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谋-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这些公文,柳福儿一阵头痛,却又不得不加班加点的赶工。
  入夜,她带着一大叠公文回去。
  梁康跟几小只过来请安。
  柳福儿忙得昏头涨脑,见几小只也没什么精神。
  梁康上前,歪着小脑袋跟着看。
  柳福儿把公文往他跟前斜了斜。
  “看出什么了?”
  等梁康直起身,她问。
  梁康沉吟片刻,“先生曾与我说过,衡州受过重创,便是经过这些年的调整,也还是不曾恢复早前的水准。”
  他道;““人口太少,劳力就不会多,庄稼耕种的自然就少。”
  “衡州土地,相对更南之地,已是肥沃。”
  “需得尽快送人过去,方能带动商贸,满足阿耶将来所需。”
  柳福儿挑眉,笑问:”可那里并不富庶,阿娘治下的几城百姓皆不想背井离乡,几番努力也只三千人肯过去。”
  “这个不难,”梁康道:“商人逐利,我们可以把田地以租赁的形式租给商户,商户家中自有仆从,仆从又有亲眷,亲眷还有亲眷。”
  “这一层层连带下来,人自然就多了。”
  “待到他们在那里安家生根,我们可以再行他策。”
  柳福儿微微点头,问:“何策?”
  这办法她早前也是盘算过的,只是这些商人算盘一个比一个精,接管了土地,定会想法子开荒,到时要收回时,定会生出麻烦。
  “这个吗,“梁康笑眯了眼,”阿耶总说,谁拳头硬,谁就有厉害。”
  “到时就把地收回来,再分给已经在本地落户生根的百姓。”
  “这样,就算商户不服,也闹不起来,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柳福儿呵笑,指了另一案几上的关于衡州的公文,”这些从今天起,就归你管了。“
  “我?”
  梁康惊讶。
  柳福儿看了眼站在案几之后的侯小郎和汪四郎,笑着朝梁康点头,“阿娘信你能管好。”
  梁康眨巴眨巴眼,忽的皱了皱鼻子。
  “阿娘该不会是懒得看吧。”
  “臭小子,”柳福儿一改慈母模样,瞪起眼睛,“那么多话,还不赶快。”
  梁康答应着转脸。
  汪四郎忍了笑,过去帮他搬。
  侯小郎也赶紧过去,和梁康一人一半,把余下的都抱起来。
  案几瞬间清洁溜溜,柳福儿心情大好。
  一摆手,道:“去吧,晚上给你们做好吃的。”
  梁康扯了扯嘴角,朝她皮笑肉不笑的呵了声,慢吞吞的走了。
  看着儿子背影,柳福儿皱着鼻子嘀咕,“臭小子,越来越不可爱了。”
  有梁康几小只帮忙,积压成山的公文很快解决。
  待到腊月二十九,年前的最后一天。
  柳福儿从府衙回来,便歪进榻里。
  赤槿把收到的信送到她跟前。
  “汪夫人来的。”
  “阿娘,”柳福儿坐正,将信看完,不由笑了。
  “大兄和十娘已经到了,阿娘跟我报平安呢。”
  “这新造的船还挺快,才小半个月就到了,”赤槿惊讶。
  “是不慢,”柳福儿笑着点头。
  照当前的情况看来,以后水战定然不会少。
  梁家军和柳家军皆不善水战。
  想必徐家和刘家,这是他们无法避免的短板。
  好在,现在他们有快船能依仗,真要不敌,柳福儿只希望尽可量的让他们多些逃跑的希望。
  柳福儿把信折好,递给赤槿。
  重又起身往外去。
  赤槿正准备热水,见她出去,急忙跟上。
  “不用你,”柳福儿摆手,去前院找了老常。
  她要记得不错,那两兄弟这些年一直沉迷船舶修造,就连自己的终身大事都没着落。
  转眼就是一年,再不张罗,这两人怕就要一辈子打光棍了。
  老常听完柳福儿想法,顿时笑了。
  “你当我没说吗?”
  他道:“他们根本就没那个心。”
  “在他们眼里,木头可比媳妇亲多了。”
  “我是嘴皮子磨破了,也说不动的。”
  “这样,”柳福儿皱眉,“那你让孟婶看看,挑老实本分,娘子通情达理又能干,又能理事的。”
  “等选好人,我去说。”
  “这感情好,”老常眉眼皆笑得开怀。
  他跟这兄弟两也有十几年交情,感情自不必说。
  自然不能看着这两老了无依。
  当晚,老常就把事跟孟氏说了。
  孟氏脑子一转,心里就有了谱。
  赶紧把自己觉得不错的人家念叨一遍。
  老常听完,把觉得不大合适的剔除,道:“明儿你去探探口风,也别说得太明,只问问人家意思,有什么条件。”
  “放心,我懂,”孟氏斜着老常,“这事,我又不是第一次办。”
  老常呵呵的笑。
  “我这不是担心嘛,那两兄弟,成不成的,也就这一次了。”
  孟氏叹了口气,满脸的赞同。
  又两日,便是新年。
  清早,梁康和几小只来给柳福儿拜年。
  柳福儿笑着把荷包分下去,又把才刚收到的信递给汪四郎。
  汪四郎接过,看到上面的字迹,顿时激动起来。
  但他强自忍住,向柳福儿拱手道谢。
  柳福儿知道他定是心急看信,便摆手,让他自便。
  汪四郎确实很着急,也就没推辞。
  侯小郎眼望他匆匆离开。
  眼眸蓦地一黯。
  柳福儿看在眼里,笑着把他招到跟前,道:“年前,衡州城里已经张贴了你们拟定的公告。”
  梁康瞪大了眼。
  柳福儿道:“这种事,早前并没有先例,所以我想派人过去,随时调整。”
  “阿娘,我去,”梁康眼眸闪动,跃跃欲试。
  侯小郎看看梁康,看看柳福儿,也露出意动神色。
  柳福儿笑看两小只,道:“这事我做不得主。”
  梁康皱眉。
  柳福儿道:“需得你们先生同意。”
  梁康眼睛瞬时一亮。
  先生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若他与其说,先生定会答应的。
  “我这就去说,”他跳起来,就往外跑。
  “等一下,”柳福儿喊住他,侧头示意。
  赤槿将准备好的礼物拿过来。
  梁康摸了下脑袋,提上礼物,又叫上侯小郎,这才拱手告退。


第六百八十八章 吾家有儿初长成

  下晌,梁康带着两小只过来。
  三人都很高兴,一见柳福儿便道:“先生许了我们两个月假。”
  “真的,”柳福儿笑。
  崔大比她更早看清局势。
  对这种事,他定是喜闻乐见的。
  梁康几个人坐定,喝了两口甜浆,缓和喉咙的干渴之后,三小只互相对望,暗自打眼色。
  柳福儿看在眼里,不动声色的垂下眼。
  半晌,梁康被两小只合力推举,只得起身道:“阿娘,衡州路途遥远,船行得又慢,所以我们想……”
  他梗了下,汪四郎和侯小郎赶忙打手势,让他一鼓作气。
  梁康深吸了口气,道:“所以我们想尽早动身,如此也能多看看那里情况,以作应对。”
  柳福儿挑眉,另外两只赶紧点头,并露出渴求神情。
  “那你准备几时走?”
  柳福儿声音平静。
  “我们想这两天,”梁康试探的道。
  见他如此小心翼翼,柳福儿失笑。
  “行。”
  柳福儿答得痛快。
  三小只忍不住欢呼。
  柳福儿笑意加深,看汪四郎。
  “你兄长来信,是要接你回去吧?”
  汪四郎点头,道:“我会给兄长回信,回去一事,不急。”
  “也好,”柳福儿点头。
  西北之地,先生不少。
  但似崔大这般学识见识的,肯定没有。
  汪四郎如今学业未成,留下来才是正确的。
  她又向侯小郎。
  “只是这次出门是办事,跟前伺候的,一人只能带两个,不可扰民。”
  侯小郎眨巴眨巴眼,心里盘算起带谁更好。
  “阿娘放心,”梁康则是正色拱手,“我定约束好下面人,绝不给当地百姓和官员造成困扰。”
  柳福儿点头,道:“我会给你姨夫去信,若有事是当地书吏都没办法的,便去请他帮忙。”
  三小只起身,拱手行礼。
  抬眼时,三人对视一笑,欢快的退去外面。
  脚步声渐渐远去,赤槿从边上过来,道:“娘子便是想要历练他们,也不急于一时。”
  “这大年下的,孩子们都走了,府里也就冷清了。”
  “孩子大了,早去外面看看,对他们将来更好,”柳福儿笑道。
  赤槿叹了口气,去一旁把炭火拨旺。
  柳福儿却很悠哉的捏了本闲书,看了起来。
  一天的时间足够梁康等人准备就绪。
  待到清晨,三小只来与柳福儿道别。
  柳福儿送了三人来到阜头。
  葛大带着兵士早早候在那里。
  柳福儿朝他微微一笑,道:“这几个就拜托你了。”
  “城主放心,”葛大行了个军礼,道:“郎君在,葛大在,葛大不在,郎君也在。”
  柳福儿点头,示意三人上船。
  估摸三人听不见时,她低声道:“我跟前的,唯你市井经验最为丰富。”
  “若他们行事哪里不妥,或是你想到什么,莫要隐瞒,与康儿直说就是。”
  葛大忙拱手领命。
  柳福儿摆手。
  葛大便带着兵士上船。
  船帆一节一节上升,随着一声声号子,开始转向。
  梁康几小只上了二楼的甲板,向柳福儿挥手。
  船缓缓离开阜头。
  柳福儿望着几小只渐渐远去,眼眶微微泛红。
  她用力捏着手指,克制自己。
  待到船彻底离开视线,她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
  老常和赤槿都关切看她。
  柳福儿急急抹掉,强笑道:“女人就是婆妈,要是梁二,肯定高兴得不得了。”
  老常勾起嘴角,想起自己知道自家二郎第一次跟师傅出门时的心情。
  他确实是高兴得不成,满心的吾家儿郎已长成的自豪。
  赤槿扶了她,进角门。
  柳福儿问老常早前提的事如何了。
  老常便把跟孟氏商量好的人家,以及人家的想法,与她一一细说。
  柳福儿听得很是仔细。
  这两兄弟可以说是为了她,为柳家军立下汗马功劳,他们成亲,关系到两人将来的生活。
  对她,对柳家军,都是小事。
  老常说完,又道:“你孟婶把这几家仔细寻思了遍,觉得李家娘子和吴家二娘子不错。”
  “这两人都很利落能干,家里的事情都能拿起来,家里人也都厚道,跟邻居街坊都处得很好。”
  柳福儿点头,道:“性格呢?”
  “这两人性格如何?”
  对柳福儿而言,能不能干活,跟别人关系如何,都是次要的。
  两兄弟经手的事情,便是一点点都不能外泄。
  他们要娶的媳妇,必须品性端正,脑子拎得清,不会随便被旁人左右。
  老常被问得一顿。
  他们娶媳妇,最先考虑的就是能不能做个贤内助,会不会把小家经营好,至于品行,肯定是要看,但也不是那么严苛。
  但是现在,柳福儿其他都不在意,只提这个,显然在她心里,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他有些讪讪,道:“这个我回去问问。”
  柳福儿点头,道:“不光要问,还要想办法弄确实了。”
  她语气略重的道:“毕竟他们两兄弟经手的不是其他事。”
  老常顿时一凛,拱手道:“我这就去办。”
  柳福儿微微点头,回去内院。
  坐在榻上,脚踏旁放着烧了近半的炭火。
  微微的暖意透过鞋帮传递进来,柳福儿瞄了两眼,忽的生了兴致。
  她让赤槿拿了些栗子,扔里面烤。
  没多会儿栗子便被烤的爆裂开来。
  赤槿赶忙夹出来,放在一放。
  等到凉些,柳福儿拿过来,捏开外皮,吃里面的嫩瓤。
  淡淡的甜味在口腔蔓延,似乎驱散了心底的一点点酸。
  半晌她起身往隔间,研墨蘸汁。
  赤槿在旁服侍,看她上面称呼不由诧异。
  柳福儿将信写完,长吐了口气,道:“把信送去虔州。”
  赤槿搁了墨条,将信拿过来,细细吹干,方装进竹筒。
  待到送出,赤槿回来时,柳福儿歪倒在床榻上假寐。
  赤槿过去,将半搭着的锦被往上拉了拉。
  柳福儿眼皮微微动了动,道:“你说,他接了信会如何?”
  赤槿小意看她,道:“郎君一早就盼着呢,您能去信,他肯定高兴得不得了呢。”
  柳福儿扯了扯嘴角,道:“我早前那般对他,现在又突然变了个样。”
  “他又不是傻子,怎会随便就被人哄住?”


第六百八十九章 娘子的话要听

  而在距离岭南治所两百里之外的大帐里。
  梁二正握着柳福儿来信,嘴巴恨不能咧到耳朵根。
  郑三过来请示军务,说了半晌,也没能得个回音。
  他抬起眼,正对上梁二的呆相。
  郑三无语,“都尉,你到底听没听?”
  梁二斜眼,道:“听着呢,瞧你那什么眼神?要妒忌就让你家里的给你写去。”
  郑三呵了声。
  他每月都有家信来的好吗?
  谁稀罕这一年半载才有一封的信啊。
  更别说大郎还只谈公事,不提其他。
  郑三拿眼角夹了下梁二,道:“都尉,大军已集结完毕,依照早前计划,是该明天启程的。”
  “哦,这个啊,“梁二摩挲着下巴,盯着信。
  半晌他道:“给我拿地图。”
  郑三转去边上的高大书架,报出厚重的地图,将其摊在案几上。
  梁二俯身,骨节分明的大手在上面来回徘徊。
  郑三立在一旁,从中午等到星子密布。
  终于,梁二开口。
  “再休整一日,后天动身。”
  郑三领命,阔步出门。
  梁二轻点了点贺州,低声道:“也罢,若这般能让她消气也是好的。”
  他来到书架上,翻出贺州的手绘地图,挑亮灯烛。
  待到出发之日,梁二身披重甲来到高台。
  点兵之后,他带着大军往西而行。
  岭南治所,一早得了消息的刘家集结重兵,准备好各式守城辎重,严阵以待。
  不想连等五日,也不见探子报信。
  刘家主诧异,派人去细探,才知大帐早已人去楼空。
  他急急带着人赶去。
  要说他跟前也有能人。
  只转了几圈,便看出端倪。
  听到回禀,刘家主顿时两眼发黑。
  要说梁二也是狡猾。
  他走,却不是都撤,还留了一个旅在此,佯作驻扎。
  直到被发现的前夜,驻守的旅帅带着人去追大军,这才被刘家哨探发现不对。
  想想,一个不足千人的旅,却可以弄成几万样子,还哄得几波哨探一愣一愣,刘家家主怎能不气急。
  “几万人,”他向身后瞪眼,“都到哪儿去了?”
  众人皆面面相觑,默不作声。
  “莫不成他们都化作瘴气,消失不见了?”
  刘家主怒吼。
  众人缩着肩膀,恨不能原地消失。
  而此时,梁家军正在山林里穿梭。
  在越过一道山梁之后,大军原地休息。
  郑三挪到梁二跟前,道:“都尉,你给句准话,咱们到底是要去哪儿?”
  梁二斜他。
  “少跟我装糊涂,都走到这儿了,你还能不知道我的打算?”
  郑三嘿嘿的笑,道:“我就是奇怪,你不是一直想拿下刘家老巢,怎滴突然改变主意了?”
  “娘子说,咱们准备这么长时间,刘家肯定得着信了,与其针锋相对,不如攻其不备。”
  说到这个,梁二眉头舒展,嘴角挂笑。
  郑三点头。
  得了,不用说。
  他全明白了。
  能让梁二这样的,除开柳福儿,没别人。
  短暂的休息之后,大军继续进发。
  梁家常年四处征战,不论山地平地,皆不在话下。
  四月将过,柳福儿收到捷报。
  贺州被梁二攻陷,并沿漓水而上,直取临桂。
  捷报上有日期,柳福儿略一估算,便算出,这会儿梁二应该已经在临桂境内。
  没准已经跟其交上火了。
  柳福儿叹了口气,赶忙寻来吕三郎。
  “我记得,你手底下有一批精通水性的。”
  吕三郎笑道:“也不算精通,不过是比寻常的会水的略好些。”
  柳福儿道:“你立刻把人集结,今晚便出发,赶去永州。”
  “谢长史在那里,你听从他调遣便是。”
  柳福儿说得快而急。
  吕三郎听出不同寻常,赶忙领命去了。
  柳福儿揉了揉眉心,叫了书吏,让他立刻准备溺水脱力之后,需要服下的药物,跟着吕三郎的船一并带过去。
  书吏一脸迷糊,却不敢耽搁。
  当晚,船队驶出。
  柳福儿的心才算略微安定。
  回到府里,老常来禀。
  两兄弟的婚事眼见着就近了,因着是兄弟,又是柳福儿保媒,两人便想把日子定在同一天。
  柳福儿这会儿脑子还有点乱,闻言只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