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谋-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家竟然在此当下自立为王。
  她捏着字条,只思忖片刻,便道:“此事我知晓了。”
  她命老常自行去忙,自己收拾了急急来到府衙。
  书吏正在各安其职,柳福儿叫了管钱粮的过来,问这几年囤积的粮食几何,准备的箭矢兵刃甲胄等物又有多少。
  书吏对这些了然与胸,当即道来。
  柳福儿拧着眉头,暗自盘算半晌,方轻叹了口气。
  还是太少了。
  根本不足以应付大规模战役。
  书吏见状,忙道:“城外还有些晚熟的,这两天便要收回来了。”
  “那也少,”柳福儿摆手,让他下去。
  她着手写信。
  刘家自立,昭告四方。
  想来再过不久,唐皇和梁帅都会受到消息。
  梁帅的性情,柳福儿最是清楚不过,定会请缨出战。
  唐皇偏居,对各家皆鞭长莫及,偏如今各家都在休养生息,他也只能坐看各家做大。
  若梁帅请战,真真是正好如了唐皇的意。
  便是抱着互相消耗的念头,唐皇也会同意。
  然梁帅年纪已长,策马驰骋都已费力,如此再与人厮杀?
  梁二又是他唯一的儿子,这等事情最后定会落到他身上。
  虽然生他的气,但他到底时她最为在意的人。
  她又怎会就此袖手。
  将信送出去,柳福儿搓着脸,掰着手指头算着,怎么才能弄出更多的辎重,以备将来。
  时间过得飞快,似乎只眨眼便已天黑。
  书吏进来点灯之时,柳福儿眨巴着眼,抬头。
  书吏忙道:“这天有些暗,可好我再加两盏灯烛?”
  柳福儿用力闭眼片刻,以缓解眼睛的不适。
  片刻,她睁开道:“不必了,我这就走。”
  书吏答应着退了出去。
  柳福儿合上公文,吹了灯烛出门。
  又两日,谢大传信回来,柳福儿正在书写送与城中头脸人家的帖子。
  柳福儿所忧他尽了然。
  他已与梁二商议过,他这就折返回汴州,待唐皇下旨,再领兵出战。
  他则留在鄂岳之地,尽量收集粮草。
  对他这决定,柳福儿并不意外。
  她将帖子收拢好,命兵士立刻送出去。
  第二天傍晚,各家前来城主府赴宴。
  这还是柳福儿担任城主之后,第一次正八经的下帖子请人。
  众人不由诧异。
  坐定后,众人看似淡然,实则都在盯着主家进入必定要过的穿堂。
  约莫小半刻工夫,柳福儿带着老常徐徐走来。
  众人急忙起身见礼。
  柳福儿微笑拱手,道:“贸然下帖,还请诸位见谅。”
  众人哪里敢说什么,忙拱手还礼。
  “不过我这也是无法,”柳福儿含笑,不等众人齐声,便话锋一转。
  众人心道来了,陆续站直起身。
  柳福儿面色微肃道:“诸位消息灵通,想来已经知晓。”
  “刘家已然自立。”
  厅堂里,传出极小的骚动。
  柳福儿缓缓来到正位,环顾周围,道:“我治下距离刘家最近,想来再过不久,唐皇的讨逆诏令就该到了。”
  众人微微垂眼,互相打着眼色。
  柳福儿也由得他们。
  过了片刻,丫鬟端着清茶入内。
  柳福儿抬手示意。
  众人拱了手,落座,面孔绷得苍蝇落了都要滑腿。
  柳福儿笑道:“诸位不必紧张,便是出兵也是我治下的军队,一时还用不到诸位的护卫。”
  众人心头微松。
  在这当下,别的都是虚的,唯有武力才能保障自身安全。
  “只是,”柳福儿顿了顿,道:“自古以来,皆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尤其刘家,盘踞富庶之地几十年,说是富可敌国也不过分。”
  “而我,”她微笑道:“才刚接掌江陵几年,有多少斤两,想来诸位比我自己都清楚。”
  众人没有吭气。
  柳福儿等了半晌,道:“宴席已经备好,诸位若是还有胃口,便随我一同入席吧。”
  她起身往花厅行。
  众人互相看看,也都跟着起来。
  花厅里,佳肴一早便摆好,色香味倒是都全。
  只是众人此时的心都在柳福儿早前说的事情上,还哪里有胃口吃。
  食不知味的挨到柳福儿退席。
  众人便各自找了理由离开。
  内院里,听了老常来禀,柳福儿眉色淡淡的道:“给衡州和吉州传信,城外卡口的柳家军一概收拢。”
  老常眉头微动。
  这几年,这些人见这两地发展不错,在那边设了不少商铺。
  柳福儿念及他们是第一批过去的,便在赋税上给了好多优惠,柳家军也会在其出行之时,相应的护航。
  想来是她太过宽仁了,这些人已经忘了这些。
  柳福儿以为,该是时候让他们想起来了。
  老常出去传令。
  梁康带着汪四郎和新近收编的侯小郎进门。
  柳福儿等三人见礼,才道:“晚饭吃得可还好?”
  青苗忙上前回话:“三位郎君皆用了羹饭,侯郎君还动用了个甜酥糕。”
  那是重槿才刚琢磨出来的新式糕点。
  柳福儿点头,拉了侯小郎道:“那甜糕不大好克化,晚时用要斟酌。”
  侯小郎点头,细声细气的道了声是。
  梁康过来,半偎着柳福儿,道:“阿娘放心,我看着他呢。”
  柳福儿笑着揉了揉他脑袋,转眼见侯小郎看来,便顺手也捋了一把,又叫了汪四郎过来。
  重槿端了消食的甜汤来。
  三人各捧一碗,坐在椅子里,安静的喝。
  柳福儿转眼,见侯小郎喝得很是秀气,不由摇头。
  待到三人离开,她问重槿,“青止这几天怎么样?”
  “还挺老实,”赤槿道:“每日里就在屋里,只有侯小郎回来,才过去服侍。”
  柳福儿点头,道:“你斟酌着,给她寻些事干。”
  “另外,对外面放出风声,就说我要给他们三个寻伴读。”


第六百六十七章 收学生

  赤槿办事很是迅捷。
  没多久,城主家小郎君需要伴读的消息便从妇人婆子的闲谈间传遍各家内宅。
  柳福儿的能力,只要长了眼睛的就能看见。
  她就这么一个宝贝,又请了名师教导。
  言谈举止照比名门世家的郎君也不差什么。
  谁要被他挑中,将来已是可期。
  一时间,各家的主妇们都在蠢蠢欲动。
  前院里,当家的男人们正就柳福儿所言,商讨如何应对。
  内宅里,妇人们则在盘算着如何才能得柳福儿青眼。
  当下便是中秋之期。
  主妇们急忙开了内库,翻箱倒柜,寻出珍藏着的各式珍宝。
  城主府里,老常将礼单送到柳福儿跟前,道:“你看,这可如何回礼?”
  柳福儿这些年的家底多半都充作军资,只有个把值钱的摆在台面上充充样子而已。
  这样的节礼,便是变卖了所有物什,也不够一家的。
  “依照往年回礼就是,”柳福儿瞄了眼。
  “这不大好吧,”老常迟疑。
  “没什么不好的,”柳福儿笑道:“你当她们是白送的?”
  她摇头道:“欲要索之,必先予之,她们不傻。”
  老常收了礼单。
  柳福儿拢了薄纱披帛,来到崔大所在的院落。
  屋里传来三小只郎朗的读书声。
  柳福儿立在那里含笑听着。
  崔大正好来到窗边,见她过来,便示意三小只自便,他走到门边,道:“有事?”
  “有点,”柳福儿笑得和善可亲。
  崔大挑眉。
  曾经,她就是如此的笑,然后他就被拐来做了两小只的先生。
  后来她笑,他就要给个孩子启蒙。
  现在再笑……
  崔大脑中警铃大作。
  “就是想给你送几个聪颖的学生。”
  “不要,”崔大立刻摇头,并转头就走
  “你等等,”柳福儿忙扯住他袖管。
  崔大立时转头看屋里。
  柳福儿收了手,道:“我这也是没法子了。”
  她将当下情况说与他听,道:“大军一动,粮草消耗得实在太快,我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你不是已经给商铺施压了吗?”
  “早早晚晚,他们都会就范,”崔大拧眉。
  “那哪里够,”柳福儿道:“你是不知道我今天收了多少珍宝。”
  她道:“若是变卖了,起码够一个月军资。”
  崔大斜眼。
  “包括粮食和甲胄兵器等所有辎重,”柳福儿强调。
  “然后呢,”崔大很不满柳福儿就这么把他卖了,但既然是有价值,且还不菲,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只是这也不过就是一锤子买卖。
  人家又不傻,人收进来,自然也就不会再大把砸钱了。
  “之后,”柳福儿笑眯眯道:“那就看你了。”
  “什么意思?”
  崔大诧异。
  “你看啊,”柳福儿道:“学生多了,难免良莠不济,有聪颖好学的,也有偷懒贪玩的。”
  “那些人把孩子送进来,自然是想要有所成就。这个聪颖的好学生,不用多说,功课自然好。”
  “那明明脑瓜好使,却又偷懒贪玩的,”柳福儿眯着眼,笑道:“为了让他上进,先生不妨在征求他们同意之后,用些手段。”
  “自然了,这个需得耗费先生好些精力。”
  她挑着眉毛,笑眯眯道:“这个可不再进学的本职当中,收些费用,也是理所当然的。”
  “你是要用我牟利?”
  崔大不善的看来。
  “别说得那么难听嘛,不过是互惠互利,”柳福儿道。
  “我可没看到自己有什么好处?”
  崔大撇嘴。
  “怎么没有?”
  柳福儿道:“待到经年之后,先生桃李满天下,至不济也有几个名仕,倒时史书上定会有先生一笔。”
  “不干,”崔大秒拒。
  “别那么不近人情嘛,”柳福儿道:“不然五五分。”
  “不可能,”崔大道:“你要筹措军资,我可以理解。”
  “但我绝不会随意收徒,”他道:“一个侯小郎已是极限。”
  “好吧,”眼见崔大面色越发的冷,柳福儿只得偃旗息鼓。
  她悻悻转头要走。
  “不过,”崔大又起话头。
  柳福儿猛地转过来。
  “我并不排斥收子弟,”崔大盯着笑容越发扩大的柳福儿道:“只是人选需得我自己来定。”
  “好,好,”对上很守原则的崔大,柳福儿已不敢要求太多。
  “待中秋时,开个文会,你看可好?”
  柳福儿忙提议。
  崔大微微点头。
  “我这就去准备,”柳福儿笑眯眯,掉头就走。
  速度之快,犹如有鬼在追。
  崔大嘴角浅浅勾起,转了身。
  门边,三小只由上而下,探着小脑袋。
  见崔大看来,汪四郎和梁康很是麻利的缩了脑袋,并退回座位,正襟危坐。
  侯小郎慢了一瞬,被抓个正着。
  崔大板着脸过来,问他:“描红可抄完了?”
  侯小郎抿着小嘴,怯怯摇头。
  “那还不去?”
  崔大声音微微拔高。
  侯小郎瘦弱的背脊一抖,急忙回到位子上,拿了毛笔,颤颤去蘸墨汁。
  梁康却不惧,直接道:“先生,我们是要有同门师兄弟了吗?”
  “不一定,”崔大很是淡然,道:“并不是谁都能坐在这里的。”
  他目光轻扫。
  侯小郎怯怯抬眼,见崔大看来,又急忙低下。
  前院,柳福儿正吩咐老常筹措文会。
  老常却听得一懵。
  柳福儿说完,也想起来。
  老常毕竟是半吊子出任管家,照比其他自小浸淫在世家当中的仆从到底不同。
  她道:“晚上大兄回来,你问问他,看到底如何办才妥当。”
  交代完,她又道:“还有那些节礼,挑南货送去山南那边卖了,换成粮食运回来。”
  她没有说江淮和江南。
  徐家才跟梁二大战过,粮食等物定然匮乏。
  便是有好东西,过去了也换不到多少粮食,还不如留待以后。
  老常明了,当下最紧急的便是粮食,得了吩咐便抓紧去办。
  柳福儿也收拾一番,来到府衙。
  书吏已经着手将辎重等运往邻近刘家边界的衡州。
  府衙里,人来人往,很是忙碌。
  柳福儿进了正堂,料理完公务,有一瞬的出神。
  这时,梁二应该已经前往汴州。


第六百六十八章 讨逆

  这念头一起,柳福儿便强行将其挥散。
  当下还有好些事需要她料理。
  如今当事人都不在,这些事有的没的,想也没用。
  她站起身往后衙的库房行去。
  汴州城里,梁二星夜兼程赶了回来。
  一进卡口,周小六便急急迎来,道:“你可算回来了,梁帅要挂帅出征呢。”
  “阿耶收到诏令了?”
  梁二问。
  周小六点头。
  “还真是快,”梁二低声嘀咕了句,便往梁家赶去。
  此时,梁家里,梁帅正在擦拭甲胄。
  刘氏半依着丫鬟,含糊的说着什么。
  梁帅依旧垂着眼,一点点将甲胄上的铁锈清除。
  刘氏说了半晌,也没能得梁帅一眼,不由怒了。
  她用力挥舞手臂。
  丫鬟却怕她跌倒,急忙扶住。
  刘氏一把扯开,抬手便挥。
  一声清脆的响动过后,丫鬟白净的脸颊顿时浮现几道红痕。
  丫鬟缓缓扭过被打偏了的脸颊,沉默的垂着头。
  “你打她作甚?”
  梁帅终于看过来。
  他示意丫鬟退下。
  丫鬟却反倒来扶刘氏躺下。
  刘氏却是勃然大怒。
  她说了半晌,他也不曾搭理。
  不过就是打那死丫头一巴掌,他便护上了。
  她用力一挣,同时一推。
  丫鬟着力不稳,直接摔倒在地。
  此时不过初秋,丫鬟穿的单薄。
  骨头隔着两层布帛碰撞着冰冷坚硬的地面。
  发出一声牙酸的声音。
  丫鬟瞬时面色惨白,人疼得险些晕厥。
  “你,”梁帅忍不住瞪起眼,但见老妻扭曲着脸,两颧高耸,一副恶狠狠的模样,顿时摇头。
  复又起来,扶丫鬟。
  丫鬟身体单薄,以梁帅的力道可以很轻松的带起。
  只是待他松开之时,丫鬟两股作痛,根本无法立稳。
  梁帅无法,只得半搀着,并唤人过来。
  刘氏却见那丫鬟依偎梁帅,登时大怒。
  但她口不成言,便挥舞着手臂,指了丫鬟,厉声尖喝。
  “好了,你够了,”梁帅拧着眉头,喝道。
  刘氏动作一顿,不可置信的看着梁帅。
  有人从门口进来,梁帅把怀中人交与她,叮咛她照顾妥当,并言若是不妥便请郎中。
  丫鬟千恩万谢的随着来人走了。
  梁帅上前两步,紧盯着她道:“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
  话语里满满都是失望。
  刘氏望着他,露出惨然的笑。
  终于,他还是够了。
  也是,就她这副鬼样子,任谁天天面对,也会生厌。
  梁帅已收了甲胄,出门。
  刘氏转眼,正见搁在边上的药碗。
  她用力将其拨落。
  清脆的响声传到门外。
  正往前行的梁帅脚步一顿,再提步时,走得更快了。
  前院,梁二正好进门。
  才来到穿堂便与梁帅打了照面。
  看到他手里的甲胄,梁二眉头紧皱。
  “阿耶,你当真要出征?”
  他直言道。
  “是,”梁帅看他一眼,转头进了书房。
  “阿耶,”梁二在后紧跟,道:“你不能去。”
  “为何?”
  梁帅搁了甲胄,坐定。
  “你这身体是福娘用了多少药材养回来的?”
  “所以呢,”梁帅看着儿子。
  “你不能去,”梁帅眉头瞬时立起。
  “我去,”在梁帅发怒之前,梁二道。
  “你?”
  梁帅侧头想了片刻,道:“也好。”
  “宣武这几年的收成都在周都尉那里,你自己照量着办,”对梁二,梁帅只有放心。
  “只有一条,”梁帅道:“此番是为讨逆,可不是帮你圈地盘,你可莫要打歪心思。”
  对于柳福儿打到哪儿收到哪儿的事,梁帅也是知晓的。
  不过儿媳在其中都是出了大力的,他也无法多说。
  梁二笑了笑,道:“那我这就去找小六商量。”
  他转头走了。
  梁帅却以为儿子是听进去了,便把这事搁下。
  梁二来到府衙,二话没有便问及辎重粮草之事。
  周小六把账册摊在他跟前,道:“就这么多,也就能支撑大军五月之需。”
  “太少了,”梁二皱眉。
  刘家盘踞南边大片土地,刘家的老巢又是建在最南之地。
  就这么点粮,没等打到,就已经告罄了。
  周小六叹气,道:“不然我先把这些发走,再去各世家走走,看能不能再筹些。”
  梁二点头。
  当下,能凑些是些。
  周小六去外面处理这些事情。
  梁二转去校场点兵。
  两天后,他带着大军南下。
  当途径鄂岳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