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谋-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不是知道柳氏厉害,故意设计,想要自己疏远她,再来对付自己?
  翌日,唐氏来到正院请安。
  马颖一早就到了。
  见到唐氏,她甜甜一笑。
  唐氏目不斜视的与刘氏见礼,似乎全然没有看到她一般。
  马颖抿了下嘴,心里有些诧异。
  要知道,凭着她昨天透漏的消息,再怎样,也不该得个冷脸呀。
  刘氏笑着让唐氏落座,并未察觉两人片刻的涌动。
  少顷,柳福儿过来请安。
  见只有她一人,刘氏有些失望。
  柳福儿笑道:“二郎这几天有些忙,便是晚上也不定几时能回。”
  刘氏哦了声,有点后悔昨天不该对儿子那般。
  马颖见刘氏与柳福儿之间略显亲昵的互动,眼神微闪。
  在众人没有察觉之前,她快速的绽开笑容,娉婷起身,给柳福儿见礼。
  柳福儿含笑回一礼,便规矩的坐在最下首。
  闲聊了几句,刘氏带着几人去延寿居。
  虞氏场面的与马颖说了两句,便命人摆饭。
  用过之后,照例是用些浆水,顺带消食。
  待到告退之时,马颖笑道:“我带来两盆兰花,本是想要给伯母献宝,不想途中不知怎的,花蕾全都掉了。”
  她道:“听闻唐姐姐对此甚有研究,不知可否帮我看看。”
  “只怕要让马娘子失望了,”唐氏道;“我也只是浇水松土的皮毛,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从未遇过。”
  “这样啊,”马颖面色微僵,挤出点笑。
  此时,她可以确定,唐氏当真对她生出了恶感。
  柳福儿不动声色的看了眼,垂下眼眸。
  刘氏不忍马颖失望,便道:“不过是蕾落了,又不是真个病了,或许是水不慎浇多了也说不定,好生养护,明年不是一样开花。”
  马颖弯眼一笑,道:“只要伯母不嫌弃便好。”
  刘氏笑道:“这是你一番心意,我怎会嫌弃。”
  唐氏不耐烦作陪,便蹙着眉头,手微微按着太阳穴。
  柳福儿立刻知情识趣的上前,道:“阿嫂,你怎么了?”
  唐氏微笑,道:“头有些痛。”
  柳福儿立刻显出些忧虑,道:“可严重?”
  刘氏看了眼,道:“既然不适,便回去歇息吧。”
  唐氏一礼,回了东院。
  马颖望了眼唐氏的背影,浅浅一笑,大抵猜出唐氏因何如此。
  柳福儿道:“阿娘,我那里有些治头风的油膏,我去给阿嫂送去。”
  刘氏点头。
  柳福儿朝马颖一笑,带着赤槿溜之大吉。
  回到院子,柳福儿寻了些护肤的油膏,去了东院。
  唐氏打开闻了闻,笑道:“我头痛,你却送来擦脸的油膏,是何道理?”
  柳福儿弯唇一笑,道:“自然是希望阿嫂貌美如花,将一干人等比下去了。”
  “贫嘴,”唐氏睨她一眼,娇嗔。
  柳福儿道:“东西送来了,我也回去了。”
  唐氏送她出门,道:“马颖心思活络,保不齐打什么主意,你可要当心些。”
  柳福儿眉头微动,含笑点头,道:“多谢阿嫂提点。”
  唐氏笑道:“你心思灵巧,又聪慧过人,我这也是多操心。”
  “怎么会,”柳福儿拉了拉她手道:“从打我进了梁家,就一直受阿嫂照顾,我在心里一直记着呢。”
  唐氏笑望,见柳福儿满眼的诚挚,心里安慰。
  辞别唐氏,回到院子,柳福儿便吩咐赤槿,想法子盯住马颖。
  不知为何,这次再见马颖,总让她有种十分奇怪的感觉。
  入夜,柑香悄然溜去外面,没多会儿便带着个人进来。
  翌日,柳福儿去正院请安,正好与唐氏碰上。
  她笑着上前道:“阿嫂,我院里的花有几株突然打蔫,叶子也都干了,不知为何。”
  唐氏定定看她一瞬,道:“干了就剪掉吧。”
  柳福儿一怔,莫名的看唐氏。
  唐氏拢拢披帛,进了屋。
  柳福儿侧头看了眼赤槿。
  赤槿忙点头,表示明白。
  柳福儿这才提步进门。
  不想就落后这一步,便看到唐氏再与马颖说着什么,两人皆笑颜如花,刘氏也正笑得开怀。
  柳福儿抿了抿嘴,上前见礼。
  刘氏笑吟吟的道:“颖儿说,白衣阁新近来了个法师,很是灵验。刚好今天天气正好,不如去那里转转。”
  柳福儿浅浅的勾了嘴角,道了声好。
  她看了眼自己身上的衣裳,有些赧然:“我这衣裳有些不妥,我去去就回。”
  刘氏道:“我们去延寿居,你也快着些。”
  柳福儿忙点头,搭着赤槿的手臂,急急往回走。
  待到出了正院的视线范围之外,柳福儿住了脚,道:“昨晚定是有事,”她道:“去问问。”
  赤槿急忙去找自己的眼线。
  柳福儿放缓的了脚步,踱回院子。
  重槿从屋里出来,柳福儿道:“你去寻郎君,跟他说,阿娘要去白衣阁,让他派些人来。”
  不管如何,先护住安全再说。


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发人送黑发人?

  重槿急忙出门。
  柳福儿找出身素雅的衣裙换上。
  赤槿急忙忙过来道:“昨天柑香出过门。”
  “外院?”
  见赤槿点头,柳福儿道:“她去外院作甚?”
  赤槿摇头,道:“那人怕被发现,只远远看了眼,说是柑香似乎是在与谁说话。”
  柳福儿皱眉踱步,轻重不一的捏着手指。
  半晌她叹了口气。
  问题的关键就在昨晚。
  想想唐氏对她的态度,柳福儿理了理衣襟,出院门。
  虽然里面的关节她尚未想通,但她明了,此时两人对她都不甚友好。
  来到延寿居时,饭菜都已摆好。
  柳福儿告了个罪,得虞氏的话,才坐在下首。
  吃过早饭,虞氏去换衣裳,刘氏吩咐人备车。
  半刻钟之后,女眷们登车,由郑三护送着前往供奉观音的白衣阁。
  白衣阁距离梁府不是很远,只走了小半个时辰,便来到山门口。
  负责接待居士的僧尼一早得了郑三派来的人招呼,早早候着。
  众人下车,僧尼便迎道跟前。
  虞氏做了个稽首,笑呵呵道:“未曾提前招呼,不知阁里可还方便?”
  僧尼笑道:“老夫人能来,小寺蓬荜生辉,又岂有不便之理。”
  她侧身想请。
  虞氏顺着进了门。
  刘氏心有所想,便问:“听说贵寺新近来了位法师,甚是灵验?”
  “正是,”僧尼笑道:“严心法师精研灵棋经,对占卜之道,研究甚深。”
  刘氏点头。
  众人参拜了菩萨,僧尼便将众人引道严心法师的精舍。
  马颖转了转眼珠,笑道:“这里可是我先听说的,未免被骗,还是我先去试试。若灵验,大家再来便是。”
  刘氏忙拦道:“你是客,怎好让你去试。”
  柳福儿拢了披帛上前,没等开口,就见马颖已推开屋门,一个跨步进去。
  柳福儿只得退到唐氏身边,眼睛盯着门扉。
  余光却见唐氏下意识的往边上挪了挪。
  柳福儿抿了抿嘴,又往另一半挪了下。
  唐氏转眼望来。
  柳福儿笑了笑,恢复最初之时的冷淡。
  唐氏亦抿起嘴角,回忆昨晚那人的话语。
  明明可以从北城门处击破,可梁二却偏要带兵绕去南方,以东西两侧佯攻,诱使乱军在城破之时,只能往北奔逃。
  唐氏嫁来梁家多年,对梁家男人的秉性,可谓知之甚深。
  若说梁帅有此智计,她信。
  可这人要是换成梁二,她就不得不怀疑了。
  再想想郎君的再三告诫,唐氏揣度这定是柳福儿的手笔。
  这就等于说,这半年来,自己竟然是再与杀父仇人和睦融洽。
  唐氏心里的恨已不能言表。
  她悄悄按了按心口,努力平缓呼吸,尽可量的不让自己面目狰狞。
  约莫一刻钟不到,马颖从屋里出来,一脸的惊叹佩服。
  刘氏忙问:“如何?”
  马颖啧了声,小声道:“真真灵验,就连我小时候的事情,她都说得分毫不差。”
  刘氏又道:“那她可有说你以后的子孙缘如何?”
  马颖微赧的揉着衣角,道:“说是极好呢。”
  “那就好,”刘氏慈和的摸摸她鬓发。
  虞氏搭了柳福儿的手,道:“走,你陪婆婆进去。”
  柳福儿一笑,顺从的推开门扉。
  随着低低的吱呀声,两人进了屋里。
  站定之后,柳福儿习惯性打量一圈。
  精舍不大,里侧有一竹榻,除开走动的空档,就只在靠窗的地方设一矮榻,其上有一尺许宽的小几。
  以为头戴僧帽,面色微黄的闭目僧尼正坐在矮榻的里面。
  “法师,”虞氏做了个稽首,隔着小几坐定。
  僧尼睁开眼,望了虞氏半晌,道:“老夫人天生运道不错,又寻一良婿。虽说年轻时吃了些苦,不过越到高寿,便越会富贵。”
  虞氏淡笑。
  僧尼看了眼柳福儿,微怔。
  虞氏拿眼睨她。
  僧尼才回过神来,道:“不过在这期间,老夫人会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望老夫人多多保重。”
  “你胡说,”虞氏面色一变,从来都是笑呵呵的脸颊剧烈抖动着。
  僧尼一个稽首,道:“万物有生又灭,一切都是缘法。”
  她转眼看柳福儿,抿了抿嘴,才道:“夫人面相极好,乃是极贵之人之相,只是子息薄了些。若能放开心胸,或许另有一番天地。”
  柳福儿呵了声,道:“你就看我一眼,就瞧出我子孙薄了?”
  僧尼一礼,唱了句佛号,再不言语。
  柳福儿摇摇头,扶起情绪还未平复的虞氏出门。
  刘氏忙上前一步。
  虞氏直接道:“回去。”
  刘氏一怔,却不敢多问。
  车夫们正聚在一块,商量着谁去打斋饭。
  见主子们出了门,也不顾上这些,急忙板凳候着。
  郑三见虞氏脸色不对,也泛起了嘀咕。
  待到送了人回府,便把事跟梁二说了。
  梁二一听,也顾不得耍脾气,赶忙回来。
  柳福儿和刘氏唐氏都在延寿居里。
  虞氏打发了马颖,才把忍了一道的气发出来。
  “竟听那些个胡吣,什么得道法师,我看就是装神弄鬼,哄骗愚妇的。”
  她道:“旁人家我管不着,但是咱们家,以后谁要再提什么白衣黑衣的,我就让她日日套着白衣黑衣。”
  婆媳三人皆屏吸垂头。
  谁也不敢多说半句。
  虞氏喘了好一会儿,听到外头丫鬟来报,说梁二回来,她才缓了些脸色。
  梁二阔步进门,见屋里情形,便笑道:“婆婆,我饿了,可有什么吃食?”
  “有,捻头、煎饼,还有汤饼,你想吃什么?”
  听到孙子欢快无忧的声音,虞氏余下的情绪终于平复。
  刘氏悄悄松了口气,给两个儿媳使眼色。
  柳福儿朝刘氏眨眨眼,示意她先撤。
  刘氏心里发虚,毕竟白衣阁这事是她先起的头,便牺牲小儿媳,道:“阿娘,二郎难得这么早归家,我去看看厨下,做些他顺口的。”
  虞氏冷眼睨她。
  刘氏顿时背脊冒汗。
  柳福儿上前半步,技巧的挡在刘氏身前,道:“婆婆,我也有些饿了。”
  虞氏知道她心思,剜了她一眼,到底放了刘氏和唐氏。


第一百七十七章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狗屁!

  待到她们出门,虞氏点她鼻子道:“那僧尼胡吣,你不生气?”
  “气的,”柳福儿道:“只是既然知道她胡吣,又何必生气,没得气坏了身子。”
  柳福儿靠近虞氏,“不过一剃了头的娘子,若她当真出口成箴,不如把她送去阵前。”
  “大兄他们也不用动手,直接让那尼姑去城外把黄二郎他们说死,正好解了帝都之围。”
  柳福儿一副煞有介事的模样,手还捏着团扇,给虞氏扇风。
  虞氏到底是被她逗笑了。
  她点了柳福儿额头一下,笑着与梁二道:“你小子眼光好,寻了个玲珑心肝回来。”
  “那是,”梁二洋洋得意,瞧着柳福儿嘿嘿直乐。
  哄得虞氏歇下,柳福儿与梁二回了西院。
  进了门,柳福儿便道:“早前不方便说,你赶紧派人盯着白衣阁,看看那个叫严心的法师什么来路。”
  梁二道:“到底那尼姑说了什么,惹得婆婆动这么大肝火?”
  柳福儿道:“她说婆婆要白发人送黑发人。”
  梁二一默。
  梁家是武将世家,过得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有这一天是早晚的事。
  可即便是心里知道,这家里的每一个人也都听不得这话。
  梁二转身要出去。
  柳福儿道:“马颖不知道在搞什么,阿嫂突然的敌对我,赤槿只查出昨晚她的丫鬟去了外院,可具体做什么,却查不出来。”
  梁二点头,道:“这事我来办。”
  他撩了帘子出门。
  柳福儿轻叹了口气,坐去榻上。
  赤槿过来服侍,小声问:“娘子,你怎么了?”
  柳福儿看她一眼,微微摇头。
  她怎么能说,那个尼姑说会死人之时,偏偏要看她一眼。
  时近宵禁,梁二步履匆匆的进来。
  柳福儿正挑灯为他缝制里衣,听到动静,她急忙下榻。
  “怎么样?”
  梁二面容冷峭,道:“那尼姑嘴倒是硬,暂时还问不出什么来。”
  柳福儿道:“那柑香……”
  梁二道:“有人被收买了,人我已经处置了。只是……阿嫂已经知道我是有意引乱军北上的了。”
  柳福儿一默。
  梁二暴躁道:“都是那个祸害,我去把她撵走。”
  “别,”柳福儿拉住他,道:“那样反倒显得我们心虚,阿嫂的心结定会更重。”
  她道:“这事就暂且打住,我去处理。”
  梁二眉眼微动。
  柳福儿则道:“这府里门禁也太松了,你还是把这事管起来吧。”
  梁二点头,面上一片狠色。
  翌日,柳福儿与梁二去正院请安。
  马颖正与唐氏相携而来。
  梁二转眼盯着马颖,森森的杀意如冰冷的刀锋直触她细嫩的肌肤。
  马颖下意识的打了个哆嗦。
  但片刻之后,她又开始战栗。
  不是害怕,而是兴奋。
  唐氏察觉马颖异样,顺势拉住她的手,给予安慰。
  马颖转头,回以感激的笑容。
  柳福儿拉了拉梁二,屈膝一礼。
  唐氏淡淡点了下头,与马颖进去。
  柳福儿拉了下梁二,与他进门。
  待到两人行了礼,刘氏笑问:“军务忙完了?”
  梁二点头,道:“今天有些空闲。”
  刘氏笑呵呵,道:“那正好,这两天园子里的花都开了,不如在园子弄个茶会。”
  “好,”梁二勾了勾嘴角。
  对于梁二的话,刘氏就没有反驳的时候。
  众人来到延寿居,虞氏听了提议,明了是晚辈的孝心,怕自己积郁在心,便点头应了。
  吃过饭,刘氏便要张罗。
  梁二道:“不急。”
  他看了看马颖,道:“我先处理些琐事。”
  刘氏看儿子,心说这也不冲突。
  梁二呲牙,命人叫来平伯,道:“把府里所有人都给我去内院的夹道。”
  刘氏眉头微动,却也没有阻止。
  梁二道:“阿娘,你先去歇歇,完事我跟你说。”
  刘氏点头,带着马颖回正院。
  梁二阔步往外走。
  唐氏正要回转,柳福儿叫住她,道:“阿嫂。”
  唐氏脚步一顿,淡淡道:“弟妹有事?”
  柳福儿点头,道:“有几句话想说,不知阿嫂可方便?”
  唐氏抿唇往前行,脚步不急不缓。
  柳福儿拢了披帛,朝往这边望来的马颖一笑,跟上唐氏。
  转过月洞门,便是东院地界。
  唐氏便站定,道:“有什么话说吧。”
  这样的应对很是失礼,柳福儿此时却没有心情计较。
  她停住脚,道:“敢问,在阿嫂心里,到底是唐姓的族人重要,还是锟儿大兄性命重要?”
  “你什么意思?”
  唐氏霍然扭过头,触及到柳福儿的脸庞,那张雪白的俏脸极快的扭曲了下。
  柳福儿苦笑,道:“看来阿嫂当真很恨我呀。”
  唐氏咬牙,把头扭了回去。
  柳福儿道:“边关战火不断,乱军又四处为祸,各地节度使纷纷拥兵推搪,皆不肯出兵围剿。这情况你该知晓吧?”
  唐氏吸了口气,用力抿起唇角。
  柳福儿道:“梁帅大义,花尽钱财,也要逐外族,定乱军。这等肝胆,我很钦佩。”
  唐氏转过头,冷声道:“你过来,就是要与我表功吗?”
  “当然不是,”柳福儿道:“你嫁来梁家多年,定比我知晓梁帅赴边关几次。可这几次李,朝廷可有给一个铜板,一袋粮草?”
  唐氏不语了。
  柳福儿道:“梁家就是再有钱,大兄和二郎再有本事,可又能撑过几次?”
  她道:“要是等到梁家自己都无米下锅,那大军该用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