民妇膝下也有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年纪倒是稍长些,但性情顽劣、不知礼仪,实在是不敢带到皇后娘娘跟前来。”
  “两位表姐都太过自谦了,这种年纪的孩童哪个不是活泼好动呢?下一回将他们都带进宫来罢,也让我见一见他们。否则日后见了自家的晚辈都不认得,岂不是闹了笑话?”张清皎示意沈尚仪准备了四只沉甸甸的香囊,作为给孩子们的见面礼。
  沈清与沈洛忙不迭地跪下来谢恩。这时候,张氏才道:“寒暄的话便说到这里罢。娘娘,今日我们特地前来会亲,为的不仅仅是探望娘娘,而是有个消息正好从兴济送来了,民妇觉得该亲口告诉娘娘。”
  “姑母请说。”张清皎心底倏然浮起了些许不祥的预感。若是她没有猜错,张氏想告诉她的消息,必定与亲人们紧密相关。
  果不其然,便听张氏低声道:“在申请会亲的那一日,民妇接到了兴济传来的信,说是伯父病重,已经是弥留状态,大概也就是这几天的事了。至今天为止,暂时并未接到确切的消息,但人应该是留不住了。”
  张清皎怔了怔,脑海里浮起了那位犹如老先生般严肃的伯祖父。他不曾做过甚么官,最高的官职也只是一位不入流的普通教谕,但他却教出了一群算是颇为出色的子孙。他一贯不苟言笑,却总是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对晚辈们关怀备至。或许他确实曾因期望过高以及失望等等,对张峦、张岳与张忱差别对待,但在她看来,他仍然是一位很称职的大家长。
  若是没有伯祖父张缙的悉心抚育,也就没有如今的张峦,更不会有眼下的她。爹爹视他为父,想必正是哀痛的时候,张氏宗长的更迭也不知会不会出现差错。若是那些耆老拿她作为借口,逼着从兄张忱将族长之位让给爹爹……
  张清皎定了定神,轻轻一叹:“多谢姑母告知。我会即刻派人送信去兴济。”在这种哀痛的时候,张家绝不能乱起来。好不容易一家人拧成一根绳,绝不能因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挑拨,再度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
  “我们也想回一趟兴济,娘娘若有甚么口信,民妇也可代为传达。”张氏道。
  张清皎思索片刻,颔首道:“烦劳姑母告知伯祖母与爹爹,咱们张氏一族的重担,从今往后便交给从兄了。不过,从兄年轻,短时间内怕是镇不住那些族中的长辈,还需伯祖母与爹爹从旁协助才是。”
  张氏点点头:“民妇明白了。娘娘尽管放心,有伯母在,谅那些人也翻不出甚么浪花。再者,他们就算是不服伯母,也不敢轻易得罪娘娘的父亲。”大弟张峦可是从一品的官员,遍数兴济县内外,哪里能寻得出比他更大的官儿?
  沈清在旁边蹙起眉,轻声道:“既然表兄年轻,为何不能让舅父来担任族长呢?舅父正当壮年,又是皇后娘娘的父亲,不必施压也能将张氏族人收得服服帖帖的。表兄而今不过是个秀才罢了,年纪又小,怕是一时间难以服众啊。”
  张清皎瞥了她一眼,道:“大表姐多虑了。大房是宗长一脉,从兄年纪虽轻,但性情温和稳重,本便是极为合适的人选。我们二房已经是旁支,爹爹也不擅长这些来往庶务之事,何必给他增添烦恼呢?”族长可不是什么好做的差使,而且宗长一房也不适合轻易变更,不然有违目前的宗长制度,族内以后也只会越来越乱。难不成,日后在族中定下一个规矩,哪一脉子孙官职最高便以那个人为族长么?
  “是民妇妄言了,望娘娘恕罪。”沈清忙道,垂下眼不再多言。
  张清皎若有所思地打量着她,又对张氏道:“姑母,让爹爹他们安心在兴济守孝一年罢。莫忘了呈上丁忧的折子,在折子里奏请万岁爷为伯祖父追封。”按照礼制,为伯父守孝当服齐衰一年。而以张缙对他们这一脉的恩情,完全当得起像嫡亲的祖辈一样追封。
  张氏应了声是,又与她说了一些旁的事,便主动提出告退。沈家人齐齐跪下,目送皇后娘娘上舆轿。待外头陈列的卤簿离开后,他们才在小太监与女官的引导下,目不斜视地穿过西华门的城楼,再一次验证身份与人数,回到了清油马车内。
  张清皎特意派了女官与小太监们带着赏赐将他们送回家,一路上沈家人皆静默无言。直到女官与小太监都告辞回宫后,张氏才一改方才的笑容满面,皱着眉回头看向长女:“清姐儿,今儿你究竟是怎么回事?”
  “怎么了?”沈清抚了抚鬓边的花钗,微笑道,“娘觉得女儿哪里做得不妥当么?”
  “哪里都不妥当。”张氏道,“在家中也就罢了,无论你随意说些甚么,我们也都不会放在心上。可那是在宫里,在皇后娘娘面前!甚么该说,甚么不该说,你心里难道不知道么?本以为你都已经是这般岁数的人了,定然有分寸,所以我也没有叮嘱过你,却没想到——”
  “女儿哪里说错了?”沈清打断了她,“刚开始话多了些,不过是因为多年不曾见娘娘,所以情绪有些难以克制罢了。后来提及族长之事,女儿也只是心怀疑虑,想问一问娘娘的想法而已。娘娘若没有想法,那确实是女儿多虑了;但万一娘娘有想法呢,岂不是正好顺水推舟?”
  “娘娘是甚么身份的人,哪里会在意区区一个族长之位?”张氏恼道,“你以为娘娘与你一样,每日就盯着家里族里的那些事么?!娘娘可是国母,无论是身份还是眼界,都与咱们天差地别!日后万万不能以你自己的念头妄自揣测娘娘的心思!”
  沈清依旧很平静:“就算是国母,咱们不也是亲戚么?娘娘心善又念旧情,这般小事,她不会放在心上的。我倒是有些好奇,不知伯舅祖父会被追封为几品官职。等到圣旨下来,张家必定又大不一样了。”
  “张家是张家,沈家是沈家。”沈禄仿佛看穿了她在想些什么,在旁边道,“莫忘了,你是沈家人,不是张家人。”
  沈清似笑非笑地道:“爹说得是,确实如此。咱们到底是沈家,不是张家。若真想捡些娘娘的手指缝里漏下的好东西,可不能像舅父与舅母那样随意自在。否则,娘娘哪里会特意惦记着咱们呢?”
  沈崱行┨幌氯チ耍鹕砻泼频氐溃骸拔胰ザ潦榱恕!�
  沈洛也低声道:“爹,娘,时候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沈清看了他们一眼,不慌不忙地继续道:“爹,娘,便是不为了我们姐妹俩,也该为崱缍蛩惆 T勖巧蚣遥蘸缶椭竿潘恕!�
  作者有话要说:  总要有搞幺蛾子的猪队友
  否则……没有办法推进情节啦~~


第160章 众心欢喜
  正午时分; 朱祐樘从乾清宫回到坤宁宫; 见自家皇后不似往常那样笑容轻快; 眉目间仿佛带着几分愁绪,不由得问道:“怎么?会亲之事不顺利?”说着,他的目光往周围扫了扫,似是在通过其他人的反应进行判断。但无论是戴义还是肖尚宫、沈尚仪等; 神情间都没有任何异样,可见上午应当没有出什么事才是。
  “不; 会亲很顺利; 没有出任何意外。”张清皎道; 勉强地笑了笑; 丝毫不掩略有些低落的情绪; “只是姑母告诉我,伯祖父病危,极有可能撑不过去了; 我心里有些难受罢了。”她轻轻地叹了口气:“原本还想着,等他老人家身体稍好些,便让爹爹将他们接到京城里住一段时日的。”
  朱祐樘宽慰道:“老人家到这种年纪,体弱多病是常事。既然岳父没有派人来传消息,说不得还有转机。咱们这就多派几名御医去兴济诊治,指不定能转危为安呢?”他听她提过; 这位伯祖父对于他们一房来说,恩同嫡亲祖父一般。想来,若是失去这位长辈; 对她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
  “多谢万岁爷。”张清皎道,顿了顿又问,“我若想替伯祖父求个追封,是否适宜?”
  朱祐樘沉吟片刻:“倒无不可。但毕竟不是亲祖父,无法如同岳父那般封至从一品。”照这样的情形,追封为锦衣卫指挥使已经是极为扎眼了。而且,还不能给张家的伯祖母封诰命,否则必定会引来朝廷文武众臣的反对。
  “万岁爷放心,我也没有想过给伯祖父求得追封从一品的恩赏。”张清皎道,“正四品的指挥佥事便足矣。”作为妻子,她当然不会刻意让相公为难。若能得一个像堂伯父张岐那般累任最高的正四品职缺,张家应该便会很满足了。且伯祖母当年也请封了正四品的诰命,堂伯父丢官后便收了回去,只需再赐给她即可。
  朱祐樘眉头微皱,疑惑道:“这便够了?”似乎觉得她的要求有些太低了。
  “够了。”张清皎望着他,觉得他此时此刻的神情格外“可爱”,“欲壑难填,万岁爷可不能太纵容我。若是将我纵容得没了分寸,不知道替万岁爷着想,自私自利,只顾着自己和娘家,那该怎么是好?”
  “我倒是想纵容得你没了分寸,不必像如今这般谨慎小心,自由自在地想做甚么便做甚么。只可惜,你比谁都知晓甚么是界限,时时刻刻都克制得很。”朱祐樘摇了摇首,温和地笑起来,“我知道,你是在替我考虑,生怕我受到责难与压力。不过,相信我罢,你偶尔放纵一次也是无妨的。”
  “万岁爷可要记得今日说的话。”张清皎轻嗔道,眉眼里的笑容真切了许多,“等到我真的放纵起来的时候,只能支持我,可不能反对。”她若是“放纵”起来,必然不仅仅只是给家里人讨官做这样简单了。皇帝陛下可要做好心理准备才好。
  帝后二人一起用了午膳,朱祐樘便回到乾清宫继续处理政事,张清皎则步行去了慈寿宫。她到得慈寿宫时,正好吴废后与柏太妃都在陪着王太后说话。听太监通报说皇后娘娘来了,王太后抿唇笑道:“你一直夸赞的人来了,不如将方才那些夸奖她的话再说一遍?”
  吴废后脸色丝毫不变,还是那般云淡风轻,只是眸中带着些许笑意,不再如往日那般疏离淡漠:“我夸她十句,也抵不过太后娘娘夸一句。既如此,太后娘娘不如替我夸一夸皇后娘娘如何?”
  “这样的好孩子,怎么夸都夸不够。”王太后长叹道,“我夸了,你便不夸,对她而言未免有些不公平罢。”
  “母后,吴娘娘,柏太妃。”张清皎进来后,颇有些意外。虽然她知道这三位如今颇有些相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