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谋-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柳福儿蹙眉:“四郎这孩子心思有些重,想得总是比别的孩子多。”
“我觉得,要是真照着他所说去找,只怕他以后生活不会快乐。”
柳福儿觉得,夫妻之道在于两人彼此之间的快乐。
如果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在当下这个时代,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所以我想给他挑个性子活泼,又不失端仪的,最好还能有共同语言。”
汪三侧头。
夕阳渐落,一点昏黄透过半开的窗棂,投射到柳福儿白皙的面容。
汪三微侧着头,眸色柔柔的看着她。
“只是我认识的娘子不多,与他年纪相宜,又适合的实在太少。”
柳福儿想起看到的情形,面上带笑。
“也是巧,今次遇险,田家大郎来援。”
“我随他去了趟田家,结果看到他家小娘子,很是玉雪可爱,又很活泼。”
“最最难得的是,这孩子还保持一颗稚子之心。”
“有她在,四郎应该不会寂寞。”
“你觉得好,那就是好。”
汪三郎道。
柳福儿抬眸,看到他眼底情绪,微微一怔。
汪三郎错开眼,道:“从接了信,我便让人准备。”
他道:“只是不知你什么打算?是去汪家祖宅还是别院?”
柳福儿眼神游离了一瞬,“这次就算了,淮水那边,我实在放心不下。”
“且我过来,主要是与你说四郎的事。”
“既然你没意见,我便回去准备。”
“这样,”汪三郎极快垂下眼,掩住眼底的失落。
柳福儿嗯了声,眯眼看了下天色。
“你的人还是跟你回去,帝都那边还有些梁家军,我打算把那些人调整一下。”
“如此,朱家应该肯定要伸手了。”
而今,帝都的守备多数还在梁家军手里,朱家也曾尝试过,但都以失败告终。
柳福儿看她。
“若伸手,你就想法打断,不必留情。”
她表情微冷。
“而今可不是十几年前了。”
汪三郎嗯了声,道:“听说,前几天行宫又急召太医,人进去足足一天一夜,天大亮了才出来。”
柳福儿眉头微凝。
她出来近半年,消息难免滞后。
“可还活着?”
汪三郎点头。
“太子年纪还小,朱家不会,也不敢让唐皇有事。”
柳福儿讥讽的掀了下嘴角,道:“我现在人手不够,朱小郎那边若是有事,你帮我搭把手。”
“放心,”汪三郎道:“这些不用你说,我都会办。”
柳福儿勾了勾嘴角,“辛苦你了。”
汪三郎呵笑,看了眼窗外。
最后一抹余辉已彻底落下。
他站起身,道:“从这儿拐过岔口,便是帝都边境。”
“我这就告辞了。”
柳福儿跟着起来,送到门边。
汪三郎转头,看她一眼,下了楼,阔步向甲板行去。
张武紧随其后。
汪三郎侧了侧头,低声道:“你留下,送她回去。”
“是,”张武站定,目送汪三郎登上战船。
转身,正好看到楼上柳福儿所在的舱室,门板合拢。
他下颌微绷,转去交代其他人去留。
船只快速交接,很快,只有柳福儿所在楼船转去东边。
翌日清晨,楼船进入帝都界内。
兵士依照惯例将船拦下。
正要检查过所,便看到柳福儿出来。
他呆了呆,赶忙躬身见礼。
柳福儿微笑着颔首。
楼船从卡口行过,直奔府衙。
府衙很大,自西边城墙到靠近府衙正门的阜头,楼船足足走了近一刻钟之多。
立在开阔的甲板上,迎着和暖的河风,柳福儿眯着眼看从高高城墙探出来的高树与屋脊。
张武自后过来。
“早在几十年前,老大人便再得不到朝廷发来的粮饷。“
“而这里,却是每隔五年,便要重新修缮一次。”
“现在还修缮?”
柳福儿侧目。
张武摇头。
“从迁都之后,就再没有了。”
柳福儿沉默。
迁都至今已过十几年。
这么久的时间,这里还能如此宏伟,可以想见当年,到底有多少银钱花在这上头。
柳福儿随即想到自家。
那些年里,梁帅也是一直用自家银钱养兵养军,一直养得家里内外库皆空空。
阜头上,一位中年汉子带着几个衙役立在那里。
看到柳福儿,他赶忙上前两步。
待到船夫将缰绳抛来,他接过来,将其套上边上的石柱。
两衙役急忙过去,想要帮忙,却被他打发开来。
柳福儿眯着看极为眼熟的汉子。
半晌,她恍然。
此人当年似乎曾与她和梁二去过蜀地,穿过河道。
看着男人明显白了少许的发髻,当年情形历历浮现。
那种相互搀扶,相互依赖的感觉瞬间涌上心头。
柳福儿侧头催促。
搭板才一搭好,便急急上前。
“小人马三见过柳夫人,”汉子拢好绳索,便疾步上前,未等柳福儿动作,便单膝跪地。
“快起来,”柳福儿赶紧把他扶起,笑吟吟的望他。
“如今你已经是都尉了。”
马三呵笑。
“都是梁帅抬举,保我来这儿。”
“也是你自己争气,”柳福儿笑道:“一路行来,我看城里很是宁和,兄弟们也很少规矩。”
马三咧嘴,“不过是照着军中规矩罢了。”
柳福儿含笑。
而今不是当年。
从打汪家起事之后,这里便是鸡肋之地。
西边汪家虎视眈眈,北面田家距离甚近,南边几个郡守相互勾结,各有算计。
唯一亲近的只有梁家。
可惜梁家早已是个空壳,便是想帮也帮不上忙。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能把这里守得死死,足见他本是了得。
两人说着话,进了府衙。
坐定后,马三道:“我听说徐家又不老实了,好在被周都尉拦在淮水?”
柳福儿点头,道:“我这次过来,也是为了这事。”
她简单介绍梁家军如今近况,道:“你在这里,不了解如今情况。“
“如今的徐家,势头远胜于我等。”
第七百三十四章 人与事
“强很多?”
马三皱眉。
柳福儿抿了抿唇,微微点头。
马三眼眸转了几转,道:“我这里还有两千多人,虽然不多,且武艺没有多强,不过胜在年轻。”
“冲个锋陷个阵,倒也勉强能用。”
“已经尽够了。”
柳福儿笑:“徐家只是胜在兵多,真个对打,没一个是梁家军对手,即便两者相差十余岁。”
马三呵呵的笑。
他们当年不知吃了多少苦头,流了多少血汗,才进入梁家军,成为其中一份子。
现在,不说别人,就是他跟前的,随便拎出来一个,能有他当年一半本事的都是好手了。
说了这么会儿话,天已经大亮。
“别光在这儿说,我带你去看看那些小子,”马三是个说做就做的性子,当下起身。
柳福儿跟着起来,随他一道转去校场。
这会儿操练才刚告一段落。
身量高大,身体精壮的汉子们正抖着被汗打透的衣裳,三三两两的打算离开。
看到马三过来,众人皆停了下来。
马三环顾一圈,寻到负责带领操练的刘辉,让其带着人在操练起来。
刘辉看了眼立在马三之前的柳福儿,转头吆喝众人重新列队。
马三咧嘴一笑,请柳福儿上台。
柳福儿此番过来,目的就是为了挑人。
当下她笑着颔首,径直登上高台。
刘辉再次看了一眼,再看马三。
马三悄悄往校场使了个眼色。
刘辉立刻领悟。
他握紧长枪,立在高台之前。
鼓足了劲,大声一喝,两臂猛地一抖,长枪顿如灵蛇,激射而出。
柳福儿挑眉,转而看向下方。
兵士们随之大喝,抖起长枪。
一瞬间,她似乎听到风破的声音。
柳福儿含笑,斜走两步,退去边缘,将场地完全留给刘辉。
小一刻后,刘辉带着细汗收枪。
兵士们几乎同时收拢,枪杆顿地,发出一声震动地面的笃声。
柳福儿轻轻吐了口气,笑着拍巴掌,与马三道:“都尉领得一手好兵。”
马三呵呵的笑。
柳福儿道:“这里的我瞧着都极好。只是这城不能无人守护,干脆都尉先挑,余下的给我就是。”
马三弯起嘴角。
他虽然远在帝都,却也自小柳家军名头。
能得她如此肯定,足可证明这些兵都不错。
他心情一阵飞扬。
“那就留两百守城,其他的都跟你走。”
他大手一挥,转头见刘辉巴巴看来,又道:“他也跟着去。”
“那些小子,犯起混来都是些刺头,刘辉旁的不成,对付他们还是有些法子的。”
马三声音不小,靠近高台的前面几排都听得清清楚楚。
“也好,”柳福儿笑着点头。
刘辉这会儿多少猜出柳福儿来历。
但他还有些拿不准,便行了个标准的军礼,肃容立于一旁。
柳福儿与马三离开校场。
才出大门,就听身后轰一声,好似炸了锅一般。
“这些臭小子,”马三笑骂了句,拱手道:“他们就请夫人多多关照了。”
柳福儿还了一礼,“都尉放心,我必尽我所能,护他们周全。”
马三笑着点头,招来正好经过的兵士,吩咐他去叫军需官来。
柳福儿拦下道:“你这儿也不宽裕,辎重粮草我来想办法就好。”
马三顿了下,笑道:“那我就不强撑了。”
他道:“跟你说实话,我这儿还真是没多少粮了。”
柳福儿笑弯了眼,道:“你这有靠绝不死撑的毛病,倒是跟你家司马一个样。”
“那是,”马三笑道:“我是他的兵嘛。”
两人说着回了府衙。
马三命人准备承载兵士的大船,柳福儿不想在边上妨碍,便寻了间院子暂歇。
入夜,刘辉悄悄来寻马三。
“都尉,那位可是江陵的那位?”
马三点头。
刘辉顿时一阵眉开眼笑。
“把你那牙收收,”马三咧嘴,道:“有些话,我本打算明早再说,不过既然你来了,我就一并交代了。”
刘辉顿时正色。
马三将淮水如今情形交代与他。
又道:“咱们这儿的情况,你也知晓。”
“爹不亲娘不爱的,就是占了个名,真要论油水,那是半分也没有。”
“这次出去,关系到你们将来。”
“时好时坏,就看你们自己了。”
刘辉拱手,“都尉放心,我等定令行禁止,绝不给你丢脸。”
马三微微点头,道:“至于柳夫人,你们不用担心。我与她相处过好一阵子。她这人极好,待下属之真之诚,绝不逊于梁帅半分。”
“当然了,这也要你们同等以待。”
刘辉急忙点头,伸了三指要发誓。
马三按住他道:“那些话还是留着说给该听的人。”
“我只愿你们都好,也不枉跟我一场。”
这是他心里话。
刘辉眼眶微红,单膝跪地,重重一礼,而后起身,快速出门。
翌日,船一早就已备好。
柳福儿带着两千余名兵士与马三作别,离开帝都。
马三立在城墙之上,举目远送。
直至彻底看不见船的影子,才离开。
楼船上,柳福儿拿出寻马三要来的关于淮水一地的地图。
才一摊开,便看到密密麻麻,四通八法的河道。
这完全就是徐家的主场。
柳福儿顿时一阵头痛。
而此时,被柳福儿琢磨着的徐家侧面的书房里。
徐大捏着田都尉书信,暗自咬牙。
这几个月里,他不知送过去多少钱粮辎重。
到现在,他仗没打胜几场,地盘没见打下多少,反倒花销倒比早前翻上几倍之多。
他反复错牙,还是不能熄灭心头怒火,索性往不远的另一处大书房。
徐家主正在交代管事做事,见他过来便让管事出去。
“怎么了?”
这些日子,连连捷报,徐家家主的心情一直明媚得紧。
“有点小事,”徐大将书信递过去,等徐家主看完,他道:“阿耶,这个月已经是第三次了。”
“照眼下的情形,这场仗还不知打多久。”
“咱们钱粮有限,真没办法这么消耗下去了。”
徐家主搁了信,回忆了下,道:“先把这次的给了。”
想了想,他又补充,“之后我会传信过去,与他商量。”
徐大抿起嘴角,半晌低应了声,转头走了。
第七百三十五章 粮与刃
钱粮和辎重的筹集,不是一般的事。
徐大叫来府里所有管事,命其调动所有能调动的,尽最大可能,最快速度,将田都尉所需弄齐整了。
管事们一听数目,皆露出难色。
江淮一地土壤肥沃,粮食收成倒是不差。
可打仗不止需要粮食,还需要能砍人杀敌的铁器。
为了攻击前方,这大半年里,他们日常就是筹集粮草,闲暇收集可打造武器的铁器。
不止他们家中,便是亲眷朋友也逃不开搜刮。
而今,他们所认识的所有人家里入目所及,连块指甲大小的铁片都没有。
现在,郎君又让他们弄来五万枝箭,一万口刀枪。
这,他们实在是办不到啊。
几管事拱手,声音哀哀。
“大郎君,粮草数目倒是可以凑一凑,可那箭矢和刀枪,却是万万凑不齐的呀。”
徐大面色沉沉。
他如何不知?
但阿耶已经发话,他又能说什么?
“那就想法子,”他长指收紧,握成拳。
“这,”几管事面面相觑。
其中一人,思忖半晌道:“大郎君,只靠咱们这里,定然是凑不齐的。”
“不如,”他拉长了调子,有些迟疑。
“如何?”
徐大挑眉。
那人上前两步,道:“这些年,各城甲胄一直都是按时发放,但却一直不曾回收旧甲胄。”
他看向徐大。
徐大将这些年发放出去的甲胄兵器盘算了遍,微微点头。
管事们大喜,忙言称筹措粮草,拱手告退。
管事们退的极快,几乎眨眼便出了书房。
徐大嘴唇用力的抿了下,扬声请两幕僚过来。
两幕僚就住在府里,没多会儿便赶了过来。
徐大将田都尉要粮和武器,徐家主同意一事讲完,又说起昔日用旧的甲胄。
那些玩意儿搁在库房里,也只是落灰,还不如拿出来,制成箭矢武器,再派些用场。
两幕僚皆点头。
察觉对方与自己一样,两人对视,片刻各自别开。
有了两人支持,徐大胆气也足了许多。
他将心中所想落与纸上,再次去寻徐家主。
徐家主也很认同他的想法。
且在他看来,只要打下淮水,便等同迈过水道局限。
他又有建州为依凭,进可往南北,退可回原地。
徐大将叩了家主印信的纸交于管事,命其立刻摘抄多份,分发与各城郡,务必以最快速度将甲胄回收上来。
管事不敢耽搁,急急去办。
没出两日,公文便落到个郡守里长手里。
看完之后,这些手握权力的家伙皆苦了脸。
这些日子,铁器骤然紧缺起来。
眼见铁器价格一日日的飞涨,他们岂能不动心?
奈何他们手里没有东西可卖。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的把主意打到了那些堆积在仓库里,落了厚厚积灰的破铜烂铁上。
本以为这事神不知鬼不觉。
谁想到,从来都是行事大气的主子竟然小气起来。
立在空荡荡的库房门口,这些从来都是威风八面的家伙们皆背脊发凉。
徐府里,徐大已经安排好工匠,只等甲胄运到便立刻开工。
只是,一连几天,各地皆安静无声。
徐大哪里能等得?
在一连发了几封信过去催促无果,田都尉又来信再催之后,徐大终于忍不住暴怒。
他着令管家带着公文过去,若当地官员拒不执行,便可就地处决,之后再报。
管事们每人带着一柄锋利佩刀及明令,领着一队装备重甲的兵士前方各地。
五天后,甲胄陆续送了过来。
徐大忙命人送去工匠处,命其以最快速度赶制。
同时装着满满粮草的船队徐徐开往淮水。
而此时的淮水河畔。
田都尉正带着兵巡视大营。
接到徐大送来的消息,他顿时大喜。
与他一道寻营的副将见他如此,也跟着笑了。
“莫不是大郎君已经把粮草和兵刃送来了?”
“差不多,”田都尉笑道:“先送粮,兵刃正在加紧打造,说是尽快送来。”
“那就好,”副将松了口气。
“兄弟们这些天成果不错,我昨天看了,几乎每人都可开百石大弓。”
“待到箭矢送来,定要那厮好看。”
说到这儿,田都尉笑意微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