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太祖传奇-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该当称皇上,谈他过去的事,应当称‘今上’。”张琼吐舌道:“该死、该死,我叫惯了,一时改不过口来。过去我还喊他做‘郭雀儿’呢!”众人又是一阵哄笑。苗训等众人笑停,说道:“英雄不怕出身低么,如今市上纷传皇上脖子上刺的那雀儿和一穗麦子,原来相距半寸有余的,登基之后,忽然低头一啄,把那麦穗叼在嘴里了!”韩令坤道:“有这等奇事?”匡胤笑道:“你又来说这些鬼话了?”苗训笑道:“市上都这么说么,其实皇上穿上了龙袍,护住了脖子,又有谁看得见了?又有谁敢扒开他领子贴近细瞧了?只是一个新皇帝登基,没一点符瑞,又怎显得他是‘奉天承运’的真命天子呢?”众人一笑,一起点头称是。苗训见大家认真听他说话,很是高兴,便继续说道:“皇上出身本来也不显赫。他自幼父母双亡,是姨妈把他养大的,从小好勇斗狠,老爱打架生事,那脖子上纹的雀儿,便是那时纹下的。”马仁瑀笑道:“原来是个小流氓出身,跟我差不多。”苗训一笑,喝了口茶,续道:“他十八岁那年,杀了个人,一逃逃到壶关,在市上施拳弄棍混饭吃,恰恰被一个因年长无宠遣送出宫的宫女柴氏看到了,爱他雄壮魁伟,便下嫁了他。”韩令坤点头道:“她便是皇上追封的柴皇后了,可惜死的早了些,没福做一天皇后。”王审琦道:“死早了也不见得真的没福,若是她命长些,这次还不是和她的两个儿子一起,被汉隐帝杀了?”马仁瑀问道:“然则皇上现今没儿子了?”王审琦道:“没了!现下他只有个义子柴荣,便是咱们的顶头上司。”苗训道:“柴荣是柴皇后的亲侄儿,当年也很穷,流落在江湖上卖伞、卖布、卖茶叶,后来投奔皇上,便收他做了义子。”马仁瑀道:“难怪他没一点架子,很有江湖义气,原来也是在江湖上闯荡过来的。”匡胤道:“如今皇上没了亲生儿子,将来柴荣还会继承皇位呢!”苗训点头称是,继道:“柴氏嫁来后,便把多年积蓄的钱给了今上,今上手头便宽裕了起来。这年投入潞州节度留后李继韬帐下当个牙兵。一日,今上在上党街头见了个屠户当街调戏妇女,盛怒之下,一刀杀了屠户,李继韬爱他武勇,不但没处分他,反而提升他当了马步军使。李继韬死后,便编入刘知远部下来了。今上有个好朋友,名叫李琼,是个很有见识的人。”马仁瑀插话道:“可别张冠李戴,他可不是张琼。”张琼笑道:“咱是草包一个,怎能和人家比?”苗训道:“这李琼有本书名叫《阃外春秋》,被今上看到了,拿去细细地读。这本书说的是‘以正守国,以奇用兵,较存亡治乱,记贤愚成败’,很能长人见识,今上读了后,从此便发愤读了许多兵书、史书,器质便渐渐凝重,变得深沉,识见也日益卓越了。”
第十一回 周室代汉 郭雀儿做新天子(2)
刚刚说到这里,管家便出来招呼大家入席。这天赵家的酒席很是丰盛,酒是多年的上等纷酒,菜是聘请京师名厨来家做的,众兄弟酒入欢畅,越发高兴,谈兴更浓,话题仍是围绕着当今皇上。这时,众人正留神听着慕容延钊讲郭威在刘知远帐下的事迹呢!慕容延钊在后汉皇朝中任职的时间比赵匡胤等人长久,对后汉王朝的事情知道的自然比众人多。延钊道:“刘知远在石晋王朝做的是‘北平王’,管辖的是太原潞州一带,这个地区虽然不小,却穷,因此兵不多,将不广。今上当时做的官叫‘蕃汉孔目’。他立下了三件大功劳,从此奠定了他在刘知远身边的崇高地位。”众人一听,都竖起了耳朵,慕容延钊道:“这第一件大功劳是‘聚财’。‘蕃汉孔目’是和境内外异族人打交道的官。境内吐谷浑族的大酋长白承福是个大富翁,他家中喂马的马槽也是用银子打的。今上便诬陷白承福谋反,发兵袭杀了白承福一家老小四百余口,籍没了他全部财产,这样,刘知远才有钱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你说这功劳大是不大?”李谦昇道:“功劳是大极了,可是心肠未免太狠毒了些。”韩令坤道:“这算什么狠毒?无毒不丈夫嘛!”苗训笑道:“韩兄错了,是无‘度’,不是无‘毒’,意思是说大丈夫要度量大,难道心肠狠毒才算大丈夫么?”韩令坤横了他一眼道:“谁跟你这酸秀才咬文嚼字了?”苗训笑笑,也不生气。
慕容延钊道:“这第二件大功劳是‘拒降’。当年契丹主占了汴京,严诏各大镇节度使即日进京晋见。刘知远害怕了,想应诏前去。今上和都押衙杨邠极力劝阻,说是‘契丹凶残无信,岂能自投虎口?此行必凶’。刘知远仍以为契丹势大难拒,已经束装就道,今上扣缰死谏道:‘大王此去就成了汉奸,必遭世人唾骂,从此部下离散,这一去还能回得来么。’刘知远大悟,为此回辔。果然不久,消息传来,进京的节度使个个都被契丹主扣留了,受尽屈辱,没一个有好下场。”从众人都竖起了大拇指,赞道:“有见识,不愧为英雄好汉。”延钊道:“这第三件大功劳嘛,乃是‘劝进’。契丹占了汴京,自称辽帝,四海人心不服,各地纷纷起义,今上劝刘知远道:‘如今海内无主,大王宜立即正位,倡义师以号令群雄,则天下归心,大事必成!假如此时谦让不居,若另有人先此称帝,则人心且移,大王反受其咎矣!’刘知远帐下文武百官纷纷赞同今上创议,刘知远这才在太原自立,建立了后汉王朝,派史弘肇将兵出征,果然义兵所到之处,各地军民纷纷驱杀契丹官吏,将契丹主赶出境外,统一中原。兄弟们试想:皇上有了这聚财、拒降、劝进三大功劳,刘知远岂能不重用他?是以后汉建国之初,便封为枢密副使、检校太保。次年,刘知远病危,便指定他与史弘肇、杨邠、苏逢吉等四人为顾命大臣,嘱他们四人辅佐十七岁的儿子。到这时,他的地位已经是举足轻重的了。前年平了‘三叛’,更是晋级枢密使、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兼侍中,已握天下军权,位极人臣了。”
此时,大家已是酒足饭饱,都纷纷离席,但谈兴正浓,谁也不愿回去,于是都仍回到客厅里喝茶,都想听听赵匡胤的看法。
众人坐定之后,韩令坤道:“三弟,你见事比咱们都深些。有两件事我一直没有想清楚,很想听三弟给咱分说分说。”赵匡胤笑道:“二哥有什么事下问了?”令坤道:“我就是不懂,皇上和史弘肇等又没有造反,又都是顾命大臣,汉隐帝为什么定要杀了他们,这不是太也无情、无理,太也不自量力,这不是自寻死路么?”慕容延钊道:“还有什么不好懂的?自古以来,都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皇帝位子坐牢了,还要这些顾命大臣做什么?”赵匡胤道:“二哥,这君臣相处之间,学问深着呢,利害大着呢!特别是改朝换代之际,冲突更多。试想皇帝谁不想做?抢到皇位的,生怕被别人抢了,自是百般防范,咱们做臣子的,总觉得皇帝们个个心狠手辣,太也无情,却不知当皇帝的,个个提心吊胆,时时处处严密防范,日子也不好过呢!是以从古以来,每当皇帝感到皇位受到威胁时,没一个不是心狠手辣、断然处置的。战国时伍子胥、文种等人造反了么?汉朝韩信造反了么?都没有,却都被皇帝杀了,这叫做‘功高震主,权大招忌’呢!君王们也不是愿意杀功臣,只是势逼如此,真正顾全君臣义气,既保全了功臣,又巩固了皇位,能够全始全终,处理好君臣关系的,连一个也没有,我想千百年以后,也还会如此,实是可叹呢!然而做臣子的,深明此中利害,善于自处的,却有两个人。”令坤道:“那又是谁?”匡胤道:“一个是战国的范蠡,他协助越王打败吴国,奠定霸主地位后,立即弃了官不做,带了西施跑到西湖去享福去了。另一个是汉朝的张良,他协助刘邦平定天下后,只接受了个小小的封邑,当个‘留侯’,从此再不过问朝政,这两个人才真高明呢!”众人听了,都默默沉思。 。 想看书来
第十一回 周室代汉 郭雀儿做新天子(3)
半晌,韩令坤又问道:“还有一点我也没想通。汉隐帝杀了史弘肇、杨邠、王章,夺回了军权、政权、财权,内有宰相等拥戴,外有近亲刘崇、刘斌、刘信、慕容彦超等大镇匡护,怎的这么不经打,只一仗便一败涂地,国破身亡了呢?”赵匡胤道:“其实汉隐帝布置也是相当周密的:十二月丙子日晨,乘史、杨、王入朝之机,伏兵突然杀三人于广政殿东庑之下。即日,关了城门把史、杨、王的党羽及家属杀得干干净净;接着又急诏天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永兴节度使、泰宁节度使、匡国节度使、郑州防御使、陈州刺史立即率兵入卫京师;接着分三批召集臣下,直诬史、杨、王等谋反,并已伏诛;同日派供奉官孟业赍诏星夜奔驰,密令在澶州的镇宁节度使李洪义杀史弘肇死党王殷,命在邺都的马步军都指挥使郭崇威、曹威杀郭威和王峻。这些措置都很周密、得当。只是汉隐帝的措置竟很不灵:众大臣听汉隐帝说史弘肇等人谋反,均觉毫无根据,又未经审讯,都为死者鸣不平,人心不服;他征召的诸路兵马一路也没派一兵一卒入卫京师;至于他派去杀王殷、郭威的孟业只一天(即于丁丑日)赶到澶州,澶州的李洪义权衡利害,不但不杀王殷,反而和王殷一起把孟业囚禁了,还派密使带着杀郭威的诏书当夜就赶到邺都,将诏书交给了郭威本人。众位兄弟,这叫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半点也不错的。”众人听了皆各点头,纷纷嗟叹。赵匡胤喝了口茶,继续说道:“皇上得知噩耗后,应变的措施十分恰当,他那几个谋士也当真了得,几条献策便奠定了胜局,真乃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呢!”众人兴味大增,齐道:“愿闻其详。”匡胤道:“我只需把当时实情说说,众兄弟便会明白了。皇上当时处变不惊,立即下令闭了四城,全城戒严;命众亲兵入卫,这时夜深,众兄弟都已睡了,匆匆忙忙披了甲胄,把个帅府围卫得铁桶似的,审琦兄弟和我佩剑入侍,寸步不离,然后皇上叫王峻、柴荣、王溥、魏仁浦入来,将诏书向他们宣读了。那诏书上写道:‘郭威、王峻伙同史弘肇等窃执朝柄,凌辱朕躬,阴谋叛逆,实属罪不可赦。兹着郭崇威、曹威两卿即日将两逆就地正法,善抚余众,事竣立即回奏,朕有厚赏焉。’魏仕浦等看了个个心惊。皇上冷冷问道:‘我等须当如何?’那王峻暴跳如雷,吼道:‘这昏君把我全家杀了,如此深仇大恨,岂能不报?咱们反了,这就杀向京城去,又议什么了。’王溥忙道:‘太尉,此事体大,却是鲁莽不得,朝廷根基不薄,四方藩镇是非未明,公然打出造反旗号,恐骇物听,依下官之见,太尉蒙冤,岂可束手待毙?皇上被左右蒙蔽住了,辩是辩不清楚的。须当发兵向京,以清君侧。’这‘清君侧’是说去掉皇帝左右的佞臣,不是造反,这就站住了理,免了各方疑虑,高明得很呢。魏仁浦道:‘太尉进兵必须从速,片刻也迟疑不得,定须抢在皇上集合各镇兵力之前,方可必胜。’这一计策又是高明之极。仁浦又道:太尉麾下众将官,家属都住在京师,必有顾虑,怎敢随着太尉卖力?依我之见不如将诏书中‘善抚余众’四字改了,写成‘清除余逆’,则必人人自危,定能听从指挥,奋勇向前。皇上听了,大为称赞。柴荣问道:‘这郭崇威、曹威手下兵力不弱,该当如何处置?’皇上向众人脸上一一瞧去。王溥提起手来,做个劈杀手式。皇上摇头道:‘不必’,吩咐左右道:‘去把郭、曹两将军立即请来!’回头向柴荣道:‘为父此去,凶吉未卜,邺都乃我根本之地,你领兵留守,万勿轻忽。’柴荣站了起来,指着我们道:‘大人,你把众亲将全都带去,一个不留,生死存亡在此一举,又何必留退路?能有退路么?’”众人听到此处,齐声赞道:“柴荣端的好见识,好气概!就该破釜沉舟。”匡胤点头,继道:“此时郭崇威、曹威仍蒙在鼓里,半点不知京师生了大变。他们接到戒严令,还道是有边警呢。听得今上召唤,连从人也不带一个,急匆匆赶来。一路上只见三步一哨、五步一岗,气象森严。走近帅府,见铁骑来去,门卫严紧,心中微异。及至进府,只见今上端坐厅上,也不起身让座,冷冷地说道:‘有旨,着两位将军取郭某性命,郭某便请两位下手。’将诏书递给两人看了。郭、曹两人惊出一身冷汗,知道此刻片言不合,便是一死。曹威颤声道:‘哪有此事?小将等日夜和太尉在一处,太尉公忠体国,几时有谋反了。待小将即日进京,为太尉辩诬。’今上道:‘将军高义,郭某深感,只是皇上会听你的话么?’郭崇威道:‘然则小将愿保太尉亲自进京分说明白如何?’今上道:‘我自己去也说不清楚的,皇上已把我全家老小都杀光了。’郭崇威聪明些,心念急转,已知今上心意,大声道:‘这太也没有道理,太尉,眼下只有领兵进京,以清君侧。小将二人愿率所部,为太尉前驱。’皇上始面露笑容,点头道:‘好!便是这样,请两将军立即出发,我率大军随后跟来。’郭、曹两人抹去额头冷汗,匆匆去了。魏仁浦道:‘要不要派监军?须防两人中途有变。’今上摇头道:‘不必!不需耽心。他两人违诏不杀我,便是死罪,又擅自率兵离了汛地,更是死罪难逃;况且我数万大军跟在后面,他又怎敢妄动?’王溥拜服道:‘太尉变敌为助,实在高明之极。’今上微笑,站了起来道:‘咱们也得聚众出发了!’此时天色才明。”
赵匡胤说到这里,便住了口,缓缓喝茶。韩令坤性急,问道:“后来怎样?”赵匡胤笑道:“后来的事还不是明摆着的?皇上是戊寅日起兵的,距汉隐帝杀史弘肇等只隔了两天。邺都距澶州一百七十里。前锋两日即至,王殷、李洪义以所部相迎来会合,声势更壮;澶州至滑州一百二十里,大兵一日便至,滑州义成节度使宋廷渥尽取库物劳军;又两日军至开封城北刘子陂与汉隐帝军交锋,还未打,隐帝全军溃散,隐帝被杀,太尉便做成皇帝了——这些你不都知道了么?”众人都笑,见天色已晚,纷纷离座告辞。
韩令坤大声道:“慢点,慢点,那昏君是谁杀了的?怎么含糊是死于乱军之中?”马仁瑀大声道:“是我一箭把他射下马来,张琼兄弟赶上,一刀便割下首级。”韩令坤赞道:“好啊!两位立下如此大功,却瞒得恁紧。”张琼苦笑道:“还说什么大功呢,咱俩挨了赵大哥一顿臭骂,立地抛了首级,再也不敢提及此事。”令坤奇道:“可又古怪,这为什么了?”慕容延钊笑道:“这有什么难懂?皇上出兵打的是什么旗号啊?”令坤道:“是‘清君侧’。”延钊道:“可不是!皇上摆明了不愿得罪汉隐帝,更不是造反抢皇帝做,如今隐帝却被自己手下人杀了,尽管他心中暗喜,岂有不杀了凶手以撇清自己的道理?你献上隐帝首级,不是自己找死么?”韩令坤吐了吐舌头,笑道:“我的妈呀,我可长了见识,这些皇帝当真难以侍候。”
众人一笑而散。
【注】汉隐帝被杀及郭威代汉事,见《旧苏代史·周太祖本纪》。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二回 恃功傲主 王峻离人骨肉情(1)
郭威终于取代后汉,成为五代(梁、唐、晋、汉、周)的后周开国皇帝,后世称之为周太祖。
周太祖登位后的第一桩事,就是为汉隐帝举哀、成服,一切如天子礼。奉后汉李太后为“昭圣皇太后”,迁居西宫。对原宰相窦贞固、苏禹珪(苏逢吉已自杀)、冯道等均仍令居原职不动,这一措施使人心大定,朝廷安定如常。
他又下诏为史弘肇、杨邠、王章平反,访求他们的后人,归还被籍没的家产,杀了助汉隐帝诛杀史弘肇的帮凶刘铢、李洪建等,为史弘肇复仇。此外,照例将改朝换代的事诏告天下,并对各镇节度使一一封爵,升赏有差。
对于拥立有功之人,自然是一一升赏酬功了。王峻的功劳居首,封为枢密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宰相);王殷次之,封为天雄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叫他率侍卫亲军去守邺都,以为朝廷屏障。李洪义为宋州节度使,加同平章事(宰相衔);郭崇威为洋州节度使、检校太保、兼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其他如曹威、王彦超等人都个个加官晋爵,以酬大功。
至于他的亲信,虽都安排在要津之地,官职却不是很显的,例如郑仁诲被派为客省使,负责接待联络各地节度使和外邦使者;向训被派为宫苑使,负责专管后宫供应事务。
此时,周太祖的两个亲生儿子青哥、意哥已被汉隐帝杀了,连三个亲侄儿守筠、奉超、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