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时空航班-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是“让人帮我读”,这个“人”是谁,可想而知——没想到自己居然摊上这么档子事儿。

    按说他的工作基本就是口头翻译,论理不该怕这个。不过这个翻译书本跟以往的口头翻译不同:口头翻译是三个人说话(说话人甲和乙,再加上翻译),翻译要说的话只占说话总时间的二分之一(甲说的话,翻译给乙听;乙说的话,翻译给甲听,等于是甲和乙说话翻译都要复述一遍),而且,很多话只需要把意思翻译到了就可以,不必要原话复述——甚至可以视情况不翻译(比如李德下令要枪毙某人的时候)。

    而且的而且,中央苏区里懂得俄语的人不在少数,很多时候,他们之间完全可以直接对话。

    所以,自己翻译方面的工作其实是比较轻省的。

    但是书面翻译……

    都是自己一个人在说话……好吧,这也就算了。问题是还有很多词汇要准确翻译都不是那么容易——曾经李德问伍翻译,小傅说的“雷达”是个什么东西,伍翻译在搞懂这个词的意思之后,却犯了难:自己学过的俄语里面还没有这个词,费了好一番功夫之后,最后总算是翻译成了“电磁波反射定位仪器”。

    而且仅仅是这样翻译还不够,他还非得把这个仪器的大致工作原理也说上一遍,这才让李德真正搞懂。

    一个词就已经这么麻烦了,而现在可是来到了八十年以后,“黑科技”的大本营,天知道还有多少这样乱七八糟的东西等自己去伤脑筋。

    不过没办法,这就是自己的工作。

    “《工人阶级是如何压倒ok焊条的》(地效大概记得那套书里面有这么个题目,大家就别较真了)……”

    一篇文章翻译下来,伍翻译免不了口干舌糙。李顾问听得累,他翻译得更累。

    只看文章内容的话,伍翻译还是蛮有兴致的——这种问题就是“富贵病”,只有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去思考这些“为什么”,旧中国肯定遇不到这样的烦恼。

    可是这里面用到了很多不常用的单词。更麻烦的是,这套书的发行时间有些微妙,“苏修”这个词语一再出现。不仅如此,还有大段的阐述苏联如何如何邪恶,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该如何如何反击,如何打他们脸的文字。

    “这还真是……”

    伍翻译的心情就像是过山车,一会儿为新中国的工业成就而高兴,一会儿为了赫鲁晓夫以后苏联的行为而愤怒,一会儿又在为中苏关系而担心,同时还得操心某些不常见的单词如何翻译,最后还要费心哪些内容不能翻译给李顾问听……

    诶……累死了……魏总和经理你们快点回来吧……抬头看看石英钟,已经快十点了……

    “他们怎么还不回来?送个人去看医生而已,用得了这么久吗?”伍翻译实在是有点儿撑不住了,工作效率一再降低。

    “是有些奇怪……我帮你问问吧,”董大爷看伍翻译实在是可怜,提议道,说着话,就拿出配发给自己的手机开始拨号。

    一通电话,彼此交换了各自的情况。听闻魏总他们三个人正在做正经工作(套购药物),伍翻译急忙表示,自己的问题不算问题。

    “如果真的没事儿做的话,就弄几部影片给他看好了。应该有同志能操作电脑了吧,在网上搜一下《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这里黎明静悄悄》啥的。”魏承恭在电话里这么建议。

    “电脑大家倒是都能用了,不过你刚才说的是什么片子来的……”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这里黎明静悄悄》。”魏承恭不得不又说了一遍。

    “哪个瓦?哪个尔?哪个特?”董大爷不依不饶,“最好发个短信过来。”

    “不用死掐字眼儿,百度有模糊搜索,直接打拼音……”刚说到这里,魏承恭恍然大悟:同志们学的是五笔,跟自己熟悉的拼音可是两码事。

    于是……

    “稍等……”片刻后,短信发了过来。

    看过短信以后,董大爷哑然失笑,除了以上三部片子之外,还有一部同样在中国算是家喻户晓的苏联老电影:《列宁在1918》。

    正想要招呼呢,电话铃声又响起,于是董大爷只能再一次接电话。

    “其实你们搜索苏联老电影就可以了——只不过我怀疑能搜到的估计都是中文版,所以你们注意一下,找个有字幕的吧。”魏承恭如此嘱咐,一边又好笑起来:“苏联人看苏联电影,居然会听不懂台词,哈哈哈……”

    董大爷也不禁莞尔,收起手机,正要招呼李顾问和伍翻译去“教室”(同志们的教室,放电影也是在这里),一转眼,却看到两个同志看自己的眼神活像是见了鬼。

    “怎么了?”

    “这个……”李德指了指董大爷手里的手机,说起话来略有些干涩,“不单只是电话,还能发送电报?”

十二 马列国际的乡巴佬11() 
董大爷愣了一下,立刻就反应过来:“你说这个啊……这个叫短信,据隔壁小卖部老王说,已经是比较落伍的信息传送方式了,他们年轻人这会儿玩的都是微博,微信,qq啥的——不用急,等魏总和经理他们回来,就会配发给你们。”

    伍翻译苦了脸:“短信”还能翻译成“简短”“信件”,“微博”“微信”“qq”那是彻底没有对应词汇了——伍翻译本人也不知道这些都是什么东西。

    迫不得已,伍翻译只能放弃意译,转用音译。听着李顾问用蹩脚的发音说着“魏伯”“魏信”“叩叩”(外国人学中文常见的毛病,总是走二、四声),伍翻译总算是松了口气:以后再遇上无法翻译的词,都这么办吧。

    另一边,完全搞不懂那三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的李德在费力地发音的同时,对于这个陌生的时代也有了一点新的认识:

    貌似,自己在那个时空是作为“先进生产力”,“先进国家”的代表,到了这边,就成了个十足的土包子了。

    于是董大爷领着伍翻译和李德来到了多媒体教室,找到了刘英同志(1905—2002,张闻天夫人)。

    “嗯,好,我明白了。”看完魏承恭的短信,刘英立刻操作,片刻后,百度到了自己需要的结果——可惜只有上译版,没有俄语原版,也没有俄文字幕(硬要找还是能找到的,不过那种资源都不能在线播放,而要下载一部电影,所需要的时间不短,特别是在公司的线路并不是很通畅的时候——为了节约经费起见,魏承恭他们公司的网线本着“够用就行”的原则,选择的是最低档的)。

    正要招呼李顾问,一回头,却发现李顾问正看着不远处发呆。刘英顺着顾问的目光看去,立刻就明白了李顾问发呆的原因:肖月华同志。

    “肖,你……”李德来到了肖月华面前。不得不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在苏区的时候看起来非常土,非常其貌不扬的肖月华,在吃了两个星期饱饭、又换了一身这边的漂亮衣服以后,也变得容光焕发,光彩照人(至少在李德看来是光彩照人)。

    “顾问同志……”看到丈夫来到自己面前,肖月华略略有些慌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不过头却低了下去,似乎是有些不敢面对丈夫的眼神。

    “你,豪吗?”相对沉默了一会儿后,李德还是只憋出来这么一句。没有要翻译,这话他是用有些走音的中文说的。

    “嗯,很好。这边吃得好穿得好,住得也好,也没有人想要我们的命,很安全。”肖月华回答得有些干巴巴的。

    这话就不能不翻译了。听完伍翻译的话,李顾问点点头:“那就好……”一转眼,看到肖月华的那台机器,有些惊奇,“你,也会用这个‘思维机器’了?”

    “用不好,还在学。这个很好玩,但是也很复杂。”肖月华的回答还是这么干巴巴的。

    然后李德就没什么话好说了。两人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是以李德为主,李德既然不想多说什么,那么肖月华也就说不出什么来。

    她对于这个丈夫没有多少感情,可是两个人到底结了婚,是夫妻。既然是夫妻,那么当然应该患难与共。可是这一次,丈夫还在那边吃苦受罪的时候,自己却跑来这边享福,而且走的时候连招呼都没有打一个,这让她不免觉得心中有愧。

    相对之下,李德倒是没有那么多感触。夫妻之间可说的东西实在太多,真要是说起来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说得清的。可那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跟“拯救苏维埃”“拯救马列国际”这样的大事比起来,那些事情都可以押后——甚至不谈也可以。

    现在他唯一感兴趣的,就是“自己的妻子”看来也会操作这个看起来非常高级,非常厉害的机器了——这一点非常好,有非常大的操作空间。

    “等工作结束的时候,我们再来谈吧,我有很多话想要问你。”李德最后看了肖月华一眼,又看了她身边的那台电脑一眼,就转回到刘英这边。肖月华注视着李德去到刘英大姐身边,呆了好一会儿,这才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刘英却不忙招呼顾问看电影:“顾问同志,要不,你先跟肖月华同志聚一聚吧……这边的工作有我们呢,耽误不了。”

    伍翻译也赞同这个说法。

    “不用了,”李德回绝了刘英的好意,“我的时间很紧急,实在浪费不得。”

    ————

    “伍,这些是什么?”

    他们是从优酷找到的片源,而优酷的界面,大家知道的,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其中不乏某些“腐朽的”“充满资本主义低级趣味”的东西,伍翻译和刘英看得有些脸红,倒是李顾问颇为感兴趣,指着上面的某宝衣饰广告问道。

    伍翻译当然回答不出,刘英顺口答道:“广告而已。跟我们那边一样,走美女套路——只是做得远远比我们那边的漂亮罢了。咦?中央派你们来这边,没有跟你们说过这个吗?”

    当初中央把刘英他们派过来的时候,听从魏承恭的劝告,三令五申要大家“见怪不怪”,不过轮到李德和伍翻译的时候,就没有说这些了——李顾问不是中国马列党员,轮不到中国马列党中央嘱咐他什么。

    “说是说过了,只是没有想到,居然到了这种程度。”伍翻译苦笑着回答道。对于李顾问,中央不好说什么;对于伍翻译和钱队长,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不过猛然看到这些东西,还是觉得有些扎眼睛。

    “慢慢习惯吧,不瞒你说,我们还遇到过很多更过分的网站,实在是让人有些担心。只是格于纪律,不好说什么——但是大家已经憋了一段时间了,这一次魏总回来,我们正打算好好问问他呢。”刘英说到这里,又笑了起来:“我们还是来看电影吧,还好这些电影倒还是很可观的。”

    上译版的《列宁在1918》是不完全翻译,即其中有很多对话内容实际上保留着原声(按理说上影的译制水平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在优酷的片源就是这样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无疑帮伍翻译省了很多事。不过毕竟是一部近两个小时的片子,整部翻译下来,他也觉得头昏脑涨。

    幸好这就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了。

十二 马列国际的乡巴佬12() 
(正在恶补苏联电影,苏联历史,没想到看着看着就拐到《钦差大臣》了,很有意思

    另外,通知一下,现在本书的群号是:163069294)

    照顾顾问同志的胃口,今天中午吃的是土豆烧牛肉——其实作为一个德国人,李德对于斯拉夫菜肴并不怎么热衷;只是毕竟在苏联呆了好多年,在不接受马列主义标准餐就只能去啃黑列巴的情况下,他倒也锻炼出了一幅苏式胃口。

    肖月华体贴丈夫。她知道丈夫吃不惯川式的麻辣口味,于是把两个人的份菜总到一起,用开水淘干净了,又炒了一遍。之后吃饭的时候,又把肉都拨到了李德碗里,自己只吃土豆。

    不过这并没有让李德满意。

    “不,这不是牛肉!”李德指着盘子朝肖月华发火,“什么牛能长得出这样的肌肉?这一定是不知道什么动物的肉,我知道的,你们中国人什么都吃:猫,狗,老鼠,蛇,蜥蜴……今天的伙食是谁在负责?这是对红军战士的不负责任,负责人必须受到处分!”

    “这确实是牛肉——准确地说,应该叫做牛杂,相比牛肉,更有(翻译同志不知道该怎么翻译“嚼头”之类的词)……吃到嘴里的感觉更好。”看着可怜兮兮的肖月华,正在吃饭的伍翻译急忙解释——同时也是解围。

    “不,我绝对不吃这些可疑的东西。”李德依然固执,“好吧,这个可以忽略,我可以只吃土豆——但是怎么会没有酒?杜松子,或者伏特加,或者别的什么?”

    “李德同志!”伍修权愣了一下,生气了,语气开始变得严肃:“虽然这边的环境很和平,但是我请你注意,我们依然是红军,我们在军队里不提供酒,喝酒会误事。”

    “不,不,不,”李德连连摇头:“伟大的苏联红军在没有战斗的时候,会提供充足的伏特加;甚至,就算是有战斗任务,也还是会提供充足的伏特加。要知道,酒是男人的饮料。它能够让人兴奋起来,产生冲锋的欲望,也能让人变得有勇气,无畏于战争。过去客观条件不允许也就算了,现在有条件了,当然应该把红军这个好习惯学起来。”

    (地效注:不知道苏联红军是不是这样,地效信口胡诌的,大家别当真——不过以俄罗斯人的尿性,我觉得可能性极大)

    “……”

    伍修权明白了:李顾问这是酒瘾犯了。

    两人这一通哇啦哇啦,用的是俄语,肖月华当然听不懂,现在对话明显告一段落了,她才小心地向伍翻译询问道:“他……在说什么?”

    “他想要喝酒。”伍翻译简短地回答道。

    肖月华什么都没说,默默地把饭碗和筷子放到桌子上,站起身向外面走去。

    “你去哪里?”伍翻译纳闷,顺口问道。

    “去买酒。”肖月华回答道,不过立刻想到一件事:“对了,伍同志,你能不能问问,他想喝什么酒?”

    伍翻译叹了口气,他本来很想说:“肖月华同志,你不用事事都将就他的,他只是客人,客要随主便。”不过想想这是人家夫妻两的事情,自己实在是不好掺和进去。

    至于说李德喝什么酒……这个倒是有点难说。按说从苏联来的人当然喜欢烈酒,不过李德本人是奥地利人,据伍翻译所知,德国人更喜欢低度的啤酒。

    不能问一下么?

    当然不能,自己刚刚才斥责过,说是不能喝酒;眼睛都还没眨呢,跑去问人家喝什么……自己打自己脸?

    “还有得挑么?”伍翻译愣了一下——他和李顾问来到这边以后,还从来没有离开过公司,所以他对店铺的印象还停留在旧时代,而旧式店铺,除非是“通衢大邑”买卖“南北杂货”的,一般店铺卖的酒都是自家酿。

    “当然有,这边的店里什么都卖,实在没有还可以去路口那家超市。如果连超市都没有,还可以上网邮购。”肖月华明显是个好妻子,其考虑的不只是这一餐将就一下,而是丈夫的口味习惯。

    伍翻译听得好奇心起,连喷香的土豆烧牛肉也不吃了。说一声“我跟你去看看。”就放下碗筷一起跟了上去。

    留下李顾问一个人在座位上,端着米饭面对着一盘子土豆烧牛肉——哦,不对,该说是“牛肉味红烧土豆”。牛肉……哦,不,牛杂现在都在肖月华同志的菜盘子里(^…^)——直发愣。

    这……是个什么情况?

    ————

    走过门卫室,董大爷一边吃饭一边看书,看到两个人要外出,稍微有些诧异,忍不住问道:“你们去哪里?”

    “去给顾问买酒。”

    “酒?”董大爷愣了一下。来到这边以后,不可避免地要了解马列国际顾问的事情,而能够找到的东西,大家懂的……

    本来董大爷还以为那些记载有些失真,李德同志毕竟还是一个马列党员,有着马列党员的基本素质(他在中央根据地的时候,跟李德顾问的接触不多,了解不深——事实上,除了像博古那样的铁杆哈苏派,没有人愿意跟一个连说话都费劲的人搅在一起)。

    不过听到“这家伙”才脱离那边的艰苦环境,就开始追求这些生活享受……董大爷皱起眉头,心说看来后世的这些记载并不是空穴来风啊。

    “月华同志,你……”

    董大爷本来想说,你可不能这么惯着他,会惯出毛病来的。不过转念一想:一个妻子给她的丈夫买一瓶酒,这有什么可说的——即使是对于马列党员来说。

    不过他这欲言又止明显吊起了两个人的胃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