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时明月汉时关-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此之外,赵高也是个考试天才。要想达到学史的终极目标,必须通过三项考试。考成了分别获得“史”、“令史”、“尚书卒史”,这些都是秦代小官名,赵高连考三次,三次第一名,顺利地进入秦宫为吏。

看完这段简历,此人的确厉害!

可以说,赵高是秦帝国刀笔吏中出类拔萃的最上者,他精通书法文牍,一路高中三连冠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担当秦王的文牍近臣。

由此,赵高终于近身为嬴政身边的近臣。且这个人长得帅,精通法律,字写得漂亮,又特别会说话,很懂得揣测上意。就这样苦干了几年,他博得了嬴政的赞赏,并被提拔为车府令。

“车府令”是个什么官?说白了就是嬴政的专用车夫。但赵高这个车夫的权利比较大些,除了皇帝出巡他得随行驾驭以外,出行的一大票车马行头都归他管,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停大多情况也是他说了算,如果嬴政不反对的话。可见,这是个不大但是能和帝王亲密接触的官职。

赵高在中车府令这个职位上一干许多年,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干得非常出色。到了后来,嬴政更是让他兼任小儿子胡亥的老师,只管教狱法方面。不要忘记,我们前面就说过了,赵高是当时秦帝国第一流的法律家和书法家。这个工作他绝对能胜任。

事实证明,这个兼职他也干得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有例为证。

在身兼车府令和胡亥老师两职时,赵高犯了重罪。嬴政将他交给蒙毅处置,蒙毅这个人很正直当时就判处赵高革职处死。这事本来已经完了,可这时候嬴政说话了,他说:“蒙毅啊,赵高虽然犯罪,但向来办事勤快,这次就算了吧。”

皇帝的人情谁敢不买,蒙毅捏捏鼻子:得,您都这么说,那就算了吧。

历史上赵高到底犯了什么重罪?没有记载。但既然蒙毅说应该要杀头,应该不是什么偷鸡摸狗的小事。而嬴政竟然因为欣赏赵高的办事能力,就亲自下令赦免了他,并且还官复原职。可见,赵高绝对可以称得上当时的劳模,此人实在是太能干了!

关于此人的小花絮大概这么些,这个历经宦海沉浮的宦官,到沙丘这一年,应该是40多岁。前半生的经验让他明白,要想过好日子就得掌权。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性格天生善良仁德,这种是圣人贤人;有些人性格中善恶的力量一直在不停交战,不是这个占上风就是那个占上风,当然从不会有一边独大的情况,这种人是凡人普通人;还有一种人表面恭顺勤勉,实际上恶念的种子一直被他深深压制在心底不见光线的深处,只要一个时机就会爆发,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赵高就是这第三种人,这种子就是权力!

嬴政这个庞大到只能仰视的巨人,日夜横踞在他面前,在他森然目光下的赵高只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去做那个敦于事的中车府令。赵高体内隐藏的权力种子隐藏得很好。在他任车府令这一他在嬴政时期最高官职的时候,只有一次他未能控制住。

就是蒙恬按法律要处死赵高这次,历史卷册中并未提及半点赵高适时的罪行。但从他日后做法来看,那时候赵高肯定犯了如同今日一样的错误,他做了自己绝对不应该做的事!

只有一次就够了,他为了自己犯的错误差点丢了脑袋,赵高被吓怕了。权力的种子又一次蛰伏下去,埋得更深。只不过已经体味过光线、感受过疯长乐趣的种子,怎么甘心永久沉沦。它只是在等一个机会,如同他的主人一样。

就在沙丘那一天,忽然之间,他亲手接过嬴政手中那封遗诏那刻,这个机会陡然地袒露在赵高面前。他果断地扣下诏书。

在这之后的两三天里,一个大胆的计划成形。要实现这个计划,要做的有三件事。第一件:扣下诏书。这个轻而易举,第二件事却难一些,他要分别去找两个人。

师父说的话总是对

胡亥。

这就是赵高第一个要找的人。

嬴政有二十多个儿子,当然,那时候没有计划生育。胡亥是他的第十八个儿子。此人真正出名,要推后到这时间的一年后。而在这之前,他只是嬴政众多儿子中的一个。

但胡亥也有他的特别之处,在嬴政的死亡之旅,第五次巡游中,陪同人员名单本来是没有胡亥的。是他自己请求要跟着老爹嬴政一块儿去,而嬴政也同意了,并且只带了他这么一个儿子(余子莫从)。由此可见胡亥这个小儿子很讨嬴政喜欢。

赵高为什么找胡亥?原因已经出来了,一是他无从选择,这次跟着嬴政出来的公子就这么一位,这是从客观上讲。主观上,赵高也很愿意去找他。不要忘记,赵高是胡亥的法律老师啊。他教导胡亥许多年,他了解自己的学生。

见了面,赵高就说:“你的皇帝老子死了,死之前没有分封诸位公子(那时候还没有分封制度),却给了你大哥一封诏书。扶苏当了皇帝,你却连一片土地都没有,到时候你要怎么办?”

这句话,说得非常直接,意图也很明显。

王死立长,是历来帝王之家的传统。胡亥并没有想太多,他很自然地回答说:“本来就应该这样。父亲应该让大哥继位,不分封诸公子是父亲的决定又是传统,这也没有好说的,很正常啊。”

似乎早料到胡亥会这么回答,赵高几乎是不假思索,大喝一声,先声夺人,“你错了!”

胡亥到底年纪小,他愣住了。就听赵高昂首言道:“现在的天下,只在你、我还有丞相手中。希望你仔细体味这句话。你想,做别人的臣子还是让别人做你的臣子,对人发号施令,还是让人对你呼来喝去?这两种处境,你到底想要哪一种?”

这已经不是暗示这么简单,赵高的情绪高涨起来,语言已经变为赤裸裸的煽动——篡位吧!

胡亥几乎站立不住,瞪大双眼呆若木鸡,他听到自己脑中有东西在炸裂在轰鸣,他不知道他说了什么,但他确实说了。

他说:“废兄长而立弟,不顾兄弟义也;违父诏而畏死,不顾父子孝也;吾能薄而强,不自知也;这三件事都天地不容。做这三件事,我死事小,危害国家事大,不行!”

不义、不孝、不能!这已经是胡亥最后的挣扎,最后的心理防线。如果赵高的攻击再猛烈一点,他心底最后一丝的防线或许就会崩塌。事情远远没有完。看着面前的胡亥,赵高的目光中闪过一丝黠笑。

他正了正衣冠,整了整袍袖,就像以往每次出现在胡亥面前讲授狱法时那样,摆出了师长的架子。赵高使出了最后一招,必杀技!

他说:“我听闻商汤、周武杀昏君,天下称赞他们高义,却未曾听闻天下人诟病他们不忠。卫君杀父,而卫国称颂其德,孔子录其事,未称不孝。你听我的,办大事不拘小节,行大德不必三谦。因时制宜,审时乘势,这才是有志之士所当为。你犹疑不决,后必有悔;下定决心,果决大胆,则鬼庇神佑,无往而不利。你一定要听我的!”

在这里赵高说了一段非常有艺术性的话语。这段话被引用在厚黑学中成为经典。

赵高的这段话歪曲了一个事实,忽略了一个事实。他歪曲了道义的定义。大言不惭地告诉胡亥,你所说的不义不孝不能,都不是真正的道义。真正的道义就是能抓住时机,大胆行事。他在教他厚黑学。

从这里看此人说瞎话的本事,绝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在日后(这一天很快会来临的),他说瞎话的本事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从赵高口中,我们将有幸听到中国历史最嚣张的瞎话。

胡亥终于无话可说了。赵高从胡亥神情的变化上明白,这个人终于屈服于自己之下,今天是以这样的方式,明天将以更加彻底的方式。

胡亥长叹一声,说出的话却让包括赵高在内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现在老头子还没安葬,怎么好为这样的事情去麻烦丞相啊。”

我的天。反应好快!立刻就提到关于篡位这件纯技术活儿的关键所在——丞相李斯。

到此。我们真是不得不说。这位仁兄或许在跟随赵高学习狱法的时候,还抽空报了演员训练班,看看这种演技。先不解、后愕然、再驳斥,最终被强悍的歪理邪说击倒,这一全套的剧情下来,真是绝对的专业水平。只可惜最后谢幕,反应太过敏捷,戏做过就假。

公允说,胡亥在沙丘之谋中是充当棋子。娇生惯养的皇子,适逢大变惊慌失措,这时候赵高找到了他,说:我让你当皇帝吧。胡亥的回答与其说是被赵高策动,不如说是被利诱威逼。这只在胡亥问出最后一句话之前,问出了关键问题,胡亥就跨过了从被动到主动的沟坎。

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话没错。这对奇特的师生在日后玩转了整个大秦王朝。

长长的台阶

初战告捷。告别胡亥前,赵高手拍胸膛保证,一定能说服丞相。

但说是说,做是做,这件事的难度可不低。赵高抓紧时间立刻去找李斯。

在李斯的私人行帐中,赵高很小心地要求屏退左右。

李斯狐疑着照办,赵高就很不客气地开始说:“皇帝死了,传位给扶苏的诏书在我这儿,现在知道这事的就是你、我还有胡亥公子。扶苏不知道。我刚才将诏书与符玺托给胡亥,现在谁当太子,只在你我一念之间,丞相大人,您看该怎么办?”

这话开门见山,吓了李斯一大跳。李斯只觉得一个炸雷响在头顶,勃然大怒说:“好大胆,赵高你怎敢口出亡国之言,此事岂是我等臣子可论!”

赵高毫不惊慌,微微一笑说:“丞相你先别生气,听我把话说完。我先问丞相,你自己说,和蒙恬比谁本领高?谁功劳大?谁谋略深?谁德行高?”他问一句停一句,“谁与公子扶苏的关系更好,更受信任?”

问了这么多,最后一句才是重点。李斯无论哪方面他都不能和蒙恬比,特别是这最后一条,李斯终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李斯将不会受到新皇的宠信!

扶苏这时候已经在边关在蒙恬的身边两年,两个人关系亲厚。且此时的蒙恬与扶苏都不是当年:一个从对方身上看到未来明君的身影而更加臣服;一个从对方身上看到辅国良才的能力,而格外尊敬。二人驻守边关攘除侵扰的事迹时时传至咸阳。这两个人,必定是秦帝国未来的黄金搭档,可以预见的是,在这二人的同心协力治国下,大秦必定国泰民安,帝国将更加强大!

李斯暗暗心惊,却不动声色。他李斯是什么人?大秦的宰相,嬴政统一六国的辅佐见证者,怎么会因赵高几句话而动。要知道此人年少萌志,拜名师、学权术、猎韬略,入秦宫辅佐秦王开疆扩土,湮灭六国一统天下。其间所见所闻,所悟所感,说白了,我李斯吃过的盐比你赵高吃过的饭都多,我李斯玩过的招比你听过的都多,你赵高又是个什么东西,区区一名刀笔吏起家的秦宫人,竟然敢在我面前玩权谋之术!

李斯昂起头轻蔑道:“不错,你说的这五点我都比不上蒙恬。说吧,你到底想干吗?”

赵高态度谦恭起来,立刻换了种语气说:“您不要生气,刚才是我失言了。我这么说,实在是因为心有不忍啊。想我赵高原本只是内宫中卑贱的杂役,所幸能以学史入仕,以刀笔之文步入秦宫。二十余年来我任职宫中,所见宦海浮沉升迁罢黜生死荣辱之事,何其之多。”

“但是!我从未见过有被罢免的丞相有好下场,他和他的子孙最终的下场只有被杀。大行皇帝有公子二十余位,每一位的品性不用说丞相也知道。大公子扶苏是位刚毅勇武的人。此人正直而善用人,他一旦即位,必定重用与他亲厚且德高望重的大将蒙恬为丞相。到时候,您将怎么办?”

赵高又继续说:“我受皇命教导公子胡亥,已有年余。今幸不辱命,公子胡亥聪明好学,仁爱而厚德行,诸多公子没有人比得上他,当立为嗣。这件事只在丞相一念之间,请您一定要答应。”

赵高的话臭且长,却说得相当漂亮。向李斯表明厉害的同时也向李斯示弱。

而李斯呢?他现在是真的怕了。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当年权倾朝野的相国吕不韦。他想到初入邯郸时年少的自己,见吕相为舍人,出仕途入秦宫,那时候的道路走来多么竭蹶……他沉默了。

良久,李斯叹息:“阁下还是打哪来回哪去吧。我李斯奉皇诏听天命,我不用考虑太多,也无从考虑,将来怎么样我就认命了吧。”

这话有自怨自艾的意思,其实李斯是很希望赵高继续游说下去的。

赵高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他立刻说:“什么叫安?什么叫危?什么叫命?你连这个都把握不好,怎么人前显贵?你以为我赵高在图什么,还不是天下的安定吗?”

不服不行。赵高就是赵高,这个人说话的艺术,在一次又一次攻心为上的口舌之争上得到质的升华。

李斯真的不动心吗?看下面。

他说:“我李斯原本只是一名书生布衣,所幸皇帝看重让我当丞相,赐我爵位,子孙至亲皆受俸禄。古来读书的书生,有几人能像我李斯这么幸运?我受此知遇大恩怎么能不报之以性命。皇帝将国家危亡的重任托付给我,我不能辜负。请阁下不要再说了,不要让我李斯跟着你一起犯罪。”

赵高喟然叹息一声,心中大石落地。李斯的态度陡转急下,从开始的怒斥、辩驳到现在的纵容,他明白眼前这个人的天平已经完全倾斜了。李斯在等他,等他说最后的一番话,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段最后的劝说必须又臭又长,最好从人生自然、万物原理、圣人之言讲起,总之道理是越大越好。李斯需要的不再是理由,而是个台阶。

赵高不再客气,清清嗓子,大声说道:“我听闻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从不墨守成规而是顺应时势。这道理就如同秋霜降则草木凋零,冰雪融则万物滋生,这是天地圣人教化我们的道理,我们应当遵循。何况,如今天下之势决于公子胡亥,我等从公子之命行事也算不上谋逆。无论怎么讲,这都没有错,您怎么到现在还不明白?”

有没有觉得很眼熟?赵高对李斯说的这番话和对胡亥说的何其相似:抓住时机是道义,顺应时事是天理。赵高会的其实不多,他只是个深居秦宫,通达人性的小人。

天下什么最险恶?人心、人性。

赵高和李斯的这长篇对话,被载入史册,只因它实在是太精彩了。李斯竟然也被赵高的一通歪理邪说完全击倒,简直不可思议!

李斯年纪比胡亥大,学识比胡亥渊博,社会经验比胡亥深,可一遇到赵高的巧舌如簧,结果居然都一样。

我不知道当年李斯同学从师荀况到底学了些什么?想必一句“人之生也固小人”是有的吧。可是现在,如果荀况老先生泉下有知的话,我真不知道他是该哭还是该笑。

终于,赵高铺就给李斯一条长长的台阶,让后者下得有条不紊。台阶上有李斯想要的一切,权势富贵。铺台阶的和下台阶的相视冷笑,两个人各自都有本账。

赵高要借李斯的力量矫诏篡位,李斯就利用赵高的计划为自己图谋更多更长久的权势富贵。这笔账双方怎么算都不亏,至于日后到底怎么样?大家走着瞧。

这场精彩的游说与被游说以李斯的一句长叹而画上圆满句号,他说:可悲啊,偏偏让我生在这个乱世,我的性命将托付何处呢!

握手,互道OK,篡位三角正式形成。赵高、李斯、胡亥,同坐上一条船。他们确实同舟共济了一段时间,只可惜这段时间实在短了些,当然这是后话。

而现在,三位共同举手宣誓:好同志,一起干吧!

第二章 挡我者死

有个小细节需要说说

自李斯处回到胡亥行帐中,赵高是这么复命的:以太子令喝之,焉敢不从!

这句话,我首次看到时吃了一惊,如果换作我是赵高,至少就想不出这么机巧的对答。大不了以实据答,当然会加以润色。比方李某人先是不从,接着我以公子的仁厚才德当前形势晓以利害,最终李某人欣然答应。

要是我,顶多就这样说。可见,我成不了赵高这样的人。

仔细看来,赵高应答的原话包含这么几层意思。首先他抬高了胡亥的身份。我们知道,现在的胡亥仅仅是死人嬴政的小儿子,他是公子胡亥。太子一说,是嬴政到临时那瞬才恍然察觉的漏洞。此人极度想成仙,根本忘记了人会死这一茬。即便是给扶苏的诏书,也未明确他是太子,只是按当时习惯,谁主持先皇帝的葬礼,谁就是皇位继承人。

那么请问,赵高口中的太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心理暗示,其实赵高在给胡亥一个既成事实的心理暗示。他脉脉含情地看着他,说:您是太子啊,多大啊,皇帝已经死了,您就是新皇。

这个心理暗示的好处是大大的,胡亥之前或许还会有些胆怯,可这么一暗示,就显得名正言顺。从来不曾听闻过,人对天经地义的事会有过怀疑。既是受命于天,自要放手一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