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后起居注-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直端着茶盏静静品茶的朱祐樘耳朵轻轻动了动,啜了一口热茶后,不动声色地放下了茶盏——说实话,他并不是有意注意到某些人某些事。可偏偏,那清婉秀致的声音便生生地撞了过来,让他不由得又想起那张他本以为已经极力忘记的温柔秀丽的面容。
  “想不到,小小一个兴济县竟然出了两位好姑娘,可真是个钟灵毓秀的好地方。”听完所有人自我介绍后,周太后笑道,“我这一辈子,生在顺天府长在顺天府,还未踏足过其他地方呢。谁能与我说一说,这兴济县的风土人情与景致?”
  “回禀太后娘娘,论起兴济县的景致,恐怕最出名的便是县城外的山湖相映了……一年到头每回遇到节庆,百姓们都会穿红着绿来到大街上踏歌,颇有些汉唐遗风之感。因着县城靠近运河,码头附近尤其热闹,街巷商铺里既能寻着南货也能见着北货,琳琅满目,大家都觉得很是新奇……”
  不得不说,刘娘子很擅长讲述。原本并不如何出众的兴济县城,在她的娓娓道来中,仿佛一幅风景画正在徐徐展开,很是吸引人。只是她讲得太过面面俱到,几乎将值得讲的能讲的都讲了个遍,显然并不打算给张清皎留任何可以发挥的余地。
  她说罢后,朱见深笑道:“这丫头可真是伶俐。”
  万贵妃听了,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又抬起眼皮看了看刘娘子。周太后眉头微挑,与王皇后对视一眼:“除此之外,兴济县还有甚么有趣的风俗?”
  刘娘子犹豫片刻,张口欲再答,却听侧后方响起了张清皎的声音:“回禀太后娘娘,民女经常随长辈出门礼佛,倒是对兴济的佛寺与传说有些了解。兴济县城内外皆有佛寺,最有名的莫过于大悲寺与流佛寺。”
  她观察到周太后手腕上戴着润泽非常的菩提子手串,当年也曾围观过皇家礼佛归来的场景,便生出了说寺庙的念头。想来,笃信佛教的太后娘娘应该对寺庙很感兴趣才是。再者,什么话都被刘娘子说尽了,除了寺庙之外,她也没什么其他的事能说了。
  “大悲寺风景最佳,寺外有梅林与竹林,寺内种有海棠、芍药与木樨。一年四季皆有景可赏,皆有花香飘逸,文人儒士时常流连忘返。说起来,大悲寺倒与京中的崇福寺有些相似,只是没有香雪海之名罢了。”
  “你也知道崇福寺?”周太后略有些惊讶,“是了,你父亲是国子监生,你可是听他提起过?或者,你便在京中住过一段时日?”
  “三年前,民女一家随着父亲来到京师,住了将近一年之久。那时候,姑母便常带着民女去崇福寺进香。”张清皎轻轻抿了抿唇,“民女还曾经远远见过太后娘娘、万岁爷、太子殿下、贵妃娘娘礼佛归来呢。”
  “噢?那倒是有缘了。”周太后笑起来,瞧了瞧温柔微笑的王皇后。王皇后轻轻颔首,转而又问起另一位良家子故乡的风物等等。
  旁听的太子殿下却不免想道:她才说了一座大悲寺,尚有流佛寺还不曾说呢。这张氏的性情可真是温婉,或者说该称之为“老实”?该说的都不想着寻机会找由头继续,半点都没想过要如何出风头。完全不似方才那刘氏,滔滔不绝地说了有小半盏茶,该说的不该说的都抢着说了。
  等到良家子们都说过了之后,周太后又随口问道:“平日里,你们都在家中做些甚么?”
  刘娘子笑得明艳动人:“回太后娘娘,民女在家中,每日皆是读书习字抚琴。父母疼爱,特意延请了女先生,每日都须得跟着先生修习。隔三差五的,先生还会安排些考试。考得好了,父母都会夸赞。若是不慎考得差了,那便须得越发勤奋才不会受罚了。不然,戒尺打在手掌心里,可是疼得很呢。”
  她说得这般详尽,虽然依然有抢风头的嫌疑,听起来却很是有趣。剩下的良家子只能或者仿照她说得栩栩如生,或者言简意赅一些。
  轮到张清皎的时候,她只是简单地道:“民女家中设有女学,族中的姊姊妹妹每日都一同进学,很是热闹。女学里教读书习字,也教琴棋书画,还教女红。父亲得空的时候,便会考校民女的功课。”
  “都是颇通才艺的好孩子。”周太后满意地点点头,吩咐女官将她们带到配殿里稍作歇息。女官领命刚要转身离去,戴义悄悄地俯身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话。周太后也听见了,笑着摇首道:“你这老奴,可真是刁钻得很。”
  “太后娘娘谬赞了,老奴不过是想让主子们瞧一瞧,这些姑娘真实的模样而已。”
  等到少女们告退后,朱见深问:“母后瞧着如何?儿臣觉得,那几个温婉的姑娘便颇为不错。譬如卢氏,虽生在秀才之家,却工于女红,可见是个能持家的贤良女子;又譬如王氏,尽管是平民出身,性情质朴,却也显得很是纯真。”
  “可不是么?这两个孩子是我弟妹特意挑出来的,样样都很是不错。虽说不怎么会读书习字,但关键是性子极好。至于识字,以后慢慢教就是了。”万贵妃掩唇。是她特意让皇帝这样说的,为的便是恶心恶心周太后与王皇后。既然明知道周太后不会选卢氏与王氏,她当然须得物尽其用,让她们发挥些用途,才不辜负她们来了宫中这一遭。
  周太后冷冷一笑,将手中的茶盏重重地放下:“这可是在给二哥儿选太子妃,不是在给你们万家选儿媳妇。你能看得上,那是你的事,我可是看不上的!皇帝,别的都不会,只知道闷头做女红的姑娘,你竟然说能当你的儿媳妇?想想先帝是怎么给你选妻子的?咱们选的是太子妃!不是绣娘!”
  闻言,朱见深老脸一红,轻轻咳了两声,斜了朱祐樘一眼。朱祐樘正襟危坐,佯作什么也不曾听见。
  作者有话要说:  张姑娘:天哪噜,不过是面试东宫的hr主管,大boss们怎么都到齐了?
  周太后:好了,开始面试吧。
  宪宗:首先,来个自我介绍。
  王皇后:别忘了说说兴趣爱好特长。
  万贵妃:还有,对这个职位有什么想法?
  太子殿下:=///=
  ————————————————————————————————————
  周太后——前董事长夫人,现任董事,话语权最大
  宪宗——现任董事长
  王皇后——现董事长夫人,总公司hr总监
  万贵妃——董事长真爱,hr主管之一,从来不听顶头上司的话,据说还把上一个董事长夫人弄得离了婚
  太子殿下——公司的太子爷,目前只是东宫的区域经理,在总公司里没有实职。
  ————————————————————————————————————
  万阿姨其实已经神助攻好几次了,大家可以总结一下,她从选太子妃以来,做的都是神助攻,_(:3∠)_
  太子殿下现在是情窦初开,自己没有意识,可是无意识地就会捕捉对方的信息、想起对方这种状态。他目前是轻度的一见钟情,看上的不是张姑娘的脸,是温婉的气质,也就是说这是他的理想型(嗯……这个理想型的形成大家可以猜猜)。如果我写得有些偏了,那可能是笔力不济,大家就按照这个强行解释一波吧。当然,他以后会发现,没有什么理想型,只有独一无二的她。


第74章 选定为妃
  同一时刻; 南配殿明间内。宫人们呈上茶水点心后; 便垂首退了下去。留下九位良家子分散而坐; 各自端茶轻啜。一时间,殿内殿外几乎是寂静无声。
  半盏茶时间过去,终是有人禁不住打破了沉寂。王娘子低声问卢娘子方才她表现得如何,卢娘子称赞了她几句。张清皎垂着眼放下茶盏; 拿起银箸轻轻地夹起点心,举起袖子遮住自己的唇。点心做得精致玲珑; 正巧是一口即可食; 吃罢后她才落袖放箸; 无比从容优雅。
  这时候; 便听身边的刘娘子微微一笑:“张娘子可真是自在; 半点也不紧张。难不成,是对自己方才的表现格外满意么?唉,不像我; 总觉得自己每回都像是抢着答似的,生怕给贵人们落了个坏印象。”
  “但天可怜见,我自小便是如此,从来受不得周围突然沉默,反应又极快。若是定要按捺住自己,甚么也不能说; 反倒要闷坏了。”说着,她满脸无辜地笑道:“每一回我都第一个答了,姊妹们不会怨怪我罢?”
  闻言; 众位良家子不着痕迹地彼此对视一眼,勾起了神态各异的笑容。有不以为然的,有带着讽刺的,也有满不在乎的,更有懵懂无知的。不过,谁也没有说些什么话,只是笑了笑以示自己并不在意而已。至于心里到底在不在意,那便只有自个儿才知道了。
  “那我便放心了。”刘娘子笑道,瞥着旁边的张清皎,“张娘子,咱们俩已经认了一家子姊妹罢?你若觉得我有甚么做得不对之处,可千万要告诉我,莫要自己闷在心里难受。我若是觉得你有做得不该之处,也会及时告诉你的。”
  “此举甚好。”因她又一次点了自己的名,张清皎只得微微颔首,淡淡地道,“不过,我觉得方才你做得样样都好,实在没甚么可说的。但是,你这些天或许有些太紧张了,浑身总是绷得紧紧的,应该有些累了罢?倒不如放松些,说不得待会儿便能听到好消息呢?”
  刘娘子眉头挑了挑,眸光一动。尽管她知道,对方说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几句话,并不是真心的祝福,可她脸上依旧是止不住涌出了甜蜜的笑容。仿佛下一刻这些话就会化为现实,她就能成为太子妃,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似的。
  张清皎拿眼角余光看了看她,再次端起茶盏——自从见过太子之后,刘娘子便越发勤奋努力起来。不仅白日里认真,夜里还悄悄地避开人读书,不让其他人知晓。许是她对太子生出了好感,故而对太子妃之位越发执着。若非如此,今日她也不会争着抢着出风头,为了抢风头几乎失去了理智。
  很显然,她表现得稍有些用力过猛。头一个说话的人确实占尽优势,可那也得给其他人留下发挥的余地才好。可她却偏偏为了打压大家,什么都不肯留给其他人,野心勃勃、自私自利与狂妄自大展露无遗。这种连掩饰真实的自己都不懂得的人,便是再聪明,或许也注定成不了太子妃。
  这些话,张清皎不打算告诉她,亦不打算告诉任何人。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来往,她发现,这姑娘有些听不进去旁人的话。原本她们之间便是竞争对手,所谓“一家子姊妹”之情恐怕比一张纸还更薄些。若是说出口,这张纸就彻底撕破了。
  忽地,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良家子们立即正襟危坐,不敢再多言语。那脚步声极轻,一前一后越过了门边,渐渐地走远了些。直至角落的位置,方有人渐渐慢了下来,低声说起了话。也不知是谁将东梢间的窗户打开了,声音似有似无地传了过来——
  “不是说要选三位贵人么?怎么好端端地却变了?”
  “三位贵人也好,一位贵人也好,咱们都小心些,别贸然凑上去。还是等贵人选出来了,再示好也不迟。谁知道里头的姑娘,哪一个是真凤凰呢?”
  说着,声音越来越小,脚步声亦愈来愈远。等到什么也听不见了,张清皎若有所思地放下茶盏:这也未免太巧了些。宫里人会不知道隔墙有耳的道理么?竟然公然在外头议论起了这回太子妃终选之事。不过,若是真的呢?九选三变成九选一,不,准确地说,是七选三变成七选一,能选上的概率太低了……
  她正垂目细思的时候,旁边的刘娘子忽然侧过身欺近,在她耳畔似笑非笑道:“只选一个,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胜算很高?呵,先前说好了守望相助,你却想着夺我的风光,这回我可不会对你心软了。”
  她自说自话,听得张清皎惊诧莫名——她们之间不过是多说几句话的交情罢了,谁会把“守望相助”当真?恐怕连她自个儿也半点不信罢?明明是她不给她留余地,在她的口中,却变成了她抢她的风头?贼喊捉贼,真是可笑至极。
  她微蹙着眉侧过首,刘娘子笑得格外甜美,仿佛以耳语的声音说出的都是顽笑话,而不是指责与威胁:“你是不是觉得我拿你没法子?不,我掌握着你的命门呢。曾听你的从姊说过,她的妹妹与一户姓孙的举人家订了婚,应该便是你罢?论年纪与出身,都是你最合适。想不到,你却隐瞒了订过婚的身份,来应选太子妃……啧,若是我将此事拆穿,你觉得自己会落得何等下场?”
  张清皎心里猛地一跳,面上却依旧冷静如初。她亦作出耳语之状,低声道:“那你便去拆穿罢。我问心无愧,你只管去便是。”之前那桩婚事确实留有破绽,她承认。但无论如何,她都不能在这个时候表现出软弱来,毕竟刘娘子没有任何证据。否则,她便是心虚,只能任人宰割了。
  刘娘子双目微微张大,里头布满了红血丝: “你——你以为我不敢么?!”
  张清皎轻轻回道:“那你就去啊。最好你因诬陷落狱,名声尽毁,而我受你连累发回原籍。鹬蚌相争,反倒教渔翁得了利。刘娘子,你最大的对手从来都不是我。可惜你被执念给控制住了,甚么也看不清楚,真可怜。”
  刘娘子浑身一震,无言以对。
  张清皎垂首低眸,心里想着那桩已经过去却注定不能当作不存在的婚事,情绪难免有些起伏,秀丽的脸上也仿佛多了些忧愁,瞧上去可真是惹人怜惜得很。尽管其他良家子都不知道她们二人在说什么,但方才就见刘娘子话里话外地刺张娘子,心里难免有了偏向,脸色也都略微有些不好了。
  一扇小窗后,教习女官静静地望着她们,转身便回到了正殿里,将方才姑娘们的言行举止一字不漏地告知了周太后。她并没有听见刘娘子与张娘子之间的对话,可刘娘子凑过去的时候,眼底的那抹沉沉暗光却没有瞒过她的利眼。
  周太后轻叹了一声:“果然如此。”
  正略作歇息的朱见深听了,禁不住问:“母后,发生了何事?”
  母子二人方才又因两位武官家的姑娘起了争执。周太后觉得孙儿或许需要稍微强势些的妻子主持东宫,武官家的姑娘性情干脆利落。朱见深却因吴废后之故,坚决反对娶武官家出身的儿媳妇,就算官职再低也不能要。母子俩谁也不肯让谁,周太后眼下看着他就有些心烦,自是懒得理会他。
  朱见深便唤来教习女官,让她将方才所禀报之事重复一遍。女官不敢违背圣意,只得又详细地说了。听罢,皇帝陛下也叹道:“刚才那刘氏事事都抢着出头,果然不是个好的。可怜那张氏,性情本便柔顺,恐怕一直被她欺负罢。”
  朱祐樘捏紧了茶盏,心头浮起了莫名的担忧。不知为何,他联想到了幼时母亲被宫人欺负时垂泪的模样,想到这张氏与刘氏朝夕相处时亦是时不时被欺侮得红了眼眶,就有些替她忧心。
  “性情太好强的,容不得人。”万贵妃接道,仿佛丝毫不曾想起,自己从以前到如今都是那个“容不得人的”,“倒不如选柔顺些的才好。臣妾看,官宦之家出身的姑娘多少都被宠得傲气了些,刘氏与何氏都是如此。”
  周太后听她将剩下的出身最好的何氏给排除了,冷笑道:“何氏哪里傲气了?我怎么瞧不出来?这姑娘知书达礼,眼光好,又知进退,怎么就不合适了?”
  朱见深在旁边插嘴道:“儿臣听锦衣卫说,她家的旁支在静海县都传开了,说是她要当娘娘了。这样的家族,可不适合成为国戚。”其实,谁家没有几个极品亲戚呢?谁家没有些许做得不当之处呢?锦衣卫查出的事,各家都有不少,端看朱见深究竟想不想用罢了。
  周太后本想反驳,但看朱见深与万贵妃一唱一和的模样,忽然觉得有些心灰意冷起来。他们不是就想看着二哥儿娶出身低的太子妃么?在皇族看来,九品官与平民又有何区别?既然都是好姑娘,那便如了他们的愿:“好!还剩下陈氏、林氏与张氏,你们说,选谁?!”
  朱见深忙道:“都由母后做主,儿臣不过是将锦衣卫传回的消息都告知母后罢了。先前没让他们禀报这些,只告诉母后几件有趣之事。如今看来,诸如刘家污蔑张家之女订过婚之类的事,也不必特意瞒着母后了。”
  周太后神色有些冷:“你便直说罢,还有甚么‘有趣之事’?”
  朱见深觑着她的神情,没有再多言。让太子娶平民之女为太子妃,已经是国朝前所未有之事。陈氏、林氏皆是举人之女,张氏是国子监生之女,对官宦们来说,出身其实相差无几。无论是选哪一个,他都觉得已经能够满足爱妃的小心思了。
  谁料到,万贵妃笑了笑,张口就说了几件关于陈家与林家的亲戚曾经霸占乡民田地或者有恶少殴打平民之类的不良之事。即便是远亲犯的错,她此时也一定要扣在陈家和林家身上。朱见深闻言,仅仅只是看了她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